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用画笔讲述最美“竞秀情”】构图设计、调色起笔,转瞬之际,一棵直耸入云的松树跃然画板之上。正在油画创作的老人叫廖明德,今年74岁,之所以能够在画板上挥洒自如,全都是老人自学自悟练出来的。6月15日,记者专门来到竞秀公园,听廖明德老师讲述他的艺术人生。

40余幅画作,

置身竞秀公园的四季轮回

上午7时的竞秀公园,廖老师上黑下白一袭唐装,小马扎一坐,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绘画世界。画架上,是一幅还未完成的初夏竞秀假山图,枝头从泛绿到葱郁的过渡,花儿从绚丽到斑斓的生长,绿色的韵味,澎湃着一个季节的盎然。图案上色并非易事,每上一层颜料都要等颜料干掉,才能继续,第二层、第三层,如此反复,这样绘制出来的画有着平面画无法比拟的厚重感。

跟随老人来到紧邻竞秀公园的画室内,一大摞写真素材已经有些泛黄。近50年绘画历程在每一张纸上都留下印记,记录了这些年他的执着。

40余张有关竞秀公园的画作浏览下来,他笑眯眯地向记者介绍每一幅画:“这是北门进门西边的石丛桥,这是竞秀书院,这是杉波桥……”记者注意到,画面中线条舒缓流畅、细密紧凑,冬去春来,夏华秋实,一幅幅看过去,让人仿佛置身在竞秀公园的四季轮回。

一只铅笔用两年,

靠抓鱼买纸笔圆梦

廖老师喜欢画画,要从小时候说起。1948年,廖明德出生于四川德阳,“那个年代,画画其实就是一个‘痴心妄想’的梦。家里孩子多,能吃饱饭就不错,哪里还有多余的钱买纸买笔。”从小就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他,从画路边的花花草草,到街头巷尾的小猫小狗,经常是拿着石头子走一路画一路。家里没有闲钱,德阳的一条河成了廖明德的“小金库”,十来岁的他经常背着鱼篓到河边抓鱼,一斤鱼一毛钱的小收入,让小小年纪的他有了画画的“资本”。

“纸和笔都是消耗品,卖鱼的那点钱也是捉襟见肘。”廖老师说,二十世纪50年代,废旧报纸在老百姓眼里都是糊墙、糊窗户的抢手货,他好不容易从收废品的小贩手里买些废旧报纸,也得省着用。一支3分钱的铅笔,节省到用上一两年,“铅笔头”对他来说是常事,他甚至要用完最后一点铅。“我们那时候用木柴烧火做饭,纸笔买不起的时候,我甚至拿烧了一半的烧火棍在地上画画。”

没有教师辅导,没有上过专业美术课,廖明德只能看到什么就模仿什么。课本上的插图、广告牌上的丽人,乃至肥皂票证上的一朵兰花……都成了他临摹对象,渐渐地,画什么像什么的廖明德逐渐在初中有了名气。考高中时,10幅临摹作品让他从众多考生里脱颖而出,成为德阳高中美术特长班的一员。

当兵、工作,

绘画将老人多彩人生串联起来

1968年,廖明德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战友们的个人物品中只有衣物、洗漱用品,唯独他多了铅笔和稿纸。当兵期间虽没有多少时间画画,但手艺始终没丢,“我算是我们连里画画最好的了,毫不夸张地说,黑板报的活儿就是我的。”

1971年,退伍后的廖明德来到保定工作,沉重的家庭责任迫使他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潜心创作,画画变成一件闲暇时的爱好与放松,但绘画这项爱好,将他半个世纪的人生完美地串联了起来。

保定,作为廖明德的第二故乡,他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0个年头。和有人用相机记录家乡、有人用书稿写下乡愁不同的是,廖明德决定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记录下这个他生活多年的城市。闲暇时间,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外出采风,途中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亭一塔,都成为了老人的“画中物”。

