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的全部记忆,一路走好❤️

晚上听到一个无法平静、也无法停止泪水的信息,姥姥走了。晚上十点二十,也许是比较安详的离开。除了伤心和难过,我什么也干不了,无法离开学校,无法见到姥姥走时的模样。今年我二十五岁,在我的记忆中,姥姥大部分时间都在生病中度过。

很小的时候,我和表弟经常在姥姥家玩,因为妈妈和二姨要种地,只能拜托姥姥一起看着。依稀记得,我跟表弟吵架的时候,姥姥因为传统观念而重男轻女,每次都会批评我。还记得,我和表弟中午在姥姥的床上睡觉,她的床和奶奶的床比较,总是很乱,我和表弟一中午都睡不着觉,叽叽喳喳,嘻嘻哈哈,吵的姥姥在只能干闭着眼,闭目养神。还记得,她特别喜欢给我剪指甲,总是会拿起剪衣服的大剪刀,要不然就用她的手指甲给我弄指甲,因为那时候家里很穷,姥姥没有指甲刀。

姥姥这一辈子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甚至没有出过我们县城,因为从小没有上过学,所以不会写字,不会坐客车。年轻的时候跟姥爷一起种地,等到四个孩子都结婚之后,大概是二十年前,姥姥第一次生病了,妈妈告诉我,带我去医院看姥姥的时候,我给她脱棉裤,姥姥夸我比表弟懂事。后来有几年的时间,姥姥的病好了,基本上和一个正常人一样。

小时候姥姥经常逗我表弟,问他长大了会找个什么媳妇,表弟每次都说找个我这样的,大概是上小学的时候,姥姥又问我,以后让我嫁给表弟行不行,我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后来成为姥姥茶余饭后的笑资。

大概是十几年前,姥姥第二次犯病,从此以后,腿脚不便,整个右半身体处于半瘫痪状态,右腿、右手行动很不方便,但是也还可以勉强行动。听妈妈说,是被舅舅气的,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总之,结果就是姥姥的病又严重了。

按照时间推算,应该是在九年前,我舅舅二婚,姥爷家盖了新房子,那个时候的姥姥已经无法正常行走了,但是可以扶着东西站起来,可以自己拿盆大小便,可以自己做饭,只是真的再也不能出家门了。

姥姥,是个苦命的人,一辈子活了七十多年,至少有二十多年在生病中度过。至少有十五年没有再也没有来开过家门口。即便是那个时候她还是特别勤快,姥爷种地剪回来的花椒,她一个人闲不住,艰难的挪到花椒旁边,用左手往下摘花椒,姥爷从地里刨回来的花生,也都是姥姥摘下来的,从地里掰回来的棉花,也是她一点点的摘出来。只要她的手脚还有一点能动,她也不舍得闲着。还记得,那个时候姥姥每天在家里忙来忙去,我们总是安慰她,只要多活动右手,一定可以恢复正常的,她自己也信心满满。

再后来的几年,姥姥的右边半个身体完全瘫痪了,她的右半边身体彻底没法动了,只剩下左手可以比较灵活的活动。但是她依旧很勤劳,她让姥爷把农活拿到她的板凳旁边,用左手拿起来粮食,用力的放在右手里,努力的让蜷曲的右手拿住,其实当时右手已经接近完全失去知觉了,两个手努力的配合干活,但是效率也比之前低了很多。实在是着急的有时候姥姥会借助牙齿来干农活。她还是会努力的做饭,因为姥爷不会做饭,我清楚的记得她用一直左手擀饺子皮,然后她把奇形怪状的饺子皮放到右手里,用左手捏紧饺子边,这时候包的来的饺子也站不起来了。但她还是很开心,还是每天坚持为大家服务,也许这会让她觉着自己还是有价值的人。

又过了几年,姥姥可能是因为再次犯病,也可能是病情又严重了,她完全没法做饭了,也没法干农活了。一整天只能在沙发上坐着,除了尿尿的时候,被人扶着起来,其余时间全部都是坐着或者躺着度过。

自从我上大学之后,回家的次数就很少了,每年寒暑假回家,基本一到两个星期去一次姥姥家,每次去都会帮她扫地、刷碗、做饭,那个时候,我做的饭她还可以自己吃,只要给她端到手里。我本以为姥姥可以永远这样坐着,自己吃饭一辈子的。

大概是三年前的夏天,我暑假回到姥姥家,看她热的馒头大汗,我用毛巾给她擦了脸,用剪刀给她剪了头发,接了一盆水给她洗了脚。她很开心,逢人就呜呜泱泱的说,我不嫌弃她脏,给她洗脸、剪头和洗脚。这个时候,姥姥已经没法清楚的说话了,她本来就聋,因为小时候得了中耳炎,没有钱治,落下了后遗症。此时的她,呜噜呜噜的说不清,但熟悉她的人基本能明白了大概。

