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术的神秘功效从何而来?#道教知识#

《道法会元》卷一开宗明义主张:“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强调道为法术根本。

在理论上,法术是道的一种功能、一种运用,它之所以可能实行、可以取得种种神秘功效,都是由道的能动而灵变不测的本性所派生的。

道为法之体。而这“体”,本身便是灵变不测的,一方面是原于道是推动一切变化、赋予一切存在物以存在可能的宇宙根源;另一方面,道本身又是神。

《老子想尔注》曰:

“一者,道也。”

“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由此奠定了道、气、神的统一。

道,散开成气,聚形成神。

这道,可以有无名、自然、虚无等异名,实质上即是具有多重玄奥的性质。道是生成一切的、终极的实体,一切变化都源自于它。

这就是道教将道作为一切变化之本、法术之体的根本原因。终极的道,又是灵变不测的神,或是说形成各种神灵的依据。

神变无方,其本仍在道,所以神人所传的法术,大本大原,仍是大道。

白玉蟾《道法九要序》:“法也者,可以盗天地之机,穷鬼神之理,可以助国安民,济生度死。本出乎道,道不可离法,法不可离道。道法相符,可以济世。”

道是法的根本,法是道的操作技巧,道的施行要通过法来实现。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

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会道。以术来体道,关键在人的修道。

然而,人如何能够修道?其可能性在哪里?依历来的说法,即在自身。

祖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一在天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中身。都皮里悉是,非独一处。”

依此说来,道是弥漫于太空,包裹天地的,但又常常往来于人身。

晋代更加强调一就是道,也是神,本来常居于人身三丹田。如葛洪称:“余闻之师云,人能知一,万事毕,知一者,无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无一之能知也。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日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金沈羽浮,山峙川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存之则在,忽之则亡,向之则吉,背之则凶,保之则遐祚罔极,失之则命彫气穷。”

这里的一,是人格化的神灵:“一有姓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或在人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守玄一,是长生之道,又是神仙变化之道。人身得化为仙,主要靠牢守三一。守三一,即守炁,亦即守神、守道。既能守道,则具备各种法力自不在话下。

这一道,道法理论中又强调它与心为一。

虚靖天师曾说:“夫心者,万法之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或曰真君,以其帅长于一体也。或曰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或曰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用之则弥满六虚,废之则莫知其所。其大无外,则宇宙在其间,而与太虚同体矣。其小无内,则入秋毫之末,而不可以象求矣。此所谓我之本心,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也。然则果何物哉?杳兮冥,恍兮惚,不灵验可以智知,不可以识。强名道,强名日神,强名曰心。”

在法术的行持中,由法师之心主宰一切。所谓存想思神,主体为“心”,所谓神洋洋乎在其左右,有由炁所化的说法,但炁由意使,意念所在便是神,意念之本仍是心。

心道本一,于是道、法之间方能融浑无间。法师在坛上的以心使身,以心运法,便与行道统一起来。道在我身,修炼之后,明其道,合其道,于是便有了种种法力。

如此说来,法的一切功能根源于道。法的表现为有形、显明,其背后却隐藏着无形、幽微的大道。

所谓法行先天大道,义即在此,然而此道却在身中,为精气神所化。

王惟一《道法心传》曾云:“法何灵验将何灵?不离身中精炁神。精炁聚时神必住,千妖万怪化为尘。”精气神相聚成丹,而丹之功力,便可祛妖邪,驱雷雨。

自然,所谓道体法用,并非仅仅明道即可,而只是指其大本大源。至于行持方法,尚须讲究,法术皆为方法,行道须以一定的方法来体现。

南朝宋陆修静云:“法者,规矩之谓。总称曰法。规圆矩方,万物从之得正者也。”

因此,法无道不灵,而道无法不行,所以宋代的道法理论称:“师曰有道中之道,有道中之法,有法中之法。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万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掐诀、念咒、书符。外此则皆术数。”对于符咒诀步及其他行持方法,仍须规定明确,操练纯熟,方可施行。 https://t.cn/Evk4evd

#仙道贵生# 【太上老君十四字养生诀释义】这幅联语刻在古楼观说经台老子祠大门的《道德经》碑石之侧。上联右上角标明‘太上老君作’。其中有七个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余辞书都无从查考。但根据道士相传,上联读作‘玉炉烧炼延年药’,下联读作‘正道行修益寿丹”,属道家关于养生修炼的联语。兹按照字的构造,结合道家修养丹法,试作探讨释义如下:


