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 Brandwunde|

2022-01-09 星期7⃣️ 留德第393天
———————

会在何处见到你 莫非前尘已注定
是劫是缘随我心 除了你万敌不侵
当天上星河转 我命已定盘

#Bai ist erst vierundzwanzig Jahre alt.##BAI在TUDresden##德国##德累斯顿##BAI在德累斯顿Löbtau的记忆##2022#

多么美好的一个周末
和德国人土耳其人快乐聊天
声音比谁都大
塑料德语也沟通无障碍
气氛爆棚[舔屏]
英语也是巴拉巴拉的
在国外英语就是我的母语无疑了[允悲] https://t.cn/ROeIfqK

施水福报(出自《百缘经》)

【原文】舍卫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妇生一子,端正殊妙,不饮母乳,齿间自然有八功德水,以用资养。年长出家,名耶奢密多,成阿罗汉。比丘问其宿缘,佛言,迦叶佛时,有一长者,出家入道,不能精勤,又复重病。医教之食酥,夜间药发热渴,求水不得,趋至河滨,河水复竭,备经艰苦。明旦语师,师言,汝遭此苦,状似饿鬼,汝今可取我瓶中水去。比丘如命而往,瓶中水亦竭。心大忧惧,自谓必堕饿鬼。因见迦叶佛,至心忏悔。佛言,汝今可于众僧之中,行好净水,可得脱此饿鬼之身。闻已欢喜,便于僧中常给净水,经二万年,即便命终(迦叶佛时,此间人寿二万岁)。故在所生处,齿间常有清净八功德水。今复遇我,出家得道。[按]饿鬼道中,积劫不闻水浆之名。非无水也,身虽生于河滨,而其不闻者如故也。不遇迦叶如来,安能转祸为福耶。

