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不要把文字般若当作实相般若

普巴扎西仁波切

上师:继续往下好好修!因为我今天已经把方式方法告诉你们了,甚至把你们所有的缺点或少许不足之处已经提示出来了:应该怎么去观照它,怎么去认识它。这样一来,我相信在后面的过程中,很多事情已经摆在你前面了。

居士:我想请您开许《白莲花论》和《胜乘狮吼妙音》我可以看吗?

上师:不!这些看得太多的话,我最怕什么呢?你会用理论掩盖自己的见解。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七条:“非器非熟庸俗前,若传密法违第七条。”这可不是针对哪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若在非器、非熟和庸俗前传密法真正有意义的话,我相信历代传承祖师一定不会立此规矩。

这就告诫我们,你现前在没有见地的情况下去阅读一些相应的见地,就会变成“文字般若”。因为现在很多人真没把文字、观照和实相分得很清楚。比如汉地很多禅宗修行者说:“某人用表示传承或口耳传承为我宣讲教理时,我已经明白了,我认为我已经证悟了。”但是,多数还是文字般若。要是把它当作实相的话,会形成他一辈子修行的障碍,这是特定的!

《胜乘狮吼妙音》是一个圆满的直断法。虽然我已经翻译出来,但是在实修以及阅读过程中,你现前能阅读到哪里必须配同个人的见地。这里面分为很多层次,比如“前行破除心房”当中,我现在在修“绝断心之根本”,那我就看“绝断心之根本”这一段;当我的修行逐渐进入到“寻觅心之过患”的时候,我就开始看“寻觅心之过患”;开始进入到“共同观察心之来住去”的时候,我就看这一段。慢慢慢慢到“不共观察能观心之自性而抉择为实相大智慧”时,我再看这一段。慢慢阅读着走,因为这才完全符合你的条件啦!

你现前正在修这样的法,再去阅读一些相应的方便。无论从认识上、还是修行方便上,都会给你提供很好的帮助。但你去阅读一些和自己条件完全不相符合的见解,最终会变成什么呢?你会觉得“丢不起这个脸”,不甘心——修高的法,修不了;不修又不甘心。后面就变成“啥都不是了”,还是依次第、一步一步修学为好。

我并没有让哪一个弟子不要去看这些法本,而是要根据个人的见地去阅读。在座的每一个人适当去阅读一些与自己的见解相应的法,完全可以!用不着我现前的开许。已经符合自己的条件,当然要去看;但是不符合自身条件的法,还是别去看,我就怕你真的会变成一位文字般若的修行者。文字般若就是文字般若,我就怕你真把文字般若认作你的实相了。这样,你的见解将永久停留在文字层面,就没法再讲。

刚刚我已经讲过八识,是吧?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见解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师笑)第六识也是“明空不二”?所以,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原因是什么呢?要记住:后面智慧转为道用,完全不在这个时空范畴,那你怎么能知道这个时空里的见地呢?!我先举个例子,我们这个世上拥有的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主要是这五大颜色,这五种颜色是我们人间能看得见的,我现前问:除了这五种颜色以外,还有一个颜色,是什么颜色呢?(居士答:无色)无色?那不是色。你应该说出一个颜色,不知道了,只能说无色。

居士:不是,因为这个没办法说。

上师:所以就是这样的!靠我们现前的眼光和思维,是没法感受到还有一种颜色的,所以现在必须超越这个时空。但你不懂的,后面这些见地你真不懂。但你刚刚却说:“无论我看与不看,后面的这些见地我都知道。”——不懂、不懂,你不懂。

再比如“安住”的这些道理,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懂,这些我都讲得那么细致了,谁不懂啊?!安住修和观察修,还有善巧运用,哪个不懂?在座每一个人都懂,甚至能倒背如流,全都懂!没有哪一个人不懂。但是,后面的境界谁都不懂,因为它不在我们这个时空里。文字上你会背,但只是背文字啊!

