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一

●麦生日
三月十一日为麦生日,喜晴。(《嘉定县志》)

三月十一日麦生日,喜晴。此月无雨,麦乃有秋。(《松江府志》)

●结婚
那时正是三月中旬,天气和暖,祝永清与陈丽卿已成合卺之礼,正在新婚之际,连日庆贺宴会。(《荡寇志》)

●游春、凭栏观鱼
时三月中旬,帝见春色甚好,带了内侍数人,步入御园游玩,在千秋亭上凭栏观鱼。(《北史演义》)

●送春https://t.cn/A66EuZbG
三月中旬已送春,蔷薇架畔木香新。能黄能紫非无色,终与东风隔一尘。
留春不住送春归,多事杨花点客衣。有兴重来那用约,青山白发久忘机。
苦雨却怜新水涨,喜晴还怪野花开。野花径畔春将去,新水桥边晚未回。(明·邵宝《山中送春三绝 其一》)

●记梦
庚午三月十一曰,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清·陈曾寿《踏莎行》)

●看桃花
龙华三月春风寺,游骑缤纷尽日多。窣堵百寻标古岸,绛云十里压晴波。枝头照眼馀寒在,物外牵肠向晚过。总道绿阴容易换,凭君何处却愁魔?(清·郑孝胥《三月十一日独游龙华看桃花》)

●诣永陵告祭
峰峦叠叠水层层,王气氤氲护永陵。蟠伏诸山成虎踞,飞骞众壑佐龙腾。云封草木桥园古,雪拥松楸辇路升。一自迁岐基盛业,深思遗绪愧难承。(清·玄烨《三月十一日雪中诣永陵告祭》)

●宜忌
三月十一日,有白虹贯周德威之营, 候者云不利,宜班师。(《旧五代史》)

是月十一日,拔白;十三日,拔白,永不生出;初一初十日,拔白,生黑。(《真诰》)

●轶事
韩清道:“孩儿赶到鼓楼巷,没寻自家房子处,惊得目睁口呆,只得访问邻居,都说道是三月十一日洪水汹流,把我家房子、田地俱漂没了,只剩得白茫茫一个深潭。”(《韩湘子全传》)

当平乐之不守也,大清兵直薄桂林。三月十一日,冲入文昌门,城中大恐。时焦琏自合浦归,从数人推弦提兵,与大清兵接战,稍却之,屯阳朔。遍野俱薙发,式耜与琏孤守危城;疏请征安国公刘承胤兵。(《明季北略》)

洪惟太祖皇帝膺期抚运,肇开帝业;世祖皇帝神机睿略,统一四海。以圣继圣,迨我先皇帝,至仁厚德,涵濡群生,君临万国,十年于兹。以社稷之远图,定天下之大本,叶谋宗亲,授予册宝。方春宫之与政,遽昭考之宾天。诸王贵戚,元勋硕辅,咸谓朕宜体先帝付托之重,皇太后拥护之慈,既深系于人心,讵可虚于神器,合辞劝进,诚意交孚。乃于三月十一日,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可赦天下。(《元史》)

众人道:“令兄输与姓乔的六百多银子,这是阖村人都知道的。后来令兄到袁鬼厮店中,与姓乔的说话,将六百银子又拿回家去,这也有人见过的。不知怎么到三月十一日夜半,被贼抢劫一空。第二日早间,亲眼还看见李必寿在庭柱上绑着,我们大家才解放了他。令兄气极,一头碰在门上,几乎碰死。又知道没了三个妇人,乔武举也不知去向。令兄现有呈状在本县告他明火劫财,抢去内眷,刻下还在严拿。令兄数日前还在这里,近日不知那里去了。但他屡次向我们说,二相公同段大哥死在川江,怎么又回来了?”(《绿野仙踪》)

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因读《周易》,著此正义,従兹易号十二三,岁至一人八千口,当有大水漂溺,因得舒转晒曝。衡阳道士李德初。(《宣室志·刘遵古》)

