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古人留下的忠告,句句受用!#道教知识#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诉说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沉淀下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远古神话,还是现代科技,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每个时代的历史都在印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更有一些促进文明发展的高速“列车”,使文学出现了一个个的鼎盛时期,语言作为文学艺术的表达根本则起到了升华文明的作用。

语言分为书写与口述,书面上正规式的语言让我们汲取深广的知识,口口相传的俚语却是凝炼出的精华,寥寥几字便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说出哲学般的道理,一代代的传承,一次次的点悟人生,这是物质文明所不能替代的传统文学艺术瑰宝。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俚语,不胜枚举、字字珠玑,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古人所讲的一句俚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那么,什么是化骨龙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麒麟的传说

我们都知道麒麟是中国的传统瑞兽之一,而它的“出身”也是极其尊贵,相传麒麟是“应龙”的孙辈,而应龙是中国龙进化的最终阶段,其“法力无边”。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写的是应龙曾化身为黄帝,杀了蚩尤与夸父,之后逢旱又化身为应龙降雨。拥有如此“法力”的应龙,他的子孙当然也不会差,因而与龙、凤、龟一起称为“四灵”。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麒麟虽然是孙辈,但是“加持”了太多的美好祝福于一身,从其外部形状上就可以看出,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

可以说,古人把所喜欢的动物身上的优点都集中在麒麟身上,体现了古人“集美”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古人对丰年、福禄、长寿的向往。

并且赋予了麒麟温和、纯良的优秀品质,《说苑》记载:“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

随着历史的传承,古人在麒麟身上期许了太多的美好祝福,逐渐诞生了“麒麟文化”,在民间有“麒麟送子”一说,并且把聪慧、可爱的男孩称为“麟儿”,尤其一些略有身世的孩童被称为“麒麟子”,言外之意就是将来会有出息,寄予极高的厚望。

神兽化骨龙

化骨龙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龙族”称谓,但说到“饕餮”应该是熟为人知的一种神兽了,而化骨龙就是饕餮的别名,在南方比较常见化骨龙这种说法。

饕餮是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山海经》中记载:“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这里面的“食人”可不是“吃人”的意思,而是形容“能吃”,胃口特别大,这也是饕餮的最大特点。

民间还有传饕餮为“龙之九子”的成员,《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虽然同样是龙的子嗣,并且辈分还高出麒麟一等,只是与麒麟相比,饕餮的品性可谓“不端”, 《神异经·西南荒经》记载:“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

所以,在古人的流传之中,对饕餮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传说饕餮平时的外形看起来与生鱼没有什么不同,它会把四只小脚藏起来,如果进入人体其四肢便会显露出来,并将此人的骨骼化尽,因此而得名“化骨龙”。

在广东一带的民俗经常把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称作“化骨龙”,言外之意就是顽劣成性,或者是特别能吃,有时候也会是对自家孩子自谦的一种称法,与“犬子”相似。

古人的经验之谈

了解了“麒麟子”和“化骨龙”,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古人讲“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要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句句经典,这句话中又深藏什么哲理呢?

“麒麟子”是对年幼聪颖、活泼可爱男孩的称呼,有麒麟的祝福“加持”,可见对孩子的美好憧憬和前途无量的祝福,“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这句俗语就是最好的印证。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冠军,也是古代男子寒窗苦读的终极梦想,虽然能够达成心愿的考生凤毛麟角,但作为“麒麟子”可见家长所寄予的厚望,这也是对男孩能力的一种肯定。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中若有一“麒麟子”都会认为是祖上福荫保佑,麒麟子往往会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起与否,在家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化骨龙”有时候是对家中孩子的一种谦称,但在这句“难敌化骨龙”中却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家中有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则是一场“灾难”。

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家中富贵,甚至是达官显贵,但养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最后闯出大祸,弄得满门抄斩也是屡见不鲜。

即使不闯祸,坐吃山空,整天只知道玩乐,再好的家庭也经不起如此的挥霍,从小懒惰成性,长大了也会一事无成,就会像化骨龙一样掏空家庭的财产,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家庭落魄。

如此相比,便可以看出“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的人生道理,即使拥有一个再优秀的麒麟子为家庭带来兴起,却架不住“化骨龙”的无度挥霍。

