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安定,
很安詳,
不會多動,
這是出家人的本色。

出家人無欲無求,
甚麼都不在乎,
甚麼都不希求,
只是專一地去做一件事,

就是「 唯道是務 」,
唯有向道,
唯有向解脫向涅槃,
唯有修戒修定修慧,
是出家人唯一的工作。

這段經文,
顯示了出家主要在於發出離心,
要出離煩惱,

出離三界,
出離一切人所愛染的。

世俗人可以發增上生心,
希望有進步,
希望明年比今年進步,
希望來生的福德比今生好,
這是人天乘所發的心。

我們出家人,
學大乘的就講發菩提心。

但無論大小乘,
出家人都要發出離心,
要離煩惱出三界,
放棄一切財物眷屬,

如果不發出離心,
我們就不可以受用到出家的好處。

你們不是為了解脫而出家的嗎?

第三 ,
我再引用
《 雜阿含經 》 :

「 出家之人,
卑下活命,
剃髮持缽,
家家乞食,
如被禁咒。

所以然者,
為求勝義故,
為度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究竟苦邊故,

諸善男子,
汝不為王賊所使,
非負債人,

不為恐怖,
不為失命而出家,
正為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汝等不為此而出家耶?」

佛教誡當時的比丘 :

出家的人,
是要「 卑下活命 」,
要持缽乞食,
要把頭髮剃除。

世俗人很注重頭髮的裝飾,
有頭髮才可以裝飾,
沒有頭髮就不能裝飾,

無論是做官或是做其他職業,
無論是男是女,
把頭髮裝飾好,
就代表他的身分地位。

但出家人把頭髮剃光,
就不可以裝飾了,
不需要把時間花在打扮上。

佛制時,
每個出家人都是三衣一缽,
不可以有四件衣,
不可以有兩只缽。

釋迦牟尼佛以前是太子,
他有很多兄弟都是皇子,
還有一些王官大臣,
後來跟隨他出家,
他們也一樣在僧團中過簡樸的生活。

當時的比丘,
每天上午拿著缽在俗家人的門外,
靜默地站著,

如果他們對三寶有信心,
願意種福田,

他們自然會在適當的時候,
拿著食物,
恭恭敬敬地跪著供養出家人。

而出家人不可以因為某家富有就去那家乞食,
或某家是我的親人,
就去某家乞食,

一定要依著次序去乞食,
最多只可受七家的供養。

如果一家的供養已足夠,
就可以不再乞,

但如果當天乞了七家仍未夠,
即使挨餓,
也不能再去乞食。

這就是
「 卑下活命 」。

就算出家前是皇子或大官,
有權有勢,
有地位,
有財富,
有錦衣美食,

但出了家就要全部放棄,
就要這樣生活。

他們放棄榮華富貴,
過著簡樸的生活,

好像被人念了禁咒,
被人咒到傻了一樣。

印度人很喜歡念咒,
醫病要念咒,
捉蛇要念咒,
害人也要念咒。

「 禁咒 」
即是被人害。

他們有大好家庭不去享受,
卻到處去乞食,

到底是為了甚麼?

他們是為了求勝義,
也即是為了求涅槃求解脫的緣故,

為了度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所以不惜犧牲一切世俗的享受。

如果我們不盡形壽來修諸梵行,
被眷屬財物牽制著,

就沒法子放下一切專心修行,
就沒法子度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現在的世間人,

都未能免除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別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等種種憂悲苦惱,

確實是苦海無邊,
只有放下一切來修行斷煩惱,
破我執,
斷無明,

才可解脫生死,
超出三界,

才可以永度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盡了苦的邊際,
就可以登彼岸。

中國古代的人,
如果犯了法,
欠了債,
出了家就沒事了。

但佛制時的出家人,
很多都不是被國王所逼害而出家,
也不是因為犯了法而出家,

不是為了避債而出家,
不是為了避免恐怖的事情而出家,
不是為了保存性命而出家,
而是為了解脫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而出家。

佛對比丘說 :

你們不是為了解脫而出家的嗎?

