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道教知识#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

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

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

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

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

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

《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https://t.cn/Evk4evd

众生要得到加持,就必须依照佛陀说的方法去做,依照法义守佛法的戒律,修持一切善行,远离所有恶行,这样三业才能相应,当然就能得到加持了!

在《解脱大手印》一百二十八条知见鉴别法里面,就有一条错误知见是「认不修行求加持病愈」,认为自己不需修行,只要是求佛菩萨或上师加持,依靠加持力病就会好,这想法是不正确的。佛法上的法义有严格的规定,任何人不合法度,是得不到加持的。为什么得不到加持,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自己修行上还有问题,或贪、瞋、痴、慢、疑太重,或我执太强,或修行不真诚,或对佛菩萨、对上师还有疑惑、三心二意等等原因造成不能相应,所以也就得不到加持了。

加持是有的,它对人的病痛、寿命、福报乃至于成就,都会起相当大的作用;如果不能起作用,就不名为加持。加持的力量从哪里来?加持是来源于佛菩萨本身的修持功德能量,能直接输送到弟子的身上。佛法就像一轮太阳在虚空中没有分别之心,万丈毫光普照大地。我们要接受阳光的沐浴,就要走出户外让太阳照射,不能跑到室内藏起来,也不能到阴暗角落躲起来;同样的,众生要得到加持,就必须依照佛陀说的方法去做,依照法义守佛法的戒律,修持一切善行,远离所有恶行,这样三业才能相应,当然就能得到加持了!

但是由于众生根本就没有依教奉行,自己认为自己依教奉行,把自己骗了都不知道,所以说不合法度。就相当于太阳照射的道理一样,自己跑到阴暗角落里,太阳怎么照得到呢?佛法的加持力量下来了,自己不依教奉行,怎么修加持呢?佛法的加持力量是何等伟大,能不能接收到加持,是要与自己的行持相配合。

只要符合法度的人,都可以得到加持。所谓法度,就是佛菩萨规定的法度。只要依照法度去做,一旦相应,加持马上就上身。也就是说,自己的行持要相应,平常就是一个慈悲、善良的人,关心每个人,帮助一切众生,符合佛陀的教戒,依教奉行,而不是一句空口话。

所以,加持从哪里来?从自己的行为、语言、思想意念三业相应而来,相应于佛陀的法度,相应于佛陀的教戒,还有不要忘了伟大的佛法。佛法的加持是有的,但是要靠我们三业相应,靠我们真正的学佛,靠我们「学佛如初,成就有余」,靠我们「常能忆持上师教」,常能观察佛菩萨的功德,观察祂们无畏的力量,使我们的信心如铁打的钢铁金山毫无动摇,这样才是真正修行人,真正的佛弟子,才能得到加持。

然而当今很多众生平常并不修行,也不学佛,或者有些人只是上上香、拜拜佛,但不是真正依教奉行的佛弟子。这种人在平常并不是真正的用功修行,一般是混日子,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家庭和生意上,那往往当他得一个重病或者得一个不治之症的时候,他一下就变了,似乎变得非常地虔诚:「我要学佛,我要修行,而且我要发心。」他会说:「只要谁把我的病医好,叫我做什么我都愿意;只要加持我,把这个病医好了,我倾家荡产都可以;不管哪个佛菩萨能加持医好我的病,我都可以这样做。」

其实这样的发心是很不好的,那是邪魔妖见。那是众生的利欲薰心,到了重病垂危、挣扎之际,想寄托一线希望来激将佛菩萨,来唤起佛菩萨本来就没有具备的私心杂念、贪欲之心,其实这是有罪的,有非常大的罪。为什么呢?因为他把佛菩萨看成一个凡夫,意思就是说,只要你给我加持,为我做了什么事情,我什么都可以给你,我会如何如何。当他的意念有这个想法以后,这已经是给佛菩萨的脸上抹黑,是最大的一种侮辱,等于把佛菩萨看成一个贪欲的下流之徒,这是在亵渎、诽谤佛菩萨,是很严重的邪知邪见,因此他得不到加持。

