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铭》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
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
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
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
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
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
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
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
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
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
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心忘念虑,即超欲界。
心忘缘境,即超色界。
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
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張三丰曰:此王重阳祖师十论也。无极大道,尽寓其中。空青洞天,向多有仙真來游。遗留丹诀道言以去者,此亦度人觉世之心。重阳祖师之十论,亦本斯旨也。山中人得此训言,又何必另寻瑤草,別采仙花。即此是长生药、不老丹也。恭录之,以示后之好道者。 https://t.cn/z82oeHS

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道教知识#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https://t.cn/Evk4evd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下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陇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重阳祖师十论》之坐忘篇 https://t.cn/AigLe0HW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呀,很难喜欢上别人,所以一遇到喜欢的人,就像个久贪作富的暴发产一样喜形于色,明知道财不可外露,情不该尽吐,可我也总是兜不住,说到底,还是因为太喜欢你了@摩登兄
  • plmm刚从漫展出来,饥渴难耐,就听见有个皮相不错的男生礼貌地问自己:“小姐姐……我……我可以请你吃饭吗?主角心想:她可真害羞啊。
  • 今天和粥粥去茶姬店里,说是背书,结果一直在吹壳子,回学校就疯狂背,回去的时候暖暖的夕阳光撒在我们身上,就这么美好。又去slmt买了猫猫吐司,想吃南瓜布鲁斯,但期
  • 一段相识四个月相爱两个月的感情我花了同等时间走出来我不是个合格的成年人朋友们和妈妈让我活成了小公主刚开始啊整天整天的难过持续性的摆烂让朋友和家人担心后来让自己忙
  • 土地坳镇利用山地独特优势,通过科学谋划,精心选址,在木坪、安坡等村开辟出黄金叶茶“试验田”目前产出的茶叶广受好评。为盘活资源,提升品牌效应,南庄村围绕以“李”兴
  • 人这辈子,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去疲于奔命,却忘了最简单的幸福,不过就是眼前柴米油盐的温暖。时光不等人,一定要珍惜当下,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生赢
  • “那个时候谁敢相信啊,不敢相信,病已经到那个程度了,也都是抱着试试吧!”  一家人原本对中医治疗并不抱希望,但用药后效果却令高清莲老人一家人难以置信,“吃了三四
  • 《痛风偏方之枸杞》具体吃法是:早晚各吃一次,每次1/4两,用开水冲泡,一并吃下去,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加大份量。春季采摘的一芽一叶的初展鲜叶,甚至单芽,都要
  • 《你最喜欢的古诗词有哪些?》[心] 1.“何时杖尔看南雪,我与梅花两白头。” 去年南京大雪时,刚好看到这句,心生欢喜。 2.“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 ”骊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在他看来,既熟悉,又新鲜。刘永忠说,再有3年时间,环骊山优生区的8万亩老树有望全部更新,到那时,骊山脚下遍地将是“骊山红”。
  • 我希望我的乡村回到我的童年每一处都有玩伴同量天地宽,共度日月长干净清爽,随心所欲不为贪婪养蜂卖蜜。我是蜂农或蜂二代,或蜂农世家都不重要重要的我们是新蜂农我们会利
  • 对于现在的行情我们可以看到处于反弹修复下跌空间,虽然现在的走势处于上涨阶段,其实只是庄家为了更好的吸筹,在这波修复完毕后,可能降迎来韭菜的下跌,所以个人后期依旧
  • 很喜欢《泰坦尼克号》里这段台词:“生活本来就全靠运气 我喜欢早上起来时一切都是未知的 不知会遇见什么人 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 我不想浪费它 你
  • 这个世界上没有留给女人的神,除却伪善的观音,或许就是妈祖。除此之外,一是弃天帝一共正式登场只有26集,看一集少一集[泪];二是老剧被剧透地透透的,不说本来就在台
  • 父论:《悟戒人生》 [庆祝][庆祝][庆祝][咖啡][咖啡][咖啡][烟花] 夜尽晨醒看日出, 伸臂胸展心感舒。 五月晨光多秀美, 年更七旬叹语乎? ……………
  • 他们不奢求名贵的保养品,因为心宽,就是他们保持健康的灵丹妙药。 For example作家稻盛和夫曾被人调侃是“肺结核家属”。
  • p1最近在研究视频哈哈哈 lyt的坐姿哈哈哈哈p2新买的修差在过户中 为了过户我和lyt顶着三十四度的大太阳骑行了几十公里 然后还没过户成哈哈哈笑不出来了屁股都
  • 单身的不单身的都给我去看呜呜呜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半星]#电影暗恋·橘生淮南#恋爱温情的一部片子,没有特别跌宕起伏的情节,默默地小心
  • Ser + 形容词和estar + 形容词,意义相同的情况:-Ser + 形容词:表示主语区别于其他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Alberto es muy sim
  • 今天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好有坏一寝室人都拿了奖学金!定下了住在南京的民宿晚上去和现在网媒部的大佬们聊了聊他们自己将事情解决好了哎长抒一口气虽然过程一波三折还很多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