既然是為了解脫而出家,
就要精進修行,
要無所罣礙,
把甚麼都放下。

這段經文點明了出家是為了甚麼,
而且說得非常明白。

第四 ,
我再引用
《 雜阿含經 》,
經中有一婆羅門問阿難 :

「 阿難,
汝何故於瞿曇所出家?」

「 瞿曇 」
是指釋迦佛的姓,
釋迦是族名。

釋迦佛有三十二相,
阿難尊者有三十一相,

他的相貌非常英俊,
差不多有佛那麼圓滿,
他非常聰明,
很令人歡喜,

又是比丘中最年輕最英俊的,
所以那個婆羅門看見他跟佛出家,

就覺得很可惜,
也覺得很奇怪。

阿難簡單地回答 :
「 為斷故。」

婆羅門復問 :
「 斷何等?」

阿難回答說 :
「 斷貪欲,
斷瞋恚,
斷愚癡。」

貪欲、
瞋恚、
愚癡是三毒,

也是根本煩惱,
如果斷了三毒,
就可以破無明,

斷除一切煩惱,
就可以了生死,
得解脫。

我們出家剃頭不是為了貪圖涼快,
不是為了別人叫我們師父,
而是為了斷貪瞋癡。

從以上的幾節經文,
我們可以體會到出家的作用,
主要是要破除世人的自私心和狹隘性。

世俗人因為被自己的家和自己的親族束縛著,

要牽掛自己的父母、
子女、
兄弟等等,

他們一定有自私心和狹隘性。

而出家就全部捨棄,
放棄了世人所執著的自私性和狹隘性,
放棄了自我,
放棄了家庭,
放棄了親族,
放棄了一切財物,
放棄了名聞利祿,
把一切都放下了。

出家也有
「 消極 」的一面

有的人會想 :
這樣會不會很消極?

這到底是不是消極呢?

或者有人以為,
那些事業失敗,
情場失意的人,
為了逃避現實才會出家。

這種想法是錯的。

如果有人這樣出家,
他的動機就不正確。

我們出家,
純粹是為了斷煩惱,
了生死,
得解脫,
是為了普利眾生。

這樣的出家,
絕對不消極,
絕對不是逃避現實。

如果講出家有消極的一面,
那是消極於自我,
消極於財利,
消極於世人所貪愛的一切。

但另一方面,
卻是積極於向解脫,
積極於向寂滅,
積極於修梵行,
積極於修戒定慧。

這種大積極,
世間上的人都做不到。

這種不是逃避現實,
而是超現實。

世間的現實并不理想,

生老病死有甚麼理想可言?

有親愛就有別離,
愛別離,
怨憎會,

求不得有甚麼理想可言?

