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剧透,看完电影后才仔细把影评看了一遍。看到电影的很多片段我总不经意代入现实,会产生观影之外的一种伤感。博主为什么会选择这部电影,我心里想。于是更加好奇影评的内容。
“……每个人在同一个事件中的角色、角度和态度都不一样,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能够看到人性之间的冲突,权力之间的斗争和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娓娓道来的文字逻辑清晰地把影片讲述的内容铺陈开来,并且在最后抛出了一个疑问。有简洁的陈述,有独特的感悟和分析,不敢冒然解读他的解读,只想说文字背后的灵魂真的很有意思!(两个()直接看笑了。)文末结束的有些突然,意犹未尽。
好的电影,会给人思考和力量。
影片非常值得一看,谢谢博主。
《最后的决斗The Last Duel》

人在一派和气中极易迷失自我。过年时亲戚凑在一起喝酒聊天,热热闹闹,细想来更多是图个情绪。

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中常掺入些我能理解原因但不能苟同的价值观。三巡酒过后,上座长辈又开始了按头式说教,只是在酒桌热闹的氛国烘托下,一切又格外祥和。

山东封建大家庭的茶余饭后,似乎所有的言论谈及小辈,都是围绕着结婚、生子、编制而展开。我常思考的人生意义,常思考的如何过好这一生,以及深思熟虑之后所觉得的有价值的事情,在这种场合里都无关紧要。

仿佛在度过20岁之后便只剩几件事要做,结婚,繁殖,然后在山东再取个编制。

昨天饭后,我妈沉默了半天后,突然说“如果你今年考研不顺, 你爸说坚决不允许你去杭州工作。”话是这么说,但我明白这不止是我爸的意思。

“妈,我经常感觉北方的这套思想正在慢慢地束缚我。不仅束缚行动,还束缚思想。”我沉默了片刻后如是说,虽然不知道这么说我妈能不能懂。

“小地方落后的,绝对不仅仅是经济。我现在二十出头,虽然去南方小呆过些城市,但对南方的社会了解得很浅。也没有在南方社会独身深度生活过。我经常感觉北方这一套传统思想僵化的地方太多了。我想趁着我的思想还没僵化,再去南方感受感受不同的观念,有碰撞就可能有感悟。我感觉认识社会对我而言是最该做的事。”

“你如果今年录取读研,读完要26岁了,今年录取不上去工作,也23岁了,一些大事你要自己想着。孤零零自己跑去南方,你爸不同意,我也不想你去。”

我妈如是说着,听完她这么说,我也明白上面两段话她其实没有听进去。

“我感觉,虽然现在的我境况不顺,但其实我命运还自己握着。我想要的下半生生活离我还很远,可能和你们所想象中的我的下半生完全不同。但我感觉有还得做……”

“从社会上敲打两年之后,我看到我挺多朋友变了,变得信命了。只有我越来越不信命了。我感觉未来5年里我或许一事无成,但我感觉只要我能潜下心去扎根,我一定能活出来自我。我信事在人为,人活几十年太短暂了,活完就走了,现在我才二十来岁,趁现在好好把所有想得到的路都走一下,这样活着我感觉可能累但活得值。”

我妈没再说话。

在我妈的眼中,一个人活着是件很惨的事。包括我每次不结伴出去玩,我妈就会感觉我是又找了个城市体验流浪汉的生活去了。包括在济南的那一年里,我妈也感觉我孤零零活得格外凄惨。

但事实上,我还算享受在外的生活,虽然孤单,也比在家辛苦很多。但那段生活里我感觉我的人生进度条在走动,我经常会想我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副本打算怎样玩,也常会思考赚钱的原理,研究些以前根本不会了解到的模型,思考些业务触角能感知到的一切商业逻辑。不断的思考社会运行机制,思考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思考社会既定规则,试图在洪流里抓住一些个体抓得住的东西。

偶尔也会想起已经没了联系的前任可能也加入了相亲队伍,也时常在朋友的婚礼酒席上看着礼台上的双双新人出神。会想起朋友们在各自赛道有了新进展时我由衷地给他们祝福,也会想起离开济南时,济南的朋友在朋友圈给我清一色的评论“莫愁前路无知己”。

其实长辈们勾画的那些生活可能也挺不错,但我依然感觉,二十来岁的孔令峥,除了他们提到的那些,同期还要走的重要的路实在是还有太多太多了。 https://t.cn/RyhNnQB

#【天气资讯】#二十四节气:流淌在每个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自信

中国天气网讯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与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次第呈现,让网友惊呼“每一帧都是壁纸”,将“中国式浪漫”传递给全世界。这些诗词、谚语分别出自何处?二十四节气有着怎样的文化意义?

