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哪一点值得你爱?

白羊座

白羊真的对一个人动心不容易,他是属于比较慢热型的,刚开始的时候对你好像不冷不热的样子,但你如果真的懂白羊,你会发现,白羊对人真的好到没有底线,他总是事事为你着想,为你考虑,宁愿自己苦着累着,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外表活泼光彩的白羊,内心却非常孤独,他心里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别人走不进去,受伤的小羊蛮让人心疼的。所以你如果爱上了这么一个可爱善良的小羊,你一定要好好爱护他,给他温暖,心思耿直的小羊不喜欢玩心机,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不喜欢藏着掖着,如果有幸让白羊成为你的恋人,他能和你一起过着阳光明媚的日子,时时刻刻着开心着。

金牛座

金牛的衷心,绝对是业界良心。牛脾气,拗得可爱,其实豆腐心,有事闷在心里自己消化,过一会就好,要是有埋怨,你一两句哄就招架不住啦。有时候想很多,为难自己,有什么苦自己吞,不让别人受委屈,只要心里有你,什么往事只是过眼云烟,把你往死里疼,把全世界都给你。善良孝顺,勤恳持家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大暖炉。金牛在金钱方面有点计较,哪哪有打折有促销,他就下手,精打细算,但如果是对自己爱的人,也毫不吝啬,绝对的慷慨大方,只要你喜欢,对象嘛,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他是否愿意为你花钱。

双子座

双子座的人活泼快乐,和他在一起,你不用担心枯燥无味,他总有小点子来把你逗乐,因此双子的朋友圈中人气也是极高的。双子谈起恋爱来,判若两人,智商为零,各种掏心各种宠。双子女特别能说会道,开起口来涛涛不绝,各种道理讲得理直气壮,有个双子座的女朋友总是能听到她的各种分享各种段子,关心起人来整一个知性大姐姐,温暖起人来感动得泪流满面,跟这样的双子在一起,还是蛮幸福的。

巨蟹座

巨蟹座外表温和,内心强烈,跟巨蟹在一起,他会向家人般照顾你,什么都为你考虑,为了爱人,什么都可以牺牲自己,十分伟大,值得敬佩,反过来,他的嫉妒心很强。巨蟹座的人直觉敏锐,也十分擅长根据对方喜好为对方制造浪漫,给你小惊喜。巨蟹善于倾听,用心理解对方的心情,温柔相待恋人,但有时候出乎意料地顽固,坚持自我,不愿被人指使。

狮子座

狮子的爱,宁缺毋滥,宁可放弃,宁可不要,狮子很爱面子,自尊心比什么都重要,不做不值得的买卖,他也不愿意去伤害别人,正义感爆棚,重视原则。但他又是这么向往爱情,希望能给对方幸福,这样他才得到价值,爱你就愿意花时间陪你,你要干什么你都陪你干,即使口上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但心里却为你需要他而幸福着,傻得可爱。狮子的爱情不求回报,如果你对他好,他十倍奉还,用尽全力去保护你,不留余地,有些狮子比较木讷,不懂情话,但是当你被全世界抛弃的时候,他独自一人站在你身边,默默地支持你,关心你。

处女座

处女座的性格平静,他们身上有很多优点,完美主义者。多愁善感,很少向别人透露自己的心思,好像是为寂寞而生,痛苦不断积压,白天里乐观开朗,晚上痛彻心扉。渴望被理解,寻找知己,知心朋友对他来说很重要,希望能彼此找到心灵的共鸣,当你遇到困难,他定当鼎力相助。处女的爱情内敛、斯文,实则内心狂热,一旦热情像个小太阳,体贴至微,嘘寒问暖,给你360度无死角的关怀,心太软,狠不下心来对你不好,吵架了,很快反省自身,和你重归于好。