此时他不应该那样发心,他应该发的心是:「无论佛菩萨救不救我,我知道这是我的罪业,我罪业深重,罪有应得,但是我要以我短暂的生命学佛,希望佛菩萨或圣者传我佛法,看在我这个可怜的众生,我愿意改悔我的一切罪业。我希望能多活一天,能为众生多作点好事,那么我罪有应得,该报就让它报吧!但我来世还要学佛,我一定要成就解脱,因为这是因果关系。」如果他是这样发心,佛菩萨会非常欢喜,立刻救他,因为他有菩提心,又明信因果,无话可说。当然一个真正的圣者不会计较他,计较他就不是圣者了,只是会在内心里觉得众生好可怜,死到临头还不知罪大恶极,竟然还反过来侮辱圣者而自不知,还认为这是自己在发大心,把圣者侮辱到什么程度了?圣者慈悲会给他看病,会给他加持,但不会要他做什么的。当他去问圣者:「需要我做什么?」圣者会说:「从你的良心上去真正认识你自己,去忏悔吧!这就是你要做的。」这是很耐人寻味的!当然现在这个世界上,这类不明正理的佛教徒是非常的多。

佛法中所修的加持法,是不能代表了生脱死的正宗法义境界。虽然它是正宗的佛法,但是它是加持法。真正了生脱死的佛法,一定是依教奉行的佛法,也就是要讲究正知正见的修行,实施四无量心的境界,实施大乘菩提心,种善根累积福慧资粮功德。那个时候佛菩萨给的能量,就不是加持了,甚至于给巨大的能量,使之能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来去自如,变化无穷,神通无碍,智慧圆融,那个境界才能出离三界,断除我、法二执,证入正定般若,才能真正彻底了生脱死。然后依六度万行去修,逐步逐步就可证到三身四智,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至高佛法,但这一切都得从修行入手,所以说修行非常的重要。如果不从修行入手,不依教奉行,不依佛法的境界步步深入,是不能证到成就解脱的,这哪里是一个随随便便根本连佛法道理都不懂的人,病在医院里头,念两句咒加持就可把他解脱得了的啊!如果念两句咒就能随随便便解脱,或者修个什么法就可让他平安,释迦牟尼佛早就念咒把世界上的众生度光了,所以有那种随便一加持就能解脱的想法者,根本就是不懂佛法!

众生的业力必须靠自己的修持、自己的真心实际做好了,才能获得最后生死自由,这生死自由是靠自己真真诚诚修行获来的。如果自己的生死都还未了,怎么谈得上加持别人?自己的戒行都还不正,怎么谈得上为别人除障消业?自己的境界都还迷茫,怎么谈得上为众生立正知见?这是多么实在的道理啊!值得大家好好去深思!

