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是一切经典的总标题,是天地万法的总灵魂!】

大自在般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盘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㝹楼陀,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三藏十二部经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如是我闻。而一篇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它的核心、灵魂。那千经万论开宗明义第一句「如是我闻」,什么意思?「如是我闻」是一切经典的总标题;是十法界森罗万相千变万化的总纲领;是天地万法的总灵魂。这个「如是我闻」在讲「如来」的时候,已作解释。

大概在零五年,我遇到一位在家居士,他老人家说:「我是修《金刚经》的。」我说:「阿弥陀佛,非常好!」他说:「法师,你是修什么经?」我说:「我修《法华经》。」他说:「噢,是法平等,无有高低。」殊不知,他这一讲就是破法。

如果「是法平等」,佛还讲《法华经》干什么?佛还讲唯有《法华经》是真理,干什么?所以我当时就讲:「老人家,您不能这样讲,《法华经》是经王……」老人家很顽固:「不,万法平等是佛讲的。」佛在讲《法华经》的时候把其它的一切的经典判下去,没有平等可言。佛在讲《金刚经》的时候,因为还没有讲《法华经》,他讲「是法平等」,这是方便说。

那么佛的临终遗嘱:每一部经正文第一句用「如是我闻」。每一部经前面只要有「如是我闻」,一定是万法平等。因为它有「如是我闻」啊!「如是我闻」就是《法华经》《楞严经》的精华。但是「如是我闻」你不懂,你叫如是我不闻。

确切地来讲,读懂了「如是我闻」没有一法不是「妙法莲华」。明白了「如是我闻」,就是明心见性。没有明心见性,不懂「如来藏」,你讲万法平等,你是造口业。万法能平等吗?高贵贫贱、健康长寿、多病多难、能平等吗?

只有明心见性的人,再高贵、再贫贱、再健康长寿、再多病多难,他心里都平衡;明心见性以后,修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成就;只有明心见性,才知道一切的万法都是我,这叫「平等」。

你不明心见性,怎么能平等?你再怎么传法,他能相信吗?不平等就是不平等,你怎么讲平等?人跟泥巴瓦块能平等吗?人跟牛马猪羊能平等吗?人跟人能平等吗?处处都是不平等!这个世界上没有两样相同的东西,怎么叫平等?

可是你把「如是我闻」搞明白了,讲平等都是方便说。哪有平等不平等?!都是我,都是一个念呐!所以讲到这个「如是我闻」,我们感慨万分。任何一部经,你只要讲清了「如是我闻」,都是传《妙法莲华经》。

你讲《阿弥陀经》《地藏经》《大光明经》都行,你什么经都能讲!你连天文、地理、语文、化学都能讲,唐诗、宋词、元曲都能讲,但是你要讲出「如是我闻」。不把「如是我闻」讲清楚,你即使讲《法华经》《楞严经》,也是歪魔邪说。

你再看看《佛藏经》倒数第三页:波旬魔王与魔子魔孙嚎啕大哭发恶誓,流着眼泪发恶誓是不是最毒啊?!我就是要叫末法时代的修行人只知道读、只知道诵而不懂(1)。所以我们现在只读、只诵,不解其意,多可怕啊!难怪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离开了这两部经,你怎么样修都不能成就,除非你是再来的祖师。你能成就,那是文殊菩萨打诳语了,诸佛如来打诳语。忠言逆耳,良药苦口。

 

▶注:

1、《佛藏经·卷四·嘱累品第十》:恶魔及诸眷属皆大忧恼,如堕十六种大坑,大啼哭言:瞿昙沙门知我觉我,我常长夜。愿佛灭后,破持戒者,助破戒者,欲令诸恶比丘不知佛法,但知读诵。我欲于佛法中破安隐心,语言此非佛法,无有义趣。

【守培法师:不与万法为侣之禅宗论】

选自《守培全集》 

提  要

佛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凡于言说上求禅法者,总不免落窠臼。若欲说禅者,先须向诸佛诸祖行不到处进取一步,于千人万人见不到处见取一机,然后方可于无言说之禅上言说自在,于生死岸头生灭自由。如其不然,切莫错拟!

今人妄拟禅即教也,禅同教也。曰同,则禅伤矣。曰是,则禅灭矣。呜呼!后之学者,能不戒慎恐惧于言乎哉?

