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感情的小秘方#“慢慢喜欢你,余生全是你”

现代人的恋爱太快,看一眼顺眼就说一见钟情,三天聊得来就说喜欢,一个月玩得开心就说要一辈子,半年相处无虞就说要结婚。

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朋友,你要懂得,在感情里,要慢慢来。

01.慢热更笃情

电影《怦然心动》里,儿时的朱丽对布莱斯一见钟情,她聪明热情善良,而那时的布莱斯年幼而“不解风情”。

一直到长大,他们在很多误会中,彼此了解,然后慢慢走近彼此的内心世界。

对于朱丽来说,一开始,布莱斯在她心里近乎完美,到后来,她慢慢发现这个男孩有缺点,甚至产生了“厌恶”。

对于布莱斯来说,一开始,他很烦朱丽,到后来慢慢地接触了解,发现这个女孩真的值得被爱,她看似普通,却有着和别的女孩不一样的魅力,即便是校花也不能比。

时间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电影中,布莱斯的外公对朱丽说了一句话,道出了爱情里的真谛:

“有些人浅薄,有些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绚丽的人,她让你觉得你以前遇到过的所有人都只是浮云。”

就像韩寒对《怦然心动》的解读: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你只有慢慢地用心感受,用心喜欢,不必急于一时。

去了解那个很喜欢的人,或许发现很多你不知道的缺点,如果你能慢慢接受、慢慢让他为你做出一些改变,那么,这一段感情会更笃定。

哪有一蹴而就的深爱,不过是,慢热一点,更加懂心。

02.慢热更长情

向往一种爱情:虽然慢热,却会保温,流失温度的同时,也一点点累积热量,它会一直温热,很长情。

“速热的人也速冻,慢热的人最长情。”

比起电光火石的爱情,我想我们更向往云淡风轻,慢慢悠悠的小确幸。爱情里最温馨的,莫过于平淡里的小快乐,我哄着你的小温暖,你躲在我怀里撒娇的小瞬间……

这发生的每一瞬间,就像电影胶片,一帧一帧,都是镜头的捕捉,因为慢慢喜欢,所以不愿错过,不愿快进。

很多慢热的人,不是不懂爱,不是不主动,而是心思更细腻,有些怕错付深情,也想谨慎一些,对自己和对方都更负责。

对于很多人来说,慢热就是想要好好爱的表现。

一如这句话说得这样:“慢热是因为怕辜负,因为每一次都是全情付出。”

若你遇到爱,愿你一生笑靥如花,伴你一世温热长情。

别急着结婚,也别急着许诺一生。

因为不愿意将就,也怕辜负你的深情,所以,我想慢慢来,确定我的心,也确定你的心。

哪有一步到位的深情,不过是,慢热一分,期待成真。

03.慢热更钟情

作家王小波和李银河因书稿《绿毛水怪》而相识,王小波非常动情地写了一个青涩的爱情故事,李银河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于是他们来时用书信联系,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

可是,当他们见面后,李银河却觉得王小波长得真的不好看,而有些失望。

有一次,王小波喝醉了酒,给她写了一封回信,信上说:你一定可以闻得到这张纸上有很多的酒味。

他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告诉银河,爱情要看重内心,不能只看外表。

最后,还在回信上面说:你长得也并不好看呀。

因为这一句幽默的话,李银河全然接受了这个灵魂有温度的男人。一直到王小波去世,李银河都一直在为他写的书,奔走宣传,王小波很多书都是他离世之后出名的。

喜欢一个人,通常从一点点喜欢,到很多点喜欢,从只喜欢一个型,到喜欢一个整体,这样的喜欢,更难忘记,也更深刻。

因为这样的喜欢,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

因为喜欢了好久,喜欢得深刻,所以那一份爱,无比钟情。

大冰写过一句话:

“其实世上哪儿有什么一见钟情,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你终于遇到了你那个一直想要的人而已。人海茫茫,遇之是幸,不遇是命。”

是的,喜欢了好久的人,不是当时的一见钟情,而是你笃定想要的人。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所有的遇见,已经足够美好,得不到何妨,失去了何惧。

刘同在《谁的青春不迷茫》里,写过一句话,我很喜欢:

