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经》卷五

【缪刺第三】

黄帝问曰:何谓缪刺?

岐伯对曰: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乃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如此则治其经焉。

今邪客于皮毛,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经,溢于大络而生奇病焉。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及于经俞,名曰缪刺。

曰: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其与巨刺何以别之?

曰:邪客于经也,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易且移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痛,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故曰缪刺(巨刺者,刺其经;缪刺者,刺其络)。

曰:缪刺取之何如?

曰: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反满。无积者,刺然谷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发者,五日已。

.

邪客于手少阴(一作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当作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音悔),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此新病,数日已。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痛,肩痛。刺足小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上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急而支胠胸中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

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得屈,刺其踝后,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生死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

邪谷足阳蹻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各二痏,左取右,右取左,如行十里顷而已。

人有所堕坠,恶血留于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内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脉出血,刺跗上动脉。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取右,右取左。善惊善悲不乐,刺如右方。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手大指次抬爪甲上端如韭叶,各一痏,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右取左,左取右。

凡痹行往来无常处者,在分肉间痛而刺之,以月生死为数。用针者,随气盛衰,以为痏数,针过其日数则脱气,不及其日数则气不泻,左刺右,右刺左。病如故,复刺之如法,以月生死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渐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渐少之。

邪客于阳明之络(《素问》作经,王冰云:以其脉左右于面部,故举经脉之病,以明缪刺之类),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指(《素问》注云:刺大指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欬汗而出。刺足小指(《素》有次指二字)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欬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咽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刺足中央之络,各三痏,凡六次立已,左刺右,左刺右。

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为痏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内引心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而痛,刺入傍三痏,立已。

邪各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得气(一作髀不可举),刺枢中以亳针,寒则留针,以月死生为痏数立已。

诸经刺之,所过者不病,则缪刺之。耳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过过脉出耳前者。齿龋刺手阳明立已,不已。刺其脉入齿中者立已。

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脉,缪刺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次,一刺不已,五刺已。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素》多一痛字),视其手背血者去之,刺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痏,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石取左。嗌中肿,不能内唾,不能出唾者,缪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己,左取右,右取左。(自嗌肿至此二十九字),《素问》王冰注原在邪客足少阴络之下,今移在此。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一作阳)、足阳明之络,此五络者,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尺厥。刺足太指内侧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后刺足心,后刺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后刺手少阴兑骨之端各一痏,立已(《素问》又云:后剌手心主主者,非也)。不已,以竹筒吹其两耳中,剔其左角之发方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凡刺之数,先视其经脉,切而循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因:原作“目”,疑当是“囙”之误写。按“囙”为因之俗写体。据《素问》、《太素》改。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甲乙经》卷四

【经脉第一】(下)

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阳者,太阳也,至手太阴而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二阳者,阳明也,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至心。二阴至肺,其气归于膀胱,外连脾胃。一阴独至,经绝气浮不鼓,钩而滑。此六脉者,乍阴乍阳,交孱相并,缪道五脏,合于阴阳。先至为主,后至为客。三阳为父,二阳为卫,一阳为纪;三阴为母,二阴为雌,一阴为独使。二阳一阴,阳明主脾(一本无脾字)病,不胜一阴,脉耎而动,九窍皆沉。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至,内乱五脏,外为惊骇。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阳(一作阴)脉沉,胜肺伤脾,故外伤四肢。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言妄行,癫疾为狂。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嗌干燥,病在土脾。二阳之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也。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癫疾,下为漏血病。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如风礔礰,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嗌干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澼,此谓三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身重,三阳之病也。

黄帝问曰;脉有四时动奈何?

岐伯对曰: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应中规,夏应中矩,冬应中权。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如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微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是故声合五音,色合五行,脉合阴阳。持脉有道,虚静为宝。

春曰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也。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为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青,脉之至也,长而弦,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日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一本云头脉紧)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少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形气相得,谓之可治。脉弱以滑,是有胃气,命曰易治,治之趋之,无后其时。形气相失,谓之难治;色夭不译谓之难已;脉实以坚,谓之益甚;脉逆四时,谓之不治。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涵者,名曰逆四时。未有藏形,手春夏而脉沉涩,秋冬而脉浮大,病热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病在中而脉实坚,病在外而脉不实坚者,皆为难治,名曰逆四时也。

曰:愿闻虚实之要?