所以我們要超脫它,
改造它。

我們出家就是要超脫現實,
改造現實,

由不理想而達到理想,
這就實現了所謂出煩惱家。

我們出家,
並不只是形式上剃了頭,
穿上僧袍那樣簡單,
主要是為了出煩惱家,

出了煩惱家才達到解脫、
自在的目的。

所以,
依佛制,

就要用無家、
無私、
無我這種平等的方式來修學出家法,

修學佛法,
修學解脫法。

在僧團裏,
所謂的六和共住,

就是無我、
無私、
平等。

大家住在一起,
所有人都要持戒,
不管你在家時怎樣有地位,
怎樣有財富,
出了家,
人人都要守戒律,
要戒和同遵。

大家都要智信三寶,
見解是一樣的,
就是見和同解。

大家的受用是一樣平等的,
不會誰厚誰薄,
人人都是三衣一缽,
就是利和同均。

【孙若风】城乡文化用三针:插针、扎针与绣针

      孙若风(武汉大学博导、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文化和旅游产科技教育司原司长)
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发展文旅产业,当然不排除做大项目,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用“三针”:插针、扎针、绣针。它在当今中国的巨型屏风上,纳入生活和理想的丝线,在方寸之间盛放山水天地,用冲沙细浪形成历史视野中的波澜壮阔——这将是文旅发展的深化,是有关城乡故事的新叙事方式。第一针:插针,即所谓见缝插针。文旅产业固然需要大的空间施展身手,大开大阖,大刀阔斧,大手笔,大制作,但是,这样的机会毕竟是有限的。文旅产业是现代产业后起之秀,异军突起是近些年的事,很多城乡规划并没有为它预留位置。这是如今发展文旅产业的客观条件限制,解决用地问题,仍是需要突破的政策瓶颈。但换个角度看,做文旅产业,大有大的好处,也有大的难处。中小微企业为主体,仍然文旅行业基本特征,利用零零碎碎、边边角角的地方做项目,也是这个行业的拿手好戏。即便是大型文旅企业,特别是平台类企业,主要也是依托聚沙成堆的城乡空间和市场力量。因此,采取柔软的身段、灵活的技巧、四两拨千斤的力道,把项目锲入进去,纳须弥于芥子,藏日月于壶中,化有限为无限,这是现实选择,也是智慧选择。第二针:扎针,即所谓针灸。在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中做文旅产业,面对的往往是沉睡的文化资源,需要找准位置,拿捏方法,把它们激活。有乡村创客说:“先把地方特色激活,变成资源,再进而变成资产。”可谓经验之谈。要有发现城乡文化资源价值的慧眼,特别关注能够反应当地历史和特色的文化,关注能够承载那片土地发展肌理的文化,将它们转化为适应今天消费者的文旅产品和服务。疏通经络,打通任督二脉,是针灸的优势,也是文旅产业的优势。文旅产业是社会窗口行业,给点阳光就灿烂,具有渗透、覆盖的特征,在文化自信已经成为社会集体意识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日益增长带来新的供需环境下,文化与各类产业,包括实体经济和服务经济的融合趋势明显增强,在相互赋能、相互借力中,不仅能促进文旅产业与这些产业之间的融合,而且能成为各个相关产业之间联系、合作的媒介。第三针:绣针,即绣花功夫。住建部不久前发布的《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采用“绣花”功夫,对旧厂区、旧商业区、旧居住区等进行修补、织补式更新。笔者认为,在穿针引线中,一是针要细。粗针大线,只会毁了老的城乡面目,伤及它们的文化肌理。要有耐心和定力,小心翼翼地呵护这里的文化资源,不动用造成不可逆影响甚至是破坏的任何“手术”。二是针要巧。要有飞针走线的好技能,就必须遵循文旅规律和方法,得心应手地调动各种手段,包括科技、金融等手段,还要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三是针要活。既然是“绣花”,就要有好的创意和表现手法,精思巧构,画龙点睛。要发挥文旅的审美长项,精准把握文旅消费特征和趋势,特别是把握当地文旅市场的需求,实现特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化、时尚文化、流行文化的有效对接。这“三针”应根据各地条件,因地制宜,因势施针。归纳起来,主要方式是——聚焦式。城市更新、乡村振兴中可利用的片区、单体建筑乃至于单间,要把文旅内容装进去。首先可考虑安排公共文化服务,比如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室,以及用于其他文化活动、培训等等。各地图书馆正在往社区拓展城市书房(尚不知有没有“乡村书房”)等新型服务方式,把种种公共文化服务嵌入城乡居民生活空间。城乡居民公共文化服务过去欠帐多,尤其是乡村,而居民的文化需求在增长,腾退出的空间用于这类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具有公益性开放性特征的文化服务,“性价比”是最高的。还可以把目前普遍生存困难但大众喜欢的实体书店纳入支持范围。在这样的地方发展文创产业也是很好选择,文创的特点就是不仅自身产生效益,还能产生辐射作用,优化生产生活空间。一个时期以来,全国众多地方在利用旧厂房建设文创园区方面有成功实践。而文创园区的新一轮转型升级,也是山雨欲来。要千方百计增强其吸引力,强化品牌意识,做到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散点式。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腾挪出来的空间,应根据情况布置文旅内容,既可以独立运作,也可以采取网格化联动运作;既可以由小微企业独立承担,也可以由中型乃至于大型企业发挥平台大、资源多、抗风险能力强的优势,统一规划和利用。这些年发展文创园的经验表明,太小规模的厂区、厂房做文创园区困难较大,以至于有专家呼吁避免园区因“小而散”带来一系列问题,提出要防止园区一哄而上。笔者认为,这类“小而散”的空间,可以用于做文创,甚至只适用于做文创,应该用创新的思路去解决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弃之不用,比如,探索由实力较强的文旅企业统筹运作这类空间,如果涉及的产权所有方或相关利益方较多,各地相关主管部门应发挥牵线搭桥作用,积极促成相关合作,并提供有效的服务。融合式。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中,把单独的或联片的文化项目嵌入进去,当然很好。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整体上把城乡空间当作“可居可业可游”的场景来运作。理论上,老城区、乡村,各有历史累积,也各有文化特色,因此具备了旅游开发的资源,把老城游、乡村游、周边游、研学游、亲子游等旅游业态植入进去,在当地已有的或将做的其他业态的基础上做加法,与这些业态相互赋能、相互带动。其实,在上述聚焦式、散点式方法的基础上,实施融入式,效果会更好——毕竟是有了小小的根据地,有了打进去了楔子,有了发酵的菌株。以“小”为特征的“三针”,区别于大折大建、大轰大嗡、大兴土木。一个时期以来,有些通过大投入建成的大体量仿古建筑,里面摆满了这个“玉”,那个“木”,都是名贵之物,可以说令人震撼,也可以说触目惊心。如此重视文化,后人会不会认为我们这代人太愚蠢了?这些所谓“传统文化建筑”,使用率极低,建成之日就是死亡之日,不管资金来自政府还是社会,都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只如此,还形成了不好的文化导向,它不符合中华民族节俭戒奢的传统,不符号基本国情,没有看清当今中国的主流仍然是崇真尚朴。这种土豪式做法,是资本驱动下的任性妄为,品位很差,趣味很低,吃相难看,它不是爱传统文化,而是毁传统文化。建设现代风格的文化设施,也要考虑我们中国人的审美心理。诚然,目前城市建筑普遍需要在创意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创新。迄今出现的很多借鉴西方建筑风格的作品,不乏成功之作,丰富了我们的建筑文化,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的氛围。但是,一些建筑刻意与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理念叫板,超大超高,炫富显贵,媚俗浮夸,甚至违反建筑的基本逻辑和审美规律,以致有网友说“气到令人晕厥”,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社会建筑归属各个方面,但在建筑文化上,文化设施建设要带个好头。城乡文旅采用以“小”为特征的“三针”,实际上反应了今天中国文化新的取向,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即文化工作重在日常化、生活化、大众化。在文化生活逐步丰富之后,“文化大餐”、“文化饕餮盛宴”今天还有、将来也会有,但是,其吸引力显然已经大不如前。“大餐”是饥馑时代的偶然享受。近年来,春节的年味,由重吃转向重文化活动,再转向更多是重一种仪式感,希望年味像从前一样,恐怕只是一厢情愿。当然,正如同吃在春节不像过去重要,家家户户仍然要做隆重些,相关部门也应该把春节期间文化活动做热闹些,不过,从今往后,会把更多精力转向平时,转向家常便饭式的文旅生活。从本质上说,城乡文化用“三针”,就是文化工作进一步下沉,面向基层,面向生活,面向群众。为文化找位置,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并且随形就赋,笔随意转。在方法上,如同轻骑兵,以小搏大,以少胜多;又如满天星斗,照亮生活每个角落。这是文化工作的返朴归真,回归大地,也回归踏实和朴实,是用平实的方法向平实的百姓发出邀请,进入他们心中的柔软一隅。人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旅游就在哪里,文化旅游地图将不只是几个地标式的建筑或著名景区,而是蜂巢般的文化、旅游布局,文化和旅游成为时时可享的生活,文化创造的灵感和幸福也俯拾即是。豆子都有一棵发芽的心,城乡处处细末空间都可能是文旅生长的微环境,而中国百姓人人可以成为享有与创造的文旅达人。

