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地图上看,胶东半岛如翼龙头部面朝大海。在半岛南侧的“咽部”,有一处“热点”。比起左边的崂山、右边的乳山,海阳没什么名气。然而它又的确有几分特别,在北半球的这个冬天,它成了全中国第一座完全实现核能供暖的城市。   现代与古老在这里不做争夺,它们彼此给予——海阳核电站的两个机组每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足够满足青岛、烟台、威海地区全部居民的生活用电。深藏着高核辐射物质的建筑内,剧烈的核反应随时都在进行。核电站外几百米处是几个当地的自然村,和很多临海的村子一样,人们以捕鱼为业,天没亮就出门赶海。也有人在核工业园区从事保安、保洁等工作。   作为中国大陆51座在运行的核电站之一,海阳核电站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上都不特殊,一件颇有意义的小事是,2021年,它拿出4%的发电量,为60万人口直接输送热量,让这座北方小城告别了化石燃料供暖的时代。   一切顺利的话,未来的某个冬天,这座核电站还将把热量输送到青岛、烟台、威海三座城市。   “什么是安全?符合标准,就是安全的”   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专业毕业后,吴放一直在核领域工作。这位核能专家、山东核电董事长的日常工作,是和同事一起维护海阳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吴放回忆,2015年,自己在北京经历了数场雾霾,“抬头看不见建筑,只能看到上面发亮的字”。这让吴放萌生了用核能供暖的念头,因为核能是清洁能源,几乎不会带来任何大气污染。   当前国内供暖主要依靠燃烧煤炭和天然气,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中心测算,中国北方城镇每年供暖能耗为2.1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约5.5亿吨,约等于2亿辆小汽车一年的碳排放。   除了引发雾霾,燃烧化石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还造成全球变暖,导致极端气候现象频发、海平面上升。在刚刚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届缔约方大会上,多国政府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   人们能说清雾霾的成分,但很显然,人们更害怕核能。说起“核”,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武器和事故。如造成近10万人死亡或重病、方圆30公里范围内受到严重污染、三分之一地球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再比如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后者的影响力大到让多个国家暂时停止了核电站的建设和新增计划,德国甚至宣布2022年起全面弃核。   吴放不常谈论“福岛”或“切尔诺贝利”,尽管他常常面对带着这些关键词的问题。   在人类文明和战争的记忆里,与“核”有关的伤痕都太过深刻,“核”带来的恐惧感是持久的。但在海阳核电站,距离核反应堆最近的人反而很安心。   据测算,园区上千名员工一年受到核辐射的平均剂量约为做一次腹部CT的百分之一。很多时候,园区里的辐射值甚至低于大城市——繁华都市中,空气里的粉尘、建筑中的天然大理石等材料也有核辐射。园区里还有一块计时大屏幕,截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抵达时,核电站已经持续517天18小时14分24秒没有发生人因事件。   到底什么是安全?在吴放看来,安全是一个难以定义的词,他更愿意用“符合标准”来衡量。“只要我们在建设、操作时符合标准,那我认为它就是安全的。”事实上,中国在核能开发、利用方面制定的标准是全世界最高的。   在核领域工作多年,吴放一直希望提高核能的利用效率。受物理学基本规律的限制,目前全球核电站在发电时的热效率最高只有约36%的水平,想显著提升,只能期待人类有重大科学和技术突破。   核电站一般都建在海边,核反应会释放大量的热,需要海水作为冷却水,加热水产生的水蒸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吴放曾考虑,如果能从这些热能中拿出一部分用于供暖,能提高核能的利用率,同时也能实现清洁能源供暖。   “这个想法从原理上说很简单,很多人都能想到,实施起来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学问题。而且前几年核能供暖并不会比使用化石燃料便宜很多,因此很少有人愿意做这个尝试。”吴放解释。   推进研究的同时,他先在核电站员工宿舍区以及当地30多个小区做试点,然后逐步扩大范围,直到覆盖整个海阳市城区。出人意料的是,不管是核电站建设和运行时,还是推广核能供暖时,他们发现当地老百姓并没有对安全性感到担心。