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学佛,喜空泛之辩论,好争是非,常以业债之言作恐吓,执于境界,于修行修身修心之内质未曾进阶,于真理实相本源之智慧未曾进明。佛身未成便育众,真理未明便教人,面对死生杀伐之事只知以善容恶,而不知化恶为善。须知以善容恶则恶存,恶存则善势消。若言世间无善恶、阴阳、正负之分,何必言业?此悉达多忠言,法灭之期,人披佛衣而行魔事。法之陨灭,非魔非恶之功,唯众学者自绝于本心而已。

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六祖坛经》

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心常浮游,如彼天云。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回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法师开示】

1、閱藏分享:菩薩云何得住於道?

引用經文:《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三·須真天子經住道品第六》

爾時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菩薩云何得住於道?」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菩薩說滅貪法,不於滅貪而求其證;說滅婬怒癡諸愛欲法,不於其中而求其證。是故,天子!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說空不以空為證,說無相不以無相為證,說無願不以無願為證,說不會不以不會為證,說無生不以無生為證,說無所起不以無所起為證,說無分際不以無分際為證,說離貪不以離貪為證,說離所作不以離所作為證,說滅事不以滅事為證,是為菩薩得住於道。復次,天子!菩薩無所施為具檀波羅蜜,不持戒為具尸波羅蜜,有瞋恚為具羼波羅蜜,以懈怠為具惟逮波羅蜜,憙亂忘為具禪波羅蜜,志愚癡為具般若波羅蜜。是故,天子!菩薩得住於道。」

2、閱藏分享:论道!

引用經文:《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四·道類品第十》

須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童子:「道為何等類?」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我所處是道類。」

……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於此行中,亦不得愛欲,亦不得生死,亦不得泥洹,是故道。道之所行得合於道。」

3、閱藏分享:何者是佛法器、非佛法器。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我等聲聞因他聲解,豈能得知是佛法器及非器乎?文殊師利!我請汝說是佛法器、非佛法器。」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諸入正位皆是非器,已為法界所繫持故。若觀法界而不捨放一切眾生,不墮正位、不共結住,如是等人是佛法器。復次大德須菩提!若到學法、無學法界為所縛者,捨一切眾生焦然結縛,心生疲倦怖畏三界,乃至一念不樂住結,是等名為非佛法器。大德須菩提!若有能盡未來際劫,發大莊嚴不怖不畏,行三界行不為三垢之所染污,於生死中起園觀想,欲樂諸有不集有行,如是等人名佛法器。復次大德須菩提!若無欲染示現染欲,非為瞋惱示現有瞋,不為癡覆示現有癡,除斷結使現住三界,導引眾生無有自高,荷擔重任一切眾生,能令無上三寶種性,具足不斷住三昧門,如是等人名佛法器。」

4、閱藏分享:陶器泥性無有差別,众生佛性亦无差别。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大德須菩提語文殊師利:「法性是一如一實際,云何分別說器非器?」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譬如陶家以一種泥造種種器,一火所熟,或作油器蘇器蜜器,或盛不淨,然是泥性無有差別,火然亦爾無有差別。如是如是,大德須菩提!於一法性一如一實際,隨其業行器有差別:蘇油器者喻聲聞、緣覺,彼蜜器者喻諸菩薩,不淨器喻小凡夫。」

5、閱藏分享:不正思惟煩惱所熱名為無智,若正思惟名曰為智。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須菩提言:「解脫何事,說名解脫?」

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以何因緣故,或有縛者、或有無縛?」

須菩提言:「無智故縛。」

文殊師利言:「如是,斷無智故,名為解脫。」

須菩提言:「諸法平等,云何說智及與無智?」

文殊師利言:「如春熱時名為熱水,如冬降寒名為冷水,然其水性無有差別。如是,須菩提!不正思惟煩惱所熱名為無智,若正思惟名曰為智。然其此中無有士夫名智無智。」

6、閱藏分享:何謂為淨?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上》

佛言:「須菩提!諸菩薩根本自淨故,聞諸功德不喜不高。」

須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薩根本自淨?」

佛言:「須菩提!無我根淨、無眾生根淨、無命根淨、無丈夫根淨、無人根淨、無身見根淨、無無明有愛根淨、無我我所根淨。」

須菩提言:「世尊!何謂為淨?」

佛言:「須菩提!無縛無解,是名為淨。無生無滅、無去無來,是名為淨。無妄想、無分別,無高無下,無作無不作,無闇無明,無惱無不惱,無縛無解,無生死無涅槃,是名為淨。」