字义:此字是珍贵之意。家有珍贝为宝,天有日、月、星三光为宝,人有精、气、神三品为宝。相传老君对修炼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会意身内有宝,珍贵如玉。常人因凡情萦扰,恣情纵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经》第七十五章中说:‘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为人生由于有分外贪求,造成烦恼妄想,不觉轻失珍宝,以致疾病天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宝,恬淡世情,积精累气,以求长生。


字义:是冶炼的器具。道家的养生炼丹有两种:采外药(草、木、山石、银、砂),安炉立鼎,以柴薪烧炼者为外丹,而此字是指炼内丹而言。从字的构成应理解为:以人身固有的精、气、神,经过阴阳交会的作用,就可以炼就养生的真丹,即内丹。

道家《丹经·悟真篇》开头就写道:‘先把乾坤为鼎器,次搏乌兔药来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炼丹的鼎器,也有炼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关于修养的基本方法。


字义:按张道忠注释:一、内、火。一者,坎也,为水也,内者,是身内有水、有火也。不烧柴薪,用自己身内水火,自烧炼去顽矿,要其靖正,丹砂烧炼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药,便得长生不老之术也。这个解释,与道家修炼丹法经义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时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节到,寒冷至极,在天干为壬癸,在地支为亥子,在卦为坎,在四方为正北。按老君太极图意,阴极生阳,故曰’冬至一阳生’。四时运行,阴极生阳。水者万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阴极生阳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时,寝寐静极,真阳冲动,肾水沸腾,岂不是天一生水么?


字义:此字由‘木’、‘石’、‘士’组成。按道家阴阳五行的说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属,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经》中说:‘木为火之元神,金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

道家把物质中的金、术,水,火、土,喻人的肺、肝、肾、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变化。只有土属中央,旺于四季。金、木、水、火皆依于土。所以说。土能生万物’。道家《丹经》又称土为‘土斧’、‘媒聘’、‘黄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来招摄人身内的水火,使之归源,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元神、元精)。只有经过这样的提炼,真炁(气)才能正常运转。


字义:这个字由‘心’、‘命’两字组成。它含有延长寿命的意思。道家认为只有性(心)命双修才能延年益寿。所以《丹经》中说:‘只知修性不知命,这是修行第一病’。

修性就是修养心神,宁心静虑,使万念俱空,心旷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炼精气,慎房事、戒淫欲,求得精满气足。又因为人的心神和精气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心神不宁,精气必然耗损,损之又损,寿命定会短促。


字义:此字是由‘千’、‘万’两字组成。隐含依法修炼能够达到长寿无极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赋》有‘九窍通郁,精神察滞,延年益寿千万岁’之句。《宋书?乐志三》云:‘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庄子?在宥》载,广成子对轩辕黄帝讲养生之道时说:‘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千万’意喻长久,人如能依照老君养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养,就能身强体健,延长寿命。


字义: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组成。这个药就是内丹的元素。道家经典《玉皇心印经》中说:上药三品,神与气、精。

自、家、水者,即人体内之精液,为三品上药之源泉,故道家《丹经?悟真篇》中又说:‘人人本有长生药,只是迷途枉自抛,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药人不分贤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欲过度,以致‘药’源枯竭,多痍寿夭。因此,修炼家把清心寡欲、筑基、炼精,作为养生最根本的功夫。


字义:张道忠注:‘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并止为正,主者注也,注月为青,青者东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者为仙之本也。’张道忠的这个解释,意义还比较隐晦。按此字的组成及含意,与上联的玉字相对仗。上联的玉字是明示人知身内有精、气、神三宝,固守勿失,下联的正字,它是指人外行纯一,止于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与德、内与外的对仗意义。

‘青’,在五行为木,木为青色,在四季为春,在四方为东,属万物生气一方。又春为一岁之首,草木应春而生,枝叶青葱,隐含人循道养生,就能生机旺盛,如草木逢春。


字义:此字由‘人’、‘道’、‘寸’组成。‘人’指人体。‘道’指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寸’是小的长度单位,喻‘寸心’、‘方寸’,即个人的心。整个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离常理,寸步不违天道。