【庄子:左右为难,为何还要安之若命】《庄子·人间世》讲过一个“叶公子高将使于齐”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题,涉及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转换到今天,可以视作有关于组织间的合作与竞争。在这其中,负责协调关系的中间人,该如何保持分寸,既完成职责,又保全自己,是一件非常讲究的事情。#每天读国学#

叶公子高,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是楚庄王的玄孙。因为封于叶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叶县,所以称叶公。子高的名气很大,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叶公好龙”的故事。按今天的考证,叶公好龙是从叶公治水的史实中编排出来的。

叶公子高出使齐国,发生在楚昭王时期。此时吴国来犯,楚国节节战败,就派遣子高去齐国求援。楚昭王的心情很迫切,但决策方向错误——齐国太精明,并不是个可以信赖的主。子高一方面忧心国家,一方面又担忧自己夹在中间难以做人,所以来向孔子请教。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

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叶公子高是个厚道人,平时想的就是过过小日子,但这一次情况紧急,他被派出使齐国,去完成君王指派的目标,于是赶紧过来向孔子请教。

叶公说我们的君王还是挺看重我的,派遣我出使齐国,但齐国的外交风格您是知道的,特别有手腕——他们对所有使者都很优待,毕恭毕敬,但就是不办事,一拖再拖,最后再将他们打发回去。

叶公继续说,像我这样的人,“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我劝说普通人做事都劝不动,更何况叫我去游说诸侯!我很着急。夫子您以前教导过我,凡事不管是小是大,很少有不行道就能够做得很愉快的。而且,事情如果做不成,会有“人道之患”,君王会来责备你;如果勉强做成了,“必有阴阳之患”,即身体会阴阳失调,会生病的。

叶公说的这个情况确实存在。很多时候,事情做成了,身体垮了;做不成,又会遭到批评。“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不管做成做不成,都没有后患,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夫子您是说过的——有德者才能做到。叶公的意思是,夫子您还是教教我这方面的方法吧!

