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子午流注、真太阳时、平太阳时等问题答之前微博评论区网友留言(第二)

上篇有点跑题,这篇继续拉回来讲古天文、历法与观测。

我们现在知道了:古人对宇宙时空、天地万物的认识,是来自于实际观测。
而现代人对宇宙时空、天地万物的认识,大多来自于人为设定。

举个栗子:我们所说的东经120度,这个就是从位于威林格治天文台旧址的“零度经线”标志点,推算出来的。
而这个“零度经线”,本身就是人为设定的。

那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宇宙大道,肯不肯被人为设定呢?

换句话说:人体与宇宙浑然一体,每时每刻受天体运行、四季轮回、日廛月宿、阴晴圆缺…各种影响,体内气血运行会不会受科学家设定的规则去运行呢?
这个问题已经非常明确了吧?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判断人体气血运行的规矩呢?
古中医留下两首歌诀,都是根据实证得来,千百年经过无数次验证的气血运行规律。

第一个是:子午流注歌诀,也叫十二正经纳地支歌诀:
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
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第二个是:十二正经纳天干歌诀:
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
庚是大肠辛属肺,壬系膀胱癸肾藏。
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络同归入癸方。

这两首歌诀指明了人体气血运行、脏腑相旺的时辰,相互映证之下,可以用来指导中医对疾病的诊断、辨证、以及治疗。

我们知道:单独的十二地支,本身就是一套完美的时间、方位坐标系;同理,十天干也是。
但是这两个坐标系统,表现的细节并不完全一样。

十二地支表达的内容偏于宏观,十天干表达的内容偏于微观。
这样,当我们把这两套系统联合起来使用时,它基本上就可以无所不包、涵盖我们日常中所见的绝大部分问题。

所以,不仅仅是中医在使用这套干支系统,我们其他绝大部分跟古文化有关系的学术门类,都离不开干支系统。
只不过,大部分人只把这套系统用于计时,用来推算年月日和时辰。
这就有点大材小用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大材小用,干支纪年、计时法,它最小的单位是字:“昼夜下百刻”,“时刻不息”的那个“刻”。
一刻等于三字,一字等于4.8分钟。

当然这只是官方通用的记录单位,天文观测计时还有它更为精确的另一套计时单位,比如度、时、分、秒、毫、丝、忽…

而干支纪年、计时法的最大计时单位,目前已知是“元”。
一元复始的那个“元”。

一元有十二会,一会有三十运,一运有十二世,一世有三十 年。 一元之年数为「一元」即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所以,一日有12时辰=100刻=300字;
1月 = 30日;
1年 = 12月;
1世 = 30年;
1运 = 12世;
1会 = 30运 = 10800年;
1元 = 12会 = 129600年。

这个时间单位体系是北宋天文、历法、儒学、数学、音律、易学…(此处省略若干字)大师邵雍制定的:没办法,他用来推算的那个东西太过于庞大,没有合适的计时单位了。

所以,仅仅是用于计时,干支系统也已经近乎完美,不可思议。

古人在观测日月出没、五星轨迹,并且测算它的时候,逐渐弄明白了宇宙的真相。
从此,中国人的三种宇宙观确立起来。

第一种,叫作盖天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我们日常生活中,出门向东还是向西;城市规划、家里盖房子、种地起个田垄、修个水沟…
所用到的,统统都是盖天说,它距离我们最近。
也只有盖天说中,才有东南西北和上下的概念。
(画重点,要考)

第二种,叫作混天说:《浑天仪注》:“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
天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行。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天转如车毂之运也。”

翻译一下就是:“天”就像个鸡蛋一样,大地像个蛋黄,悬空在空中。
浑天仪的制造原理,就是这一段,它能把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周天四千多颗星辰的运行轨迹投射下来,用以记录和绘制星图。

第三种,叫作宣夜说。
关于宣夜说,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记载是最多的,比如: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天地本太空一气,静极则动,变而为二。轻清向上,为阳为天;重浊向下,为阴为地。”——《大丹直指》

“一者,形变之始也。轻清者为天,重浊者为地,冲和气者为人。”——《列子·天瑞篇》

“夫鸿蒙分判,阴阳始列。轻清上浮者为天,其质阳也;重浊下凝者为地,其质阴也。”——《清静经图注·序》
………

而事实上,宣夜说也最符合目前天文学探索发现之后的结果,它与现代天文学的观测结果不谋而合。

但是在古代,一个没有中心的天文学说,对于王权来讲,是没有价值的。(王权所在,必须是天地之中心,比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个星座的核心,是中央土,所以皇家一切用品都是赭黄。)