2020年疫情暴发后,离画室最近的竞秀公园成为廖明德老师固定的采风地点。从那时起,廊亭一角古色古香、小桥流水韵味十足、杨柳飘拂春色满园……公园里的各种景致被他捕捉并创作成画,每一幅画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廖明德作画速度不快,“猜他画的是什么”成了围观市民的一大乐趣。

“画画是一件极其美妙的事情,如果没有让人从心底里生出喜欢的感觉,那画出来的作品也传达不出美妙的感情。”喜画风景和古建筑的廖明德,笑言也有自己的“小目标”。他盼着将竞秀公园的美景一一展现,也盼着能到“涟漪夏艳”的古莲花池画一画水心亭、水东楼和寒绿轩,画一画东塘的红莲和西塘的白莲,“画画,我只为我心中的热爱,我只想不断在我的画本上留下最美的一页。”

苏溪这座书院超牛!

在苏溪历史上,曾有一个人和一座书院,影响深远。

石一鳌 (1230~1311)
字晋卿,号幡松。义乌人,宋末元初理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在自己开辟的一所名为“讲岩”的书院讲经授徒、著书立说。用今天的话说,他一生的事业主要就是办大学、当校长(山长),日常工作就是讲课、做学问。围绕着他和他的讲岩书院,可以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以他和讲岩书院为中心的“朋友圈”,超牛。

苏溪史上超牛的“朋友圈”

这个苏溪历史上超牛的“朋友圈”都有谁呢?

首先就要说他那两位响当当有明确记载的得意门生——王龙泽和黄溍。

王龙泽

在我国1300多年的科举史上,义乌籍高中进士者数以百计,而这当中最优的还数南宋的状元王龙泽。在王龙泽拜师求学、追求功名的过程中,目前只有石一鳌与他有明确而密切的师生关系记载。

王龙泽 (1246~1294)
南宋最后一场科考(1274年甲戌科)被钦点为春榜状元。除了师生关系,王龙泽还是石一鳌当年的恩师王世杰之孙。

黄溍

黄溍 (1277~1357)
元朝唯一的一名义乌籍进士,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被列为元代“儒林四杰”之一。据《义乌县志》明崇祯刻本“甥黄溍铭其墓”之说,黄溍是石一鳌的外甥,他自弱冠后受业于石先生十多年。在此期间,黄溍的好友列表里还有书画名家赵孟頫。

由于石一鳌不遗余力地弘扬徐侨之理学,而使“徐氏之传不终寥寥也”。在以徐侨为首的宋明理学浙中一系的道统中,石一鳌是王世杰弟子,徐侨的再传弟子。后宅人叶由庚与石一鳌之师王世杰为同门,被宋濂评价为“婺传朱熹之学而得其真者”。石一鳌属于朱熹理学在义乌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晚年他潜心研究《易经》,著有《五言总论》十卷等。

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明代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名震域中的文史学家、名动天下的一代忠烈王袆,历任翰林编修、监察御史等职的杜门书院开创者傅藻,还有义乌元明两朝史上名人傅烁、金涓、朱廉等都是石一鳌的再传弟子。

石一鳌所在的时代,是义乌文风鼎盛之时,义乌成为理学传播的重要一支,文章名人辈出。义乌历史上中进士者约200人,仅石一鳌在世期间中进士者近半百。

盛况空前讲岩书院

“讲岩”是石一鳌创办的一所书院。其办学规模有多大?黄溍曾不下三次写到“讲岩”的办学盛况。在《墓表》中写道:“负笈而至、执弟子礼者虑数百人。”他为同门师兄、浦江籍蒋朋龙写的《蒋君墓志铭》中再次提起:“闻先生当宋景定、咸淳间,执弟子礼者恒数百人。”宋景定、咸淳,也就是公元1260到1274年这15年的时间;恒者,经常也。显然,这“恒数百人”汇聚于“讲岩”。

