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爱跟随父亲去了天堂

(一)

世间的文字都好写,唯一父亲与大哥​这两个字,我难以形容。

若不是贫穷所迫,若不是严父万般阻拦,我的大哥可以是文学家,也可以是画家,也可以是书法家,大哥所有的梦,全被那个贫穷的时代与严父的棍棒扼杀了……

那时的我很小,小得认为家里所有紧张的氛围,全是由大哥而起,认为大哥应该听父亲的话,接受由父亲包办的一桩婚姻,为人师表不应该戴眼镜,不应该穿皮鞋,不应该抽烟,不应该谈对象,因为这些都是权威的父亲极为反感的事。

棍棒下面出孝子,这是父亲的教子之道,比起大哥我是幸运的,毕竟挨父亲的棍棒和考试不极格之后雪中赤脚罚站不是大哥那么多。父亲开心时,就会背着大哥写的字画去卖,笑呵呵地向别人展示大哥的字画,不开心的时候,大哥的画笔墨砚随时可以被父亲象扔垃圾一样,丢在院子里,那些泼在干净门帘上的墨汁,像极了两行热泪。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大哥活得特别努力,活得特别认真,活得特别隐忍。

(二)

2016年3月,那个严厉的父亲生病了,像一只耗尽了力气的鸟,靠在了大哥的臂弯。说父亲严厉,也有特别慈祥的一面,大哥一旦走出病房,父亲就会问我:“你哥干啥去了?”好比大哥回单位上班,在星期六的那一天,父亲一直会对我念叨,“你哥快回来了吧!”

父亲有糖尿病,大哥经常给父亲买矿泉水喝,我也不例外。那天带父亲去楼下晒太阳,我把父亲安置在椅子上之后,就去给父亲买矿泉水,父亲喝了一口,摇了摇瓶子说:你哥给我买水买的是百岁山,你给我买水就买的农夫山泉。我问父亲,“这两种水有什么不同吗?”父亲说,“你哥给我买的水比你买的好喝。”那一刻的父亲,一定是觉悟到了什么?开始念大哥的好了。

父亲走了,有关父亲的点点滴滴,满载我的寂寞,我的感伤与酸涩。父亲除了对大哥不好,对母亲平生也未曾善待,母亲很小就没有了父母,父亲对母亲的家暴是家常便饭,因为在食不裹腹的年代,父亲用两串甜菜叶换来了母亲,这便成了父亲张口闭口骂母亲廉价的借口。一个非常权威的男人,是一个家庭的喜剧也是悲剧,就象父亲躺在病床上,我们依然对他言听计从,即便他无理取闹说护士藏了他的药,我也是偷偷地给护士赔礼道歉。

在父亲去世的这五年中,不止这五年,我常想,若父亲能对大哥好点,若大哥在父母病床前少流些眼泪,我的这些文字不会落笔这么艰难。

当健壮的父亲突然倒下, 当严厉的父亲像小孩子一样,躺在大哥的怀中,当医生给父亲判了死刑的那一刻,病房洗手间的流水参杂了大哥太多的泪水与心酸,那些暗无天日的我们,在病房走廊里擦干眼泪之后,还要一脸轻松地笑对病床上的父亲。

父亲也许不知道,那个在他皮鞭下长大的儿子,是最愿意掏钱救他命的人。医生说了,即使化疗,父亲能活下来的希望非常渺茫。大哥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做百分之百的努力。那时的父亲大小便失禁,病情非常严重。我给大哥说,“哥,咱们不治了,带父亲回家吧!”大哥说,“买房子都有钱,给爸治病为啥不治,钱我掏”。父亲在医院化疗期间,大哥在外面偷偷寻医问药,每当一小勺饭难以下咽的父亲,抱着大哥的大药碗大口大口猛喝时,看到父亲想活命的样子,崩溃的大哥就会泪如泉涌跑出病房……

在父亲接受化疗的10个月里,大哥晚上6点下班之后,用2个小时的车程,来医院陪父亲,早上4点又是2个小时的车程按时去单位上班。当大哥的脚步声在病房走廊里渐行渐远,父亲病床上便会传来噎喉的哭泣声……

(三)

