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普书中学到过最令人震惊的知识#
我在物理学科普书籍中所学到的最令我震惊的知识莫过于 能量守恒定律并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或者说,能量守恒定律的成立那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时间具有平移对称性。我在上初中时,就已经接触到了对称这个词。什么轴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我一直以为,对称这个词只是一个用来描述几何图形内在性质的词。直到我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对称不止存在于几何之中,更广泛的存在于物理之中。
让我们回想一下,我们初中所学的对称图形到底是什么呢?把一个图形沿一个轴旋转180度,所得到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如果完全重合,那么我们便称这个图形具有轴对称性。把一个图形沿着一点旋转特定的角度,旋转后如果得到的新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完全一致,那么我们便可以称这个图形具有旋转对称性。这便是我们初中所学的对称了。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两种对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不难发现,他们都是经过一个变换,所得的结果与原结果不变,那我们就称之为对称。但是这种对称只存在于数学,只存于几何之中吗?不是的!我们今天做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明天做同样的实验,只要其他条件不变还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我们在北京做一个实验,在纽约也做一个同样的实验,只要其他条件不变也会同样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在实验室,你无论是朝东,还是朝西。只要其他参数不变,得到的结果还会相同。说道这里大家可能会笑了,这分明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东西,难道我吃一颗棒棒糖,今天甜明天就不甜了?难不成朝东吃是甜的,朝西吃就会变成酸的吗?但是正是这些小孩子都知道的东西却隐藏着天大的秘密。上面的三段话分别对应着三个对称。即时间平移对称性、空间平移对称性和空间旋转对称性。而这三个对称性又分别对应着三个守恒量,即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
事实上,每一个连续的对称性都对应着一个守恒量!我假设一下。我们所处的宇宙,时间没有对称性。我今天举起一块石头用了5牛的力。明天我举起一块同样的石头需要7牛的力。那么我今天举起石头,明天再把石头放下来就有多余的两牛势能变成动能,能量守恒就被破坏了!这就是能量守恒的本质。而我说的每一个连续对称都对应着一个守恒量也是物理学中大名鼎鼎的诺特定理。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女性数学家艾米·诺特女士。
她所在的那个年代,对女性的歧视非常严重。即使再这样不友好的社会环境下她依然作出了大量成果,并允许学者们无条件地使用她的工作成果,是当之无愧的现代数学之母。也被爱因斯坦称为当代最伟大的女数学家。我们再把话题引回来。对称到底隐含着什么?对称隐含着变化中的不变,而不变则隐含着规律!而这些规律就是物理学家们前进的方向!相对论存在对称性,量子色动力学中也存在对称性。但是我们的宇宙中只有对称吗?不是的。我们宇宙中还有一种现象,叫做对称自发性破缺。某些物理系统所遵守的自然定律具有某种对称性,而物理系统本身并不具有这种对称性,则称此现象为自发对称破缺。
为了方便理解我举个不太恰当但比较形象的例子。我们想象一个理想的高速旋转的陀螺,它本身具有对称性,但是如果我们减少它旋转的能量,随着自身转速的降低,它终究会倒向一边,这种对称性消失了。这就有些类似对称自发性破缺。还有一个经常大家常用的例子——墨西哥帽。
一个小球在这个“帽子”的顶端,那么这个系统就是对称的。但是顶端是一个高势能状态,是不稳定的。系统总是趋向降低自己的势能,这个小球会滚到最下方随机的一个位置。此时系统本身便不具有对称性了。不要小看这个对称自发性破缺,很多物理现象中都有它的影子。就拿很多人都听说过的弱作用力与电磁作用力来说。传递电磁力的玻色子叫做光子。传递弱力的玻色子有三种,分别是W+,W-,Z在我们当前的宇宙中,弱力和电磁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力。传播弱作用力的玻色子具有很大的质量,是短程力。传播电磁力的光子没有质量,是长程力。但是这是在我们当前的宇宙环境下!但是在足够高的温度下。WZ玻色子也将变成无质量的玻色子,他们具有和光子一样的耦合强度。此时的弱力和电磁力将变成一种力。这便是对称自发性破缺的迷人之处。不仅如此,对称自发性破缺还与基本粒子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关联。前几年发现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便与自发对称性破缺有关。当然物理学中的对称不只有这一点点东西。这本书里也不仅仅讲了这么一点点东西。物质与反物质同位旋的对称性胶子与夸克无论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引力量子化还是弦理论,此书均有所涉猎。这是一个从对称的角度去看待物理,视角新奇,不可多得的好书。

