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科学流言榜发布#】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所以天气越冷越好?服用黑芝麻丸能够预防脱发?餐前用开水烫一下碗筷就能消毒杀菌?2月28日发布的2022年2月“科学”流言榜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1. 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竞技,所以天气越冷越好
流言:
冬奥会是运动员在冰雪赛场上的比拼,为了保证赛场上冰雪的质量,让比赛顺利进行,冬奥会期间天气越冷越好。

真相:
低温不仅会带来体感上的寒冷,还会对比赛的成绩和安全性、运动员比赛器械及赛场设施等带来实际影响。
比如在雪橇、雪车、钢架雪车项目中,最理想的天气是0℃或低于0℃的晴天。雪橇、雪车和钢架雪车赛道上的“雪”其实是人造冰,厚度要达到5厘米以上,温度需要保持在-2℃至-3℃。
跳台滑雪是公认的成绩最易受天气影响的比赛之一,气温低于-20℃或高于0℃都不适宜比赛。如果气温较低,会让运动员肢体出现僵硬,当气温在-20℃以下或持续极寒天气时,雪质过硬,甚至出现比较厚的冰晶层,运动员落地时很容易摔伤。自由式滑雪也有类似情况,过低的气温对于运动员的体能和技术动作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气温太高也不行,可能导致赛场出现无雪情况,温度过高也无法造雪。另外,高温还会给比赛带来一定风险,比如跳台滑雪项目在气温较高时,比赛场地积雪的湿度增大,变得松软,容易导致运动员受伤。因此,为了达到相关比赛的条件,国际奥委会在主办城市的选择上,2月份平均气温低于0℃就是其中一项核心指标。

2. 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异种器官供体
流言:
在异种器官移植领域,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是最合适的器官供体。

真相:
实际上,灵长类的“近亲”们,并不是人类理想的器官移植供体。
将灵长类列为器官供体面临着包括技术、伦理在内的诸多问题。例如,灵长类中大多数物种体型较小,其器官性能和尺寸无法承担人类代谢的需要;灵长类繁殖率较低(平均十年一代),而体型较大的猩猩和狒狒,本身就处于濒危状态,也难以满足人类对器官移植数量的需求。它们还可能带有一些人类易感染的病毒,如猴免疫缺陷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等,一旦这些器官移植到人体上,发生重组后可能产生更有害的病毒。
与灵长类不同的是,猪的器官大小与人类相仿,传染疾病风险较低,数量相对更为充足等优势。从性能参数来看,猪与人的体温均为 36℃~ 37℃,心脏大小、管道分布和动力输出,甚至心率(人的心率为60~100次/分钟,猪为55~60次/分钟)都相类似。可预见的器官移植范围包括角膜、皮肤、胰岛、关节、肌腱、韧带、肾脏、心脏、肝脏等多方面。目前在医学界,植入人体细胞的猪的心脏瓣膜已经用于患者治疗,猪的韧带肌腱移植也已经成熟,因此它们被认为是现阶段异种器官移植的最佳选择对象。

3. 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
流言:
顾名思义,干眼症就是“眼睛缺水”,所以勤滴眼药水就行了。

真相:
出现干眼症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随便用眼药水“补水”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失明。
干眼症,是由泪膜稳态失衡引发的眼表损害及不适症状,常表现为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眼红眼痒、视力模糊、疼痛、畏光流泪,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损伤甚至视力损害。
角膜的保湿靠泪膜,而泪膜的最外层覆盖有一层睑板腺分泌的“油”,以防止水分过快蒸发,这层油就是睑脂。如果腺体分泌不出油脂了,就会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80%以上的干眼患者伴有睑板腺功能障碍。
对于“缺油”型的干眼症,一味用眼药水进行“补水”不仅成效甚微,还可能因破坏脂质层而加重病情。同时,眼药水中的防腐剂及其他化学物质,也会对眼表角膜、结膜细胞产生损害。目前正规医院的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热敷熏蒸、睑板腺按摩、睑缘清洁,再配合人工泪液,来缓解干眼症的不适症状。