就像阿弥陀佛,你懂吗?懂啊!我会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真正含义你懂吗?不懂。现在你所懂的是“我会念阿弥陀佛”,这个谁都会。但是,阿弥陀佛里面的深层密义是什么?不懂。这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用禅宗的话来说,“言者不知,知者不言”。“知者不言”——不说的时候,你们又怎么知道是一个什么见解呢?因为“知道”必须在这个时空——意识范围中,但这就叫“意识造作”。所以你说“知道”,那就“更不知道”,就说明“不知道”。 https://t.cn/RwWga2F

一个人要从凡夫成佛,必须要有智慧的庄严,福德的庄严。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自己觉得很不聪明,读书没有记忆力,领悟力也不行;这是因为福德不够!大家都是妈妈生的,为什么我的脑筋不行?难道投胎的时候把仓库里发霉的脑筋带来了吗?其实功能都是一样,只因为自己福德不够,真正的福德,心理的健康,头脑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来的。

真正得一个大福报,得到什么?大福报是你证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这才是大福报,大成就。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话,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一切福德,来培养这个智慧。智慧不是光靠读书,或靠两个腿子在那里咬紧牙根熬得出来的!那个持戒修定,咬紧牙关熬腿子,不过是修福德,修有为福德的一种而已。无为福德,处处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达,修不成。所以学佛果然是真智慧,这个培养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这一点千万要注意!不要听到佛法是智慧之学,然后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换句话说,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做好事了,智慧与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

我们晓得做生意要有三种资本,一种是开设的资金,二是货卖出去货款未收回时,还要占一笔资金,第三笔是周转金。学佛只要两笔资本就够了,比做生意划得来。哪两笔资本呢?就是智慧资粮和福德资粮。资粮就是资本,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给朋友写匾额,写一个──福慧双修。慧就是智慧,所以福慧双修就是佛境界。有些人有福报,又有钱又有富贵功名,但却没有智慧;有些人智慧很高,穷得要死,世间福报不好,也没得办法。佛境界就是福德与智慧都圆满,这叫做福慧双修,智慧资粮圆满了,福德资粮圆满了,就成佛。所以大家念经的时候,念到皈依佛两足尊,就是这个两足——智慧具足,福德具足。《金刚经》告诉你,真正的福德要怎样修呢?就是不住相布施。要点告诉我们,真修到无所住,就是福德成就。
*****

要怎么样才能成道呢?要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所以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我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道,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道。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可是成佛求的不是这个福报,而是无为之福,无为之福是很难的。

要想证到这个道果,就要超越人世间的福德,要有真正大福报的人,才能了解《金刚经》的经义,有智慧成就的人,才能成佛。真正的福德,是智慧的福德,大智慧就是大福德,这个智慧的福德不是钱可以买的。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八个字看起来容易,想想看可真难了。这里要注意了!《维摩诘经》讲学佛修菩萨道的重心,由这八个字点出来了。修行就是修功德修智慧,也就是修心。功德是一点一点累积而来的,所以说积功累德,要身口意随时都在行一切善。功德包括一切,要有功才有德。再说,即使做了功,若因而心生一丝骄慢,这个功也没有了。这积功累德太难了,更不见有人能一贯到底做下去。

我们学佛讲功德和福德成就,没有功德哪有福报?智慧更难修了,智慧不够,头脑就不清。要怎样修呢?靠定慧止观,不是靠打坐,愈打坐愈胡涂的人很多。止是止一切妄念杂想,止于至善,一念在净念上,然后要起观,参究一切的佛,这才是打坐静修的道理,不是在那里玩弄气感!要多研究《瑜伽师地论》的止观,智慧是要学来的、修来的。我们学佛就两条大路,一条修福德,行一切善,去一切恶;另一边修智慧。福德圆满、智慧圆满,才能成功。