天秤座

天秤座的人随性淡然,不争不抢,包容心极强,温和没脾气。低调大方会疼人,感情细腻会照顾人,如果你要跟这么一个天秤在一起,你能体会到天秤窝心的体贴和关怀。天秤不太爱和别人表露自己的内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天秤真实的感情世界,他要合群,要和大家都处理好关系,他要安慰受伤的人,而这样的治疗师却治不到自己。天秤高逼格有底线,有尊严,被伤了绝不回头,放弃了不代表不爱了,爱上了人渣也无悔,这是一节必修课,即使被爱伤得伤痕累累,也不会丢失对爱情的信念和追求爱的信心。

天蝎座

神秘的天蝎生活很有情趣,喜欢去寻觅珍奇之物,加之他有超强的洞察力,能懂得你的心情,知道你喜欢的礼物,所以他总能给你带来神秘浪漫的爱情旅途,在生活中增添很多小插曲来。天蝎倔强而坚强,狂热不妥协,拥有巨大的耐力,无畏艰难险阻,在爱情面前也是不怕阻扰,敢爱敢恨,勇于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感情时而错综复杂,只要你敢爱,天蝎会给你不一样的体验。

射手座

射手喜欢绵长的爱情,一起陪你细水长流,天荒地老,你喜欢做的事,他一起陪你去完成,只要你开心。射手爱上一个人特别专情,一旦发现对方不值得,又会断的一干二净,不会拖泥带水,结束一段感情了,就不要念念想想的了,被自己喜欢的人伤害了,却在他面前说不难过,别以为射手座很潇洒,射手的内心是极其渴望人来呵护的。

摩羯座

外冷内热的摩羯,明明很在乎,却一脸关我卵事的样子,明明感动得要死,却一脸镇定,明明一肚子心花怒放,却还是面无表情,其实很感性,但不善表达,表达的都是真话,爱情面前不伪装,爱就是爱。摩羯的爱只给你,其他的花花草草全甩一脸高冷,不好意思,我心有所属,这就是摩羯,安守本分,巨懂事,如果世上曾出现这么一个人,其他人都变成将就。他不在乎你为他做了多少东西,他要的只是一个肯定,一个真心的微笑就能让他觉得什么都值得。

水瓶座

水瓶座的男生特别不喜欢主动,他很多事情都默默地看在眼里,看透不说透。其实他很在乎别人心里到底有没有他,看似大大咧咧,满不在乎,看着心大能撑船,但其实你不知道他底下里到底为你写了多少东西,做了些什么事情,心里那些满满的煎熬又有谁知道。他就是这么爱逞强,超级没有安全感,说要放手,潇洒地让人心疼。他不轻易承认自己已经爱上了对方,而有时候对方在他心里这么重要了他都还不知道。水瓶座不轻易去爱,一旦爱了就是一心一意,你别看他平时好像异性缘这么好,花心大萝卜的样子,其实他特别专情,分手之后还久久走不出感情的阴影,感觉这辈子都不会再爱了。

双鱼座

双鱼座内心纯净无比,喜欢简单,灵性有品位,他不会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不记仇,不计较。跟他相处坦坦荡荡,舒舒服服,不喜欢勾心斗角,不喜欢假面,鱼儿真的单纯善良不虚伪,在你面前就是真实的自己,不怕小任性你会走远。容易接受别人给的建议,但是很有自己的想法,不做违心的选择。真心只给对的人,情话只跟爱人讲,嘻嘻哈哈陪你闹,爱得纯粹,幸福无比。

#星座恋爱大作战# #星座# #上升星座#

人大教授发声:农村没有李子柒,却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注:以下皆来自教授刘守英文章。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01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02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03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04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人大教授刘守英:农村没有李子柒,有的是无数孤单老人的家园!】
(转自公众号思想潮 |作者:刘守英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我已经有好几年没回(“注:湖北洪湖市的老家)去了。一般家里有事我肯定回去,没事很少回。因为,回去会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老家的很多事,包括市里的一些难处、镇上的难处、村里的难处、周边老乡的难处,他们自己找不到解法,指望我去解决,实际上很多我也解决不了。县以下的很多问题,乡村本身解决不了。