4. 服用黑芝麻丸能够预防脱发
流言:
网红黑芝麻丸能够“以黑养黑”,拯救发际线。

真相:
黑芝麻的黑来自一种黄酮类物质,但人体内黑色素细胞组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跟黑芝麻中的色素不是一种物质,因此就算吃黑芝麻,并不能帮助体内黑色素的生成,减少白头发。
理论上,黑芝麻里的维生素B2可以预防脂溢性皮炎,但是要满足成年女性每天1.2毫克的维生素B2需求,得吃 500克以上,男性则要更多。绝不是商家、网红推荐的那样,随便吃一点就能达到期望中的效果。
此外,黑芝麻是一种油料种子的作物,它的含油脂量通常可以达到重量的一半以上。而如今的脱发者以“脂溢性脱发”为主,其皮肤油脂分泌多,真菌容易繁殖,引起毛囊损伤。如果进食过多的黑芝麻丸,还可能会加重油脂分泌,引起头皮的瘙痒、红斑等,并会造成体重和血脂的负担。

5. 花滑运动员天生转圈不晕
流言:
花滑运动员平均每场比赛要旋转近百圈,他们那么“能转”是一种天赋,普通人转两圈就晕了。

真相:
花滑运动员之所以转不晕,是因为他们在不停地训练,并非天生不会晕。
人们耳朵里的前庭系统是负责人体自身平衡感和空间感的感知系统,也是保证人在复杂运动中维持协调与平衡能力的重要结构基础。
人在原地转圈时,前庭系统半规管中的内淋巴液会按同样的速度转动,此时人体内一个特殊的感受器“壶腹帽”接收到这个信息,并反映给脑部,大脑就知道人在转圈。当身体突然停止旋转后,内淋巴液的移位一般持续3秒就会停止,但壶腹帽却需要经过25-30秒钟回到原有状态。因此,当人停止转圈后,会有一种朝相反方向旋转的感觉。
花滑运动员通过长期的训练,让前庭系统逐渐习惯了头部的空间变化刺激,对这些刺激变得“迟钝”,进而战胜了人体的自然反应,身体变得适应旋转,从而可以顺利实现高水平的姿势和平衡控制。

6.自酿酒、纯粮酿造的酒更健康
流言:
纯粮酿造的酒才是粮食精华,自酿酒、纯粮酿造的酒更健康。

真相:
酒对健康的影响来自于其中的酒精以及其他杂醇。实际上,不管是“纯粮酿造”还是“食用酒精勾兑”,其中的酒精都是通过粮食发酵而来的。只要是酒精,对于健康都有同样的危害。
另外,很多人推崇的“自酿酒”“土法酿酒”,其发酵工艺过程缺乏很好的掌控,后续往往没有规范的蒸馏操作,所以所含杂醇通常更高。一些杂醇对健康的影响比酒精还要大,这也是有时喝“自酿酒”“土酒”更加“上头”的原因。所以,从健康角度考虑,建议不要饮酒。对于那些自酿酒,则更要小心。

7. 磁暴对卫星杀伤力巨大
流言:
一次磁暴导致40颗“星链”卫星出现问题,说明磁暴对卫星的杀伤力非常大。

真相:
磁暴对卫星的影响,主要与卫星的设计思路和轨道位置两方面有关,并不能一概而论。
太阳耀斑爆发时,可能出现较强的太阳风,除了可能直接损坏卫星外,也会造成地球附近磁场产生大范围的扰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磁暴”。自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活动基本上都是以11年为一个周期,在每个周期中都会产生几千几万次磁暴。大部分情况下,在轨卫星最多就是通信暂时受到影响,并不会因此坠毁,我们用不着谈磁暴色变。
那为什么“星链”卫星在磁暴中损失惨重呢?因为“星链”项目属于商业卫星,为了节约成本,会使用一些并不十分成熟的新技术,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这些卫星的可靠性不像传统卫星那么高,一旦出现磁暴,往往更容易出故障。
另一方面,磁暴爆发时,常会导致大量带电粒子注入大气层,加热大气——高层大气原本很稀薄,可磁暴使其受热、密度增加后,空气阻力也随之猛地变大。这时如果卫星不能及时打开发动机升高轨道,就会像陷入“泥沼”一样,轨道越来越低,结局可想而知。而星链卫星恰恰就是在低轨道释放的,这些卫星因磁暴进入安全模式后,没能及时退出并打开发动机调整轨道,这是其批量受损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更高轨道上的卫星则不会受到这样的影响。