诗词歌赋+传统历法=最中国的倒计时!

2月4日,中国立春之日。当天晚上,北京2022年冬奥会盛大启幕,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作为倒计时,从“雨水”开始,节气流转,到“立春”落定,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这样别出心裁的倒计时设计,不仅巧妙地呼应了今年是第二十四届冬奥会,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完美地结合起来,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天气网对中国气象局气象服务首席专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 、CCTV新闻联播天气预报(首位)主播宋英杰进行了专访,诠释了这些节气经典诗词背后的气候特征和文化寓意。

雨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雨水节气是降雨概率开始高于降雪概率的时令,渐渐进入初雨时节和“可耕之候”。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这句民间谚语讲述的是仲春时节,南方部分地区春雷阵阵、万物复苏。当然,真正使蛰伏冬眠动物苏醒的,不是有声的惊雷,而是无声的回暖。

春分: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出自清代袁枚的《春风》。春风如同我们翘首盼望已久的贵客,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春天里的万物繁盛如同来自“贵人”相助,这“贵人”,便是春风。春风,是诗人心目中万物萌生背后的“动力学”。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清明》,它几乎是人们心目中清明的“代言”诗。新绿时候,绵雨沾衣,正是南方地区的气候常态。
谷雨:风吹雨洗一城花。

该句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在飞花落絮的阳春时节,人们陶醉于酒香、茶香与诗香之中。

立夏: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出自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意为在初夏时节,天之气与地之气有了亲密的互动,于是万物勃发。

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元代吴澄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意指此时农作物的谷穗的籽粒未满但将满,麦秋将至,夏收在望。

芒种: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出自宋代诗人陆游诗作《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这首诗生动地诠释了夏收与夏种的快速切换,“小满赶天,芒种赶刻”的繁忙,以及麦收后人们的自我犒赏与欢愉。

夏至: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出自唐朝诗人韦应物诗作《夏至避暑北池》。在暑热始盛的夏至与小暑交替的时节,正是荷花开放的物候期,竹与荷给了人们清凉的意境。

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诗作《夏日南亭怀辛大》。写“荷”以气,写竹以“响”,人们在荷风与竹露所赋予的香气与清响中,品味夏日的清幽。

大暑: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出自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溽热时节,“腐草为萤”,人们享受着有明月和萤火的盛夏夕凉。

立秋: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唐朝诗人杜牧《七夕》。人们期待着新秋“凉风有信”,在立秋与七夕叠合的时节,仰望星空,心念神游。

处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就自然气候而言,处暑是暑热止息的时节;就农事物候而言,处暑是禾谷黄熟的时节。正所谓“处暑立年景”,春种之粟,终于变成了秋熟之谷。

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在依旧昼热的仲秋时节,夜晚玉露生凉,于是催生乡愁。

二十四节气:既有“国际范” 又能“接地气”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践。

宋英杰以专家身份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相关策划会,他在接受专访时说,“二十四节气作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玄学,是具有科学品质的文化智慧。它拥有超越国界的节气文化圈,某些节气甚至是全球通用语言。我们在国际场合聊天,聊节气往往像是聊天气一样的‘破冰’话题。”天人合一的理念,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探求自然规律的科学精神,在二十四节气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有着亲民鲜活的一面。宋英杰说,很多民间歌谣、谚语朗朗上口,各个节气应该吃什么,应该种什么,应该看什么,应该注意什么都囊括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如其所言,“二十四节气充盈着科学的雨露,洋溢着文化的馨香。既在我们的居家日常,也是我们的诗和远方。它既是特别亲民的科学,又是特别家常的文化。”

“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气象局的指导下,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与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正式成立。