现代很多年轻人,虽然能够赚钱生活的渠道有很多,但花钱容易赚钱难,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感慨,钱是赚了不少,但却不知道花哪里去了,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美其名曰“月光族”专心啃老,其实何尝不是“化骨龙”呢。

小结

其实我们可以把“化骨龙”引申为“败家子”,只不过用“化骨龙”说起来更谦婉一些。“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显而易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俚语通俗易懂,并且还能道出人生处世的大道理,让后世之人受用不尽。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却不知“成龙”的背后更需要付出精心的管教,不但自已言传身教,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个孩子的最初都是一张白张,把它渲染成什么样的色调,就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精彩。

家家都想有“麒麟子”,不想有“化骨龙”,只是人前显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每个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艰辛的付出,天赋异禀的人有,但毕竟是少数,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成为“麒麟子”,等步入社会后才会知道,自已曾经走的的每步艰辛都是值得。

参考资料:《山海经》《说苑》《神异经》《升庵外集》 https://t.cn/Evk4evd

“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古人留下的忠告,句句受用!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诉说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沉淀下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远古神话,还是现代科技,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每个时代的历史都在印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更有一些促进文明发展的高速“列车”,使文学出现了一个个的鼎盛时期,语言作为文学艺术的表达根本则起到了升华文明的作用。
语言分为书写与口述,书面上正规式的语言让我们汲取深广的知识,口口相传的俚语却是凝炼出的精华,寥寥几字便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说出哲学般的道理,一代代的传承,一次次的点悟人生,这是物质文明所不能替代的传统文学艺术瑰宝。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俚语,不胜枚举、字字珠玑,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古人所讲的一句俚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那么,什么是化骨龙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01.麒麟的传说
我们都知道麒麟是中国的传统瑞兽之一,而它的“出身”也是极其尊贵,相传麒麟是“应龙”的孙辈,而应龙是中国龙进化的最终阶段,其“法力无边”。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写的是应龙曾化身为黄帝,杀了蚩尤与夸父,之后逢旱又化身为应龙降雨。拥有如此“法力”的应龙,他的子孙当然也不会差,因而与龙、凤、龟一起称为“四灵”。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麒麟虽然是孙辈,但是“加持”了太多的美好祝福于一身,从其外部形状上就可以看出,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

可以说,古人把所喜欢的动物身上的优点都集中在麒麟身上,体现了古人“集美”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古人对丰年、福禄、长寿的向往。

并且赋予了麒麟温和、纯良的优秀品质,《说苑》记载:“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

随着历史的传承,古人在麒麟身上期许了太多的美好祝福,逐渐诞生了“麒麟文化”,在民间有“麒麟送子”一说,并且把聪慧、可爱的男孩称为“麟儿”,尤其一些略有身世的孩童被称为“麒麟子”,言外之意就是将来会有出息,寄予极高的厚望。

02.神兽化骨龙
化骨龙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龙族”称谓,但说到“饕餮”应该是熟为人知的一种神兽了,而化骨龙就是饕餮的别名,在南方比较常见化骨龙这种说法。

饕餮是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山海经》中记载:“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这里面的“食人”可不是“吃人”的意思,而是形容“能吃”,胃口特别大,这也是饕餮的最大特点。

民间还有传饕餮为“龙之九子”的成员,《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虽然同样是龙的子嗣,并且辈分还高出麒麟一等,只是与麒麟相比,饕餮的品性可谓“不端”, 《神异经·西南荒经》记载:“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

所以,在古人的流传之中,对饕餮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传说饕餮平时的外形看起来与生鱼没有什么不同,它会把四只小脚藏起来,如果进入人体其四肢便会显露出来,并将此人的骨骼化尽,因此而得名“化骨龙”。

在广东一带的民俗经常把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称作“化骨龙”,言外之意就是顽劣成性,或者是特别能吃,有时候也会是对自家孩子自谦的一种称法,与“犬子”相似。