为了强调自己的困境,叶公又说:夫子您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我吃饭都只吃一些粗粮。“不臧”,不吃那些很精细的东西;做饭也是自己做,甚至洗碗都是我跟我夫人一块洗。这个历史上确有记载,叶公夫妇特别优待下人,洗碗都自己洗。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早上接受了命令,我晚上就开始吃冰块了,真是急火攻心呀。我还没有做事,就有“阴阳之患”了;如果事情做不成,还将有“人道之患”。这两患相加,我该如何是好?我为人臣的能力不够,不足以胜任这样的大事,夫子您快教教我吧!

看得出来,叶公确实是个老实人。仲尼答曰:

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夫子其行可矣!

孔子劝叶公把心态放平,首先要接受现实。孔子说,天下有两件事是必须做的:第一是“命”,第二是“义”。

什么叫“命”呢?子女对待父母的感情就叫做“命”。比如,想要忘掉自己的母亲,可能实现吗?即使母亲做了不对的事情,子女还是会牵挂她;即使母亲伤害了子女,子女也不愿意伤害她——伤害母亲等于自我伤害。

什么叫“义”呢?臣子帮助君王做事就叫做“义”,这是本分。环看天下,哪里有不受君王管控的地方呢?归隐山间或许可以,但你能够丢下你的亲族不管吗?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天地之间没有一个地方能够躲避“命”和“义”的。生而为人,在世间行走,就逃不出社会关系。因此“命”和“义”这两者叫“大戒”,人只能选择一个相对妥善的处理方法。

侍奉父母,要“不择地而安之”,做儿女的应该随时随地善待父母。我们不能选好了时间地点,才愿意侍奉父母;也不能等挣了一个亿之后,再去供养父母。这种延后的心理,会使人的内心长时间处于不安定的状态。应该是有能力了就做一点,尽力而为。

侍奉君王,则应该“不择事而安之”,不能挑挑拣拣、拈轻怕重。君王分派任务的时候,不能只接受好的任命,而推掉不好的差事,这个叫做忠于职守。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觉得孔子在宣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不然,这段话是摆事实——因为世间的规则就是如此,如果做不到,就会被规则碾压。

孔子说,侍奉自己内心的人,“哀乐不易施乎前”,不会被哀乐中痛苦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心情。把“命”和“义”安排好的同时,也要把自己的内心安排好,要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安之若命”这个成语就出自《庄子》。人还是要接受自己的命运。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土大地,也是庄子无法选择的啊!反观今日世界,也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躲是躲不过的,还需要自己踏实地去应对才好。

“德之至也”,能够做到以上这些,就是一个人德性的高度体现了。

所以“为人臣子者,故有所不得已”。你要注意的是,把对身家性命的顾虑放下一点,不要太过贪生怕死,这样的话,至少这趟差事你就可以去做了。

庄子绕了半天,其实就一个意思——你不去能行吗?所以,庄子祖上肯定是贵族出身,只有贵族会这样说话——全是旁敲侧击,从不正面硬扛。他一个故事绕过来,再一个故事绕过去,真是知识水平越高,越是意在言外。

关于“叶公好龙”的主角叶公子高,有必要多说一些,给子高正个名。

春秋末期人才辈出,叶公子高其实是当时相当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叶地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东西二陂,是历史上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比都江堰还要早两百年左右。据叶家的族谱记载,在子高的居所中,悬挂着巨大的水利施工图,施工图上渠网密布。古代称引水为引龙,所以外面渐渐误传为子高喜欢龙,再进一步,就有文人墨客编排出叶公好龙的故事。

楚惠王在位期间,因为令尹子西沽名钓誉,引狼入室,非要把对楚王室有成见、报复心又很强的白公熊胜请回来做安置,最终导致了公元前479年的白公胜之乱。子西被白公胜杀害,楚惠王则仓皇逃出。最后,还是子高率军打败了白公胜,迎回楚惠王,平定了楚国的内乱。子高的作为,完全就是力挽狂澜。此后子高身兼令尹和司马二职,军政大权一把抓,帮助楚国度过了春秋末年的艰难时日。四年之后,子高功成身退,回到叶地安度晚年。

