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宫“尚食”的几个事 #尚食# #尚食[超话]#

本文首发于《扬子晚报》,作者胡丹(皇帝不称朕)

尚者,上也(如尚方宝剑又名上方宝剑),尚又有掌管之义(如尚书),则“尚食”既指上方之食、御食,也可以是掌领上食之机构。总归“尚食”不是民间能用的词,它是皇家的专属;说白了,尚食就是管皇帝一家子吃饭的。

一、明宫确曾有过“尚食”

“尚食”是明代内廷机构,这在《明太祖实录》里有明确记载:1365年七月,当时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宫里,“置尚食、尚醴二局,设大使、副使各一人”。顾名思义,尚食管饭,尚醴管酒,有酒有饭,就可以饱醉了,看起来吴王的日子很有些好过了!

开设专门的“尚食局”埋锅造饭,这是朱家王朝兴旺发达的一个微小信息;不到三年,朱元璋果然登基坐殿,当上了大明皇帝。而这个开国前设立的尚食局,很可能是明宫最早的宦官衙门。

明朝首次“定内侍诸司官制”,是在洪武二年(1369),这时尚食局不见了,而在近侍内臣60人中,有“执膳”4人,专管皇上吃饭——《皇明祖训录》记:“执膳奉御,掌监造御膳供进。”

老朱家的生活越过越好,尤其是建国后,添丁加口的速度加快,朱元璋大小老婆四十多位,皇子公主合起来也有四十多,一旦开起家宴来,坐满十桌不止,光靠4个内臣执膳,肯定兜不住。不知后宫是搭伙吃饭,一齐吃集体食堂,还是各宫自开小灶,各顾各的?

洪武五年(1372),内廷始设“六局一司”,尚食局又来了!但它作为“六尚女官”之一,由宦官衙门变成了“女官之职”。朱元璋对设立女官这事儿很重视,专门派了两名宦官前往苏、杭二州,在民间选择能写会算、愿意入宫的妇女,一共44位,送到南京,其中14人授职任事,其他人因未满二十,赐银遣送回家。尚食局既然由妇女管理,理应专门照顾妃嫔和幼年皇子女的饮食。

皇明的后宫,规模不断扩大,尚食局也随之扩编,到洪武末年,尚食局的女官首领“尚食”增为二人,正五品,下设司膳司,“掌割烹煎和之事”,而且,“凡进食先尝之”——由这个情节来看,司膳司也供办御膳。但尚食局管的事,已不止主家的饮食,它下面还设司酝、司乐、司饎三司,分掌舆辇伞扇、园苑蔬果和灯烛膏火之事,相当于宫廷的总务科,而不止“膳食科”了。同时内官衙门里增设了四品尚膳监,掌管御膳与宫中筵宴及食用之物。

明朝的内廷,从主上到大小宫奴,总在两万人上下,一到饭点儿,这么多人一起突突地开火造饭,顿时炊烟四起,可不称盛景乎?大概京人都会指皇城说,万岁爷开饭了!

皇家的后厨,如上所言,包括尚食局与尚膳监两大系统,各自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吃饭的人太多,对宫廷后勤,是很大的考验。

在这些人中,自然皇帝的吃饭问题,最为重要。而皇帝对“饭口”的重视,不妨从朱元璋对厨子的特别态度说起——

二、朱元璋父子与厨子

洪武十一年,诸皇子中,前面几个儿郎已长成大小伙子,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打发他们到各自的封国去,好亲自掌领他老朱家的军马。几个王子上路了,忽一日,朱元璋接到密报,说第二子秦王朱樉,在到西安就藩的路上,因为一点小不如意,鞭打了厨子。而另一路到山西太原就藩的三王子晋王朱棡,也因小事笞辱了膳夫。

厨子、膳夫,打不得!

朱元璋竟然大起惶恐,立马点灯铺纸,亲笔写了一份敕谕,令人急送至儿前,谆谆告诫小子们,侮辱“造膳者”,有多危险!

他说:“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朱元璋却上升到“立命”的高度。他告诫秦王:你的吃食,掌于厨子之手,你不把厨子当人,“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为何不可?不是怕他勺子一颠,饭菜分量不够,而是“(你)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直白说,就是你把他打狠了,他在你食物中下毒,你小命不保!

