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过有千端,惟心所造。改过之法,治心最上!

改造命运以因果律为依据,方法是:认识一条苦因就改一条,认识一条乐因就修一条,由此自然趋吉避凶。反之,不见自己过,或者知而不改,都不可能改变命运,因为:因上意乐、行为不转变,果上绝无命运可转。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以前的种种好象昨日死,今后的种种犹如今日生,这是义理再生之身。

  “义理”就是真理、就是法。“义理再生之身”,是和真理相应而再造的生命,也就是慧命。

  有些人不认识真理和生命的关系,不了知新生命要通过法来塑造的。他们认为:义理只是书本上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没有关系。

  其实大有关系。就流转生死来观察:从根源上看,凡夫人正是因为不了知因果和空性的真理,才受无明的支配,造作罪业、耽著生死、自私自利,结果变成恶趣之身、轮回之身和小乘之身。这些具有痛苦和缺憾的生命状态都是因为没有和真理相应而造成的。反之,明白了真理,身、口、意的行为与真理相应,由此出现的新相续,就是再造的新生命。

  分别言之,与因果的至理相应,内心趋入十善业道,努力断恶行善,这是义理再生的下士之身;认识四圣谛,发心出离生死,趣入解脱道,勤修戒定慧,这种新相续是义理再生的中士之身;缘众生苦兴大悲悯,发起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由此趣入智慧方便双运的大乘道,这种新相续是义理再生的上士之身。

  所以,对圣法有了胜解,安住于胜解的生命,才是义理再生之身,也就是法身慧命。如果对圣法没有胜解,充其量只是一种染污之身。

  夫血肉之身,尚然有数;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7。

  血肉之身尚且有它的定数,意思是这个有漏身由业和烦恼而来,受前业的支配,有它决定的命运安排。而义理之身是安住于胜解如理修行的身,更是修一分正因,召一分善果,步步有切实的感应,怎么不能格天呢?

  与业果的义理相应,能转恶趣为善趣,显现人天的吉祥;与四谛的义理相应,能转生死为涅槃,显现寂灭的安乐;与大乘义理相应,能让客尘消归法界,现前无住大涅槃的境界。所以,与真理相应,能闭恶趣、出生死,转染成净,转识成智。到达究竟时,灭一切障碍,转依为纯一真如,则是彻底的格天。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的皇帝,早年胡作非为,后来在大臣伊尹的教导之下,改过自新,这是他后来对伊尹所说的感激之语。

  “天作孽,犹可违”:就是过去造的恶业,现在能忏悔改过,还是能转变。“自作孽,不可活”:就是明白道理还去造恶,那就不可救度。

  为什么说“天作孽,犹可违”呢?如果业不可转,果是不动,确实也改变不了。但业果毕竟只是以因缘造成的有为法,只要在成熟果报之前,积聚相违的因素,就可以让业报转变、减弱,甚至彻底遮止果报现前。如果已经成熟而感受果报,只要随缘顺受、不造新恶,并努力行善积德,也能让果报提前受完,苦尽甘来。

  譬如说,过去造了杀生的罪业,自己能猛利追悔,发誓以后纵遇命难也不杀生,同时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修持金刚萨埵忏悔法门,发愿生生世世爱护众生,平时也尽量放生,这样决定能使重业转轻、轻业消尽。

  过去杀生,在识田里种下了杀业种子,现在能截断杀业的相续,好比种子没有水滋润就不会成熟一样,杀业不会增长,再依靠金刚萨埵的大愿、心咒等多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对治杀业。

  如果杀业已经成熟在自己身上,一方面随缘消业,观想代一切众生受苦,另一方面努力忏悔、修善,杀业也终究会消尽的。

  但是如果不改过自新,还继续杀生,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比如,中毒之后,不去排毒还继续服毒,那纵然药师佛到来,也无法救护。

  诗8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永”是永远,“配”是符合,“命”是讲天心,也就是因果律。