*****

“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这里都是打雷的声音,有如雷震,但众生听不见。学佛想证道千万要抓住这两句话!没有修福德资粮就不要妄想成就,怎么样开始修福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没有功德成就的话处处是障碍,身心都会是魔障,内外环境都是障碍。无量功德成就是修福报,无量佛土皆严净是修智慧的成就。怎么会无量佛土皆严净呢?心净国土净,要念念清净。一呼一吸是一念,众生一念之间有八万四千个烦恼,所以念念清净才能够证到无量佛土皆严净。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东方出版社)

-----------

佛家讲要“福德资粮”,看你有没有这个福分,有没有这个善根。福德功德圆满的话,障碍就少,不然处处障碍。所以真正修道,佛家道家都一样,到了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来功德、善根、福报之重要。有善根、福报的话,是一路顺利成就。譬如释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连五个基本弟子都离开了。他雪山下来,一个人孤零零地谁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树下成道,是有福报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则的话就是困难重重。

如何成就智慧?《金刚经》告诉我们,必定要福德够了,智慧才得以开发,也是自求多福,自我解脱的道理。学佛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帮忙,也不是靠佛菩萨保佑。世界上最大的福报就是智慧,纵然当上皇帝,或是财福多足以买下整个地球,仍然买不到智慧;智慧不是权力金钱所能换取得来的。成佛是福德够了,智慧到了,不是工夫问题。

《我说参同契》《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
-----------

修定做工夫是要资本的,佛法叫资粮。学佛要具备两种资粮:智慧资粮、福德资粮。尤其学密宗,资粮特别重要。菩萨五十五位、十信十住十回向等,都属资粮。资本粮食不具备,你拿什么去修啊!

没有智慧,教理没有搞通,智慧资粮就不够。福德资粮就是福报,福报不够,等你刚刚要打坐,电话来了,家里什么人病了,你连打坐休息的福报都没有。刚刚想上轨道,空下时间来用功,东边冒火,西边冒烟,屡试屡验。不做工夫,什么事都没有;一做工夫,什么事都来,修行是要大福报的。

世间功名富贵是很难得的,可是另有个福报更难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来的。我一天能享有一秒钟的清福,心里就觉得无限的恭敬,也有无限的恐惧,因为这是诸佛菩萨的保佑。修定先要求得资粮,在座中就有几个人,学佛修道也很多年,讲理论都是第一等;讲工夫,有一点点;讲福德资粮嘛!一点都没有,没有时间打坐,自己想想看,是不是福德资粮不够?

弥勒菩萨说定的资粮——福德与智慧,学佛第一步先求圆满这个,这个不具备,你别想修道成功,连打坐都没资格。为什么说没有资格呢?第一个,想修清净于乱不乱,自己很清楚,可是福报不够,你不扰乱人,人家可来扰乱你修行。
*****

修证的三部曲是见、修、行。要见道须有般若大智慧。见道是大智慧,大福报。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没有开发是因为福德不够。大智慧福德如何来?是“行”来的。所以见、修、行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禅宗里头的行愿、见地、修证功夫,三者不可缺一。拿教理来讲:行愿是功德,功德不圆满,智慧不会成就。换句话说:智慧不成功,就是功德不圆满。

《如何修证佛法》(东方出版社)
------------

第一步是要累积修行资本,多做好事,六度万行戒定慧,积累福德资粮,如果福德不够,就不要谈了。另外是智慧资粮,要求得智慧,不是在那里等,更不是在那里打妄想,而是要修智慧才能得,所以福德与智慧两种资粮都要聚积。

第二步除障,身体不健康则靠医药或做工夫,把身体障碍除掉,外缘的障碍也要除。有了福德资粮、智慧资粮,没有障碍了,所谓法、财、侣、地都具备了,再开始修生起次第。比如念咒子,准提咒十万遍或五十万遍、一百万遍,如果根本都没有念满的话,这个最初步的集资都没有做到,怎么可能得到生起次第的成就!何况还想悟道成佛,那是开玩笑!要知道,佛法是多劫勤修,劳苦功高来的啊。

