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杨宁)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在讲这一品前,我们先解释几个概念。经中佛提到: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这是佛对三界一切众生各种生命形态的分类。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是欲界生命的四种形态:
“卵生”就是从卵中孵化出来的生命,如鸡、鸭等;“胎生”就是住母胎孕育而成的生命,比如人就是胎生;“湿生”是以潮湿因缘而生的生命,如地缝中或水中的有些小虫;“化生”是靠业力凭空化生,在欲界的天界生命就是化生的。

“有色”指色界生命,只有色身,无情欲;“无色”是指无色界的生命,只有意识,无情欲和色身;“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对无色界生命更细致的分类。

“有想”是指有思维活动。“无想”是指思维活动已经停止,但也不像木石。“非有想非无想”,是指思维活动虽停止,不再有思想,但可能随时会想的一种生命状态,就是说有一种想的动势。

佛经中说,三界这些生命形态虽然存在形式千差万别,但却有共同的现象:都在生灭轮回中,不能自由解脱。而他们也有共同一样的本性:本性都是佛,一切具足,不生不灭。

经中还提到了两个概念:一个是“无余涅槃”。“涅槃”是梵文的音译。在佛法中,将证入不生不灭的解脱境界称“涅槃”。“涅槃”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一般将阿罗汉的涅槃境界称“有余涅槃”,因为四果阿罗汉虽然能暂时住在定中不进入生死轮回很长时间,但因缘具足,仍会出定,重入轮回,所以解脱不究竟,称“有余涅槃”。佛的涅槃境界彻底从轮回中解脱,生命完全从生灭染污的假相中解脱出来,获得不生不灭的永恒的大自在,所以这种涅槃叫“无余涅槃”。

经中还提到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那什么是“我相”呢?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的定义,如眼、耳、鼻、舌、身意组成,而且与别人不同。我们的心识虽投胎在人道,但每个人都具备六道的意识形态。比如:我们嗔恨、嫉妒时,心就在阿修罗道;渴求圣洁、纯净时心就在天人道;当我们体验极端的苦难时,心在地狱道。但是如果你把自己定义在任何一道都是错的。真相是——你是佛,可以自在无碍地示现种种相。但因为自己的执着和不懂真理,我们便被自己所造的种种业力牵引,陷在不同的生命意识状态中,无法自拔。人对自我、身心内外的定义、认知、体验、觉受、取舍,都是“我相”。人认为“自我”实有,其实“自我”是虚妄的。

那什么是“人相”呢?就是人对他人的身心内外的一切定义、认知、体验等。认为实有那样的一个人存在,从而生出喜好、厌恶、取舍或占有的情绪。

“众生相”,经中说三界六道有种种不同相貌和意识形态的众生,都处在生灭轮回中经历苦厄,不能回归本有的佛性。

“寿者相”,“寿”是从生到死的时间。但人们都喜欢长生不老,不愿死亡,这即“寿者相”。其实着“寿者相”,也是着万法的生灭相。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陀告诉须菩提,所有的大菩萨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首先要生起大慈悲心,发愿普度三界众生。不管是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都要发愿度脱他们,令他们进入佛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从生死轮回中解脱。但是,即使像这样度脱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菩萨在见地上要这样认为:并无一位众生是通过我的救度成佛了。佛说,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佛告诉须菩提,一位真正行菩萨道的菩萨,就不能有我、你、他实有的分别,也不能有众生的种种差异相,不能有万法的生灭相,希求长生不老。

为什么佛一开始就谈普度众生的问题?因为当一个人发心成佛时,应知道自己是要回归生命的源头。而站在生命的源头看,我们的心包含宇宙一切,每个人的心都是宇宙一切有情的全息缩影。故当一个人发愿成就佛果的同时,也意味着是在发愿要普度宇宙一切有情众生。由此,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便成为每位大菩萨的使命。所以我们也应知道一位菩萨在人间的使命不是做慈善事业,而是令众生明了生命的真相、度众生出轮回苦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是每位菩萨成道必具备的品质。

但当菩萨发心普度众生时,首先不应有好恶选择,喜欢的就度,不喜欢的就不度,应有度尽三界的愿力和平等心。并且不能有你、我、他、众生实有的认知,否则菩萨的苦难和烦恼就来临了。在根本的见地上你一定要明白,你与众生本性都是佛,众生自性本来不生不灭,本来就涅槃寂静,并不是有个你能令他拥有这样的本质。菩萨对众生,如梦中的药对病,梦醒后药与病都是虚妄不实的。真空中没有菩萨,也无众生。如菩萨的见地明确,那么在度众生时就不会去希求回报和理解,也不会被众生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迷惑,从而心生烦恼,无法安住在如如不动的境界上。