  这一句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永远要符合因果律。平常自己看念头,是善,就让它圆满,是恶,就马上遮止,这叫“永言配命”。只要还有分别心,任何行为都会对自己造成利益和损害,是善会带来安乐,是恶会现前痛苦,小到起一念,都是在种祸福的因。所以,我们应当行为谨慎,每天防护自心,身不作恶行、口不说恶语、心不起恶念,就是自求远祸;身口意处处行善,利益他人,这样摄集福德,是自求多福。

  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也;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孔先生当时算你无功名,命里无子,只是根据你的宿业预测的结果,这种“天作之孽”还是可以由对治来转变的。你现在扩充德性,努力行善,多积阴德,这是自己作的福德,怎么会不受用呢?决定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德性就是善心,逐渐把善心加深拓广,使贤善的意乐日益清净广大,就是扩充德性。“阴德”,“阴”是行善不显露、不求人知的意思。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汝信得及否?

  《易经》为君子谋划,目的是让人“趋吉避凶”。如果命运是常法,那就无法改变,无吉祥成了永远无吉祥,趋吉也是枉然;有凶祸成了永远有凶祸,想避也无可避。事实却非如此,所以《易经》开章第一义就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对此你信得过吗?

  这个趋吉避凶的道理,我们按照因果规律来解释:

  如果不加对治,恶业丝毫不会空耗,当然要在自己身上成熟果报,但是以四力忏悔积聚对治,灾祸也就消于无形之中。另一方面,不积善也无法召来吉祥,以三殊胜9修善,必能迅速趋向吉祥,不但现世的吉祥,连后世的吉祥、解脱成佛的吉祥,也都可以趋向。

  积善是因,余庆是果。“余庆”,是指在后代身上显现的吉庆。祖宗积德深厚,家族必然兴盛。

  经过这一番教化,了凡深信可以造命。由于相信,就有他日后的实行。总之,反复思惟业果,信心就会生起,有信心就有欲,有欲就有精进,从意乐到行为到结果,有这样一条缘起规律。

  余信其言,拜而受教。

  了凡信受禅师的教言,恭敬地拜而受教。如此尊重教言,使他日后能再造义理之身。如果只是随便听过,不铭刻在心,再好的教言也会失去功用。

  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因为明理了,就把往日的罪过在佛前尽情发露,这是具有破恶力,没有这一步,也不可能开出一条自新之路。了凡生存在世间,难免有世间的追求,他先求登科,发誓行三千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的恩德。

  人们对命运的看法有三种:一是宿命论,认为命运是注定的,无法改变,因此人生唯一听凭命运的安排,不去努力追求;二是邪命论,认为由非法的途径可以求得人生的圆满,这一类人背道而驰,想寻求安乐,种下的却是未来的苦因;三是正命论,深信安乐唯一来自善业,因此为了创造未来的幸福,努力修集相应的善法。

  了凡经云谷禅师启发,觉悟到以改过行善为因,可以安身立命。现在他很决定,就是以修积善行,来求取功名。这是真正认识了创造人生圆满的方法,从正因上下手,种什么得什么,决定不空耗

#人生如意[超话]#
《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

尔时,日月净明德佛告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涅槃时到,灭尽时至,汝可安施床座,我于今夜,当般涅槃。又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善男子,我以佛法,嘱累于汝,及诸菩萨、大弟子,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亦以三千大千七宝世界,诸宝树宝台,及给侍诸天,悉付于汝。我灭度后,所有舍利,亦付嘱汝,当令流布,广设供养,应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净明德佛,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已,于夜后分,入于涅槃。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见佛灭度,悲感懊恼,恋慕于佛,即以海此岸栴檀为(艹+積),供养佛身,而以烧之。火灭已后,收取舍利,作八万四千宝瓶,以起八万四千塔,高三世界,表刹庄严,垂诸旙盖,悬众宝铃。