今年年初,姥姥,摔倒了一次,因为爷爷种地,家里没人,或许她应该是想去尿尿,自己又起不来,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从沙发上摔了下来,脸又紫又肿。我去医院看姥姥的时候,她的状态不好,吃饭很明显比之前差劲了,小橘子也得咽半天。

从那之后,姥姥就开始用尿不湿。因为身体逐渐失去知觉,无法配合,裤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提不上了,最高是在大腿根的位置。姥姥怕丢,我记得姥姥几年前因为感冒住院,我去看她的时候,有一次想给她换尿不湿,她用一个手捂住裆,怎么也不让我换,所以全天用衣服裹在屁股周围。

今年暑假,姥姥开始单独躺在一个小床上,她不愿意躺在小床上,可能是不想离开自己的睡了大半辈子的老床,更可能是她不想离开我们。上次回家,十二月九日早九点,姥姥嘴巴里边的牙龈全部肿了,嗓子咽不下去饭,牙齿全都烂掉了,就连水都是喝进去就立刻顺嘴角流出来,整个身体骨瘦如柴,三姨说姥姥的臀部腰间瘦的只剩大胯子。在我小时候的记忆力,姥姥一直是一个微胖的人,岁月和疾病使她逐渐骨瘦如柴。

她开始珍惜和每个人的握手,她完全不会讲话了,似乎也听不见别人讲话,浑身上下,只有左手还会活动,她眼睛认真的看着每一个坐在他身边的人,左手用力的握住他们的手,不愿意放开。这也是我见姥姥的最后一次,我本以为她可以坚持到我放寒假,但是我从没想到,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十日中午十点,竟然是最后一次见。姥姥名字是吕季梅,她长脸,高颧骨,双眼皮大眼睛,棕色眼球,皮肤很白,自然卷,年轻的时候微胖,走的时候骨瘦如柴。

不知道姥姥离开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会是放松嘛,还是沉重呢,可能更多的是不舍得和不想吧。人们都说天堂没有病痛,以后你再也不用忍受满身的疾病和痛苦了,你可以自由的行走,大声的讲话,清晰的听见任何声音。只希望你在天堂,不要被人欺负,你天性善良,听妈妈说,你年轻的时候,经常可怜邻居家穷,会给他们家偷着送一些粮食,即便是每次被姥爷发现,都会挨骂,你还是会忍不住帮助别人。在天堂的,希望你不要那么善良了,自古以来,弱肉强食,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希望你在天堂没有烦恼,但,您也不要害怕孤单,因为我们真的都会想你的。 ❤️

2021年12月21日星期二
晚八点

本来微信里只有五块钱了[笑cry][笑cry]养儿使我变的穷困潦倒,然后靠过生日有了一丢丢零用钱[笑cry][笑cry],某人的套路太深了,直接大清早两杯饮料把我肚子灌饱,然后中午我就吃不下了[裂开][裂开][裂开],晚上要减肥也没吃,我过生日还要我给他买拖鞋[裂开][裂开][裂开],我??? https://t.cn/R2WxR4d

中国最牛山寨村:上万村名年入40万
以下文章来源于五环外 ,作者五环事务所
世界油画,中国大芬
大芬村坐落在深圳布吉镇,俯瞰下去和深圳遍布的城中村大同小异,但走进这里你一定会琳琅满目的“梵高”和“莫奈”所震惊。狭小的街道挤满了各式各样的画廊,光着膀子的画工们就站在巷子里作画,连空气都浸润着油画染料的气息。

这个只有0.4平方公里的客家小村落,是世界三大油画基地之一。这里每年油画出口总额超过5亿元,有一万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师。巅峰时期,这个城中村出品的油画占据了国际市场70%以上的份额。

大芬村不仅仅有着“中国油画第一村”的称号,甚至还曾经被称作中国文化产业的奇迹。但如今,这个传奇小镇正在不可避免地逐渐走向衰败。

中国油画第一村的崛起和困顿

从一个只有300个人居住的小村庄,到聚集了上万名画师的全球最大商品油画聚集地,从“大粪村”到“中国油画第一村”,都源自于1989年香港商人黄江的一次决定。

当时黄江带着60多个画工来到这个小村落,在毗邻的大都市深圳的对比下大芬村的环境显得更加恶劣,60多个画工锐减到20多人。当时的黄江还没有长远的规划,也没想着要在大芬呆多久,只想着画油画,然后卖出去。

慢慢地,黄江的画打出了名声,不再仅仅销往香港,开始做起了外销。1992年,一个法国客户给了他36万张画的订单,规定一个半月完成。

“时间紧量又大,我就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来处理这批画,将20多位画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负责画天、画山、画水和树,同一个人画相同的东西,各幅画差别很小,质量比较稳定,效率也很高。

后来,老外来验货,看到这些画像是复印出来一样,感到很惊讶,也很满意。这事在行业内被传为佳话,我的名声也被广为传播。”

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大芬模式”的雏形。

黄江是一个商人,他最初的想法就是:油画能赚钱!

