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俄乌信息战# ,#战争背后的战争# 】驻守黑海小岛(蛇岛)上的乌克兰士兵是全军覆没还是集体投降?乌克兰领导人是离开了首都基辅还是在继续坚守?某视频中与女儿挥泪而别的是乌克兰士兵还是乌东地区的亲俄人士?自2月24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开战以来,这样混乱的信息就层出不穷。而在这场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都不愿看到的战争爆发之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信息战、情报战、心理战就逐渐升级。在美国总统和情报部门大胆预测“2月16日俄入侵乌克兰”一度“失准”后,俄外交部要求西方就散布虚假信息道歉,并称“此类西方的宣传行动是‘信息恐怖主义’”。就连美国的盟友也心里打鼓:美国为什么这样热衷于信息战?然而,瞬息万变的局势表明,在这场抢夺“控制叙事”主动权的战争中,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甚至乌克兰,都在尽其所能地表现。就像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研究与传播学教授胡安·曼弗雷迪所说:“宣传也是一种战略资产,就像外交和威慑一样。”

“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真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这句话据称1917年出自美国参议员海勒姆·约翰逊之口。而乌克兰很显然是美国和俄罗斯信息大战的第一个受害者。乌克兰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媒体人2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美国情报部门所说‘俄16日入侵乌克兰’,最开始我认为不会发生。尽管美媒传俄在乌俄边境地区有20万军队,但是两国边界长达2000公里,且我们的军人数量远远多于20万,因此俄不太可能发动军事行动。但当军事行动真的开始后,说明俄方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开战以来,俄乌双方的情报战更是让全世界看得眼花缭乱,但不管怎么样,乌克兰没有让俄罗斯赢得豪赌,因为曾有消息说‘俄方说48小时内结束战斗’,现在早就超过48小时,战斗仍在继续。”他还表示:“作为媒体人,我知道舆论战和信息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坦率地说,乌克兰从来不想要战争,美方的信息我们并没有完全相信,俄方的信息也一样。”

如果以2月16日的那次开战预判为时间点,美国情报预测的“准确性”只是晚了七八天而已。但从16日到24日这些天的俄媒报道看,俄罗斯认为自己是“赢家”。俄卫星通讯社16日援引俄政治学家阿列克谢·马丁诺夫的话说:“美扬言俄要对乌动武,甚至安排美国驻乌外交人员撤离,但俄方却宣布从俄乌边境撤军……不管今天西方的宣传说什么,所有对政治和国际关系感兴趣的、有思想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俄罗斯在这一轮信息战中取得胜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7日刊文为拜登政府辩解说,美国不断扩大对俄信息战,使世界高度戒备俄或将对乌开战,而拜登政府此举是为了继续对俄方施压并保持同盟友的团结。文章分析说,这代表着美国采用最新的公关行动策略:利用提前泄露出来的情报使莫斯科无法再通过其擅长的“假信息手法”获得优势,只是效果可能并不可控。

乔治·比贝是美国国家利益中心的副总裁兼研究主任,曾任中央情报局俄罗斯分析主管,著有《俄罗斯陷阱:我们与俄罗斯的影子战争如何演变成灾难》。近日,比贝在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撰文,回忆起自己曾应邀与几位俄方嘉宾——都是俄最有见地的外交政策专家一起参与的政治脱口秀节目。节目中,俄方专家嘲讽美英不断放风俄罗斯会对乌动武的做法,形容这样的报道“只是西方与俄仍在进行的一场信息战中的胡乱射击”。俄方专家还质问比贝:“西方相信这些报告吗?”比贝只好回答说:“情报分析绝非易事,当然会出错,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即是最明显例证之一。但我确信美国政府这次有关对俄乌冲突的情报准确。”

在西方的分析人士看来,美国长达数周的密集告警带来的问题是:人们很难知道要发生什么,也不知道这样的警戒能保持多久,反而加剧了欧洲对现状的不安全感和对未来的焦虑感。这导致在俄不发动军事行动的时间段内,北约成员国以及美乌两国政府之间可能会产生分歧。还有媒体翻出纽约大学研究俄罗斯安全的专家马克·加莱奥蒂2015年发表的言论,他当时建议西方对俄罗斯的信息战不要过于偏执,那样的话容易“让自己暴露在阴谋论和耸人听闻的胡言乱语中”,特别是在当前的环境下,西方将饱受内部矛盾信息的折磨。