尔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复自念言:我虽作是供养,心犹未足,我今当更供养舍利。便语诸菩萨、大弟子,及天龙夜叉等一切大众:汝等当一心念,我今供养日月净明德佛舍利。作是语已,即于八万四千塔前,然百福庄严臂,七万二千岁而以供养。令无数求声闻众、无量阿僧祇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现一切色身三昧。

尔时,诸菩萨、天、人、阿修罗等,见其无臂,忧恼悲哀,而作是言:此一切众生喜见菩萨,是我等师,教化我者,而今烧臂,身不具足。于时,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于大众中,立此誓言:我舍两臂,必当得佛金色之身。若实不虚,令我两臂还复如故。作是誓已,自然还复,由斯菩萨福德智慧淳厚所致。当尔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天雨宝华,一切人天得未曾有。

【结会古今】

佛告宿王华菩萨: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岂异人乎?今药王菩萨是也。其所舍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数。

【叹能持经人】

宿王华,若有发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能然手指,乃至足一指,供养佛塔,胜以国城妻子,及三千大千国土,山林河池、诸珍宝物,而供养者。若复有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大菩萨、辟支佛、阿罗汉,是人所得功德,不如受持此法华经,乃至一四句偈,其福最多!

【叹所持经法:十种譬喻】

宿王华,譬如一切川流江河诸水之中,海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如来所说经中,最为深大。又如土山、黑山、小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十宝山,众山之中,须弥山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诸经中最为其上。又如众星之中,月天子最为第一,此法华经亦复如是,于千万亿种诸经法中,最为照明。又如日天子,能除诸闇,此经亦复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又如诸小王中,转轮圣王最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众经中,最为其尊。

又如帝释,于三十三天中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又如大梵天王,一切众生之父,此经亦复如是,一切贤圣学无学,及发菩萨心者之父。又如一切凡夫人中,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一切如来所说,若菩萨所说,若声闻所说,诸经法中,最为第一。有能受持是经典者,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中,亦为第一。一切声闻、辟支佛中,菩萨为第一,此经亦复如是,于一切诸经法中,最为第一。如佛为诸法王,此经亦复如是,诸经中王。

宿王华,此经能救一切众生者,此经能令一切众生离诸苦恼,此经能大饶益一切众生,充满其愿。如清凉池,能满一切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躶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如渡得船,如病得医,如闇得灯,如贫得宝,如民得王,如贾客得海,如炬除闇;此法华经亦复如是,能令众生离一切苦、一切病痛,能解一切生死之缚。

【持经福德:1.持全经福2.持此品福】

若人得闻此法华经,若自书,若使人书,所得功德,以佛智慧,筹量多少,不得其边。若书是经卷,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旙盖、衣服,种种之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薝蔔油灯、须曼那油灯、波罗罗油灯、婆利师迦油灯、那婆摩利油灯供养,所得功德,亦复无量。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瞋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妬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

大乘妙法莲华经

请看下面开悟的楞严经,成佛的妙法莲华经,收藏好慢慢看,受益无穷,功德无量,生生世世大解脱,大法难闻,人生难得,请珍惜自己的法身慧命,阿弥陀佛
 
1⃣️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https://t.cn/AirBtAxl
2⃣️ 《如是我闻真实义》
▶️ https://t.cn/AiruH8Be
3⃣️ 《法华经讲记》
▶️ https://t.cn/AidGMiar
4⃣️ 《楞严经讲记》
▶️ https://t.cn/AirTZGI0
5⃣️ 《心经讲记》
▶️ https://t.cn/Aid2SH9l
6⃣️ 《阿弥陀经讲记》
▶️ https://t.cn/AidGXt8P[/cp]

9谤“皈依金刚上师”的后果很严重
原创 弗云 仁慧草堂

古德谓早晚课诵即是参禅,晚课中要参“先皈依金刚上师,后皈依佛、法、僧三宝’是何义?”而我辈末法众生是如何参的呢?伸指头数了个数:一、二、三、四,竟将此义参为“四皈依”,于是大为惊讶:“佛说三皈依,何来四皈依?定是邪师妄造邪法。”于是一场又一场破斥“皈依金刚上师”邪法的战斗号角吹响。