在给晋王的教训里,朱元璋还拿自己现身说法,他说:

“你老父我率领群雄平定祸乱,对人从未姑息过。唯独厨子徐兴祖,事我二十三年,我从未折辱过他。”

这位以屠戮功臣著名的开国皇帝,一生杀人无数,独独对一介“膳夫”坚持“群众路线”,紧密团结,不愿结怨。“怨不在大,小子识之!”他是这么总结的。

朱元璋对这些“小人”可真是好,不单常赐以白金、宝钞,还送大官给他们做。朱元璋的厨子徐兴祖、井泉,都做到光禄寺卿;剃头匠杜安道、洪尚观,做到太常寺卿,都是从三品的皇皇京卿(参见拙著《大明王朝家里事儿》)。

明初时,宫廷制度初建,宫里有一些外臣服务皇帝的饮食,是特例。后来内外隔绝,规矩大发了,就不大有外人能入宫操膳,皇家的炊事员,都是内臣。

三、大太监魏忠贤靠“办膳”起家

在《尚食》这部戏,似乎宫廷女子包揽了后宫美食。其实,做饭辛苦,对体力是不小的考验,在家里,多是妈妈下厨,女主人管起一家子吃喝。但是在以做饭为工作的岗位上,还是男子才能胜任,所以历代名厨,多为须眉。

在我所能记忆的明代史料里,反映宫女与宫廷饮食关系的材料极少,很难展开了讲,或许只有这样,才给艺术创作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间吧。看美女颠勺,总强似看那太监!然而,事实上,在明宫把勺的,却都是阉宦。

宫闱深远讳密,是外人难以知悉宫廷生活的主要原因。明末太监刘若愚写了一部《酌中志》,专记宫廷之事,提供了不少珍稀材料。他在记载“圣驾御前”近侍机构时,记有御药房、御茶房,还有尚冠、尚衣、尚履、管净(出恭之事)等诸色内臣,却偏偏没有一个管皇帝吃饭的“御膳房”;倒是有一个“大庖厨”,虽然也名列“近侍”(即亲近内臣),却怎么听也像一个大厨房,可能管着皇上身边近侍的饮食,而非万岁爷的御膳。

关于御膳的情况,刘若愚也有宝贵的记载,他说:

“天启以前,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流办之。”

就是说,在熹宗天启年以前,万岁爷用膳,都是由名位最为尊显的几个大太监,即司礼监的掌印、秉笔太监和掌东厂太监轮流操办。

为万岁爷办膳,是身份的象征,虽说皇帝就一张嘴,他能吃多少?可到底是准备“天馔御食”,场面不得不大。刘若愚记道,天启年间,司礼太监王体乾、魏忠贤、李永贞连同皇帝乳母客氏四家轮流办膳,每家管事官数十员、造办酒醋酱料厨役数百人,这还是紫禁城之外的;皇上吃饭了,在乾清宫里领膳、请膳和管果酒的近侍,每家也在四、五十员以上。
皇上一顿饭,宫里宫外大几百人忙活,可见这一口饭的排场和铺张。

而皇帝是不出伙食钱的,所需费用全由办膳的大太监承担,说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也算是荣宠之累吧!崇祯帝即位后,革除前朝弊政,改由尚膳监负责御前饮食——“亦节省意”。替谁节省呢?其实受益的是那几个大老太监,他们开脱了。但据刘若愚说,崇祯十四年后,复令司礼监掌印、掌厂、秉笔太监“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为什么突然又要“遵祖制”了呢?这时候明朝不行了,尤其是经费左支右绌,皇帝也穷啊!崇祯帝也在想辙开源节流,于是下令将老规矩恢复起来,让那几个大太监挨着月份,轮流办膳,管皇上吃喝,实际上是借着“遵祖制”,把饭钱甩锅给了太监,他自己倒省下啦!崇祯帝也够鸡贼的。但皇上把腰包捂紧了,可办膳太监不会自己白白往外掏钱,皇上的饭钱,归了拢齐还是要从公家抠出来。

