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十二段(第十品)#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佛告诉须菩提说:“你意下如何?如来曾经在燃灯佛所,是不是得到了什么法?”这里说的如来指的是释迦牟尼佛本人,而燃灯佛则曾经是释迦佛的老师。燃灯佛是梵文、意译定光。是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尊贵。
释迦如来主修今生、是现在佛;燃灯佛则修过去、为过去佛;弥勒主修未来、为未来佛。燃灯佛为佛教三大教主之一,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佛。
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时期第二阿僧祇中第九十一劫时,阎浮提(地球)世界有一个大国王,名波塞奇。大王有个太子名勒那识只,太子出家学道而成佛。这个时期,有一位名阿梨蜜罗的比丘,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于是为这个比丘授记,授记他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这就是阿梨蜜罗比丘往昔燃灯供佛,因此得佛授记而成为燃灯佛的因缘。
那么释迦佛又是什么因缘得到燃灯佛的授记呢?据《瑞应本起经》卷上所述:释迦牟尼过去世曾是虔诚敬佛的善慧童子,当时他曾重金买下一枝稀罕的五茎莲花,供养给燃灯佛。由于莲花是佛教中的圣花,《妙法莲花经》即以莲花来象征佛教教义的纯洁高雅,五茎莲花更是圣花中之珍品。因此,这个供养使燃灯如来深为高兴,佛在欢悦之余,给这位佛子(释迦的前身)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此贤劫时成佛,名释迦牟尼佛。
释迦佛问须菩提:“我曾经在燃灯佛所学法时,于法有所得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个回答是个大问题,学法之人,如果不得法,怎么能够成佛呢?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理解,如果释迦佛在燃灯佛所是因为得了什么法才成的佛,那么释迦佛得的是什么法呢?什么法才能够成佛呢?真有这么容易的事,得一个法就能成佛?诸佛大慈大悲,又何必旷劫不懈地以手指月,苦口婆心地作种种比喻呢?只需将这个成佛之法传出来,一切众生不早就成佛了吗?这样多省事,哪里还会有什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由此可以推理,成佛不是在某一位佛前得了什么法就能成佛,因为一切法都是虚而不实的,用虚而不实之法、成实实在在之佛,这是大相径庭、南辕北撤的。十方如来除了三大阿僧祇劫的精勤修行外,最终都是在空了一切法、觉了一切义的当下一念中成就的佛道,这一念是清清净净,一尘不染、一法不生的。所以具有大般若智的须菩提说:“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理在于此!
佛说:“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菩萨庄严佛土不?”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佛说:是何缘故说不也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庄严佛土者,既非庄严,是名庄严。”这又是个问题,既然是庄严佛土,为什么又要说既非庄严,而名为庄严呢?
要解开这个问题,先认识下什么是“佛土”?佛土又称作佛国、佛国土、佛界、佛刹。指佛所住之处,或佛教化之国土。但佛土不仅指净土,包括凡夫居住的现实世界(秽土),只要在佛教化的世界内,都称为佛土。地球属于三千大千世界里极小的一个微尘世界,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释迦牟尼一佛所教化,所以都称为佛土。
佛土有不净(秽土)、不净净(不净土中之净土)、净不净(净土中之不净土)、杂(净秽相杂土)、净(纯粹净土)等五种,此五土是依众生之业而感受,故称众生土;又因其为佛所教化之国土,所以又称佛土。佛土于天台宗分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碍土、常寂光土等四土之说。四土即:
