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和意识

这本书开篇一大段内容都在讨论一个乍看相当抽象的内容:真的是我们看到可怕行为时激活的大脑区域让我们感到恐惧吗?

如果你关注了任何神经科学领域的科普文章,那么可能听说过杏仁核这个词,它是大脑皮层下面一个杏仁形状的组织,是大脑的“恐惧中枢”。吓唬一个人(或者实验室里的小白鼠),杏仁核就会被激活。

这导致了一波围绕大脑组织这个小突起内部恐惧感受的报道。但在勒杜看来,这并非幸事,因为我们根本还不清楚杏仁核处理的信号是否是能被意识到的。

相反,勒杜更喜欢用“存活中枢”这个称呼,因为能够清楚确定的是,杏仁核与应对威胁有关,但不清楚这项活动是否会直接产生有意识的感受。作为一种体验,恐惧在其他地方也会出现,可能产生自大脑皮质上层跟注意力、思考、想象未来和回忆过去有关的区域。

换句话说,假如威胁传递到了杏仁核,但是没有东西能感觉到它,你还会有恐惧感吗?在勒杜看来,你没有明确意识到的焦虑根本不算焦虑。

注:恐惧、焦虑和担忧有不同的专业含义。恐惧是与迫近的危险有关的感受,焦虑是对不确定的威胁的感受,担忧则是不安和反复出现的念头。

适应性潜意识与恐惧

无意识的存活神经回路与有意识的感受之间的区别不仅体现在焦虑中,在《自己的陌生人》(Strangers to Ourselves)一书中,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认为,我们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不是有意识的思维。

当然,潜意识的说法并不是什么新观点。弗洛伊德的著名论断认为,我们的潜意识是一片超现实的梦境,体现了压抑的生殖嫉妒和恋母情结。

威尔逊称作适应性潜意识的新的潜意识理论,则更加世俗平凡。适应性潜意识掌管着我们的生活,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指引着我们的行为。

我们所能感知到的心理活动,可能连冰山一角都算不上,或许只是那一角冰山上的一片雪花。

适应性潜意识的一个经典证明是诱导试验。如果你(向被试)快速闪过一幅图片,然后再快速闪过一个掩蔽刺激,被试无法有意识地报告他们看到了什么。你之所以知道他们不是有意识地报告,是因为当被要求猜一猜看到的是什么时,他们的回答比瞎蒙好不了多少。

然而,如果一开始闪过的图片是一张吓人的脸,潜意识的威胁回路就悄悄被激活了。尽管你或许无法有意识地注意到任何区别,但可以观测到行为反应,例如面部的肌肉运动。

这类实验指出,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都不是在我们每天的意识下发生的,而是我们有意识的思维完全无法获知的。

焦虑感来自何处?

如果威胁回路并不是直接能感知到的,那么它是如何影响我们对焦虑的感受的呢?毕竟后者明显是能意识到的。这里的情况可能是,虽然威胁回路无法激起有意识的感受本身,但可能触发其他心理活动,从而造成我们担心。

一种可能的方式是通过身体反馈。你感受到某种可怕的刺激,你的杏仁核和相关区域迅速做出反应,使心跳加快。你感觉到自己心跳变快了,而大脑把这解读为恐惧。

尽管身体反馈循环是一种很流行的理论,但莱登克怀疑这或许不是全部的解释。这种反馈太慢了,因此不太可能是从威胁回路到有意识的感受的主要通路。

相反,杏仁核有可能触发了大脑皮质上层区域的反应模式,让我们有意识地感受到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所感知为焦虑的那种感受,是我们没有直接感受到的威胁回路的下游效应。



尽管如此,威胁回路和恐惧感受之间的联系依然没有得到完美解释。正如上文讨论过的,威胁回路可能被悄悄地激活,而不产生任何明确的意识(尽管行为反应依然是可以观察到的)。相反,也有可能在根本没有激活威胁反应回路的时候感到焦虑。

很多时候焦虑所带有的那种恐惧感和持续不散的担忧,可能并不需要威胁回路来触发,可能纯粹是更高级的心理现象。因此,通过压制威胁回路来干预的方法,对这些情况或许并无助益。

威胁回路与抗焦虑药物

这个反应系统的分叉:无意识的威胁反应系统与有意识地感受到的恐惧,对我们应对焦虑的能力或许具有意义。

例如,勒杜注意到,制药公司在研发抗焦虑药物上并不总能取得成功。当对焦虑确实有作用的药物出现时,通常是意外发现的,而不是设计好的。

威胁回路与有意识的恐惧的分离,或许能够部分解释原因。在选择药物时,通常依据的是他们减少实验室动物恐惧行为的能力。然而,这样选出的药物,作用的或许是潜意识而不是显意识回路。如果目标是治疗有意识的焦虑感受,这种方法可能没多大帮助。

暴露疗法

这种观点对于提高疗效或许也有影响。暴露疗法是一种相当成功的战胜焦虑的疗法。它的做法是让患者面对他们的恐惧对象。如果他们感受到恐惧,但之后并没有发生任何坏事,下一次恐惧就会减少很多。莱登克注意到,大约70%的患者确实从暴露疗法中获得了一定帮助。