而且只用盖天说加上混天说,我们就完全可以制定出精确的历法,指导农时,乃至预测日食月食、彗星回归、气候异常…

那么,宣夜说就只能成为一种在学术界流传的“隐学”,官方观测机构的理论依据中,是无法找到它的身影的。

絮絮叨叨扯了好多文字,总算是大概交代清楚一些基本概念和名词解释。
那么,我们现在就得到了一下信息:

平太阳时是人为设定的结果;
真太阳时是真实观测的结果;

我们的“农历”,根据“观象授时”这样一种方式,结合平太阳时和真太阳时制定的一部历法。
这样一部经过四千多年观测、120多次修订、传承至今的天文计时历法。
这部历法,实际上包含的信息量非常之大,只是以前没人告诉我们罢了。

举个栗子:告诉一些老人今天的农历日期,哪怕是阴天下雨,老人也能告诉我们今天是上弦月还是下弦月,月亮升起应该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龙尾伏辰”
“三星在户”
……

这些,曾经都是老百姓口中的天文学,大字不识的农夫村妇,也能脱口而出的天文学知识。

除了中国农历,我们目前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部历法,可以同时显示日月星象、气候变迁、物候变化的。

这一部结合了天文实际观测历法、又被无数往圣先贤不断修订改善,达到尽善尽美的历法,它代表的,实际上是宇宙时空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真实变化。

而人类,作为整个宇宙中的一份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份子),时刻在受宇宙运行的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女生月经的周期,受月相影响。古人为什么给它取名叫月经?)

人体内一切能量的运行,是有迹可寻的,天象变化,对它影响非常大。
(大家可以试着记录一下自己的精神状态和睡眠,感受一下满月和朔月时的不同。)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
各种基于经络学的时间治疗方法,背后的核心理论,就是天文历法。

从“714”工程开始,七十年代,国家就开始筛选、培养航天员,在航天员的生理健康指标中,就有一项是根据“子午流注”去测定他的状态是否可以满足任务需要。
这套系统一直沿用到后来的“863”工程、以及后来1992年重新提上日程的载人航天,直至今日。

所以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才有了中医膳食保健、中医四诊上天等一系列中医项目与航天的融合,大家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事。

三首著名的惜花诗,言浅意深,清新明快,余韵悠长,值得一读

电话簿☎
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说,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

爱之怜之惜之,虽是闲情逸致,可那份殷殷之情却早已跃然纸上。

落花慵扫,留衬苍苔。可是,纵然那意境极美,却终不及花满枝头来得鲜艳明媚。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其实,爱花惜花,何尝不是对人世间一切美好的珍惜呢。

因为对事物起了珍惜之心,所以这份情感才会流诸笔端,引起人们的共鸣,就比如惜花的古诗,古人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可是,翻遍唐诗宋词,最令人过目不忘的还属以下这三首惜花诗,语浅意深,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01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唐 李商隐《花下醉》

赏析:

简译: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光灿烂,诗人与友人携酒寻芳,只见满眼的繁花似锦,璀璨明媚,令诗人连连称颂,赞叹不已。

赏鲜花,饮美酒,陶陶然,不知不觉间就已酩酊大醉,待到红日西斜的时候,他已经倚着花树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及至深夜,客散酒醒,夜色阑珊,只怕是一夜露冷风寒后,晨起这满树的繁花就会落英缤纷,凋零殆尽,想到此处,一丝怜悯之情不由得在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何不乘此夜深人静的时候秉烛游!持红烛照红妆,夜色朦胧,烛光摇曳,花影婆娑,这一切美丽得就像一个梦境一般。

赏析:醉流霞,倚树眠,秉烛游,赏残花,盛开时的美艳值得欣赏,凋零时的残败同样值得怜惜,花开花谢一样去珍惜。

诗人的醉,既是沉醉于美酒的甘醇,也是陶醉于繁花的艳丽,爱花惜花之情,可谓达到了极致。

寻花,赏花,醉花,惜花,全诗紧紧地围绕着对花的喜爱展开,把诗人对花的那种痴迷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诗人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诗歌,有《李义山诗集》等著作传世。