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长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曰反,谷入多而气少曰反,谷不入而气多曰反,脉盛血少曰反,脉少血多曰反。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其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少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谓反也。夫实者气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孔也;入虚者,左手闭针孔也。

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脉不夺色夺者,久病也。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侯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

腹胀,身热,脉大(一作小),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泄脉大者,是二逆也;血衄不止脉大者,是三逆也;欬而溲血而脱形,脉小而劲者,是四逆也;欬脱形,身热脉小而疾者,是五逆也。如是者,不过十五日死矣。

腹大胀,四未清,脱形泄甚,是一逆也;腹胀便(一作后)血,其脉大时绝,是二逆也;欬,溲血,形肉脱,喘,是三逆也;呕血胸满引背,脉小而疾,是四逆也;欬呕腹胀,且飧泄,其脉绝,是五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时而死矣。工不察此者而刺之,是谓逆治。

治热病脉静汗已出,脉盛躁,是一逆也;病泄脉洪大,是二逆也;着痹不移,腘肉破,身热脉偏绝,是三逆也;淫而夺形,身热色夭然白,及后下血衃笃重,是四逆也;寒热夺形,脉坚搏,是五逆也。

五实死,五虚死。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是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则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侯也。

心脉满大,痫痉筋挛。肝脉小急,痫痉筋挛。肝脉瞀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瘖,不治自己。肾脉小急,肝脉小急,心脉小急,不鼓,皆为瘕。肾脉大急,沉,肝脉大急,沉,皆为疝。肝肾脉并沉为石水,并浮为风水,并虚为死,并小弦欲为惊。心脉揣滑急为心疝(《素问》揣作搏,下同)。肺脉沉揣为肺疝。三阳急为瘕。二阳急为惊。

脾脉外鼓沉为肠澼,久自己。肝脉小缓为肠澼,易治。肾脉小揣沉为肠澼下血,血湿(《素问》作温)身热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藏同病者可治,其脉小沉涩为肠澼,其身热者死,热甚七日死(《素问》作热见)。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鬲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不瘖舌转者,可治,三十日起,其从者瘖,三岁起。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脉至而揣,衄血身有热者,死。脉来悬钩浮者为热。(《素》作常脉)。


脉至而揣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脉至而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己。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已上,是经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丛棘(《素》作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寒(一本作塞)如故也,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禾熟而死。脉圣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至如棘(《素》作交漆)交棘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而死。脉圣如涌泉,浮鼓肌中,是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味,韮花生而死。

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足,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见黑白,累发而死。脉至如悬痈,悬痈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气予不足也,水冻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五脏寒热(《素》作菀熟),寒热独并于肾,如此其人不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丸,滑不著(《素》作手不直)手,丸渭不著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春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穴位解读[超话]##针灸# 神奇的针灸绝技:手三针、足三针!

运用足三里穴交替加“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和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牙痛等疑难痛症,其收效之神速,效果之确切,可谓是:入针即效,拨针即愈。

足三里(三里是强壮要穴,若要安,三足常不断。)

一、手三针、足三针的来历

针灸临床工作中,根据其对颈肩腰腿痛等痛症的确切疗效而提出命名的。

二、手三针、足三针各是哪几个穴位

手三针是:后溪、中渚、间谷。

足三针是:太冲、内庭、足临泣。

间谷穴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一个新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两穴连线之中点。它的适应症是,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

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现将《针灸聚英》关于三间、合谷两穴的主治范围摘引如下:

