宣化上人:最大一个公案,就是“歌利王与忍辱仙人”;这歌利王是谁?就是阿若憍陈如。

[给力]

最大一个公案,就是“歌利王与忍辱仙人”;这歌利王是谁?就是阿若憍陈如。

在过去的时候,有一天,歌利王带着一班宫娥婇女,到山上去打猎──就是打围,去打獐、麃、野鹿这些个动物。到了山里,这些宫娥婇女从来都在深宫中,就像坐监狱似的,总也不能出来;这次一出来,可就见到天了。喔!看见山里头这么开朗,有山、有水,草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始流;这种境界,令人非常欢喜。风景优美,这种的好法,是说不完的;于是就探幽取胜,各处看看。看见在一个山洞里头,有一个老人;这老人身上的泥土,不知有多厚,头发也都长在一起,结成一个疙瘩。这一些宫娥婇女,先前看见这个人的时候,都不敢向前去,以为这山里头有一个妖怪;以后细细观察,哦!原来是一个老人,很奇怪的一个人!

这是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他也是很少见到人的;现在看见有这么多的宫娥婇女来了,他也就想度这一些宫娥婇女。“啊!你们不要害怕!我不会把你们吃了的!我不会吃人的,我和人是一样的。”

这些宫娥婇女一听,哦!这个老人说话了!于是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啊?你在这个地方有饭吃没有?你衣服都烂了!你是不是会走路啊?为什么你总在这个地方坐着?……”

在因地的释迦牟尼佛,就是这位忍辱仙人,他就说了:“我在这儿修道的,我专门修忍辱!”这一些个宫娥婇女说:“忍辱?什么叫忍辱?”听这个“忍辱”,她们也听不懂。忍辱仙人就说:“忍辱,就是人对你再不客气,你都不要发脾气,就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然后就给这些宫娥婇女说起这“忍辱”的法门来了。

说来说去,说的也愿意说,听的也愿意听;这一些宫娥婇女,从来也没听过这种妙法。这听的也入定了,说的也入定了;就旁边有什么动静,都不知道了。好像我们现在,你要是真正注目凝神的听经,外边有什么动静,你都听不见的。

这位忍辱仙人给这些宫娥婇女讲“忍辱”的法门,都讲得入了定了;这时候,歌利王就从远远的地方来了,大约他平时都和宫娥婇女开玩笑惯了,这一次,他就偷偷的、慢慢的走,不教这宫娥婇女看见;这宫娥婇女也听经听得出神,忍辱仙人也讲得出神,旁边什么动静都不知道。

歌利王偷偷的走近前一看,哦!这有一个老人!他的这一些宫娥婇女,都围着老人在听他讲话。于是他就生出妒忌心,“这些宫娥婇女都是我的女人,现在被你这个老人给引诱,都欢喜你啦!”于是就开声讲:

“你现在讲什么呢?”忍辱仙人听见有人这么一问,一看!是来一个国王,就说:“我给她们讲忍辱这个法门!”

“忍辱?什么叫忍辱?你能忍辱吗?就凭你这个老样子,你能忍辱?”

“我可以忍辱的!”

“你可以忍辱?我现在倒要试一试你!考验你,看看你能不能忍辱?你忍辱,是什么痛苦你都能忍着,是不是啊?”

“是!”

“那么我先把你的手,用我的宝剑给剁下来,看看你怎么样?”

“可以的,你试试吧!”

于是乎,歌利王把身边的宝剑拔出来;他这把宝剑能切金断玉,非常锋利的,向忍辱仙人的手上这么一碰,就把手给切下来了。歌利王问:

“你痛不痛啊?”

“不痛!”忍辱仙人说。

“你心里生不生瞋恨?你瞋不瞋恨我?”

“不瞋恨!”

“你不瞋恨?好!另一只手,我也把你割下来!一只你当然不瞋恨,两只来试一试!”于是把另一只手也给割下来了,

“你痛不痛啊?”

“不痛!”忍辱仙人说。

“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

“那有什么证据?你说你不瞋恨,你一定打妄语、讲大话!哼!岂有此理!我把你的手给剁下来,你不瞋恨我?世间没有这种人!我不信!我再把你脚剁下来一只,我看看你瞋恨不瞋恨?我始终要你说真话!你对我说假话,我是不能饶你的!”于是举起宝剑,把他脚又剁下来一只。

你看!一个人的两个手、一只脚都给剁下来,就剩下一只脚了,啊!要是普通的人,眼泪一定好像流水那么往外流,很痛苦;可是,这时候忍辱仙人好像没有事似的。歌利王又问他:“现在你痛不痛啊?”

“不痛!不算什么一回事的!”忍辱仙人说。

“哦?不算?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你!”