古德参金刚上师,证金刚上师,谓金刚上师是毗卢教主、实相义、法身佛,而今人则勇敢地诽谤“南无皈依金刚上师”。
_

1

问:有古德参皈依金刚上师、证金刚上师的证据么?
答:
1、古人谓课诵乃智浅之学,余谓课诵实最上之学。何也?课诵者,朝暮日课也,犹之日用饮食不可乏也。如参禅以提话头为则,或参父母未生前,或参万法归一,或参念佛底是谁,是必十二时中,勤参不歇,方才契悟。课中之早参云:“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此非话头耶?“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此非话头耶?“稽首华严真性海,种种光明遍照尊”,此非话头耶?逮至晚参之课中云:“临终西方境,分明在目前”,何以分明在目前耶?“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是见何佛而了生死耶?“八万四千相好光明”,以何为佛之相好光明耶?此政禅宗点眼之句也。且始以“金刚上师为先皈依”而“后皈依佛、法、僧”是何义耶?发愿不求人、天、声闻、缘觉,不求信住行向权小之菩萨,单求最上一乘,得诸佛同体之大悲。余故曰:非智浅之学,乃最上之学也。(《嘉兴藏》第 29 册 No. B239《吹万禅师语录》:念佛即参禅说)
2、于身心性命之法,以精一而参悟于宗门,则证金刚上师。以勤俭而修证于教法,则成华严密藏。(《嘉兴藏》第 34 册 No. B311 《天界觉浪盛禅师全录》:名教宗旨之大端)
评注:我辈末法众生福薄,又根性陋劣,见有言曰:“皈依金刚上师是邪法。”便如蝇逐臭,不加分辨,奉伪为真,四处诽谤,勇敢地闯荡出一条通向地狱之大道,实可悲也!

_
2

问:本有三皈依,为何在之前还再安皈依金刚上师?
答:
《嘉兴藏》第 30 册 No. B260,古杭昭庆万寿戒坛传律沙门书玉《大忏悔文略解》:
初、同体三宝;二、别相三宝
今初
南无皈依金刚上师
金刚上师者,毗卢教主也。以毗卢如来,是金刚瑜伽大秘密主而为无尽三宝父母师长故。又四方四佛及一切贤圣,皆从毗卢金刚心中之所流出,故先皈依自性三宝,次皈依别相三宝。然自性,即同体也。南无,梵语;皈依,华言。今双标者,二音兼举也。又《灌顶疏》,“南无”翻为度我,谓能救度我等众生,是故先须皈依毗卢遮那最上师也。余皆仿此。
二别相三宝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佛者,娑婆华藏刹海佛也;法者,显密教部,无上法也;僧者,大小乘中,凡圣僧也。皈依者,佛为两足尊,皈则不堕地狱故;法为离欲尊,皈则不堕饿鬼故;僧为众中尊,皈则不堕旁生故。又复皈依三宝者,岂唯离三途之苦而已,实欲得三菩提之乐也。
评注:古德释先皈依金刚上师,是先皈依自性三宝,次则皈依别相三宝。皈依上师三宝文字相显四,实是三皈。
_
图片
3

问:这些都是不知名的大德作的注释,说不定正是妄造邪说的邪师本人!有知名大德的解释么?

答:

誓皈上师三宝者,正显其发心广大最胜无上也。金刚上师居于三宝之首,以佛所师之法故。如大智度论云:“诸佛以实相为诸法,依此实相,发心修行,方成菩提。若不以此为师,皆是天魔波旬。”报恩云:“佛以法为师。”般若云:“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皆能成度一切凡圣故。”所以,上师即法也。金刚者,喻实相也,取坚利不变之义。所以华严文殊云:“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所师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金色世界,即喻实相也。不动智,即根本智也,即是金刚上师居首者,此之谓也。(《卍新续藏》第 59 册 No. 1081 《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明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补注)

评注:这是莲池大师对金刚上师居于三宝之首作的注解。莲池大师是知名古德吧?莲池大师不是邪师吧?

