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
“长得好看”的评选标准能够精确地量化吗?换言之,美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吗?美是每个人不同的主观判断,还是事物的客观属性?20世纪之初,对美的哲学探索衰落了,但过去10年间对美的兴趣又复兴了。
康德(左)和休谟(右)的观点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趣味的二律背反
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思想家们大部分认为美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近代之后主观论成了主流。休谟说:“美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的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对于同一对象,一个人可能感受到的是丑,另一个人却感到了美。每个人只应当承认自己的感受,不应当企图纠正他人的感受。那句流行的谚语早就正确地教导我们:关于口味问题不必做无谓的争论。”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趣味判断不是认知判断,因此不是逻辑判断而是审美判断,其基础是主观的。”
但如果美完全是主观的,谁说什么东西美它就美,好像“美”这个词就没有意义了。当我们说某个东西美时,除了个人的肯定态度之外,我们就没有交流任何东西。虽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但我们的判断往往是一致的,大部分人都不会否认玫瑰花或者落日很美。
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美并非全然客观、跟人的主观反应无关。不然就可以说一个没有人去感受它的世界也可能是美丽或丑陋的,或者可以用科学仪器来探测美。我们通常认为别人的趣味跟自己的不同很正常,不像道德、政治或事实方面的分歧那样,需要寻求统一。
在18世纪之前,大部分西方哲学家都认为美是客观属性,处于美丽的物体之中。奥古斯丁问,是因为事物让我们感到快乐,所以它们漂亮,还是事物漂亮,所以会让我们感到快乐。他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柏拉图认为美本身是一种理念,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有美的理念。普罗提诺说,美的问题是形状问题,美的事物拥有特定的形状。没有形式的质料乃纯粹的丑陋,丑的东西即没有被形式掌握的东西。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美是客观的,它不在人对事物的主观反应之中。古典观念认为美是特定比例或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体现,美可以通过黄金分割来表达。古希腊雕塑家波利克里托斯认为,标准雕塑是师生们可以加以模仿的、比例和谐的模范:可以通过复制客观的比例来实现美。
休谟和康德关于趣味的标准的论述被称为“趣味的二律背反”。谚语中说趣味是主观的,“关于趣味没什么好争论的”。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争辩趣味问题,有些人被认为品位高,有些人被认为很没品位。有些人的趣味粗俗、显摆。有些人的趣味精致。趣味好像既主观又客观,这是一个二律背反。
休谟和康德一开始就承认,趣味或发现、体验美的能力基本上是主观的,没有什么趣味标准,如果没有人体验到快感就没有美。但他们也都承认,在审美过程中理性会发挥作用,承认一些趣味比另一些趣味高级。他们都认为,审美判断既不完全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而是主体间性的,有其社会和文化层面。
休谟的论述集中于审美者所处的历史和时代状况。如果一个人持有偏见、无知、肤浅,其审美判断不如一个眼界开阔、不带偏见的人。他写道:“即使在风气最优雅的时代能对高级艺术做出正确判断的人也是极少见的;只有卓越的智力加上敏锐的感受,由于训练而得到改进,通过比较而进一步完善,最后还清除了一切偏见——只有这样的批评家对上述称号才能当之无愧。这类批评家,不管在哪里找到,如果彼此意见符合,那就是趣味和美的真实标准。”
休谟举的优秀批评家的例子是《堂吉诃德》中的两位品酒高手:桑丘对那位大鼻子的随从说:“我自称精于品酒,这绝不是瞎吹。这是我们家族世代相传的本领。有一次我的两个亲戚被人叫去品尝一桶酒,据说是很好的上等酒,年代既久,又是名牌。头—个尝了以后,咂了咂嘴,经过一番仔细考虑说:酒倒是不错,可惜他尝出里面有那么一点皮子味。第二个同样表演了一番,也说酒是好酒,但他可以很容易地辨识出一股铁味。你绝想象不到他俩的话受到别人多大的挖苦。可是最后笑的是谁呢?等到把桶倒干了之后,桶底果然有一把旧钥匙,上面拴着一根皮条。”
休谟进一步论证,这类批评家的判断往往跟时间检验的结果一致,二者的作用就如同客观的标准。虽然审美判断仍是主观的,虽然一些当代作品可能会引发争议,优秀批评家长远的共识就像客观标准一样,使得即使能找到客观标准,它们也是不必要的了。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找到美的标准,来确定美的事物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可以描述优秀的批评或有品位的人的特征。继而,这些人长远的共识也是很实用的趣味标准,是为审美判断辩护的手段。
康德也承认趣味基本上是主观的,某些东西可能只会让我感到快乐,如看着你自己的祖母的照片时,你会感到悲喜交集,一幢房子会令你想到那是你成长的地方。但别人不会在意,没人会认为他们对此应该拥有同样的反应。康德认为,美感不同于快感,说某个东西美,这是一个没有利害关系的判断。审美判断必须独立于人的经济和性欲方面的欲求。如果一个人参观博物馆时赞叹那些绘画是因为它们很昂贵,或者想着可以偷走卖掉,他对这些画就没有任何审美体验。参观者必须关注对绘画本身的精神反映。当一个人在审美时,他不关心审美对象的存在,享受的是它在人的体验中的再现。“当说某个东西很美时,我关心的不是它的存在,而是我内心对其再现的感受。人人都得承认,掺杂了一丁点利益纠缠的审美判断都是片面、不纯粹的。”沙夫茨伯里在《道德家》中说,如果你把一个漂亮的山谷主要当做一个有价值的房地产投资机会,你就不是在看它本身,因而无法充分地体验它的美。如果你看着一个可爱的妇人,想着跟她上床,你就不能充分、纯粹地体验她的美,你的注意力偏离了在你心中反映的形式。