大家都知道,厨房管事是个肥差,因为做饭先得买菜,菜钱就是出油水的地方。刘若愚就记说,魏忠贤在给熹宗的妈王才人“办膳时,便渐充裕”。熹宗的爹,当了二十多年太子,不遭待见,自然“青宫凉薄”。熹宗他妈,又不遭太子爷待见,更是阔绰不起来,直到生下熹宗,才有专人办膳,魏忠贤就是抓住机会,夤缘入宫,为王才人母子办膳,以后才靠着这层关系发达起来。想当初,主子不富裕,魏忠贤都能“充裕”起来,说明宫廷菜钱里,油水还真是不少。据说崇祯帝一次想吃城里某家糕点铺的点心,派太监去买,普通人一两银子能吃饱,太监一经手,一百两银子不止,油水全被太监揩了。太监们还常以办膳为名,宫里宫外勒索食材,也是一宗发财之路。

从《酌中志》所记几个太监的“办膳处”来看,都比较分散。这就让我想到,今天我们去紫禁城参观,见明朝皇帝住的乾清宫,四下里似乎没一个厨房,宫里全是木头宫殿,防火关节重大,也不可随便搭灶开火。为皇上办膳的太监们各自找地方为皇上做饭,饭做得了,不可能打电话请皇上移驾过来吃,还得用笼屉装好了送去,路上一经风,菜凉了,还能好吃?说实话,我感觉皇帝在吃这一口上,未必是满意的,最大的不足,应该是没法像普通人那样,家里吃腻歪了,可以随时下馆子。

皇上家有庞大的班子造办御膳,想来真是人间珍馐,可是这就跟吃食堂一样,纵然花样很多,久之必然生厌。皇上念的不是龙肉凤胆,而是变个口味,吃点花样。我曾见一本明代笔记上说,成化年间,一个很有才名的翰林老先生,不仅一手文章铺排得好,还调得一手好羹肴,他有一道菜,皇帝特别喜欢吃,太监想学了来,方便做给皇帝吃,可是向翰林老先生讨教,他却死活不肯教。原来老先生是拿这道菜当作“勾引”皇帝的饵呢!皇帝想他的菜,必然想他这个做菜之人。这个事例说明,皇帝想尝鲜儿的欲望是很强烈的。主要还是宫里规矩太大,御厨做饭有板有眼,不容许自由创新,所以菜色虽然十分丰富,可皇帝每天吃着吃着,就把胃口吃败伤了。

人啊,
总是在适合的年纪做着自己认为要做的事,
很多事情不是不想,
而是时候未到,
很多事情没有对错,
只有当下要不要做,
很多事情总是出乎预料,
但细细想来个中缘由倒也合情合理,
有很多错过即是不得已也是应分,
有很多未到即是不强求也是无奈,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都应该负责任的做出选择,
有些时候不是我们做出了选择,
而是环境,年纪,社会,外界替我们做出了选择,
愿3月美好如春,春风暖人,做更爱自己的人

清朝从一品的直隶总督,权力非常大,为何管不了正三品的顺天府尹?

清朝入关后,为了便于管理地方,也为了上传下达的效率更高,延续了明朝的总督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设了八大总督。

不过,清朝的总督与明朝的总督仅仅是名字一样,其权利范围和所能行使的职责大相径庭。

明朝的总督,相当于一个特派员,哪里遇到了麻烦事儿,需要朝廷出面处理时,朝廷就会派出一位大臣,领总督衔,去处理相关事务,处理完毕后,大臣回京,总督衔取消。

而清朝的总督,就是一个常年驻守地方的封疆大吏,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常设职位,地方上的军政等事务,都归该地区的总督负责。因此,清朝的总督手中的权力很大,像我们比较熟悉的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封疆大吏,在朝中的地位都相当显赫。除了湖广、两广等这些总督外,清朝还有个位置十分关键的直隶总督,其负责的区域,在京畿周边,同样也是朝中大员。

不过,虽说直隶总督权力大地位高,但有一个品阶比他低的地方长官,他却管不了。这个地方长官,就是清朝的顺天府尹,一个品阶只有正三品的知府。

如果单从品阶上来看,直隶总督要比顺天府尹高上两级。前文讲过,清朝共有八大总督,分别是直隶 、两江、陕甘、闽浙、两湖(即湖广)、两广、四川、云贵,这些总督的品阶,按清朝的制度,属于是正二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清朝的总督,一般都是从一品,比正二品高一个级别。