多数人最关心的问题是,核能供暖效果怎么样,便不便宜。   2021年11月9日,核能供暖的热水如期温暖了这座城市。与往年冬天相比,市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不同,暖气片还是那么热,持续而稳定——除了供暖费每平方米比去年降低了1元。   解决了燃“煤”之急   穿过层层钢筋混凝土和金属安全壳,核电站的核心只是一根根细长的燃料棒,4米多高,粗细和混凝土使用的钢筋差不多。它们排列在一起就成了稳定且能产生大量能量的核反应堆。按照计划,如果海阳核电站的8座反应堆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能提供整个山东省13%的用电量。   这是发生在原子维度的反应,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1克浓缩铀-235的体积和一粒米差不多,但它在完全裂变后产生的能量,约等于2.8吨标准煤或1.8吨汽油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   在能源领域,能用于发电的热能是“高级”的,需要水蒸气有较高的温度和能量,在海阳核电站,用于发电的水蒸气的温度高达268.6摄氏度,压强5.38兆帕,约为53倍的大气压强。发完电的水蒸气虽然还是温暖的,但属于较“低级”的能源,很难再得到利用。供暖则并不需要那么“高级”的能量,“我们的工作类似于拿出一部分‘高级’的能量兑入‘低级’的能量,变成更多‘中级’的能量,也足够用来供暖了。”吴放解释。   实现这个想法并不容易。核电站是一个设计精密的系统,取出一部分水蒸气,势必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在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2018年投入商运当年,他们经过大量前期理论论证后开始立项,次年开始试点供暖。范围从核电站办公区逐步扩大到海阳市的部分小区,直到今年,整个市区都用上了核能供暖。   而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端的改变并不大。在核电站之外,除了替代了海阳市的12台燃煤锅炉,其他的一切和燃煤供暖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供暖的水还是由各区的供热企业负责加热,只是如今,供热企业不再需要燃烧煤炭加热供暖水,而是由海阳核电站提供热水,在供热中心将热量传递给供暖水。   海阳实现核能供暖引起了全球核领域同行的关注,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派专员前来调研。这项尝试在国内也有了追随者,今年,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始对嘉兴市的3个小区试用核能供暖。   即使不考虑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贡献,核能供暖的意义在今年也格外特殊:全球整体能源紧缺,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大幅上涨,不少国家实施了限电停产措施,多地供暖费用涨价,海阳市却做到了供暖费不增反降,解决了燃“煤”之急。   对此,吴放算过一笔经济账,长期看来,核能供暖一定比燃烧化石燃料更实惠。他解释,在煤炭价格平稳时,使用核能供暖的价格仅略低于燃煤供暖,但未来化石能源的价格可能会因为产量、碳排放市场化等原因不断上涨,而使用核能近似于一次性投资,费用主要花在建设时,投产后,核燃料的价格只占极小的部分,即使发生类似化石能源的大涨价,也不会对核电站的经营产生大的影响。因此,核能发电的费用一般非常稳定。   只是,核能供暖目前只能向核电站周边的城市提供,距离太远则会受传输管道建设成本、传输过程中热量流失等因素的制约。由于核电站需要持续大量使用冷却水,目前中国的核电站大多都建在海边。   第三代技术的设计理念基于“削弱‘人’的不稳定因素”   海阳核电站毗邻黄海,常年抽取海水用于冷却核设施。在抽水口,海水中的鱼、虾、海草被滤出,海水在海阳核电站循环一周带走“低级”的余热,最后热气腾腾地回到黄海。   在绝大多数人眼中,这些“低级”的热量没有利用的价值和机会,但吴放却想,是不是有办法把这部分能量也利用起来呢?   他想到此前在新闻中看过的“南红北移”工程。适合在南方温暖潮湿环境生长的红树林是极好的海洋生态系统,能防风消浪,净化海水和空气,还有10倍于陆地森林的固碳能力,但它不适应北方寒冷的气候。   此前,中国的“南红北移”工程最北只开展到北纬30度的浙江舟山。海阳的海岸线比舟山更靠北,但一年四季分秒不停流回大海的反应堆冷却水也许可以营造适合红树林生长的环境。吴放联系了多所大学的专家开展调研,并在今年6月开始了这项工程,目标是将红树林生长的最北位置扩展到北纬37度附近。   海阳核电站采用的是第三代核电技术,也是目前商用大型核反应堆最先进的技术,外观特征就是核岛的外形像白酒瓶,瓶盖位置装有大量冷却水。发生极端意外时,这3000吨水会自动下沉用于冷却核反应堆,可以做到72小时不需要人工干预,保障机组安全。“第三代技术系统的设计理念就是,削弱‘人’的不稳定因素。”吴放说。

