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古文1篇

赤壁赋
苏轼 〔宋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共适 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水汽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浩瀚无垠的茫茫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上面这些想法不能屡次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饮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注释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四部丛刊》本),这篇散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在此之前苏轼因乌台诗案(元丰二年)被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岁在壬戌。
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十五日。“既望”指农历十六日。
徐:舒缓地。
兴:起,作。
属:通“嘱(zhǔ ),致意,此处引申为“劝请”的意思。
少焉:一会儿。
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江:笼罩江面。横,横贯。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宽广的江面上飘荡。纵:任凭。一苇:像一片苇叶那么小的船,比喻极小的船。《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如:往,去。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极为宽阔。茫然,旷远的样子。
冯虚御风:(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
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
扣舷:敲打着船边,指打节拍,舷,船的两边。
击空明兮溯流光:船桨拍打着月光浮动的清澈的水,溯流而上。溯:逆流而上。空明、流光:指月光浮动清澈的江水。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渺渺,悠远的样子。化用目眇眇兮愁予__《湘夫人》怀,心中的情思。
美人:此为苏轼借鉴的屈原的文体。用美人代指君主。古诗文多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倚歌而和(hè)之:合着节拍应和。倚:随,循 和:应和。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像是哀怨,像是思慕,像是啜泣,像是倾诉。怨:哀怨。慕:眷恋。
余音:尾声。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缕:细丝。
舞幽壑之潜蛟:幽壑:这里指深渊。此句意谓:使深谷的蛟龙感动得起舞。
泣孤舟之嫠(lí 离)妇: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嫠:孤居的妇女,在这里指寡妇。
愀(qiǎo 巧)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严肃地端坐着 危坐:端坐。
何为其然也:曲调为什么会这么悲凉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
缪:通"缭"盘绕。
郁乎苍苍:树木茂密,一片苍绿繁茂的样子。郁:茂盛的样子。
舳舻(zhú lú 逐卢):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
酾(shī)酒:斟酒。
横槊(shuò ):横执长矛。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友。侣 :以...为伴侣,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麋(mí):鹿的一种。
扁(piān )舟:小舟。
寄:寓托。
蜉(fú)蝣:一种昆虫,夏秋之交生于水边,生命短暂,仅数小时。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暂。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沧海:大海。此句比喻人类在天地之间极为渺小。
须臾(yú):片刻,时间极短。
长终:至于永远。
骤:屡次。
遗响:余音,指箫声。悲风:秋风。
逝者如斯: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指水。
盈虚者如彼:指月亮的圆缺。
卒:最终。消长:增减。长:增长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语气副词。以:用。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造物者:天地自然。无尽藏(zàng ):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共食:共享。苏轼手中《赤壁赋》作“共食”,明代以后多“共适”,义同
更酌:再次饮酒。
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既:已经。
狼籍:又写作“狼藉”,凌乱的样子。
枕藉:相互枕着垫着。
既白: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1、望
七月既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 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

6、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状语后置)
托遗响于悲风(给)

7、之
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
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

二、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致意,此处引申为“劝酒”) 注:{高中课本上没有标明“属”通“嘱”}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 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 盘绕,环绕)
4.杯盘狼籍 (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
6.扣舷而歌之 (扣通“叩”,敲打)

三、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越过。
今义:欺辱,欺侮。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辽阔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儿子。

5、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1.驱牛相斗比胜负的游戏。 2.相斗的牛。 3.挑逗牛与牛或牛与人相斗。

四、词类活用
1、歌: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歌:扣舷而歌之(名作动,唱歌)
4、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5、舞: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6、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7、正:正襟危坐(名作动,整理,端正)
8、南、西: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9、下: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10、东:顺流而东也 (名作动,向东进军)
11、渔樵: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2、侣、友: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3、.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
14、白: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天色发白,天亮)

五、特殊句式
渺渺兮予怀 (主谓倒装句)
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
寄(如)蜉蝣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 (谓语省略,省略句)
而又何羡乎! (宾语前置)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状语后置(被动句)
固一世之雄也 “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非”为标志的判断句
(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省略句