为什么呢?因为清朝朝廷在授予官员总督衔时,通常会加上另外一个头衔,比如兵部尚书、右都御史等。这样一来,两个头衔相加,总督的品阶就变成了从一品。(“总督。从一品。掌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

举个例子,像我们十分熟悉的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9月的时候,被咸丰皇帝授予两江总督一职,在他被授封之前,朝廷就是先赏加他兵部尚书衔,之后再授予了两江总督。也就是说,清朝的总督加另一个头衔,已经成了惯例。

相比之下,顺天府尹的品阶,在总督面前并不占优势,根据清朝相关制度,顺天府尹的品阶,通常都定为正三品。正三品的官衔,在清朝不算高也不算低,属于中等地位,而与总督的从一品对比,双方则差着从二品和正二品这两个级别。

按理说,品阶低的官员,应当受到品阶高的官员管束,比如两江总督就能管住湖南某个地方上的知府,双方是上下级的关系。但这种情况,在直隶总督和顺天府尹身上,却根本不会出现,双方不仅不是上下级,甚至还能平起平坐。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其一,顺天府尹所管辖的位置比较特殊。

按照清制,直隶总督所能管辖的范围,是整个直隶省,其范围就是如今的首都、天津两市,外加河北大部分,以及山东、河南两省的小部分区域。另外,在康熙之后,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还囊括了部分内蒙古的区域。如果在地图上标注的话,清朝直隶总督的管辖范围,就是以京城为中心,上下左右辐射,涉及到如今的四个省、两个市的行政区域。

而顺天府尹的管辖范围在哪里呢?简单来说,就是包括京城以及京城近郊的几个州县。像如今的通州、宛平、大兴等,当年都是顺天府尹的管辖范围,换句话说,就是皇城以及皇城周边。从地理位置上来讲,顺天府尹的管辖范围,是处在直隶总督范围之内,因此,按照常规,顺天府尹是直隶总督的下级才对。

但这里就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就是顺天府尹管辖的中心区域,包括了皇城在内。皇城也就是紫禁城,乃是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也就是说,顺天府尹的职责区域,就是我们常说的京畿地区。

这个位置,从明朝定都之后,就十分重要,清朝同样也是如此,因此,该地区在全国的行政地位,历来就高出其他地区。所以,管辖这里的行政长官,虽说在级别上也是知府这一级,但其地位却不是其他知府所能比的。比如,同样都是府级长官,但顺天府的最高负责人叫做“府尹”,其他府衙的长官只能叫做知府,别小看这一个“尹”字,这是历朝历代赋予京畿地区行政长官的特权。

因此,虽说直隶总督负责管辖的范围中,含有京畿地区,但这里却并不受其直接管辖,而是单独列了出来,就好比我们今天的直辖市一样。既然是直辖市,自然双方就不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因此直隶总督也就无权管理顺天府尹。

其二,因为管辖位置的特殊,朝廷授予顺天府尹的权力极大。

顺天府尹的级别,清朝时规定得十分清楚,其行政地位,是高于其他府衙的知府的,并且,很多时候还和直隶总督不相上下。比如清朝时,在很多皇帝的诏谕中,经常会把直隶总督和是顺天府尹并列。

嘉庆年间,嘉庆皇帝就曾下过一道诏令,诏令中明确要求,顺天府所辖州县的官员任免,均由顺天府尹自行挑选报备,而直隶总督只能是协同办理。这种与总督并列的情况,在其他省份是不可能出现的,比如广州知府不会和两广总督并列。

除此之外,顺天府还有一个特权,就是可以直接上殿面君,也就是其能享受“直达圣听”的高级待遇。不要小看这种待遇,在清朝,也只有朝中大员才能有资格面圣,像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如果没有旨意召见,想见皇帝那难得很。

还有,顺天府在当时,可以承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诉状,要知道这可是刑部干的活,因此,清朝的顺天府,还有个绰号,叫做“小刑部”。换句话说,清朝的顺天府,拥有着高于地方府衙的行政特权,并且还能“直达圣听”,而这种特权来源的根本,也是因为其管辖位置的特殊。