“到目前为止,它是否阻止俄方采取军事行动?答案是‘没有’。”英国国防智库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副所长乔纳森·伊亚尔在谈到西方对俄发动的信息战时无奈地说。美国乔治敦大学欧亚、俄罗斯和东欧研究中心主任安吉拉·斯坦特也表示:“我们正在与俄罗斯人进行一场信息战,而且我们已经持续一段时间。我认为俄罗斯人被吓了一跳。我认为这有可能产生影响,或许促使俄领导人重新考虑他可能要做的其他事情。”

俄罗斯信息战迎来转折点?

“白宫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在预告俄方随时入侵乌克兰,但详细程度和可靠性却让人想起美国当年如何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化学武器清单。当然,这也和多年来实际操控信息战的克里姆林宫如出一辙。”西班牙《阿贝赛报》评论人士赫苏斯·里略的这番话,说出很多普通民众心中的疑惑:到底该不该信任口碑不佳的美国情报部门?在这场信息大战中,俄罗斯是弱势一方还是同样是高手?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一些欧洲媒体将此次俄乌冲突看成是“俄罗斯信息战的转折点”。《阿贝赛报》24日的文章称,俄罗斯近10年来苦心打造的庞大数字媒体和网络大军现在正面临决定性时刻。如今,这个由发言人、国家宣传部门、俄境内外附属媒体、专栏作家、智库组成的复杂网络正在全力运转,为俄罗斯的利益发声。俄国家网络“今日俄罗斯”(RT)最近也在西班牙发布视频,讲述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一方的错误。这些西班牙语的宣传重点是为克里姆林宫的论点辩护,即“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承诺北约不会向东扩张,然后食言,背叛了俄罗斯”。有西媒认为,俄方的这一战略至关重要,能吸引全球近6亿讲西班牙语的人关注。

哥伦比亚《旁观者报》文章认为,俄罗斯在应对与西方关系紧张和俄乌冲突升级时,把散布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当成首选武器。每次美国发出俄将动武的信息,克里姆林宫都会驳斥美方指控。欧洲一些媒体还以“克里姆林宫的信息战”为题,盘点亲官方的俄罗斯媒体今年初集中刊发数十篇报道,反驳“俄已动员士兵准备应对攻击乌克兰”的说法,同时发出“北约打算在乌克兰建立军事基地以入侵俄罗斯,甚至北约万名士兵已部署到位”“顿巴斯地区的亲俄民众处于危险之中”等警告。欧盟反虚假信息小组认为,在俄罗斯发布的信息中,“乌克兰正在准备战争的警告是一种常见叙述”,并将东欧紧张局势的升级归咎于西方。

外国网民18日嘲讽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和现国务卿布林肯都是如何发布虚假信息的。

还有专业人士说,制造混乱信息是俄罗斯军事信息战理论的实施方法之一,确保了以预防性方式创造叙事以填补“信息流空白”的必要性。也就是说,目标不是传播一个想法或信息,而是用过多的信息来混淆视听,从而让人们对俄敌对一方的信息产生不信任。举例来说,一些俄媒试图将乌克兰描绘成一个冷酷无情的国家,如去年12月曾在社交网络上播放乌边防警卫杀害从白俄罗斯入境的移民的视频,但乌政府已表示这些影像是伪造的。

2月23日,美国国防部情报局前代理局长大卫·赛德等人在美国《国会山报》撰文称,俄正通过使用心理战和信息战,借助美国国内存在的种族歧视、枪支泛滥以及移民等问题来破坏美国人对民主制度的信心,加剧美国人之间的社会政治分歧。文章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信息战的重视使之成为一个心理战超级大国,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将信息战延伸到外交辞令。

“美国为何加大对俄信息战?”在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专家马克斯·布特看来,美国政府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布特认为,国际舆论自然对美国情报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因为美国政府在这方面声名狼藉,但他同时强调,苏联在二战和冷战期间也是情报战的玩家,俄罗斯曾分别在2008年和2014年与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冲突中散布大量虚假信息,包括使用“小绿人”(指穿戴绿色非现役服饰的武装人员)掩盖俄军行为。