【论一个“医痴”的悲哀#偏听偏信所谓的“专家#”】

一个患者,54岁男性,有多种基础病~高血压,低压在100~120,高压在150~180波动;高血糖空腹8~15;高血脂,高胆固醇,面部神经炎,腔隙性脑梗塞,每年春,秋都自己要求住院溶栓。医生一再劝其说“没有症状就不用溶栓”,可患者就是不听劝。好在我们这小地方医保管理不严,可以住院报销。但是我就弄不明白:正规医院的医生医嘱都听不进去,从来不遵医嘱的他,为什么就那么相信一个所谓“专家”在酒店进行的行医活动呢?!
“专家”用耳麦一听,就诊断患者有胰腺炎,肠道有虫,其他的病都没有“听”出来。于是云云……开了图三中的药 。无论我怎么劝患者,他都不愿意听。但我知道:验血验尿做彩超,才能科学确定是否患胰腺炎。好说歹说,第二天检查(图一,图二)结果显示,根本没有炎症,哪有什么胰腺炎呐!可是他依然不愿意相信科学,固执地相信“专家”,固执地吃“药 ”。誒!我真的害怕他这么吃下去把肝肾吃坏了!
可是,他连机器测出来的科学数值都不信,还指望他能相信我?相信孩子?现在,他只信“专家”……
一个愚昧无知的,从不忌口的患者的悲哀!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2 #天蝎座#的基本特征 ♏天蝎座:(冥王星,象征著转变) 对宫金牛#星座物语#在意欲望且欲望多,对宫金牛,偏金牛的,就极其重视感官享受,重视物质欲望,
  • 我们可以想象自己感觉到自己内心有一种自由;但是一个旁观者通常能够从我们的动机和性格推断我们的行动;即使在他推断不出来的时候,他也一般地断言说,假如他完全熟悉了我
  • 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相遇,我们告别,我们重逢,我们别离。活着,学会释怀,失去的,放下;拥有的,珍惜。
  • 配图是厨咪画的我产品,很可爱很萌,路过都可以啃一口(え) 提问箱 欢迎提问~(如果有的话他有时候顿悟仿佛就在一瞬间,知识储备不足,也顿悟不出系统理论性的知识。自
  • 主食有13款烘焙可选,厚实馥郁的三明治系列、香酥绵软的经典法式系列、甜蜜香浓的人气甜食系列......吃上一个月都不会腻。主食有三款可选,经典菠萝包、咖啡菠萝包
  • 更为难得的是,身为汉赋大家,他在汉武帝身边十几年,却从来不把献赋当作向最高统治者献媚取宠的手段,从来不与那些阿谀逢迎、鲜廉寡耻之徒为伍,不愿作没有灵魂的御用文人
  • 夜深了,流星划过了天际,银河变得醒目,牛郎星和织女星隔河相望,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看见彼此,七夕快要到了,他们见面的日子也快了。岁月带来了离别,也带走了你,却带不走
  • ——林语堂10、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贫与富,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11、爸爸
  • #跑步# 穿了一年#特步260# 一个多月索康尼#kinvara 菁华13# ,个人感受:特步260对得起自己的定位,马拉松竞训跑鞋,速度可快可慢,距离可长可短
  • 今天与自己赴约[羞嗒嗒]上映第二天看了铃芽户缔··(一点叭叭,有剧透)可能因为本身get不到长发美男(参考之前天天催ddd剪头发)所以对爱情线无感,但是被最后回
  • 这款茶说标杆一点都不为过,陈化15年,纯纯的陈香,淡淡的药香,汤质浓稠果感,满口浓香饱和,果蜜香味,汤质粘稠饱满厚滑,浓强的香韵回荡于口腔之中,茶韵透顶。喝茶让
  • 在PZ的世界里,她化身为无聊生活中的发明家,用一些无厘头的创意点子来轻松化解生活中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并为大家带来一些简单实用(因人而异)的小妙招。又或者你身边看
  • 我和朋友匆匆见了一面,聊起从前。 说以前觉得能常相聚,哪怕没有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交通这么便利,总还能常见。现在想想我们能见面的次数是以年来算的。以前一个月聚好几
  • +vx18683313121 有时候精心打扮一身却总还觉得少点味道~因为中规中矩与精致时髦之间往往就是点缀一个饰品的差距~恰到好处的饰品搭配会让最简单的白T牛仔
  • 大乘佛法的修学当然不是一生一世,如果说你今天依止清净心发起普贤愿,那么这个时候,你入了十方诸佛的长子的行列,但是你修到最后死掉了,死掉以后你依止这样修会到哪里去
  • 超级适合法式慵懒风的穿搭-但有一说一啊⭕️店门口有多好看店内的出品就有多拉垮饮品选择非常少,搭配了一个布朗尼真的非常非常一般…… 甚至冰箱解冻都没有完全解冻‍♀
  • 但是到了河南,因为高考人数多,所以每一万人里面可能不到3人能上清北,所以在河南、河北、山东上北大清华绝对是万里挑一,到了天津就是千里挑一,到了北京可能就是百里挑
  • 他们天生好命,因为家境很好,能得到父母亲友在财富上的支持,所以反而没有多少上进心,游戏人间,一生清闲安逸。沙中土命人不仅财运旺盛,而且很容易得人赏识,只要自身小
  • ”从前,盛意以为陆骁是一道没有存在感的影子,可现在他才知道,这原来是头隐忍已久的狼,能把他吞的渣都不剩,让他毫无尊严地哭着求饶。七、真正在乎你的人,口袋里总是有
  • #马嘉祺[超话]##马嘉祺弈局斩雾二十驭风##马嘉祺1212生日快乐# 倒数DAY.302018年12月30日学校办艺术节 跆拳道社有猜谜活动 社长是家族粉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