在《饶州路儒学教授许君(熹)墓志铭》中,黄溍又写道:“异时处士兄弟从乡先生石公游,有隽声。后二十年,复遣君兄弟受业石公之门。”东阳有一许氏人家,父子两代4人先后受业于石先生。石一鳌在学界的影响力,“讲岩”书院办学之盛、“名校”之口碑可见一斑。

三百以上方可称数百。有数量才会有质量,有质量才能出精英。如此众多的优秀弟子汇聚门下,出个状元是幸运也属于情理之中。

据《义乌县志》嘉庆(1802)刻本卷十四之“人物传·文学”之“施郁”条目,施郁(字景文)与其父兄弟的孙子施南一两人同于南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1268)高中进士。当年同榜中进士的,还有朱丹溪的堂祖父朱叔麒。施郁、施南一之前都曾与石一鳌一起担任文学教授(开门授徒)。

施郁、施南一是“讲岩”书院有史料记载的两名担纲教师。此外,在受业于石先生十多年的过程中,黄溍也应该参与了“讲岩”书院的一些事务。施郁、施南一及门生黄溍卿等同道才俊的合作支持,为“讲岩”书院的发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黄溍看来,石一鳌最为时人所推重的是举业经验。对于王龙泽的状元及第,黄溍在《墓表》中这样解读:“然自秘臣君(王世杰)以来,惟用举子业相授受,故先生之门,名贤书升学馆者相望。其高弟或据乙科,最后榷货君(王世杰)之孙龙泽,遂为咸淳甲戌进士第一。”石一鳌在授业过程中传承了其先师、徐侨弟子王世杰的教授方法,把侧重点放在了“举子业”上,淡化了单纯理学思想和研究心得的传授。“名贤书升学馆者相望”现象的出现,说明“讲岩”俨然已经成了当时各种理学思想观点与“举子业”信息的交汇中心。

从办学规模与成就上看,“讲岩”是南宋末年我国书院中的“巨无霸”,是义乌乃至我国书院文化的一座高峰。

盛名“讲岩”今何在

这座声名显赫的讲岩书院就在苏溪!

“讲岩”既是书院名称也指其背靠之山名。据嘉庆刊本《义乌县志》载:“讲岩,县西北三十里苏溪,石氏一鳌讲学处。”那么它的确切地址又在哪儿呢?

曾有人猜想,当年的“讲岩”会不会就是苏溪水流过,环境优美的水竹洞天(滴水岩公园)?

其实不然,滴水岩对古人来说山水条件并不理想。该区域山势陡峭,要构建容纳数百人的书院,山上、山下都没有可建设大型建筑群的开阔地。原先自东往西过来的酥溪到达滴水岩区域后,急拐弯向北,溪面变窄水流加急,切割了滴水岩与溪东农田、村庄的连接。若该山体上曾有大型建筑群,如今也应留有建筑地基遗址。

而查阅旧县志的“图说”“舆图”就不难发现真正的“讲岩”之所在。

崇祯县志

康熙县志

雍正县志

现存的明万历、崇祯,清康熙、雍正等《义乌县志》诸刻本,都在苏溪所属的“龙祈乡”舆图中明确标注了“讲岩山”的位置:在苏溪蒋宅与新院两个古村的中间地带。

据《苏溪蒋氏宗谱》,宋宝佑年间(1253-1258),蒋默,字静之,任大理寺评事。后游学义乌酥溪,观讲岩山松柏青翠碧水环绕,遂创居苏溪蒋宅,为义乌苏溪蒋氏始祖。公元1260到1274年期间,正是讲岩书院门生数百人期间,蒋默游学酥溪应当就是在讲岩书院。

苏溪镇新院村老支书蒋永珩曾回忆,他小时候在今“新院小区”位置仍是很大一片山,断断续续、大大小小的山岗相连。今天的人民北路就是穿过山岗而筑。在上世纪40~50年代,这一带还有许多嶙峋的岩石,有的块头非常大。山岗中有很多需数人才能合抱的粗大松树,这些树木已在1958年左右被砍伐。