所以说到福德资粮,去恶为善最为重要。你们大家学佛,为什么智慧不开呢?因为福报不够。福报是做什么得来的?是要舍己为人,利他而来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起心动念随时注意身口意三业,不造恶业,这还是消极的,积极的就是利他之行。所以大家没有成就,不能开悟,就是因为功德不够。如果自己福德不修,光想求开悟,刚有一点善行,做一点点好事,人我是非就来了,福德怎么会成就呢?不可能!如果福德资粮够了,你所想的没有不成的,你的智慧也就成就了。

《大圆满禅定休息简说》(东方出版社)

古人的智慧:说话的方式,决定人生的运势

1、内方外圆,随机应变
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鬼谷子》
想要说服别人,就不要直来直去,这样只会伤人。学会委婉劝谏,既不伤害彼此,也能达成目标。一个人要讲原则,但是也要懂得灵活。
古人常说: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是为什么忠言一定要逆耳呢?邹忌讽齐王纳谏,只是讲了一个故事,就让齐威王开开心心地广开言路。
曾国藩说:劝人不可指其过,需先美其长。人都是喜欢听好话,不喜欢听坏话。我们内心要让别人变好,这是内方;但是未必要直来直去,通过伤人面子的说话方式,这是外圆。

2、说话有道,不可任口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
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
——《鬼谷子》
常言道:“守口不密,泄尽真机。”曾国藩也讲:“说话不可任口,行事不可任心。”会说话的人,总是懂得倾听、善于思考。将目视、耳听、心思,三者融会贯通。

为人处世,要学会拒绝一些毫无意义的争论。不让情绪受到外界的影响,智慧才能丰盈起来。即使具有雄辩之才,也同样应当谨言慎行。如果说出来的话没有任何意义,那就没必要去说;如果说出来的话会伤害别人,那就一定不要说。
出口之言,要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从而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无往不利。

3、说话有方,不逞口舌之利
平言者,决而干勇。
——《鬼谷子》
“平言”,就是不“抬杠”。不逞一时的口舌之利,不做毫无意义的争论。世间的言语之争,争的无非是嘴上痛快。无论胜负都劳心劳力,并没有半点实际意义,甚至可能给自己平添麻烦。
《道德经》有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保持身心愉悦的秘诀,就是不要跟人“抬杠”。“抬杠”分出个是非对错,又能决定得了什么呢?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白费一番嘴上功夫。很多时候,沉默才是最有力的反击。

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而鬼谷子的智慧告诉我们,唯有言语平实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决心和勇气。他们懂得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最实际的态度。既不必夸张,又无需争辩。以质朴的语言增强说话的分量,而不是通过诡辩达到言语胜人的目的。从而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上去。

4、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古人有言曰: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
言者,有讳忌也。
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鬼谷子》
古人云:“口可以用来吃饭,却不能胡乱说话。”一说话,就容易犯忌讳。“众口铄金”,是由于言辞之间难免因为偏见而歪曲事实。
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这句话现在被翻译成: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
恶语伤人六月寒,一个人随便说一句话,可能是无心之言,但是可能会非常严重地伤害他人。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舆论的压力,足以在精神上压垮任何人。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能少说就少说,能不说就不说。管住自己的嘴,就是积德。

5、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人言者,动也。
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
——《鬼谷子》
聪明人保持缄默,愚笨的人滔滔不绝。
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理解,懂得倾听别人,才是最有效的沟通手段。
听懂了别人在说什么,自己才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把握主导,让人心服。
青蛙叫个不停,没人理会;公鸡一叫大家就都起床了。
讲话不在多,切中要害才最重要。

