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子看来,取胜的关键要素不在于你的谋略,在于你的根基,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道、天、地、将、法。道就是让上级和下级有共同的意愿和追求,可以同生死共患难,不畏惧任何危险。在今天,道其实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个东西看起来很虚,但是其实在关键的时候你可以看到,真正一个组织的成员有没有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愿意为组织去奉献,这个是非常关键的。真正的道一定有具体的物质的内涵。就是我们讲道,它不是管理者的一个自我期许,它一定是跟每一个员工,每一个下属,甚至跟整个社会的深层利益是一致的。真正的道不是你从上往下给压下去的,它是从下往上提炼出来的。这个伟大的愿景还要落地,就为谁而战,为何而战?这就是道要解决的核心的问题。“天”是天时,就是大的战略形势。就是大势。在大势面前,我们个人和组织的能力特别卑微,像是阿里、腾讯这些巨头,他一定是抓住了一波大势,一波大潮。“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就是大势的意思。“地”就是地形,具体来讲就是战场。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你所在的行业和你在的市场。所以天是你的大势,地是你具体的市场,具体的竞争环境。因为市场的分析是我们所有决策的前提,你要精细地了解你的市场,你才会做出你的战略决策。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你得知道什么样的领域你的优势才能发挥出来,一定要清晰地知道属于我的地盘、我的市场究竟是哪些,我该进入哪些市场,不该进入哪些市场,其实这是选战略的核心。“将”就是领导者。孙子讲要做到智、信、仁、勇、严,这叫五德,五德皆备,然后可以为大将。同时具备五种品质才是一个好的将军。战争和商业共同的特质,其实真正让你取胜的,真正让你做出有效的决策的,不是你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你的经验基础上的一种直觉。真正的高手他到一个地方以后,他有这种强烈的直觉,常年的经验,善于思考,最后变成一种直觉,这个东西最厉害的。“法”就是组织、管理层面的东西。就是整个的体系,你的后勤补给,你的人员分配这些东西,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组织管理。道就是愿景,天就是大势,地就是你的行业和你在的市场,将就是你和你的核心管理团队,法就是组织、管理、流程这些东西。《孙子兵法》的“道、天、地、将、法”很有意思,它是以使命愿景开始,但是以组织落地结束,所有的能力要落到组织的层面。五事和七计其实是相关联的,七计是五事的一个延伸,在战争的环境下,其实包括我们今天竞争的环境下,你自己的优势那不叫优势,相比于对手的优势,这才有价值,因为它是一个竞争的环境,所以七计其实就是双方的比较。七计是七个层面的比较,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士卒孰练?兵众孰强?赏罚孰明?孰就是哪一方,谁,就是要比较。“主孰有道”,主就相当于董事长,董事长抓的是使命、愿景、价值观这些东西;“将孰有能”,“将”就是总经理,首席执行官,那你要解决业务问题,我看的是你的能力,我有一个理念,但是你必须给我落地,所以“将孰有能”是很实的,说主相对虚,但是将一定要实。“主易虚将易实”,就是你作为董事长,你要关注那些别人关注不了东西,相对虚的东西,但是作为首席执行官,你要把业务必须落地。“天地孰得”是市场。“法令孰行”是执行力。士卒孰练,你的员工培训程度如何?“兵众孰强”指的是装备,就说谁的技术研发能力更强,谁的整个的产品的水平更高。最后“赏罚孰明”,就是激励机制。因为赏和罚如果一旦不公平的话,它会鼓励那些不好的行为,甚至会打击那些优秀的人才,这个对组织管理是特别可怕的。接下来,这个叫“全胜”。“全”,就是十全十美的意思,就是最完美的胜利。就是不用打就能赢,今天的话就是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胜利。所有的竞争、所有的战争是为了给自己创造一种更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环境,这才是你的目的。所以我们讲战争最可怕的就是,你赢了眼前,但是你输掉了长远;你赢了局部,但是你输掉了全局。最好的结局其实是不用跟对方打个头破血流,你死我破,对方的力量就可以完美地为我所用,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上兵伐谋,你在战略上就比他高,那他自然就会跟你一起;其次伐交,伐交就咱谈,咱不行咱就并购,合作;再不行,伐兵,就是大家竞争,就是你要知道我的优势在什么地方,我的劣势在什么地方,我应该在什么地方打,我不应该在什么地方打。真正的高手是在战略层面,整合资源层面,外交层面去赢,那么真要进入战争的话,他是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巧妙地去打。