中国正在进入“单身潮”?

据闽南网报道:
福建闽南网旗下账号
对话嘉宾

李银河(社会学家)

张皓宸(青年作家)

李建发(半月谈记者)

综合各地民政部门的数据,不难发现,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光棍”的占比越来越高。高离婚率叠加低结婚率,让不少人担心:中国是否正在进入“单身潮”?

在单身群体中,一部分人依然在寻觅伴侣,一部分人在不婚与结婚之间摇摆不定,还有一些人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其中,选择主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单身潮争论的背后,乡土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恋理念,正激烈地碰撞、交织。

1

单身成浪,离婚成潮

李建发: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对此,一位女性网友发了一个帖子称,“既然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那我为什么还是单身?”有人调侃,这位网友是被动单身。在当下大量的单身人群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李银河:现在应该说面临一个单身潮。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单身潮最早是从北欧出现的,其独居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人口的半数。西欧、北美乃至日本,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日本还属于东方文化,看重家庭,看重婚姻。我国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潮流的影响。

相比起来,中国人还算是爱结婚的。单身人口现在是2亿多人,你算算,占比不到20%。但从趋势上来看,确实有这么一个潮流——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

在传统社会,单身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好多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主外女主内。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占到百分之四五十,她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就有了单身的可能性。等于说,比传统社会多了一个选择,在传统社会她没得选。

张皓宸:如果说单身分为主动和被动,那我觉得自己,包括身边很多朋友,是主动选择单身的。首先可能是因为眼界的问题。我们这一拨从家乡来北漂、沪漂的人,在大城市见到的东西跟以往很不一样,完全是刷新三观的,我们每天都在见识世界的变化。知识的架构不断更新,已经冲破了“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限制。其次是因为各种爱好。现在生活太丰富了,每天可以有360件让你爱上的事情,感觉好像生活已经容不下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谈恋爱,或者去交友了。

对于被动单身者而言,他们心里渴望恋爱,但可能从小缺乏恋爱教育,缺乏恋爱的情商和智商。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早恋,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就开始催找对象,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催婚。这两者是拧巴的。当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被赶鸭子上架结婚。

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像以前经常出去社交,躲在一个App后面就能交友,但社交圈就可能特别固定,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也遇不到新人让你产生感情。加之内卷,很多人工作压力挺大,回到家就更不想社交了。另一方面,大家都想遇见“最好”的另一半,宁缺毋滥。各种现实矛盾叠加之下,很多人被动单身,只能最后安慰自己“爱情都是靠缘分的”。

李银河:从社会学统计来看,在20世纪末我们做家庭调查的时候,单身户也就2%多一点,再后来就12%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人户占比超过16%。独居比例确实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个独居人口里,主要就是没有结婚的,也包括丧偶没有再婚的。

