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什么?

金栋按:潘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易之篇·道之篇》说:“‘道’于国人,自古至今都是个热门话题,坐而论‘道’,也似乎从来都是一件非常有境界的事,但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感叹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论‘道’虽雅,感觉上却是一个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玄妙东西。想想连老子这样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也不知是故意深藏不露,还是真的言难及而‘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说了上面那句话,言说尚且这样难,可想而知要对‘道’的心悟落到医学实处,就更非易事了。”

1、古代典籍记载:

⑴《列子·天瑞》:“昔者,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⑵《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⑶《易·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纬·乾凿度》:“易者天地之道也。”“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

朱熹《周易本义·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偶;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

⑷《素问·上古天真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顺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天元纪大论》:“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⑸《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

2、道是什么?

由上典籍可知,道是“无”,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乃“太易”者也。“道生一”之“一”乃太极混沦(沌)状态之“有”。

道是天体宇宙的自然循行规律,虽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但却是世界万有之根源,是天下万物之母亲。道产生了太极(混沌状态),太极分裂为对立的天地阴阳二气,阴阳的交合产生新的第三者,新的第三者又会变化,于是就有了天下万物。

即道、太易(无)→一、太极(气、有)→二、两仪(天地阴阳)→三(阴阳交感和合)→万物。

具体而言,道指天体宇宙(日月地等相互作用所致)——天地四时阴阳五行的循行变化规律,即寒暑之更替。如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木温,夏火热,长夏土湿,秋金凉,冬水寒;春木少阳,夏火太阳,长夏土至阴,秋金少阴,冬水太阴;春木生,夏火长,长夏土化,秋金收,冬水藏等。人亦应之。

老子乃道家学派之创始人,中国首位伟大的哲学家,春秋末期人。马王堆汉墓帛本《老子》甲、乙本之出土,证实了《老子》一书,确本人所撰。其所创之“道”,是自然之道、本原之道、规律之道,乃天地万物之本原。其后战国《易传》吸收了老庄道家的阴阳说及稷下道家精气说与阴阳家之哲学思想,并结合儒家的伦理观,阐释《易经》。《老子》“道生一”是论道的,《易》“有太极”是论道的,《黄帝素问》亦是论道的。三者之心是相通的,三者交相辉映、与道同德共鸣,三者之道是相承的,三者乃新三坟典籍,即《老子》《易传》《黄帝素问》论述的都是大道。大道就是自然之道与生命科学之道。

先贤立“道”的目的之一是“推天道以明人事”,而《内经》所涉,正是典型的天道与人事,作为宇宙本原、万物法则之“道”,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时,自然就成为所效的规律与准则。潘毅《寻回中医失落的元神·易之篇·道之篇》认为,此“道恰恰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的灵魂”,中医是医道而超越世俗意义的医学。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说:“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中医是人类文明的大精髓。中医是人与自然、社会大一统思想的展现,中医是描述自然和生命过程合一的大道。中医是医道而超越世俗意义的医学。”