02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简译:谷雨三朝看牡丹。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开在暮春,花期尽了的时候春天就结束了。

暮春时节,牡丹盛开,争奇斗艳,满园芬芳,诗人坐在翰林院北厅的窗下,惆怅地看着阶前的红牡丹。

彼时,满园的牡丹长势正旺花开正好,只是到了傍晚的时候,有两枝花开败了。

也许就是这两枝残花,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明早就凋零殆尽了,零落成泥碾作尘,还有谁会怜惜它们呢。

想到此处,诗人不由得心生怜悯,他多么希望这满园的牡丹花常开不败,可是花开有期,它们总有凋零的那一天。

为了多欣赏它们一会让它们的生命长久一些,诗人夜里也舍不得睡去,他点起火把来看花,只是怕自己一觉醒来时,满园的花儿都消失殆尽了。

赏析:本来满园花开正好,只因见到两枝花残,诗人就起了担忧之情,从而“夜惜衰红把火看”,原来只是怕美好的事物消失得太快了,爱花惜花之情可见一斑。

但是,时光匆匆,谁又能挽留住它的脚步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

一叶知秋,诗人从残花看到了春之将去,从兴旺之时想到衰败之际,从艳丽看到了凄迷,这如何不令他伤感惆怅,黯然神伤呢。

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有《白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3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宋 苏轼《海棠》

简译:春意浓浓,东风袅袅,暖意融融,海棠花沁人的芬芳氤氲在春天的月夜里。

月亮悄悄转过了庭院中的回廊,夜已深沉,赏花的诗人还流连在花前迟迟不肯离去。

他是害怕夜深人静的时候,海棠花因为无人欣赏而感到孤单寂寞冷,于是特意点燃了红烛,来陪伴照亮美丽的海棠花。

夜深月移,海棠花处在黑暗中,它将多么孤寂冷清,幸好,还有诗人这个爱花成痴的人烧红烛照红妆,陪它漫漫长夜。

赏析:“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语浅情深,清新,明丽,诗人的笔调是多么的明快,这是多么细腻柔软的情感,又是多么可爱的赤子之心,怜惜之情可见一斑。

苏轼的这首诗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五个年头,彼时诗人已过不惑之年,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人生的巨大落差并没有令他颓唐和萎靡。

逆境中也要昂扬起不屈的灵魂,苏轼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心胸是旷达潇洒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豁达的胸襟,他才能把风雨人生过得如此的风生水起。

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书画俱佳,有《东坡七集》等著作传世。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时光匆匆,花期转瞬过,要相见,隔年期。

三首惜花古诗,别具一格,各有特色,白居易的把火照花充满无限怜惜,那是对年华似水青春难留的深沉感慨。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李商隐的笔触含蓄凄迷,有着人去筵空的惆怅,和淡淡的落寞之情。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在乐观旷达的苏轼笔下,那烛光里的海棠花娇羞动人,像浓妆艳抹的美人一般,没有惆怅和感伤,只有欢喜和怜惜。

三首惜花诗虽然韵味不同,但是诗人的惜花之情是相同的,每一首动令人动容,那就是珍惜。

因为,时不我待,花开有期,美好的青春不会永驻,美好的时光不会长存,唯有珍惜当下的拥有,才不会为将来留下遗憾。喜欢电话簿就关注我吧!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和转发呀! https://t.cn/R2WxlNJ

三首著名的惜花诗,言浅意深,清新明快,余韵悠长,值得一读

电话簿☎
爱之怜之惜之,虽是闲情逸致,可那份殷殷之情却早已跃然纸上。

落花慵扫,留衬苍苔。可是,纵然那意境极美,却终不及花满枝头来得鲜艳明媚。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其实,爱花惜花,何尝不是对人世间一切美好的珍惜呢。

因为对事物起了珍惜之心,所以这份情感才会流诸笔端,引起人们的共鸣,就比如惜花的古诗,古人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可是,翻遍唐诗宋词,最令人过目不忘的还属以下这三首惜花诗,语浅意深,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01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唐 李商隐《花下醉》

赏析:

简译:草长莺飞,杂花生树,春光灿烂,诗人与友人携酒寻芳,只见满眼的繁花似锦,璀璨明媚,令诗人连连称颂,赞叹不已。

赏鲜花,饮美酒,陶陶然,不知不觉间就已酩酊大醉,待到红日西斜的时候,他已经倚着花树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及至深夜,客散酒醒,夜色阑珊,只怕是一夜露冷风寒后,晨起这满树的繁花就会落英缤纷,凋零殆尽,想到此处,一丝怜悯之情不由得在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