須菩提言:「世尊!若無生死、無涅槃者,云何名淨?」

佛言:「須菩提!是淨無憶想生死及與涅槃,亦無染著。須菩提!猶如有言淨於虛空,實無所除令虛空淨。如是,須菩提!所言淨者,實無有法名之為淨。若有聞是而不驚怖,名之為淨。須菩提!汝今淨不?」

須菩提言:「世尊!我淨,以無垢故。」

佛言:「須菩提!若無有垢,為何所淨?」

須菩提言:「世尊!法性清淨我已知之。」

佛言:「須菩提!汝今能知法界性耶?」

須菩提言:「世尊!若離法界有餘法者可知法界,無有法界能知法界。」

佛語須菩提:「無有一法離於法界,誰知法界?」時須菩提默然不答。

7、閱藏分享:聲聞初中後善、菩薩初中後善了解一下。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中》

所說真正,初中後善。

「『云何初善?謂身善行、口意善行。云何中善?學行勝戒、學勝定勝慧。云何後善?謂空三昧解脫法門、無相三昧解脫法門、無願三昧解脫法門。復次初善者信欲不放逸,中善者定念一處,後善者善妙智慧。復次初善者信佛不壞,中善者信法不壞,後善者信於聖僧得果不壞。復次初善者從他聞法,中善者正念修行,後善者得聖正見。復次初善者知苦斷集,中善者修行正道,後善者證於盡滅。是名聲聞初中後善。

「『云何菩薩初中後善?若不捨於菩提之心是名初善,不念下乘是名中善,迴向一切智是名後善。復次初善者於諸眾生慈心平等,中善者於諸眾生起大悲心設何方便,後善者喜捨同等。復次初善者降伏慳貪、捨離破戒、遠離瞋恚、斷除懈怠、不住亂心、殺害無知,中善者施、戒、忍、進、禪定、智慧,後善者以諸波羅蜜迴向一切智。復次初善者謂四攝法教化眾生,中善者不惜身命守護正法,後善者善巧方便不墮正位。復次初善者如地等持不捨一切菩薩行心,中善者以善方便知進知退住不退地,後善者於一生灌頂正位。是名菩薩初中後善。』

8、閱藏分享:精進及不放逸到底有何不同?声闻和菩萨的精進及不放逸又有何差别?

引用經文:《大方廣寶篋經卷下》

佛告勝志:「菩薩有二法,速得明達具足大乘。何等二?所謂精進及不放逸。是中精進,謂如法得財一切悉捨;不放逸者,施不望報,皆以迴向於一切智。又精進者,正斷一切惡不善法,成滿具足一切善法;不放逸者,謂堅持淨戒不為後生,悉以迴向於無上道。又精進者,不惜身命修行忍辱;不放逸者,於諸眾生無侵害心。又精進者,進諸善法無有厭惓;不放逸者,進諸善根向無上道。又精進者,於諸禪支心無疲惓;不放逸者,於諸禪支不貪味著。又精進者,進諸多聞無有厭足;不放逸者,正念修行聖智聖慧。又精進者,不捨四攝;不放逸者,起化眾生。又精進者,身心堅住;不放逸者,不得身心捨離著法。又精進者,慈心等緣一切眾生;不放逸者,不得所緣眾生慈法。又精進者,教他眾生發一切智心;不放逸者,觀一切法皆悉如幻,而不捨離一切智心。又精進者,發起三昧;不放逸者,將護不令墮於漏盡。又精進者,如救頭然修集聖諦;不放逸者,不隨證滅。又精進者,為滿諸相集善無惓;不放逸者,觀於法身。又精進者,修淨佛土;不放逸者,淨眾生界。又精進者,集三十七助菩提法;不放逸者,安住寂靜解脫之法。勝志當知!菩薩所有善方便業,皆由精進而得成辦;菩薩所有一切智業,因不放逸而得成就。是故說言,菩薩成就智慧方便,不畏退轉無上正道。」

居士分享

9、如果有我,就有增益,就不会信心等如虚空。

復問:「云何心如虛空?」答言:「如虛空無心,心亦如是。如是心,心等如虛空。」復問:「誰當信心等如虛空?」答言:「天子!計有吾我人者則不信。」天子復問:「計吾我人者何所是?」答言:「心等如虛空,而欲增益過出其上。」復問:「云何增益過出其上?」答言:「計有常者便欲出其上,計無常者亦欲出其上;苦者亦欲出其上,樂者亦欲出其上;憂者亦欲出其上,無憂者亦欲出其上;計有身者亦欲出其上,計無身者亦欲出其上;空、無想、無願亦欲出其上;幻、夢、水中月、影、響一切諸法,其譬如是。如是等而復欲出其上。如法有所處便可增益,婬怒癡更相猗,復欲出其上。形此生死不可讚歎泥洹之事,復欲出其上。如是,天子!是為計吾我人者。‖佛說須真天子經卷第二