8. 孩子床头放柠檬,能帮助长高
流言:
柠檬会产生一种特殊香气,让孩子更好地进入睡眠。深度睡眠更多的孩子,身高是长得非常快的。

真相:
柠檬帮孩子长高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孩子能不能长高,除了受到遗传的影响,还和三个因素有关:睡眠、营养和运动。
睡眠对长高和智力发育确实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绝大部分孩子并不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如果存在,想通过闻柠檬味来实现加速睡眠也不现实,因为柠檬并没有助眠功效,而且也不是人人都喜欢柠檬的气味。
孩子的身高除了受遗传因素影响外,与外部环境也有一定关系,主要包括睡眠、运动、饮食、情绪等四方面。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保持充足并规律的睡眠,坚持运动,保证充足营养,以及保持良好情绪等,为孩子的身高助力。总之,一定要用科学的方式帮助孩子长高,必要时可向正规医院咨询。

9. 餐具用开水烫烫就能消毒
流言:
在外应酬聚餐前,记得先用开水烫烫碗筷,这样就能消毒杀菌,放心使用了。

真相:
吃饭前用开水烫碗,由于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足,不能保证杀死多数致病性微生物,其作用顶多就是冲下浮尘,图个心理安慰。
高温消毒要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时间。举例来说,可引起腹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等普通细菌繁殖体,80℃热水需要5-10分钟、沸水需要2-5分钟才能杀灭;婴儿腹泻病毒需要100℃处理5分钟才可灭活;甲肝病毒在56℃可存活30分钟,乙肝病毒60℃能存活4小时,连续煮沸1分钟才能破坏它们的传染性;而要杀灭其他耐热能力更强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温度更高、时间更长。
但一般餐厅提供的热水热茶,为了避免烫伤,多在70℃-80℃左右。这些水倒在凉的餐具里,温度还会降至更低。另外,不少人烫餐具的时候,最多烫个十几秒,这在作用时间上也是远远不够的。
聚餐时,比起开水烫碗,人们更需要做的是使用公筷公勺、分餐,或者使用包装好的消毒餐具。餐具只要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流程,就可以放心使用。(北京晚报 记者刘苏雅)

元宇宙:可能落在巨头们的布局之外

  元宇宙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现实的物理城市空间将在元宇宙中实现数字化改造,因而元宇宙可以极大增强用户的空间感;另一方面,在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元宇宙将赋能城市管理部门实现对城市的实时化、精细化、动态化运营。

  准确来说,元宇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而是在数字技术下的一个经典概念重生。然而受技术和产业规模限制,目前对于元宇宙的前景预测以及场景展望较多,距离其实际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热度持续攀升的元宇宙,数字科技巨头进行了哪些布局?未来还可能会出现哪些全新的落地方式?元宇宙产业又将会形成怎样的发展格局?

  数字科技巨头的布局

  目前,传统互联网红利已经达到顶峰并开始呈现出消退态势。毫无疑问,元宇宙的兴起为互联网企业点燃了新的希望,国内外各大数字科技巨头也纷纷开启了元宇宙的探索步伐。综合来看,在技术能力和产业规模的约束下,各大企业基于自身的特性、资源等内在因素,布局元宇宙的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3种:

  第一,硬件和软件布局模式。经过互联网领域的激烈竞争,数字科技企业深刻明白,只有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获得主动权。当前数字科技巨头对于元宇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布局主要体现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从硬件来看,英伟达、高通等企业加快推动GPU芯片发展;业内人士认为,VR头盔或在未来10年内取代手机,Meta、苹果、字节跳动等企业加速在这一领域布局。从软件来看,Meta和谷歌在虚拟现实操作系统上展开激烈竞争;微软加快推出企业端应用的混合现实程序——Microsoft mesh。

