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三十品 一合相理分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陀问须菩提:“须菩提,假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将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你认为怎样呢,这些微尘的数目是不是很多?”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为什么这样说,假若这些微尘有一个真实存在的本性,佛就不会说这些微尘众数目众多了。为什么呢?佛说的微尘众,并没有一个微尘众的实体,是假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也没有一个真实的实体存在,只是随顺世俗,假名世界。为什么这样说呢?假如世界实有,那就是众多现象聚合而成的一个统一体。如来说,众多现象聚合而成,也并无一个真实存在的本体,所以‘合相’只是称名为‘合相’。”

佛陀说:“须菩提,众多现象聚合而成一个统一体,是不可言说的,但一般人在其中执着、分别。”

这一品中,佛与须菩提的问题在第十三品中也提到过。原文是:“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在第十三品中,如来从对弟子眼下关注的问题中,将视角拉向微尘一样多的广阔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告诉弟子们小到一粒微尘、大到三千大千世界,都只是假名,无实质的东西,令弟子们了悟如来说的诸法虚妄,不被境转,不被相迷。

在这一品,佛同样用微尘众世界来作比喻,但这次《金刚经》已对无我、无人、无众生、诸相虚妄、不生不动、不灭不异等见地在与须菩提的问答中,经过了不断的剖析,现在弟子们已站在如来无定相的认知上。但既然万物无我,又无定相,又不是虚空、简单地否定或抛弃,那在认知上,如来自性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任意相或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为破弟子在这个认知中对相的执着,佛说:“如果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是微尘众宁为多不?”如来在此,以微尘众来比喻众生还在执着时自性中显现出来的假相,像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那样多,如果我们执着其实有,这些假相就会导引我们进入无量无边的生灭轮回了。

在此处,有人可能不太明白如来的这个比喻,这是在修证佛法中,当一位行者在了悟如来无定相、色空不二时,意境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认知:如来是宇宙一切相,而我们每个人本性都是如来,那我们本质上是宇宙任意相。这个见地没错,但如果行者是站在还着相的基点上这样说,就毫无意义了。我们自性可以是宇宙的任一相、任一缘起,但万法无生、本性空,这即是佛学中的缘起性空思想。如来不着一相实有,但也不会否定一切,或住在虚空不起用。

佛讲到此处,弟子们已不是一个闻法者,弟子们也已安住在如来真空之境中,尤其是称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在如来真空中,像微尘众那样多的心相就是宇宙、就是世界,在此,心与物已是一元。微尘众既是指众生自性心相,也是指无量无边的物质世界,即指万法,所有这些都不是实有的。在此,我们借用现代科学来谈谈佛说的这个心物一元的世界。

现代科学常把物质分解,认为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再后来,又发现中子和质子可以分解成更微小的东西——“夸克”。虽实验室证实了夸克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却找不到。粒子学家们对此的最终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如果这样,意味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我们看不到,那物质也是虚妄不实的。

二十世纪后期,科学界又提出了“弦论”。弦论的观点认为:自然界中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我们姑且将它起个名字叫“宇宙弦”。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而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

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不断产生,瞬息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就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这似乎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一些相同了,与佛法中的“心物一元”的观点相吻合。

物理学发展到了“弦论”,宇宙的万有都已“自性本空”,物质并非是客观实在。于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中,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物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在者都以它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在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科学当中讲的“关系实在论”与佛法中的“缘起”说、“因果”说有共通之处。

因为现在大家生活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时代,对大多数人而言,科学的论据比佛法更有说服力,故我摘录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写的《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一文的资料,完整的原文可以在网上查找。在这些资料中,我们看到科学家在实验室推导出了宇宙万法并非实有,而是一种关系的显现。这与两千六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树下证得的结果竟然不谋而合,佛陀告诉我们,宇宙万法缘起性空,而在人世界,佛也谈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我们回到原文,在此品的最后几句,如来说:“如果世界实有,即是一合相”,“一合相”的意思是无数相总合在一起。但佛又说,这个假名的“一合相”即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这个佛在经文中提到的不可说的“一合相世界”,即指“缘起性空”。万法因缘具足而生,每种缘又本性空,只是假名,这就是我们眼中的世界,我们执着的人生。这个世界的一切,如无量无边的种种泡沫堆砌,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断地生、灭、变、异,无法知道最终结果,也不会有目标方向,只有互相作用的因果不爽,因指向果,这就是方向。而这个“因”也不是你一个人的“因”,万物的“因”互相在起作用,故在不同的时空相同的“因”也可示现不同的果。佛说,这个“一合相”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婪这个聚沫般因因果果的世界,认为其实有,纠结其中的生灭、变异、得失。