然虽如是,禅未伤也,禅未灭也。古德云:天下无师也,不无禅也。诸佛未出世,祖师未西来,此禅常如是。佛祖无也,此禅不无也。不与万法为侣者,其为此禅欤?

达摩初祖,始来此土,不假方便,直指人心,世人难契无名无相之旨,所以一向面壁无言。后来说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教外别传,及如来禅,祖师禅等,皆不得已而言之。

然虽假设名言,随机应变,或棒或喝,或指或拳,决不死于一处,活泼泼的,不可捉摸。如影随形而大小,如水应器以方圆,不假思维,自然如是。

由不了其旨者,妄伸比拟,乱起猜疑;司法者,又不得不言语相倾夺。由斯理路既开,真相渐隐。教者曰:禅即教也,禅同教也。诘其所同之义曰:禅佛法也,教佛法也,如鸟之两翼。

呜呼!彼只知其同,而不知其同中有异。由彼不知而强作知者故,禅宗之真面目,泊没于教相之中。禅教不辨,真妄笼统,智者不与辨,愚者不能辨,而更唱和之。后人欲求心印者,从何而得之耶?余不惜眉毛拖地,拣而出之,以示学者。

所谓禅者,佛法之体,无生灭,不同言教有作为也。所谓教者,佛法之用,有生灭,不同禅宗无作为也。禅若同教,法体则有断灭之过。教若同禅,佛法则有二法之过。

然禅虽不同教,而教不能离禅。何以故?禅如水也,教如波也,佛欲明禅,故而说教,教从禅生,禅不从教生故。禅不同教,犹如水能生波,波不能生水,水有实体,波是假名,故不同也。教不能离禅者,教从禅生,离禅无教故。犹如波从水生,离水无波故。

何以禅为法体,教为法用也?禅如水故,水能起波,波不能起水,故以禅为体,而不以教为体也。教如波故,波生于水,水不生于波,故以教为用,而不以禅为用也。

何以禅无生灭,而教有生灭也?禅如水故,水虽成波,而水体不灭,息波归水,水亦不生,是故禅无生灭也。教如波故,波从水起,是为波生,波还归水,是为波灭,是故教有生灭也。

何以禅同教,佛法有断灭过耶?禅同教,如水同波,波无自体,以水为体。水若同波,水应无体。水若无体,如波有灭。水波同灭,故名断灭。禅若同教,亦如是也。

何以教同禅,佛法有二法之过耶?教异禅,如水异波,水有自体,波为水用。波若同水,波亦有体。波若有体,如水不灭。水波皆不灭,是故有二法也。教若同禅,亦如是也。

佛法常住,今言同归于灭,故违佛说;佛法不二,即体外无体,体外有体,故违佛说。是故皆成过也。

云何以水比禅,而不以水比教也?初祖西来,传佛心印,人皆知禅即佛心也。一切万物皆从心生,如水生一切波,故以禅比水也。云何以波比教,而不以波比禅也?法本无言,随机设教,如水本无波,随风起波,故以教比波也。

教是佛说,当从佛生,云何而言教从禅生耶?佛即心,心即禅。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无非欲令众生明自本心。此心言思路绝。《法华经》云:“思维如是事,不可以言宣。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此言禅本不可以言说也。后受梵王劝请,乃开方便权门,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其中说空说有,逗根基之大小,无非因禅而说也。佛若无禅,即无处说教。犹如风若无水,即无处起波。说波从风起亦可,说波从水起亦可;说教从佛生亦可,说教从禅生亦可。末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传佛心印,方契本怀。至涅槃时,又曰:吾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此又将一切教摄归于禅也。教从禅生,摄教归禅,如波从水起,息波归水,返本归元,吾佛度生之能事毕已。

教不比禅,禅超教外,是故名曰教外别传。于此可知:吾佛说一切法,有决定的意旨,不是随意而变更也。

近人变更佛说曰:禅即教也,教外无别传也。恐人不信,证之以经曰:三如来藏,如实空,如实不空,如实空不空;曰一切俱非,曰一切俱即,曰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等,是教中极顶之谈,西来大意,莫过于此。又曰:《般若经》中,第五禅波罗蜜,是如来禅;第六波罗蜜,即祖师禅。义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则焦头烂额;此即离四句,绝百非。如来禅,分明显示,是为表诠。祖师关,不与道破,是为遮诠。云云。

咦!几句经文,即能道破如来大事因缘。一个波罗蜜,即能发明祖师西来大意,别传妙旨。奇哉怪哉!吾佛四十九年未曾说着一字,却被今人一言半语道着,真可谓超佛越祖矣。

当知:禅不可道也,佛不可超也,祖不可越也。禅可道,非真禅;佛可超,非真佛;祖可越,非真祖。

彼自曰:祖师关不可道破,而复说般若是祖师关。既知禅非言说,又将言说为禅,自相矛盾而不知,是何故耶?盖于禅理教理皆未明了耳。夫祖师西来,为解众生名言之缚也。今人不知祖师西来大意,反将名言加于祖道之上,增众生缚,破祖师禅,良可叹也!

