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丨大众日报十篇评论谈创新1#聚焦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
山东省2022年工作动员大会上,省委着眼发展全局,从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推进落实等十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增强创新力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这十个方面的创新,涵盖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领域,抓住了事关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要害,体现了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

2

2月8日-17日,大众日报连续推出十篇评论员文章,对“十大创新”作出解读阐释。现将评论合集整理如下:

做优科技创新全周期生态链

新春开年大会上,省委聚焦“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提出“十大创新”,并将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摆在首位。这不仅体现了对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的高度重视,更是对全省上下加强科技创新的一次有力动员。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当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成绩的得来,无不得益于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但也要看到,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动能转换还需加力。只有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我们才能进一步推动发展动力转换,实现发展优势重塑,才能为数字变革、产业生态等其他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今天的科技创新,不仅是关键技术的比拼,更是创新体系的较量。只有创新链上各个环节、要素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繁荣发展,才能实现科技创新的全面突破。省委着眼研发投入、科技载体、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将科技研发的每一个环节统筹起来考虑,贯通起来推进,抓住了事关科技创新的关键和要害。按照省委安排部署狠抓落实,推动整个创新链条的升级再造,我们就能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科技创新活力的激发,离不开改革动力的释放。从过去的跟跑型转向引领型发展,对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遵循原始创新的内在规律,从教育、科研、人才管理体制等进行系统改革。省委围绕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制定科技创新平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扩大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试点范围等方面,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尊重创新规律,加大改革力度,我们必将为科技创新铺就更为坚实的发展轨道,营造更为完善的制度生态。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省委将人才引育创新作为“十大创新”之一,对引进、培养、用好人才作出全方位部署,彰显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气魄胆识,指明了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方向路径。

强省之道,首在得人。区域发展的竞争,综合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新旧动能转换正在全面突破。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变革,推动产业转型,方方面面都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撑。山东是人口大省,但战略引领型人才缺乏、对高质量人才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只有加快人才引育创新,造就一流人才队伍,才能塑强筑牢人才优势,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人才重在“引”,也贵在“育”。近年来,我省招才引智工作成效显著,“双一流”高校优选生来鲁就业人员大幅增加。但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只顾招才引智,忽视了本土人才培养,造成本土人才不足、流失严重。集聚人才力量,引进和培养不可偏废。必须既着眼吸引外来人才,突出招引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引才大使,又用好高校和职教“两个阵地”,抓好本土人才培育。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如此才能固本开源,汇聚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和力量。

引人育人,目的在用人。会不会用人,里头大有学问。要看有没有机会和舞台,也要看有没有信任和激励。省委提出要赋予科学家更大权力、打造“揭榜挂帅”升级版等,目的就是要真正为人才“松绑”“减负”“护航”“鼓劲”,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程度激发人才动力活力,就一定能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推动山东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向营商环境要动力活力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离不开良好环境的支撑。抓好营商环境创新,开展“创新提升行动”,就是要以流程机制的系统优化、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厚植土壤,为创新创业活力的充分释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创新力。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走、资金就往哪流、项目就往哪落。近年来,我省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创新动力显著增强,动能转换提速增效,对资本、人才、项目等创新要素吸引力日益增强,与我们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营商环境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有着直接关系。立足新发展阶段,新一轮区域竞争,更是发展环境和营商成本的竞争,谁能持续在营商环境创新上进位争先,谁就能率先重塑发展优势,赢得发展主动。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一项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环境、和谐稳定的人文环境、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优质温馨的服务环境,等等,每一项都必不可少。为构建这样一个生态系统,省委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从办事方便、降低成本、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等方面入手,拿出一系列新招实招硬招,用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积弊,用法治固化好的经验做法,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把这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政策举措落实好、执行好,必将为各类企业打开更高层次、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营商环境的优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们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不断创造新的制度优势,不断提升全链条服务质量,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就一定能激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

数字变革重在赋能

加快数字化变革,是催生新动能、增创新优势的关键之举。谁能在数字化转型这条新赛道上,率先实现技术变革,拓展应用空间,谁就能率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占据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数字化转型,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我省制造业基础雄厚,传统产业改造空间大,数字化转型应用场景极为丰富。尤其是近年我省加快数字化布局,累计开通5G基站超10万个,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入选国家“双跨”平台,“上云用云”企业超35万家等等,数字经济规模、数字政府建设指数、智能制造指数均跻身全国前列。激发潜能,发挥优势,我们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具有山东特点的数字化变革之路。