宋英杰同时也是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他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早已浸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近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院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应用与传播,积极促进气候和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与“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自然科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从专门成立研究院对二十四节气做专项研究和文化传播到惊艳亮相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人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老百姓的居家日常,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优秀文化承载的不仅是祖先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体现的是一种深沉的文化自信。“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二十四节气,具有严谨的科学品质、深邃的文化内涵、悠久的历史积淀,我们对此,始终附随着温情与敬意。(图片源自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直播信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的水埠再也找不出往日的热闹喧哗,但是老榕树依然守候着什么,是离乡的游子么?以上关于石壁的典故与传说,只是万中取一,还有挺多故事。坐于亭中,望着渡口船来船往,
  • 回收礼品系列:回收虫草盒装冬虫夏草,收购散装冬虫夏草,回收同仁堂品牌冬虫夏草回收过期发霉虫草 回收各年份茅台、回收成箱原件、整箱单瓶茅台、飞天茅台酒、葵花茅台酒
  • #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摩登兄弟[超话]#我们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我们的星辰大海,一切皆有望,一切皆可期,愿所有奔赴都有意义,你是
  • ​​​​#莲理枝memi[超话]# 555被新闻可爱到了[可憐]『去年入所的Jr.小山十辉出演『金田一少年』向道枝骏佑提问「怎样才能长高呢」』:关于前辈道枝和
  • 温柔暖心的日常文案[心]1. 一些些可爱 好多多开心❥➠2. ◡̈ ᐝ3. 把日子过开心 比什么都重要4. 热爱是所有理由和答案5. ✩⡱记得好日常在6. 小
  • 栞子始终坚信这一信条,第一集栞子登场时,看见同好会活动时,认为这是个实现梦想的场所,在栞子心底,仍然向往学院偶像的,这是能够获得幸福的地方,无论是偶像自身还是粉
  • (达州住建)#会昌[超话]# 【潘金城对这几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6月11日下午,县委书记潘金城主持召开全县境外涉诈重点人员劝返核减暨打击整治养老诈
  • 目前阶段为爱发电自我娱乐,给各位笔芯,鞠躬中学时代,有听闻“暗物质”这种东西,即,这个世界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物质,是我们看不见的,那我就在想,会不会,你此刻伸手触
  • #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云平台##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在第三届长三角文博会安庆展区,再芬黄梅艺术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扮演的“女驸
  • 书中的孩子都是成功的,家长在书中也是拥有强大的内心和生活的智慧。本书作者一家三口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它别开生面的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经验之外的情与景,痛与
  • !!
  • 在b站刷到过太多小陆视频(小陆乱撞撞我心[憧憬])今天终于用另一个手机下回来了,跟我之前玩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允悲][允悲][允悲]画质多好看啊我去(而且我当时下
  • 让我不解的是发动机缺失,厂家的这个做法我没找到答案,最糙的解答是买盒有发动机的补上,还是厂家在暗示真正的模型制作要自己完成上色,来达到最终的完美但对于制作要求完
  • 开年了,春暖花开有人,就不安分了哥说的就是白沙洲白沙洲,命运比较多舛,也相当倔强装了这么多年伊拉克叙利亚,哥没想到有生之年,居然还能看到他变新加坡是的,接下来3
  • ]最适合末法众生改命的一部经典,有时福报不够财神来了都帮不了,而此部经典可以读诵此经,传播此经,对人解说,所有业障消除,可见此经是古代皇家之密中密,一般的人是碰
  • 信中写道: "我们在准备这封信时犹豫不决,因为布兰妮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你那本不合时宜的书以及当中对于她误导或离谱的叙述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承认殖民企业的
  • ㊗️大家都能被心仪大学录取[派对R]#高考志愿填报 ##高考志愿 ##高考录取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人生是墙上的挂历
  • 这开发智慧啊,我们无量劫以来的见解都是颠倒的:生命是无常的,认为是常性;来到这个世间业力感召是苦不堪言,认为很快乐。所以你能够对大乘大涅槃,到了究竟圆满的程度,
  • 三天后邻居在菜场捡到了落单的墨墨,很健康很干净,是个异瞳小美女,头上一点墨。三天后邻居在菜场捡到了落单的墨墨,很健康很干净,是个异瞳小美女,头上一点墨。
  • 我摸了这么长时间总结:逢来大姨妈,情绪起伏必大昨晚11点半和王大狗干架了每次大姨妈前夕,我都是因为一句话炸锅,就是一句话日常我们睡前都会聊天 看看视频然后相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