  第二,商业场景布局模式。互联网领域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往往容易形成赢者通吃的产业生态格局。根据预计,未来90%以上的人类活动都可以在元宇宙中进行,并且具有比现实世界更大规模的场景连接功能。面对元宇宙所带来的新一轮巨大商业机遇,传统互联网巨头纷纷依托其既有优势,在其优势赛道上加快对社交、电商、会议等元宇宙应用场景的布局。Meta、腾讯、GREE等企业加速推动元宇宙社交发展,亚马逊、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加快布局元宇宙电商平台,微软、Meta等企业不断开拓元宇宙会议场景。

  第三,基础设施布局模式。运营商在元宇宙竞争赛道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元宇宙发展对网络、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基础设施的主要提供者仍将是运营商。从当前布局来看,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预见到元宇宙的巨大商机:一方面,三大运营商联合成立了国内首家元宇宙行业协会,共同推进元宇宙相关业务发展;另一方面,各大运营商也正各自独立地积极展开赛道布局。如中国电信今年启动了“盘古计划”,以5G创新应用增强其在元宇宙领域的竞争力;中国移动加快构建元宇宙算力网络,推进“即取即用”的算力服务体系建设;中国联通则加快推动VR产业发展,夯实数字底座。

  当前,元宇宙产业的全球不均衡发展态势正在加速形成,我国也应进一步强化元宇宙相关科技产业布局,在未来元宇宙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

  可能出现的新落地方式

  当前,虽然已有许多数字科技巨头围绕元宇宙展开布局,但从整体上来看,仍是概念与资本的热度反映,相关布局方式也多表现为传统互联网商业赛道的争夺。从元宇宙的本质属性和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未来元宇宙或将出现一些全新的落地方式。

  第一,公共服务。当前,元宇宙产业仍处于发展的萌芽期,相关布局主要聚焦于商业领域,目前鲜有企业布局元宇宙公共服务领域,仅有韩国政府正积极推动构建元宇宙公共服务平台。由于元宇宙能够进一步克服时间、空间、语言等客观条件限制,提供更加形象化的服务,在未来技术更加成熟的条件下,元宇宙有望在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

  第二,智慧城市。元宇宙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现实的物理城市空间将在元宇宙中实现数字化改造,因而元宇宙可以极大增强用户的空间感;另一方面,在地理空间信息、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元宇宙将赋能城市管理部门实现对城市的实时化、精细化、动态化运营。目前,元宇宙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巨大应用前景已经被广泛认可,但实际展开布局的企业并不多。

  第三,制造业应用。当前元宇宙主要应用于娱乐、游戏等领域,而元宇宙只有对物理世界有正向反馈才有现实价值。因此,业内对于元宇宙在制造业领域的应用充满期待。元宇宙可以推动不同产业链条实现场景动态可视化,推动制造业可视化、场景化、个性化改造。目前,已有小范围的探索实验,如百威英博通过与微软合作建立元宇宙酿酒工厂,可以远程实现对工厂里的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实时掌控。但元宇宙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仍缺乏具体案例。

  第四,立体文创产业。从互联网到元宇宙,由于视觉仿真因素的全面融入,信息的表达形式从二维平面升级到三维立体空间,元宇宙将以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的方式实现内容输出,有力增强用户的真实感、临场感和沉浸感。在此过程中,元宇宙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影视、动画、音乐等内容制作的全面升级,给文创产业带来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当前,腾讯、字节跳动等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文创元宇宙。

  产业未来的发展格局

  作为信息形态与载体的全新升级,元宇宙正以“新物种”的姿态进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可以预见,各行各业只要把握住元宇宙的发展机遇,充分做好衔接工作,就能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元宇宙产业的发展格局主要有以下3个组成部分。

  第一,元宇宙技术产业。元宇宙场景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多种数字技术综合集成。元宇宙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元宇宙直接相关技术,如XR、AI、3D、空间映射、数字孪生等;二是元宇宙底层架构技术,如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未来网络等,保证元宇宙系统的正常运转;三是元宇宙连接技术,如可穿戴设备、嵌入式技术、脑机接口、微传感器等,实现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稳定连接。