“这辈子我们需要一见钟情很多人,两情相悦一些人,然后白头偕老一个人。”

真正在乎一个人的时候,一如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想爱你一个人。

因为时间推移,因为慢慢懂得了你,所以更笃定,那个人就是你。

哪里有一见钟情的良人,不过是,慢热一生,钟情一人。

04. 慢慢喜欢,余生欢喜

“情深情浅全在真,缘深缘浅全在心。” 深情久伴,时光会变慢。 真心相爱,岁月会延长。

就像莫文蔚的《慢慢喜欢你》里唱的那般: 慢慢喜欢你 慢慢的亲密 慢慢聊自己 慢慢和你走在一起 慢慢我想配合你 慢慢把我给你 慢慢喜欢你 慢慢的回忆 慢慢的陪你慢慢的老去 因为慢慢是个最好的原因 一点点的喜欢你,慢慢地贴近你,把我有的都给你,让你了解我,让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当我们渐渐老去,我们会有很多回忆,别说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如若喜欢,平淡也是幸福彼岸。

慢慢地让感情叠加,升温,增进,不必今天看对眼,明天就得在一起,对彼此多一点了解,抓住恋爱的节奏,才能更好地进入感情。

《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即数息、不净、慈心、界方便、因缘等五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概略地介绍四念处。

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强忍住悲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结集佛法经典之时,每一部经的经文皆以‘如是我闻’为起始,表示这是由佛陀亲口宣说,阿难亲闻。其二,以戒律为师。其三,依四念处行道。其四,对于犯戒而不受劝告的比丘,用默摈、不理睬他的方式,让他心生悔意,自行归善。由此可知,四念处是佛陀教法中很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方法。

五停心和四念处密切相关。就禅观次第言,五停心属于奢摩他,是止;四念处属于毗婆奢那,即观。五停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散心和乱心的人,使他们能够循着方法把心集中起来,渐渐地达到定的程度。修五停心得定以后,立即从定出来,用有漏智慧观察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一直观想,进而达到发无漏慧、出三界的目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修五停心可以得定,但不能开悟,在定中心亦无法修;必须是得定之后,从定出,以有漏慧来修四念处,从四念处发无漏慧。有定有止,再修观,从观发慧,这个与天台宗所讲的止观均等不同。如果不得定便修四念处,或是修五停心得定后许久,定力退失,才修四念处,都是不对的。

什么是四念处呢?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就个人来说,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没有法。除此,凡因缘所生的,皆是法。

用这四种的观想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着。四种颠倒即是净──清净的净,乐──快乐的乐,常──永恒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颠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沈沦流转在生死中。四种颠倒里的根本法是‘我’,因为‘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恒的。永恒感从那里来呢?从接受而来,受从那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离物质而作用,身受心动,身心的感受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为恒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颠倒,出三界。

(一)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的身体,用‘观’的方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释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是不净观,就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舍论》来看,它不是重视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脏、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根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二)观受是苦

通常,人对于身体的诸受,误认为是乐、是清净,这种颠倒想所导致的,就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舍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观察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好事,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根源,制造罪业、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受当作乐来看,根本没有想到它是生死的根源。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候,吃得很饱,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时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服;热的时候,有凉风徐徐吹来,吹得好舒服;恋爱的时候,亲密地拥抱,也觉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觉身体很可爱,于是起颠倒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根本。痛苦的时候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佛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入地分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所有一切的乐,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连续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后,此身还是会死亡、会败坏,结果还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本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三)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受,而产生的反应和执着。我们的心,念念不停地跟着所有的受在变化。既然是刹那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可是,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永恒的,譬如:男女间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烂,我们的心永远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我们的心是恒常的,这种幻觉,是因为不能观照到心念的变化。所以错认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年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也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念头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间的连锁、连结,不能如是观察,则会愚痴、固执地想象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间,想着不一样的事。其实心念刹那变异,本是无常。