般若虽能离过绝非,但如扫三界之帚,虽能扫空三界,而不能自扫其迹。任尔离到不可离处,非到不可非处,总有不可离不可非之痕迹在。不是祖师西来,不假方便,无过可离,无非可绝,直指人心,本来是佛。如迦叶微笑而承旨,神光礼拜而传衣,师资会合,以心印心,宾主相逢,如水投水,其中无丝毫之间隔也。德山云:穷诸玄辨,如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据此,非但般若不能是禅,即以三藏全文,世间语言,诸子百家,一齐会集,亦当不得祖师禅之毫厘。

又当知,般若非不禅也。风声雨滴,谷响山鸣,皆是宾主扣应之处。瞬目扬眉,咳唾掉臂,亦是师资会合之时。粗言细语皆归第一义。如是不但般若是禅,三藏十二部无非是禅也。但则般若虽是禅,禅却不是般若。

禅宗微妙不可思议。若依方便而言,识得者当处即是,识不得者无有是处。今人于识不得处强作识者,愈识愈远,倘能一念回光,将此识心歇下,禅境即得现前。现前与不现前,并无异处,如波生波灭,水不变易故。

然必须识得禅,识心始能歇,如识得波是水,波心自歇故。波心歇,则全波是水。识心歇,则全识是禅。波相空故,浪涌滔天亦不碍于水;识心歇故,八苦交煎亦不妨于禅。生佛本如,唯识而异。总而言之:若欲识得禅,必须歇得心。若欲歇得心,必须识得禅。起心动念,皆违禅宗。

参禅之士,于此可知:此法不可于心外求,拟意思量,即白云万里。若有人授以参禅法门,即受他热瞒,食他涕唾。古德云:假使释迦如来亲自现前,将祖师禅与汝,亦不应受,受即成魔。唯念念参究而求自悟,切勿于未悟前妄认道理,以为己解。果能如是立志坚确,何愁如来禅、祖师禅,不入汝掌握哉!

尝闻:文殊昨夜起佛见法见,被佛贬向二铁围山。佛见法见尚不容起,况起余见乎?佛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凡于言说上求禅法者,总不免落窠臼。若欲说禅者,先须向诸佛诸祖行不到处进取一步,于千人万人见不到处见取一机,然后方可于无言说之禅上言说自在,于生死岸头生灭自由。如其不然,切莫错拟!

今人妄拟禅即教也,禅同教也。曰同,则禅伤矣。曰是,则禅灭矣。呜呼!后之学者,能不戒慎恐惧于言乎哉?

然虽如是,禅未伤也,禅未灭也。古德云:天下无师也,不无禅也。诸佛未出世,祖师未西来,此禅常如是。佛祖无也,此禅不无也。不与万法为侣者,其为此禅欤?

#佛陀涅槃日# 【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佛弟子不能遗忘的佛陀最后的教诫 】

  佛陀不久进入了拘尸那迦罗城,吩咐阿难道:“你去为我在娑罗双树间敷座设床,头在北面向西,我的教法最近可以北方宏传,未来也会盛行在西方。我于今夜将入涅槃。”

  阿难和大家听了都流泪不止,后来大家商量光是这样啼哭没有甚么用,要紧的提出有关如何使未来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才是。经过商量以后,公推阿难请问佛陀道:

  “佛陀!我们弟子大家禁不住伤感之情,有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

  “第一、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大家依佛陀为师,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谁为师呢?

  “第二、佛陀住世的时候,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后,我们依甚么而安住呢?

  “第三、佛陀住世的时候,凶恶的人有佛陀调伏,佛陀涅槃以后,凶恶的人如何去调伏呢?