扬弃主观论
康德认为,有些美是相对的,依赖于对象所属的类型,有些美则是绝对的。同样的比例对于牛来说漂亮,对于马来说就会很丑。但抽象的织物图案设计本身就是漂亮的,鲜花即使不提它们的实用性和繁殖功能也是怡人的。康德由此说,能在事物的形式或设计中找到绝对或独立的美。或者如克莱夫·贝尔在他1914年出版的《艺术》一书中所说,美存在于对线条和颜色的安排之中。
休谟和康德的观点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叔本华、汉斯利克、布洛、克罗齐等都持类似观点。更坚定的主观主义者是美国哲学家桑塔亚纳,他把美定义为客观化的快感。说某个东西美,是因为它能带来快感,但这种快感属于对象,虽然对象本身没有主观活动能力。“美是积极、内在、客观化的价值。美是一种价值,也就是说,它不是对事实或关系的感知,它是一种情感,我们的意志或鉴赏的情感。一个物体如果不让人感到快感就不会是美的,所有人都对它无动于衷的美是自相矛盾。因此美是一种内在的积极价值,是快感。”这就如同说,一个令人受挫的对象怀有恶意,令人受挫的东西被认为是一个有主观意志的东西,需要对它造成的结果负责。对美的感受成了一个错误:把主观活动能力归给没有这些能力的东西。
桑塔亚纳在《美感》(1896)中的论述是英语世界对美最后的主要论述,因为一旦承认美是完全主观的,依赖于一个错误,好像就再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如果美是主观的快感,好像它并不比任何愉悦人的东西更高级,也就没有真理或者正义那样重要。20世纪也不再把美当做艺术的主导目标,美在理论上的边缘化导致艺术家们认为他们应该去追求更真实、更严肃的方案。但近年来艺术和哲学界对美的兴趣开始复兴,有多位理论家尝试思考趣味的二律背反。这些新的路径回应了乔治·爱德华·摩尔1903年在《伦理学原理》中的论述:“说一种东西美,不是说它本身美,而是说它是一个必要成分,证明一种东西真的美就是去证明,跟它相关的一个整体是好的。”有价值的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置身其中的情境,美的价值包括美的对象和审美主体的快感。
美国艺术史家克里斯平·萨特韦尔在《美的六个名字》(2004)中既没有把美归给主体,也没归给客体,而是归给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使二者置身其中的情境。当我们说夜晚的天空很美时,我们不只是在汇报我们感受到的快感,我们还看向天空,赞美真实的世界。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感知天空的人,也就没有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亚历山大·尼哈玛斯在《幸福的许诺》(2007)中说:“审美判断从不要求人人赞同,美的东西或艺术品都不会拥有天主教般的信众。美创造的是更小的圈子,但每一个圈子的成员都认为它是正统的,却并不认为别人是异端。”

【联合国的座右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联合国大厦最显眼的地方,镌刻有八个醒目的中文大字,毋容置疑这就是联合国的座右铭,这八个大字就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始祖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几个月前在美国去世的当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的注释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论语今读》)可是直到今天,霸权主义国家不仅一直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座右铭,而且自联合国建立以来至今还变本加厉的在全世界横行霸道实施强权政治。

国学大师南怀瑾在《论语别裁》中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阐释是:“对于大的事,做到我所不要、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让别人承受,就太伟大了,这个人不是人,是圣人了。太难了!可是做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做到,另当别论。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也就是’己所欲,施于人’。……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然而在今天,不要说“心向往之”,就连一丝一毫的意念都没有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的阐发更加的精辟:“在联合国大厦里就有这八个字,它是国与国关系的黄金法则。这是一个很重大的事情,说明了孔子的教导具有普世性和巨大意义。……法国的启蒙主义者、大思想家伏尔泰高度评价了孔子的这句话,对孔子佩服得不得了。……启蒙主义者佩服孔子,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人间的道理、用人间的逻辑来代替上苍、上帝、超人间的神的意志。……如果是国与国的关系,那就更明白了,你不愿被侵略,你就不要侵略别人;你不愿意被剥削,你就不要剥削别人;你不愿意被欺骗,你就不要欺骗别人。所以孔子的黄金法则,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迄今为止,几十年的历史事实充分证明,这个世界组织愧对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归根结底就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作孽、作祟。

(原创首发)
#醉美贵州水长流[超话]##仁德良知##良知无敌##知行合一致良知##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大百科:
我国古代,“雷劈”致人死亡的诊断依据,是谁最早发现的?