【涂山故事】宋濂游涂山

宋濂 (1310—1381),字景濓,号潜溪,浙江金华潜溪人,后举家迁居浦江。家境贫寒,聪慧勤奋,6岁读书,每天记诵2000多字文章,9岁能赋诗,有神童之称,“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至元二年 (1336年)应浦江义门郑氏之聘,讲学于浦江青萝山下。元至正九年(1349年)被荐为翰林院编修,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隐居龙门山修道著书讲学。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风格似欧阳修。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开郡学,聘为五经师。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文学侍从之臣。洪武二年 (1369年),奉命任 《元史》 总裁官,很受朱元璋器重,书成升翰林学士。洪武四年 (1371年),调任国子司业,次年迁赞善大夫。洪武六年 (1373年),升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一代礼乐,多由其裁定。洪武十年 (1377年)正月,告老归里。作为一代文学、史学泰斗式的人物宋濂,朱元璋称其为 “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为 “当今文章第—”四方学者称为“太史公”。文章不仅风行国内,时在高丽、 安南、日本等地亦广为流传。洪武十三年 (1380年),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被流放茂州 (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明洪武十四年 (1381年),在流放途中病卒于夔州(重庆奉节),终年72岁。

《明史•宋濂传》载:“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帝得與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这就是明洪武八年 (1375年)冬,时年65岁的宋濂陪太子朱标游怀远,并以游记体撰写《游涂荆二山记》。宋濂在游记中对涂荆二山的山水胜迹,对禹会诸侯的涂山,及卞和献玉的荆山的地望所在,进行考证表述的缘由。宋濂的《游涂荆二山记》,文风朴实,结构严谨,观点明了,用词精练,既是一篇好的山水游记,也是研究明初涂山荆山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其全文如下:

濂既游琅琊山,起行至池河驿,适邮卒递内使监公牒至。及开缄,中藏濠梁古迹一卷,宸翰亲题其外,令濂搜访与青官言之。源因启曰:“临濠古迹惟涂荆二山最著。按《图经》,涂山在昔钟离县西八十五里,荆山亦在县西八十三里,三山本相联属,而淮水绕荆山之背,神禹凿开,使水流二山间,其疏凿之迹故在,人思其功,讫今不能忘。”青宫曰:“至中都,当共往游焉,余将渡淮狩于王庄,先生宜溯流而上,届今怀远县治以俟。”濂奉敕行。洪武乙卯冬十一月己已发舟.庚午日曛,姑泊县西门,而青宫已驻跸于东门五里矣。辛未,濂上谒,青宫喜甚,下令以壬申游二山。濂至期约怀远文学掾王景彰宿舟中,黎明棹舟至涂山足,曳杖入山。山旁废址,旧皆民庐。前渡石梁,复斗折而北,累石为塘,多艺椒之园。行可三里余,视大盘石,青丝间错。颓然欹足,坐谛视文,干藓交封之耳。闻有草生石上,高一尺,其花可爱,不假士力,人取悬檐间,呼为石莲花。复行四里所,岩石荦确,插起道左,危倾欲飞坠。复二里所,从微径入灌莽,抵岩罅,储泉一泓,味甚甘,覆以生茨,曰圣水亭,取水以禜雨多验。复一里余,至山颠,禹庙在焉。庙已毁,惟颓垣破础存。游目四顾,长淮西来,涡河北汇。而寿春、临濠、宿州之境,皆在冥茫昏杳之中,缅想南北战争屯戍处,为惑慨者久之。山之下聚落甚盛,庙史云名禹会村,乃禹会诸侯之地,庐舍之比如栉。移踵入庙,庙前杏树一章,大可蔽十牛,二柏参差左右;树东置小翁,杏柯之水时津津滴其中。庙史云,当晨雾四集,水愈多,其来如泉,可代井汲。石碣二:一大书“有夏皇祖之庙”六字,下刻宋庆元初,州守刘仲光自造;“祷雨记”一,亦记祷雨事。皇甫斌绍熙庚戌来为郡,命钟离尉丁大荣作。石未剥泐,文尚可读。复从庙西循石坡而下,巨石危立如人形,遥望之,一妪俨然也,相传为启母石。庙史云:居人每刲羊豕祭之,至有粉黛饰其貌者,闻之不觉大笑。山半旧有僧房,今废。久俟鹤贺不来,忽使者至云,扈从士马多,无桥可以渡河,青宫不复至矣。言未既,但见旌旗如锦绣曳上荆山矣。濂亦下山麓,入鲧庙,见所题神号鄙俚,弃而不睨。出读祖无择所赋歌,京口孙临为书碑。盖无择谪守寿春过此而作也。复北经县治,折而东行三里所,至荆山。梁魏交斗时就山筑堰,以灌寿春,其遗迹犹斑斑可见。复行三十步,岩广如屋。侧身而入,石屏如床座,可坐人,号为卞和洞。自西上复一里所,过避雨石,石斜倚可避雨,故名。复六十步,至产玉坡。奇石骈列,(玄质而白,缘粲如雪),西有玉池,榛荆迷路不可寻。(景彰欲导游青峰庵,足倦遂止)。时青宫已猎远郊,濂因登舟先还中都云。