03.古人的经验之谈
了解了“麒麟子”和“化骨龙”,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古人讲“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要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句句经典,这句话中又深藏什么哲理呢?
“麒麟子”是对年幼聪颖、活泼可爱男孩的称呼,有麒麟的祝福“加持”,可见对孩子的美好憧憬和前途无量的祝福,“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这句俗语就是最好的印证。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冠军,也是古代男子寒窗苦读的终极梦想,虽然能够达成心愿的考生凤毛麟角,但作为“麒麟子”可见家长所寄予的厚望,这也是对男孩能力的一种肯定。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中若有一“麒麟子”都会认为是祖上福荫保佑,麒麟子往往会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起与否,在家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化骨龙”有时候是对家中孩子的一种谦称,但在这句“难敌化骨龙”中却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家中有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则是一场“灾难”。

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家中富贵,甚至是达官显贵,但养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最后闯出大祸,弄得满门抄斩也是屡见不鲜。

即使不闯祸,坐吃山空,整天只知道玩乐,再好的家庭也经不起如此的挥霍,从小懒惰成性,长大了也会一事无成,就会像化骨龙一样掏空家庭的财产,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家庭落魄。

如此相比,便可以看出“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的人生道理,即使拥有一个再优秀的麒麟子为家庭带来兴起,却架不住“化骨龙”的无度挥霍。

现代很多年轻人,虽然能够赚钱生活的渠道有很多,但花钱容易赚钱难,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感慨,钱是赚了不少,但却不知道花哪里去了,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美其名曰“月光族”专心啃老,其实何尝不是“化骨龙”呢。

小结
其实我们可以把“化骨龙”引申为“败家子”,只不过用“化骨龙”说起来更谦婉一些。“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显而易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俚语通俗易懂,并且还能道出人生处世的大道理,让后世之人受用不尽。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却不知“成龙”的背后更需要付出精心的管教,不但自已言传身教,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个孩子的最初都是一张白张,把它渲染成什么样的色调,就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精彩。

家家都想有“麒麟子”,不想有“化骨龙”,只是人前显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每个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艰辛的付出,天赋异禀的人有,但毕竟是少数,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成为“麒麟子”,等步入社会后才会知道,自已曾经走的的每步艰辛都是值得。

参考资料:《山海经》《说苑》《神异经》《升庵外集》

古人讲“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什么是化骨龙?你知道吗?
五千年的华夏历史诉说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也沉淀下来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远古神话,还是现代科技,无论是长度,还是宽度,每个时代的历史都在印证华夏文明的延续,更有一些促进文明发展的高速“列车”,使文学出现了一个个的鼎盛时期,语言作为文学艺术的表达根本则起到了升华文明的作用。
语言分为书写与口述,书面上正规式的语言让我们汲取深广的知识,口口相传的俚语却是凝炼出的精华,寥寥几字便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地说出哲学般的道理,一代代的传承,一次次的点悟人生,这是物质文明所不能替代的传统文学艺术瑰宝。

从古代流传至今的俚语,不胜枚举、字字珠玑,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古人所讲的一句俚语,“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那么,什么是化骨龙呢?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麒麟的传说
我们都知道麒麟是中国的传统瑞兽之一,而它的“出身”也是极其尊贵,相传麒麟是“应龙”的孙辈,而应龙是中国龙进化的最终阶段,其“法力无边”。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写的是应龙曾化身为黄帝,杀了蚩尤与夸父,之后逢旱又化身为应龙降雨。拥有如此“法力”的应龙,他的子孙当然也不会差,因而与龙、凤、龟一起称为“四灵”。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麒麟虽然是孙辈,但是“加持”了太多的美好祝福于一身,从其外部形状上就可以看出,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就于一体;尾巴毛状像龙尾,有一角带肉。

可以说,古人把所喜欢的动物身上的优点都集中在麒麟身上,体现了古人“集美”思想的同时,也表达了古人对丰年、福禄、长寿的向往。

并且赋予了麒麟温和、纯良的优秀品质,《说苑》记载:“含仁怀义,音中律吕,行步中规,折旋中矩,择土而后践,位平然而后处,不群居,不旅行,纷兮其质文也,幽问循循如也。”
随着历史的传承,古人在麒麟身上期许了太多的美好祝福,逐渐诞生了“麒麟文化”,在民间有“麒麟送子”一说,并且把聪慧、可爱的男孩称为“麟儿”,尤其一些略有身世的孩童被称为“麒麟子”,言外之意就是将来会有出息,寄予极高的厚望。