我这次回去,一个很直观的感觉是,农民的整个状态,主要是物质状况,比想象的好。
 
我八十年代初离开我们村的时候,挺悲观的,农民的辛劳程度太高,面朝黄土背朝天。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就是这个状况。那个时候,农民的问题,一是辛苦,二是收入来源少,穷。

现在,第一,老百姓平均寿命变长了。我这次回去看到,老人活到七八十岁很正常。八九十年代,一个村,人能够活到70岁以上,都很稀罕了。老年人的面容也比原来要好,脸上有光,不像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劳累对生命的打击、受压。能看出来,劳累程度降低了。
 
第二,农民的收入跟原来有很大变化。原来没有现金收入来源、没有活钱,极端的贫困;现在收入还是过得去、不是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里有人在外面做工,稍微勤快一点,怎么都能挣到一些收入。
 
养老是很大的一件事,但对老人,现在也不是钱的事——他的儿子、儿媳妇或者姑娘出去打工,一年怎么都得给他留一点钱;他自己的养老金(一个月几百块)基本不会给子女,都在自己的账户上,一年去取几次(我问过他们)。老人手上有自己可以拽着的钱,他在家就不会那么受歧视。
 
第三,农民的住房改善明显。这些年,农民出去打工(包括有一些在乡村干活的),他整个资本积累、经济改善的状况基本都体现在他的房子上。八十年代,农村住房很差,你进到一个村,是破败的;现在,一个村一整条路两边都是农民盖的房子。
 
第四,农村的公共设施比原来明显进步。从县城到我们村,路挺畅通的,而且两边的景观也挺漂亮,显示出乡村摆脱贫困以后的景象。我离开村里的时候,都是土路;现在,大的路都畅通了。村内的路,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慈善状况——有出去做公务员的,找一些钱,有一些小老板挣钱后捐一些。
 
第五,乡村的分化很严重。村里大部分农户的状况,无非是好一点差一点——有的可能出去干的不错、已经能做企业;出去打工中比较勤快的,尽管比第一类差一点,也还不错。但确实有极少部分农户,状况很不好,有的是因为生病、家庭遇到不测,还有一些是家庭能力问题。
 
这是我从外表上看到的乡村变化的状况。
 
所有这些变化,实际上都是农民出村带来的。他的收入来源是出村带来的,住房是出村挣的收入带来的。收入改善导致的农民精神状态变化,也是因为出村带来的。
 
当然,农民的这些变化,也配合有一定的公共服务——路、用水、养老。
 
总之,农民出村带来的变化是本质性的,而政府公共政策、公共品的提供,总体来讲是到位的,对于改变过去乡村没着没落的状况,还是有贡献。
 
农民出村是一件大事。如果没有农民的出村,乡村的状况跟我八十年代走的时候,应该是差不多的。

我们看到了乡村的进步——最大的进步就是收入增加了、钱的来路增加了。那么,问题在哪儿?令人担忧的地方在哪儿?

对现在的乡村来讲,令人担忧的是下面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人”。

乡村的老人是“人”的最大的问题。最代表中国农业和农民的是40、50和60后,这拨人是真正搞农业的,爱土地,乡土情结很重,而且也不会离开村庄——他们也有出去的,但回来了,有在外面干的,也会回来。他们是以乡村为归依的,以土地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以农业作为主要职业。这批人现在的问题是绝望。这种绝望,不是因为他没钱,而是整个社会大变革带来的。传统的中国乡村,是一家一户、一代一代在一起;现在,老人身边常年没人。

以前,家里年轻一辈出去打工,孩子还留在农村,最起码老人还给孙子、孙女做饭,他还有存在感;现在这拨出去打工的年轻父母,小孩小的时候就带在身边,到小孩上初中时,有一个人回来陪读,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城。这样基本把老人跟传统的血缘关系、情感联系切断了。这些切断以后,老人不是穷,而是极其孤单。