惟二山见诸载记者多殊。以涂山言之,春秋左氏传云:禹合诸侯于涂山。杜预注云:在寿春县东北。说者云:今之濠州是也。《国语》《史记》则又云:禹会诸侯于会稽,故会稽亦有涂山。《吴越春秋》 亦以涂山在会稽(又兼载涂山之歌)。应劭云:涂山在永兴北。说者云,今会稽萧山是也。是二说已不能归于一致矣。至于《苏鹗演义》又云:涂山有四,一会稽,二渝州,三濠州,四当涂。然其处皆有禹迹。或者遂谓禹文治水,固尝遍历宇内,而会诸候实在会稽之涂山。柳子厚《涂山铭》,苏子瞻、子由涂山诗,指在濠州者,皆非是。濂之存疑而未决者一也。

以荆山言之,荆山楚山也。楚之先王熊绎,僻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莽,至成王始盛,又昭王有言曰:自吾先王受封,望不过江、汉、河,非所获罪⋯⋯则楚之封疆可知)。七传至昭王,始迁都郢。郢即今之江陵。其地有荆山,一名景山。荆故楚号也,有之诚宜。世则指为濠州。濠州古钟离子国,与寿春密迩。楚自昭王之后,历十一传,(至考烈王),始徙都寿春。

《韩非子》所载卞和献玉事,乃在历、武、文三王之际。昭王上接武王,已越十世。当三王时,钟离何尝属楚,而强谓卞和至此山耶!《新序》又谓抱玉而泣,在共王之时。《杂记》叉谓在怀王及其子平王之时。平王乃昭王之父,下距怀王九世。共王上至武王亦六世,何颠倒如是耶!濂之存疑未决者二也。

大抵山川遗迹,非本诸经史者多不可信。(如葛洪丹灶、郭景纯之墓,在在有之。纵有高世之智,将何以得辨其真份邪!)必欲可信,涂山当稽之左氏,以寿春为正;荆山当正诸史传,以江陵为正。有谓涂山氏乃古国名,禹曾娶其女者,别是一说,与此珠不相涉也。

濂耄矣,诸书遗忘欲尽,所记忆者,未必无舛讹,辄缘纪游,因挂漏书之,以发同游者一失。同游者盖太子正字桂彦良、 晋府长史朱伯言、楚府长史朱伯清、吴府伴读王致远及景彰云。后一月某日记。

节选自《魅力涂山》

来源:安徽涂山

生死观

1.《庄子》以为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所谓“老聃死”就是证明。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之,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养生主》)

历史上有关老聃的记载,说他是西去出了函谷关,而“莫知其所终”(《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此处偏言及其死,后世的道士神化老子之流不得不做还未《庄子》此段作一番说解:“此独云死者,欲明死生之理泯一,凡圣之道均齐,此盖庄生寓言耳。而老君为大道之祖,为天地万物之宗,岂有生死哉?故托此言圣人亦有死生,以明死生之理也”(《庄子疏》) 。圣人亦有终期,则《庄子》认为生命必有尽头是可以想见的了。这样,养形养寿以求长生久视便是渺不可及的企望。《庄子》既知生命不能永久,因而不以养形为根本究竟,那么,面对死亡,可以言说的便只是人的态度了。