三间:主治喉痹,咽中如梗,下齿龋痛,嗜卧,胸腹满,肠鸣洞泄,寒热症,唇口干,气喘,目眦急痛,吐舌,戾颈,喜惊,多唾,急食不通,伤寒气热,身寒结水等17种病症。

合谷:主治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症,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血翳,头痛,下齿龋,耳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片单乳蛾等22种病症。

间谷穴之所以能治上述两穴之病症,是因为其穴在两穴连线之中点,其敏感度较两穴高得多。

用指甲或其他小棒如火柴杆、圆珠笔头去按压该点,即会感酸胀,用同样的方法去按压合谷其酸胀度就会感到差一些,三间就更差了。敏感度高的穴,得气快,疗效速,似乎无需争议的。

中渚

位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线上,在手背第四、五掌指关节间后方凹陷处。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目生翳膜,久疟,咽肿,肘臂痛,五指不得伸屈”等,《医宗金鉴》谓:“四肢麻木,战振,蜷挛无力,肘臂连肩红肿疼痛,手背痈毒。”

后溪

位于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线上,第五掌骨小头后方尺侧,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其主治,《针灸聚英》谓:“疟寒热,目赤生翳,鼻衄,耳聋,胸满,头项强不得回顾,癫疾,臂肘拘急,痴疥。”

《医宗金鉴》谓:“手足拘挛,手足颤摇不能握,中风卒然昏仆,不能言语,癫痫不省人事,瘈疭抽掣,头痛及暴发火眼,热泪常流,行痹,腿膝腰背历节周身疼痛,项强,伤寒感冒,汗不出,不能解,牙齿腮龈及咽喉肿疼,手足麻痹,破伤受风,寝汗。”

以上三个穴位均在手掌背侧部,且系手三阳经的循行线上,分取之可治各自的主症,合而用之更有协同作用。或三穴同用,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背、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理想。

在治疗上列部位的痛症肿胀,或头痛、牙痛、偏头痛、胁肋痛(肋间神经痛、胆囊或肝部疼痛),常用“手三针、足三针”,往往有拔针而愈的效果。

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握拳少虚为度。

下面谈谈足三针。

足三针:足临泣、内庭、太冲今就三个穴的各自适应症分述如下。

足临泣

位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线上,在第四、五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其主治,《针灸资生经》谓:“主胸中满,缺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瘘,善啮颊,天牖中肿,淫泺,(骨行)酸,目眩,枕骨合颅痛,洒淅振寒,心痛,周痹痛无常处,厥逆气喘,不能行,痎疟日发,妇人月事不利,季肋支满,乳痈。”

《医宗金鉴》临泣穴,主治歌:“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腮项,眼赤而痛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症,游风瘙痒筋牵缠,腿痛胁胀肋肢痛,针入临泣病可痊。”

内庭

位于足阳明胃经的循行线上,第二、第三蹠趾关节前当足次趾外间凹陷中。其主治,《针灸聚英》谓:“四肢厥逆,腹胀满,数欠,恶闻人声,振寒,咽中引痛,口喎,齿龋,疟不思食,脑皮肤痛,鼻衄不止,伤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其中并没有关于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内容。在临症中单刺内庭治疗大、小腿的疼痛麻痹(特别是前侧),足面的肿痛、足趾痛麻等症效果特别突出。

太冲

位于足厥阴肝经的循行线上,在第一、第二蹠骨的骨间隙中,当大趾本节后1寸5分凹陷中,以指轻按有动脉应指。

其主治,《针灸聚英》谓:“主心痛脉弦,走黄,瘟疫,肩肿吻伤,虚劳浮肿,腰引少腹痛,两丸骞缩,溏泄,遗尿,阴痛,面目苍色,胸胁支满,足寒肝心痛,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息,大便难,便血,小便淋,小肠疝气痛,溃疝,小便不利,呕血呕逆,发寒,嗌干善渴,肘肿,内踝前痛,淫泺,(月行)酸,腋下马刀,疡漏唇肿,女子漏下不止,小儿卒疝”等多种病症,大致有7种与本文有关。