加快数字化变革,重在融合和赋能。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自身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够赋能千行百业,带动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升级。省委从打造“数字机关”、突破“工业互联网”、推进“数字治理”等方面入手,作出系统安排部署,出台务实政策举措,为推动数字化变革明确了主攻方向。以此为抓手,加快建设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就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俗话讲,要想富,先修路。数字化时代,数字基建就是数字变革之“路”。要想数字“跑”得快,就得抢抓“新基建”加速布局的窗口期,夯实数字底座。一方面“建”要提速,加快实施好5G基站、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能快则快、能早则早;另一方面“用”要集成,注重“新旧融合”,让传统基建焕发新活力、形成新优势。如此,抢抓机遇,夯基垒台,就一定能为数字化变革铺就更为宽广坚实的跑道,实现从“数字山东”到“数字强省”的蜕变。

抓产业要有“生态”思维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哪里生态好、环境优,资源就流向哪里,产业就集聚到哪里,发展制高点就转移到哪里。

审视当下产业发展逻辑,“生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产业的竞争靠“生态”,产业自身的做大做强同样需要“生态”。看一看华为、小米,一个个头部企业不断培植拓宽产品生态圈,渗入用户穿、戴、住、行等方方面面;再看那些有竞争力、话语权的地方产业,往往就是由一个个体系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构成,在这些生态圈里,企业甚至“足不出户”即可满足配套需求。事实证明,有没有领先的“生态”思维,能不能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是培育和维护产业幼苗、产业大树和产业森林的关键所在。

产业生态好不好,主要看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集群的协同性。产业链越长,集聚效应就越强;产业越协同,“化学反应”就越好。作为经济大省,山东产业门类齐全,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197个工业中类。尤其近年随着“链长制”的建立推行,我省聚焦9大产业领域,确定42条重点产业链。可以说,加强产业生态创新,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按照省委部署,立足资源禀赋,统筹抓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强化“龙头”引领、园区聚合、平台互联,就能为优良产业生态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在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

优化产业生态,供应链稳定性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巨大,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问题更为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积极打造完全自主可控的供应链,确保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才能营造安全稳定的产业生态,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我们既要加强政策、资金支持,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又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关键基础技术,努力实现自主可控,如此方可确保产业更优、生态更好、核心竞争力更强。

用创新手段打破要素“天花板”

增强要素保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要素保障能否及时、能否到位,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的激发与释放,事关高质量发展成效。

要素趋紧是一个长期现象、共性难题。当前,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关键期。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瓶颈,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要素资源制约。一些地方项目落地慢、动能转换慢、创新力不强,都与要素配置通道不畅、机制不优、保障不力,有着直接关系。加强要素保障,出路在哪里?必须强化政策协同性,以新思路新举措,打破要素“天花板”,换来发展“一片天”。

加强要素保障,市场要有效,政府要有为。要看到,能源、资本、土地、数据、生态环境等各种传统与新兴要素,调控机制不同,侧重点也各异。比如,排污权、用水权、碳排放权等指标的配置,要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壁垒,让多的可卖、少的可买,必须通过市场化交易来推动。而要让好马吃上好料,优先保障潜力大、效益好的项目,则需要加强政府引导,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创新“要素引着项目来”机制,通过差异化资源配置来实现。总之,既坚持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创新要素保障手段、破解要素趋紧难题的根本之道。

要素的保障,挖潜与优化也是一种提升。现实中经常看到,一边是用地紧张,导致项目难落地,一边则是大量闲置,低效用地得不到盘活利用。优化资源配置,就要加大“出清”力度,全面完成落后产能整合退出任务,为新动能腾出更多空间。要加大“盘活”力度,强化“增存挂钩”,让“闲”土地活起来。要加大“提效”力度,强化“亩产效益”,让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加强要素保障创新,让一切创新要素充分涌流,我们必将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香山调试直播# 香山芯片调试目标完成!