然而,并非次次都能成功。也可能出现无意识的复发,即之前已经断绝的恐惧,似乎毫无原因地故态复萌。压力或者创伤也会导致疗效减弱。

其中一个原因似乎在于,对威胁的记忆和对安全的记忆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神经回路。你一开始知道了威胁,之后又通过暴露疗法断绝了威胁回路,但这并不是擦除了最初的记忆,而是建立了第二个安全记忆,压制了之前的威胁记忆。就好像不是擦除了恐怖的图片,而仅仅是在上面新涂了一层颜料,而这层颜料在日后可能因为意外而脱落。

【非洲肺鱼基因组全面解析!是人类基因组13倍】
人类在诞生前,经历过四足动物的演化阶段,这一阶段对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目前已知还活着的、与四足动物最近的鱼类近亲便是肺鱼。

由西北工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联合解析了关于非洲肺鱼的首个完整且高质量的超大基因组。相关研究成果2月5日在线发表于《细胞》。论文传送门:https://t.cn/A65upkGN

【异常庞大的基因组和极高质量的组装】

“肺鱼拥有已知脊椎动物中最庞大的基因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未能解析成功,使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研究缺失了一个关键环节。”论文通讯作者之一、西北工业大学教授王文告诉《中国科学报》。

非洲肺鱼基因组也许在各种肺鱼中是最小的,但其基因组大小至少是人类的13倍,高达400多亿对碱基。因此,肺鱼基因组解析的工作量十分庞大,称得上是一项里程碑式的科学研究工程。

“要想解析这样庞大的基因组,必须自主开发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王文表示,该研究项目催生了两个三代测序组装软件NextDenovo和wtdbg.2.0,它们也成为了基因组学研究领域的通用软件。

“如此大的数据处理和比较还需要很强的计算生物学资源,以及敏锐细致的操控能力。”王文补充道,非洲肺鱼基因组不仅是目前解析的最大基因组,也是首个完整且高质量的超大基因组,染色体挂载率达到99%以上。“这样一来,基因组解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跃升,今后基因组领域的相关研究需要达到的标准也会有所提高。”

【肺鱼超大基因组之谜】

非洲肺鱼基因组为何如此庞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转座子。在非洲肺鱼演化过程中,LTR类转座子的大量扩增,经过数亿年持续插入原有基因序列,其基因组才变得如此庞大。

转座子又称“跳跃基因”,指的是一段很容易复制、插入且对基因起调控作用的DNA序列。

“通常情况下,转座子特别活跃,能‘跳来跳去’。”王文解释,“它是基因组变异的强大驱动力,所以也能为基因组演化提供可塑性。”

而非洲肺鱼之所以有大量跳跃基因仍保持着稳定的演化过程,是因为其同时演化出了抑制转座子在生殖系细胞表达的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其有害遗传变异的可能性。

此外,肺鱼基因组虽然是人类10多倍,但基因数目却与人类差不多,因此肺鱼拥有大量的超长基因。

神奇的是,肺鱼这些超长基因表达水平与短基因和其他物种的同源基因近似,这就体现出肺鱼演化出了高效转录这些超长基因的机制。

与此同时,超长基因的长度增长速率也比短基因低,提示肺鱼中基因长度的增长速度也受到了自然选择的控制。

“物种在进化过程中总会找到变异与稳定之间的平衡机制,否则可能早就灭绝了。”王文坦言。

【“三步式”演化特征】

解析基因组只是认知脊椎动物水生到陆生演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的第一步。结合多学科交叉思路和手段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非洲肺鱼在肺、四肢、脑等结构上都出现了与陆生适应性状相关的遗传创新。

王文提到,从原始辐鳍鱼类到肺鱼再到四足动物,与呼吸相关基因经过了三步演化,这也对应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呈现的三步式演化特征。

“第一步,气呼吸能力和空气嗅觉的分子基础在硬骨鱼类共同祖先中出现;第二步,肉鳍鱼的祖先中出现了更多呼吸相关基因和功能元件,使得它们的空气呼吸能力进一步加强;第三步,四足动物演化出了更多基因和功能元件从而具备了完备的空气呼吸能力,成功摆脱水的桎梏。”

图:非洲肺鱼基因组为理解脊椎动物水生陆生转变提供了重要桥梁。(课题组提供)

与四肢运动相关的功能方面,演化也呈现渐进式创新的特点,四足动物的肱骨与基部辐鳍鱼的后鳍基骨为同源器官,桡骨则可能从肺鱼和四足动物祖先开始起源,五指则从四足动物开始起源。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和抗焦虑密切相关的蛋白神经肽S及其受体在肺鱼和四足动物的祖先中共同出现。