“哦!那好了!你的两个手已经没有了,就剩一条腿。一只脚也没有用,不能走路了;我成全你这个不痛苦的忍辱,把你那只脚也给剁下来!”于是把那只脚也剁下来了,又问他。

“你痛不痛啊?现在你两只手都没有了,两只脚也没有了,我看你还怎么办?你现在痛不痛?讲实话!你若说真话,就没有事;你不说真话,我还要考验你!”

“哦!我现在还是不痛!”忍辱仙人说。

“那你心里瞋不瞋恨我?”

“我不瞋恨你!”

“你光口里说不瞋恨,因为我是个国王,你不敢瞋恨我,你是敢怒而不敢言;所以你就忍着痛,也要打妄语,也不讲真话。是不是这个样子呀?”

“不是的!我如果没有瞋恨心,我这手和脚,都会再长出来;如果我有瞋恨心,我的手足就不会再生出来的。”忍辱仙人说完了这话之后,这手足果然就生出来了,没有断。

这时,一切的护法善神就都恼怒了,天上就下大雹子,打这歌利王。忍辱仙人在这时候,向护法善神求情说:“你们不要怪他,他是来试验我,成就我的道业。我在尽未来际的时候,我若成佛,我要先度他去成佛;我先要去度他,他先要开悟的。”

在因地的歌利王,就是这阿若憍陈如尊者,他对佛这样的不客气,佛成佛后,就先度他开悟;所以他这个名字“阿若”,就是叫解本际,也叫最初解,就是最初开悟的。

———摘自宣化上人《妙法莲华经浅释》

佛堂讲话(第四天)
《念佛决定愿往生》
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的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了,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诸位的功夫,究竟用的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念佛一日,即能得到‘一心不乱’。但上根利智的人,大概很少,中下根机的人,总是占多数。我们既然尚未证得‘一心不乱’,即可自知根机不太深厚。然而正因为我们的根机浅薄,才需要急起直追,努力精进!才需要时时反省,见贤思齐!果能如是,方克有济。否则,时光不住,再过三天,佛七就圆满了;结果一无所得,岂不太可惜这七天的宝贵光阴吗?切不可把光阴看得太轻;古德云:‘一寸时光,一寸命光’!真是警策人的忠言实语。光阴即是我们的生命,过了一天光阴,即减少了一天生命!若是悠悠泛泛,不肯真实用功,须知空过了七天光阴,即是牺牲了七天生命!那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明乎此义,才能不放过时光,念一点钟有一点钟的进益,念一日有一日的功夫。我们虽然不是上根人,但只肯用功,一定功不唐捐,终会证得‘一心不乱’的。
诸位的信心,已很坚固;诸位的行门,已很精进。但是在净土法门之中,还有一个最要紧的条件,这就是必须‘愿力恳切’!所以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念佛决定愿往生’。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端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我们在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知道,西方得生或不得生,但看有没有信愿。换句话说,只要有信有愿,无论念佛多少,西方一定得生。足见信愿二字,是何等重要了!所以,昨天对诸位讲‘念佛切勿起疑念’,就是讲的信字。今天讲‘念佛决定愿往生’,就是讲的愿字。如果但有信心,没有愿力,亦是不能往生,所以愿力很重要!
比方说:你们在自己家里,听见朋友说:灵山寺的大殿是如何的巍峨,讲堂是如何的高广,佛像是如何的庄严,僧众是如何的修行;现在打念佛七,参加的人是如何的众多,每天讲经说法是如何的玄妙。你们听了之后,信是信了,可是你们愿不愿去灵山寺呢?如果愿意去,那‘信’才有用处。如果不愿去,就是没有愿力,纵然相信,也是‘白信’。有信而无愿,终究去不了,那‘信’有何用处呢?所以‘信’固然要紧,而‘愿’更要紧!

再举个例说: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但是孔子何以会成圣人的呢?这答案在‘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修学成就之阶段,颇为简明。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距’。我们在这一段书中,可以知道,孔子之所以成为儒家圣人,是由于他一生精进修学,方能成就的。但是我们不可忽略了‘志于学’这三个字。因为他能立志以求圣人之学,才有以后几十年的修行,方能达到圣人之地位。然而我们何以知道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志于圣人之学呢?这在孔子的一生所言所行,皆是圣人之作略,固然可以证明;而在‘论语’中,另有‘言志’一章,尤足以证明。有一天,颜渊和子路,侍立在孔子旁边,孔子说:‘盍各言尔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接著请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即发表其志向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直以安信抚天下人为己任,非人间圣人而何?在‘论语’中,更有两句话可以证明;有一次,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若为救人救世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君子;若为升官发财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小人。同是一样读书人,而其结果,有云泥之分,可见‘立志’最要紧!