李建发:除了不结婚的年轻人之外,那些走进婚姻殿堂的后浪,与前浪相比,对待婚姻的态度也不一样。

李银河:离婚率特别高。离婚率我们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离婚的人口在全人口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千分之几;还有一个叫离结率,就是当年的离婚数除以当年的结婚数。近两年,离结率曾一度高达近44%——也就是说,有100对结婚就有44对离婚。一些大城市都超过50%了,已经很高,真的快直追美国了。

2

一条52赫兹的鲸

李建发:对婚姻的看法,实际上是人生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可以说仍处在新旧两种观念的争锋、融合之中,许多年轻人的纠结正在此处,既无法完全剥离传统影响,又不想辜负“爱与自由”。

张皓宸:在我看来,爷爷奶奶辈不存在所谓婚恋观,他们就是互相陪伴和扶持。爷爷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奶奶去给他倒了杯水,两个人就互相感动了,于是决定结婚。到父母那一辈,往往是先婚后爱,没有太多自由恋爱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包括80后、90后甚至00后,突然有了自我,结婚这件事就变得好像可以受自己掌控了。我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一路,我不是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婚恋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讲,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该去做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有一条52赫兹的鲸叫爱丽丝,它发出来的声音波长和其他鲸不一样,是别的鲸听不见的,所以它很孤独……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头与众不同的鲸,在发出一个别人听不到的波段。他们在等待着,有一天能遇见一个跟自己频率相仿、能听懂自己52赫兹的人。

李银河: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来看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就会发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中、在结婚原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巨变。

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进入现代社会,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婚姻里越来越重要了。过去感情很不重要,反而能一辈子将就过下去。如今感情变化了、没感情了,那就只能离了。

3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

李建发:前些年,对于丁克家庭晚年养老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如今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似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单身一时爽,老了怎么办?

李银河:这涉及养老方式的社会变迁。过去完全是乡土社会,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过去国人为什么都拼命生儿子?大多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年轻人可以去婚育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你不需要靠孩子来养老了。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老人,西方国家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费孝通专门讲过这个事,他说我国是反哺模式,养孩子是一种恩情,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反哺老人;西方是接力模式,就是生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就走了,养老推向社会。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也是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区别。很多人选择单身,从侧面说明这部分人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攒钱,攒够将来去养老院的钱。

张皓宸:现代年轻人排解孤单的方式有1万种,因为孤单几乎伴随我们整个成长历程。所以,年轻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培养兴趣,要在生活中设法培养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积极打拼事业,将来能住更好的养老院;三是交朋友,大概率老了还能陪在身边的,是年轻时认识的这些伙伴。

李建发:很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不结婚,就会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银河:我国现在还真是这样,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家庭观念。一些人虽然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但一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父母还是会按老逻辑逼婚。其实,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不必过于看重和服从父母的期望。冷静下来理性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攒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这些都该自己决定。

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等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中国基本上就从传统社会、乡土社会里走出来,一部分婚姻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半月谈
老金:分析原因,找李银河还可以;对症下药,找李银河只能帮倒忙!主要是家庭观念淡薄,个人享乐至上,没有家族传承概念,没有责任担当,只顾眼前乐,不顾老咋养造成的,相关激励措施之外,老金认为主流媒体价值观舆论引导很重要!!!
搜索
37岁剩女忠告
成都剩女比剩男多多少
四川女光棍最多的县
属马和属牛的婚姻如何
上等婚配一览表
外国青年vs中国青年

中国正在进入“单身潮”?

据闽南网报道:
福建闽南网旗下账号
对话嘉宾

李银河(社会学家)

张皓宸(青年作家)

李建发(半月谈记者)

综合各地民政部门的数据,不难发现,近年来年轻群体中“光棍”的占比越来越高。高离婚率叠加低结婚率,让不少人担心:中国是否正在进入“单身潮”?