病床上的父亲在化疗,病床下是我们给父亲准备着寿衣,在医院漫长而又短暂的十个月里,在那些希望与绝望,泪水与心痛交措的时光里,渐渐消瘦的大哥体重下降了30斤,用尽了平生的积蓄,用尽了对父亲的爱……

父亲是无情的,父亲又是有情的。父亲弥留之际,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母亲,最信任的还是大哥,父亲把他的一部分积蓄给了大哥,托付大哥照顾母亲的晚年。父亲说:“我走之后,你们谁也不许难为你妈。在我手里没好好活过,我走了,你们兄妹要善待。”

母亲一生真的很苦,父亲卧床时,村庄的婶婶给母亲说“你不要管了,年轻时别的女人好,现在让别的女人管去……”

父亲去世的前一天,父亲80岁的姐姐,我们的姑姑来看望父亲,在父亲床前拉着父亲的手泣不成声,病重的父亲一直是昏迷的,我摇了摇父亲的肩膀,在他耳边说:“姑姑看你来了。”父亲猛然睁开眼说,XXX来了吗?”父亲嘴里念叨的不是姑姑,是另一个女人的名字。我说“是姑姑时”。父亲又闭上了双眼。那一刻,我笑了,母亲笑着笑着哭了起来……

2016年农历10月15日16时30分,父亲走了。这个世界的哭与笑,爱与恨,与父亲没有了任何关系。

我无数次地写父亲,比如今夜,任由泪水滑过脸颊,每字每句都是泪洒纸笺。此刻,寒风婆娑,不知父亲是否在我窗前经过。

(四)

父亲走后,我对天空的仰望,多于仰望山水。没有任何文字能够形容失去父爱的那种心痛。当我们兄妹在父亲的墓地脸部贴近泥土时,才明白,父亲的爱痛留人间,我们的爱永失天堂……

2021年11月28日凌晨 https://t.cn/Ryag6aK

【瞭望丨唐风汉韵汇古今】◇在如今的西安,既可以随时体验汉唐气魄,又能无缝对接现代时尚,不同群体、不同风格,都能深度融入城市文化

◇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数量已近160座,种类、业态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涵盖了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红色革命等40多个类型,仅国家一级博物馆就有7座

  “西安永远是中国文化魂魄所在地。”

  这一自信,源于这里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源于其拥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源于千载文脉赓续,艺术人杰辈出,经典作品不断,源于这座千年古都始终涌动的博大包容,人们言谈举止间的文化品格,源于新时代磅礴的文化活力,在继往开来中向着无限未来奔涌而去。

看不尽长安景

  西安,古称长安,这里青砖黛瓦、古楼高墙,每一寸土地都是历史文化留下的印记,历史与现代在其间交融辉映。有人评价:“整个西安城,充溢着中国历史的古意,表现的是一种东方的神秘,囫囵囵是一个旧的文物,又鲜活活是一个新的象征。”

  市中心的钟楼沧桑如故,依然是西安的地标。它朝迎日出,暮送夕阳,雄伟端庄。

  与钟楼对望的明城墙,不仅可在白日登临、环游,还可伴着夜幕,参与“仿古入城式”,在“鸿胪寺卿”的引领下,进入南城门——永宁门,体验“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唐景象。同一时刻,明城墙的东南城角也并不平静,一场裸眼3D灯光秀正在上演——保存完好的城墙角楼,伴着护城河的柔波,在投影灯光的辉映下,一改白日的肃穆,开启着一幕幕奇幻之旅。

  在西安,要走遍这里的博物馆,别说游客,很多“老西安”都未能如愿。这座城市的博物馆数量已近160座,种类、业态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涵盖了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红色革命等40多个类型,仅国家一级博物馆就有7座。

  钟楼东北角,以秦腔文化为主题的百年易俗社博物馆刚刚落成。作为与英国皇家大剧院、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之一的易俗社经历战火,仍生生不息延续至今。以“秦腔之心”为构想,以百年“易俗社”为中心,新打造的易俗社文化街区,满足了游客对秦腔文化的期待。在这里,可跨越千年寻找秦腔的源头,也能在露天戏台之上释放对秦腔的热爱,更能体会到古城老字号集体复兴的喜悦。