当年这片山脚下的开阔地乃是绝佳的构筑书院之地:背靠“讲岩”山而朝南,采光充分,地势上具备了容纳大型建筑群的条件。南面的苏溪镇的母亲河酥溪自东向西缓缓流过。这段溪流不仅为“讲岩”书院提供了取水、洗涤的方便,也阻挡了鸡羊牛马、闲杂人等随意过江,环境更加清幽。

现今地图

根据古地图,对比今苏溪镇的卫星地图,“讲岩”的大致区域就了然于前了:讲岩书院地址应大致在今“苏溪江北综合市场”至“新院小区”附近的开阔地带。

来源:中国义乌网
编辑:许小丹

【重走信息长征路之走进瑞金 “十七棵松”见证革命古村落通信巨变】巍巍青松,亭亭如盖。

从瑞金县城驱车30分钟,记者赶到了华屋村。这座小村子位于江西瑞金东南部,与福建隔山相望。因整个村子的人都姓华,故称华屋。它还有一个别名——“红军村”。

八十多年前,华屋村仅有43户人家,但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红军。1934年,17位华屋村的青壮男子马上要随军长征,他们面容稚嫩,最小的只有13岁,最大的也仅有20岁。出发前,17人相约到村后的蛤蟆岭上,每人种下一棵松树,约定革命成功后再一起回来看看……然而,八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松树早已高耸入云,17位红军壮士却再也没有回来。“十七棵松”的故事感人肺腑,闻者伤心,听者流泪,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这座村子探访,看看那些革命先烈的后代们如今生活得怎么样。

华屋村后山的红军烈士纪念亭旁,十七棵松已经高耸如云。

从无到有,红军村一步跨入信息时代

在村口,记者见到了85岁的华从祁老人。他是村里最“有名”的人,因为他是“十七棵松”英雄之一的遗腹子。85年前,他的父亲华钦材任黄沙区宣传部长,为做表率,他毅然抛下已经怀孕的妻子,随军长征,不久便壮烈牺牲。华从祁回忆称:“五六岁的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别人有爸爸?可我没有?妈妈说,去后山看看松树吧,看到松树就像看到爸爸一样。”从此以后,华从祁就经常去后山看着松树发呆,看久了好像真的感受到爸爸还在一样。

跟小时候的苦日子比起来,华从祁老人更爱说如今的好日子,几次用浓重的赣南方言感谢国家、感谢党。

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华屋村成为首批获益的革命老村。华屋村主任华盛告诉记者,政策落实后,华屋村的泥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们从60年的土坯危房里搬到了三层小楼上,村里的水、电等基础设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通信服务。

华屋村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房子早已破败不堪。

华屋村村民们在2015年元旦住上了新房,而在新房施工阶段,中国电信江西瑞金分公司就同步开始了网络升级。新房入住前的半个月中,瑞金分公司的十几位员工在华屋村加班加点,终于赶在村民们入住新房前,连夜开通了百兆宽带,使得华屋村一跃进入了宽带世界。谈起五六年前,华盛感慨万千:“以前村里也有基站,可是那会一年收入才两千多块钱,我们连电视都买不起,哪里用得起手机和宽带啊。”

“为了不让革命老区、尤其是烈士后人被排除在信息时代门外,中国电信瑞金分公司根据集团扶贫政策,针对华屋村采取了扶贫优惠措施,以最为实惠的价格为村民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瑞金分公司总经理何荣胜告诉记者,“2015年以后,村里越来越多人家就开始用上电信服务了。”

与此同时,华屋村也结合自身特色,制定了产业发展策略,村里的蜂蜜、大棚蔬菜、茶油、毛竹、旅游产业逐步发展起来。借助中国电信铺设的高速网络,华屋村在村口打造了一个互联网销售点,由一些对电商感兴趣、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发展农村电商。网上来的订单都会集中在那里处理。比如有客户想订购茶油,电商点会给村民们发信息,谁家有茶油就会马上送到电商点打包配送。这彻底改变了以往靠村民自己找销路的模式,产品销量显著提升。如今,华屋村的多数农副产品和土特产都已经实现了网上销售。