进入攻城这个环节是战略上已经失败了,当然我们说不是完全避免攻城,有时候处于战略全局的攻城也必须打,但是不能是无谓的攻城,一定是在战略指导下的攻城,就是他其实强调的就是不管是竞争也好,不管是战争也好,其实你不要把这种对抗看作是一种实力之间的消耗,你要把它变成一种智慧之间的较量。这个叫“全胜”,概念明白了,能不打就不打。下一讲是“先胜”。“先胜”就是先胜,而后求战,先立于不败之地,先不要想着赢,先保证自己不输。还有一个含义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我要么不出手,要出手的时候,一定是有必胜的机会。接下来叫“任势”。“任势”是指放大资源效能。“势”就是大势,就是取势、借势和造势。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背后一定是要借一个大势,借大势才能成大事,我同样的资源放到不同的地方,回报率不一样。你有势借势,没势要造势。一般的人可能是借势,但是真正的高手他要造一个势,“其势险,其节短”就是要造势就要造险恶之势,你要集中你的关键的资源,形成压倒的优势;节短就是要最短的时间内把能量释放出去,干净利索,就是不能允许对方有还手之机,一定要最短的时间内把你的这种能量给充分地释放出来,这叫势险阶段。这里边用了一个比喻——“弩”。“弩”是什么意思?就是拉开强弩,这个势险就是一个蓄势的过程,你的势一定要蓄满,你拉得越满它的能量越强,但是节短是什么呢?一扣板机瞬间击出去,你要慢慢地释放的话,能量是有限的,就是你的时间越长,能量的释放它的效果就越差,瞬间释放具有爆发性、摧毁性。我们市场也是这样。第六讲叫“击虚”,就是要选择敌人的这个弱势。“避实而击虚”,避免打那些对方强大的,对方具有优势的地方,从对方的薄弱环节开始下手,打对方的脆弱地方、要害的地方。“诡道”即策略的应用。企业竞争的双方都在干扰对方的行动。我的行动要成功,但对方的行动不能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我们要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之内,你运用有效的策略。其实可以掩盖你真实的意图,同时调动对方的资源的配置,在你要突破的市场取得优势,诡道的作用就在这样一个作用。第八讲叫“并力”,就是并敌一向,千里杀将。这是战略资源的集中。就是我们讲舍得,有舍才能有得,大舍才能大得。“战略就意味着选择”,而选择一定意味着放弃。因为你只有放弃,在关键的领域你才能集中起优势的资源。第九讲叫“主动”,就是你得掌握这个局势。“要致人而不致于人”,你要调动对手而不能被对手调动,控制对手而不能被对手控制,摆布对手而不能被对手摆布,塑造对手而不能被对手塑造,说白了要压着对手打,不能被对手压着打。最好的办法就是有实力,我块头大,这样一来很容易取得主动,但是如果你实力不够的情况下,你如果还要掌握主动权,那就要靠战略,包括靠诡道,虚虚实实,我要调动对手,让对方失去主动权,把全局的被动变成局部的主动。第十讲叫“机变”,就是打法的这种主动灵活度。打造水一样的组织,因为只有水一样的组织,你才能适应环境,不断地变化,兵形象水。用兵如神就是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能力极强,水最大的特质就是适应能力极强。第十一讲叫“先知”。其实“先知”是目的,“先知”就是提前了解整个的竞争态势,战场的环境,就是情报,就是信息。所有的决策一定是建立在准确而及时的信息基础之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在前,知己在后,在对抗和战争的环境下,尽量隐藏自己的情况,去了解对方的情况。你自己的情况都是相对容易掌握的,但对方的情况你很难了解,都在释放假情报,这是第一。第二就是在战争的环境下,其实你想怎么做不重要,对手认为你会怎么做这才是关键。最后一个叫”将道“,就是动态环境的领导力。所有的战略要想落地一定是需要领导力做支持的,而战争是最残酷的环节。将军是打出来的,真正的领导力你有没有,说了没用,一上战场非常清楚。因为战争是充满了压力,充满了风险,所以战场其实是最好的领导力课堂,有没有领导力,能不能锻炼出领导力来,就在战争中看得很清楚。要有境界,担当,责任心。“进不求名”就是往前打不是为了个人的虚名,“退不避罪”就是领导说你不能退,但是我认为必须退。因为为了整个组织的利益,我退,我要担当,哪怕惩罚我这样的责任。不是每个人都会做到这一步,也不是所有的领导都能接受这样的下属。所以这里边讲有两种忠诚,一种忠诚是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听话,但是太听话的下属从来不是最好的下属。真正的下属是他知道领导的真实的意图,他不完全跟着你的计划来做,但是我知道你的利益和你的意图在什么地方。因为你的指令总是会变的,环境在变化。我要理清楚你达成的目标,你的利益,然后为此我可能会改变你的计划,甚至违背你的命令,但是我最后符合了你的利益。领导得有胸怀,容人之量,下属得有担当,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所谓战略性思考,你要抽离出来,从战略、从根本上来思考那些最根本的东西,取胜等于实力乘以战略。实力是客观的东西,你一时改变不了。那么我们可以最短的时间内可以改变了什么呢?你的战略思维。 https://t.cn/RxmhQma