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对其用情过度,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天之所受,本无物也,犹以有情相感,则是忘其始者之所受,而遁逃其天理,背弃其情实”(林希逸《庄子口义》) 。人的生死是一个自然而然发生的过程,“‘时’者值其时,‘顺’者顺其常”(锺泰《庄子发微》),“安时处顺”就是知道生命有其来临之时,也应顺其天理,坦然面对它的离去:“既知其来去之适然,则来亦不足为乐,去亦不足为哀”,“知其自然而然者,于死生无所动其心,而后可以养生也”(林希逸《庄子口义》)。“哀乐不能入也”,表达的正是面对生死的态度,是了解自然之必然后坦然顺应之,与大化迁变同其节律,而不是徒然试图去改变生死的自然过程。这在《庄子》是基本态度,《德充符》的最后有一节庄子与惠施的对话: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惠子曰:“不益生,何以有其身?”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

两人讨论的是人有情、无情的问题。显然,庄子其实并不是完全否认人有喜怒哀乐之类自然的情感反应,他所谓“无情”是顺应自然(“因自然”),“不以好恶内伤其身”,这正是说的《养生主》中“哀乐不能入”。

2.生死可以相互转换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薪尽火传”譬喻的意思是:“薪有穷尽之时,而世间之火,自古及今,传而不绝,未曾见尽。”(林希逸《庄子口义》)由此譬喻转而言生死,则大约是指人的个体生命如脂薪,必将有穷尽之时,但大化流行如同火焰,变迁而又相续;这一自然过程如“火传”未尝断绝,个体的生死不过是这一过程的一个环节而已,将自己的生命置于这个自然过程中看,它便可谓是无有穷尽的。

庄子的达观,如果仅仅面对世间种种,还算不得彻底;只有勘破最后的生死大关,才完全成就其达观。《庄子》书中一再表达过死是无可奈何的必然,因为世间一切都处在迁变不已之状态中:“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秋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

明了人生而必有死,这也可以只是一个依据一般生命现象作经验观察的结论,真正达观面对生死,尚待对生命存亡的根本缘由的透视。《庄子》对此有自家深切的看法。这在《至乐》篇“鼓盆而歌”一节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庄子妻死,惠施来吊唁时,见他不仅没有悲哀之色,且正敲着瓦缶唱歌;面对惠施的责难,庄子解释他的理由是:“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在庄子看来,人生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自无而有,由气而成形,再回归于无形,如同四季之迭代。很明显,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是气的形成与变化。关于“气”在包括人在内的物种品类之生灭中的作用,《知北游》作了最简单明白的表述:“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之存在与结束其实不过是气的聚散活动而已。

《庄子》生死观在后世的延续

庄学对于死亡的达观,虽然具有甚高的境界,但远超常情之外,不是一时即可为人接受的。对于生命的关切是人类基本的冲动。这似乎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关口。汉代人对于生命的长生久视抱有强烈的企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对古典理性精神的反拨,对于长生法术的追求乃成一时风尚。然而求仙之在现世难以应验,最终必然会引致对它的反省、疑惑。在企求破灭之后的失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古诗十九首》里即充斥了生死之感,表达得最主要的就是人生之有限的尖锐意识。“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人生非金石,焉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对此,古诗作者诉诸的法门是及时行乐、世间荣名等。这是一种执著生命的表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死亡如果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不妨专注现世的生活,然而这种专注恰恰是对于不在视野中心的死亡的强烈意识的证明。在这个意义上,他们对于庄子式的视死生为一体观念,一定是不能理会的。

再后,因眷恋、执著于现世生命而对庄子的以理化情从而坦然面对生命的达观作出直接反对的是王羲之。

兰亭会时在永和九年(353)春三月三日,众名士临水修禊,饮酒赋诗,将所作诗汇集后,王羲之作《兰亭集序》。当那些名士们聚集在会稽山阴兰亭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之间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们“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相与“畅叙幽情”,“信可乐也”。一个“乐”字,突显了当时的氛围。然而,随后来临的是良辰美景难以久住的伤悲:“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岂不痛哉!”。一个“痛”字,点明了此刻的情感陡转。以此看《兰亭集序》,可认为其具有两层结构,即兰亭集会之乐以及由联想到快乐之不永而来的悲哀。在山川美景及欣悦心情下,因深感这一切不能持久而骤然转向悲哀。