_
4

问:皈依金刚上师有何出处?
答:
1、云栖法汇(《嘉兴藏》第 32 册 No. B277)
南无归依金刚上师。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按:因谤烟四起,现行的个别版本的《礼佛大忏悔文》中剔除了“南无皈依金刚上师”。而莲池大师及印光大师鉴定原本均有“南无皈依金刚上师”(印光大师鉴定原本见《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朝暮课诵》)。传承的《禅门日诵》中亦有“南无皈依金刚上师”。至于现今有些道场课诵中采用简化版的“礼八十八佛”,这种课诵简化是很正常的现象,但简化并不等于否定。而所谓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之题,有谤佛之嫌疑,古德但不会拟此不通之题。若说“礼八十八佛忏悔文”,则妥。

2、瑜伽集要施食仪轨(《卍新续藏》第 59 册 No. 1080,莲池大师重订)
我及法界一切有情,从今为始,乃至未证菩提之间,誓愿归依金刚上师三宝
3、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卍新续藏》第 59 册 No. 1081,这部是莲池大师对《瑜伽集要施食仪轨》作的注)
毗卢如来,慈悲灌顶。我及法界一切有情,从今为始,乃至未证菩提之间,誓愿皈依金刚上师三宝。
归依金刚上师。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瑜伽焰口注集纂要仪轨(《卍新续藏》第 59 册 No. 1084)
我及法界,一切有情,从今为始,乃至未证菩提之间,誓愿皈依金刚上师三宝。
5、瑜伽集要焰口施食仪(《乾隆大藏经》西土圣贤撰集,第1460部,唐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归依上师三宝发菩提心云:归依上师,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_
5

问:有经法依据么?若有经法依据,我便相信。
按:问意上述不是经法,他所理解的经法依据是指佛经依据。现随举大藏经经部中几处经文作答。
答:
1、 尔时,慈氏菩萨闻佛说已,叹未曾有,住立佛前。尔时,阿閦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大遍照如来等,入金刚阿阇梨三昧相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告诸如来及彼菩萨言:‘谛听,谛听!所有三世诸佛,皆来诣阿阇梨所恭敬供养。何以故?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17部《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2、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此阿阇梨,所有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现在说法者,一日三时来诣阿阇梨所,献大供养如佛无异,俱发声言:‘此阿阇梨即是我等诸佛父母,及为我等诸佛之师。’”(《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17部《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3、佛言:“金刚手,阿弥陀佛、毗卢遮那佛乃是三界中秘密法主大阿阇梨,无相无性不生不灭,虽住秘密无秘密相。”(《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13部《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
4、时金刚手菩萨言:“若后末世,或有破戒众生、不信佛法众生、造诸恶业众生乃至毁谤三宝,如是之人,若欲依法持诵,亦得成就一切所求皆得满愿。若复有人于金刚阿阇梨而行毁谤,求之法定不成就。(《乾隆大藏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第1026部《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
按:金刚上师即金刚阿阇黎。

_
6

问:谤皈依金刚上师有何严重后果?