太冲对大小腿内侧的疼痛麻痹、足肿筋挛,腰卒然疼痛等痛症单刺之亦有良好的效果。

纵观以上手三针、足三针的6个穴位,除内庭一穴没有关于颈肩腰腿病的直接记述以外,其他5个穴位均有着较为突出的记述。

据体验,内庭的主治病证,不仅仅是上述那么多,其对大、小腿前侧,足面、足趾、足心、内外踝等部位的疼痛肿胀,拘急麻痹疗效比较突出,比古医籍列述的主治病证效果更为理想。

三、手三针、足三针的适应症

颈肩腰腿痛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有的也查不出发病原因,甚至用CT、核磁共振等先进的检查手段也查不出病因。

找不出原因不等于没有病。手三针、足三针对90%以上的颈肩腰腿痛有突出的疗效,对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头痛、牙痛的疗效尤为突出。

不过有一小部分的颈肩腰腿痛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效果却并不确切,这里所说的疗效确切是指治愈或基本上治愈,效果不确切,不等于没有疗效。

比如服止痛药,痛了就吃,药力散去又痛,能说止痛药无效?可以说止痛药有效,只能止止痛,而消除不了病因。手三针、足三针对颈肩腰腿痛止痛效果是理想的,应当说这也是疗效。

四、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痛的作用机理

手三针、足三针的作用是通过经络传感的了解其作用机理首先应了解手足三针的6个穴位所在经脉之循行路线。

手、足三针的6个穴,手三针位于手的三条阳经线上,足三针只有太冲位于足厥阴经线上,其他两个穴位均位于足之阳经线上。

手三阳经的走向是从手指→手背→前臂→大臂→肩→颈→头面,与足之三阳经相接续。足之三阳从头到足,阳明行于前,少阳行于侧,太阳行于后。

足三阴从足到腹,手三阴从胸到手,这样循环无端,息息相通,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通路,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关于手三针、足三针,即手三穴、足三穴的经脉循行线路见图。

手足三阳经共218个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痛的就有130个;手足三阴经共91个穴,可以用来治疗颈肩腰腿的就有46个:督脉28 个,可治以上病症者有20个,任脉没有穴可治上述病症。

全身合计大约有196个穴可以治疗颈肩腰腿的疼痛麻痹。若再加上奇穴、天应穴、耳穴等,真是难以计数,这么多的穴位,临床使用起来真是够夏杂的了。

在临证时凡见到上述诸症状,不论其发病原因,均先以手三针、足三针进行治疗,一般的不加配穴。当然,就用这6个穴位的适应证,可能不如196个穴位之广泛;但就经验来讲,上述范围的病症绝大多数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五、手三针、足三针的特点

1、取穴少。手三针、足三针取穴数最多也只是手足各三针。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只取1~3个穴即可,手三针足三针同用者极少极少。