1、凡圣同居土:指有佛、有菩萨、有天人、有凡夫等凡圣共住之国土,有净秽之别,秽者如娑婆世界、净者如西方极乐世界等。
2、方便有余土:指修方便道之空观与假观而断除见惑与思惑,出分段生死,但尚未断除尘沙及根本无明惑,为藏教小乘、通教二乘、别教三十心之菩萨等所生之土。
3、实报无碍土:指修真实法之中观,断除尘沙及少分根本无明之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以上之菩萨所生之土,名实报无碍土。
4、常寂光土:此为断除三惑二障、成就三身四智,圆成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及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功德之大圣人,指成佛者所住之国土。
以上所说为有相佛土,有相佛土出自无相一心,由此可知,心净则国土净、心净则佛土庄严。净者干干净净,干干净净不是从外相上去庄严,外相庄严非真庄严,唯有心地清净才是真庄严。所以须菩提说:“如果菩萨有庄严佛土的想法,就落入了有相中,在有相中庄严佛土,不是真正的庄严,是名庄严,名也只是个假名而已。”须菩提的这种说法得到了世尊的赞许。
佛说:“是这么个缘故,须菩提!诸位菩萨摩诃萨应该像须菩提说的那样,于无相中生清净心,不能在有相的物质世界里生心,也不应该在听到声音、闻到气味、尝到味道、接触到人或事、或触景生情的种种思想里而生心,应该无所住而生其心。”
菩萨怎样才能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呢?佛讲了不要在六尘外境中生心,也就是说:要离一切相!怎样才能离一切相呢?离一切相不是要脱离现实生活,而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人我现象及事物现象,都不要生执着,因为这些现象都是幻相,如果执着幻相,就会认假为真,失去真真,这个真真,就是我们要生的心,这个心,知善恶诸法而又能远离善恶诸法,这个能知善恶诸法又能远离善恶诸法的心,就是佛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
佛说:“须菩提!打个比喻,譬如有一个人,他的身相非常高大,高大到什么程度呢?像“须弥山王”一样的高大,须菩提!你意下如何?这个人的身相大不大?”
这里说的“须弥山王”是什么意思呢?须弥山是梵语、译为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黄金、白银、琉璃、水晶四宝所成,所以称妙;诸山不能与之相比,所以称高;其高度有八万四千由旬,方圆也有八万四千由旬。由旬有大中小之分,大由旬为六十里、中由旬为五十里、小由旬为四十里,这里不论用哪一种计算,都非常之高大,所以称为“妙高山”;妙高山为诸山之王,故又称其为须弥山王。
佛问须菩提:“如果有人身如须弥山王,是身为大不?”须菩提回答说:“甚大、世尊!”佛说:“是何缘故说其甚大呢?”须菩提回答说:“因为佛说这种甚大之身是非身,非身就不是真实的身,不是真实的身,只能叫名大身,这个名也是个假名,为什么是假名呢?因为这个人的大身,都是假的,所以这个名称自然也就是个假名。”
那么什么才是真实之身呢?真实之身就是法身,法身的高大不是须弥山王所能够相比的,须弥山王虽为众山之王,但其高大也不过八万四千由旬,而法身之高大是没有尺度的、是无量无边的!况且须弥山在成住坏空的坏空劫里,是要被毁灭的;而法身却是永恒的不坏之身。
这就是佛说大身非身,并以手指月,引导众生在大身非身中去找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真身法身之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法身没有住处,但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实际为无住而无所不住,这无住是空相、无所不住是实相;空相是小乘小涅槃、实相是大乘大涅槃;从空相至实相、从小涅槃至大涅槃,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真实处!