故刑部尚书沛国刘遵古,大和四年,节度东蜀军。先是蜀人有富蓄群书。刘既至,尝假其数百篇,然未尽详阅。明年夏,涪江大泛,突入壁垒,溃里中庐舍。历数日,水势始平。而刘之图书器玩,尽为暴水濡污。刘始命列于庭以曝之。后数日,刘于群书中,得周易正义一轴,笔势奇妙,字体稍古,盖非近代之书也。其卷末有题云:“上元二年三月十一日,因读周易,著此正义。从兹易号十二三,岁至一人八千口,当有大水漂溺,因得舒转晒曝。衡阳道士李德初。”刘阅其题,叹且久,穷其所自,乃蜀人所蓄之书也。于是召宾掾以视之,所谓易号十二三,岁至一人八千口者,一人八千口,盖大和字也。自上元历宝应、广德、永泰、大历、建中、兴元、贞元、永贞、元和、长庆、宝历至大和。凡更号十有三矣。与其记果相契。然不知李德初何人耳。抑非假其名以示于后乎。(《太平广记》引《宣室志》)

到司,石廉使悄悄叫谢东山道:“徐铭三月十一的事,你知道么?”
谢东山道:“小的不知。”
石廉使道:“他那日曾做什事?”
道:“没什事。”
石廉道:“想来!”
想了一会,道:“三月他家曾死了一个奶子。”
石廉使道:“谁人殡殓,扛抬?”
道:“仵作卢麟。”石廉使即吩咐登时叫仵作卢麟,即刻赴司,候检柏氏身尸。差人飞去叫来。
石廉使叫卢麟;“你与徐铭家抬奶子身尸在何处?”
道:“在那城外义冢地上。”
石廉使道:“是你入的殓么?”
道:“不是小人,小人只扛。”
石廉使道:“有些古怪么?”
卢麟道:“轻些。”石廉使就打轿。带了仵作到义冢地上,叫仵作寻认。寻认了一会,认出来。
石廉使道:“仍旧轻的么?”
忤作道:“是轻的。”
石廉使道:“且掀开来。”只见里边骨碌碌滚着一个人头。
石廉使便叫人速将徐铭拿来。一面叫柏茂认领尸棺。柏茂夫妻望着棺材哭,简胜也来哭。谁知天理昭昭,奶子阴灵不散,便这头端然如故。柏茂夫妻两个哭了半日,揩着眼看时,道:“这不是我女儿头。”(《三刻拍案惊奇》)

图为元·王渊《花卉册·桃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和达集团:自微小处见真章,与城市共成长

城市,其实是一种庞大而有机的完整生命体;而企业,是这庞大的生命体中至关重要的构成要素与发展动能。

于青岛而言,企业更是它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轻抚今日青岛已臻成熟的城市脉络,我们能清楚地觉察到那些优秀的、极具城市责任感的企业,为这座城市挥洒心血、与它的脉搏同频共振的痕迹。

从基建配套、城市更新到人居提升、服务迭代,和达的身影不仅出现在青岛城市蝶变历程中的每一次迈进,同时也将自己渗透在这座城许多细微精致的改变之中。并非任意一家企业,都能够对一座城,实现这样长期踏实、精细的深耕。或许正是这29年与青岛的携手同行,让和达拥有一种基于青岛的独特的发展内驱力——即以点滴之力,让这座它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拥有更温暖、更值得期待的美好色彩。

参与城市建设,助力更繁荣的青岛

自1898年开埠至今,百余年间青岛从闭塞的小渔村化身国际化大都市,这离不开期间许多企业一砖一瓦的扎实耕耘和砥砺奋进,离不开他们为青岛发展而挥洒的血汗。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的青岛,我们不难看到其重大城市基建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

2010年,环胶州湾高速市区段(即环湾大道)主线通车;2011年,世界最长跨海大桥和国内最长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大桥和青岛胶州湾隧道同时建成通车;为迎接上合峰会的到来,自2017年起,青岛全面启动“上合峰会美丽青岛三年行动”,启动道路交通、城市景观、公共服务、旧城改造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改善行动;2021年,山东首座4F等级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也正式迎来启用。或许我们未曾在媒体的宣发中,看到太多关于这些大型基建幕后参与者的消息,但实际上,以上这些大型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达均有参与,未有一例缺席。