上联的炉字喻阴阳交会之理,而傅字则是教人修炼时要顺乎人身阴阳之道,使人常处于无邪思、无妄为的清静状态。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响,心神躁动,胡思妄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于非为,气血循环不轨,阴阳失去调和,心神离开生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静心神,革除邪思妄为.循道而行,返朴归真。


字义:此字由‘人’、‘法’、‘心’组成。‘人’还是指人体。‘法’是师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静经》云:‘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来是清静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欲章绕。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宁心澄虑,取法自然清静之意。修养家把此意称之为还‘本来面目’。又《阴符经》云:‘心生于物,死于物’。《定观经》云:’唯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为一’。《大洞经》云:‘静之为性,心在其中矣,动之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灭,心灭性现,如空无象,湛然圆满’。《道德经》第十九章云:‘见素抱少私寡欲’。以上讲的都是绝去私欲,养我常清之心。


字义:此字由‘至’、‘成’两字合成。‘至’是达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个字喻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和决心。以上各字已说明人身精、气、神的珍贵,阴阳交会的至理,心、肾,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诚心修炼,就一定能够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经》说:‘回风混合,百日功灵’。其意就是收视返听,经百日即可见修炼之效。


字义:此字由‘水’、‘天’、‘井’、组成。张道忠注:‘益者添也,满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长满不缺为湃也。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无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虚其心,实其腹,便是长生之根本也’。此解释基本符合老君修炼之法。所谓‘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虚极静笃时,阴阳交会,心平气和,只觉口内上腭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润百骸。

寿

字义:此字由‘在’、‘八’、’内’三字组成。”人”指道家的所谓真身(修养家称内产婴儿)。‘内’是指人身内的精,气、神就凝聚成一种结晶物。放道教《丹经?参同契》说金丹长成以后的形态是。类如鸡子,黑白相扶,纵广一寸,以为始初,四肢五脏,筋骨乃俱,弥历十月,脱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饴’。因它类若鸡子,所以便叫丹,又因为它长成以后,和婴儿一样,所以又叫做。婴儿’。但这时的丹在人身内,还没有成熟,似妇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内’即倩字。如果人身内成就此丹,便可长寿在望。


字义:此字由‘九’、‘真’组成。‘九’喻炼功长久,‘真’是真实之意。此字古字汇中虽无从考据,但含义并不怪异,如泡制中药就有‘九蒸九晒’之说。这和修炼家所说修炼功成时,‘九转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经》中说‘三千功满’。所谓‘三千’就是三千天,将近九年。这里的‘九’,不能理解为绝对的九次或九年,确切地说,‘九’就是‘久’的谐音,隐喻长久不断修炼。比如炼金,次数愈多,纯度愈高。‘炼丹’也必须是久修久炼,真丹才能炼就。

人们知道,道家的养生修炼,是为了清心寡欲,凝神静虑,保持血气调和,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使生命延长到应有极度,避免夭寿的目的。道家把养生修炼叫做‘炼丹’。丹有内外之分。简言之,内丹就是自身的修炼,外丹就是经过提炼的药物,服之可以保健。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自身的修炼。用科学的语言说,自身的修炼是延年益寿的内因,是根据;服用保健药物是延年益寿的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故道家把自身的修炼放在养生的第一位。

这幅联语概括了道家养生进行自身修炼的基本内容。上联:‘玉炉烧炼延年药’,意思就是,‘延年药’这个对于人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不须外求,自身就有原料,就有最好韵冶炼炉,可以烧炼出来。意义既深刻又易懂,一语道破了道家修炼的奥秘。下联:‘正道行修益寿丹’。‘益寿丹’与上联的‘延年药’意思基本相同。‘道’是方法,也可作‘规律’解。 ‘正’是区别词,与。邪’对立。‘正道’就是正常的方法或固有的规律。“行修’含有下苦功夫修炼的意思。这一联的意义,就是按正常的方法下苦功夫修炼,就能炼就益寿的真丹来。这里还须指出,上联的‘烧炼’、下联的‘行修’是这幅联语的关键所在,必须理解其重要意义。养生的道理纵有千条万条,但炼功深浅程度全在自己,因之取得的结果也是各不相同的。