【杜江峰院士:科学仪器要从“0”到“万”】过去百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涉及的开创性工作和重大发现中近70%借助仪器完成,物理和化学领域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仪器的支撑。

正是意识到仪器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重要意义,十多年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杜江峰带领的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支持下,“边科研边研制”,在微观尺度磁共振谱学及生物、物理、信息等领域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60余篇相关论文在《科学》《自然》《自然》子刊和《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发表,多项成果获得奖励。他们依托创新科研成果研制的近20种仪器,已广泛服务于高校、研究所、医院和企业。

图:杜江峰和团队讨论问题。受访者供图

杜江峰认为,如果研制出原创的科学仪器是从“0”到“1”,那么把仪器送到千万用户手中,让用户来验收就是从“一”到“万”。在当前中国亟需各种高端仪器的情况下,仪器研制应做到从“0”到“万”。

△ “借”和“买”的困境

上世纪末以前,我国科学家多数是做些不用或使用低端仪器的研究。后来能从国外买一些高端仪器,但不少研究仍是“买得到就做,买不到就不做”。

“这给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阻碍。一是发达国家对高端仪器禁运,有钱也买不到。二是即便能买,拿到仪器时也比人家晚一个阶段。三是拿到仪器后,因为没有维护维修能力,往往难以发挥最大作用。”杜江峰对《中国科学报》说,“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高度依赖尖端科学仪器阶段,但我们的供给严重不足,仪器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原始创新的大问题。”

20年前,杜江峰团队基本上靠借仪器做实验,听说哪里有仪器,就跑去测一测,做次实验。10年前,团队有了第一台进口仪器,利用那台仪器,做出了一些成果、也发了文章。很快,“借”和“买”都不能满足需求了,他们就萌生了“自己做仪器的想法”。

2010年,团队得到中科院支持,启动一个200多万元的仪器研制项目。通过那个项目,团队积累了研发经验,也得到了锻炼。

随着国内科学研究对仪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财政部陆续推出一些仪器研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定位于“前端”和“创新”,项目承担者需要做出从“0”到“1”的突破,研制出原创的仪器。

“我们去申请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时,既有一定的研制基础,又做出了很好的成果,还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杜江峰说,“当时我们提的方案合理,各项指标也非常高,国际上又没有同类型仪器,这完全符合基金委的项目定位。”

“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能够在不破坏研究对象的前提下,提供微观物质内部结构信息,拓展人们驾驭单个核自旋的能力,对前沿基础科学,对提升我国开展原创性研究能力意义重大。而且也是国际首台具备单核自旋探测灵敏度的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

2013年初,杜江峰团队顺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让团队成员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 蓄积力量

缺乏高端科研仪器之“痛”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有钱也买不到。二是当我国少数领域迈入国际前沿时,迫切需要的仪器国际上也不一定有。

当中国科学家在多个领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时,缺“仪”之痛和今天的缺“芯”之痛如出一辙。

在研制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的时候,有个关键部件叫钻石传感器,它的灵敏度决定着仪器的性能。但当时相关的原理才提出来四五年时间,国际国内都没有现成的设备可参考。

“当时美、德有个研究组也在往这个方向走,知道我们要自己研制后,马上把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都封锁了。”该团队成员、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鹏飞说,“2012年,国外厂商禁运了钻石传感器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所以一开始,我们就面临很大的困难。”