与此相吻合的是,大脑的杏仁核也是从肺鱼和四足动物祖先开始具备相对成熟的多分区结构。研究人员推测,肺鱼和四足动物的祖先在对焦虑能力的处理方面可能具有更强的能力,以适应空气呼吸和陆地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干扰。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演化过程中遗传创新的一些新功能元件,在这样的基础研究之上,可能会结合仿生学和再生医学等领域增加一些应用层面的研究。”王文说道。
https://t.cn/A65upkGp

【指甲划过黑板的声音为什么会让人听着难受?】美国西北大学的科学家曾经做过实验,发现使人反感的声音频率大致在2000Hz~4000Hz之间。这个频段的声音会刺激人大脑中的杏仁核,使杏仁核将厌恶和恐惧等负面情感传递给听觉皮层,我们就会感到难受了。尖锐物划黑板等让人讨厌的声音大多属于这个频段,而这个感觉的来源可能是由于这个频段的声音与大型肉食动物啃食骨骼发出的刺耳声音有关。(内容来源:数字北京科学中心)#润禾健康科普#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萧琅炎上前,双手将人扶起:“天气寒冷,嬷嬷怎么亲自来了,有何事派丫鬟说一声,本王吩咐人替你去办。”   沈定珠垂了垂长睫,问:“那暗箭是谁射的,不管了吗?
  • ”“弟弟办事你放心,装的很隐蔽,一个的妞肯定发现不了。自从红翘出事后,我就总绷着一个弦,生怕自己哪天也着了道。
  • #G版纯原 AD Original Samba OG 复古经典轻便板鞋 口碑大厂出品 品控大底版型不断改良更新 全套原纸板楦头开发 确保原汁原味 完美呈现DUN
  • 于是,就会认定“不正常”轻则,活‮封在‬闭的自我意识空间里不‮自能‬拔,即是忧郁症,重则,完全失去‮我自‬意识,“我的‮识意‬空间”成为了公用,很多‮灵的‬魂聚
  • 我要给我产品完整的一生我就也得花大量精力去构筑他们所在世界的其他角色,因为那样美好的风景他们看过,那些美好的人他们遇见过。我不大会纠结爱不爱的问题没什么意义,要
  • (图/文 某某 白一帆)【注】:文章内的图片为编辑在“市场前线”真实拍摄图片,由于腕表的存货量都不多,所以不确保您过去后该款腕表还有现货,所以如果有需要,请提前
  • #微博影像年##家有时尚魅力角# 我总爱在这个小角落里逗留,阳光透过白纱窗帘洒在精致的化妆台上,银色的瓶瓶罐罐闪着光,让人心情大好。它是我整理和展示我的服装和配
  • 老师江苏沭阳人,号向康居士,字可贵,中国书画院院士,爱好唱歌和书法,造诣颇深……[赞啊][赞啊][赞啊][鼓掌][鼓掌][鼓掌][赞啊][赞啊][赞啊] 【
  • 后来疫情结束开学了,女孩和对象分手了,于是男孩就开始和女孩说话,并开始追求女孩,对女孩好,双方都很开心,在9月22日那天,女孩终于同意了男孩的追求,他们成为了情
  • 彼时,人们一定不知道,这个有着冗长且拗口、充满民族特色名字的男孩,在他35岁的时候,会成为阿根廷足球“新的王”。即便以马拉多纳为偶像为目标,梅西自己肯定也不会知
  • 愿世间所有的美好,都不如刚刚好,小满胜万全,小满即圆满;刚好遇见,刚好喜欢,刚好是你,刚好圆!”/#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人生最大的
  • 10/14 奇幻谷浪漫之旅~带着给晓箐准备惊喜的小秘密充满期待游玩的一天,小汪的幸福时刻是喂长颈鹿,我的幸福是知道倩倩和钰婧也在和我们一起玩,常老师的幸福时刻是
  • [蜡烛]世之最可珍重者,莫过精神。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 距离这个沮丧至极的520已经过去了两年,我还记得那天,功能中午上线了,约了大小领导线上会议 由APP开发进行插件化showcase,过程非常拙劣,让我如坐针毡。
  • 360452型号28.尺寸:22.5x14x4cm168780 更多细节: 【七夕情人节限定款】\n灵动童趣的双G苹果图案遇上Guccl经典双G标识,错落有致
  • #杨博文周边中转站[超话]#新音盛放TF四代杨博文拍立得原件自己拍的,唯一原件因为新音是换票,可以提供原位置的小票。因为我用的liplay算ccd+拍立得,拍下
  • 如何用诗词表达“我想你”元稹:“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白居易:“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唐伯虎:“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李清照:
  • 而短线的主力,由于控制筹码不多,有10%~20%的升幅即可达到坐庄目标,行情极难把握。白马股大部分是业绩驱动型的,就是说每当季报或年报超预期时候,就会开启估值修
  • 今天介绍的这款是来自于朗格手表1815系列的UP/DOWN,UP/DOWN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昵称“第四枚指针”在朗格手表1815系列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除了
  • 尺码:M-XXL最大穿200斤 高版本出厂??\nBrunelloCucinelli新款BC经典休闲鞋运动鞋系列单鞋\nBC是意大利知名品牌,极简主义风格,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