#佛经[超话]##佛教[超话]#「大梵!大乘經義,非惟一種,乃至萬種。假使有人,智如阿難,所得壽命,如恒河沙,不能受持知其 義理。復使是人,其舌辯利,數如恒沙,說亦不盡。何以故?是大乘經,其義深邃,不可思議,不可稱 量,境界難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說其句義猶不可盡。梵天!譬如醫師,為療病故,所說藥方,亦不能盡。諸佛世尊,亦復如是。梵天!譬如女人,惟有一子,欲令長大,漸令服蘇,諸佛世尊亦復如是。 梵天已為眾生興發此問,我當至心聽受其義。」

爾時,大雲密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經中說四百三昧,其義甚深,難可得解,惟願如來,分別解 說。」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問,欲療眾生雜惡、穢垢,令得忍辱、正信之心,正精進心、念心、定心,欲令未來薄福之人,生福德故,故發此問。 」

「善男子!若有國土、城邑、聚落四部之眾,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是經者,時旱則雨,雨過則止。善男子!隨有國土,其中眾生受持、讀誦、書寫、解說、聽此經者,當知是人得金剛身。何以故? 是經典中,有神呪故。為眾生故,三世諸佛,悉共宣說: 「郁究隷 牟究隷 頭坻 比頭坻 陀尼羯坻 陀那賴坻 陀那僧塔兮」

「若有四眾,讀誦此呪,則為諸佛之所稱讚。若有國土,欲祈雨者,六齋之日,其王應當淨自洗浴,供養三寶,尊重、讚嘆稱龍王名。善男子!四大之性,可令變易;誦持此呪,天不降雨,無有是處。汝先 所問四百三昧義,至心諦聽,當為汝說。 」

「善男子!此經中,有諸佛菩薩甚深淨水大海三昧,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故名甚深;能斷一切生死、 渴乏,故名淨水;邊不可得,故名大海;諸佛世尊,同平等故,故名三昧。若有菩薩,具是三昧,則得常樂我淨之身,得多聞海、多聞寶藏,於菩提心,無有動轉,不退佛慧常住之身,無有變易、心無疑礙,不離法雨,常遇三寶,值善知識,成就一切真正福德。善男子!汝當受持如是三昧。持已,則得具 足成就無量功德。」

#大方等無想經##大方等無想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大雲初分如來涅槃健度第三十六##佛##大藏經##佛教##三世諸佛##祈雨##生死##三昧##忍辱##菩提心##精進##三寶##花##陀羅尼#

#佛教[超话]#「大梵!大乘經義,非惟一種,乃至萬種。假使有人,智如阿難,所得壽命,如恒河沙,不能受持知其 義理。復使是人,其舌辯利,數如恒沙,說亦不盡。何以故?是大乘經,其義深邃,不可思議,不可稱 量,境界難知,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說其句義猶不可盡。梵天!譬如醫師,為療病故,所說藥方,亦不能盡。諸佛世尊,亦復如是。梵天!譬如女人,惟有一子,欲令長大,漸令服蘇,諸佛世尊亦復如是。 梵天已為眾生興發此問,我當至心聽受其義。」

爾時,大雲密藏菩薩白佛言:「世尊!此經中說四百三昧,其義甚深,難可得解,惟願如來,分別解 說。」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問,欲療眾生雜惡、穢垢,令得忍辱、正信之心,正精進心、念心、定心,欲令未來薄福之人,生福德故,故發此問。 」

「善男子!若有國土、城邑、聚落四部之眾,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如是經者,時旱則雨,雨過則止。善男子!隨有國土,其中眾生受持、讀誦、書寫、解說、聽此經者,當知是人得金剛身。何以故? 是經典中,有神呪故。為眾生故,三世諸佛,悉共宣說: 「郁究隷 牟究隷 頭坻 比頭坻 陀尼羯坻 陀那賴坻 陀那僧塔兮」

「若有四眾,讀誦此呪,則為諸佛之所稱讚。若有國土,欲祈雨者,六齋之日,其王應當淨自洗浴,供養三寶,尊重、讚嘆稱龍王名。善男子!四大之性,可令變易;誦持此呪,天不降雨,無有是處。汝先 所問四百三昧義,至心諦聽,當為汝說。 」

「善男子!此經中,有諸佛菩薩甚深淨水大海三昧,非諸聲聞、緣覺所知,故名甚深;能斷一切生死、 渴乏,故名淨水;邊不可得,故名大海;諸佛世尊,同平等故,故名三昧。若有菩薩,具是三昧,則得常樂我淨之身,得多聞海、多聞寶藏,於菩提心,無有動轉,不退佛慧常住之身,無有變易、心無疑礙,不離法雨,常遇三寶,值善知識,成就一切真正福德。善男子!汝當受持如是三昧。持已,則得具 足成就無量功德。」