在单身群体中,一部分人依然在寻觅伴侣,一部分人在不婚与结婚之间摇摆不定,还有一些人则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其中,选择主动单身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单身潮争论的背后,乡土中国的传统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婚恋理念,正激烈地碰撞、交织。

1

单身成浪,离婚成潮

李建发:根据最近的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性别比是105.07(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对此,一位女性网友发了一个帖子称,“既然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那我为什么还是单身?”有人调侃,这位网友是被动单身。在当下大量的单身人群中,的确有很多人是主动选择单身的。

李银河:现在应该说面临一个单身潮。不光是中国,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单身潮最早是从北欧出现的,其独居人数很快就超过了人口的半数。西欧、北美乃至日本,都出现了这种趋势。日本还属于东方文化,看重家庭,看重婚姻。我国也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潮流的影响。

相比起来,中国人还算是爱结婚的。单身人口现在是2亿多人,你算算,占比不到20%。但从趋势上来看,确实有这么一个潮流——很多年轻人选择单身。

在传统社会,单身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好多女人是不工作的,男主外女主内。现在不一样了,女性参加社会生产劳动以后,在劳动力市场占到百分之四五十,她有自己独立的收入,就有了单身的可能性。等于说,比传统社会多了一个选择,在传统社会她没得选。

张皓宸:如果说单身分为主动和被动,那我觉得自己,包括身边很多朋友,是主动选择单身的。首先可能是因为眼界的问题。我们这一拨从家乡来北漂、沪漂的人,在大城市见到的东西跟以往很不一样,完全是刷新三观的,我们每天都在见识世界的变化。知识的架构不断更新,已经冲破了“到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观念限制。其次是因为各种爱好。现在生活太丰富了,每天可以有360件让你爱上的事情,感觉好像生活已经容不下一个固定的时间去谈恋爱,或者去交友了。

对于被动单身者而言,他们心里渴望恋爱,但可能从小缺乏恋爱教育,缺乏恋爱的情商和智商。比如,我们从小被教育不能早恋,但大学毕业后父母就开始催找对象,到了一定年龄还要被催婚。这两者是拧巴的。当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就被赶鸭子上架结婚。

一方面,在信息时代,我们不像以前经常出去社交,躲在一个App后面就能交友,但社交圈就可能特别固定,大家都在自己的圈子里面玩,也遇不到新人让你产生感情。加之内卷,很多人工作压力挺大,回到家就更不想社交了。另一方面,大家都想遇见“最好”的另一半,宁缺毋滥。各种现实矛盾叠加之下,很多人被动单身,只能最后安慰自己“爱情都是靠缘分的”。

李银河:从社会学统计来看,在20世纪末我们做家庭调查的时候,单身户也就2%多一点,再后来就12%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一人户占比超过16%。独居比例确实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整个独居人口里,主要就是没有结婚的,也包括丧偶没有再婚的。

李建发:除了不结婚的年轻人之外,那些走进婚姻殿堂的后浪,与前浪相比,对待婚姻的态度也不一样。

李银河:离婚率特别高。离婚率我们有两种统计方法,一种是离婚的人口在全人口里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千分之几;还有一个叫离结率,就是当年的离婚数除以当年的结婚数。近两年,离结率曾一度高达近44%——也就是说,有100对结婚就有44对离婚。一些大城市都超过50%了,已经很高,真的快直追美国了。

2

一条52赫兹的鲸

李建发:对婚姻的看法,实际上是人生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现代年轻人的婚恋观可以说仍处在新旧两种观念的争锋、融合之中,许多年轻人的纠结正在此处,既无法完全剥离传统影响,又不想辜负“爱与自由”。

张皓宸:在我看来,爷爷奶奶辈不存在所谓婚恋观,他们就是互相陪伴和扶持。爷爷在田里种地的时候,奶奶去给他倒了杯水,两个人就互相感动了,于是决定结婚。到父母那一辈,往往是先婚后爱,没有太多自由恋爱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包括80后、90后甚至00后,突然有了自我,结婚这件事就变得好像可以受自己掌控了。我曾在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这一路,我不是没你不行,而是有你更好”。婚恋对于当下年轻人来讲,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而不是必须该去做的事情。