再举一例: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修身教科书中有一课,我到现在还能背出来:‘两小儿,同贤愚。及长大,各一途,一为人中杰,一为车前夫’。这两个小孩子,既然天资相同,而又受同等的教育;何以长大成人之后,竟有天壤之别呢?这因为此一小孩立志高大,所以终成人中杰;彼一小孩没有志向,所以竟堕落为车夫了。可见‘立志’最要紧。

世法中所谓‘立志’;即是佛法中所谓‘发愿’。能否成为一个人中杰,但看是否曾立人中杰之志?能否成为一个世间圣人,但看是否曾立世间圣人之志?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看我们是否曾发生西之愿?有愿,决定能生西方;无愿决定不能生西方。这是没有丝毫犹疑之余地的!

兹再引经证明:佛说阿弥陀经,乃净土三经之一,亦即我们每天必诵的功课。以信愿行为一经之要旨,亦即所谓往生西方的三资粮。蕅益大师即以此三资粮把阿弥陀经的‘正宗分’分为三大科:第一、‘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经文由‘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起,至‘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止。我们看这一段‘劝信’的经文中,却没有明显地说出一个‘信’字,只是把‘劝信’的意思,含在文义之内而已。第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经文:‘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看这一段‘劝愿’的经文中,不但明显地说出两个‘愿’字,而且词意恳切,足见佛的本意,在指示我们要注意‘发愿’。所以蕅益大师在‘科文’上,亦冠以‘特劝’二字。第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经文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起,至‘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止。我们看这一段‘劝行’的经文中,佛的结词仍然是劝愿,可见‘发愿’的重要性。不但此也,即在‘流通分’中,到了经文的结尾处,世尊仍然再三地劝我们发愿。经文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们再看看这一段经文:凡是能发愿的人,于无上菩提皆能得到不退转。何以能得到‘不退转’呢?是因为已发愿的已生彼国,今发愿的今生彼国,当发愿的当生彼国之故。须知只有阿弥陀佛国土,才有‘不退转’的利益。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难得不退转的。然而如何方能生到彼佛国土呢?经文上不是说的很明白吗: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但有发愿,无不生者。这‘发愿’二字是何等的重要啊!
总之,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若无愿力,则西方是生不去的。

第二、愿不恳切行不真诚:我们既知发愿很要紧,发愿的心一定要恳切,念佛才能念得好。倘若是随随便便发的愿,则念佛的行门也就不会真诚了。愿既不恳切,行又不真诚,所以现在打念佛七,得不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将来临命终时,要想‘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恐怕很难了!

因为净土门中,发愿最重要,所以过去诸大祖师,作了很多发愿文。在念佛七中用的发愿文,和平常用的不一样;在‘大回向’时,跪念:‘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授。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起立,绕念弥陀、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圣号后,再跪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刹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花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在‘佛七仪’文中,有几句注语,说是:‘此文古今大有灵验!或有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睡梦之中,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感应事繁,不能具述。惟励意行之者,方信不虚矣’!我们于正发愿时,何以未得见诸瑞相?乃至于连梦之中,亦未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呢?这就是因为在发愿之时,未能恳切地‘观想弥陀,恩德无量,酸心痛骨,自悲障重’之故。当我们念发愿文时,只是口里念念,心中毫不恳切。像小孩子背书一样,不知书里的意义。不能‘随文作观’,发愿文成为‘具文’,如何能起作用?如何能生力量?既不能‘励意行之’,所以也就得不到感应了。

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愿’有引导之力,有恳切之愿,方能引出真诚之行。我们发愿既是随随便便,我们念佛自然也就悠悠泛泛了。如何能念得成功呢?!

第三、有行无愿终不往生:前面是说,没有恳切之愿,一定不会有真诚之行。这里是说,纵令有真诚之行,没有愿力,一定不能往生。

有人说:‘能往生不能往生我不管,我只管念我的阿弥陀佛好了’。如果是这样,决定不能往生!前面说过,‘愿’是具有引导之力的;不但现在能引导真诚之行门,而且将来能引导至于西方。今既无引导之愿力,虽有实行,终无法出三界至极乐。果真是只知念佛不知发愿,则这个人对于净土法门亦没有信心。‘信愿’是‘慧行’,‘念佛’是‘行行’。‘慧行’等于眼目,‘行行’等于腿足。必须足目相资,方能生西。今有行无愿,等于有足无目,太危险了!