从这些经历来看,叶公子高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的君子的典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笑死了,今晚看了点仙剑六祈今朝的游戏,发现以前官博官宣的时候我鱼家就能控到2万多赞了(我忘了这个)那个时候的虞书欣还没有爆剧苍兰诀加持,还被一番粉嘲笑辱骂普女。
  • 一天他这样问我就知道他肯定是找过好多资料,加薇 136 4575 991 (去掉空格)而且打听过很多人才会跟我这样子问,因为一般的普通人她是不知道精仿一比一手表
  • ?剧本杀《一枝红杏》 故事背景 讴歌盛平的年代,依然不乏尔虞我诈的精彩同为名门的八位男女,在无人知晓的朝代里的次诗会所相见,各怀心事,只为了..... 常
  • 注2: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不同985院校毕业生在申请某些国家/地区某些项目(比如,美国LLM)时,可能区别会很大,取决于各个985院校法学学科的历史和实力。[打c
  • #韩圈扩关[超话]# 滴滴滴嘟嘟嘟 欧尼们晚上好 向你开来的是一辆【符1服役】含量1015%【芙2芙队】含量901%的kgc~车上都是很好的宝宝 请来️我们~—
  • 靳时意封臻推荐分享‼[送花花]^pT2O=?m ‼书名:《靳时意封臻》 ‼主角:靳时意封臻 ‼小说全文阅读到公#众#号【岁月书摘】回复主角名就行了。 以下章节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 想起一件玄乎的事儿 昨晚辗转反侧睡不着 看了个听泉的视频 仨男大学生租房租到放着各种“物件”的房子 评论区有高人通过这些物品解读了房子到底是出了啥事 凑巧的是看
  • #陈浚铭[超话]#[心]#陈浚铭 扬帆起航共赴梦想# [心]#陈浚铭 四代第一吉他手#[心] #超话星愿池# “你以为我听的是演唱会,孰不知我听的是我整个青春”
  • 什么,不成双就不是完全的“爱死”要飞升也得两对翅膀儿打伙,进了天堂还不一样的要照顾,我少不了你,你也不能没有我;要是地狱,我单身去你更不放心,你说地狱不定比这世
  • ”一个小时左右手提包就失而复得,来自深圳的两名游客当场给厦门交通执法人员和好心的哥写下感谢信,并为这座有爱的城市点赞。  看到失而复得的包,游客转忧为喜,对厦门
  • 长沙ACC十周年&第38届长沙ACC动漫展 E1主题馆三大专区企划大公开! 时间:2024.7.13-14日 地点:长沙国际会展中心E1馆(国展路118号)
  • 删掉就会发现这个角色,没有沈图南也会有其他的李图南张图南任何一个海归经理都可以替代他推动剧情的,但你把魏若来删掉,就像删掉了追风者,谁是男主显而易见,更别说开拍
  • ✅公司团建✅围炉煮茶✅天幕烧烤✅家庭聚会·【露营攻略】❗❗天幕烧烤每个天幕营位都是独立的,自助烧烤品种新鲜丰富,难得跟朋友一起出来露营~公司团建好去处~满足你的
  • #张远称现在精神状态很稳定##张远半个月发了五首歌#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低谷,而张远老师证明了自己的坚定勇敢强大,如《白》中“终于这一刻 他像一只白鸽 飞起来
  • Enigma早就有这个想法了,终于道:“宝贝,你知道的,alpha也有育̸袋。” Alpha虚弱:“不玩了,以后也不玩了,你把东西拿走…” Enigma:“宝
  • (这些机制是大家多多少少能接触到的) 好啦,再说多了就剧透了,可能有点标题党哈,但是一开始我真以为这个本还不错,结果,也就嗯嗯 这个本呢,能测评的地方也就以上
  • 13.其实真正的送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近一杯酒,就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清晨,有的人留在昨天了。5.宫崎骏曾经说过:当陪你的那个人要下车时,即使你在不舍,你
  • 在门诊上家长着急的和我说,各种办法都用过了,效果都是不好,压制个两天又反复,都以为孩子一辈子都要带着这个鼻炎生活了,但是现在孩子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晚上经常憋醒,
  • #阳光信用[超话]#☀️极好 7⃣️2⃣️0⃣️,蹭 ,快ᥫᩣ²⁰²⁴/₀₅.₃₁°♡Lᵒᵛᵉᵧₒᵤ♡☼ (˘͈ᵕ ˘͈❀) ♡运气是迎光而来的,所以你要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