有个故事说有一条52赫兹的鲸叫爱丽丝,它发出来的声音波长和其他鲸不一样,是别的鲸听不见的,所以它很孤独……很多年轻人喜欢这样的故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就像一头与众不同的鲸,在发出一个别人听不到的波段。他们在等待着,有一天能遇见一个跟自己频率相仿、能听懂自己52赫兹的人。

李银河: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一点,来看中国人婚恋观的变化,就会发现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爱情在婚姻中、在结婚原因中的重要性发生了巨变。

在传统婚姻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两个人一块儿过日子。进入现代社会,感情因素在中国人的婚姻里越来越重要了。过去感情很不重要,反而能一辈子将就过下去。如今感情变化了、没感情了,那就只能离了。

3

从乡土中国到现代社会

李建发:前些年,对于丁克家庭晚年养老问题的讨论,时常见诸报端。如今选择单身的年轻人似乎也面临同样的质疑——单身一时爽,老了怎么办?

李银河:这涉及养老方式的社会变迁。过去完全是乡土社会,老人没有退休金,也没有医疗保险,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养老方式。过去国人为什么都拼命生儿子?大多是为了养儿防老。如今年轻人可以去婚育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通过养老保险、退休金、医疗保险等,你不需要靠孩子来养老了。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要赡养老人,西方国家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费孝通专门讲过这个事,他说我国是反哺模式,养孩子是一种恩情,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要反哺老人;西方是接力模式,就是生养孩子,孩子长大了就走了,养老推向社会。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区别,也是乡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区别。很多人选择单身,从侧面说明这部分人已经进入现代社会的生活环境,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好好攒钱,攒够将来去养老院的钱。

张皓宸:现代年轻人排解孤单的方式有1万种,因为孤单几乎伴随我们整个成长历程。所以,年轻人有3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培养兴趣,要在生活中设法培养各种各样有意思的兴趣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二是积极打拼事业,将来能住更好的养老院;三是交朋友,大概率老了还能陪在身边的,是年轻时认识的这些伙伴。

李建发:很多从农村出来上大学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轻人,如果选择不结婚,就会面临一个道德困境。这种情况怎么办?

李银河:我国现在还真是这样,农村基本上还是传统家庭观念。一些人虽然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里,但一回到家乡的父母身边,父母还是会按老逻辑逼婚。其实,已经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人,不必过于看重和服从父母的期望。冷静下来理性考虑自己的现实生活,攒多少钱、什么时候买房、结还是不结、生还是不生……这些都该自己决定。