#大方等無想經##大方等無想經卷第四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 ##大雲初分如來涅槃健度第三十六##佛##大藏經##佛教##三世諸佛##祈雨##生死##三昧##忍辱##菩提心##精進##三寶##花#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餐厅的档次和服务,顾客获得的体验和价值,都会影响到顾客愿意接受的价格,想要卖出高点的价格,并不是简单涨价就好了。这个固定的“锚”就把顾客的心理价位固定在一个较高
  • 依旧记得来到这的第一天喆喆和家人陪着我,素琼阿姨和我说的“你经历过来了,以后再苦再难的事你都不会觉得有这么难了。感恩6年前,接收了这么一个为上示范性高中而曲线救
  • “从40岁开始,女性就要定期接受乳腺体检,而有家族遗传史的及其他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提前参加乳腺癌筛查。在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高峰在40到50岁之间,比西方国家
  • 这两张照片时隔了两年 一张是两年前 一张是今天 我也很少在别人面前经常笑成这样了 刚看我们视频时候的截图 这才突然想起来 从认识他开始 我好像又爱这样笑了 可以
  • 快乐属于知足者,幸福属于感恩者。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幸福和快乐就会不请自来。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爱极了这样的时光,也甚是喜欢,在这样的时光里徜徉。我们也不曾辜负过岁月,生命里那些苍白的缝隙,因为重逢与离别,因为共同看过的花开花落,洇满了暗香,这种美,无
  • 大家都是你不做,我不做反正有你,没有我也没关系这种想法,就没有人做了啊....这真的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你投一票也可以,两票也行,没有人强求你,可做事没你,拿奖
  • 人生的追求,不外乎物质的富裕和精神的富有。其实,我们的一生,对物质产品的消费是十分有限的,而对精神财富的追求,又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
  • 往年此日都會與家人吃團圓飯,今年特殊,足不出戶,更不能聚集。也算和美熱鬧的過個節。
  • 新的一年也会跟往常一样,不断驱使自己去突破去进步,不满足于现状,探索更多的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坚持的,每发一次作品能看到进步就足以;在这行越是深入的了解,越是清楚
  • #诗词# 【水龙吟】苏轼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书法#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 原来为了体验圣诞气氛 会专门去约朋友挑礼物 会专门跑去热闹的淮海路圣诞集市玩 但现在虽没有特意要庆祝的心情 只是约了下班后的寻常晚饭 但却在吃撑后遛弯遇到的集
  • 《我与地坛》在90年代初的中国文坛,有如灵魂惊鸿一般的出现,它的体材独特,既可以说它是小说,也可称之为散文,影响力和传阅量一般,但可能只要读过它的人,尤其是有北
  • 2021算是收获的一年,毕竟考上了研,减了肥,自己也成熟了很多,遇事也能冷静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盲目。懒得写总结的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因为总结下来就一个字---懒
  • 承蒙崽子们的厚爱和照顾,在公司也可以活成一个小公举[污]今liuiu来skoda一年零一个月啦~毕业以来做的最久的工作,要走了还蛮舍不得[泪]决定辞职也是花了很
  • 也就不能怪宗教之教育所导致,要明晰有情众生在天地间种种作为与行径,一切天地定律皆是相同,皆是一体如是,绝非在中土是如此,在东瀛就非如此,在西域中更非是如此,那只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鲜花] #每日一善# 感恩是一种善行,我们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间万物,并且要知恩图报,感恩是一种
  • 即日起,来B站发表动态时带话题#足总杯我想听谁解说#,告诉菌菌想在我们的演播室看到哪位嘉宾大佬、解说哪一场比赛,没准就会收到惊喜奥!今天附上我们将要播出的24场
  • 千万不能满足小溪的平缓,否则你也就满足了自己的平庸,只有努力奋斗,才有机会欣赏自己。 ​#晚安计划# 今年的晚安计划到这里就结束啦,接下来依然每天都会和自己说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