钻石传感器研制中用到一种离子注入技术,但当时大家连离子注入的机制都不清楚。

“杜老师在理论上给予指导,和我们一起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王鹏飞说,“最终我们从一台农业育种注入机上得到启发,对它进行改造和设计,又造了一些部件,最终达到了项目初步目标。”

后来,团队不断摸索,找相关单位攻克VR加工技术,波导设计加工工艺。经过几轮迭代、团队用不到3年时间,将钻石传感器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底,连做传感器的原料也被发达国家禁运了,我们必须一点点摸索,攻克一道道工艺难关,但这也让我们一步步,全链条地掌握了核心技术。”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秦熙说,“在这个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国外仪器厂商对我们的态度,经历了‘严防死守—针锋相对—互惠合作’的几轮翻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两个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下,杜江峰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在实战中蓄积着“起跳的力量”。

△ “落地”才算验收

2014年,杜江峰发现,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面临着自己曾经的苦恼:迫切需要一些高端仪器但买不到。

这时他们已经研制出部分仪器,杜江峰认为,既然有这个能力,何不多做几台呢。

“我们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改变过去那种‘立项研究,验收了事’的做法。”杜江峰说,“比如,中科院的某个研究所要买仪器,现在这个钱由中科院来出,我来研制仪器,他作为用户来验收。”

科学家研制仪器和企业家做仪器目标、关注点完全不同。高校和研究所的仪器研制项目属于“学术牵引”,可以不计原件成本,只要各项技术指标在验收时最好即可。但企业要完全遵照市场规律,以产出成套仪器为目的,注重稳定性,可重复性、讲究成本可控。

“尽管都和仪器有关,但做产品和搞基础研究是两码事。”杜江峰说,“不少项目是‘进门严苛,出门宽松’,只要能立项,验收通常并不困难。专家把各项指标一测,达标就可以通过。但仪器成为商品就像一个手机,不能今天有信号,明天没信号了。”

为解决学研产衔接的难题,让仪器研究真正“落地”,杜江峰下定决心,承诺延迟验收,让用户单位来验收。“用户什么时候觉得满意了,什么时候通过验收”。

“我们这套仪器原计划2016年完成,专家验收是2016年完成的,但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包括原来计划里没有,但因为研究出现新情况、产生的新需求,我们都尽可能满足,最后用户彻底满意了,所以到2021年才通过中科院验收。”杜江峰说。

该仪器后期迭代也随着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交由公司负责,从而更加明确了科研团队从“0”到“1”、企业从“一”到“万”的产学研模式。

△ 底气何来

“我们实验室有近40台装备,除了2009年买过一台进口仪器外,这12年来没买过成套装备,基本上自己想到的、需要的都自己来做。”杜江峰说。

目前,该团队研制的仪器已广泛服务于医院、企业、科研院所。谈及团队致胜的“法宝”,杜江峰用“品格、平台、氛围”六字概括。

“感谢中科院和基金委领导的远见和魄力,支持我们探索一种灵活的机制,比如‘边科研边研制’,比如支持我们把研制的仪器真正‘落地’。”杜江峰说,“在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我们也在实战中锻炼了一支特别能‘打’的队伍。”

“务实、低调,凝聚力强”是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贺羽对团队的最深刻感受。目前,“国仪量子”已经从科学家手中接过成果产业化的“接力棒”,开始用产品经营的思路、以工程化的方式向商业化迈进。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石发展说:“杜老师常说,学术讨论只有对错,不分地位高低。所以我们形成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氛围。我们从不打卡,但晚上12点实验室灯火通明也是常态。大家都奔着一个目标,做得非常开心。”

杜江峰认为,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产品,除了要培养他们的品格外,还要提供一流的平台,好的工作环境、科研氛围。

“非常感谢团队成员的努力。”杜江峰说,“虽然我们在单蛋白质分子磁共振探测、实现时间最优量子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取得了一流成果,培养了一流人才、提供了一流平台、做出了一流产业,但在仪器研制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仪器研制‘路漫漫其修远兮’。”https://t.cn/A6VixEF4