今天,随着青岛外放型发展时代的结束、内敛聚焦式发展将成为新时代的主流,对于城区内存量土地精细化开发的新需求与日俱增。自2007年起,和达集团先后参与青岛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等多个区(市)城市更新项目,近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片区统筹、功能提升、民生改善、产业赋能”和达城市更新之路。

2022年2月,青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会议明确加快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加快推进旧城旧村改造等八大攻坚行动。和达也紧随更迭的时代特征,不断更新自己参与青岛城市建设的方式。

从基建工程的参与,到城市更新项目的配合,和达始终在以脚踏实地的付出,致敬每一寸土地,帮助这座城,实现一个关于“更繁荣的青岛”的美好愿望。

丰满城市血肉,实现更宜居的青岛

城市发展的红利最终要辐射到人的身上,这是城市建设的初心。

随着青岛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这座城市也开始拥有了为“人”、为更优质的居住品质筹谋的底气与实力。自2007年起,和达开始进入房地产行业。或许是本土企业对于城市发展脉络的直觉,让和达拥有了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同时,在土地价值的发掘和塑造上,和达也显示出了与青岛、与青岛居民在城市、社区、居住空间需求层面的高度契合。

这种默契首先体现在它的造城能力上,和达先后建设了中心城、璟城、智慧生态城、幸福城多个大型城市集合体,深受市场及客户认可。

而和达·山语城,作为和达2022年的大城“新秀”,其所在的正阳路,正是当下城阳商业、产业、资金、人流等诸多城市资源的融汇之地。和达发掘正阳路东进的契机,打造总建面约60万㎡的和达·山语城。项目以商业、地铁、教育、公园等片区聚合要素,形成片区发展极,将在城阳与正阳路这条“大动脉”加持下,迎来了一次从城市界面到人居氛围的重大革新。

其次,它体现在进阶人居空间的塑造上。

居住空间的改善,远不止是满足高净值人群的置业需求。于城市而言,优质的土地资源如同好玉配名匠,打造符合客户心意的精品。近年来,和达集团深谙青岛居民的需求,对城市高阶人居需求精准捕捉与满足,让城市稀贵土地得到充分利用。

以西海岸的和达海映山为例,作为和达进阶人居代表产品之一,给青岛来了一个优质答案。项目在西海岸灵山湾片区,打造成一个户户带院的精致的现代邻里住区。项目精准捕捉城市人居对于都市生活张弛度的迫切需求,为青岛带来了一种离尘不离城,出则繁华、入则宁静的院居生活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即将面世的和达·棠颂以及和达·珺山。和达·棠颂,位于城阳不可复制的主城心位置,以长期主义产品观,打造高端客户聚集地,让生活回归品质。和达·珺山,在同样山海资源丰沛的灵山湾片区,打造了低密创新产品,让墅居回归山海。

于主城片区精耕细作,于稀缺土地进阶改善。和达扎实的项目打造功底,正将青岛城市发展与更新的红利真正带给每一位居民,让青岛成为一座真正高含金量的宜居之城。

让城市更有温度,共筑更美好的青岛

随着青岛城市发展阶段的推进,和达也在不断拓宽自己建设青岛、服务青岛的能力边界。
和达历经多年布局,如今已经拥有相当体量的住宅、商业等多元社区,这让它拥有做城市综合运营集团的底气。而做好沟通、做好这种有“温度“的服务是运营的先决条件。作为服务者,和达以“精细化、人性化、温情化”的服务标准,不断追求更科学且更具温度的社区与居住社群。

今年和达进一步对自己的服务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首先,持续聚焦全维服务生态圈的构建,通过“物业服务焕新”、“社群服务焕新”、“社区商业服务焕新”三大维度,全面构建起从售场到入住,从生活服务到睦邻友好的全维服务体系。通过和达邻里节等系列品牌活动打造更新鲜、更完整的社群活动,并结合已交付社区,打造孩子幼有所乐、长者老有所颐、中年邻有所乐的社区活动。针对社区商业,推出全新的“无忧(5U)服务”等全新标准,以一站式服务平台、满足全生活需求的服务体系,为客户营造美好社区。