马克斯·布特表示:“如今,美国信息战至少是将沙子扔进俄军事机器的齿轮中,迫使俄政府想知道西方情报机构从哪里获得开战信息,并有可能在本国的队伍中查找叛徒。这些报告还导致俄宣传丧失作用,并使美国能控制叙事权,而非将之拱手让给俄方。鉴于信息行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不是一项小成就。”

俄乌战争已蔓延至媒体之间。在情报大战中,相关各方媒体也开始从“互殴”变成互相封杀。比如,因关系紧张,2015年乌克兰就关闭了俄罗斯的网站,乌克兰人基本看不到直接来自俄方的信息。德国在俄乌开战前就宣布,将禁止播放“今日俄罗斯”的德语节目,理由是“缺乏相应的许可证,其内容是克里姆林宫的宣传”。作为报复,俄决定关闭“德国之声”莫斯科分社并禁止其广播。26日,澳大利亚也对“今日俄罗斯”进行“封杀”。脸书、谷歌也宣称“禁止俄国家媒体在其服务中运营广告”。值得一提的是,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在一个名为《乌克兰冲突,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宣传战》的节目中称,俄罗斯的宣传几乎没有传到西方,但美国和欧盟的宣传却做到了。俄国际欧亚运动专家达里亚·普拉托诺娃说,西方正在通过信息战对俄施压,如英国外交部有一个打击“俄罗斯虚假信息”的部门,实际上这是一个负责攻击性信息和心理行动的部门。俄罗斯一家门户网站的主编也透露,英国每年在与俄罗斯的信息战上花费 8200万英镑。

据俄罗斯《观点报》16日报道,俄安全会议副秘书波波夫表示,自2014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每年主要用于“遏制俄在欧洲侵略”的反俄宣传计划——“欧洲震慑倡议”开支约为40亿到50亿美元。有俄罗斯网民称,相比,俄在欧洲用以对抗美国和西方信息战的投入太少。如果从越来越多西方国家民众对俄持负面看法这一事实评判,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信息战对抗中是失败的。

在俄军事专家维克多·利托夫金看来:“只要俄罗斯作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存在,信息战就会一直打下去,并将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我们的国家不低头,就不会受到伤害。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击。”不过,美国记者和政治学家斯蒂芬·埃伯特认为:“俄罗斯试图传达自己的观点,但声音并没有传达给美国人。‘今日俄罗斯’也许是美国能听到的唯一声音,不过只是想听的人才会听,而想听的人又很少。因此,我认为这场信息战的未来对俄罗斯来说仍相当悲观。”(环球时报驻西班牙、美国特派、特约记者 丁晓航 丁惠 柳玉鹏 萧雅文)

2月18日上午的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中国队选手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决赛中继续保持上佳的状态,前两轮试跳分别拿到93.25分和95.25分,在自己的第三轮试跳之前已经提前锁定金牌,这也是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获得的第八枚金牌。

其实,不论谷爱凌在自己的第三场决赛中会有一个怎样的成绩,“天才少女”、“第一个00后顶流巨星”的标签,都已经被贴在了这个姑娘的身上。事实上,挫折与伤病同样围绕在谷爱凌的身边,甚至,“天才”的标签有些掩盖了她的努力和勇气。此前谷爱凌曾表示,“也许你第一次听到我的名字时,看到的是一个站在领奖台上,一手拿着雪板,一手捧着奖杯的女孩儿。但是你可能没有见到过我为SAT备考时的紧张,和在训练摔倒后又重新站起来的样子。”

天才之外,谷爱凌的成功,传递出的更是笑对困境的勇气与决心。

2022 Beijing Olympics - Freestyle Skiing - Women's Freeski - Halfpipe - Medal Ceremony - Genting Snow Park, Zhangjiakou, China - February 18, 2022. Gold medallist Gu Ailing Eileen of China poses for pictures on the podium. REUTERS/Dylan Martinez© Thomson Reuters 2022 Beijing Olympics - Freestyle Skiing - Women's Freeski - Halfpipe - Medal Ceremony - Genting Snow Park, Zhangjiakou, China - February 18, 2022. Gold medallist Gu Ailing Eileen of China poses for pictures on the podium. REUTERS/Dylan Martinez

2022年2月18日,张家口,2022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池决赛,谷爱凌完成比赛。

右手骨折、锁骨骨折、脑震荡

“我认为最美的女生,应该勇敢追梦,又酷又飒”