6、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言而当,知也。
默而当,亦知也。
——《鬼谷子》
学会说话是一门学问,学会沉默更是一种修养。
一上来就把话说尽、把事做绝的人,直接暴露了他的层次。知人不评人、看破不说破,才是高情商的表现。
常听人说:“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有些话,自己心里清楚就好,不必拿出来对别人说。

《韩非子》有言:“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说话太直,难免多说多错,容易给自己惹上麻烦。

俗话说得好:“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讲话要注意分寸,把有益的话放出来,得罪人的话就关进肚子里。
做人最忌讳交浅言深,话到嘴边留一半,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别人。相视一笑、点到即止,才能让彼此都感到舒服。

7、说话讲究对象,话不投机半句多
与智者言,依于博;与拙者言,依于辩;
与辩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
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
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
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
——《鬼谷子》
与智慧者谈话,要以渊博为原则;与笨拙者说话,要以强辩为原则;与善辩的人谈话,要以简要为原则;与高贵的人谈话,要以气势为原则;与富人谈话,要以高屋建瓴为原则;与穷人谈话,要以利害为原则;与卑贱者谈话,要以谦恭为原则;与勇敢的人谈话,要以果敢为原则;与上进者谈话,要以锐意进取为原则;这些都是与人谈话的原则,然而不少人却常常背道而驰。
说话之道并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要求一个人能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说话有智慧,说活有技巧,说话是一门高深的艺术,要纯熟完满地说话,不易做到,但只要注意说话场所和说话对象,时时注意斟酌字句,借鉴鬼谷子的智慧精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加修炼,这样我们也能成为会说话的人。

8、眼界越是开阔,嘴上越是审慎
口者,心之门户也。
必预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
——《鬼谷子》
有格局的人,总会格外审视自己的语言。因为事的吉凶、人的命运,往往都系于言语之间。
不同的眼界和话语,带给对方不同的感受,所获得的回报也会大不相同。荀子曰:“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如果你与一个人聊天时感到很舒服,那么对方的情商和见识,肯定远胜于你。这样的人,绝不轻易出口伤人,而是懂得把握语言的尺度。
如何把话说得恰到好处,不得罪人,让人舒服,确实是一门学问。鬼谷子的建议是,嘴巴是宣泄情感的门户,要善用开合之间的转化。把有益的话、动听的话说出来,把有害的话、得罪人的话关在肚子里。必须要说的时候,也要想办法把话说得委婉一些。

眼界越是开阔,嘴上越是审慎。

9、说话有忌,聪明人从不说
辞言有五:
曰病、曰怨、曰忧、曰怒、曰喜。
——《鬼谷子》
病者,说话无精打采,缺乏精气神,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干劲,没有上进心;怨者,喜欢抱怨,充满负能量,遇事没有主见,不去解决,消极悲观;忧者,多愁善感,情感过于丰富,沉浸在自我世界,让旁人无所适从;怒者,情绪失控,喜怒都形于色,言辞过分;喜者,得意忘形,做事高调,口不择言。

常言道,福从口入,祸从口出。你嘴里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好好说话,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任何情况都不要口出狂言。想得富贵命,先养富贵嘴。