我问过我们村的老人,他们到这个年纪,也没有什么农活。这些人一辈子干农活,当农活停掉以后,依托就没了。他的存在感、价值就没了,他就非常绝望。比如我们村,老人要么是打麻将,要么就是聚在一起,到村部听碟子。

中国几千年来追求的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现在一下子没人了,传统的代际情感纽带断了。所以,他们主要是精神的、心灵的孤单。

我们村十几个老人,我问他们,平常讨论最多的问题是什么。他们说,讨论最多的是怎么死。生病的,一是没人管、没人照顾,二是大笔开销,他怕给后人留麻烦,也没有那么大开销的能力。他们觉得自己没用了,对儿女也没什么用了。一些老人,当他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还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至于心理的疾病,就更没人知道了。

40、50、60后这些人,基本以乡村为归依。未来,他们的养老会成为非常大的问题。传统的养儿防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年轻人一年就回来几天,怎么可能养儿防老?

接着是70、80后。假设他们也跟之前的人一样,归宿也还是回到乡村,但他们没怎么从事过农业,至少参与不多,这些人未来回到村里,他不从事农业,他做什么?

很有可能,这些人回来以后,就在镇上或县城买个房子,买个门面,开个小卖店——回乡,但不落村,也不落业。为什么这几年县城的房地产那么活跃,是跟这个相关。这样的话,70、80后,会跟乡村、乡土更加疏离或断根,甚至处于一种阻断的状态——阻断的状态就麻烦了。

还有一类人:小孩。上一代人出去打工,孩子丢在家里,老人看着。但这一代人出去打工,是把孩子带在身边,但他不可能有精力管孩子。所以,农二代的孩子,在城市事故率极高。

再就是孩子的心灵。原来是留守的孤独,但现在他从小在城市看到、接触的是城市对他们的不平等,从而带来心理问题——越是农村的孩子,越在意穿着、收入、是否被人家欺负。

所以,看上去是把孩子带在身边,实际上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小孩上初中,家长最起码得有一个人回来陪读。现在很多农二代,实际是被孩子的教育拖回来的。这实际上阻断了这个家庭进入城市的进程,教育本身阻断了他们城市化的进程。

▍第二个问题:“业”、产业。

整个乡村,年轻人只会出,不会进。大量的人走了以后,整个乡村就没有什么人了,“业”就起不来。人都走空了,谁来做“业”?乡村振兴,怎么振兴?

现在整个农村,你看到的是产业的凋敝。原来农民都在农村,当他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在农村,他会在乡村找很多办法:怎么样把农业搞得更精细一些、产量更高一点、卖的钱更多一点;多养几头猪、多养几头牛,增加一点副业收入;再不行,去做点买卖,把这个地方的东西倒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卖,我帮你做点事,你帮我做点事⋯⋯农村是靠这些。但这些东西的寄托,是人在乡村。现在,大家的收入主要是在城市挣来的,已经不指望在农村搞收入。

在农村,找不到“业”的发展出路,这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业”就变的越来越单一。家里年轻人出去了,土地就交给年老的人——农民还是不轻易把地荒废掉;隔壁的几家人再走,走到家里老人都没了,这些地就交给邻居、亲戚来种⋯⋯基本整个农村的“业”,就只是一个以土地为生的农业了。

这是当前农业的第一个问题:乡村的经济活动更加单一化。

这个“业”的问题在哪儿?当少数人从事的农业扩大规模以后,尽管有机械辅助,但这些人的劳累程度非常之高——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规模扩大以后,规模效益没有出来。比如,规模可能扩大到50亩,但这个农民为了使他经营的土地一年能够多留一些收入,他尽量少雇工、少用机械。这个“业”实际上成了留在农村的这些农民的内卷。他更密集地使用自己的劳动,更辛勤地去从事耕作、从事农业经营活动,以使一年下来留在自己口袋里的现金收入多一点。

最后就变成,土地是规模了,农业是机械化了,但留下来的这些农村人因为农业收入低,他付出的辛劳程度更多。二三十亩地,一年收入也就几万块钱,如果全部雇工、机械化,就剩不下来什么钱,所以他就把很多环节自己去辛苦。