又,《易·系辞传》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参以《伤寒杂病论》而言,中医学不只是讲道,而是道、器(术)结合的生命医学技术,亦即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医疗技术! https://t.cn/R2WxpQa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 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 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 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我的会员报告[超话]#第四章
【系辞传原文】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系辞传解读】
“《周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准”是准则,“弥纶”统率,统摄、包括的意思。这句是说 《周易》所揭示的道理,是以天地为准则的,是对天地的模拟,所以它能包罗天地万物的规律,能涵盖天地万物的规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中的“幽”是暗的意思,这里的“幽明”,是泛指阴阳的变化,“天文”指天象,就是看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运行,“地理”指地形,地上水土草木山川河流江海的变化。这句是说创作《周易》的圣人仰观了天文,俯察了地理,因此,圣人知道阴阳的变化。“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中的“原”,这里作动词,就是追究其本原。“原始”从本原上考察事物的起始。“反”通返,狂言回顾。这句是追溯万物的初始,反求事物的终结,就可以了解死生的规律。“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中的“精气”,是古人心目中构成生物的基本要素,“精”指精神,“气”指看不见的物质,“游魂”,离开人体的灵魂。鬼神指万物精微变化的状态。《周易》考察了万物精气变化后发现,精气凝聚成为有形之物,神气灵魂游散后变为虚无,由此可知晓鬼神的变化情状。死生的规律就是万事万物初死和终结的规律的一种展示。
【系辞传译文】
《周易》是以天地的变化规律为准则,所以能够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仰头观察天上日月星辰的文采,俯视察看大地山河动植物的法则,因此知道光明黑暗的道理。追溯万事万物的始终,反求事物的终结,因此知晓了死生终始循环的道理。精气凝聚成有形之物,灵魂游散而变为虚无,由此人们可以探知鬼神变化的情状。
【系辞传原文】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系辞传解读】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不违”指不违背天地之道。这句是说,《周易》之道是与天地相似的,是对天地的模拟,明白了《周易》的义理,就明白的天地的道理,所以人的行为就不会违背天地的自然规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知[zhì]”同智,智慧。这句是说能,《周易》的智慧涉及万事万物的变化,而《周易》的道理能够资助天下,治理天下,所以按照《周易》道理为人处世就不会出差错,行动就不会有偏差,即“不会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中的“旁行”,是遍行的意思。这句是说,推行《周易》道理的人,可以触类旁通,广泛推行,而又不会滥用,不会有流弊,能够依其天然,知其命数,而快乐无忧。因为顺应了自然规律,知道命运的变化,当然顺气而不忧,无所忧愁。“安土敦乎仁,故能爱”中的“安土”,安于所居的地方,“敦”,为厚。这句是说安处所处的环境,而中厚仁道,所以能博爱天下。“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中的“范围”,这里是作动词用,即包括的意思。《周易》道理的广大,可以涵盖包容天地的变化而没有差错。“曲成万物而不遗”中的“遗”是遗漏,这句是说足以曲尽细密地成全万物,而不会有遗漏。“通乎昼夜之道而知”中的“昼夜之道”,是说阴阳变化的道理。这句是说能通明昼夜、阴阳的道理,而尽知其中的奥妙。“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方”是语言规矩。所以说神奇奥妙之道理无所不在,而《周易》的变化没有固定僵化的形式。