何不乘此夜深人静的时候秉烛游!持红烛照红妆,夜色朦胧,烛光摇曳,花影婆娑,这一切美丽得就像一个梦境一般。

赏析:醉流霞,倚树眠,秉烛游,赏残花,盛开时的美艳值得欣赏,凋零时的残败同样值得怜惜,花开花谢一样去珍惜。

诗人的醉,既是沉醉于美酒的甘醇,也是陶醉于繁花的艳丽,爱花惜花之情,可谓达到了极致。

寻花,赏花,醉花,惜花,全诗紧紧地围绕着对花的喜爱展开,把诗人对花的那种痴迷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

诗人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诗歌,有《李义山诗集》等著作传世。

02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简译:谷雨三朝看牡丹。雍容华贵的牡丹花开在暮春,花期尽了的时候春天就结束了。

暮春时节,牡丹盛开,争奇斗艳,满园芬芳,诗人坐在翰林院北厅的窗下,惆怅地看着阶前的红牡丹。

彼时,满园的牡丹长势正旺花开正好,只是到了傍晚的时候,有两枝花开败了。

也许就是这两枝残花,经过一夜的风吹雨打,明早就凋零殆尽了,零落成泥碾作尘,还有谁会怜惜它们呢。

想到此处,诗人不由得心生怜悯,他多么希望这满园的牡丹花常开不败,可是花开有期,它们总有凋零的那一天。

为了多欣赏它们一会让它们的生命长久一些,诗人夜里也舍不得睡去,他点起火把来看花,只是怕自己一觉醒来时,满园的花儿都消失殆尽了。

赏析:本来满园花开正好,只因见到两枝花残,诗人就起了担忧之情,从而“夜惜衰红把火看”,原来只是怕美好的事物消失得太快了,爱花惜花之情可见一斑。

但是,时光匆匆,谁又能挽留住它的脚步呢,好花不常开,好景不长在,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

一叶知秋,诗人从残花看到了春之将去,从兴旺之时想到衰败之际,从艳丽看到了凄迷,这如何不令他伤感惆怅,黯然神伤呢。

诗人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有《白氏长庆集》等著作传世。

03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宋 苏轼《海棠》

简译:春意浓浓,东风袅袅,暖意融融,海棠花沁人的芬芳氤氲在春天的月夜里。

月亮悄悄转过了庭院中的回廊,夜已深沉,赏花的诗人还流连在花前迟迟不肯离去。

他是害怕夜深人静的时候,海棠花因为无人欣赏而感到孤单寂寞冷,于是特意点燃了红烛,来陪伴照亮美丽的海棠花。

夜深月移,海棠花处在黑暗中,它将多么孤寂冷清,幸好,还有诗人这个爱花成痴的人烧红烛照红妆,陪它漫漫长夜。

赏析:“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语浅情深,清新,明丽,诗人的笔调是多么的明快,这是多么细腻柔软的情感,又是多么可爱的赤子之心,怜惜之情可见一斑。

苏轼的这首诗作于他被贬黄州的第五个年头,彼时诗人已过不惑之年,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人生的巨大落差并没有令他颓唐和萎靡。

逆境中也要昂扬起不屈的灵魂,苏轼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心胸是旷达潇洒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豁达的胸襟,他才能把风雨人生过得如此的风生水起。

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书画俱佳,有《东坡七集》等著作传世。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时光匆匆,花期转瞬过,要相见,隔年期。

三首惜花古诗,别具一格,各有特色,白居易的把火照花充满无限怜惜,那是对年华似水青春难留的深沉感慨。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李商隐的笔触含蓄凄迷,有着人去筵空的惆怅,和淡淡的落寞之情。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红烛照红妆”,在乐观旷达的苏轼笔下,那烛光里的海棠花娇羞动人,像浓妆艳抹的美人一般,没有惆怅和感伤,只有欢喜和怜惜。