  第二,产业元宇宙。未来,在元宇宙的影响下,传统产业将被加速重塑和改造,实现从产业互联网到产业元宇宙的转变。一方面,目前与互联网结合紧密的电商、娱乐、社交、会议等细分领域,将加速进入元宇宙,届时这些领域将迎来体验升级。另一方面,当前与互联网结合程度相对较弱的生产、种植等领域,在元宇宙中,将实现对现有应用场景的超越。

  第三,元宇宙辅助产业。元宇宙所形成的虚拟经济社会系统的有序运行,需要一系列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和协议为基础,推动元宇宙不同生态系统实现大连接,而这离不开支付、安全、信用、认证等辅助产业的支撑。(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科技日报

【良性调整 创新药产业或“苦”尽“甘”来】据统计,2021年我国获批的创新药达到61个,同比增长27%,为2022年创新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自2021年12月以来,机构已密集调研5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其中华润三九接待调研频次最高,美迪西接待调研数量最多。

进入2022年仅半个月时间,1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关于药品注册进展的好消息,其中不乏国产创新药品种,为2022年创新药产业开局注入新动能。

尽管创新药板块在2021年“先扬后抑”让投资者感到阵阵苦涩,但上海证券报记者通过采访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感受到,加速创新研发的紧迫感超过了板块波动带来的焦虑感。“只有加快产品研发和转化,将真正创新有临床价值的产品尽快推向市场,才能为患者、投资者和企业带来实在的回报。”在迈威生物董事长唐春山看来,适度的调整和分化有利于创新药整个行业健康发展。

据统计,2021年我国获批的创新药达到61个,同比增长27%,为2022年创新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记者从美迪西等一批CXO(俗称“医药外包”)公司了解到,目前各家公司普遍拥有充足的订单储备,国内外创新药项目应接不暇。

新药变“苦” 良性调整

一边是产业链“沉浸式”创新,一边则是整个板块遇冷震荡下挫,2021年的创新药吃起来着实有点“苦”。

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政策导向、事件驱动、情绪传导是让创新药变“苦”的三大因素。在瑞银证券中国医药分析师陈晨看来,2021年中国创新药板块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走势。整体来看,上半年形势较好,主要得益于一批国产创新药出海进展顺利,并且创新药公司陆续报出较好的临床数据,支撑了创新药及CXO板块的投资热度。

然而,以2021年7月为转折点,政策风向首先给创新药带来一轮降温。《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出炉,引发市场对“鼓励创新”趋势转变的担心。特别是2021年11月19日正式文件发布后,明确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直击当前创新药靶点扎堆、同质化竞争严重等“痛点”,CXO及创新药板块由此进一步震荡下挫,一时间让市场对创新药产生担忧。

个别国产创新药出海的临床数据在2021年下半年不甚理想,进一步诱发了二级市场看衰国产创新药。此外,国际环境也让市场对国产创新药出海产生了较大不确定性,再次传递了悲观情绪。

那么,创新药产业链真的不“香”了吗?记者从近1个月内密集召开的券商年度策略会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答案”:创新药仍是大势所趋。

陈晨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仍然看好创新药产业板块。一是经过一轮调整,估值基本下调,没有很多泡沫;二是各家创新药及CXO公司基本面相对上年同期有较大改善,性价比较高;三是对于国产新药临床数据能否出海的担忧,实际上仅代表少数公司,目前大多数公司的新药都在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其通过FDA审批的概率较高;四是中国创新药研发的技术路线基本与国外同步,甚至在细胞治疗、以PD-1为基础的双抗治疗实体瘤等个别领域还领先于国外。”综合来看,目前国产创新药发展态势较为乐观。

订单旺盛 研发提速

面对“真香”又不贵的创新药,敏锐的机构投资者已伺机而动。据记者初步统计,自2021年12月以来,机构已密集调研50多家医药上市公司,其中华润三九接待调研频次最高,美迪西接待调研数量最多。