然而最引人瞩目的是《序》中对庄学生死观的直接否定:“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谓“一死生”,出《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而“齐彭殇”,见《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对于王羲之而言,生死之间有着截然的划界,这是一个无法解脱的困境,因而对《庄子》“寿夭生死”一致之说是无法接受的。 https://t.cn/R2Wxly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份财报最让行业感到振奋的,还不仅在于50亿元的总收入,以及达82%新高的毛利率,其各个业务板块的细分数据,更让人确信那个狂飙突进的携程“回来了”---2020
  • 」北「是个小朋友用的椅子没关系吗?」北「(笑)虽然我不清楚、但是东京马拉松的会场之类的地方、好像会有扮成那样的人诶?
  • 14.只将水竹烟云兴,说与风花雪月知。——汪国真12.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 岁月山河,那些经历劫数, 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
  • #话剧舞台上的吴谨言#不管什么舞台什么角色她都完成的很好没有重复的不管 魏璎珞 李皓镧 夏浅 姚子衿 易钟玉个有个的性格特点她都做的非常好 加上今年夏天浪姐舞台
  • #刘耀文你好星期六# #刘耀文 超绝少年气# “猝不及防的心动从一开始就覆水难收” 下午好@时代少年团-刘耀文 cr水印 kz直拉
  • 而如今,“好品山东”加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这句新口号,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名片。与当年的“好客山东”相比,今天的“好品山东”不再是局限于旅游业,而是向着
  • 但是我不说,自己悟去吧……年纪大了,给自己一个舒服舒心的日子,重要的是自己去努力的做。果然它们一副不太需要我插手的样子是真的不过希望今晚折腾一趟之后明天也能好好
  • 哦,原来是Yeezy 350V2啊[笑cry][允悲]我:呃…没买过!可能是我太low了[汗],就算我穿上椰子我依然也做不了潮人[笑cry]#yeezy350v
  • 此外从整体产线结构也会有变化,过去我们90%以上的产品是TV出货,而从19年开始我们把IT产品和商显作为我们下一个成长的关键要素,这使得我们拿出T1、T2、T
  • 李红的事业运很好,到五十多岁都不缺露脸机会,工作方面肯定是非常完美的。杨幂也是己未日出生的,成年后都挺有成熟女人的魅力的。
  • 他是一名粉丝,还对赤羽瑠璃进行了跟踪,那为什么瑠璃从这个男人的房间跳下来呢,故事要追溯到四年前……5、《ささやかだけど、役に立つけど》第一次在高中广播室的活动房
  • 我不能这样自甘堕落,曾经的我眼睛里也有着小星星,也有万千星河,或许现在我很难靠近我的梦想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一点一滴的向前行,我一定可以慢慢的靠近自己的梦想,这
  • #重逢牡丹亭# 文 / 罗周题 /《:生死梦中》L先生向我约稿《牡丹亭》之整理改编,我说《牡丹亭》演出版纷纭,用不到我再掺和,他却说,相信我心里,定有一版我自己
  • 除此之外,Ethel Warwick还是Herbert James Draper那幅名画“The Lament for Icarus 伊卡洛斯的哀歌”的模特之一
  • 刚到单位,同事们纷纷发消息、打电话问我国庆安排,如果回家抓紧走,晚了可能会feng……其实不是他们说的DY坚持了三年还是…”而是我们做的“DY竟然能坚持三年才…
  • 3⃣️要想维持一段感情,单方面的付出永远不会取得成功,我们一定要让伴侣了解自己的责任,承担自己的责任如果你已经开始过度付出了,那么就要明白,只有爱自己的人才能够
  • 有企业商用需求的会根据制度要求报价制作时文案会帮忙审查美化一般工期2~3天,当天加急稿件统一加50所有设计统一收全款的30%定金后开始制作详细制作交稿步骤私聊,
  • 给忙碌的自己一次愉快的尝试,也给我们一个表现的机会[害羞]选择麻辣e族,保证给你一次最完美的美食体验[鼓掌][鼓掌] 麻辣E族:吃货福利[坏笑][坏笑][坏笑]
  • !!
  • 采取国际优质的原材料为消费者打造奢宠精品;使用“抗老专家”精雕之肌淡纹面膜15分钟沉浸式感受院线级SPA,身心同享高阶养护,轻轻揭起见证肌肤焕嫩发光的改变,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