(四)观法无我

对于身、受、心三个项目,我们如果从身观察起,身受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化。既然是能够变化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变化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如果能够变化的是我,那在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我’在那里?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显现。暂时显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桩事。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过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可是这种集合体仍然持续在变,过程也不断在变。‘我’在那里呢?那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接受的‘受’是我吗?通常认为,身体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间上来看,就只是因缘的结合、因果的关系,‘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候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后。停于定,止于定时,心根本不动。若得定以后,心能够动,这不叫念头,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候,这个慧本身有被它所观的对象。如果观一观又停掉,不能持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成,那是代表刚刚开始用功的阶段。可是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能够不断,再观受;观受能够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成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目的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么修呢?就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候,把四圣谛加进去一起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四四一十六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究竟是什么。能够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连续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而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生死。

《四念处》

四念处是一种很复杂、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与五停心:即数息、不净、慈心、界方便、因缘等五门有密切的关系。现在概略地介绍四念处。

佛经上记载,在释迦牟尼佛即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强忍住悲痛,请佛就未来佛法的弘传,开示最后的遗教。释迦牟尼佛咐嘱阿难四件事:其一,在日后结集佛法经典之时,每一部经的经文皆以‘如是我闻’为起始,表示这是由佛陀亲口宣说,阿难亲闻。其二,以戒律为师。其三,依四念处行道。其四,对于犯戒而不受劝告的比丘,用默摈、不理睬他的方式,让他心生悔意,自行归善。由此可知,四念处是佛陀教法中很基本而重要的一个方法。

五停心和四念处密切相关。就禅观次第言,五停心属于奢摩他,是止;四念处属于毗婆奢那,即观。五停心最主要的作用,是针对散心和乱心的人,使他们能够循着方法把心集中起来,渐渐地达到定的程度。修五停心得定以后,立即从定出来,用有漏智慧观察四念处的身、受、心、法,一直观想,进而达到发无漏慧、出三界的目的。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修五停心可以得定,但不能开悟,在定中心亦无法修;必须是得定之后,从定出,以有漏慧来修四念处,从四念处发无漏慧。有定有止,再修观,从观发慧,这个与天台宗所讲的止观均等不同。如果不得定便修四念处,或是修五停心得定后许久,定力退失,才修四念处,都是不对的。

什么是四念处呢?四念处就是身、受、心、法四种观想。身,就是我们的身体;受,是我们的身体对外界种种接触刺激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反应、执着;法是身、受、心所产生的一切。就个人来说,身受心本身就是法,身受心之外没有法。除此,凡因缘所生的,皆是法。

用这四种的观想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为了要对治四种颠倒的错认和执着。四种颠倒即是净──清净的净,乐──快乐的乐,常──永恒的常,我──我为中心。由于有这四种颠倒,所以不能出三界,所以沈沦流转在生死中。四种颠倒里的根本法是‘我’,因为‘我’,而错认存在是常的、永恒的。永恒感从那里来呢?从接受而来,受从那里来?受从身体而来,身体是物质的,心是精神的,但是精神不离物质而作用,身受心动,身心的感受加起来,就成了我,这是小我。从物质界小我的身体,到禅定中有定的感受的大我、大身,都假想以为恒常,执着以为有我。修四念处,正可以破四颠倒,出三界。

(一)观身不净

观察我们的身体,用‘观’的方法来观它。在一般的说法里,此处往往解释得和五停心的不净观一样。但是我认为,如果是不净观,就是尚在五停心的阶段了,所以应该不是不净观。若从《俱舍论》来看,它不是重视于身体的不净;换句话说,不是身体很脏、很臭的那个不净,而是烦恼的根源叫作不净。观‘身是烦恼根’,所以不清净。

(二)观受是苦

通常,人对于身体的诸受,误认为是乐、是清净,这种颠倒想所导致的,就是宝爱这个身体。每个人都贪爱自己的身体,谁不贪爱自己的身体呢?割舍自身的一块肉拿去给狗打牙祭去,没有这样的事。观受是苦与观身不净是连带的,因观身不净,而观察到身体所带来的并不是好事,都是麻烦事、不清净的事,所谓不清净,指的是烦恼的根源,制造罪业、生死的根源。一般的人把身体当作净、把感受当作乐来看,根本没有想到它是生死的根源。