曾经当我刚读《金刚经》时,读完这一品时,我抬头思维想:这是佛要我们发愿普度众生。那个时候正好对面墙上有一只苍蝇,我想苍蝇是卵生的,佛说,我应发愿度这只卵生的苍蝇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我盯着苍蝇,心想:如果我此时发愿度这只苍蝇成道,天啊,那需要多久啊!我马上就绝望了。忽然我明白了,我着了苍蝇的相。如果现在我心中有自我与苍蝇实有的相,那我不仅永远无法度苍蝇入涅槃,而且我自己也会被这个愿力带入苦海溺死。如果着众生相,我将生生世世被这个愿力带入六道轮回的苦难之中,众生平等,都有与佛一样圆满的空性,苍蝇与我都只是真空的示现。当我拥有这样的见地时,墙上的苍蝇虽仍是一只听不懂人话的虫子,但我的心却安住了,不再为这个发愿担心、忐忑不安了。

所以读了这一品,我们应该懂的事实是——每位众生本质上只能做佛,做不了其他东西。我、人、众生、寿者只是我们头脑的分别,菩萨应不着相发愿才能从诸相的困缚中解脱。否则,普度众生这个愿力只能让你踏上苦难的历程,你也无法真正从在人间普度众生的有为法中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于佛塔像法,诽诋损毁者,吾亦不应瞋,因佛远诸害。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瞋。

如果有人去诽谤佛像或佛塔等,我们也不应该瞋恚的。因为佛像本身来讲,它不会受到伤害,反而伤害佛像的这个人造作了恶业,他会堕落于三恶道的,会感到痛苦的。所以我们应更加的怜悯他人才对。因为佛像本身已经远离了一切伤害,佛像受到伤害时它本身没有感觉,所以“因佛远诸害”。同样道理,“于害上师尊,及伤亲友者,思彼皆缘生,知已应止瞋”。当有人伤害我们的上师或亲友等,这是由他们的业缘当中而产生的一种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怜悯这些仇敌,而不应该起瞋心的,因为瞋心没有任何的帮助。

情与无情二,俱害诸有情,云何唯瞋人,故我应忍害。

造成伤害的因缘分有情和无情这两者,其实这两者的因缘都会对我们造成伤害和痛苦。可是既然这两者都会造成伤害,那为什么我们一直对于有情这个因缘而瞋恚,而对无情的因缘不会去瞋恚呢?所以我的瞋心是没有道理的,应该修忍辱。

或由愚行害,或因愚还瞋,此中孰无过?孰为有过者?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瞋于彼?

这些都是因缘变化之中而造成互相的伤害,大家都是因为愚痴和无明而互相造作伤害,其实大家都没有过失,那为什么要互相的诽谤呢?“因何昔造业,于今受他害?一切既依业,凭何瞋于彼?”

如是体解已,以慈互善待。故吾当一心,勤行诸福善。譬如屋着火,燃及他屋时,理当速移弃,助火蔓延草。如是心所贪,能助瞋火蔓,虑火烧德屋,应疾厌弃彼。

这三句的偈颂最主要说到了,我们通过上师的解释可以了解到瞋心可以造成对自己和他人的伤害,所以无论是从任何的角度去看,瞋心所带来的只有伤害,没有任何正面的影响。既然你已经了解了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彻底的对治瞋心才对。瞋心的因缘也是来自于贪心的,因为如果对一个境非常贪爱的话,如果那个境稍微受到负面影响,马上就会造成瞋心。所以贪心是造成瞋心最主要的来源,如果要避免瞋心的产生,就要去减少贪心。当然把“好”视为“好”的这种看法是一定要有的,可是对“好”过于的贪着就不需要了。因为这会造成更多的瞋心。一般好象我们觉得只有瞋心造成直接的伤害,贪心好像不会造成伤害,其实不是,贪心是间接的产生瞋心、产生伤害最主要的一个助缘,因此就要尽量的减少贪瞋这两种烦恼。

及时行善,多多益善,吉祥常伴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为了自己的吉祥,人人都愿意去做些力所能及的善事。

放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在禅语中也常常提到,放生就是放过自己。世间一切的有情众生、乃至无情众生都有感知,万物众生都有情。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人自称万物之灵,就应当有爱护万物,保护万物的责任心,心中要有慈悲和恻隐之心,尽自己应有的力量,去解救保护万物,也为自己积福。

孝顺父母

一个“孝”字全家安,世间第一大福田,就是孝顺父母。家有堂上二老尊,无需千里拜灵山。千里上香,不如孝敬好自己的父母。孝养父母也有三种境界,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善护三业