前文讲过,顺天府的管辖范围就是皇城以及周边,而这里是全国的权力中心,而这里什么人最多?自然是皇族成员以及八旗子弟最多。我们都知道,清朝的根本就在于八旗,因此,在清朝入关之后,那些曾经跟着打天下的八旗子弟,摇身一变,就成了皇亲贵胄。

但皇亲贵胄中,也不是没有不法之徒,这些人平日除了吃喝玩乐之外,指不定还会惹出什么事情来。而一旦惹出事情,总得有人去管吧。谁来管?皇帝自然不可能去,毕竟是九五之尊,其他的王爷什么的,同样也不会,因为犯不上。所以,就必须得有个地面上的官员出面,来处理这些事情。

但问题是,如果这个官员权力太小和级别太低,就会被轻视,继而就无法管理。因此,朝廷就有必要赋予顺天府和顺天府尹较高的权力,以此来镇住那些惹事的八旗子弟,让这些人不敢轻视这个地方官。

这个例子,同样也说明了顺天府尹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就决定了其和寻常的知府不一样。因此,直隶总督管不了顺天府尹,也是十分正常的。

其三,清朝的朝廷,对于顺天府尹的高度重视,让其有了超然的地位。

从清军入关开始,就对顺天府尹这个官职极为重视,毕竟这个位置关系到自身安危,因此就不得不慎之又慎。重视到什么程度呢?在最早的时候,清朝选择顺天府尹,有着“非亲近人不授”的原则。换句话说,在清军刚入关的时候,出任顺天府尹的官员,必须是清廷信得过的人,也就是所谓的“自己人”。

什么是“自己人”呢?当然是旗人,也就是八旗中的一员。比如在整个顺治朝前后十八年的历史中,所有担任顺天府尹的,其出身均是汉军旗的人,其他外人即便是能力再强,也没有资格担任该职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清朝刚入关时,天下的局势尚且不太稳定,甚至还曾几度威胁到清朝政权的统治,当时的清政府,始终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所以,作为京畿地区,清政府自然是极为重视。毕竟这里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紫禁城的安危。因此,只能是选拔靠得住的人担任这里的长官。直到康熙中期,随着局势的逐渐稳固,顺天府尹才打破了只允许汉军旗人出任的传统。

正是出于朝廷对该地区的高度重视,因此顺天府尹不管在朝堂上,还是在皇帝的心中,其分量都十分不一般。同样也是源自于皇帝的重视,因此,直隶总督也就不可能凌驾于顺天府尹之上。虽说顺天府尹有着诸多特权和非比寻常的地位,但也不是没有任何约束,清朝的皇帝为了稳固统治,同时也为了防止顺天府尹有不臣之心,也做有相应的防备手段。

从雍正登基开始,雍正帝就对顺天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雍正皇帝要求,凡是直隶籍贯的官员,不得任职于顺天府内。换句话说,就是本地的官员不得在其中任职。这个规定的好处,就是能有效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并且杜绝当地的官员仗着在本地做官的优势,形成一个由本地势力组成的组织。

另外,也是从雍正开始,经常会派六部的堂官去顺天府,以本职兼管顺天府的各项事务。这种六部堂官来兼管的方式,在当时有个单独的官职,叫做“兼尹”。意思就是兼职的府尹,其与常设的府尹一起,共同处理顺天府的事务

需要注意的是,“兼尹”虽说大部分是六部的堂官,品阶也比顺天府的常设府尹高,但双方同样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至少在顺天府内,两者的地位都是一样。而之所以会有“兼尹”的存在,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让朝廷放心。

毕竟顺天府管辖的是皇城,其本身具有的权力,就已经很高,如果把对其进行监控的话,保不齐会滋生不臣之心,因此,朝廷才会特意设置了一个所谓的“兼尹”,让双方有所牵制,起到互相监视的效果。

总而言之,清朝的顺天府尹,其地位十分特殊,虽说直隶总督在品阶上要高其两级,但却无权对其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因为顺天府尹所管辖的范围是皇城以及周边,这个位置,决定了其特殊性和超然的地位,因此,直隶总督只能与其平起平坐。