正因此,他催生出了大芬独有的先预定再制作的运作模式。在大芬村,复制油画形成了一条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画工、代理商和经纪人在这条产业链上分工明确。

大芬村将“订货”放在了第一环节,“大芬模式”的成功是将“艺术”充分市场化的结果。资本是大芬油画等相关产业运行的“血液系统”;而高素质和价格低廉劳动力以及土地资源则是如虎添翼。

在这里,“艺术”因赚钱生产,无数农民工也嗅着金钱和染料的味道寻来。他们放下锄头,提起画笔谋生,成了一个流水线上的“画工”。

正在作画的大芬村画师们

不需要经过系统的美术训练,大芬村的“画工”们大多只经过一两个月的学艺就可以上阵了,最初学艺时,甚至没有报酬。他们挤在狭小炎热的画室里,没日没夜地临摹着世界名画。

大芬村兴起之前,全球的油画工艺品大多来自韩国,那里画师一个月的月薪是20000元,而同样的价格在大芬村可以支付20名中国画师。

再一次,中国制造靠“物美价廉”而取胜。

不同于普通城中村的大芬村

然后现如今,大芬村却也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毕竟,曾经的大芬村快速崛起依赖的就是低廉的人力和土地。而如今即使只是一个城中村,商铺也寸土寸金,工人们也不再像改革开放之处那时拿着吃饱饭的钱就“拼了命”地去画画,再加上随着技术发展电脑喷绘大行其道,人再快也快不过机器。

强依赖出口的大芬村油画产业曾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大受打击,如今的疫情更是让这个小村落雪上加霜。

B站的一个UP主在去年年底去探访了油画村里的一位画师,他边画画边自嘲着说:“过去我画画,一个月是三万两万以上,随便都有。就是觉得很委屈我老婆,认识的时候一个月两三万块钱,现在一个月狂做,一个月才几千块钱。以前是画画来养家,现在赚不到钱了,还要省钱来养画。”

靠价格低廉的复制油画而崛起的大芬村,虽然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奇迹,但无疑也处在文化产业链的底端,它的前路并不好走。

艰难转型的“中国梵高”

2016年,有一部名为《中国梵高》的纪录片在中国和荷兰上映,讲述了大芬村的一位画师赵小勇的故事。

赵小勇专攻梵高,靠着临摹梵高他开了个家庭作坊式的油画店,收了几个徒弟,娶了老婆。他们白天挤在画室里画向日葵,晚上一起看讲述梵高一生的电影。

“我得了病了,我画了这些画,大家都不认同。”电影里梵高疯狂地割下了自己的耳朵,电影外画工们喃喃地重复着这句台词。

赵小勇说,梵高所有的作品他都画过了。《鸢尾花》、《向日葵》他画了两万多幅,订单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差不多可以画10幅梵高的画。

在一直合作的一位荷兰画商的赞助下,赵小勇画了20年梵高之后终于有机会抵达荷兰,亲眼看看自己的画买去了哪里和梵高的真迹。

然而巨大的想象落空,一直交易的荷兰画商开的并非一家高级画廊,而是博物馆旁边的一家纪念品商店。赵小勇的一副最小的《向日葵》只要几十块钱,在荷兰的纪念品商店里卖到30多欧元。

当他终于来到美术馆,看到梵高自画像的真迹时,他喃喃自语:“颜色不一样。”第二天,赵小勇找到了梵高的墓,他给梵高墓前点上了三根烟,是感谢,也是告别。

赵小勇给梵高“上墓”

从荷兰回到大芬村后,赵小勇想要放弃临摹,开始创作自己的油画。他说他不想再当画工,想当画家。

赵小勇参观梵高博物馆后的感慨

和赵小勇一样,想从画工成为画家的,还有大芬村。

这个小村落正在深圳征服的扶持下进行自己的产业升级。疫情前,大芬村已经聚集了300多位原创画家,2010年至2015年期间,大芬有近百幅原创作品入选国家、省级美展。

而为了应对租金的高涨,越来越多的大芬村画商们把门店开到了线上。目前大芬有1700多家淘宝店,400多家天猫店,100多家京东店,而微商则是家家都参与的。

如果你在淘宝搜索“油画”,可以看到大部分商家都来自深圳。

原创转型并不容易,大芬村所营造的是市场环境,而非原创艺术环境,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大芬村的画师们被训练的是油画市场供应,而非原创油画艺术创作。而原创画家们来到大芬村也往往会因为欠缺市场竞争力而逃离。