文章:任法融
来源:北京白云观

#中国道教那些事儿[超话]#由凡入圣的修行法门:始于《感应篇》, 中于《玉皇心印妙经》, 终于《清静经》

本文摘自萧登福教授《从感应篇、清静经等书看道教的修炼法门》,是为萧教授个人的一家之言,谨供读者参考。

一个宗教不能没有修持法门, 但道教的修持法门过多, 且离散无序, 在今日好简恶繁的功利社会中, 须有人来简化其修持次第, 循序诱导。如无人来加以综汇整理, 初学者将难以入手, 也无法吸引信众 。今将之综汇整理, 其较适合于今日社会者, 似乎有下述经典及修持方式。

道教修持法门的第一层 :
——以《太上感应篇 》等劝善书来积功行善, 进而诚意正心

修持在次第上有先后之别, 在内容上有浅深之分, 在实践上有难易之别。有初门接机之法, 有较深的修真悟道之门。在接引信众上, 笔者以为应以 《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劝善书, 为接引初阶之门, 用来培养善心, 端正心念。

上述的经典, 不仅是劝善书, 也是修行法门。而前二者《太上感应篇》及《太微仙君功过格》影响最为深远。

善与恶, 本来是相对, 且是抽象的概念, 难以去计数的 。而《太上感应篇》, 却努力把善恶事情具体化, 分别列述善 、恶事, 方便于区分, 也方便于遵循。

《太微仙君功过格》则把善恶功过数量化, 按照事情的轻重, 予以不同的点数;每一件善事依其事情大小加以区分, 由半功、一功, 至百功 ;恶事亦依其大小, 由半过至百过;然后加以计数。积累年岁, 可以自行统计所行善恶点数, 并由此而知自己功过各多少, 甚便于民众奉行。

《太上感应篇》讲善恶感召与天神降赐祸福吉凶,《太微仙君功过格》在计数所行善恶功过之多寡 ;一属理论阐扬, 一则倡勉力行 。

由于《太上感应篇》、《太微仙君功过格》、《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等劝善书能跨越道教的界限, 普被佛教及儒生所接受, 所以道教今后的修行法门, 应以这些书为基, 来培养信众的善心正念。

道教修持法门的第二层:
——修性与修命的“养形 ”法门

在信众建立善心正念后, 接着进而以《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 、《悟真篇》等, 由修炼精 、气 、神入手, 来 “养形 ”。并进而以《清静经》及 《老》、《庄》哲学等由清静无为, 无所得入手, 来 “养神 ”。

养形可以以内丹为主, 以外丹之养生药物为辅来进行。

内丹修炼之书甚多, 较合适于近代人好简要求的, 约有《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 》 、《悟真篇》等书 。《悟真篇》和《周易参同契》相同, 都是隐语太多, 较隐晦, 不适于初学。初学者, 可以由《玉皇心印妙经 》、《太乙金华宗旨》入手, 以此为基 。

道门修持的最高境界 :
——由 “有 ”返 “无”, 弃物入道的 “养神 ”工夫

《玉皇心印妙经》、《太乙金华宗旨》、《悟真篇》、《周易参同契》等内丹修炼之说, 虽也分性功、命功, 但毕竟都属于“养形 ”之书, 以金丹为可成, 有果可得, 有道可证 。仍不免落于 “有 ”中, 不能合道家所特别强调的 “无 ”。

“有 ”为养形, “无”则是养神。养神之书则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老子》、《文子》、《列子》、《庄子》等书。

“清静”一词, 源自 《老子》。在修持上, “清 ”是不染杂, “静 ”是不起念。

《清静经》的修持法门, 是综汇周世老庄思想而来的。《清静经》的 “内观于心, 心无其心, 外观于形, 形无其形 。”是在论述 “我 ”之存在, 是由 “形 ”与 “神 (心 ) ”二者组合而成;但向内观照, 就会发现 “心”由思想所组成, 思想由 “意念 ”而来 。人之意念刹那生灭, 人之思想亦变化不居 ;所以是 “心无其心 ”。

万物由道生, 因聚散而有生灭, 身、心、物既皆非吾有, 便不可执着于以 “无”为 “有” 。《清静经》因此而 “观空以空, 空无所空;所空既无, 无无亦无;无无既无, 湛然常寂。”此句乃是在论述修道之方。

修身行道, 在于灭损情欲以增道心,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的道体。无为即是不着于心 、不着于物, 顺道体之自然;即是 “无无亦无 ”, 与道契合的境界。