  “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慈祥恺悌的回答道:

  “阿难!你代表大家提出这四个问题来问我,确实非常重要。

  “你们不要这么悲泣,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大迦叶此刻还在途中,我涅槃前他是来不及赶到。你们要认识法性,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这终是无常之相,唯有佛陀进入涅槃,你们依法而行,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

  “我现在答覆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的记着:

  “第一、你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应依戒为师。

  “第二、你问我涅槃以后,应依何安住,应依四念处安住。

  “第三、你问我涅槃以后,恶人如何调伏,应默摈置之。

  “第四、你问我涅槃以后,经典如何叫人起信,应在一切经首安‘如是我闻’之句。

  “阿难!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佛陀的悟处,佛陀的说法处,佛陀的涅槃处。要紧的是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别的不用挂心,现在不要悲伤,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

  佛陀的话,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更伤心!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这以后,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年龄已一百余岁,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然未闻正法,始终没有开悟。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想到慧灯将要熄灭,法船将要沉没,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的前来向佛陀请教,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赶快向前阻拦道:“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佛陀今夜将要涅槃。”须跋陀罗向阿难尊者要求道:“正是因为听说佛陀将要涅槃我才来的。我此时已感觉到佛世难遇,正法难闻,请你帮忙,我心中有个疑团一定要佛陀才能解决!”这时候,阿难是再三的辞谢,须跋陀罗是再三的请求。大悲的佛陀,不舍众生,听到求道者的声音,即喊阿难道:“阿难!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他是须跋陀罗,是我最后的弟子。让我去除他的疑惑,让他来和我见面。”

  阿难没有办法,只得带须跋陀罗引见佛陀,须跋陀罗很是欢喜的问道:

  “佛陀!世间上所有的沙门、婆罗门、六师外道,都说自己是一切智人,又说除他以外,其他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是解脱大道,别人都是错入歧途。这样互相非难,这正邪究竟如何分别呢?是非究竟以甚么为标准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得到解脱呢?”

  佛陀欢喜微笑着回答道:

  “须跋陀罗!你问得很好,我很高兴为你解答,世间上无论那一个修行者,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他如果不修学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的八圣道,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

  “须跋陀罗!世间上谁的法中有三法印和八圣道呢?我以真实的话告诉你,唯佛陀的法中才有八圣道,唯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解脱的沙门,唯有佛陀才是一切智人。

  “须跋陀罗!观察外道的教法,他们不依三法印,没有八圣道,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虽然他们说有,那不过都是妄言。

  “须跋陀罗!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

  “须跋陀罗!从我成道的时候起,这个世间上才真正的有沙门;我涅槃后,留正法于人间,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慧之源。”

  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当即证得阿罗汉果,他顶礼佛陀的圣颜,发愿作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大家见了都很感动。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床上,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大家都是揩鼻抹泪。这时,风息林静,鸟兽没有鸣声,树木之皮流出水滴,百花都萎谢凋零。整个的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

  佛陀心如止水,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静静的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

  “诸比丘弟子!我涅槃以后,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这和我住世,没有甚么不同。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你们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好贵人,亲厚媟慢,你们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诸比丘弟子!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一定要用辔制,不然,将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这是不能不谨慎注意。

  “诸比丘弟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以心为主,大家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动转轻躁,观看到蜜,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

  “诸比丘弟子!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应当作服药之想,好和坏都不要增减。不要起贪嗔之心,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的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诸比丘弟子!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你们当自摄心,不要起嗔恨的念头;更要护口,不要说恶毒的语言。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就能妨碍修道,破诸善法,坏好名闻,失去一切功德之宝。忍的美德,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能够行忍的人,才是有力大人!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就不能称做有道的智慧之人。

  “诸比丘弟子!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不要有谄曲的心,不要有欺诳的心,不要有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诸比丘弟子!你们应当知道多欲的人,苦恼亦多;少欲的人,才是住于安稳的世界。你们要脱离苦恼,就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就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也能凿石穿山,进入大川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攒木取火,未热而息,虽然要想得火,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的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的利剑,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诸比丘弟子!在生死的大海中,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燃着智慧的灯光,走过无明闇冥的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才能进入三摩地。

  “诸比丘弟子!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不要忘失。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诸比丘弟子!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是宇宙人生真理,今我将要涅槃,如有疑者,可速问我,我当为你们解答。”

  夜是静静的,没有别的音声,只有佛陀说法的音声,月光分外明亮,流星划过长空,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十二因缘有不解的地方,可提出来问。如是三问,大家都默默无言,因为都没有疑惑,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