机构蜂拥而至,自然满载而归。自科创板上市以来,美迪西CRO(即“合同研究组织”,又称“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的业务量伴随其品牌美誉度的提升与日俱增。公司实控人陈春麟坦言,2020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大药物研发新技术的投入,提高研发团队专业能力、效率和质量,夯实临床前一体化综合服务优势,不断提升研发服务能力,赢得客户高度认可,推动市场订单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伊始,在机构再次调研公司追问最新订单情况时,公司表示:“目前新签订单情况良好,公司的商务拓展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对于CRO板块快速增长的原因,公司直言,充足的订单储备为业绩增长提供保障,促进了产能利用率和人员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均产值有所提升。

记者进一步从公司获悉,为保障订单高效执行,加速研发进程,美迪西春节期间不停工,员工将以轮休的模式保障各实验室研发正常运行。

同样,专注于创新药医药中间体定制研发生产服务(CDMO)的博腾股份订单情况也被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总体市场保持强劲需求,公司也在持续推进前端业务开拓和后端产能建设,做好两者的动态匹配。”博腾股份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制剂CDMO业务新签订单金额约3216万元;生物CDMO业务新签订单金额约1.1亿元,累计在手订单约1.5亿元。

此外,不少创新药企业储备的重磅新药研发进度、已上市新药市场表现等都为机构投资者所关注。悦康药业透露,公司1.1类化学新药羟基红花黄色素A二期临床结果比较理想,目前三期临床试验进展顺利。

泽璟制药首个商业化的创新药多纳非尼作为一个优效药,进入市场后销售正在逐步放量。此外,泽璟制药还启动了新一轮再融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布局大病种和罕见病,拓展和丰富公司研发管线;加快创新药物开发进度,进一步落实公司业务全球布局。

如何“吃药” 新味要浓

2022年“吃”新药的方式、口味应当如何调整,才能把新药“吃”得好、“吃”得香?记者进一步采访上市公司、券商分析师寻得了三张新药方。

首先,要“吃”真正的创新药。“重点要看研发管线里是否有真正的创新药,而不是市场上‘内卷’严重的品种。只有真正的创新药,才能在医保谈判、国际化竞争中获得较好定价、较大市场份额。”陈晨告诉记者。

兴业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徐佳熹则注意到,当下一些新的治疗领域和需求正在兴起。随着60后人群逐步进入中老年时期,一些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如肾病、骨质疏松、眼科等领域具有较大市场,值得医药企业精耕细作。

其次,要“吃”国际化的新药。中信证券医药研究组认为,2022年,要重点关注创新产品的出海落地情况,以PD-1等产品为代表的海外申报与商业化落地情况将成为最大催化剂。其中,产品出海的进度以及FDA等海外监管机构对国内临床数据的认可程度将是衡量新药是否“好吃”的关键。

再次,要“吃”商业化强的新药。陈晨认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创新药都来自生物科技公司(biotech),biotech普遍研发能力较强,但销售实力大相径庭。未来随着新药产品陆续上市,创新药下半场的竞争将考验企业的商业化综合实力。

新药研发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可谓九死一生。面对市场短期的调整,创新药研发者表现得较为淡定、笃行。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表示,相信市场会回归到理性轨道。真正有原始创新、全球创新能力,并有产品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会获得更长远的发展,也能为投资人带来持久的回报。