二、神兽化骨龙
化骨龙可能不是家喻户晓的“龙族”称谓,但说到“饕餮”应该是熟为人知的一种神兽了,而化骨龙就是饕餮的别名,在南方比较常见化骨龙这种说法。

饕餮是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山海经》中记载:“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这里面的“食人”可不是“吃人”的意思,而是形容“能吃”,胃口特别大,这也是饕餮的最大特点。

民间还有传饕餮为“龙之九子”的成员,《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赑屃,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首;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虽然同样是龙的子嗣,并且辈分还高出麒麟一等,只是与麒麟相比,饕餮的品性可谓“不端”, 《神异经·西南荒经》记载:“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

所以,在古人的流传之中,对饕餮没有留下太好的印象,传说饕餮平时的外形看起来与生鱼没有什么不同,它会把四只小脚藏起来,如果进入人体其四肢便会显露出来,并将此人的骨骼化尽,因此而得名“化骨龙”。
在广东一带的民俗经常把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称作“化骨龙”,言外之意就是顽劣成性,或者是特别能吃,有时候也会是对自家孩子自谦的一种称法,与“犬子”相似。

三、古人的经验之谈
了解了“麒麟子”和“化骨龙”,那么我们就来说说为什么古人讲“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要知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句句经典,这句话中又深藏什么哲理呢?
“麒麟子”是对年幼聪颖、活泼可爱男孩的称呼,有麒麟的祝福“加持”,可见对孩子的美好憧憬和前途无量的祝福,“天上麒麟儿,地上状元郎”这句俗语就是最好的印证。
状元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冠军,也是古代男子寒窗苦读的终极梦想,虽然能够达成心愿的考生凤毛麟角,但作为“麒麟子”可见家长所寄予的厚望,这也是对男孩能力的一种肯定。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家中若有一“麒麟子”都会认为是祖上福荫保佑,麒麟子往往会决定一个家族的兴起与否,在家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化骨龙”有时候是对家中孩子的一种谦称,但在这句“难敌化骨龙”中却是一个贬义词,如果家中有一个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学无术的孩子,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则是一场“灾难”。

在古代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家中富贵,甚至是达官显贵,但养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子,最后闯出大祸,弄得满门抄斩也是屡见不鲜。

即使不闯祸,坐吃山空,整天只知道玩乐,再好的家庭也经不起如此的挥霍,从小懒惰成性,长大了也会一事无成,就会像化骨龙一样掏空家庭的财产,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最终导致家庭落魄。

如此相比,便可以看出“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的人生道理,即使拥有一个再优秀的麒麟子为家庭带来兴起,却架不住“化骨龙”的无度挥霍。

现代很多年轻人,虽然能够赚钱生活的渠道有很多,但花钱容易赚钱难,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感慨,钱是赚了不少,但却不知道花哪里去了,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美其名曰“月光族”专心啃老,其实何尝不是“化骨龙”呢。

小结
其实我们可以把“化骨龙”引申为“败家子”,只不过用“化骨龙”说起来更谦婉一些。“纵有麒麟子,难敌化骨龙”,显而易见,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俚语通俗易懂,并且还能道出人生处世的大道理,让后世之人受用不尽。
家长们都望子成龙,却不知“成龙”的背后更需要付出精心的管教,不但自已言传身教,还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每个孩子的最初都是一张白张,把它渲染成什么样的色调,就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精彩。