三业指的是身、口、意这三种。其中尤其是口业容易损福,所以要管好自己的嘴。在生活中要做到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守身不作恶。很多时候往往祸从口出,人多时,少说多思,懂得止语慎言,也是一种善。

布施

“布施”就是施舍。布施者,必获其利益。从因果的角度讲,布施是修福很快的一种方法,同时又能够培养自己的慈悲心,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帮助人是一件内心快乐的事情,广结善缘,发心布施,首先受益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有人会说,我没有钱怎么布施。布施有两种,内财布施和外财布施,外财就是自己的财富。

一个微笑,一份随喜,顺手帮忙,做义工等等都是一种内财布施。只要用心纯正,皆可获福。 https://t.cn/R2WxgAC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我还爱你,但是我不喜欢你了,你仍然美好的让我心动,可我已经没有勇气和力气去拥抱你了,我还是可以陪你一起,但此生不再为你。有些东西,不是原路返回,就能找得到的,再
  • ”❷❷我想对着你碎碎念,分享我的各种无关紧要的小事,分享我的昨天今天明天, 但是我不能,不能让你知道我有这么牵挂你。❷❻我宁愿游荡在你的身边,做七天的野鬼,跟随
  • 我特意找了泰语翻译老师给你解读,为什么那个单词只能指V姐而不是Venus:3️⃣ 一堆站姐没拍到V姐来中国,你编造谎言我给你晒个列表吧,不止中国 小情侣那是全球
  • 千年等来此机遇,一念转运富翁里,一旦错过九紫离火大运中元宇宙这波行情……越来越少 越来越贵痛哉!#王一博[超话]##王一博粉丝##王一博#  你是在搜王一博 w
  • 我真的服了,我已经不想问原神是不是某些人的第一款arpg游戏了,我要爆典了,这地图炮我真的忍不住了[微笑][微笑][微笑]我说你们有些现充人(包括低龄学生党,社
  • #安达祐人[超话]##安达祐人 回归原点自始努力# 【240210】KBS World Presents K-POP アーティスト YUTO SPECIAL L
  • #张极[超话]# [给你小心心]#张极 绝对实力c位出道# [给你小心心]#腾讯音乐由你榜# 来担【唯一门面ACE】@TF家族-张极享受被正主带飞的感觉
  • 中了能读博,能拿国奖,能混好多好多东西…恋爱之前倒也没那么想留在杭州,感觉随遇而安,在哪都行;现在要多考虑一些了,怎么说博士身份,父母看了总归是要欢喜一点的吧。
  • 原来,小男孩正是附近村庄的,父母一个不注意,就脱离父母视线并独自上了高速。此前,父母已在村里找了一个多小时,找到高速边时,听一辆小车司机说小男孩被一位大姐给拉到
  • ――清金兰生《格言联璧》世间善德之事,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若通此理,无事不成书生官家不可为恶,因其为世间之公道良心,若其善心不存,则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披萨是一种在全世界都备受欢迎的食物,但它常常被视为垃圾食品。披萨起源于意大利的拿波里,正宗的披萨使用新鲜的番茄、健康的起司和优质的面粉制作而成。
  • 好像只有自己的家人才会永远把你当小孩,今年是我步入工作的第一年,这个春节和我以往的都不一样,大家都把我当大人了,有事会询问我的意见一些事上也会让我做主,自然我也
  • 9️⃣ 这条腿任重道远啊 一年内摔了三次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家常菜酸菜鱼的做法酸菜鱼,麻辣鲜香,令人欲罢不能,今天就来
  • ○2.心事要藏在自己心里,一旦说出来,就成了别人嘴里的故事,如果心不设防,受伤是早晚的事。6、父母的话,可以不做但要听,真正对你好的,只有父母。
  • “鹅(我)有一段情入画后归旧梦故里,我有一段爱落款上江将前世印记......”Chūn wèi lǎo, fēng xì liǔ xié xié.+ 春未老,
  • 2020:03:13 11:38:48  】Martin Wise 于 2020 年 3 月 13 日拍摄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特伦顿【拍摄参数】使用的相机: 不可用
  • ”这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福祸相依,依旧可以转化,当你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待问题的时候,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因为你的心态,决定你了你的境界和人生态度。所以
  • ⭐️ 主辦單位:CCY ENTERTAINMENT 協辦單位:CHILLIN 希林國際 / KKLIVE / SUNNY SIDE UP / DAYMAKE
  • 科丽尼 头皮素【79-148】星星建议你们直接冲2瓶的选项,赠品差不多一只的量,而且还送个头皮按摩梳(巨舒服专注敏感头皮护理11年,治标还治本,不只停留在表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