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諭法師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念佛人一定要關閉六窗。六窗閉塞才能淨念相繼,淨念相繼才能得念佛三昧。

所謂六窗,就是眼耳鼻舌身意。不但是淨土法門須閉這六窗,其他法門也一樣要閉這六窗。不過其他法門是以自力閉六窗,而淨土法門是以念佛心閉六窗。

眼耳鼻舌身意六窗,可分成兩部分來說。眼耳鼻舌身五根為一部分,意根單獨為一部分。

所謂閉六窗,不是要你眼不看,耳不聽,鼻不嗅,舌不嘗,身不觸。而是要你,雖然看聽嗅嘗觸,但是意根卻不失正念。所以訶梨跋摩尊者說,非是不看,而是正念現前。

什麼是正念呢?正念就是佛念。眼看色要佛念現前,耳聽聲乃至意念法都要佛念現前,那便是閉六窗了。所以念佛心一起,便可攝住六窗。

假使只是閉眼塞耳,而不起正念,勢必心更亂,妄想更多。所以瞎子聾子的念頭,比一般人動得更厲害。

起正念——眼看色要佛念現前……意念法要佛念現前,這須要從意根下手,凡夫作起來不很容易。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眼不可邪觀,要看就看佛像。否則便應垂簾低目。耳不可亂聽,只聽佛號。鼻舌身意也如此。大家不相信可以試一試,真能這樣,心不久便可定下來。所以目不邪觀,耳不邪聽,鼻不邪嗅,口不雜話,身不邪觸,意不邪念,便可正念現前了。

攝六根的方法,最好是用念佛心。一聲佛號,發自於心,出之於口,入之於耳,還之於心。這樣念念相續,自然不起憎愛二心。於是眼於色不起憎愛,耳於聲不起憎愛,乃至於鼻於香,舌於味,身於觸,意於法,都不起憎愛,於是六窗便閉住了。

假使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都不起憎愛二心,這便叫作“成所作智”;反之,眼耳鼻舌身都起憎愛,那便是五根落入五欲了。所以佛在經上說:“汝等比丘,當好護根,莫令五根,入於五欲。”

所謂五欲,就是眼貪色,耳貪聲,鼻貪香,舌貪味,身貪觸。由於謂貪,便是起憎愛二心。當時比丘保護六根的方法,多用自力。我們現在以念佛心護根,用的是自他二力。

五欲是屬於現前的,對境馬上就起。它是屬於五利使所攝。這五種使,對境就起,所以稱之為利。五種利使便是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取。時間不夠,不能和大家細講。

五欲對境就起,但是起過了就滅。例如,眼對色便起憎愛,但是色沒有了,憎愛也就隨著滅了。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覺觸都是這樣。所以五欲屬於“作法”,遇境便起作用。

既然五欲屬於作法,而作法不能常作,若是常作,便是不起作了。譬如遇到紅色,眼便起作用見紅色。紅色沒有了,紅色的見也就隨著滅了。如果紅色的見,不管對境不對境,永久常存,勢必不能起作用而再見別的顏色了。所以作法是有起有滅的,而五欲有起有滅,所以稱之為成所作智。

但是五欲既是有起有滅,然而法滅了,怎麼能再起“作”?如果法滅了,還能再起作,應該人死了還能夠再活。所以這樣說是不合理的。但是五欲滅了,明明能夠再起作用嘛,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五欲入於第六意識叫作五蓋,五蓋是隱藏在鈍使裡頭。所謂鈍使,就是貪嗔癡慢疑。五蓋是五欲的根。它是屬於“無作法”。所以佛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就是說,它是隱藏在第八識裡。等到五根對外境,它便支使五根起作用了。所以五欲雖滅,它卻不滅。因為五蓋的原因,所以五欲滅了,還能再起作用。

五蓋在第八識中蓋住真如法性,所以稱之為蓋。五種蓋是什麼呢?是貪欲蓋,嗔恚蓋,掉悔蓋,疑蓋和睡眠蓋。

第一貪欲蓋。五根貪五塵,時過境遷,貪欲便滅了。貪欲雖滅,但是貪欲蓋沒滅。於是再遇新的因緣,五根還可再貪五塵,一貪再貪,不休不止。

第二嗔恚蓋。五根對五塵起嗔恚,時過境遷,嗔恚欲便滅了。但是因為嗔恚蓋的力量,嗔恚欲滅了以後,還可再起嗔恚。

第三掉悔蓋。掉是掉散,悔是因為掉散而生熱惱。五根對五塵,容易掉散。但是時過境遷,掉散便滅了。舊的掉散滅了,新的掉散又起。但是舊的掉散滅了,滅法不能再生。所以新的掉散,絕不是從舊的掉散來的。那麼它是從何處來的呢?是從掉悔蓋中來的。