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个身体的种种呢?有时肚子饿了,吃的时候,吃得很饱,很舒服;口渴了,喝水的时候,喝得好舒服;累了,上床睡一觉,睡得好舒服;热的时候,有凉风徐徐吹来,吹得好舒服;恋爱的时候,亲密地拥抱,也觉得好舒服……。做舒服的事,感觉身体很可爱,于是起颠倒想,以为身体是受乐的根本。痛苦的时候是有的,但不会记得住,只记得好的,所以会对身体产生执着。

很多人不能认同佛教讲苦,他所感觉到的都是乐。但若深入地分析、观照下去,就会发现,所有一切的乐,都是苦的因素,都是带来苦的原因;而苦是没有止境的,乐是非常有限的。这一生的苦,连续到未来生的苦,即便是这一生,到最后,此身还是会死亡、会败坏,结果还是苦。所以说有受皆苦,‘乐’不过是一个假象。因现象的本质是无常,无常故苦。

(三)观心无常

心是什么?前面已提及,心是从身体的感受,而产生的反应和执着。我们的心,念念不停地跟着所有的受在变化。既然是刹那不断地改变着,这心当然是无常的。可是,一般人总认为心是永恒的,譬如:男女间的山盟海誓,海可以枯,石可以烂,我们的心永远不变……之类的,此即‘常心’。

执着我们的心是恒常的,这种幻觉,是因为不能观照到心念的变化。所以错认昨天想任何事的,是我的心;在三年前、十年前、五十年以前,那个动脑筋在想的,也是我的心;身体也许变了,我的心没有变,环境变了,我的心没有变。其实,不是我的心在动,是我的念头在动。他无法想到心之所以为心,实际上,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间的连锁、连结,不能如是观察,则会愚痴、固执地想象成是同一个人的心,在不同的时间,想着不一样的事。其实心念刹那变异,本是无常。

(四)观法无我

对于身、受、心三个项目,我们如果从身观察起,身受心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都在交互变化。既然是能够变化的,当然不是常的,既然是可以变化的,里头有没有‘我’呢?如果能够变化的是我,那在变化的过程中,究竟‘我’在那里?所以一切法,不管是心法或是色法,无一不是因缘和合的暂时显现。暂时显现其间,每一点每一点连缀起来,便成为一桩事。从时间上看,是一个过程,从空间上看,是一个集合体,可是这种集合体仍然持续在变,过程也不断在变。‘我’在那里呢?那个是我呢?身体是我吗?心是我吗?接受的‘受’是我吗?通常认为,身体是我,我在接受,我在想,所以身受心通通是我。但把这些东西放在空间、时间上来看,就只是因缘的结合、因果的关系,‘我’是不存在的。

用什么来观身、受、心、法?用慧。在什么时候来看?在得到五停心的定以后。停于定,止于定时,心根本不动。若得定以后,心能够动,这不叫念头,叫慧,是很清楚的观照。

以慧来观身、受、心、法的时候,这个慧本身有被它所观的对象。如果观一观又停掉,不能持续地一直观下去、观完成,那是代表刚刚开始用功的阶段。可是渐渐修观,先观身,观身能够不断,再观受;观受能够不断,观心,又能不断,三种连起来观,一气不断,此即四念处观成,进入世第一位,已在得阿罗汉果、出三界前的阶段了。

四念处的进程分成四个层次,即暖、顶、忍、世第一位,并要配合十六行,即十六特胜来修,所以观成是非常不容易的。所谓十六特胜,它的目的是要证四圣谛: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四圣谛怎么修呢?就是从四念处而修。在观四念处的时候,把四圣谛加进去一起观,四圣谛每一谛中有四行,四四一十六共十六行。