和达正在通过焕新自己的服务体系,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每一个小家庭、小社区、小型商业场景,为这里每一种微小而不同的生活,带来全面升级的更优质的服务体验。这或许就是青岛所真正需要的企业——肯扑下身子于细微处耕耘,亦会不断自我突破、勇敢创造与革新。

无论人、企业亦或城市,都是自微小处见真章。而和达所做的每一步扎实的努力,都在成为青岛蝶变进阶之路上的每一砖、每一瓦。青岛企业始终与青岛共生、共荣、共成长。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更美好的青岛,正在以和达为代表的这些优秀青岛企业的砥砺耕耘下,以脚踏实地的坚实步伐,阔步向我们走来。

【郧阳“太史公”冷遇春去世 享年104岁曾参与编撰多部地方文史著作】12日20时许,被称为郧阳“太史公”的十堰历史学者冷遇春因病辞世,昨日骨灰安葬于十堰公墓,享年104岁。

冷遇春,1919年1月12日出生于郧县(现郧阳区)一户贫民家庭。聪明好学的他,先后考入湖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国立湖北师范学院。1954年,他在郧阳师范(后更名为郧阳师专,现为汉江师范学院)任教,1982年离休后仍坚持授课,直至1986年才正式离开教学岗位,从此致力于诗、史、文、论写作,特别是郧阳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创作。

从1987年主编《郧县体育志》开始,冷遇春先后参与编撰《郧县志》《郧县文史资料》《郧阳抚治两百年》《郧故串珠》《郧阳历史文化探研》《先秦诗教志》《武当诗联·老骥嘶郧》等地方文史著作。

鉴于其艺术成就,他的生平和成就介绍被分别录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诗人大词典》《中国文学艺术界名人大典》《中国当代楹联艺术家大辞典》《世界华文诗词艺术家大辞典》等。

“老骥嘶郧不为槽,秦巴春秋唤人晓。日照何虑黄昏近,夕阳景观亦如朝。”这是冷老生前创作的一首诗词,亦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老人的儿子冷荣平告诉记者,“父亲去世前,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著作的整理、出版。”

目前,冷遇春撰写的《写作导航》正在印刷。另一本以其个人回忆录的形式描写和反映汉水流域及十堰市(古郧阳)100年来的历史变迁与文化特色的《我的百岁生涯·回忆录》,正在整理中。

<<<相关报道

在郧阳史志界,流传“无冷不成史,无冷不成志”

冷遇春:惜时如金笔耕不辍

生命不息,创作不止。在郧阳史志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无冷不成史,无冷不成志。”冷老生前编纂的《郧阳抚治两百年》《郧故串珠》《老骥嘶郧》等,填补了郧阳地区史志空白,被人们尊称为“郧阳太史公”。

“史立郧阳,文补抚治。高山仰止,长河舒袖。病榻之前不释卷,只争朝夕留史说。手中一支笔,著史明志,鉴往涵今;心中一团火,守望信念,光照未来。”这是郧阳“太史公”冷遇春被评为十堰首届“最美长者”的颁奖词,也是对其一生的最好写照。

惜时如金,晚年仍笔耕不辍

近年来,记者曾多次前往柳林新村一栋家属楼,拜访与儿子冷荣平同住的冷遇春老人。书房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史书,从《二十四史》到各地史志一应俱全,书桌上总是摆放着放大镜。每次进门,都能看到老人正在伏案写作或阅读。

冷荣平说,父亲拒绝一切不必要的活动,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通宵达旦埋首于古书中。仅考证依据的35种史书资料中的必阅部分就重达几十公斤,就是通读一遍也得一年两载,所摘抄的资料多达百万字。他曾多次建议父亲多休息,可老人总说“表钟犹响针难停,太阳未落霞不收”,自己要分秒必争,多为后人留下一些文化遗产。