第四疑蓋。對正法不信叫疑。對境則疑生,境過則疑滅。因為疑蓋的關係,所以對新境時,可以再疑。

第五睡眠蓋。本來睡足以後,便可睡意全消。但是由於睡眠蓋的關係,可以再起睡意。

五蓋是五欲的根。修行人一定要除五蓋,好像剪草一定要除根。淨土法門,便是以念佛心除五慾和五蓋。

念佛心清清淨淨便是“定”。心清淨便不起憎愛,那便是“慧”。要想念佛心清淨,就須持戒,閉六窗便是“戒”。這樣便叫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所以念佛心,可得成所作智。

大家在社會裡,學點技能,學點世間學問,那叫世智辯聰。如果了解些出世道理,但是一點定力不修,就只顧舌根談論,這實際上是絲毫得不到受用的,那叫狂慧。狂是狂亂的意思,不是真正的智慧。所以佛說,“有慧無定是狂慧,有定無慧是外道。”

假使起觀照,例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叫智慧。但是這種智慧,稱為乾慧。就是說其中沒得定水,也就是說沒有定力。

大家或許會懷疑,難道說,起這四種觀照,能一點定功都沒有嗎?有是有,但是很少。因為太少了,所以說沒有。譬如我們吃菜,炒菜的時候,放的鹽太少。我們會說“菜裡沒有鹽嘛”。其實,不是沒有鹽,因為鹽太少了。再譬如雨太小了,只落幾個小雨點兒,我們說沒有雨。不是沒雨,只因小雨不稱之為雨罷了。所以微少的定,不能叫做“定”。

以念佛心發的定和智慧便大了,因為它是定慧具足的。念佛心清淨,稱之為定。心清淨了,必然沒有憎愛二心,這稱之為慧。定為慧的體,慧為定的用。說定時,慧全是定。說慧時,定全是慧。這叫作淨念相繼。慧在定時曰淨念,定在慧時曰相繼。

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怎麼攝六根呢?用念佛心。六根一攝,自然淨念相繼。

念佛心怎樣攝六根呢?現在我們來試試看。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

當你念佛的時候,必鬚髮自於心,出之於口。念得字字分明。同時再入之於耳,還之於心。要聽得清清楚楚。現在大家一起念:“阿彌陀佛。”不是麼,念得清楚,舌根就攝住了;聽得清楚,耳根一定也攝了;心裡的佛號清楚明白,意根也攝住了。至於眼鼻身三根,一定也都攝住了。為什麼呢?因為有目如不見,有鼻如不嗅,有身若不觸。這不是以念佛心都攝六根嗎?

以念佛心都攝六根,便是淨念相繼。因一念攝則一念淨,念念攝則念念淨。若能念念如此,就得到念佛三昧的法味了。

大家應該徹底認識念佛法門,以念佛心攝六根,使淨念相繼,這樣便可縱貫四智,橫徹四土了。

四智就是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四土便是凡聖同居土、方便聖居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

為什麼橫徹四土呢?《阿彌陀經》說:“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謂善人,是大菩薩;上善人,是等覺菩薩。等覺菩薩是居住常寂光土的,與等覺菩薩“俱會一處”,就是住常寂光土了。從而可知往生彼國,便可橫徹四土。

像這種甚深微妙法門,釋迦世尊從大悲心中說出來,可說是方便中的大方便,圓頓中的最圓頓。現在竟然有人不相信,不相信不要緊,還要加以毀謗,能不令人痛心流涕嗎!?