…… ……

评注:学佛不要跟风,四处色彩斑斓的“七彩云”,也许就是涂有魔色的谤烟,跟则被迷。要守得住自己的心,不为所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总是阴晴不定,心情也没有方向,风中流淌着花瓣飘落的影子,最是忧伤的是蝴蝶的翅膀,花落的季节又该如何地停留。风吹冷了一地的往事,回忆一点点地被剥离,就像天上的积
  • 表面上看,这些文章仿佛都是生活中的琐事,好像很容易写出来的样子,而实际上,散文和小说要写出“骨”来,那是相当难的。”所以,我们在阅读这本《人间烟火》时,亦是如此
  • 迎面而来的五月,必将带着四月残留的暗香,与所有的美好与希冀,以一身葱茏,一树绿意,与我们握手重逢。除藤本月季外,丰花月季中也有一种观赏性强,适用于街头装饰的品
  • #道诡异仙[超话]#【道诡异仙•李火旺•cos正片】转发本片助力火哥子复活诸葛渊—“真假难辨,己我难分久知世界如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原著:狐尾的笔《道诡异仙
  • 还话里话外的看不起任多美,嫌弃任多美不赚钱,对家庭没有贡献,特别是当任多美没答应立刻生孩子后,她对任多美的态度就更差了,每天给任多美安排不同的任务,还让任多美去
  • 亏良心,是最不利己的行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意思是说,如果我们平常能够照顾好我们的六根,能够念念都能生起清净的心。虽然讲空,但是还有佛性,要开显佛性开显智
  • 还是Dio!小王的一大优点:我随口提过的事情能记住~之前晚上来散步的时候无意提了一嘴“下次可以来做”今天来体验啦!
  • 当然今天公牛那边拉文13个助攻,但这跟雄鹿策略有关:雄鹿今天的策略,除了锁德罗赞右手,还有夹击拉文的持球。约基奇今天开场就是一个一条龙背运晃过卢尼上篮,勇士诸将
  • 没白城那么有名,却多了分惬意,白色栈道小清新,偶遇落日下的热气球很浪漫 D4⃣️:椰风寨➡观音山(深夜酒馆)✔椰风寨:来海边少不了和在乎的人一起看日出✔观音山:
  • 摄影师对杨颖说:“女团的门面担当最多也就你这样吧!”杨颖笑着说道:“没关系,就算当不了女团的门面担当,我还可以当个优秀的模特和演员。
  • 封校以来第一天上班,上午轻轻松,下午忙成狗,体验了一把最晚下班还只有我一个人的感觉,走廊漆黑一片,只有我身处光明[doge]还挺有诗意的[笑cry][笑cry]
  • 4、餐厅餐厅插花装饰可利用就餐环境优雅、卫生、舒适,食堂的花型应与餐桌协调,花色少、精,应选择色调较淡的花朵或配合一些瓜果类,使餐厅气氛更加和谐,充满生活气息。
  • 如果有人觉得他俩各自喜欢的这两首也有可能会代表一些过去的话,毕竟是彼此认识之前就喜欢的歌,我觉得这种可能性可以直接排出,因为如果这两首已经被过去的人和事标记或者
  • #巫妖王的进军# 今天凌晨直播的最后一批新卡,德鲁的叠甲快攻体系,萨满的亡语体系,以及猎人将重启捏鲲今晚凌晨1点比赛将继续,届时如果直播期间有新卡出现也将汇总发
  • #水晶[超话]# 财运亨通金发晶:财‮亨运‬通•金发晶​‎͏ 如果‮想你‬要达成‮财招‬财运愿望,‮择选‬金​发晶旺‮聚财‬气也是有辟‮开邪‬运化煞​的‮效功‬
  • 换成现在的我,肯定没有了那时候的勇气,我想我那时候的勇气,来自于一个愣头青在毕业前给自己愉快的大学生活做的一个ending.我有的时候像个挺规矩的人 ,感觉有很
  • 认识你这么多年以来,做过很多事,也学到过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结交了很多很好的嘉人朋友,我们一起加油,一起期待,一起守护着你,只希望无论这个世界怎么变,别人怎么变
  • 木星落入7宫,D9盘木星位于双鱼座入庙,土星木星链接起七宫八宫的能量,这两颗星还都是与男性相关的星体,基本可以判断,她很容易得男人财,(8宫以转宫来看是伴侣的财
  • 这个时候我是不知道咪要给我什么谷的,于是我们加了wx,咪给我整理拍照发送(这里感谢咪帮我找谷)2.咪说因为拍立得和食玩卡都是线下赌博,一包30出的,所以每一张均
  •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让大家都能够绕开监管来货币互换的市场并且这个市场不是限制于某一个国家,而是全球共享的举个例子:你现在手里有一笔资金,但是不方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