我觉得未来会有一个大趋势,等城市化的任务完成了,中国基本上就从传统社会、乡土社会里走出来,一部分婚姻家庭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来源:半月谈
老金:分析原因,找李银河还可以;对症下药,找李银河只能帮倒忙!主要是家庭观念淡薄,个人享乐至上,没有家族传承概念,没有责任担当,只顾眼前乐,不顾老咋养造成的,相关激励措施之外,老金认为主流媒体价值观舆论引导很重要!!!
搜索
37岁剩女忠告
成都剩女比剩男多多少
四川女光棍最多的县
属马和属牛的婚姻如何
上等婚配一览表
外国青年vs中国青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很喜欢其中一个回答:“希望能遇见一个读懂自己的人,因为一辈子太长了,我不想将就。随着年纪渐长,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也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才慢慢明白:最好
  • 还有颜色 不深不浅 ZP就是这样 颜色非常正,懂的人一眼就看出来,双层厚度,拼接上更不是一般工厂可以接受的#Ader error#⚠️还有它这个领子,领子特别难
  • #肝硬化治疗救助[超话]#乙肝患者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抗病毒更合适呢一、关于乙肝那些你不知道的消息:作为一种经历过进化选择的古老病毒,一旦建立感染,乙肝病毒会先把存
  • ”4.“我不善于旅行,你就是我的整个世界。”2.“山野千里,你是我藏在微风中的欢喜。
  •   有的人遇到困难,会到处求签问卦,希望可以改变命运;也有的人认为自己天生命运坎坷,便认命而活,得过且过。佛教也不讲主宰,如果勉强要说有个主宰,那么自己就是主宰
  • 大雄宝殿里的“三身佛”是哪三身?
  • 这个大佬也是如此,每天都带我勤勤恳恳的做任务,一丝不苟每个角落都不放过,超级认真游戏打卡人,不知道甚至会以为这是她工作[二哈]因为需要边肝边氪,还会聊到如何氪金
  • 浜虹敓鏄渶瑕佺敤鑻﹂毦娴告场鐨勶紝娌℃湁浜嗕激鐥涳紝鐢熷懡灏卞皯浜嗙偒褰╁拰鍘氶噸銆[奥特曼]傚彧鏈夊湪浼ゅ彛涓洓寮€鐨勮姳鏈碉紝鎵嶆槸闄即鎴戜滑榛橀粯鍓
  • ------分割线:有的医院是有做好的也有做坏的 这是正常的 总有发挥不好的时候 只要不是致命黑料+售后合理 我觉得都可以客观讨论这个医院槽点太多 而且跟个黑
  • (期待了很久,等了很久,并且已经觉得我应该拥有,但是最后没有)我和当时的男朋友哭诉,人家阴阳怪气“这有什么好难过的?这种游戏我就喜欢看男朋友玩[嘻嘻]#分手厨房
  • #十堰城事#【东风“三供一业”改造引入智慧泵站 让小区二次供水走上“云端”】能耗管理、智能识别、降噪减震、无人值守、联网报警……12月15日上午,记者在车城西路
  • 2019年两人同居,发现怀孕后的男方第一句话是:真的是我的孩子吗?风水助复合反馈助复合➕增加感情➕粘合度反馈8月来反馈 两个人已经复合了,现在复合之后两个人的感
  • [作揖][失望]#如何怎么挽回前男友如何怎么挽回前女友如何怎么挽回男朋友如何怎么挽回女朋友 情感咨询异地恋异国恋挽回前任离婚婚姻修复出轨小三劝退挽回爱情失恋分手
  • 【压压驚】 自疫情在太平爆发, 這也是第二次全域核检了。 氣份紧張而有序, 每一位市民都很配合。 政府社區全员出動, 核对抽查夜巡。 战斗在一綫的, 大家辛苦
  • 我还是做的很好的西安双眼皮,成都双眼皮,北京双眼皮,长沙双眼皮哪里做的好常问西安高一生,栾术医美,西安西美,西安画美,西安壹加壹双眼皮案例。西安做双眼皮反馈好的
  • 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方忠贵、副处级调研员晋振方等领导参加了此次“五星”年度复核的指导工作。【聚焦】信阳锦江国际大酒店接受“五星”复核检验2020年12月2
  • 深夜独[二哈]自的叹息,想要找个人尽情倾诉,找来找去才发现没有人愿意听你诉苦。深夜独自的叹息,想要找个人尽情倾诉,找来找去才发现没有人愿意听你诉苦。
  • 新能源车:观点不变,依然是最看好的板块之一,中军走趋势带动板块的模式, 昨天重点说的宁德时代也给了 5 日线低吸的机会,那就继续 5 日线上方持股。这条线要注意
  • 人民日报揭露全民都关注的“不老神药”,真相了!
  • 基于此,接下来各国为了获得疫苗可能会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上演一场没有硝烟的“疫苗战争”[感冒][感冒] 【德国:电视健身节目40年后回潮热播】受新冠疫情影响,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