此外,也有创新药公司在市场切换中积极调配着自己的新药“秘方”。悦康药业巧妙地避开当前相对拥挤的抗体药赛道,通过收购天龙药业挺进核酸药物领域。目前公司基于小核酸的研发管线共有7个项目,进度最快的注射用CT102在临床一期,还有3个小核酸的项目以及3个mRNA项目在同时推进,重点覆盖心脑血管、抗肿瘤、传染病三个适应症方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存档 超级好吃的黑芝麻烧仙草,是盖了一整层手磨芝麻糊的仙草,还放了现点现煮的手工紫薯花生汤圆和黑米黑豆黑芝麻汤圆,真的是最最最最最最最好吃的糖水铺了!!!单加的
  • [小猪惊讶]﹌_﹌[牛年大吉] 明进退,懂规避,知应对。 阮续头二十四年里一直将这几点落实地极为彻底,且理所当然觉得自己的另一半也该如此。 她想象中的他该是英
  • #微博好物生活节# #电商号福利周#离考试不到两个月了,真题都刷了嘛[doge]星火 英语四级真题试卷(¥15.8)星火 英语六级真题试卷(¥15.8)包含
  • 蒙台梭利说:每种性格缺陷都是由儿童早期经受的某种错误对待造成的。心理学上也认为,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长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
  • 【国外美食2000款(1407)带坚果的 Satsivi】【将鸡肉洗净,放入锅中,盖冷水。把火烧开,煮1.5小时。然后过滤肉汤,将鸡柳与骨头分开。准备酱汁。将洋
  • 发自己的光就好,不必吹灭别人的灯。不想再恶心谁了。不赶什么浪潮,也不搭什么船,我自己有海。 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心甘情愿,就会很简单。也没有不甘心,就是觉得
  • 最近身体不好,不太乐,加上遇到(大概是)迷惑人,转抓一个小孩商城任意48以内情感动作,换成同价位别的东西也行,不折现。不需关注,要求是ff玩家,至少2战职满级(
  • #廊坊本地新闻# 【我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隆重举行】“永葆钓胜于鱼的乐观心态,做个幸福的人民教师,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扇神奇的门……”10月1
  • 南无药师如来佛! སེམས་ཅན་ནད་པ་ཇི་སྙེད་པ། ། མྱུར་དུ་ནད་ལས་ཐར་གྱུར་ཅིག ། འགྲོ་བའི་ནད་ནི་
  • #每天当众夸自己一句# 【DAY 21】: @hygge86 :最近几天很忙,想着快点做完数据感冒好起来周末去动物园,专注起来的这几个可数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在认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我们日行一善,并不是放下手中一切事情,刻意地去做好事,而是带着善心给需要帮助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慈善只能是
  • 不可能 这世上的奇迹 往往于 贫瘠处植根 苦寒中簇生 恰似 塞罕坝成为森林 毛乌素化身绿洲 催生奇迹的 有无数美丽纯粹的愿望 和无数人无量计的汗水 随时
  • #总有一群人在明日收获了夏天# 17年那个夏天里追明日一居然不知不觉追到了第五季,主持人也是明一时的,此时此刻血液沸腾着的是当时的感动,音乐是青春最好的伙伴,肆
  • 今天参加了一个银行理财推介会,理财经理说了一款90年代炒鸡炒鸡划算的保险,我妈竟然给我买了[哈哈]那时候当老师的也发不了多少钱,有一次我妈还是用我压岁钱交的[笑
  • #吉克隽逸跟好声音导演对望大哭#吉克隽逸说刚录节目时见到十年前的导演第一面就开始对着飙泪![悲伤]好声音的团队坚持了十年,吉克隽逸这十年也一直在成长,这一季作为
  • 安藤忠雄 • 北京展 超出预期好太多了,以为又是和往常走马观花随便看看,但是一进去看到每个建筑精炼又细致(矛盾,哈哈哈哈)的介绍,极其规整专业的设计图纸,细节
  • 【五款冬奥雕塑特许商品发布】10月9日,五款冬奥雕塑系列特许商品在北京2022官方特许商品旗舰店正式发布。此次发布的五款以冰雪体育运动项目为主题的铜质雕塑类特许
  • 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 ️➕➕ 组合出‍♀️蟹黄拌饭和蟹肉蒸蛋[色]绝绝子 美味过后[馋嘴] 出门拾掇拾掇自己的睫毛 这家店里有猫猫耶[害羞]让人待着
  • 古风美文:一纸若梦,落笔终是回忆 寒风往复天意凉,几番寒起一阳来。 阳下梅花先趁开,参差似欲领春来! ——题记 难,一夜宁静,居家中沏一壶清茶。独冲亦独
  • #零陵陈长青:小康路上“领头雁”# (通讯员 袁忠民 唐严森)秋韵浓郁。走进零陵西郊的石山脚街道华源村,处处涌动着清新亮丽的色彩:青山葱茏欲滴,果园飘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