2、进针快。进针的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1秒。

3、手法快。针如闪电一样进入穴内,手法要如疾风飞箭一徉。从进针到手法完成约几秒种。

4、得气快。手法快的特殊效应就是得气快,手法到时立即得气,酸麻重胀应针而至。

5、收效快。入针即效,快者几秒钟慢者10余秒钟,就会感到疼痛有所减轻。

6、针刺时间短。针刺时间的长短,是与疗效的有与无、好与差有关。

收效显著,即可出针,针感差没效果时间就可稍长一点。在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时从入针到出针多在1分钟左右,2~3分钟者较少。(医者俱乐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常问问题集合】元美割双眼皮靠谱吗效果好吗,美奥割双眼皮哪位医生权威专业,做鼻子的知名专家,杭州伊琳毛琪全切双眼皮修复术后效果怎么样好吗,双眼皮手术医院排行榜,
  • 梦回敦煌 是雕刻在心中抹不去的记忆 梦回敦煌 是思念牵挂时温馨幸福的感伤 梦回敦煌 是塞北大漠的一望无垠,旷古高远 孤城遥望,雄浑苍凉 是丝绸古道上人来人往,
  • 【喜来登真皮腰带礼盒装】京东售价:699元/1件我们售价: 65 元/1件购买方式:①【购买链接:】②【保存图一徽信扫馬下单】品牌「喜来登」专注高档皮具产品,产
  • #姜敏熙[超话]#✊ #姜敏熙括弧甜心# 211121⏮官tui更新敏熙相关 CRAVITY 2ND FANMEETING [CRAVITY COLLECTI
  • 适合发朋友圈的温柔文案1、没有人会永远陪你 但永远有人陪你2、你是要长大的小朋友 拜托撑着别倒下去3、你要像野花一样 肆意生长并且开得漂亮4、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 #Dezeen Awards 2022评委公布# 本篇将介绍媒体和可持续类评委,电影制作人兼建筑师利亚姆·杨(Liam Young)和可持续设计专家Katie
  • 3. 没有文案也希望你赞我一下4. 你现在应该很冷吧 因为你刷到了白雪公主的pyq5. 生活终于对我这个小泡芙加奶油了6.人间烟火气7. 希望能早点拥有自己的房
  • Q4打工人的美好与热爱每个打工人都在工作中感受过喜悦,那一刻的开心是真的;大多数打工人都是因为热爱而投身到现在的岗位,那一刻的热血也是烫的。原来一路同行的“打工
  • 那时,我仍是那个闲来喜字的女子,你还是那个愿意陪我看花的人,藏一份妥帖安稳在心间,在素年锦时的光阴里,细品岁月静好。那些路过的风景,终是生命中永远的铭记,若人生
  • 照片一顿乱分享说走就走的旅行 逃离不掉24小时核酸检测昨天七八点从佛山出发去珠海 去的路上风都是甜的 吃着西瓜 听着五月天 规划着去那个酒店到了珠海我们第一时间
  • “正印”过多的人,又不见“正官七杀”化杀为权,则为人个性,属于礼貌性、意会性之保守本分,不轻易改弦易辙,常以“十鸟在树,不如一鸟在手”的心态来处事,职业稳定,很
  • #尚文堂分享# #年賀狀# 竹尾100人年贺状展2022地点:竹尾见本帖本店一直以来贺年卡都是日本必有的礼节文化,也因为很个人,可以从中看到设计师很个人的一面。
  • C、15分钟后关火将泡过番红花的水(番红花滤掉)倒在1/4范围的米饭上,剩余3/4还是白色米饭,盖上盖子10分钟让蒸气继续加热米饭。十域FieldsP1柠檬墨鱼
  • [憧憬][憧憬][憧憬]本届艺术节以“荟萃世界经典·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于2019年5月10日至6月29日,在深圳大剧院、深圳音乐厅、深圳保利剧院、深圳南山文
  • #八卦手册##今天穿什么#40岁韩剧女王孔晓振大片拍摄花絮,高扎马尾尽显清新少女范儿!4月29日,SOOP官方post更新了一组韩星孔晓振(孔孝真)的彩妆广告拍
  • 你出一个那么大的包,我多问几句情况想了解清楚一点就是我事多呵呵,我全程都语气好到卑微结果你爱答不理,有些东西问一下也不行问了就是我的错,到底谁恶心下头,我真的吐
  • 但宣传得少不代表就是野鸡奖就是没有含金量,有能力的都是可以参与一下的,毕竟可以写进主创履历里的奖项总归是不会嫌多的呀女明星@抗劳先锋 发迹史:21年11月开的小
  •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 660,4.9诚信互动 ,点 即hui】️hui字 ️带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
  • 另外给大提到另一种拍摄手法:堆栈具体方法:每张曝光30S—10分钟;你可以拍摄很多张,然后合成堆栈这样就可以拍出完美的星轨大片。由此,我们可以利用不用的方位拍摄
  • 若是自由至少人还是开心的,带娃的累也能被微笑悄悄治愈。李玉刚在浙江遇调皮小男孩,对方的话让他尴尬,网友:属实被拿捏导言:在咱们这个社会里,明星在我们的印象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