  对于许多“90后”“00后”来说,大唐不夜城才是他们“心中的神”。这条2009年建成运营的步行街位于大雁塔脚下,聚集了西安音乐厅、陕西大剧院、太平洋电影城、西安美术馆四大文化场所,并串联起周边的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重要景区。自建成起,大唐不夜城就成了市民休闲娱乐和游客游玩打卡的新地标。

  大唐不夜城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灯光艺术装置。数不尽的灯饰点亮了仿唐建筑的金顶、红墙,让建筑的造型美在夜晚更加凸显,花灯灯组、灯墙、射灯营造出“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盛景。

  “我穿越了!我在这里感受到了西安这座古城的灵魂!”来自江苏的游客沈佳兴奋地说,早就想来西安,但直到高考完才真正成行。“这次我去了兵马俑、华清池,看了实景演出《长恨歌》,也登了城墙,参观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我特别喜欢大唐不夜城,这里让我真正地‘梦回唐朝’。”三天的西安之旅,这个“00后”女孩仍感觉意犹未尽。

  在充满唐文化元素的大唐不夜城街区表演时,“不倒翁小姐姐”冯佳晨是游客们争相“牵手”的对象。在各短视频平台,她不单单是“网红”,也是西安旅游乃至传统文化的代言人,时常穿着各类汉服,面向百万网友做直播,介绍西安的历史文化。

  “我们的主创团队是一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队伍,主要由‘80后’和‘90后’组成。策划团队会充分研究历史古籍、文化遗存等,从中获得灵感,并结合当下年轻人的想法和喜好进行文化创意。”冯佳晨说。

  从这组旅游数据可以看出西安的文旅热度:2019年西安接待游客量从2014年的1.2亿人次,增长到突破3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从950亿元增长到突破3100亿元。今年“五一”期间,西安文旅产业双双创出新高,共接待游客1690.08万人次,同比增长311.6%,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3.8%,旅游总收入106.62亿元,同比增长686.9%,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28.1%。

一城文化半城“神仙”

  书香翰墨、民俗文化,在这座城中共存交融,带来咂摸不完的文艺范儿。

  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明城墙端履门内,从这里向西到永宁门内,有条长长的石板路叫书院门。多年来,街两边书画摊好像从不曾改变。摊主可能是书法家,也可能是名画家,现场写字、当场作画,往往又在游客的惊叹声中现场售卖。

  在国内,可能没有一座城市拥有如此规模的书画市场。有人估计,在西安,从事书画工作的人可能超过35万人。

  西安的文化味体现在方方面面。近年来,西安新开了不少书店,尽管大小不一,但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氛围。

  当夜幕沉沉降临,商铺灯火逐渐暗淡,24小时营业的书店里灯光闪烁,犹如一座灯塔,守望着城市的夜。“书店存在的意义不只是卖书,它还可以成为人们在深夜中的一处栖息之所。我想让书店成为人们观察世界的一个支点,无论白天黑夜、风霜雨雪、四季轮回,它的门不闭、灯不灭,思索不息、温暖不止。”24小时独立书店“古西楼书屋”的主人苏朋范说。

  这家160多平方米的书屋由苏朋范精心布置,书籍按照观世界、知古今、乐生活、长灵性等8大类摆放,人们走进书屋便开始了一场心灵的旅行。夜深人静,五六个读书人手捧图书各居一隅,或端坐或倚靠,以最惬意的姿势阅读,成为最美的风景。

  “我喜欢把空闲时间消耗在那些独具特色的高颜值书店中,最初是为了‘打卡’发朋友圈,慢慢地就喜欢上了这里的文化氛围。”25岁的西安市民陈瑜说。作为年轻人,她偶尔会去大剧院看话剧、音乐剧,也喜欢在小剧场、青曲社听脱口秀、相声。

  老年人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之乐”:在易俗社里欣赏秦腔折子戏,在老城根下和着“自乐班”的吹奏吼两嗓子;书院门赏字画,闻墨香,博物馆里看老物件,谈古论今;赶城隍庙的庙会,听楼观台的道经,看永兴坊里的木偶戏……

  最能体现西安文化底蕴的,是其难以撼动的“文学陕军”和“影视陕军”。

  柳青的《创业史》,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陈彦的《西京故事》等,一部部厚重的扛鼎之作,彰显了西安的文化软实力。