在亲密关系中,让对方越来越爱你、两个人“越来越甜”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调整自己对于关系的预期,减少对对方、对关系的不合理预期。

许多学者和心理咨询师都曾指出,在亲密关系中,人们普遍会持有一些不合理预期。来看看以下有哪条“戳中”了你:

期待伴侣总是“懂”你,知道你的感受,知道你在想什么
期待伴侣总是将你放在第一位,在你这里花最多的时间
期待伴侣可以安排一切,把你“宠成个孩子”
期待伴侣弥合你在其他关系中受过的伤
期待伴侣总是包容你,即使你说了气话、做了冲动的事,ta也能理解那不是你的本意,并很快原谅你
期待借由对方完成自我实现(比如,你自己未能做到某一成就,于是期待伴侣可以“替”自己实现它)
期待不论在哪个阶段,关系总是和过去一样(比如,以前我们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以后也应该一直如此)
期待关系中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问题不解决,就意味着关系无法继续
期待你们眼里只有彼此,不会再被其他人吸引
期待如果ta是“命中注定”,我们的关系不需要努力维护也能顺遂
期待真爱可以克服一切
期待永恒的承诺
(Carmichael, 2019;Wolff, 2018;Finkel, 2017; Bates-Duford, 2016)

这些不合理的期待其实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它们通常是绝对化的,会用“总是”、“一直”、“只有”描述关系;

它们也是非黑即白的;其潜台词是:关系应该毫无瑕疵,否则就需要推翻重来;

这些期待也体现了期待关系一直以一方为中心、将对方功能化的倾向(Thompson, 2015)。Ta们看似留有生命中很重要的位置给伴侣,其实只是希望有个人来满足自己的期待,无论这个人是谁。

为什么说不合理的期待会破坏你们的关系,把对方越推越远?