记录一些流水账:

2021年6月22日,香山在RISC-V中国峰会上第一次亮相,这是当时公开的国际上性能最高的开源RISC-V处理器核设计,受到国内外的很多关注,如今在GitHub上已有近2500个Star,250多个Fork。虽然我们的报告是中文的,但却有不少英文报道,甚至还有来自俄罗斯的关注。可以说,香山成为国际上最受关注的开源芯片项目之一。

2021年7月15日,第一代香山“雁栖湖”流片。但接下来由于受到全球芯片产能影响,我们不得不经历漫长的等待期。因为许久没有回片后的消息,有一些关注香山的朋友发来小心翼翼的询问:“香山是不是流片失败了?”流片失败,就是指香山无法点亮,也就意味着它就是一块石头。

2022年1月20日,等待了整整半年,香山终于回片了。硬件调试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很可能1个bug就会需要耗上1-2个月才能解决。而硬件问题解决不了,软件调试就会受到影响。尽早发现硬件问题,此时的香山就如同刚从医院拿回来的一份尚未打开的检查报告——面对它心中充满忐忑,不知道结果是好是坏。如果要等春节假期结束后才能看报告,这个年我们会过得心里很不踏实。另外,还存在一个不确定性,就是疫情防控。前段时间北京出现疫情,导致不少同学无法回家。但另一方面,由于冬奥会、两会等一系列活动,如果其他地方出现疫情,也可能导致离京后一段时间内甚至整个2月不能返京,那就会再空耗一个月。

我们希望能尽早消除一些不确定性,否则过年心里也不踏实。时间,对于香山调试非常宝贵。于是,香山团队的多位小伙伴(徐易难、李作骏、王诲喆、勾凌睿、张紫飞、蔺嘉炜、李乾若、甄好)决定留在北京攻关调试,加上唐丹和我,组成了一支攻关调试小分队。其中有几位是因为老家疫情而留在了北京,也有本来就是北京人,除了这些这些线下的小伙伴,还有全国各地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在线参与。

1月26日开始,采用香山枫叶红底色的主板陆续从深圳寄到北京。此前,1月22-24日,深圳团队的蔡晔老师、刘彤、何伟等已经在深圳焊好主板,完成了初步的调试,包括系统时钟、串口、Flash等,验证IO通路正确。

1月29日,调试攻坚战正式打响了。调试过程一开始出乎意料地顺利,虽然有些小曲折,但都很快解决。到1月30日,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CPU频率从24MHz切到1GHz;
•DDR4-2400初始化成功,并稳定运行;
•Linux正常启动进入Shell;
•CoreMark成功运行,5.3分,与仿真完全一致。

1月30日晚上,收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继安老师的消息,是她和博士后徐艳茹希望观摩香山调试。晚上9点,徐博士先来到了调试现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便跟我们说,她春节也不能回去过年,希望能全程观摩香山的调试过程。我们觉得应该很快就可以结束调试了,便欣然答应。但任何事情都不要高兴太早!

1月31日,大年夜。就在我们认为可以“牛年事、牛年毕”,可以在牛年就能跑出SPEC CPU2006分值、初步完成调目标时,现实狠狠地打了我们的脸——在运行SPEC CPU2006时,DDR4-2400稳定性存在问题,会导致返回数据出现随机错误。DDR是芯片调试过程最麻烦的问题,看来我们终究还是要面对。

我们分头吃年夜饭。下午2点,唐丹老师回家和家人一起吃了顿年夜饭;下午4:30,唐老师又过来和我们一起吃了一顿年夜饭,然后回到调试作战室放松:春晚,PS5,瓜子……晚上7点,我再回家和家人又吃了一顿年夜饭。一个难忘的大年夜!

大年初一到初三,大家休息了三天。

初四,重新整装上阵。内存专家李作骏全力攻占DDR稳定性问题,其他人全力配合。全志D1-H项目负责人孙彦邦提到当时在全志时DDR调试也是难点,他推荐了在Linux下的memtester来测试内存。

初五,徐易难很快便在Linux下编译好memtester,并开始测试。初步测试访存确实不稳定,内存在作Bit Flipping时会出现8KB数据不正确。于是开始尝试修改CPU频率,1GHz提高到1.1GHz,1.26GHz,但都不稳定;那就给CPU降频,降到800MHz、600MHz,似乎访存稳定性好一些,但还是会随机出错。