所以我們應該以念佛心關閉六窗,以成所作智直指佛心。這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定能往生淨土。

摘自《佛七講話》

想不到这三摩地(禅定)因缘,竟是无贪、无瞋、无痴。
五个果门:一、与异熟果,二、与等流果,三、与增上果,四、与现法果,五、与他增上果。
又于施性,戒性无罪为胜;于戒性,修性无罪为胜。于闻性,思性无罪为胜。应知亦尔
慈悲喜舍:
等起者:谓彼俱行引发定思。自性者:谓三摩地。依处者:谓十方无苦无乐等有情界。
顺不苦不乐受业者:谓能感一切处阿赖耶识异熟业,及第四静虑以上不动业。

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浅之则得一心,深之则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别名,此云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于佛号中,不复外驰之谓。“正受”者,心所纳受,唯佛号功德之境缘,一切境缘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摄六根而念,决定业障消除,善根增长。
(续编上册复杨炜章居士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实话实说,因为《画皮》这部电影,我认识到了我最喜欢的歌手和演员。真正让我觉得张靓颖就是我爱的歌手的时候,其实是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3》。
  • 你父亲既然已经皈依佛法,就应当依靠佛陀的言教,不应当听从西医,特地去他的医院看病。 我相信我们一般的人,有一点点善根的人,我们在生命当中提起佛号的时候,或多或少
  • !#sky光遇[超话]# d个监护!
  • 孙志景同志对前一阶段调研督导滨海新区、宝坻区和宁河区水产苗种检疫工作情况进行点评,肯定了三个区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取得的成绩、指出全市在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推动
  • 这是人们重视语言控制的刻意,也即文明发展的标识。当代南方文明,仅具有经济优势,文化的优势,仍然在北方,有一天南方语言中卷舌音开始介入,或者类似南方沿海,被港台混
  • #肖战参演如梦之梦# 期待肖战演的五号病人!感谢帮我完成这段影像的所有人 ​​​#肖战[超话]#[加油][加油][加油][拳头][拳头][拳头]期待肖战参演的如
  • 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不务正业的疯子,认为他如果把时间、精力和金钱用在那些看得到用途的地方会有更好的效果——但这个人偏偏不,他继续磨制自己的镜片,继续重复那些别人看
  • 欧洲的历史有个现象,就是哲学界和艺术界往往是同一批人刚刚,培根,黑格尔,歌德还在大力鼓吹文艺复兴和思想自由过了一会儿,他们又开始讨论在艺术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
  • #龚俊 你还是要读一下这不太好##浪浪钉[超话]#昨天边背英语作文边看直播,真的很难下山了[嘻嘻]所以我决定住在山上了[坏笑]龚俊的坦坦荡荡,大大方方,赤热与真
  • 编辑其实是一本书的幕后推手。”他的语言我是有些反感的,作者可以落魄,但不能丢失尊严,作者也不该是这个谈吐。
  • 心存善念,多行有功德之事,自然可以避免一些坏事的发生。#八字算命# #风水# #八字合婚#悟此心者,名悟佛心,是故佛与众生,心性一般,只因修与不修、信与不信,所
  • 我很努力生活,就想把难过抛之脑后,刚刚想写些他的事,发现也蛮可笑了,我竟然觉得这种人不值一提了,是的,辜负了一个家,一个妻子,和孩子们,能有多大福气让我念念不忘
  • 为便于孩子阅读,我们搜集了珍贵的本草插图近500幅,并结合民间神话与传说故事,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了本草的多姿多彩。《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中
  • #NUEST[超话]#❤️#金钟炫[超话]#❤️#郭英敏[超话]#❤️#姜东昊[超话]#❤️#黄旼炫[超话]#❤️#崔珉起[超话]# 【图片更新】官T更新 [
  • 你要相信,总有一天你会遇见更好的人,会有更好的生活,从那以后,你的笑都是发自内心,你的泪都是喜极而泣。以后,只对两种人好,一种是对我好的人,一种是懂得我的好的人
  • #泰国法门情降##斩桃花法事##泰國阴牌古曼##柬埔寨情降法事##和合法事#[心]2021每日心语: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每个人的呈现出来的生命状态确
  • 给老师写相册的时候就很难过了[悲伤]这三年 我导师和师母对我的付出 还有我同门们对我的包容与小心翼翼 赵家班对我的关心没有人比我更有发言权了 我想~我真的挺幸运
  • #李帝努[超话]##李帝努0423生日快乐# #JENO[超话]# [抱一抱]泡泡来啦[抱一抱] 【】【】 正规一辑汇总 RELOAD娃衣专(除捡漏)改
  • 《凤凰周刊》又来招聘了招聘岗位:视觉设计岗位职责:1.负责“凤凰WEEKLY”及旗下矩阵公号视觉设计,规范公号阅读体验上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制定、维护和更新设计视
  • —— 魏源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 ——魏源16、 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