不合理的期待会牺牲伴侣在关系中的幸福感(Poanzr, 2018)。
当你提出ta做不到的期望时,对方会感到你并不是真的爱ta,只是利用ta将你心中那个完美伴侣的形象变成现实。Ta也会隐约感到自己对你来说没那么重要,因为你一直有一个“完美伴侣”作为备选,只要ta不符合你的期待,你就会抛弃ta,去找那个能满足你期待的人。

这会令ta在关系中如履薄冰,承受持续的情绪压力(Wolff, 2018)。因为ta不敢相信自己是被你接纳的,因而很难体会到足够稳定的爱和幸福。

2. 不合理的期待也会给抱有期待的你造成负面影响。

你可能会不断地感到沮丧、失望(Bates-Duford, 2016),怀疑自己为什么总是在亲密关系中受伤(Poanzr, 2018)。

而更麻烦的是,当不合理的预期过多时,你会评价伴侣,并给自己不投入关系的理由——因为ta还不够好,不值得我投入;等ta“达标”了,关系才能继续向前(Ferguson, 2018)。

但健康的亲密关系需要平等地看待彼此,不合理的预期却在诱使你抽身出来,将自己放在高对方一等的位置,把改善的任务完全丢给对方。

为什么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都持有这些不合理期待?

一个关键的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误将“完美关系”当成现实。

很多人都会参照影视作品和社交媒体上“完美爱情”的样子来建立“好关系”、“好伴侣”的标准(Bates-Duford, 2016)。

但事实上,那些完美的爱情故事之所以广为流传,恰恰是因为它们与真实的关系有距离。它们是一个个爱情中的“高光时刻”拼凑的假象。而真实关系中的鸡毛蒜皮、反复磨合,则因为“不够梦幻”,而不被展示(Wolff, 2017)。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许多人在关系中的依恋状态是僵化的(inflexible attachment)(Golden, 2018)。

这种状态来源于个体心理的僵化(psychological inflexibility),是指我们过于依赖自己的知识或过往经验认识事物,因而离自己真实的体验越来越远,然后,我们又逐渐被高度概括化、概念化的认知模式所限制的过程(Hayers et al., 2006)。

心理僵化会令我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觉得我们的伴侣、关系是我们“认为应该”的样子,而拒绝接纳它们如其所是(Schenck, 2017)。

比如,假设你心中有一个预期:如果伴侣爱你,就会包办你们生活中的大小事,就会事事以你为先。而在真实的相处当中,你发现伴侣做不到。

你感到失望,但拒绝思考你的期待是否符合伴侣的性格特征,也不去观察ta是否有别的爱你的表现,反而不断给伴侣施压,或干脆选择离开ta。

因为你始终认为爱你的伴侣“应该”做到这些,达不到这些标准,对方在其他方面做得再多,对你来说也没有意义。这种僵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尚未认识到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世界并非以我们为中心,我们的有些要求就是无法被满足的。

但亲密关系的真相是,没有人有义务满足我们全部的期待。唯有接纳这个现实,不再执着于那些期待,我们才有更多精力感受眼前,不至于错失已有的美好。

在亲密关系中,怎样期待才合理?

北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Donald Baucom的研究发现:不合理的期待会破坏关系,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关系中抱有低期待甚至不期待;当期待合理时,人们通常能在亲密关系中“求仁得仁”。

那么,哪些期待是合理的呢?

心理学教授John Gottman在对婚姻和亲密关系进行了长达40年的研究后发现,对关系和伴侣的合理期待可以有以下这些:

期待和伴侣相处得像朋友,友好、尊重,足够亲密又有各自的空间;
期待有令人满意的性生活;
期待彼此相互信任,愿意做出承诺并忠诚履行;
不期待完全没有冲突,或解决全部冲突,但应该期待有建设性地协商、处置冲突;
你们也许有不同的理想,但能互相理解、彼此支持;
你们也可能给彼此带来伤害,但你们更能有效地修复;
你们对生活意义有共同的认识,有共同的信念和目标;
你们对于“家是什么”、“爱如何表达”、“如何抚养孩子”协商一致。
(Gottman,2018)

Gottman提出,期待这些会让我们拥有“够好(good enough)”的关系,让两个人的爱意长久存在。

而比合理地期待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在关系中不断重新校准(recalibrate)不合理的期待(Finkel, 2017)。

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步骤:

1. 带着好奇心认识你的不合理期待

你可以将你在关系中的期待写下来,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观察而不是评价这些期待(Tartakovsky,2018)。

你可能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过这样的期待啊”、“这个期待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你还可以进一步去好奇期待的效果,比如问一问自己:“这些期待曾帮我获得过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吗?”、“这些期待有没有给我造成过苦恼?”