10、解空即入道。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在何所起?」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佛法本無,無所起。何以故?天子!如虛空本無,從虛空本起一切佛法。」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一切佛法為幾何乎?可數知不?」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諸法等,佛法亦爾。所以者何?如一切法,如來從是最正覺故。是故,天子!如諸法等,佛法之數等亦如是。」天子復問:「云何?文殊師利!婬怒癡寧復是佛法耶?」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婬怒癡是為佛法。何以故?愛欲無覺,以道之教教授故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將無一切皆當得佛耶?」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皆當得佛,審當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天子!一切當得如來正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皆得佛乎?」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為入寂然、為入空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寂之與空云何得覺?」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不得空,何從得覺乎?用空無侶、無強無弱故。」天子復問:「文殊師利!如來曉空便得道乎?」文殊師利答言:「爾。天子!如所語!空則是道。佛說解空則為入道。」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是道之本?」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平等則道之本。」天子復問:「文殊師利!法何所持而為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持無我、無人,是故為道。」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而與道等?」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無所生、無所起則與道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道去至何所?」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道去至一切人心諸所行中。所以者何?無所行亦無所至。」天子復問:「文殊師利!道何所出生?」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大哀則道所出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大哀是道之所生?」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度於一切是則大哀,道之所生。」天子復問:「文殊師利!道從何求?」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道從一切愛欲中求。」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愛欲而能出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淨八直行是故道。



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何所施行而名為道?」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愚癡與道等,道與愚癡等。施行是等,則名曰道等。於直見等、於邪見等,於直念等、於邪念等,於直語等、於邪語等,於直活等、於邪活等,於直業等、於邪業等,於直方便等、於邪方便等,於直意等、於邪意等,於直定等、於邪定等。」天子復問:「文殊師利!云何直見與邪見等?」文殊師利答言:「天子!等於虛空,等於寂靜。‖佛說須真天子經

11、大方廣寶篋經分享。

(1)为何一切法皆是佛法。

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佛法、結使有何差別?」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須彌山王,光所照處悉同一色,所謂金色。如是,須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結使悉同一色,謂佛法色。是故,須菩提!佛法、結使以般若慧觀,等無差別。是故,大德須菩提!一切諸法皆是佛法。」須菩提言:「文殊師利!以何緣故一切諸法皆是佛法?」文殊答言:「如佛智所覺。」又問:「云何如佛智所覺?」文殊答言:「如汝初始,後亦如是,不離如故,是以說言如佛智所覺。」又問:「所言初後,云何初後?」文殊答言:「初空後寂,故名初後。」須菩提言:「空之與寂有何差別?」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於意云何?如生金與熟金,有何差別?」答言:「以言說故而有差別。」文殊師利言:「如是,大德須菩提!以言說故言空言寂。若有智者,不著文字、不執文字。」須菩提言:「文殊師利!凡夫、智者有何別相?」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佛所說,以業相故名為凡夫,以業相故名為智者。」須菩提言:「文殊師利!業有何相?」文殊師利言:「因緣為相,隨其所行有差別名,若無所行則無別名。凡夫有行、有差別名,慧者無行、無差別名,有無中間名為聖行。然此聖行,於諸凡夫名為非行。

(2)诸法平等,云何說智及與無智?

須菩提言:「諸法平等,云何說智及與無智?」文殊師利言:「如春熱時名為熱水,如冬降寒名為冷水,然其水性無有差別。如是,須菩提!不正思惟煩惱所熱名為無智,若正思惟名曰為智。然其此中無有士夫名智無智。

(3)一切法非法,是什么意思?