观四念处得力,才知道四圣谛的苦谛究竟是什么。能够了解到苦谛的实义,才能真切地生起不退的信心,直到证四圣谛,已能每一刹那、每一刹那,都连续地、不断地、不退地观照明彻,而且就在观上面不会再离开了。故证四圣谛已具无漏慧,出离三界,永断生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像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都要有四六级600以上,过二笔才适合报考。如果四六级都有600多,过二笔,那就可以考虑北外上外。
  • #今天穿什么# 男宝穿搭丨撞色搭配也好看有没有觉得不论是男宝还是女宝穿上背带裤就特别可爱呢之前带可乐去迪士尼玩买了泡泡机但是都没有好好在那边拍照趁着天好就给可乐
  • 说要攒一波礼物考研结束一口气拿给我[抱一抱]好幸福能被人这样对待尿酸高了,什么时候该吃药?狮子座的人真可爱啊,慷慨热情又主动,把你当好朋友就一定会让你持续感受到
  • 就算银行卡被冻结吴女士都没有再怀疑,而是换了张银行卡,边转账,边和“男友”畅想着未来幸福的生活。9月9日,杨鹏说亲戚给他介绍了一个投资平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
  • 生活中有某个特别的人挺重要的,因为共享快乐是双倍快乐,而悲伤也有人帮你承担一半。[酷][音乐][酷炫街舞给手][心][心][心]为什么,我们要知晓自己的生命数字
  • 最令人期待的12️终于来啦圣诞节元旦节各种扎堆的购物节约上姐妹一起逛街为工作了一周的疲惫增加点多巴胺成分☺️-最喜欢逛街的我 重庆基本每个商场都逛过今年特别喜欢
  • 最后下雨了,我跟他在分开前也合照了,希望大家都能顺利毕业,一切顺利吧!那时候的我们真的好努力啊!
  • 【渭南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7处 可移动文物29909件】5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市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7处
  • 宝宝通鼻喷剂看着孩子鼻子不通气,妈妈比宝宝还难受澳洲医生推荐fess little nose 宝宝鼻通器喷剂15ml不需处方的生理盐水滴液,无酒精无刺激性步骤1
  • 可颂面包的起源便可从这说起:1683年正值土耳其人围攻维也纳,奥斯曼大军想借着夜黑风高在城墙下挖掘地道,被日出前早起准备锅炉的维也纳面包师们发现并发出警报。
  • 稻盛和夫说:当你压力大到要崩溃的时候 不要跟别人讲 也不要觉得很委屈 因为没有人会持续心疼你 所以无人问津也好 技不如人也罢 你要试着让自己安静下来 去做自己应
  • ⠀。゚゚・。・゚゚。゚。 。゚ ゚・。・゚ ︵︵ ( ╲ / /╲ ╲/ / ╲ ╲ / ╭ ͡╲ ╲ ╭ ͡╲ ╲ ノ╭ ͡╲ ╲╱ ╲ ╲
  • 人这一生,经历春的明媚,夏的绚烂,秋的萧瑟,冬的寒凉,才会明白,失去的是平常,得到的才是恩赐。#丰收节# 人活着,总要有些喜欢的东西,如此,才活得身心愉悦,不失
  • 八字火旺,喜遇到湿土、金水的年份,当前为己巳食神大运,为喜运可以赚钱,2019己亥年最多可以赚500万【命主回应,是的】但2018年戊戌年却要亏钱,戊戌为燥土、
  • 若不是遇到恩师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家,鲁光说也许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新闻和文学之路上。 当朋友们每每谈起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谈起他当年写就的《中国姑娘》时,鲁
  • 家里躺了一上午中午食堂吃了饺子又遇到我的小兄弟在写作业他每次都告诉我,我像他同学下午跟卖牛奶的大爷聊了聊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奶牛产奶量上的具体应用晚上的牛肉拉面很不
  • 维生素B2进入人体后会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一种氧化还原反应的脱氢酶,该脱氢酶是维持组织呼吸的重要物质,缺乏这种脱氢酶体内会产生代谢紊乱,引发内分泌失调,导致基础代
  • 昨天可能是吃撑了,十二点多肚子还特别胀,我就拍了一下腿部内外两侧,和肝、小腹、腹股沟,接着打嗝放屁[捂脸][捂脸]鼓鼓的肚子半个小时就沉下去自然了~~所以说我们
  • 2、脖子长痣注定一生不平凡,即使出身不好,将来也能干出一番成就,改变自己一生的运势。女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嫁的如意郎君便是第二次机会。
  • 伊朗阿富汗新青年系列第三期第一小节的视频里,Narges的真诚分享,我看到一些中国朋友用了攻击性非常强的语言来评论,我个人是能理解的,但也想为Narges说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