#邢台头条##学书法有捷径古人来教你##书法##学书法有捷径,古人来教你# 浓墨饱满有神采,淡墨清淡有韵味,古人用墨大全,记得要收藏!
可能你每天都在做很多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决定,也许某天你的一个决定就能改变你的一生。选择一个兴趣爱好的决定肯定不会错!
前两天我们分享了书法中的笔法问题。知道了笔法又包含执笔和用笔。今天我们分享书法中的用墨!我们知道书法艺术形式就是通过墨色轻重、笔画粗细、转折、顿挫等来表达的。常见的墨法一般有浓墨、淡墨、涨墨、宿墨等,笔墨交织,又形成了渴笔、枯笔等笔法。浓墨饱满有神采;淡墨清淡有韵味;涨墨外溢,宿墨分离,都各有墨趣。渴笔是浓墨缺水,苍而润泽;枯笔是淡墨缺水,苍而沉着……
古人书论中对用墨有着大量的描述,看后真是受益匪浅,不仅感叹中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古代书论分享|日更第23天|如何用墨。辛丑·初冬·十月十四

墨淡则伤神彩,绝浓必滞锋毫。
唐·欧阳询《八诀》

带燥方润,将浓遂枯。
唐·孙过庭《书谱》

凡作楷,墨欲亁,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
宋·姜夔《续书谱》

水太渍则肉散,太燥则肉枯。干研墨则湿点笔,湿研墨则干点笔。墨太浓则肉滞,太淡则肉薄。粗即多累,积则不匀。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墨者字之血脉也。最要调停得所,研须频涤,水须新注,墨要清烟,磨要优柔不迫。……弗令太浓,浓则滞笔;亦弗太淡,淡则无精彩。
明·费瀛《大书长语》卷下

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秾肥,肥则大恶道矣。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论用笔》

是以作书,墨须有馀,故古人晨起作墨。及用墨时,墨稍过,字便丑,有馀墨而不用,乃得佳书。余尝有言:磨墨须奢,用墨须俭;渍笔须深,用笔须浅。
墨傅其笔,笔傅其字,字乃成形;墨浮于笔,笔浮于字,字乃神妙。墨不傅笔,笔不傅字,不成形矣!傅则支,浮则赡,不傅窘矣。虽然,赡不尽其材也,尽其材,病过于窘,书法谓之墨猪。余又谓之书道涂炭。
凡强纸用墨,使墨有馀;浓墨用笔,使笔勿竭;饮墨如贪,吐墨如吝;不贪则不赡,不吝则不清。不赡可,不清未可,俗最忌也。
弱毫重墨轻用得佳书,轻墨重用其书恶,轻墨轻用其书纤,重墨重用其书俗。强笔轻墨轻用则不腴,重墨轻用则不润,轻墨重用则犷而离,重墨重用则粗而俗,四者无一可者也。是以古人必须弱毫。
明·赵宧光《寒山帚谈》卷下

墨须浓,笔须健。以健笔用浓墨,斯作字有力,而气韵浮动。
清·王澍《论书剩语•用墨》

书小字,用笔着墨止宜三分,不可深浸,浸深则毫弱无力。
清·王澍《翰墨指南》

矾纸书小字墨宜浓,浓则彩生。生纸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清·梁巘《评书帖》
十一
墨法古今之异,北宋浓墨实用;南宋浓墨活用;元人墨薄于宋,在浓淡间;香光始开澹墨一派;本朝名家又有用干墨者。大略如是。与画法有相通处。自宋以前,画家取笔法于书;元世以来,书家取墨法于画。近人好谈美术,此亦美术观念之融通也。(《菌阁琐谈》)
清·沈曾植《海日楼札丛》
十二
古人书画,墨色灵活,浓不凝滞,淡不浮薄,亦自有术。其法先以笔蘸浓墨,墨倘过丰,宜于砚台略微揩拭,然后将笔略蘸清水,则作书作画,墨色自然滋润灵活。纵有水墨旁沁,终见行笔之迹,与世称肥钝墨猪有别。
黄宾虹《沙田答问》
十三
书画之道,不外笔法、墨法、章法三者。用墨之法全视笔中而出,一笔之中有数色之墨,一点墨之中有干湿互用之笔,此谓有笔有墨。
黄宾虹《黄宾虹书信集•致黄居素》
十四
古人用墨选取既佳,用时,研毕盛之以盏,以笔中蘸令饱,提而出之,其意在使千毫齐挺而不挠,亦使墨饱而字之精采完满也。此真万世不易之良法矣。近代翁叔平亦用此法,其余则皆盛之以砚,以毫舔写,可谓懒极。
张宗祥《书学源流论》
图为各种墨色书法赏析 https://t.cn/R2WxXHl