須菩提言:「如佛所說一切法非法。此何謂也?」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佛所說,能知我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況復非法。若法應捨,則不名法、不名非法。」須菩提言:「文殊師利!如來佛法可非法耶?」文殊師利言:「大德須菩提!如來佛法無有決定,若無決定則不應說是法、非法,是故佛說一切法非法。https://t.cn/Ai8YeiQy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黄州之前,他只是一个少年得志的四川人苏子瞻;刚刚到达黄州,他的内心还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样的孤独;从黄州出来的他,已经变成了那个北宋的苏东坡。按
  • 结果我刚迈出脚,站在外面看了一下,怎么感觉这个一楼跟平时熟悉的一楼大厅的感觉不一样?出门坐电梯,按了一个下行键,从六楼往下行,结果没一会那个电梯就从楼下上来,然
  • 前两周我和朋友去了汉寿野生动物世界[鼓掌],这种体验非常nice[嘻嘻]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城市的发展越来越迅速,许多郊区也被逐渐开发成商业地带,我们感受大自
  • 先进篇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
  • 就它的陶瓷按摩头我就好喜欢 质感拉满[赞]它家成fen用的就好安心植物油脂 又不含矿物油 另外还有玻尿酸、蜂蜡这些 都是深层保湿滋养的好成分~本人唇炎刚好 涂这
  • 最近在重温少每突然get到了秦昊[爱你](之前只get到了他演的邪帝)然后就在啊b看他的剪辑[哈哈],经过一系列的关联视频我看到了目前为止我认为最搞的cp[求饶
  • 《“每当我害怕”》是济慈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模仿制作,非常传神,反复出现的主题从深层塑造了这首诗,那就是: 爱与野心不牢靠的纠葛,会迅速“消亡化作荒冢”。十四行
  • 没有一种智慧能够在不舒畅的生活中开花。 一切都没有问题。轻松下去,一直轻松下去就对了。 双手齐放,顿无所攀,当我们停止任何要求,完全敞开时,那个神圣会被开启
  • [挤眼][酷][doge]“世界上有一种没有脚的鸟,一生都在飞翔,它在风里睡觉,只有死去的时候才能落地” 我原本以为我是这只鸟 落地就会消亡可是后来看了这篇访谈
  • 眼“鉴”为实,素颜方见真筑  “交付季”常常是许多楼盘的“短板现形季”但对于以品质口碑著称的龙湖而言,交付前的工地开放日不仅是为业主们了解龙湖设计理念提供了“
  • 很乐观、美丽的小姑娘,你的爱情来的比较晚[允悲]。当你爱一个人远超过爱自己的时候,你就变得很勇敢国画牡丹是最常见的一种花鸟画题材,牡丹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
  • 小金总一边打造毛巾品牌一边想媳妇儿,对着松鼠儿子自言自语的可爱小金总听的我真的词穷[允悲][允悲][允悲][允悲][允悲]锦鲤读信的声音太好听了,又美又娇又柔,
  • 叁色栗栗南瓜奶油南瓜[色]同时洗干净对半切开掏籽切片放进空气炸锅和蒸锅左边的栗栗南瓜⬇️颜色深一些烤和蒸的时间都相对较快口感特别好软软粉粉滑滑的[强]烤的甜度比
  • 愿得一人,弹一弦古筝铭茶花前月下;愿得一人,赋一曲琵琶写歌倾尽浮华;愿得一人,落一笔文书把酒吟诗作画;愿得一人,撑一纸油伞共赏满城烟花;愿得一人,执一生夙愿归隐
  • 肖像 写真 摄影 沈阳蓝墨印象摄影工作室 沈阳大悦城 简约/光影/清透/肖像/写真 纯欲写真 少女写真 御姐风 超A写真 棚拍分享✨ LANMO VISION
  • 1. 努力提升自己比指望他人要可靠 2. 保持罗曼蒂克 3. 不要忘记你曾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4. 未曾谋面的也迟早会相遇 5. 没关系 天空越黑 星星越
  • 17:00左右乘坐13路(大连火车站-港东八街站)。10:00左右乘坐4路(老虎滩站-奥林匹克广场站)11:30左右乘坐4路到桃源街站,12:40左右换乘404
  •     而YoYo接受无线娱乐新闻台访问时,更大爆之后会有多场不同的亲热戏,她说:“今次就是小鲜肉,有些就有男人味的,好似罗子溢同黎诺懿,不同类型,(好开心、享
  • 如发现可疑现象或遇到紧急情况,应在确保人身安全前提下,及时向警方报案;如需领保协助,请及时与我馆联系;三、疫情仍未结束并时有反复,应杜绝麻痹松懈思想,外出时注意
  • 用笨拙的文字陈述岁月里的悲欢,那是一种由来已久的欢喜,可以携着花香,带我抵达那一年有你的春天。想建绘本群,宝妈们在哪里大家好,我是驿歌妈妈( Yige 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