易言之, 可以将道教的修炼法门, 归结为 “有 ” 与 “无 ”两种不同修炼方式, 或称之为 “有为 ”与 “无为 ”。而这些道教的修炼法门中, 笔者以为可以始于《太上感应篇》,中于《玉皇心印妙经》, 而终于《清静经》。《太上感应篇》以兴善, 《玉皇心印妙经》以养形, 而《清静经》以养神, 还归大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权志龙[超话]##权志龙正式退伍##权志龙,花一开就相爱吧# D-21[给你小心心] 【权志龙纹身】【权志龙ins】【权志龙无题】【权志龙发型】【权志龙图片
  • 一晚上漫无目的的闲逛在自我否定和自我安慰中纠结长大真的一点也不好我其实一点也不坚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不满足于现状真羡慕那些目标明确的人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
  • 我是慕强的,我不敢说其实你受得苦难我都一边心如刀绞一边为你庆幸,你既然如此有野心要主宰你的生命,那你就在别人瑟缩的烈火里修炼直至涅槃,你目前拥有的一切“真爱和自
  • 朱永盛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背弃入党初心,丧失理想信念,手握公器,心怀私欲,将公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其行为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构成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且在党
  • 没看过,怎好说你在这城市待过…】#我在惠州# 惠州的夜,美在醉人的山水中。愿在惠州追梦的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 [三三蹦跳]麻麻希望饱饱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只要你开心麻麻就可以了!是你告诉我冬天恋爱最适合因为爱情可以让人暖和我可能不知道 爱情原来也会老迷迷糊糊跟你在冬
  • 可能我就是那种对任何人事物都没办法达到“恨”这个程度的人吧,在我的世界大概所有事都“whatever”这样,也挺好的不是吗~ 现代人的生活好像是松懈下来事情就以
  • 我只是一个快到一年的新粉,认识熊的时间永远就这样有限了下来,但我希望我对熊的了解能不比任何人少,对熊的支持也一直都在。熊微博下的热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一路走来
  • !如果真的想挽回自己的婚姻,那么一定要从改变自己开始。
  • 一段感情也好,一段婚姻也罢,女人可以付出,可以牺牲,甚至偶尔的迷失自我,但却绝对不能不留后路,而对于男人来说,他们最惧怕的后悔就是一笔经济账。#怎么挽回前男友前
  • 我现在才发此微博似乎有点晚了,但我是刚看到了网友的评论留言感到心中五味杂陈才有感而发的,感谢网友们,你们到处查找我的信息,你们为了挽救我这样一条卑微至极还与你们
  •         你还在寻求各种各样的人生意义,你不了解这个事实: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看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是你的每日功课。
  • 印象很深刻的是看到一个送机的视频,你结束了韩国国内的行程,独身一人到机场为了与远在日本的队友会和,看着你单薄的身影,真的既心疼又被你鼓舞。舞台也好、艺能也好,都
  • #李承协[超话]#✨#nflying[超话]#✨#摘星诗人李承协# 【推特】190913 官推更新李承协相关[#the call2#]大韩民国最棒的artist
  • 他是那么优秀,他的品行和性格我都看在眼里,我自认是一个很会看人的人,所以我会相信我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东西——他的温柔,他的负责,他的勇敢,他的感性……我希望他一
  • )自己其实超喜欢纹身的以前在手背虎口那边纹过很喜欢的一个人的姓惹后来洗掉了[允悲]然后在今年的二月底去陪朋友纹了自己就按捺不住了隔了一周之后就跑去纹了不是冲动自
  • !分享一下刚开始1️⃣ 一起出去吃饭突然发烧39度不小心 睡着了 一两个小时 脚酸了 动都不敢动2️⃣ 知道我喜欢独角兽 偷偷给我准备了个独角兽的蛋糕[心]3️
  • 我军使用火炮数量最多,同时也是单日弹药消耗量最大的一场夺城大战,是发生在49年1月的天津。在这次战役打响前,天津守军已经忧心忡忡,作为城防司令,48年底陈长捷便
  • 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珍惜在你每一次難過,傷心時都陪伴在你身邊的人。層次越低,越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 择善人而交好人,择善书而读圣贤,择善言而听中言,择善行善而终善,善良是人生舞台最动人的旋律,如湛蓝的天空,干净通透,如开在红尘岁月中的兰,散发着宁静与淡泊,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