  去年,一部充满西安本地烟火气的电视剧《装台》火了。这让许多人看到了历史名城风貌之外的西安市井生活。有网友说:“《装台》里的陕普,让观众对‘美得很’等常在陕西人嘴边的口头语,有了模仿的冲动。”除了口音、话语是地方文化输出的一种载体外,美食通过对观众口腹欲的调动,更容易让人向往某地。“看《装台》最愉悦的时刻,就包括观赏各种面食的制作与食用,这让人联想到《舌尖上的中国》。”网友说。

创意打造百变文化

  近几年,在西安市委市政府推动下,在做强传统文旅产业同时,西安还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电子竞技、文化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力推进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明德门文化艺术创意小镇、丝路文旅小镇等建设。

  西安的文创产品频频“出圈”。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推出以西汉“皇后之玺”和战国“杜虎符”为原型的交通卡,迅速火爆。既可于掌中把玩,又可在全国近300个城市使用,当“国宝之美”融入大众生活,平平无奇的日常出行平添了几分“凡尔赛”的意趣。

  融合历史与西安地方形象的原创IP人物唐妞、秦小俑,高髻蛾眉、面如满月的唐代仕女和身穿铠甲、英姿飒爽的秦代战士形象与卡通形象相结合,俘获了一众“迷弟迷妹”的心。各种历史建筑文创雪糕、文物巧克力、考古盲盒等更是受到年轻人追捧。

  西安城中,脑洞大开、化古为今的文创团队有许多。西安高新区的“独角兽”企业易点天下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全球知名移动效果营销服务商,服务对象包含消费类APP、手机游戏、跨境电商等行业。易点天下让陕西和西安本地的漫画创作进入韩国、日本,也让大量的陕西特色文创作品走向全球上百个国家。

  西安近年还启动“微更新、轻改造”,在不破坏原有历史、人文的基础上,引入美食、民宿、文创、阅读、娱乐等其他街区服务,同时进行空间功能转型和改造升级。军绿色的兵马俑、涂鸦屋顶、胶片冲洗馆、艺术史剧场、废弃旧厂房……当许多不同元素在同一街区混搭出现,“次元壁”仿佛应声而碎。历史与现代碰撞交融,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为街区注入新鲜的文化活力,营造及展现出“市井西安”的独特魅力。

  文化赋能,盘活历史,迎接时尚新元素,以多元的视角和方式打造城市文化,以包容的心态重塑城市格局。在如今的西安,既可以随时体验汉唐气魄,又能无缝对接现代时尚,不同群体、不同风格,都能深度融入城市文化。

  “我去过西安很多次,那是一座令人惊叹的永恒之城。”卢森堡驻华大使俞博生在游览西安后说,自己永远难以忘怀站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一号坑前所感受到的震撼。“西安不仅保留着中国文化的根脉,我感受到的也是一个更加时尚、现代、充满活力的西安。”

  “90后”陈瑜自称是“老西安”,她说,越来越爱自己生长的这座城市。“它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无可替代却不暮气沉沉;处处弥漫着文化氛围,又有浓郁的烟火气息;不忘自己的根脉,又不断吸收融合;充满活力,蕴藏无限可能。”她说:“不被定义、不贴标签,不设界、不违和,古朴又现代、自信又包容,这就是西安。也是我爱这座城的理由。”(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姜辰蓉 李华 张斌 )

想真正把握认识对象,务必“察其言,观其行”,两者合二为一才可以。

就像挂起来的书法字画。

挂“舍得”二字的,不少都爱钱如命;

挂“天道酬勤”的,很多都爱使唤人;

挂“宁静致远”的,不少爱瞎折腾;

挂“上善若水”的,不太干正经事儿;