几年前的一天,老人又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查找史书资料,不料突然心脏疼痛晕倒在地。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冠心病,且心脏衰竭,需要马上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

冷老得知自己病情危急,但手术风险很大,含泪哀求医生:“有些史实只有我知道,我不想把它们带走,我必须写完,一代代传承下去,求求你多给我一些时间完成史书。”经过会诊,医生冒着极大危险,成功为冷老植入心脏起搏器。

住院期间,他让儿子将史实资料带到医院,只要稍微清醒就捧书而读。出院回到家,他不顾家人劝阻,立即投入创作。

治学严谨,一词一句皆要言之有据

创作中的冷遇春常说:“立史言犹如立己身,诉之他人,关乎四方……故言事务求其实,言人必重其德,言言必合其理。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完善,才无愧于历史。”

幼子冷小平回忆,编写《郧县志》时,父亲发现许多史书上对“郧县”名字的由来介绍不正确,民间也有不少误传。为此,他在《郧县报》上发表了题为《郧县何以得名》的文章,旁征博引为“郧县”正名,避免了以讹传讹。

在郧阳地区志办召开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冷遇春在论文《论新方志的整体性》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部分史实资料偏听偏信、不够严谨,强调编史工作“必须端其观点、正其失误、去其浮泛、补其遗漏、使之趋于完整”。

他这种敢于质疑权威、不留情面的求证态度“得罪”了一些人。有的人曾背地里称他“古板的老头”。不过,认真阅读他著作的人无不被冷老师的严谨治史精神所折服。

在编写《郧阳抚治两百年》期间,已到耄耋之年的冷遇春为了查证史实,几乎翻遍了汉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的几百本《明实录》《清实录》等史书,同时还购回《二十四史》《明史》《清史》等数万元的图书资料在家查阅。为了进一步获得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他不顾年迈体弱,多次奔波于武汉、上海等地,进图书馆、档案馆,拜访知情人,有时还写信给有关部门及国内外亲朋好友恳请帮助。

最终,呕心沥血出版的《郧阳抚治两百年》,发掘和再现了明清时期郧阳“地辖楚、豫、陕、川四省边境五十余州县,其史实连绵明、清两朝逾两百年,体现秦、巴、江、汉历经两朝十帝三千里世情风流”的史实,不仅填补了十堰史学著作的空白,也改变了人们对十堰历史面貌的认识。因此,该书被地方史学界奉为“十堰历史文献中的珍品”。

老有所为,为十堰文明城市创建“代言”

“三千里汉江,百万年历史积淀,最璀璨夺目的这一段就在我们十堰境内。作为研究历史的人,去发掘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就是在为创建文明城市作贡献。”这是2017年冷遇春在柳林新村家中对记者说的话,当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在十堰文明城市创建期间,冷遇春两次通过十堰晚报为文明城市创建“代言”。

“从一个历史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十堰肯定是名副其实的全国文明城市。”当时99岁很少出门的冷老说,家人每次出门回来后都会告诉他十堰文明城市创建期间的新变化。“听说现在市容市貌变化很大,说明全市上下都在努力……”

2019年4月3日,在冷老家中,他指着茶几上一摞厚厚的《十堰晚报》说,自己每天必读《十堰晚报》。“除了地理、探源,最喜欢的就是你们开设的‘志愿者风采’‘十堰正能量’‘争当文明使者我为文明代言’创文栏目……通过阅读,我了解到十堰文明城市创建期间的点点滴滴。”