10、说话有数,换位思考
说者听,必合于情。
——《鬼谷子》
鬼谷子所谓的“合乎情”,就是要合乎听者的情绪。
要是有人单方面地对你吐苦水、发牢骚,丝毫不在意你的感受,这样的人无论说什么只会引起人的反感。说话考虑别人的情绪,懂得换位思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修养的一种体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千年莫高》有故事性,比较引人入胜,[笑cry]除非真喺好眼瞓,否则基本可以撑得到结束;《梦幻佛宫》介绍洞窟内嘅佛教塑像与壁画,但画面同音乐超级引人入睡[困]…
  • 到官帽山下—赏星星,到刘家嶂古村—忆故人,到神树沟—祈福,感受苍儿会森林漂流,品东岩寺的艺术之美,到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打一场球,品味当地野味,吃农家饭,睡农家炕
  • (了解更多讯息请关注: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微信公众号)#2022我在阜阳师范大学等你##我在大学等你# 【2022招生季学院介绍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阜
  •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有合适的报价,比利时国脚将在这个夏天被红军卖掉。消息人士告诉够力足球,利物浦对维尔纳的兴趣是真实的,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全部影响开始显现,
  • 战后,日本政府对于曾经侵略与加害的历史一直采取遮遮掩掩、暧昧不清的态度,日本的教科书一直回避真实的历史教育,把对中国的“入侵”篡改为“进入”;把对亚洲的“野蛮征
  • 可醉酒男听后反而更兴奋,居然把自己的皮带解下来,想去抽2个姑娘!这可把2个姑娘给吓坏了,旁边围观的人被醉酒男的外表给吓到了,没人敢上去制止!
  • 印光法师这个名字知道得很久了, 并且见过他的文钞,是现代净土宗的大师,自然也想见一见。我想一颗念珠一声 “ 阿弥陀佛 ” 吧,本来没有什么话要向他谈,见这样更沉
  • #说话的温度#“汇声汇色”—《说话的温度》训练营工作中,生活中,说话是件不能无视的事情,说话不仅影响我们的心情,而且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会说话的人有些无非就是
  • kinn自然也知道要怎样才能从这个人身上套出证据来 而且老婆就在旁边看着呢 他又不是不知道[doge]反正对半点感情都没有是绝对的 不过像他这种做事不跟老婆商量
  • 他是明星,他也是正常人,你们到底要怎么样?我是真的很心疼李易峰,他那么好,怎么在你们眼里就这么一文不值呢?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减免租金主体等信息在部门间共享,为相关配套政策实施和统计工作创造条件。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每月10日前将汇总的本地区
  • 桌子上的饭菜,什么肉末茄子,鱼头豆腐汤,洋葱酥卤肉饭,既然每天都可以换,而对面的那个人,当下惹我生气,没关系,我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跟他生活,换到我开心为止,因为我
  • 我的理解是,站在父母的角度,老一辈人思想还是保守而传统的,ta们怕女性因为年龄太大,或者身份高阶,从而找不到特别合适的伴侣,又不愿凑合,然后就一直单身。加上田
  • 唯有我们每一个人都把“我”放之本源,滴水入海瞬间相融,无我唯一,同心同体……常有客人在相亲或谈恋爱之前,都想找我算算,ta们担心遇人不淑,担心选错人,担心以后的
  • 冰陀螺是我用下来特别优秀的一款A醇眼霜,手持专利上岗,放大发挥了A的效果但完全没有普通A醇的刺激性,上眼也很温和。空气霜版的轻盈质地,上脸完全不会觉得有负累感,
  • 1854【投稿】饱饱萌瑞平一下,之前画了一套三丽鸥小水印,本来想卖钱捏但是被提醒了三丽鸥不能盈利捏,然后她就开了赞颂,而且最高赞少于100还是50也不算数,后来
  • 他喵的,痒痒鼠搞个p的残局联胜,玩家凭自己打根本过不去,还不是要依照你规定的laji攻略一步一步做,讲道理,要是你他喵的攻略百分百无问题也就算了,虽然步骤繁杂但
  • #一一的暑假生活# 7.11 我在这里的第二天 和你们在一起 总觉得自己也像个小孩子 好像重新回到童年的时光 第一次给二十几个小孩子上课 因为不同年级不同
  • 杨幂的表现得到不少网友的称赞,因为她很好地完成了负责人的职责,该做事时做事,该承担时不逃避,她在镜头前的自责,也让不少网友心疼。杨幂的表现得到不少网友的称赞,因
  • 管仲《管子·形势解》一文中,盛赞奚仲的造车水平,“奚仲之为车器也,方圆曲直皆中规矩钩绳,故机旋相得。  “奚仲在平舆发明的车辆,经两千多年改进,宋代演变为太平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