现在有些人说,扩大规模,一家经营扩大到200亩,就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但是扩到200亩,农业要素组合的匹配度要求更高,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的耕种,各个环节成本的节约,需要更好的要素匹配来实现,一般农民做不到。做不到的话,规模越大,成本越高,农民为了节约成本,就更辛劳,也不可能做更大的经营规模。

所以,农业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产业本身在不断内卷,变成少部分人靠更辛劳的经济活动留下更多现金收入,而不是想象的更加现代化、机械化、规模化。很多时候,不到农村,就容易想当然。

农业的第三个问题是:期望乡村的产业更加多样化——比如三产融合、乡村旅游等,来支撑乡村更活、更复杂的业态,但问题是,需求在哪儿?

不是所有的村庄都能通过城乡互动来实现产业多样化。我们不能把极少数村庄由城乡互动带来的变化,想当然地拓展为大多数农区都能实现这样的。

大多数传统农区乡村产业的多样化,是农工互补、农副互补,是农民靠着农业做点生计,靠一些副业、手工活动,来增加收入,跟现在很多人讲的城乡互动带来的乡村产业的多样化、产业融合,完全是两个概念。大多数村庄是实现不了城乡互动的产业多样化的。

▍第三个问题:住。

住房基本反映了农民经济状况的变化,我们确实看到了农民住房状况的改善——进到乡村以后,农民相互之间比来比去,张家盖了两层楼,李家一定要想办法盖得比他高一点。

住房条件的改善,是改革以来乡村面貌最大的改变。包产到户的时候,农民有钱就盖房子,后来农民出去打工,有钱了,回来还是盖房子。这是农民基本的行为模式。它的好处是,带来整个乡村面貌的改变。问题是,乡村盖的这些房子,利用率极低。

我这次回去,是晚上十点多进的村,整个100多户的村,差不多就只有五六户亮着灯。老人不在的,年轻人出去了,这家就锁着门,常年是黑的。

这意味着,整个城市化以来,农民积累的大量资本,不是用于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资本形成,而是积累在他未来落叶归根的这些村落——回到乡村盖房、装修,不断添加房子里的东西,目的是备着他以后回来。但这些资本的利用率非常之低,几近闲置。

▍第四个问题:占地。

现在农民盖房子,已经不在原来村落里盖,都盖在公路边。农民的住房从传统村落到路边,实际上是一场重大的村落改变。传统村落,是依水、依地而形成的,是为了农业经济活动的方便。现在农民为什么整体往公路边盖?这是一个人口迁移社会的表现:交通出行方便。从原来农耕社会村落的布局、空间形态,转变为迁移社会的形态。

现在,我们把去农村看到的景象整个构图起来,你看到的乡村是:第一,人——老人的绝望,农二代的归属不定,留守儿童心灵创伤;第二,农村经济活动越来越单一、农业越来越内卷;第三,农民的住房明显改善,但占了大量农民在城市积累的资本,没有进一步在城市形成更大的资本积累,而变成在乡村闲置的要素;第四,大量耕地的占用——住房的占用。