#墨家零售商[超话]#

【公告】

鉴于超话内跨圈跨团现象严重,虽然屏蔽条例第二条已经明令禁止写的很清楚了,但是还是有人跨团跨圈出换物,给主持屏蔽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也给很多blink带来了很大的不满。故经主持团队商议决定,将跨圈跨团出收换物屏蔽时间从屏蔽【1天】延长至【10天】,明日起生效,特此公告,望各位奔走相告。主持团队上。
特此声明:跨圈跨团此处指只要不是墨的东西,不管是盲盒,手机,笔等等,或者是其他团的东西一律屏蔽。 不管是用墨的东西换别家还是别家换墨,都不行!!墨超只能出现墨的东西。 帖子图片中只要出现别家麻烦你重点打码,不打码统统算跨团,打码打了跟没打的那种也算跨团。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没回复他不回头看 是知道回头时看到的是满身伤的自己回头看 不过是满地狼藉一路走来的时不就已经见证了那狼狈不堪的时刻何须回头看人 始终是孤独的 赤裸裸地来
  • #上海美食#闲逛嘛,嘴巴也闲不住光明牌的大白兔雪糕,好奇心驱使买来一尝,不失不过,没有特色,还不如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双蛋黄。苔菜月饼,seagrass moonc
  • 我说没事反正我也不知道怎么卖就是随手攒的,她又很热情地跟我叽里咕噜了一堆,间或挥手东南西北地指,大概在给我介绍附近收纸箱的地方和具体价格,我真的有努力听和努力辨
  • 善是一种自然的流露,没有一点造作,没有一点企求,像水一样一往无前地流动,没有一点分别心,取舍心,无私地奉献一切,这样才是善,才是真正的上善若水。善是一种自然的流
  • 桃花(单身):近期你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你觉得只要一直对喜欢的人付出温柔和坚韧,润物细无声,最后对方一定会被你所感动的。月亮代表的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六便士则代表
  • 那本书我忘记了当时的感觉,因为是第一次看到以这样的方式去写“die”我也不知道看完后为什么会拿给两块,让他看,那时他已经卧床惜养,但我从内心觉得我们的兄妹之
  • ✨【都築誠・猝不及防的甜蜜之吻】✨「這還真是⋯⋯妳在的話,就沒辦法認真工作呢。2022/07/07(四) 05:30 ~ 09:00 (Asia / UTC+8
  • 10月16日开始就可以看到了,敬请期待~❤大园桃子#白石麻衣[超话]# 【新闻】乃木坂46白石麻衣、『ANN』里讲述对毕业的想法。#大园桃子[超话]#来自大园桃
  • #荣耀神秘黑市[超话]# 犹豫了一天 还是决定吐槽一下 不知道算不算避雷贴(没有挂lxfs)某个四带一车队 在这个超话发了很多条广告 我认为很菜 ❌ 可能是我运
  • 长大之后,也能够有父母的帮扶,发展自己的事业,因而有家中在背后支持,所以能够发展的很不错,不用过多的努力就能够获得财富,是富贵之命。在往后的发展中,也常得身边贵
  • ❶❹ 以为是乏味的城市,却遇见彩色的梦和许多美好。顺便贴一段儿以前发过的第一才女讲话,俄罗斯学院开幕式上的:你知道我们语言的广袤和丰富;在它上面,西塞罗强有力的
  • 上面是黑花的婚礼殿堂,下面是墓穴()哈哈哈哈哈单看黑花的那部分,我就说,感觉不应该是happy birthday,应该是“新婚快乐”哈哈哈哈。雷点:虾和王八克里
  • 有智慧的哲人曾经说过:“大街上有人骂我,我是连头也不回的,根本不想知道这个无聊之人!”我们既不要去伤害人家,也不要被别人的批评左右,还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先踏踏实
  • 除非有家人的陪伴,自己绝非靠近,这条河承载了多少人的记忆啊!农村徒手收割小麦在九十年代渐渐落下帷幕,而我正是赶上。 2003年的“非典”对于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孩来
  • 《给未来妻子的一封信》 亲爱的妻子: 又是一个灯火阑珊的夜,窗外竹风檐雨、往事越千年。提笔只想告诉你:执子之手,与之偕老!这是我今生终生的诺言。 长相
  • 紫砂之功用、材质之美皆取决于砂,但应追求内在砂性、砂感而非外在、直观的颗粒(砂)。然紫砂非仅为商品其质感、气韵任何科技媒介胥无法全然真实表达、传播,此亦是吾并不
  • 道家经典名言五十句,超世境界!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冰冷的水顺着脸颊滑落,王总的叫骂声又响起:“你以为除了我,谁愿意花三百万娶你!冰冷的水顺着脸颊滑落,王总的叫骂声又响起:“你以为除了我,谁愿意花三百万娶你!
  • 在神秘河流旁雨中漫步,如果不是你,告诉自己don't be afraid还要大志若鱼,于是他们成为了全宇宙最天的天团!光王虽在背后操纵着好多人的生死,利用所有人
  • 这题目……我怎么感觉不太对劲[思考]有些事情即使是想明白了但还是会难过,有些人即使是没办法相见但还是忍不住想念~可惜我到现在也没有学会«白色风车»古早时候我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