有人说:‘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我只多多念佛,自有无量功德。即使不能生西,仍有我的功德在,有什么危险’?念佛有功德是不错的,但你既不知发愿生西,即是没有智慧;有行无慧,把念佛的功德都变成来生的痴福了!第二生在享受痴福之时,必然依福造业,第三生一定堕落三涂,非危险而何?
诸上善人!我们的念佛七已经过了四天了,各位皆应省察一下自己的功夫;如果这句佛号尚未念得纯熟,即应恳切发愿以引导之。
话说多了‘打闲岔’,各各恳切发愿,好好念佛吧!

永嘉大师在《证道歌》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无常经》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从生到死有多远,呼吸之间;

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

从爱到恨有多远,无常之间;

从古到今有多远,谈笑之间;

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

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

当欢场变成荒台,

当新欢笑着旧爱,

当记忆飘落尘埃,

当一切是不可得的空白,

人生,是多么无常的醒来!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念佛回家:念南无阿弥陀佛或阿弥陀佛,念念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云: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婚姻故事婚姻语录:与老公感情不好,性格不合,经常吵闹,脑海里有无数次想分开的念头,两人很多时候说不上话,在一起就像左手摸右手以上,没有感觉,越来越冷淡,总感觉
  • @微博抽奖平台 #怕上火喝王老吉# ​ 爱自己,跟自己结婚,给自己的誓言是:第一,不论富裕或贫穷,都与自己永结同心;无论何时,爱处于现状的你。第二,不管好与坏,
  • ”追寻疑虑竟得知检测报告疑似作假医生推脱责任至第三方公司业务员由于涉及影响家庭一生的大事,董女士多方寻找查证,联系到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咨询她的检
  • 歌词如下:热悄就算 熄灭了分手这一晚 也重要甜言蜜语 谎话嬉笑都给我一点 不要缺少话题尽了 也不紧要吻我至萧煞的深宵繁华都市 灯光普照然而共你 已再没破晓红眼睛
  • 有多少人用“这是最后一次了”来说服自己,却依旧干着同样的事。有多少人用“这是最后一次了”来说服自己,却依旧干着同样的事。
  • 通过宣传、讲解,让广大居民对创建文明城市、推进河长制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进一步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工作,减少沿河乱堆垃圾、倾倒污
  • 长大了你就知道,你得积攒足够的底气,才能过上简单、安逸、自由的生活。坚持做你自己,而不是在路上被别人修改的面目全非。
  • 对于业绩增长,当升科技表示主要受益于———国内外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新产能建成后满负荷投产,公司锂电正极材料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另外,公司———
  • 日照此行还有更远的愿景目标,那就是“主动融入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加强与沿黄城市和重点企业合作,发挥日照港动力煤货源保障、大宗散货供应链、瓦日铁路大通道等优势
  • ,  对小编个人而言,您您姐已在next level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小编的人生。 生活中,若您您姐已在next level出现了,我们就不
  • 生日周边已经在【哔哩哔哩会员购】和【上海禾念官方淘宝店铺】上线,现在就可以加入购物车啦~开放付款时间:5月20日00:00雨潺潺秋意阑珊,旖旎梦境;嫦娥伴明月,
  • 闹小脾气的大笨蛋把我惹哭了我不知道你是什么原因跟我闹小脾气,可能是我回你表情包,并且之后没有及时回你消息,我也一直知道你有时候有一点怪脾气,但是你没有无缘无故的
  • 3.每次我刚开心一点儿的时候,心里总生出一些不真实来,幸福感一旦稍稍产生,就必然迎来巨大的痛苦,一贯如此,这些想法不是我自己能够控制的,想不想这些也不是我能选择
  • ʚɞ机灵鬼?ʚɞ机灵鬼?
  • 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是可能拉开,关键也就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去躲避。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是可能拉开,关键也就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去躲避。
  • 封在单位一个多月了,的确建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就在突然那么一瞬间,觉得这一切该过去了,疫情疫情最大的不是经济,不是出行不是生活方式,应该是人类的思维模式,在信
  • #漫薇手迹[超话]#✳️运动日常️✳️ 今天下午,突然想到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说的一句话:“我的路还很长,我要健康,我要干净;尤其是我的脑子更要‘干
  • 关于爱情双向奔赴的唯美文案1.要学会大大方方的表达爱意,爱不是冷冰冰,爱是炙热的,永远都是,笨蛋才会说反话,笨蛋才会把喜欢的人越推越远2.有些人一见面多巴胺就会
  • 这是代表机构资金对大类资产的选择,是否可以理解为”从配置产生的需求和投资产生的需求都对今年股市有需求?这是代表机构资金对大类资产的选择,是否可以理解为”从配置产
  • 悠闲自在,喜欢猫猫但不讨猫猫喜欢,有钱,给任务让黑豹多回来几次的孤寡老人?刚去搜了一下典狱长李妄,发现大家好像对他的印象都是糟老头子,虽然我前面并没有看出来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