挂“诚信天下”的,很多都满嘴跑火车。

心中没什么,才嘴上说什么。心中有丘壑,口中无一言。

#很贵但绝对很值的东西##清华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 https://t.cn/z8Acpv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没有尊重的相处,歧视他人,收获不到真心;不被尊重的往来,自觉卑微,赢得不了在乎。01、别人尊重你,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尊重别人的人,不会因为背景比人好,小瞧人;不会
  • #生经益气汤# #马尾神经损伤#中医药疗法生经益气汤在治疗马尾综合征表现上,从整体出现,以4个辨证要点,先以治痿独取阳明理念出发,先顾忌脾胃,滋肝补肾,温阳化瘀
  • 当警方找上门调查的时候,王大爷以为自己没啥事,直接承认是自己在腊肠里下了毒。他主观上是了保护自己的腊肠不被偷走,下毒也只是为了教训小偷,并没有想要直接致对方
  • 2022年第一季度汽车后市场参与者一直在行动今天,站在客观的角度来回看2022年第一季度,有喜有忧,汽车后市场参与者在遭遇多重不利因素的冲击下,仍然不断努力前进
  • 2021年10月份,青羊区党代会首提“人文青羊·航空新城”的发展定位,把“加快航空产业提能”写进了会议报告,明确提出要推进“航空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高端”将在航空
  • 接受每一种咖啡的存在,都是为了等待懂她、爱她的人。真正使婚姻增添情趣的方法,可能还得在共同相处的生活中去发现,去做有心人。
  • [悲伤][悲伤][悲伤]偶天哪我的卡米萨马,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美好的男人啊我说,治愈我了!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一点都不在乎别人感受的人呢…连麦打游戏这类的活动真的
  • #生活的模样# 爱情可以不管不顾,随心所欲,你情我愿就好,可婚姻就要势均力敌,互相理解,门当户对,互相包容,金钱是婚姻的底裤,就像你第一次见对方家长,他们会问你
  • 2022.04.23:早饭是本来周五要吃的晚饭凉皮,上午写了上半年工作总结,看了电影《当男人恋爱时》;中午炒了周五晚上剩的炸串;下午洗了衣服觉得跟干花在一块很好
  • 智慧高到懂得万事万物,却总是什么都不懂的样子;学问在世上最高明,还好像什么都不知道;品德让众人钦服,却总是虚心待人;不会等到自己自满骄傲,就会经常自己谦退反省。
  • 杏花村淌佯于十里春风烟雨里饮一盏杏花酒,不管今夕何夕醉卧在脍炙人口的诗画里。杏花村淌佯于十里春风烟雨里饮一盏杏花酒,不管今夕何夕醉卧在脍炙人口的诗画里。
  • 听到安东尼-拉普(指控凯文性侵的当事人)的遭遇我很遗憾,同样让我很遗憾的是,看到凯文在有利可图时才说出真相(出柜)正如他这么多年的否认(自己是同性恋)也让他获利
  • ”真的很庆幸这个夏天能遇到丙丙,如果我因为当时对这部电影的成见而没有看它,就会错过这样一个温柔善良芝兰玉树的少年。都说人与人的遇见是前世注定好的,在某个不经意的
  • 「有些人在医院岗位上、有的在方舱医院、还有些在定点医院的医生,尽管忙,但是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帮忙解决问题」桐生说。有专业背景的桐生成为了医疗组的负责人,「目前大
  • #驻马店##驻马店美食# 「札咔物语」*本书是一名临床经验丰富的肿瘤科主治医生为癌症病人家属写的书,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以幽默诙谐而不乏温情的叙述,解
  • 6、原命局中财、官星主气全无,八字中又干支多合,两次婚姻在所必然八字中财官本气全无,本来就代表配偶缘分较差;八字中干支多合的人,一般多为善于交际,乐于交际的人,
  • 烦死了#一条plog告别四月#害,窝的2022年4月30号就在我对收假回去后的月考和对高考的迷茫,对未来天马行空的幻想,还有一天的雨声里,窝在床上度过了,奇怪了
  •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总结:做时间的朋友,与它一道积累,时间不相信运气,时间除了单向性以外,最大的特性就是积累效应。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
  • 9、女命中原局中食伤并透,食伤自坐官、杀,夫宫自坐官星墓库的,多为两次婚姻食伤并透,代表自己个性很强,丈夫因为自己的个性,难于安身立命;同时,配偶星必因克制而损
  • [泪][伤心]她可不可爱☺️又可爱又暖一直担心我不会做饭李现跟我会饿s,要给李现做人间美味的大可爱谢谢你,天现宝宝[可怜]带给我的温情又想流泪了‍❤️‍你说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