【杜江峰院士:科学仪器要从“0”到“万”】过去百年来,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涉及的开创性工作和重大发现中近70%借助仪器完成,物理和化学领域的发展更是离不开科学仪器的支撑。正是意识到仪器在促进科技进步,推动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重要意义,十多年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杜江峰带领的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支持下,“边科研边研制”,在微观尺度磁共振谱学及生物、物理、信息等领域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60余篇相关论文在《科学》《自然》《自然》子刊和《物理评论快报》等期刊发表,多项成果获得奖励。他们依托创新科研成果研制的近20种仪器,已广泛服务于高校、研究所、医院和企业。

杜江峰认为,如果研制出原创的科学仪器是从“0”到“1”,那么把仪器送到千万用户手中,让用户来验收就是从“一”到“万”。在当前中国亟需各种高端仪器的情况下,仪器研制应做到从“0”到“万”。

△ “借”和“买”的困境

上世纪末以前,我国科学家多数是做些不用或使用低端仪器的研究。后来能从国外买一些高端仪器,但不少研究仍是“买得到就做,买不到就不做”。

“这给科技创新带来了巨大阻碍。一是发达国家对高端仪器禁运,有钱也买不到。二是即便能买,拿到仪器时也比人家晚一个阶段。三是拿到仪器后,因为没有维护维修能力,往往难以发挥最大作用。”杜江峰对《中国科学报》说,“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高度依赖尖端科学仪器阶段,但我们的供给严重不足,仪器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原始创新的大问题。”

20年前,杜江峰团队基本上靠借仪器做实验,听说哪里有仪器,就跑去测一测,做次实验。10年前,团队有了第一台进口仪器,利用那台仪器,做出了一些成果、也发了文章。很快,“借”和“买”都不能满足需求了,他们就萌生了“自己做仪器的想法”。

2010年,团队得到中科院支持,启动一个200多万元的仪器研制项目。通过那个项目,团队积累了研发经验,也得到了锻炼。

随着国内科学研究对仪器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财政部陆续推出一些仪器研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定位于“前端”和“创新”,项目承担者需要做出从“0”到“1”的突破,研制出原创的仪器。

“我们去申请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时,既有一定的研制基础,又做出了很好的成果,还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杜江峰说,“当时我们提的方案合理,各项指标也非常高,国际上又没有同类型仪器,这完全符合基金委的项目定位。”

“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能够在不破坏研究对象的前提下,提供微观物质内部结构信息,拓展人们驾驭单个核自旋的能力,对前沿基础科学,对提升我国开展原创性研究能力意义重大。而且也是国际首台具备单核自旋探测灵敏度的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

2013年初,杜江峰团队顺利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让团队成员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 蓄积力量

缺乏高端科研仪器之“痛”有两个突出表现。一是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有钱也买不到。二是当我国少数领域迈入国际前沿时,迫切需要的仪器国际上也不一定有。

当中国科学家在多个领域跻身国际第一梯队时,缺“仪”之痛和今天的缺“芯”之痛如出一辙。

在研制多波段脉冲单自旋磁共振谱仪的时候,有个关键部件叫钻石传感器,它的灵敏度决定着仪器的性能。但当时相关的原理才提出来四五年时间,国际国内都没有现成的设备可参考。

“当时美、德有个研究组也在往这个方向走,知道我们要自己研制后,马上把相关的技术和产品都封锁了。”该团队成员、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鹏飞说,“2012年,国外厂商禁运了钻石传感器相关的产品和技术,所以一开始,我们就面临很大的困难。”

钻石传感器研制中用到一种离子注入技术,但当时大家连离子注入的机制都不清楚。

“杜老师在理论上给予指导,和我们一起讨论,研究解决方案。”王鹏飞说,“最终我们从一台农业育种注入机上得到启发,对它进行改造和设计,又造了一些部件,最终达到了项目初步目标。”