本届冬奥会参加3项比赛的谷爱凌最终获得2金1银,是中国代表团获得奖牌最多的运动员。特别是在U型场地赛场,她看上去是不可战胜的——要知道,在过去的2021赛季中,但凡谷爱凌出战的U型场地技巧比赛,这个项目的最高领奖台上就没有出现过其他人的面孔。

成功的背后,人们却鲜有了解这位小将的伤病史。近期,谷爱凌此前的一段生活纪录片曝光了她曾遭遇的心酸——早起的谷爱凌向妈妈谷燕说到,“我头特别疼,然后我快看不见了。”在训练和比赛中一次次的摔倒,自由式滑雪这项极限运动带给每一位选手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强如谷爱凌也曾在摔倒之后有脑震荡的风险。

© 由 红星新闻 提供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资格赛,谷爱凌失误摔倒。图据IC photo

此外,在此前参加比赛时,谷爱凌也多次遭遇伤病,右手骨折、锁骨骨折、拇指韧带撕裂、肩膀受伤……如果要将它们一一列出,你很难想象这个女孩还能够站在冰雪世界之巅。但是谷爱凌深知,自己需要通过更多地历练来挑战极限。

因此我们在去年年底的自由式滑雪世界杯卡尔加里站看到,赛前因为伤病宣布缺席的谷爱凌临阵复出,在当时距离北京冬奥会开赛只剩下30多天时她努力保持雪感,最终以92.80分拿到了那站比赛的U型场地技巧项目金牌。这一个冠军入账之后,谷爱凌在赛季开始的前36天时间里拿到了6个冠军奖杯。不过,外界感慨于“雪上公主已经封后”的同时,却没有看到那座冠军奖杯与冠军之心之间,是历经伤痛的身体。

其实自从踏上雪场的那一刻开始,谷爱凌就已经做好了应对挑战的准备。“我其实觉得,生命里最高兴的东西,都是因为努力之后才能达到的。”谷爱凌不止一次这样表示,“天才有可能是一部分,但是我自己觉得,大多数应该是努力,付出更多的时间,以及平衡和自律。”

“我认为最美的女生,应该勇敢追梦,又酷又飒。”战胜伤病,战胜对手,战胜昨天的自己,谷爱凌身上的光芒,多少来自“天才”,多少来自勇气和磨砺?

赛场上的韭菜盒子

“她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对于年轻的谷爱凌来说,一次次的挑战、摔倒和伤病,都是她人生曼妙乐章中的过渡音而已。当她站上赛场之后,这幅美好的画卷之中不会再有其他,留给谷爱凌的只有洁白的冰雪,与湛蓝的天空之境。

“你一定要热爱,热爱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前提。”在零下20多度的云顶滑雪公园,这个绽放光芒的18岁少女,向全世界展现着自己在追逐极限路上的热爱与坚持。

此前有跟随谷爱凌训练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身上就自带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疼,特别积极乐观的状态,她挺燃的,一团火焰在围绕着她。”

除了内心的火焰之外,谷爱凌对于自我时间的管理和把握之精密,同样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早些时间谷爱凌在训练中就展现出了自己刻苦的一面,当时训练场地的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早上的10点半来了之后,一直5个小时训练,基本上就没有休息的时间。她中途甚至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每天都是回到驻地之后再吃饭。”

北京冬奥会的赛场上,当完成自己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比赛轮次的谷爱凌在终点等候区等待裁判给自己打分的间歇,掏出了一个韭菜盒子,当着直播镜头开始补充能量。网友笑称“我比谷爱凌还紧张,结果她在淡定吃饼。”殊不知,谷爱凌在参加完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之后,还要迅速赶场,参加U型场地技巧的赛前踩场训练。

尽管她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但是当她面对挑战自我、争取荣誉的机会时,从未手软!