“回首往事,改革开放40年来,十堰这座城市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特别是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我感觉城市面貌、市民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说起身边的变化,冷老停不下来,“近年来,我觉得城市街道变得干净了,交通变得有秩序了,人与人之间也变得和善了……”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给予一个城市最高综合性荣誉称号,它反映了一个城市整体文明水平,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冷老说,“我们每个十堰人都应该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做,用心浇灌文明之花,以主人翁的姿态共建共享,以主人翁的风范捍卫城市的形象,让十堰的天更蓝、水更清、人更美。”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是,以后在提莫的童年记忆里,提莫应该能记住这个大鸭腿吧,大冬天,凌晨三点,一家人在床上抱着个鸭腿,你一口我一口。然后燕窝也懒得挑毛了,毕竟是自己吃我才懒得挑,
  • #坚持运动打卡##冬日热练打卡#昨天早上起来空腹有氧50分钟 再带狗子去打疫苗 买眼药水花了我几大百哼哼 自己炒了菜吃完午饭和好朋友去快走绿心公园5公里后去咖啡
  • 它通过小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体现了出来,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小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风光恰切的地融入字
  • 其实,仔细一想,我们很大一部分人不提倡完全放开,或现有情况条件下的放松等,理由还是基于对于老人和幼小孩子的担忧,必经面对病毒老人是受冲击和威胁最大的,幼小孩子是
  • 菩萨的出现不是为了来享受这个世间的繁华,菩萨而是为了度你而来,也许你在大街上碰到的 [心]那个最可怜,最穷困潦倒的人,[心]他就是菩萨;[心]又或许你身边那个
  • #元一日常小记录#近日愿望疫情快快结束吧(感觉这学期很难熬,每天三点一线,没有乐趣,没有什么特别的)考试过过过过吧(准备好久好久啦,祝自己全力以赴得偿所愿)期末
  • #任嘉伦[超话]#「16岁开始喜欢上音乐 18岁开始尝试唱歌跳舞 21岁辞职,为了音乐闯荡 25岁开始演戏 28岁你们认识了我 29岁半,我送给了自己一个礼物
  • !!
  • #西藏旅行[超话]##带着微博去旅行# 【记得陪骑行者跑完川藏线的流浪狗吗,“70岁高龄”的它还在路上】2012年,那会儿网络直播还没有兴起,也没有那么多“徒步
  • 在我市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佳先股份搬迁到沫河口工业园区以后,彻底展开了“拳脚”:生产工艺更加优化成熟,产业供应链更加稳定,营业额较过去至少翻一番。”
  • 正好这两款还是很多明星同款,也有好多款式可以情侣搭配,情侣款戴起来快去约会吧~#七夕礼物# #男朋友礼物# #女朋友礼物#让我看看是谁又在为了七夕礼物发愁,两个
  • 加你少少钱都冇意思《倒转地球》一直是陶大宇在内地登台时的「饮歌」去年底突然被网民发现其水拨式台风以及人歌分离唱法,尽管负评如潮,但陶大宇没有太介意,因为他的原意
  • 众所周知,话剧演员是被称为艺术家的,为什么被称为艺术家,因为话剧是直接近距离面对观众的现场演出,无论你的角色是悲是喜,是静是动,无论你面前的观众直勾勾盯着你是什
  • 黄师校园的春景有着独特的魅力,风吹过池塘泛起阵阵涟漪,几只天鹅在河边嘻戏很是惬意枝头的鸟儿还在休憩,路边的花儿依旧盛开,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也会有生生不息的
  • 改善手部问题,有它就不怕我们北方的冬天真的太难熬啦,每天北风吹得我都很难受。它的质地就很绵润好吸收,但是一点都不会觉得油腻,我一般都是白天洗完手的时候就想着用一
  • 她也曾狂妄地奋笔疾书“醉卧沙场君莫笑,也曾立志以笔勾画万仞 e 关山,也曾弹起箜篌,高唱:“君不见,走马川,平沙沱茫黄人天,轮台 h 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
  • 吋间紧迫,赶紧行动起来,让我们一起用爱心助力西藏!亲爱的学长们,新冠真是无孔不入,目前西藏疫情呈爆发态势,我们的民族兄弟西藏人民,正与疫情进行着抗疫!
  • !!
  • 时间来到2022年的,5月11日,那天早晨起来舍友告诉我,封宿舍了,我们都以为学校有阳性了,当时我积极的找到辅导员说,我可以当志愿者,我可以去帮忙做很多事,当我
  • #情感鸡毛蒜皮[超话]#人生,靠的不是时间,靠的是珍惜。感情,靠的不缘分,靠的是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