此外,华屋村也成立了专门管理民宿的机构,通过在线模式统一对外销售,客人预订后再统一分配到村民手中。

在华屋村清一色的小楼外墙上,随处可见中国电信的设备。

如今,华屋村一改贫困如洗的局面,村民们的腰包也都鼓了起来。2017年11月,华屋村最后一户贫困户脱贫摘帽。华盛告诉记者,2018年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1000元,相比2013年人均2300元的收入,翻了4.7倍。村民们的生活品质可以说一日千里。
从有到好,老区人畅享数字生活

华盛的爷爷华桃生也是“十七棵松”英雄之一。爷爷走后几年,华盛的爸爸华丕财被过继到华桃生名下。像这样的情况,华屋村比比皆是。记者在华屋村历史陈列室里看到,由于当年战争创伤严重,村里男丁稀少,甚至出现了一名男丁被过继到三位烈士名下的事,即“一子养三房”。如今,华屋村共有119户人家,几乎都是烈士后代。对于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红军村,中国电信瑞金分公司力求将服务做到最好,希望以自己的专业为烈士后人们尽一丝绵力。

华盛家门口“光荣之家”的牌子说明这是烈士后人的家,这样的牌子在村里比比皆是。

在华屋红军祠的大门口,记者看到了“瑞金电信信息化合作共建村”的牌子。这个牌子意味着中国电信在华屋村的信息化之路上承担了主要的工作。华盛告诉记者,如今村里绝大多数人家使用的都是中国电信的产品,而且速率普遍提到了200兆。

村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电信的服务非常到位。村里新建的楼房都是三层,为了让村民们家里的无线信号足够好,瑞金分公司的技术人员们为有需要的家庭每层都配备了无线路由器。华盛的小儿子常年在外读书,最近回家看到家里竟然有三个WiFi信号,直呼比城里还“土豪”。

华屋村新房入住半年后,首批开放了120间民宿。华盛称:“当时需求特别大,住宿的客人都是要上网看电视的,那个时间电信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辛苦了一个多星期,帮我们的民宿全部配好了WiFi和IPTV。”而且全村的WiFi采用了无感知切换,客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随时接入WiFi,“跟五星级酒店一样”。

瑞金分公司还与华屋村共建了电子阅览室,让更多村民可以闲暇时候看书读报,提升知识水平。

瑞金分公司叶坪支局长曾瑞玉没事经常会去华屋村跑跑,看看村民们有什么需求。“老人们爱看电视,但是很多人不会操作IPTV,我们就挨家挨户去教,教会了为止。”如今,村子里八十几岁的老人们切换起IPTV来,都能得心应手。负责华屋村维护的电信工作人员,定期到村里查看村民们使用服务的情况。“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电信的人员就赶来了。现在跟村里人都熟了,老老少少都认识。”说起瑞金分公司的服务,华盛满口称赞。
*