【系辞传译文】
《周易》与天地之道相似,故不违背天地规律。《周易》智慧涉及万物,而其道理足以匡济天下,故能致用而不超过。可以触类旁通而不滥用,乐行天道而顺其然,知道命运的变化,故无忧。安于所处环境,而敦行仁道,故能博爱天下,涵盖包括天地一切的变化,而不会有过失;能委曲成全万物,而不会有遗漏;能通明于昼夜、阴阳的变化而无所不知。所以说大道没有一定的形状,《周易》之道也没有一定形式。
【篇章综述】
第五章是非常精彩的一章,重点讲《周易》的伟大作用,以及学了《周易》、掌握《周易》的巨大好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疫情三年,那些陪我走过黑暗的声音(1)我得承认我不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最近一年也只是略微功利地在看与制帽有关的工具书,全英不是我的母语,偶尔也打瞌睡。在这个浮躁
  • ”这话触及杨先生的心灵,当头棒喝,良心发现,回想起每次所钓的鱼,都是扯裂了鱼嘴唇,撕烂了鱼口腔,此时深有同感,甚感内疚。 有一天,他的太太照常来探望他,无意之间
  • 作为“审美统一”的一对搭档,从一开始史策王皓就以非常显著的默契度带来着作品的高完成度,第一次工作坊表演,半个小时即兴创作的作品就收获了很好的效果,并且一个谢幕时
  • 我姐就是刀刀致命的毒嘴,我妈也忍不住感叹,为啥差别就这么大,唉[失望]★翻看老照片,老妈说这是当年我俩过生日斥巨资置办的裙子,是当时最流行的款式,哈哈 #中国首
  • 眼看毛达彪的脑袋要搬家,最着急的当然是何芝园夫妇,但碍于干系人(一方面隐藏的地下党出在何负责的第二处,另一方面何还是毛达彪进军统的引荐人)的缘故,何芝园不宜出面
  • 只能说现在被湖水冲刷多年,很多地方已经圆滑没有棱角,泥坎也被冲垮,相比当年的场景多少已经变样!那天去湖边另一个露出滩石的地方放风,连古老的桥都露出来了。
  • 我们在二次元已经如此疲惫,在三次元就多看到一些爱意与美好吧,把身边的游鱼戏水、纸鸢缠风、孩童嬉闹分享一下,给你给我给他,有时候可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治愈了彼此
  • #遇见美好# 【#丽江# 山地救援队参加绳索技能公益培训】6月9日,丽江市山地救援中心队员参加了由云南省山地救援队在丽江组织的绳索技能公益培训班为期四天的培训课
  • 倘若那个叫作“萋萋”的姑娘果真是他的挚爱,倘若她的出现果真伤害了那个可怜的姑娘,她愿意做出妥协、做出让步。原来,这个外表楚楚可怜的聋哑女子李代桃僵,在她暂别沈岸
  • 当你执著我们的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心是跟不上的,因为外在事物变化太快,而且它这个外在因缘是成住坏空。弘庵法师 :只须做到两个字“ 我怎么啥都做不好 ”“ 我
  • 丈夫在店里做好早饭,打电话让妻子过来吃,可却一直没人接,当他下午4点回去,眼前的一幕让他瘫软在地,一向乐观的妻子在家“ 自 缢”了,家人怎么也想不通这究竟是为什
  • 还没看到大结局,一会儿继续,感觉十二集根本不够看的[哈哈]【转运密切接触者80余人,这个在军队家属院长大的“85后”要坚守到最后】虽然未能从军,作为军人的后代,
  • #每天一件青铜器##国潮young态度##纹身##创作力计划##这就是中国风##二十四节气##谷雨#《立冬的病,还有以后……》文/蓝冰我在去医院做检查的路上等候
  • 你眼前的我是红尘万丈,我眼中的你是化外一方,若你跳的出去,且安心做你的和尚,若你跳不出去,就和我在红尘里相爱一场 ——《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白落梅心里越是
  • )后悔…看着身旁酣睡的父女2人组,真是又嫉妒又羡慕…于是无聊的我又是打开宝又是小红书又是日上,各种加购,各种囤…很久没有啰嗦这么大~~~一段了…emmmm 想想
  • 我看那么多恐怖片都不会梦见恶心的东西,梦见考试也能在梦里就想起来大学都毕业了,反倒是赶不上车错过班次这种梦比较难受 。跟保安大叔解释了一下,非常顺利就进去了。
  • ​​​​(魅力广东)#广州身边事#【花都一建筑工人跳楼维权讨薪,结果被刑拘】9月28日16时许,花都区花城街新东所民警带领走访小组在入户大走访实有单位时发现,
  • 张艺谋”有些事我們永遠記得怎麼忘也忘不了尤其是年少的事永遠記得清清楚楚長大後反而有些事卻一直在記憶中抹去就像第一次的戀愛不管轟轟烈烈的愛或是單純的愛還是刻苦銘心
  • 16、有人可爱,有梦可待,前程似锦,我是你的。50.我离你太远,做不了朋友,当不成恋人,我只是你万千粉丝中的一个。
  • 昨天下午朋友约着带孩子出去玩 队友给我们送去 今天早上看到我车也洗了 油箱也满了 我每次都会笑嘻嘻对你说你对我们的爱是润物细无声 家里日常孩子的吃的水果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