后来,团队不断摸索,找相关单位攻克VR加工技术,波导设计加工工艺。经过几轮迭代、团队用不到3年时间,将钻石传感器技术提升至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底,连做传感器的原料也被发达国家禁运了,我们必须一点点摸索,攻克一道道工艺难关,但这也让我们一步步,全链条地掌握了核心技术。”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秦熙说,“在这个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国外仪器厂商对我们的态度,经历了‘严防死守—针锋相对—互惠合作’的几轮翻转。”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两个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下,杜江峰团队一路披荆斩棘,在实战中蓄积着“起跳的力量”。

△ “落地”才算验收

2014年,杜江峰发现,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面临着自己曾经的苦恼:迫切需要一些高端仪器但买不到。

这时他们已经研制出部分仪器,杜江峰认为,既然有这个能力,何不多做几台呢。

“我们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改变过去那种‘立项研究,验收了事’的做法。”杜江峰说,“比如,中科院的某个研究所要买仪器,现在这个钱由中科院来出,我来研制仪器,他作为用户来验收。”

科学家研制仪器和企业家做仪器目标、关注点完全不同。高校和研究所的仪器研制项目属于“学术牵引”,可以不计原件成本,只要各项技术指标在验收时最好即可。但企业要完全遵照市场规律,以产出成套仪器为目的,注重稳定性,可重复性、讲究成本可控。

“尽管都和仪器有关,但做产品和搞基础研究是两码事。”杜江峰说,“不少项目是‘进门严苛,出门宽松’,只要能立项,验收通常并不困难。专家把各项指标一测,达标就可以通过。但仪器成为商品就像一个手机,不能今天有信号,明天没信号了。”

为解决学研产衔接的难题,让仪器研究真正“落地”,杜江峰下定决心,承诺延迟验收,让用户单位来验收。“用户什么时候觉得满意了,什么时候通过验收”。

“我们这套仪器原计划2016年完成,专家验收是2016年完成的,但用户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包括原来计划里没有,但因为研究出现新情况、产生的新需求,我们都尽可能满足,最后用户彻底满意了,所以到2021年才通过中科院验收。”杜江峰说。

该仪器后期迭代也随着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的成立,交由公司负责,从而更加明确了科研团队从“0”到“1”、企业从“一”到“万”的产学研模式。

△ 底气何来

“我们实验室有近40台装备,除了2009年买过一台进口仪器外,这12年来没买过成套装备,基本上自己想到的、需要的都自己来做。”杜江峰说。

目前,该团队研制的仪器已广泛服务于医院、企业、科研院所。谈及团队致胜的“法宝”,杜江峰用“品格、平台、氛围”六字概括。

“感谢中科院和基金委领导的远见和魄力,支持我们探索一种灵活的机制,比如‘边科研边研制’,比如支持我们把研制的仪器真正‘落地’。”杜江峰说,“在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我们也在实战中锻炼了一支特别能‘打’的队伍。”

“务实、低调,凝聚力强”是国仪量子(合肥)技术有限公司总裁贺羽对团队的最深刻感受。目前,“国仪量子”已经从科学家手中接过成果产业化的“接力棒”,开始用产品经营的思路、以工程化的方式向商业化迈进。

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石发展说:“杜老师常说,学术讨论只有对错,不分地位高低。所以我们形成自由、平等的学术讨论氛围。我们从不打卡,但晚上12点实验室灯火通明也是常态。大家都奔着一个目标,做得非常开心。”