2. 给你的期待留出弹性空间,根据实际情况校准

“弹性空间”的意思是,允许你的期待不能百分之百被实现。

举例来说,当你期待伴侣永远将你放在第一位时,允许ta有时不能第一时间回应你,并在这种情况真的发生时去观察,而不是指责。你可以询问ta:“你当时没有回应我,是因为什么?我可以帮你做什么吗?”

这会帮助你逐渐看到,你的期待中哪些部分可以实现,哪些部分不可实现,并逐渐将原本不合理的期待调整为合理的期待。

3. 用关怀补齐心理落差

你可以向伴侣诉说你的感受,寻求ta的关心。比如:“你不能将我放在第一位时,我挺难过的。”这会改变你们的相处模式:你不再是要求者,而是提出你的需求,给对方机会选择如何回应——在关系中的自主感会让对方更愿意做出努力(Tartakovsky,2018)。

这同样意味着自我关怀。你不需要因为不合理的期待而自责,而是承认自己的伤心、难过,去处理这些感受,给自己时间慢慢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逐渐接受一个有关亲密关系的重要事实: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但这不妨碍我们创造美好、平和、有未来的关系(Bates-Duford,2016)。

希望看到这里的人,都能长长久久地相处,在关系里越来越爱~

吞噬一切的黑洞竟然也有“压力”

  研究者基于量子引力的有效场论方法,利用沃尔德熵公式计算黑洞熵的量子引力修正,结果发现黑洞除了有温度外,对外界还会有压强。这种压强的效应极微弱,以太阳大小的黑洞来说,产生的压强只有地球大气压强的10—46倍。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压力。不过,让人意外的是,深邃宇宙中,就连能够吞噬一切的黑洞,也有“压力”。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来自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物理学家发现,黑洞实际上是更复杂的热力学系统,不仅有温度,还有压力。这是科学家首次发现黑洞有压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物理评论D》。

  为何黑洞也有压力?此次研究人员是如何发现这一特性的?未来又应该如何验证?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副教授、引力物理专家张宏宝。

  黑洞从假说到显露“真容”

  作为20世纪物理学界最重要的假说之一,黑洞让物理学家和天文爱好者都十分着迷。

  早在1783年,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歇尔就提出,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天体,其密度大到连光都无法逃逸。1915年,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某些大质量恒星会演化为巨大的引力场。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的计算结果表明,如果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产生的引力可以让光也无法逃脱。1968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正式提出了“黑洞”一词。

  然而,由于黑洞无法被直接观测到,人类只能凭借一些间接的方式,例如借由其他物体的轨迹或被吸入物体的信息来证明黑洞的存在,并依据这些信息对黑洞进行研究。

  随着科普和科幻作品的流行,黑洞已经成为大众最熟知的科学概念之一,黑洞的“神秘属性”也刺激着人们对于宇宙的好奇心。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科学家围绕黑洞的相关特征提出了大量的假说,但时至今日,黑洞仍有许多谜团待解。

  2019年4月,经过200多名科研人员历时10余年的努力,人类才终于拍到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这在黑洞研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奇怪”的数字揭示黑洞压力

  即便见过了黑洞的“颜值”,人类仍然对黑洞的属性知之甚少。不过,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正在不断获得新的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也让黑洞的科学形象越来越“丰满”。