答案:东汉思想家,道家王充。
雷击纹的发现:
王充在其《论衡·雷虚篇》中首先指出了雷击纹是雷击死的指征,并对其成因作了朴素的解释:
“夫雷,火也。火气剡人,人不得无迹,如炙处,状似文字。”
同时还指出了雷击所致的其他烧伤征候:
”以人中雷而死,即询其身;中头,则须发烧焦;中身,则皮肤灼焚,临其尸上闻火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比如像我的话,就是这个歌词“晚上坐着火车出发,出发去儿时的大海,我好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时期”~ hhhhhhh 是我们神话的《 usha usha 》啦,不是
  • 一向繪畫寵物油畫,今年推出我首個以我的一幅原創壁畫作為主題的搪膠立體雕塑、也是近期流行的藝術玩具ArtToy。「托腮貓Gloomie」最初是我數年前一幅油畫作品
  • 不会油油腻腻的东西了!乳化的蛮快的!
  • !最好要在冰箱里预冷❄️一晚在喝,口感更独特 #种草花花万物# 高端系列更好喝【99】认养一头牛 酸奶10瓶*2提超市一箱要98的[苦涩]我们2箱才只要99!
  • ➧️[心]²⁰²¹ღ ⁰⁸․⁰⁵‴‴‴ 人之行事,但凭心之所使,岂容他人所言。摩登兄弟刘宇宁⁵²ºmdxd刘宇宁lyn₁₃₁₄ 宁哥 棚主ღノ♡I Lᵒᵛᵉᵧₒ
  • 最终去了想去的地方,我们仍迷茫,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留。最终去了想去的地方,我们仍迷茫,因为我们不知道该如何留。
  • 抖音录播带货正式招商 首批我只限量收❷⓿个学员4v1带 服务费❷❾❽⓿ 几天回本 后期纯利 (19800学员️免费学新技术) ⚠️:正规人人可做 唯一门槛要求
  • 粑粑麻麻永远爱你[好爱哦]#雷莨菪的工作记录# 今天朝会宣布上周班级考核情况我班拿了一个文明班级我很意外也很惊喜,瞬间我又干劲十足了开头这一个月虽然很辛苦但看着
  • 【乐•在上海】江宁路善淘网被这家慈善机构店治愈✨✨到这里的衣服都是全新不过基本是旧款,很少可以遇到合适的。除此以外,他也经常将家中闲置的全新笔记本、拼图等物品捐
  • 曼尼恩近日因为肠道感染错过了球队新赛季的揭幕战,记者拍摄下了他站在场边的样子,身材看起来瘦了非常多,令人十分唏嘘和心疼。休赛期,他签约博洛尼亚,经纪人比尔-达菲
  • 从业者关注并分析土拍市场(给购房者看)说一大堆未来大势;从业者和购房者其实殊途同归的都是——房价,毕竟前者也脱不了后者的第二身份。关心面粉的人,最终购买的或者说
  • 我也会让学生们去看他们写的文章,因为他们既然要研究形式,就会描述得非常仔细,而不是粗线条的,这对学生是有帮助的。执着地把“东、西”或“中、西”对立起来,我自己是
  • 挖pi,玩区块链,现在我们虽然没有收入,只是短暂的输掉每天的几秒钟,却赢了未来财富的自由,我们挣的是未来的钱,不是现在。挖pi,玩区块链,现在我们虽然没有收入,
  •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的统一。行善不在于大小,哪怕是施舍一分钱,心存善念是最重要的,每天注意自己的身、口、意的行为,你的人生
  • 其实我在这次少企 特别想感谢的人就是boss团的老师们 特别是李荣浩老师 在我们二公彩排的时候 李荣浩老师来看了一次我们的演出 李荣浩老师当时还一直鼓励我 以及
  • 识神能感知外界之光,诸如日、月、星、灯等光,但不能感知体内之光;阴神是元神的一部分,在性光初显阶段,闭目可见模糊的光,且阴神未得真阳精气点化,易招至阴性信息,故
  • #微直播#【教育部领导出席#全省教育大会#并讲话】教育部负责人郑富芝在讲话对陕西省委、省政府推动教育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陕西教育改革发展提出
  • 在感情上,狮子其实是需要慢慢相处的,因为狮子是个被动,慢热,放不开的星座,认识时间越久就对你越好 #占卜师日常#那个谁说:“理想主义者,有时候是很孤独的,马尔克
  • 18/19赛季,林加德的场均射门数为1.2次,除了状态低落外,母亲的病患亦令他不能专注于球场之上,进攻方面只有马塔和阿莱克西斯·桑切斯的数据比他差,其后由于布鲁
  • 希腊人认为,世上的万世万物看起来都是变化的,其实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一定有一种存在,他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万物皆来源于他,最后万物也皆回归于他。对存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