唐丹老师查看DDR PHY手册,发现PHY和DIMM的VRef配置不同步,修改后稳定性得到改善,但memtester还是会出现随机访存出错,只是出现概率降低了。但是,哪怕概率再低,也不可接受——对于理论上1GHz频率下每秒可运行60亿条指令的香山来说,哪怕是亿分之一的随机出错概率,也意味着每秒会出现几十次访存数据错误,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必须要把访存调稳定。

初六,大家继续尝试——修改DDR Trainimg参数,修改Linux启动时内存容量,改变DDR供电电压……始终无法消除DDR访存的随机出错问题。我们怀疑DDR信号完整性问题,希望看一下DDR信号的眼图。开始一通打电话借设备,我们借到了一台DDR逻辑分析仪。这这台设备和HMTT很像,也是插在DIMM槽,但它内部提供高频采样时钟,可以直接抓DDR访存数据信号。我们花了半天的时间研究如何使用,当搞清楚后,发现在DDR-2400配置下采不到预想的信号。晚上9点多,打电话给设备代理商,被告知这台设备采购时没有选支持2400的模块,现在还支持DDR-1600。燃起的希望又熄灭了。

初七,唐丹老师又开始打一轮电话,又向郝沁汾老师借来一台示波器。有人建议看一下电源是否稳定,波动幅度是否太大,可以换一下精密电源。唐老师、徐易难立刻开始测试电源稳定性,发现真的会出现上下60-80mV的波动。那时,看到这个几十毫伏的波动,似乎大家心里涌出一丝欣喜,希望这就是DDR访存不稳定的问题所在。唐丹马不停蹄地区采购精密电源,不幸的是在换电源后,我们使用最多、相对最稳定的一块板卡“牺牲”了——烧了!来不及难过,立刻又切换到另一块板卡开始测试起来。结果有点沮丧,换了精密电源后依然无法消除访存随机性问题。

李作骏通过对DDR信号进行仿真,发现DDR DQS信号的ODT参数设置存在问题,同时把所有的访存性能相关的参数调到最保守设置。大家又寄希望于这次DDR参数修改。

此时,于是另一条调试网卡的战线开始启动,由王诲喆担任主攻手:测试网卡时钟信号、调整GMAC频率,设置设备树,修改驱动——网卡很快就被识别出来了,能看到网卡能收包了,但是问题是不能发包。

初八,跑了一个晚上的memtester,连续运行了12个小时,只有一个访存出错。这次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还没有彻底解决,运行SPEC CPU依然出错。这时,大家决定尝试一下将DDR降频到1600。DDR-1600配置下,李作骏又对DDR Training做了优化,调高了Refresh Burst数量,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了——之前跑不过的SPEC CPU应用都能跑完了!DDR访存稳定性问题终于解决了!

从初八开始,勾凌睿便开始用SPEC CPU2006程序烤机,香山频率设置为1GHz,DDR设置为1600,连续几十个小时的运行,再也没有出现过错误了。当然,这并不是最终目标,我们知道DDR访存性能对整个香山芯片的性能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还继续优化DDR性能。

另一条战线,王诲喆仍然在调试网卡。在香山上用tcpdump能看到从另一台机器发过来的网络包,对比发送端的wireshark,内容正确。但是发送始终存在问题,ping依然不通。

初九,跑了一天的SPEC CPU,再也没有出错了,大家开始期待香山的SPEC CPU 2006分值了。网卡调试那边,手动修改了mac地址后,香山能收到ping,但是发送依然有问题。

初十,在修复了一个串口驱动小问题后,终于得到SPEC CPU 2006分值了,香山在1GHz频率、DDR-1600配置下,分值为5.97。这个数字对于香山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香山的真实性能,因为这是把DDR-2400降频为DDR-1600后得到的结果,从数据来看,很多访存密集型应用性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如果把DDR进一步优化,香山性能还将进一步提升。我们根据Roofline模型推演访存性能优化目标。

正月十二,王诲喆也终于将网卡调通,香山功能基本完备。有了网络,大家就可以远程访问香山了。

正月十五,李作骏对DDR-1600时序进行了初步优化,之前受DDR访存的应用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比如bzip2-liberty的运行时间从483s降到了265s。这也意味着SPEC CPU2006分值即使在DDR降频的情况下还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至此,历时近3个星期的香山攻关调试取得了圆满成功。香山调试直播完毕。

衷心感谢所有关注和支持香山的朋友!后续我们仍然会向大家介绍香山后续的性能优化进展。

—————

图1:调试攻关任务清单完成!
图2:与DDR访存稳定性战斗
图3:稳定运行SPEC CPU2006程序
图4:网卡正常工作
图5:SPECCPU 2006分值与对应配置
图6:Roofline模型推演访存性能优化目标
图7-9:香山调试现场

造车新势力 2021 年交付排行榜,小鹏位列第一 蔚来、理想分居二三名,对此你有哪些评价?