摆在大芬村面前的转型问题,依旧艰巨。这个村落可能是离艺术最近的地方,但也是离创造最远的地方。

脚踏大芬,仰望星空
大芬村的土地上,仍在聚集了8000多位文化产业从业者,他们是深圳时代轨迹中的一份子,艺术之于他们是谋生的工具,也是追求的远方。如果他们和这个城中村一起寻找着新的可能性。

曾经的赵小勇们,为了生活疯狂临摹“大师们”的杰作,一幅接着一幅,混淆了日夜,仿佛一个印刷机器。而如今的他们开始尝试自己作画,走上了从“画工”到“画家”,从复制到原创的转型道路。我们并不知道有多少人这其中有多少人能成功,我们着期待他们成功。

因为,这是赵小勇的故事,是大芬村的故事,也是中国的故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thật sự thì số suất chiếu còn thấp lắm... chỉ biết hi vọng và hi vọng hi vọng sa
  • 第七集:企業の経営,カステラ长崎蛋糕less is more!文化特色、个人物差、多様な価値観を認め合える。
  • 星星醉酒到处跑,月亮跌进深海里,我以前从未觉得人间如此美好,直到你来了i me past can’t be called back again,www[嘻嘻]
  • 5️⃣想让伴侣粘着己自,宠自爱己,眼睛里只你有一个‼️声明一下,由法于事功太效过强大,请宝们宝考虑好在,做一旦施法对,方就会死心地塌的想你对好,对你的深话信不疑
  • 1)通过新政策促进城市居民在农村进行创业投资或对休闲住宅的投资。中国需要充分发挥农村经济潜能,让农村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带动农村资产全面升级,使农民能分享社会发
  • 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很多别因为一个不满意否定所有就灰心#刘宇宁加盟微博音乐盛典##刘宇宁新歌一个好年##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刘宇宁蒋俊豪 刘宇宁
  • 炉灶王为什么这么贪心妈妈:想想炉子大人住哪儿孩子:天堂 妈妈:他小时候会上天,我通常住在厨房里他是负责每个家庭“炉灶”的神,他可以在家吃任何美味的东西,你有没有
  • 涉及髋关节的运动都可以练到内收肌,深蹲动作中内收肌的重要作用,宽距深蹲,内收肌的激活比例会更高。风险:内收肌力量低于外展肌力量的 80%,他们遭受内收肌拉伤(即
  • 当不满足于现实中忍耐劝告的女性,鼓起勇气、自剖伤口,在网络上寻求舆论的支持,却发现已经有网红先她们一步,用炒作等手段耗尽了大众的同情和耐心,那她们的下一步求助又
  • 也就是说,华人教授找博士生,上来就看3个成绩,也许存在较片面,但是确实存在部分华人教授中,是拿成绩作为第一参考依据的。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原因就是读完博士的学生,
  • 我想,是时候好好对过去说句再见了。急得我光发了个摸鱼就上去了(...)小小小小修了一下,话说这色差也太大了吧!
  • 精灵智慧神谕卡对三分钟热度的启示背景:保守估计前后有过七八个微信号,十个微博号,三四个贴吧号,七八个QQ号,当然这些是能记起来的。”“梅西内马尔相依为命”这一词
  • #拼夕夕互助[超话]##京东互助群[超话]# 要pdd互,回任何,拼多多助力,可以吗,看的到我吗,求求不要屏蔽人啊,在这世上,最难琢磨。也说让一切往事随风,可谁
  • 7、生活原本沉闷 但跑起来总会有风8、还没确定的事 不要弄得人尽皆知9、相处起来轻松的关系是一份礼物10、我会遇到很多有趣的人 但我不会落下你11、经过了兜兜转
  • #牛鱼刀帆[超话]# 我只想有个家,家不用太大,容纳得下你和我,容纳得下他们四个人,容纳得下在线就行——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
  • 三观穷的人,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对方,与三观丰富的人在一起,才能在困难里成长,即使平凡的日子,你们也能翩翩起舞。心穷的人做事畏畏缩缩,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不
  • Meet me at the sunset,Like lovers do,But keep me on the down low,When your frien
  • 他昨晚喝醉了,说不担心是假的,尤其是听到别人说找不到他的时候,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是又爱莫能助,希望新的一年他能更多的是健康的应酬。跟他两个社恐人士,在门外等待的
  • 记一月十六:1⃣️今天想去买dino 结果我们两个路痴走错路 后面有个漂亮姐姐带我们走过去(很长的一段路) 还告诉我们怎么回去 怎么会有那么人美心善的人5552
  • 适合回老家发的朋友圈文案1. ◡̈°♡ͥ ♡ͦ ♡ͮ ♡ͤ人间烟火 粗茶淡饭 平平淡淡 才是人间2. |·͜·˖today ᐝ冬日的人间烟火,能治愈一整年的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