#历史##冷知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不要害怕开始,经历了起步时的艰难,方能产生飞跃的嬗变;不要畏惧结束,所有的结局都是一个新的开端。”#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和你在一起,使我曾无比欣喜地懂得,
  • 这一季的喜欢你我也是就是看的人神清气爽,连张绍刚都认证了,难得男女嘉宾几乎都长嘴,付出了会说,心动了会认,不开心了会谈,飒爽死谁了,我!男嘉宾萌萌也是直球好手,
  • (买卖盈亏自负)1、中欧时代先锋(001938)2、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005827)❣️之前买的白酒和券商,目前收益确实是很高,涨的时候很多的朋友问我到底该不
  • 高能量女生都在做的五件事,提升磁场,迎接好运: 1、不抱怨 要想成为高能量的女生,首先要做到不抱怨。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一味地抱怨,只会让自己成
  • 但粉丝也没必要一个劲的薅着王阳骂,毕竟不管报谁都是剧组的选择,而选谁提名也是评审的决定。没想到,游本昌老师竟然主动放奔了参评白玉兰奖的机会,这一举动真是让人刮目
  • 因为没抢到票而没有去往刮大暴雪的4680~2.14我们计划了一天厦门旅游,因为给我拍照而错过了最后一班动车~5.1因为高速堵车好晚才到,你为了安慰我买了个小蛋糕
  • 接耶耶下课然后夜唱去咯两个幼稚鬼碎嘴子耶买的歪嘴子水这朵牵牛的生命力太顽强了我有魔法言出法随大口吃肉hellokitty谁会不喜欢鲨鱼说这是她5天的饭量抢宝宝的
  • 时光步履匆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慢慢明白:学会接纳和允许,懂得释怀和放下,看透名利,看淡得失,看开过往,看清人心,以随缘随性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日子,才是做
  • 当你爱一个人远超过爱自己的时候,你就变得很勇敢——罗伯特·麦卡蒙《奇风岁月》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繁星·春水》 冰心如果问我思念有多重,不重的
  • #你好乌鲁木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我们不要跟别人比生活,也不必去羡慕别人的生活,而是知足自己的生活,珍惜自己的一切,不怨不恨,不争不
  • 【儿童节记协有惊喜#中国记协六一实力宠粉#[送花花]】小时候,我们都在憧憬早日长大。【儿童节记协有惊喜#中国记协六一实力宠粉#[送花花]】小时候,我们都在憧憬早
  • #月运##戊土# 五月戊土之前就说并不是很好,只有戊申那些会还可以,戊戌,戊辰都算不上是回血,都是从之前戊辰月的问题里面拔出来,跟拔萝卜一样,之前是一身泥,现在
  • ❤️另外,我自己曾在一个旅行网站上看到一条旅行日记推荐,评论区里有人写道:“这篇日记让我对生活充满了期待,犹如找到了一缕温暖的阳光,带给我无限的正能量!#热评热
  • 要想知道复刻表的,首先要知道“大厂货小厂货”。如何辨认瑞士手表的真假,我这里写了点入门级的小知识我们都知道,加薇 136 4575 991 (去掉空格)我们在购
  • 如星光璀璨,如宇宙般浩瀚中间的星星宛如从海中诞生的维纳斯太有视觉冲击力了,神秘而梦幻像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浪漫到极致,这系列很难不买啊款号:8001中号36×2
  • 比这其次的是有人可爱、有爱可做的时光。#新能源大牛说#看着这个,真的好感慨啊~他是南韩最好的队长,最好的哥哥。
  • #王者荣耀共租号[超话]# 租租 iq v10 p411 时租3.5r 无包夜15r 日租23r 可排三星不补五水三星一无双53传 ⭐️朵莉亚/关羽/海诺/黄忠
  • .⭐️ 玄关改造的主要需求:- 我们鞋子多,而且刘先生的jiojio比较大,需要大量的鞋柜收纳空间- 希望可以把外套挂起来,雨伞收纳- 有换鞋和放包的小凳子-
  • 【沃尔森】手电筒强光可充电小型便携 [喵喵] 19.9 [中国赞] [二哈]   在上楼梯的时候.男孩又犹豫了.女孩看着男孩.男孩很为难地看了看女孩.说:我
  • 前男友分手一年多了我才发觉你有好恶臭 1.在很少的人点赞和评论的美女视频底下评论“回我一下”被我逮到了还说只是想看看她会不会回而已2.在我阳了的那几个晚上 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