1月1日电,新年伊始,造车新势力先后公布2021年交付情况,小鹏汽车以98155辆交付量问鼎,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以91429辆和90491辆分列二三位。
哪吒汽车、威马汽车和零跑汽车紧随其后,交付量分别为69674辆、44157辆和43121辆。

小鹏销量拿了第一,恐怕是一年前谁都没有想到的。多年以后回顾历史的时候,2021有可能是小鹏汽车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只看销量数据,只能看到一条曲线;背后有很多故事,我们需要放在一个更大的时间尺度下才能看清楚。

比如说续航问题。在锂电池产业崛起之前,续航与电池成本一直是困扰着电动汽车发展的首要难题 —— 从工程的角度来看,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做减法!

1996年,首款量产的纯电动车通用EV1的续航只有145公里[1],但科技含量可不低。它做了大量的「减法」:牺牲空间以实现流线型的0.19风阻系数、大量使用铝合金与复合材料以实现轻量化、高达522公斤的高能量密度铅酸电池……

通用EV1 由张抗抗摄于上海汽车博物馆【图2】

通用EV1的概念车Impact【图3】

2016年,在造车新势力推出产品之前,国内车企基本上也是沿着「既然电池已经很贵了,那就少放点,其它配置也是能减就减」的思路开发的。

这个时间段的电动车常常给用户带来可怕的使用体验,各种电动焦虑、各种奇葩传闻、以及某车企的恶劣口碑,大多也是这个阶段产生的。

可想而知,这种「减法」思路是很难做出好产品的。这种思路的极致就是五菱MiniEV,可那也是锂电池产业链成熟之后,五菱利用自己独特的成本控制能力才造就出来的;而且,这种车型也是无法改变整个汽车产业格局的。【图4】

在这种主流「减法」之下,马斯克的「加法」思维就显得桀骜不驯、石破天惊了。堆了80kWh的电池,付出了相当大的成本,那就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捞回来了这些成本 —— 既然大电池同时解决了大功率放电问题,那就充分利用起来做个轿跑吧,Model S应运而生!【图6】

从Model S到Model 3/Y,十年如一日的SEXY战略之下特斯拉成功地走出一条独特之路。这个思路很创新吗? 放在今天不难,蔚来不也是这么做的吗,似乎显得稀疏平常。但放在十年前,这真的是99%的人都看不见、看不上、看不懂的战略路线。【图7】

在小鹏P7诞生之前的2019年,绝大部分造车新势力都造电动SUV。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图8】

-后排空间: 底部电池占据一定空间,布置起来很空间,导致轿车的后排空间堪忧。

-实用需求: 与欧洲人喜欢小车不同,中国人喜欢空间大的车。在此之前崛起的自主品牌,几乎全是靠SUV崛起的 —— 不像轿车需要个性,需要有一个存在的理由;SUV只要你馅大管饱、配置堆上、价格够低,就肯定能卖得出去。

-造型设计: 以大为美的时代潮流中,车只要够大、够霸气,不丑就行,就算中庸一些也不愁卖。相反,轿车那可就要讲究一些性格了,不丑的要求太低了,必须要美。
这个思路下的典型产品就是蔚来ES6(SUV+服务)、威马Ex5(SUV+便宜)、零跑C11(SUV+性价比),典型中的产品刀法圣手当属理想ONE(增程SUV+产品精准定位)莫属了。

P7的思路也是石破天惊的:【图9】

思路一: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凡是纠结得难受的产品特征,干脆全抛弃以换取另一个产品特征 —— 既然后排空间很难大,那就干脆设计成小板凳,以换来优雅的轿跑姿态,卖给那些不太需要后排的用户(年轻人、孩子5-15岁的家庭)。【图10】