杜江峰认为,人才是大学最重要的产品,除了要培养他们的品格外,还要提供一流的平台,好的工作环境、科研氛围。

“非常感谢团队成员的努力。”杜江峰说,“虽然我们在单蛋白质分子磁共振探测、实现时间最优量子控制等方面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取得了一流成果,培养了一流人才、提供了一流平台、做出了一流产业,但在仪器研制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仪器研制‘路漫漫其修远兮’。”https://t.cn/A6VixEF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需要说明的是,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是一个过程,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加,卵巢储备功能总是在下降的,40岁以前达到绝经状态,才是“卵巢早衰”。如果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
  • ——————《南唐后主》时隔2个多月在经历了无数剧目推迟取消后终于让我重新踏上剧院重启快乐按钮这部剧的舞美没话说挺好的尤其是4个亡灵贯穿全剧还有古筝和琵琶构成的
  • 这次确实时间有点赶,感谢各位愿意让我先排的hxd,我下次偷梦梦的券派给你们~[爱你]好在这次有提前准备好,把想拍的跟想说的都拍完说完了(大概?这真的是最后一
  •   这款R1342G型号的圣马可商务手表,采用进口的石英机芯加工制造,表壳是选用优质的不锈钢材料,呈现出一种奢华的电镀玫瑰金色,表镜是采用专用的的高硬度表镜,白
  • 3、四川市区无创胎儿亲子鉴定费用:4500元-5000元怀孕期间适合准妈妈的亲子鉴定,因为如果男方不想负责,可以要求男方对鉴定结果负责(温馨提示:亲子鉴定价格不
  • 所以,#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该离职了# ,对我而言,大约就是坐在座位上,忽然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将来么?答案其实无关对错,只是我忽然停了下来,发现世界广阔,不再拘
  • 还有老徐的陪聊,怕我迷失在北京,一直到我上火车才放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给你小心心]老规矩:先
  • 其实我被漏下来的雨直接浇透了半边肩膀的时候就有想,要不走吧,以后机会还多的很,多练练跑步音乐节还能抢到好位置,而且明年还有巡演呢。很痛苦的一点还有,下雨之后饮用
  • #佛经[超话]# 王言:「大師!行法行王所有臣佐、宰官、禁司,不憂國計但求利己,或從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貨財以抂治道,增長百姓迭相欺亂,以強陵弱、以貴輕賤,以富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 | #刘宇宁天行健#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愿你活成一束光,自信坦荡,光芒万丈@摩登兄弟刘宇宁刘宇宁书卷
  • 另外,我父母也是白手起家的,拼命读了大学才有现在的生活。但是面对他的养老压力和经济差距,我挺担忧他和我说的是他父母能自给自足,多存一点钱以后吃存款,我还是很担心
  • 【#沈阳一酒吧灯架脱落致人受伤# 工作人员:卡扣逐个脱落,无人死亡,并非“操作失误”】#沈阳一酒吧灯架脱落致人死亡系谣言# 5月25日早上5时52分,沈阳和平区
  •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
  • 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也是法兰西文明和辉煌的象征,她流淌着勃勃的生机,赋于了我创作上无限的激情与能量。塞纳河是巴黎的母亲河,也是法兰西文明和辉煌的象征,她流淌着
  • 电影没有交代背景,情节也不连续,但是这本书就很零散,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感受,还好印象深刻的情节电影都有,后来他们都离开了这个叫做沙宗琪的推拿室,对待心里觉得美好
  • 之前有一个不知名人士从夜里2点到4点在我微博评论区和私信留言区说了一堆话,什么“你这个年纪还不结婚是不是你的问题啊,是不是心理有病啊……” 虽然我不知道你
  • #香港到处都能看华晨宇演唱会#我们拼尽全力说爱你,你小心翼翼收下,然后在某天猝不及防地回馈我一个更盛大的爱意。”真的哭了,这段好感人,庆帝你真该死啊[悲伤][悲
  •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似乎是看出了她的意思,男人又眼皮子一掀,说:“你还担心会报复到你身上?
  • 8毫米厚度、40毫米直径的枕形外观,虽然取自上世纪20年代的表壳元素,但对于现在来说,依然非常前卫,就现在的腕表而言,表壳形状并没有多少种,任何一种不一样的形状
  • 这个道理,天下人应该无人不知吧,可惜现在精神上的疾病,当神经病来治疗,精神是魂魄,是灵魂,神经是人体的感知系统,精神分裂即失魂落魄,魂魄在外面给神经系统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