【译白】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家中财宝无量。其妻生一子,容貌端正无比,不须饮母亲的乳汁,口齿间自然有八功德水(八功德水者,一澄净、二清凉、三甘美、四轻软、五润泽、六安和、七除患、八增益),用以滋养身体。长大后随佛出家,名耶奢密多,证得阿罗汉。有比丘问其前因,佛说:“过去迦叶佛时,有一长者,出家修道,但不能精勤,又患重病。医生教他吃酥,夜间药性发作,热渴难忍,求水不得,走至河边,河水也干涸了,备经艰苦。第二天早晨,他去请教师父,师父说:‘你遭受此苦,形状很像饿鬼,你现在可取我瓶中水去。’比丘如命而往,可是瓶中水也干了。他心中充满忧愁恐惧,料想自己必堕饿鬼道了。于是前往拜见迦叶佛,向佛至心忏悔业障。佛说:“你从今以后,可于众僧之中,供给他们好净水,就能脱此饿鬼报。”比丘听后,心中欢喜。便于僧中,常行送净水,经二万年,直至命终为止(迦叶佛时,此世界人寿二万岁)。此后他无论生在何处,口齿间常有清净八功德水。今又遇到我,出家得道。”[按]饿鬼道众生,累劫听不到水浆之名。并不是没有水,即使身处河边,也同样听不到水的声音。耶奢密多比丘若不是遇见迦叶如来,怎能转祸为福呢?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施水福报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罗回归曼联# Love is over?Love never over. 时隔十三载,在外闯荡的游子此刻衣锦还乡,回到了梦开始的地方。 从雄姿英发的红魔少
  • 琳琅集 | 明末/清初 十七/十八世纪 白芙蓉雕阿氏多尊者坐像 此件阿氏多尊者造像以白芙蓉圆雕,石色晶莹剔透,圆润饱满。阿氏多尊者俗称长眉罗汉,为十六罗汉中第
  • #艺术展##日常[超话]##一百种入秋方式##日常[超话]##遇见艺术##北一的居家记录##展览##创作力计划##plog[超话]##同城种草##我在武汉蛮好的
  • 체험! XX의 현장 / 体验xx现场 55话 表面是竞技羽毛球,实际是对方爱的双打 耀汉:是什么青春偶像剧吗…真肉麻 耀汉:好别扭,不舒服(宝还咬吸管) ——
  • 多年前一次修电脑,mk把我电脑里面所有多年珍藏的动画片,电影,音乐,其中包括小鼹鼠全套,,中国动画几乎全套,机器人瓦力等一系列的皮克斯,新概念英语电影,汤姆汉克
  • #父母反对的婚姻该不该继续# 看到这个话题去回忆了一下自己的恋爱史 那时候的照片哈哈哈哈哈哈 好青涩 好甜蜜哦 嫁给十七岁相识的猜爸 从恋爱 到结婚 到生子 一
  • 但凡有相,皆为照相,并不虚妄。相是情绪,是故事,是空山不语,是横看成岭,是当下的状态,是心底的反应,也是纯真和希望的继续。摄影师肖全的作品《我们这一代》便是这样
  • 《我在公园里坐了一下午》诗/王延平 我在公园里坐了一下午 看见许多年后的自己 活动着腿脚 扭着老骨头 柳树倒影在湖面 像极了年轻时的我 出门前 总要在头发上
  • EDG.Flandre英文流采访:希望能代表LPL走到最后 Q:Falndre选手你也征战了很多年,今年也终于进了世界赛。而且今天击败了RNG,成功晋级四强,
  • ✨官.旗的!!发炎粉刺闭口,化脓痘痘的天敌 LION狮王.祛痘膏14g 【29】 这个真的很网红啊可以说是长痘痘的人必备!!!熬夜的、姨妈痘都能用
  • 【糟心!郑州男子16万买辆“泡水车”二手车,却因合同上写“售出概不负责”维权难】买车前声称车况良好,买车后一查竟然是泡水车;买车前里程表显示只有8万公里,买车后
  • 你必须按所想去生活,否则只能按生活去想。——王小波 岚姐儿是个很飒的姑娘,是藏在清凉画馆的宝藏。人认真到极致,连我这样有要求的人,也被她的品质洁癖感动了。她是为
  • #先启半步颠小酒馆# 辣,除了辣还是辣 兔丁8⃣️错但是真的贼辣哦,是我fu南人驾驭不了的辣 辣子鸡块不辣哈哈哈,很脆很小一块儿 猪排肉多还香,咸香咸香的 黄
  • 前几天有位姐妹投稿说自己都寡疯了,小玩具还被狗狗咬碎了[单身狗]心也跟着碎了,太真实太搞笑了。 姐妹,如果你看到这一条的话,你的快乐又可以回来了! 去年给菌菌赞
  • 【人人公益•惜福篇 | 以节用爱物为国策的墨子】 墨子是春秋后期重要的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 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兼爱的观点为基础,提出务实平等的“节用”原
  • 论「管好你自己」的多种表达方式: ‣ 汪曾祺: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他们爱吃,你管的着吗?
  • 下午整理宿舍之后,一个人去逛Aldi,有点get 到独居生活的快乐 靠着翻译勉强认清了洗碗液和洗衣液 结帐时把手机落在了收银台被德国阿姨叫回去拿[笑cr
  • 看到这个文案就是突然有感而发 一直很想说一说我自己的追星观 我追谁都会变成生命粉是真的 只要我喜欢的人不做出伤天害理的出格的事情 我一切都可以接受 我可以接受他
  • #相约COP15##生物多样性# 近来,北迁的亚洲象、进村的东北虎、捕食家禽的雪豹……收获大波关注,成为新晋网红。大熊猫、藏羚羊等一批珍稀动物更是喜提降级,这些
  • 在部分地方,“群来群往”成为新常态。有的通过QQ、微信、钉钉群等下达“微指令”,通过政务APP发通知、要数据、填报表,群里指示、群里回复、群里安排、群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