  “佛陀!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在这个世间上,月可令热,日可令冷,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

  佛陀非常安静,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叫人真难以了解,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的啜泣。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争其必然,自然而然时光会走远,影像会长存,所走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日光不知春已过,风暖连阳始觉夏尊重现在,善待自己,往事不记,未来不惧偶尔的劳
  • 其次对视力也很不友好,躺在床上玩手机对眼睛的伤害有多大,你又不是不知道。小邓帮忙穿的衣服,还说“怎么拽拽的”哈哈哈哈哈哈#李保森lbs[超话]##李保森直播小记
  • 看得出来,妈妈也被我搞得有些难过,她说:你一个人做饭带孩子,我也很心疼,但是你爸不会做饭,你弟妹还怀着孕,我不回去不行啊!拖着大包小包来到娘家,爸妈高兴地为我们
  • 2021.9.15 -11.10 感谢这两个月你来到我的身边 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真的很开心 你是上天赐我的一份礼物 不管什么样子我都会把你留在身边的 你第一次生
  • 此外其人花钱较为大手,不懂得如何理财,因此时常两袖清风,给人一种很贫穷的印象,注定发不了大财;2、指缝大的叫手枯,手枯不利贵不利公门仕途发展,指缝大的漏财,也不
  • 今年第一只棋盘格马鞍包属于PEDRO我一直都钟爱黑白配PEDRO的棋盘格马鞍包非常适合甜酷女生满足了单肩和斜挎两种背法链条卡包的设计细节非常独特马鞍包能收纳所有
  • 金海民书记充分肯定了紫竹高新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对紫竹核心领导班子表现出的稳健与信心表示赞赏。他表示,公司通过3月6日到萍乡经开区考察以及
  • 6、一哄就好的人活该受尽委屈7、我也曾对你心动过,只是赶路要紧,我忘了说8、都会走的,无一例外9、再大大咧咧的人也会觉得难过啊,就像下了很大的雨,别人在等伞,而
  • 这王室专家哪里找来的,都不如我们吃瓜群众知道的多)#音乐分享# Paul McCartney80岁了,他是我最爱的流行音乐家,没有之一。他每次唱Hey Jude
  • 就在黄梅路周公市场最里面,名叫四川卤肉店,主营各式卤肉,兼营自制麻辣牛肉干,70一斤,可以真空包装,汇长买了50块钱的,分了三包,其中一包买回来第二天就吃光光了
  • 请问董事长还有包括核心管理团队,十四五剩下来的这几年,甚至十四五往后更长的时间,有没有一些新的设想?希望董事长在这个场合,在266位股东面前,给大家做一个分享,
  • 7.假如一个人给钱你花,但圈养你,并不是好事。7.假如一个人给钱你花,但圈养你,并不是好事。
  • 《红楼梦》中最经典的9首诗词,读懂了它们,也就读懂了人生。在那个年代,她空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感情细腻却易衰易折。
  • 11、血脂高,头晕胸闷,时常觉得乏力总想睡觉————降脂宁胶囊 降血脂,软化血管。11、胆囊炎,饭后感觉恶心不适————利胆止痛片 清热利胆,理气止痛。
  • 它 入口柔嫩湿润,丝滑回甘,回味余香。它 入口柔嫩湿润,丝滑回甘,回味余香。
  • ——priest《天涯客》#priest#入了心的人怎能说忘就忘,动了心的情,怎能说放就放,想念如影随形,却不敢联系,见面望眼欲穿,却不敢打扰,就这样,痴痴地念
  • [抱一抱]@摩登兄弟刘宇宁 期待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期待刘宇宁白愁飞 摩登兄弟| mdxd | 刘宇宁 | lyn─✨✨✨─────────宁哥 棚主#刘宇
  • 记我的冤种弟弟(由于怕忘记所以专门写下来)昨天休息不上网课和他的冤种兄弟5人约去打篮球因为疫Q原因市内场馆不开他们去了一个很远的粮库打球也是因为同样原因路上没车
  • #情侣头像# #情感语录# 生活本来就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999封情话##张云雷[超话]# 今天是我在超话签到1166天
  • #21天减肥法[超话]# ¹/₈ Fʀɪᴅᴀʏ打卡第74天 (已瘦41斤 还有5斤就下百啦) 昨天吃的果然胖了 不过就0.5斤而已 今天一天应该就能减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