思路二:无法回避的刚需痛点,要将其堆满。

2020年的时候,知乎上有人提出了“新能源车的续航是否越长越好”的问题。在那个长续航刚过500公里、特斯拉Model 3努努力上664公里的时代,续航就像永远吃不饱的饭,肯定是越长越好。

P7也在那时给出了自己的答卷:NEDC续航670公里。以轿跑实现这样的续航是很困难的,因为堆电池更难布置,还专门找宁德时代定制了高度为110mm的电芯[2](一般都在140mm以上)。

在续航焦虑基本打通后,小鹏开始主攻充电焦虑 —— 布了数百个专属超充桩,与蔚来建了700多座换电站遥相响应,成为2021年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最卖力的两家企业。

思路三:智能战略贯穿始终。

这点就不必赘述了,P7的车机交互与NGP已奠定了智能化的领先地位,预计G9会强化小鹏的智能化定位。

2019年,何小鹏第一次带P7来到上海车展的时候[3],上述三大思路几乎是明牌打出,但并未引起大家注意。更多人会觉得:这三个思路只是不懂汽车新玩家的奇思妙想,现实会教他重新做人;而P7只是一个玩概念的大玩具吧,能不能量产还不好说呢!

包括我在内,那时其实也是这个态度。

落寞的何小鹏在2019年上海车展【图11】
直到2020年深度试驾P7时,我才意识到这款车的重要性。第一印象是颜值高,语音强,自动泊车超好用。

此外,驾驶感受非常舒适且高级 —— 这也是区别于Model 3最大的点,把一个轿跑悬架与外形的车,做成家用车的舒适取向。这种实用但不好玩的调校是让车评人非常讨厌的,而这恰恰显现了小鹏的产品自信。

刚发布时大家对P7的预期是:悲观点每月六七百,乐观点每月两三千。我虽然当时就给出了 「P7之于小鹏的意义,就像Mate20 Pro之于华为的意义」的至高评价[4],心理预期也就是月销两三千辆,但也暗自希望它能突破到月销5000辆。

下面是我在2020年4月P7交付之前对它的评价:「华为Mate20 Pro与小鹏P7的历史意义,可能比大家预想得要高 —— 波澜壮阔、戏剧性十足的历史事件,对那时的普通人来说,觉得稀松平常、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时,大部分人何止是觉得稀松平常,不少人觉得我对P7做出这种评价是疯了,等着我出洋相呢。

好在,历史没有打我的脸,反而会觉得我当时的预测还是太保守了。【图12】

2021年P7月交付稳定在六七千辆,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就连何小鹏本人也完全想象不到这个成绩:“2017年初开始设计P7,面临非常多人的不相信,直到现在P7月交付量达数千台,我们总算做到了,感谢大家!”

P7肯定不是完美的产品。相反,从它敢于取舍的产品思路来看,它必然是一个「优点突出、缺点比普通车型更多」的产品。举一个例子,我昨天在陌生地点停车时,因为P7屁股比较翘、达到了摄像头与雷达的视野盲区,然后被铁窗户撞到了 —— 这就是屁股翘而美的代价吧!【图13】

P7身上的这种小缺点还有很多很多。这种「优点突出、缺点比普通车型更多」的产品,在自主品牌历史上还没有成功的先例 —— 我害怕这么一款好产品会夭折,从而与它的目标用户失之交臂。所以从P7交付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以来,我承认对这款车有所偏爱:提优点多,小缺点提得少。

虽然偏爱,但结果是好的:看了我的文章而购车的P7车主,都是因为我的体验分享帮他们找到了一款适合自己的好车。【图14】

目前还没有出现因为我的文章而买P7被带到沟里的用户。如果有,请在此文下留言。【图15】

如果P7的产品理念已从摇摇欲坠的小树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不仅可以自己飞翔,还带动了友商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蔚来ET5、智己L7、威马M7、哪咤S等车型的产品理念上都有P7的印记,至少说如果没有P7的成功,以上这几款车会迟到很多。【图16】

P7的这几款对标车型中,我认为蔚来ET5的创新是最成体系的,也是最有可能成功的。其它几个有待观察:智己L7受制于体制因素,产品、营销、销售各环节之间可能会存在错位;威马M7则将造Ex5的SUV中庸思维带进了轿车,可能最终还要走性价比路线……