家家都想有“麒麟子”,不想有“化骨龙”,只是人前显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每个成功的背后都会有艰辛的付出,天赋异禀的人有,但毕竟是少数,只有脚踏实地才会成为“麒麟子”,等步入社会后才会知道,自已曾经走的的每步艰辛都是值得。
参考资料:《山海经》《说苑》《神异经》《升庵外集》
#道教知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廉价的暑假工就应该被无情的践踏吗 如果你以后有找暑假工的打算,请你一定要花点时间看看这篇文章,我想用自己的真实血一样的教训,给大家一点建议。 在学校的时候常
  • 拼多多买的零食回来了,一次失败的食品 物。我一下子买了60小袋。混合口味的没有一 个。适合我的胃口的。下次我记住了。买少一 点。别人一下子买那么多。不过虽
  • 马柔本宅秘事 今年看的悬疑新片这部很不错了 英音飘荡在美国乡村田园风光无限好 对不起男主 截的都是他可爱女朋友和弟弟没有他(?) 这电影真是很忧伤了 老瓶装新酒
  • The simplest things give me ideas. —Joan Miro Quotes 这周艺术课,老师介绍的画家是Joan Miro 胡安米
  • 1. 善良和温柔可以免费给你,但是呢,没有回应的话,喜欢和偏爱就不能免费给你了哦。 2. 人从悲伤中落落大方的走出来,就是艺术家了。 3. 如果我的心是一个房
  • 挽回初期,可以多采用精炼的陈述句去沟通。而陈述句对方不一定要回答,给他的压力最小,也使得对方更愿意看完。句子的格式:你+对方+平衡的话(能增加联系和共鸣的话),
  • 我压根不信你不爱我之类的话,让我放弃的除了情敌就是情敌的朋友。我可以输了江山却不可以输了你 至于其他人喜欢你的成本太廉价 我不管谁喜欢你 你就得和我结婚和
  • 昨晚的天坛奖闭幕式,欣慰于这部寒天寒地的《攻城日记》获最佳导演奖。有关列宁格勒围城三年,以前也有电影。但这部最让人感受到三年围城下个体生命的真实境遇。这是一部你
  • 清康熙仿成化青花八骏图碗~据《拾遗记.周穆王》记载,“八骏图”中的八匹马传为周穆王御驾坐骑。这八匹马的名字是: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
  • 头一次感觉到时代的差异 我上学校一年级的妹妹,早上跟我妈唱“我尿床怎么啦”这个偶然间在短视频里听到的歌 我忽然想到,我三年级才开始玩电脑QQ空间的QQ农场,牧场
  • 秋分——秋思从此浓,秋色从此分 人间仲秋,一年秋色中分,一季花好月圆,多少往来思念正越过万水千山。从此后,想念的夜渐渐变长,归家的路渐渐变短,只要心怀柔软,努
  • #电子手帐[超话]# ɴɪᴄᴇ ᴛᴏ ᴍᴇᴇᴛ ʏᴏᴜ˙Ⱉ˙ “欢迎光临小饼干Cookie的幻想世界!”・ ゚*。・゚️。 首先感谢@-KAROLINE·s
  • 我看过一千个关于秋天的句子,都不及这一刻,慵懒的夜晚,和恰好吹来的风,还有此刻的你。立秋的画卷平铺简单,橘色的暖阳升,雾气消散,那是我常梦到的景,醒来时丝断,剩
  • 秦皇岛市气象台发布未来72小时天气预报 秦皇岛市24小时预报: 秦皇岛:晴转多云,东北风3—4级,12~24℃. 抚宁:晴转多云,东北风3—4级,13~25℃
  • 太无聊了来写一个购物分享 P1这家店真的好绝好绝特别好看这些夹子 P2那个卡套真的绝绝子,眼影看抖音壳子太好看了,饮水机反正我家猫是不碰 P3唇釉颜色太美啦!i
  • 我的评分:[星星][星星][星星][星星] 电影是昨天看的,琢磨了一天怎么评价。 怎么说,脑子里有两个小人,一个说“很不错啊!”一个说“有点失望”。 说很不错
  • 昨晚陪淇儿游完泳她饿了想吃面 正好看到一家面馆就进去吃了 我们去了二楼手机点餐的,也是我和淇儿一起点的 结果我去取餐的时候被告知他们的汤底就是辣的 所以没办法做
  • 听朋友说,朝阳路上有一家漳州小吃,卤面做的非常好,于是美食小分队出动,试一试 店不大,夫妻俩在忙碌着,把想加的料告诉他们,一会功夫就能好 卤面的汤头用虾干,目鱼
  • 09.05 今天依旧是阴雨绵绵,秋意甚浓 早饭吃了小米蕉,感觉还是普通的香蕉好吃~上午加餐半个柚子(即下图里的一盘);吃了两顿午饭…一顿家常菜在家里吃,
  • 不管是文字还是音乐,都没办法完全表达出当下的复杂心情。 总之 你只要记得永远开心顺利就好✍ 如果你不开心,被我知道,我会抑郁而终的… 傻肖战,我永远爱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