成功就是尽99%的努力,剩下的1%,是天赋,也是一点点的幸运。祝贺这个满身是伤、心中有光的18岁姑娘,在自己北京冬奥会之旅的最后一次赛场亮相中,展现出了最完美的自己!#随礼汇揭西擂茶# https://t.cn/A6qfAZb2

献血者投稿:血源于身,血缘之深

爆竹声中一岁除,元宵碗里一年始。元宵节过后,也意味着新的一年正式拉开帷幕,生产生活开始走向正轨,然而春节期间因天气、节假日原因,血库内的血液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此情况,我也再一次踏进了献血屋,开始了我的第二次献血。

“你知道吗,最近血库里的AB型血液特别紧张。”献血屋的陈护士对我说道:“所以啊,最近我们一直都有给AB型血的献血者打电话招募。”“啊,那我来的还正是时候了,希望可以帮到他们吧。”听到这,在做献血前检查的我除了为病人捏了一把汗之外,还想到了很多以前看到过的献血文章“医院全体医生志愿献血,支援血站”“25年,坚持献血”……目前参与献血的志愿者当中,有很多都是“回头客”。其实献血的大家庭不仅需要25年如一日的坚守者,更需要的是愿意尝试,敢于走出第一步的“新面孔”。

在填表之余陈护士和我聊起了天,“还记得这个试剂是干什么的吗?”“这个表还记得怎么填写吗?”我每次都只能尴尬地笑一笑,然后回答“不知道。”但是陈护士总是很耐心地告诉我表格应该如何填写,试剂的具体检测项目。检测结果出来后我便坐在献血椅上,消毒、进针、献血、拔针、绑止血带,这些动作对于陈护士来说都是这么的熟练,可是对我而言,第一次献血的恐惧感好像又赶了上来,我心中祈祷着千万不要有不适,给护士添麻烦了。“这次献血,你就献300毫升吧?”陈护士问我。“咦?为什么不能选400毫升呢?”我问道。“因为上次献血的时候你是第一次,有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在,这次就选择适当的献血量吧。”陈护士对我的症状如此详细地回答让我感到有点惭愧。

300毫升的献血量,大概是一首歌的时间,当歌曲进入尾奏的时候,陈护士问我:“小星,你是第二次献血了,要不要加入这个中华骨髓库呀?”

在陈护士的讲解下,我明白了中华骨髓库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它是专门为需要造血干细胞治疗的患者准备的一个大型血液库,我们捐献的血液标本会被编号储存好,如果有患者的造血干细胞类型和库中的恰好匹配的话,捐赠者就可以选择捐献造血干细胞,流程和献血类似,对身体并没有坏处,也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方式。

“那现在每年大概可以捐献多少造血干细胞给患者呢?”
“现在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还不是很了解,捐献的人数也不多。”

我能听出这话内心的无奈。供不应求、患者长期的等待是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作为一个普通的市民,我能做到,也只有在陈护士询问我之后不假思索地同意,以及在之后的问卷当中,面对“如果一位患者与您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您会怎么做?”的问题时,义无反顾的填写“捐献”。陈护士说:“如果到时候真的匹配成功了,你可以自己选择拒绝与否的。”“真的到那个时候,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帮助吧。”我回答,并且我相信。

缠绕好绷带,这一次献血就圆满画上了句号。我发现新的献血屋虽然设施齐全,内部十分的干净,但是在献血屋的存血箱内,只有两袋血。面对一直盯着存血箱看的我,陈护士仿佛知道我要问什么,回答到:“我们这个献血屋是2021年8月份才投入使用的,前来献血的人数一直都不是很多,可能是还不熟悉吧。”新的献血屋与民众之间确实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信任,同样的,献血屋的建设和安置是需要严格的把关和程序,因此不存在“冒充”的情况。再说了,在331居民区建设献血屋也足以说明附近居民的献血热情很高。南方爱心献血屋永远都会欢迎大家前来献出自己的爱心!