*

*

如今,随着包括电信服务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华屋村正大步迈入新时代。村民们不单收入提升了,村里劳动力外流的现象也逐年改善,更多年轻人选择回到华屋村。瑞金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星告诉记者,下一步,瑞金分公司还要加大在华屋村的信息化服务力度,将在信息化办公、村务公开、党建信息化、智慧旅游、VR、AR等方面与华屋村深化合作。如今的华屋村,已经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曾经闭塞、贫穷的革命古村落正焕发新的生机。而在整个瑞金,相信随着中国电信进一步深耕信息化服务,这座拥有70万人口的革命红都将迎来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郭庆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中国A股估值分析之京东方A2022年10月20日,京东方(BOE)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京东方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就是以显示屏幕为核心融合物联网
  • 【精華辣鍋】上選四川乾辣椒與花椒,選用10多種材料,配成了外圈的一鍋正宗川渝風味【四喜牛肉】雙椒+原味+酸菜+藤椒,四種口味拼盤,採用新鮮小黃牛肉現片成肉,經醃
  • 人美条正篮球打得好常在篮球场上能够见到,但由于是我的独立关注,以至于和任何一个中学同学聊起这个人他们都不记得,毕竟我们都是低年级,大多数人只关注同级班花。我破防
  • ”一名在弓箭公司工作了28年老工人匿名表示,能源价格的飙涨正在产生影响,发生的速度之快令人担忧。在德国,最大的卫生纸制造商之一Hakle也宣布,由于“历史性的能
  • 老有人问我有没有周边[并不简单]这不就来了我工作室推出一系列周边可选择定制款孤品周边+定制符 buff叠满 直接起飞[开学季]现还在定制阶段微博、小红书各抽前三
  • [笑而不语]今天看到测评君发了实测数据,官方宣称这个手机是“满帧战神”看样子这次优化做的确实不错,测评君实测结果也跟官方宣传的大差不差,价格如果合适的话肯定直接
  • 专家:碰撞后电动车比燃油车易起火 尽管目前事故原因待查,但明星驾驶的特斯拉在碰撞后起火,这再度引发了公众对于电动汽车安全的担忧。林伟表示,像林志颖这起事故
  • 对于小妖女来说,一天股市的涨跌并不重要。对于小妖女来说,一天股市的涨跌并不重要。
  • 改造的过程中我们就发现,不止于大型完整成衣的改造,除了他们,我们还有很多坏掉或者破旧的衣物,可以加以利用起来,特别是我们这类型的服装高级定制店。我们作为服装定制
  • 每一日你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过去了一天,所以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凡是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帮不到自己的凡是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帮不到自己的昨晚多
  • #玄学大师李亮德##王源##不可辜负的美食##不可辜负的美食##今天有啥好笑的##情感语录#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即如来藏妙明心元,离即,离非,是即,非即。用道心
  • ”胡聚聚对于“超级工厂”所带来的便捷与成效赞不绝口,“但‘超级工厂’不一样,生产和销售一辆电动车的所有环节、负责人,都在一个大棋盘上,我们能将市场终端销售情况发
  • 昨天公司来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子来面试前台,她说:“工资到底是8000还是10000,能不能说清楚一点。” 女孩说:“真以为自己开个公司就很牛了,我离开可以,但是我
  • 32、我们都要学会把悲伤写在日记本里,然后一把火烧掉,把快乐,每天都翻出来炫耀!33、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力量的人,相信这个世界会因为有你的存在而更好!34、
  • 然而这几年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加之疫情期间连回家和上班都成了问题,让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当时的选择是不是错了,所以决定先休息一段时间看看”。“本来计划着熬过这段疫情
  • 价格相当于人民币20块左右,比较亲民,味道不错,同事说非常喜欢,也不枉我们走了那么久过来,想到那坑爹的1.3km真是哭笑不得[笑cry] 龙婆培是一位难得的高僧
  • 】具體幾天后再說(一輩子了)(為什麼你新搞的兒子有名字而老閨女沒有?)是兒子 大概是叫HARDE了(?
  • #旷野小卖部[超话]# 挂二卖贩子[微笑]从别人那里下单高价出,就开个链接,货也不是你的,这是干嘛啊[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微笑]大家要买专辑的时候,
  • 可如今被育儿内卷的家长,也分好几种,你不妨对号入座一下:第一种,感受到内卷,但有自己笃定的计划,坚持着自己的育儿节奏;第二种,感受到内卷,压力变动力,身体力行投
  • 《我愿你》想把天底下最好的祝福都赠予你21年的生贺曲可能今年也来不及发了希望有一天可以有机会发出来[心]我愿你付出的善良,被回以温柔和微笑我愿你可以不坚强,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