这样看来,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https://t.cn/A6Msk4T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实体遵循质量律:人在局中,串联,生产者思维,劳动创造价值,信息不对称,竞争机制,技术良莠不齐,生产无序性造成严重的资源、能源和工时(生命)的浪费;互联网遵循能量
  • 还是恭喜老师成为准妈咪[HO加油]比较印象深刻的场面(很青春)#taynew[超话]# [并不简单] 在磕另一对CP的时候知道了呆妞后来常常在B站刷到这两对的视
  • 要说球员水平高吧,亚洲拿不了第一;说不行吧,有精神病一样执着的庞大球迷,盛况堪比春晚。在股市里如果新进来的老胡都能一直赢利那真是把里面的主力看扁了!
  • 一、做DNA亲子鉴定,分为几种情况:1、产后司法亲子鉴定:一般是上户口、上学公证、出国公证等司法用途的,费用在2400-3600多不等(收费与鉴定人数、鉴定样本
  •   朝阳市以“乐消费,购朝阳,惠生活,享美好”为主题,组织开展“朝阳市‘百企联促乐惠万家’迎新跨年促消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将依托乐购时尚、乐品美食、乐选家居、乐
  • #成毅有棵树全球品牌代言人# cy#成毅# ∩__∩ ✨♡︎(„·∀ · „)♡︎✨ ┏—う━—ど━━━━━━┓ 成毅是演技与颜值的兼备者 成毅的演技让人
  • 高度关注低保、特困等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探讨建立“一老一小、一残一病、一弱一困”民生保障网,打造“商助你”有难就帮爱心品牌,千方百计守住群众的基本生活底线。#鄂
  • 【天猫宝藏新品牌】 X 【MONTANE】活动时间:5.8-5.14日多重会员礼 惊喜享不停 就在天猫MONTANE运动户外旗舰店会员1重礼:指定商品官方立减
  • 赚四大通讯公司的钱吧!(可持续性)2⃣加速模式,加速不加量,彩铃包线性减产,坑位少,产出低(豆豆很金贵)3⃣新人第五天就可以收米(壮大)4⃣双沉淀(储蓄罐+池子
  • vs厂表壳为一个外方内圆的设计,外壳有一定的弧度与正品吻合,工艺细节可圈可点,另外包括生耳都属于上乘之作了。拆卸下表冠护桥我们可以看到外观件的工艺级别还是优秀的
  • 可是妈妈,我觉得我没有错,这几天做的任何事情都没错我爱你,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分享几条普通人不知道的职场饭局高情商处事技巧:1、领导说:今天让你破费了。 4:结
  • 一开始的画面,还真没有看出他们的目的,因为up主的标题附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所以,就往正能量方面想象了,谁知道,最后的结果居然是这样的狼狈。他们这样干,或许得
  • #任嘉伦[超话]#◡⃝̈⃝♥⃝︎⃝₂₀₂₄*₀₅*₁₀*⃝✤(˘❥˘)୧⍤⃝ʚིRJL་ྀɞ了解你越多便会满心欢喜,你的善良,你的努力,你的真诚,你的感性。你是
  • 体育课结束了吃菠萝一节课体测三项是想要我的小命吗怎么办我总是吃菠萝…^ ^头发已经这么长惹暑假去挂耳染一个吧护肤一下好久没敷面膜了皮肤差差的从开学喊到现在的要护
  • 由于个人亲子鉴定涉及家庭信息,鉴定过程高度保密2.司法亲子鉴定费用:2400元-3600元,正常情况下5天出具鉴定报告。亲子鉴定详细流程1、咨询了解:通过电话或
  • 这个深色系浅色系发色还是要看他这个时期的概念了,反正发色是永远不要刘海染,这已经是继出道初期的丰凡之后又一位遭殃的了,我真的既不知道这样的染发是谁发明的又不知道
  • 有的时候30分钟走势上的一根大阳线的利润空间会非常大,如果等到跌破该大阳线的最低点时再离场,利润会严重缩水,所以一般出现大阳线后会根据后期的形态来确认执行什么样
  • 没吧他:你看看你那兒子⋯⋯我:不然你来教他:我沒說你教的不好,他至少應該要超越我吧我:你也没超过你爸啊他:那是因為他有家底我:你也可以有家底啊 现在也不晚(前女
  • #江忍[超话]#“真遗憾 还没来得及教会你来爱我”“七中的石榴树今年开花了”“你的那个朋友赵暖橙”“遇见了一个不太好的男人”“你常常等车的那个公交车站”“已经拆
  • 3. 悦海公园:浪漫的灯塔、海岸秋千和传统的海草房,好像漫画里的世界,也很适合看日出和欣赏海景。2. 威海公园:国内最大海滨公园之一,有标志性雕塑“威海之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