走在回家的路上,手臂除了提着装着饼干和牛奶的袋子之外,还多了一束象征着爱心的绷带,背包里除了文具之外,还多了本献血证,和一张代表着生命延续的干细胞入库证书。血液由每个人的身体产出,但它不仅可以为我们个人的生命保驾护航,更像一缕丝带,将这个世界上本不相识的两个人因为生命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们的皮肤是会分泌油脂的,而且日常的灰尘和汗以及皮肤正常新陈代谢产生的污垢都需要沐浴露去清洗。其实我们的皮肤本来就有保湿能力,它是靠着角质层的脂质以及角质细胞里
  • ——《沉思录》4.⽣活的真相是,⾃⼰变优秀了,只有少数的⼏个⼈是发⾃真⼼为你开⼼的,周围剩下的⼈只有嫉妒和不屑。——⽑姆《⽉亮和六便⼠》3.我们听到的⼀切都是
  • #心居门当户对有多重要##微博新知博主# 【门当户对:平时可以当玩笑,结婚必须要尊重】门当户对这个词,从《西厢记》传到了现在,仍然具有一定的普世意义,在很多影视
  • ��#每日一善[超话]# [鲜花]#阳光信用#那年年,杏花微微雨,你衣袂翻飞,飘逸若仙;那日,幽燕双飞,你抚琴轻叹,怅望青天天天;那刻,落花盘盘旋,你翩然起舞,
  • #生于盛世[超话]# 从二月的早春一路走来, 如今己是春盛极致, 不想错过过春天的一寸一分, 江南的深巷亦如喧闹的枝头, 春满小楼, 春满在每片玉瓦每块青砖上
  • 他们用微笑营造温馨氛围,用身份承担起责任,用行动真诚服务游客,增强了游客在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景区旅游的愉悦感。游客朋友十分热衷于打卡活动,在景区吉祥物、大型月饼
  • #棣欣引力,偶然的机缘开始追剧,然后就上了头,连续一个周熬夜磕cp,看花絮如此真实美好的小情愫,也让年近四十的老阿姨再次活在自己的幻想和期盼中,希望如此美好的两
  • 部分分布式数据库对于跨节点事务目前还是实现的最终一致,对于全局一致性读,一般通过引入类似全局时间戳的组件统一管理全局事务,在数据库选型时可以重点关注厂商对这一块
  • 有点烦的是人呐,磨磨唧唧点破事说个没完,有些事说个一遍两遍就得了,说多了真没劲,天天墨迹,又没人关心!这个怎么破[摊手]最近一周bu'bu是在家不愿意出门,出去
  • 芦苇荡中有260多种鸟类,总数达10万多只,还有憨态可掬的斑海豹,在这片火红世界里你还可以看到丹顶鹤昂首起舞……[爱你]【94.9】舒洁北海道牛乳纸家庭装80抽
  • 但是在同好会的朋友家里,却能自由展现出真实的自己,像是真正的在自己房间里一般我哭死…#不要再emo啦#都喜欢吃毒鸡汤,挂在嘴边的“越努力越倒霉”实际上有几个为了
  • #北大新闻# 【医疗援藏】不忘初心 我心至美——北大肿瘤医院赴西藏医疗队工作纪实有人曾经这样描述一个地方“一生到过一次也就够了,一生到过一次就能视死如归”这是个
  • 她真是太生动可爱了[抱一抱],在她的戏里我永远看不到万茜,只看得到一个个生动的人物,等出戏后,哇这是万茜带给我的简言呀[给你小心心]#吴磊[超话]##反复爱上吴
  • 木兮清芳思我高杨华烟织就的平凡里寻找着平常之物的微笑若一朵花开一阵清风拂过,只是没有来由的感到了那么一丝难得的释然与快乐。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麦穗儿一样:只要它
  • 4号到达家属院5-6号完成赛课录制 吴先生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帮我完善 必须精益求精 终于搞定~7号吹空调追剧 晚上跟他同事吃烧烤~8号中午跟他同学吃饭 这一群营长
  • 只许曱甴黄尸兴风作浪,不许内地网友奋起反击,表面公道正派实则包藏祸心旅游博主@香港自由行加加 难怪被网友骂城府极深隐藏版黄尸/@Jumbo穎:不用理會他們,這
  • 有感情基础的婚姻,能修复就不要闹离婚!都说_=婚是新酒旧坛那些离过婚的女人最后都怎么样了大概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懂双方各有家庭,牵扯到的子女归属养育又或
  • 这就告诉我们要宽容体谅别人,生活中许多人看到别人犯了一丁点小错或者因为别人不经意的冒犯便勃然大怒,对其一顿呵斥,丝毫不懂得宽容理解,这样的人身边的人都会疏远他
  • ” 永保赤子之心,正能量的演员,时间见证成长与蜕变,踏实演戏认真做人,不忘初心,努力前行,期待《底线+南风知我意+迷局破之深潜+莲花楼》成毅 沉香重华 应渊 唐
  • 婚后,托尼还是像婚前一样对我温柔体贴,虽然我们走在一起会迎来路人异样的眼光,但我觉得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幸福快乐就好。前夫借着来看孩子的名义来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