三首惜花诗虽然韵味不同,但是诗人的惜花之情是相同的,每一首动令人动容,那就是珍惜。

因为,时不我待,花开有期,美好的青春不会永驻,美好的时光不会长存,唯有珍惜当下的拥有,才不会为将来留下遗憾。。喜欢电话簿就关注我吧!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和转发呀! https://t.cn/R2WxlNJ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妇曰:“我有斗
  • 最终还不是毁掉了自身,而别人只会站在旁边看她的笑话。“不是让你进圈,只是为了大家都好,你跟着凌川去综艺里走一遭,让网民看看你并非他们口中说的那么不堪,如此就算是
  • 画师毕荣九利用本地生产的高级琉璃水晶料做壶坯,开始制作琉璃内画鼻烟壶,成为博山内画艺术的创始人和我国内画史上的一代名师。这些作品多以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传统题材
  • 6.3-换了个朋友去握,她还记得我上个月生病的事,问我好点没p4:朋友时隔一百多天再握她,她还记得朋友上次找她就是背着我偷偷去的#明日方舟[超话]# -2023
  • 为了进一步点亮夜间经济,使市民不光有吃,还有玩、有逛,多部门联合策划开办了沉浸式文创市集。当天,由老军营街道推出的“文创市集”开张,点亮了我市夜经济,也丰富了市
  • 浪琴名匠系列,浪琴表拥有悠久而卓越的传统,浪琴腕表中的名匠系列,更是名声赫赫,成为了浪琴经典的代名词,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一款名匠表款,更是经典中的经典,38.5
  • ”国学课时还理解不到老师所说的“咏而归”但是读了《后赤壁赋》之后,则理解到了,如果能开心的出门,然后又高兴的归来,是多么可贵,这不仅代表着你的心情,而且还代表你
  • ——爱默生12.我遇见你,我记得你,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恋爱,而你,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费尔南多·佩索阿《不安之书》15.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
  • 每组搭档也就是每个闪光乐队可能会由歌手,乐器手,创作人,编曲人等等不同角色的嘉宾来组队,也有可能会借鉴《我们的歌》的模式,由队长和副队长(中,前辈歌手)来挑选新
  • 朋友——在得知我生病的时候,没有叨扰、没有放肆的哭声,只有点到即止的分寸,只有你懂我一直都在,敞开怀抱供我汲取力量,张开笑脸让我看到阳光,让我的快乐和青春尽快完
  • 母上大人直接喷饭[好喜欢]所以啊,我一定要见一次我们seventeen呐 #seventeen回归#我妈真的是把催婚融入了每次的对话‍♀️—买车妈:好像也用不着
  • 女主重生文合集1.《金缕衣》作者:榶酥(娇软美人vs疯批太子,重生,打脸虐渣,古言甜宠文)2.《胭脂痣》作者:发电姬(娇软美人vs侯府世子,重生,真香上头,古言
  • 案例:美眼综合手术方案:全切双眼皮+上睑下垂矫正+开内眼角问题分析:上睑皮肤松弛、黑眼球暴露度不够、肿眼泡的情况明显变美思路:求美者术前是典型的单眼皮,因为年纪
  • 水肥管理要根据西瓜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适当调整 ​​​#武汉租房[超话]# 坐标:武汉光谷东湖高新区左岭新城玉泉社区10栋二单元,朝阳南北通透,有电梯家具:家具家
  • 是谁在幸福我不说35一箱的水果n老师还是很爱我贪玩她也爱我好久没吃的杨国福(喉咙刀片也吃的开心)这拉夸毛驴插上花总算有点独特的浪漫今日是对春天的欢送会古茗真的
  • 認識阿咸和讀了高中交了高中這些朋友之後我真的覺得好多了⋯⋯朋友對意義在於我真的可以被作為一個人去對待⋯阿咸總結:你爸真是PUA大師⋯ 所以本人從小就是為了當個
  • Day ️乘船前往“中国最美火山岛”涠洲岛,下午在鳄鱼山公园感受水火交融的火山地质奇观,傍晚到滴水丹屏看最美日落,晚上沉醉在南湾街丰富的夜生活,吃直接上岸的海鲜
  • 齐天保中,除通直散骑侍郎,尚义宁郡长公主,拜驸马都尉,以献替之重,迁散骑常侍。济河榛旷,风俗雕亏,是属亲贤,用凭宣革。
  • 于是应同学想到用这样的方式,和爸爸的朋友们沟通,希望他们能够提醒爸爸不要再过度喝酒,“希望叔叔伯伯们在找他吃饭时不要劝酒,也不要依我爸的意思喝猛酒,爸爸的酒量大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