P7达到了月销7000辆以上,注定留名中国汽车史。我也很高兴,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该去挖掘下一个宝藏车型了!那会是哪款车呢?
#车圈新星驾到##微博新知博主##新能源汽车补贴仅剩最后一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阳光信用[超话]##每日一善##阳光信用# 善良是一种美德,善良是一种远见,善良是一种自信,善良是一种精神力量,善良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善良是一种文化,善良
  • 有版权的不跳,没版权的你给我瞎搞,还记得宣传片里的蜡笔小新等嘛?晚上吃了两颗冷冻的荔枝,反正比新鲜的好吃,买的时候说是桂味荔枝,但买回来尝了之后觉得是别的品种冒
  • 宝贝的离去在告诉我什么 我拥有的感情 和深爱的人都会离开我 如今我的世界一片黑暗 曾经以为我是为了宝贝你而活 为了宝贝而努力 如今的残酷的现实的 如同天霹雳要我
  • 其他情侣分合、离婚第三者、婚内婚姻变动、生男生女都不看6.平时有问题也可以提问,直接留言说问题就可以,只要人不神道心态没问题的我都会回复。❽我不是颜控 不是声控
  • 2020年全球煤炭需求下降4%,是70多年来的最大降幅,但电力需求增长和工业活动回升导致2021年煤炭需求反弹,其中约80%来自亚洲。国际能源署预计,今年全球日
  • 我们都有进步,不过我还是个新手啦。反正……就是……现在电脑成为我的好朋友了。
  • !!
  • 中国已经拥有了直-20,相信性能超越直-20的飞机也正在研发当中,这也是中国飞机用一代,研发下一代的路子。米国在阿富汗干了那么多年也拿游击队没辙不是,米国的武器
  • 」他還爆料,指節目中還有大班圈中令觀眾驚喜的好友撐場,近年鮮在無綫出現但觀眾一直期待的藝人,將會在特別環節跟觀眾見面,其中一位就是跟他相識23年合拍《雪山飛狐》
  • 拍个花墙都费劲,幸好我舍友技术高超,还是给我拍了好多张照片嘿嘿,心满意足去排队咯排队的时候超级热,还以为会冷,没想到就挺适宜的这温度,进去以后发现680的位置也
  • 除了丰富的技术与产品演讲外,Google 昨日还举办了一场线上交流座谈会,邀请来自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合作伙伴共论全球技术生态,分享经典案例。通过短视频
  • 另一本同类书籍《要友善,但要赢》(Play Nice but Win)讲述了迈克尔·戴尔如何建立起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个人电脑公司,最终改变了电脑的生产和销售方式。
  • 关于致敬的画面……#爱上这座城##广州##街拍##扫街##旅行##出差##夜色##早安心语##傍晚##纪实摄影##摄影##路人##生活##人文##人文摄影##社
  • 人生之道:自强不息对天地、自然的观察与取法是八卦创设、《周易》成书的基础。”(《易·系辞》)出于这一思想,《周易》对著名的“汤武革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天
  • 来源:湖南电台《全省新闻联播》【曹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湖州身边事#今天下午,长兴县画溪街道曹家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走村入户,向村民宣传推广
  • 怕了怕了 大概还有七八周就放寒假了 想想过得是真快 喜欢现在的状态 每天乐乐呵呵的没啥烦恼 周围的环境也很轻松 很喜欢这样的氛围 相处起来不累 还有一些小事让
  • 大象有五点实用的建议,希望对买房的你有帮助:第一,新楼盘的位置在哪里。如果你们当初就是因为异地的困难分手的,你们当初就是因为在对方身上看不到关于未来的希望选择放
  • 平时也会看看书人物传记,纪录片等,心仪对象,160cm 以上,温柔善解人意,懂一些英语,可以一起出国旅游看下世界,有机会的话,漳州,厦门最佳,男嘉宾[爱心]
  • 来考网专业从事职称评审8余年,为上千职称评审学员提供帮助,来考网让你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更多职称评审问题联系来考网黄老师:15102787893(微信同号)。
  • 目前只接受长租 15天起步,超过一个月可改名,不能动亲密关系,目前星耀三可打排位,需要交押金,不能动紫星币和背包里的箱子否则扣押金,不可以恶意掉分和挂机否则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