  事实上,早在1974年,著名物理学家霍金就已提出假说,认为黑洞能够不断向环境辐射热量,具有类似黑体的辐射光谱,即“霍金辐射”。这就意味着,黑洞应当有温度,而且黑洞最终会完全蒸发。根据霍金的理论,黑洞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虚无,而是会发射粒子,即散发出热辐射。霍金相信这种辐射最终会使黑洞失去足够的能量和质量,导致其最终消失。

  在过去2年当中,已有多项研究对霍金的该项假说进行了探讨。例如2019年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利用“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状态的极冷气体来模拟黑洞的事件视界(即黑洞的一个看不见的时空边界,任何东西都无法从事件视界内部逃脱)。在这次实验当中,科学家观测到了“霍金辐射”。

  而在此次最新研究中,2位来自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物理学家泽维尔·卡尔梅以及福克特·凯普斯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对史瓦西黑洞(一种最常见的黑洞模型)的熵进行量子引力校正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数字。随后,研究人员意识到他们所看到的数字代表的物理行为正是一种压力——黑洞也会对其周围的空间施加压强。

  研究者基于量子引力的有效场论方法,利用沃尔德熵公式计算黑洞熵的量子引力修正,结果发现黑洞除了有温度外,对外界还会有压强。这种压力的效应极微弱,以太阳大小的黑洞来说,产生的压强只有地球大气压强的10—46倍。不过,研究者也表示,目前还不清楚造成这种压力更深层次的原因。

  “发现黑洞压力”研究也有不足

  对于此次最新研究,张宏宝解读说,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刚刚发表的这篇研究论文属于一个中规中矩的工作,并没有什么重大突破,而且还存在两个较大的问题。其一是我们还没有一个完备的量子引力理论。如前文所述,该计算是在有效场论下的计算结果,当熵获得了量子修正,也许它的质量也获得了量子修正,这样那个所谓的黑洞压力就不存在了,但热力学第一定律依然正确;其二,即使最终可以把这个量子修正解释为黑洞压力的存在,其具备可观测的效应很小,因而缺乏观测价值。在该成果同其他理论的对话当中,这两点不足会有较大影响。

  张宏宝表示,在天文物理学、宇宙学研究当中,物理学和数学之间、可观测和不可观测现象之间的各种对话和碰撞普遍存在。科学研究需要建立在严谨的方法论基础之上,人类认知的拓展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个研究很难具备决定性的意义。“在数学公式中发现黑洞压力”是一个有趣的发现,但也只是一个小小尝试。正是在这些不间断的探索当中,黑洞的形象逐渐走向“丰满”,其轮廓也愈加清晰。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发现黑洞”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而非一次性的工作。

  延伸阅读

  史瓦西黑洞:“寻常”的黑洞模型

  此次的最新研究发现是建立在史瓦西黑洞假说的基础之上。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史瓦西提出了史瓦西黑洞假说,将史瓦西黑洞设定为一个不带电、不自旋的黑洞,黑洞中心为奇点,黑洞的外圈为事件视界,又称史瓦西半径。史瓦西黑洞又被称为“寻常黑洞”,其本身只是一种假说模型,并不能代表现实当中黑洞的真实面貌。

  在史瓦西黑洞假说当中,还有一个等同概念叫做史瓦西度规,即史瓦西于1915年针对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方程——爱因斯坦场方程——关于球状物质分布的解。史瓦西度规是爱因斯坦场方程最一般的真空解,这个解就是史瓦西黑洞。换言之,史瓦西黑洞和史瓦西度规,就是同一事物在物理和数学领域的不同模型形式。正如史瓦西本人在1913年当选德国科学院院士时说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是同向前行的,无所谓谁落在后面,也无所谓谁在前头并施以援手……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构成了一个‘知识’,只能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而被理解。”

  当然,除史瓦西以外,其他科学家也提出了一些黑洞模型。例如一种同时带有角动量和电荷的黑洞假说,叫做克尔—纽曼黑洞,相比于静态的史瓦西黑洞,克尔—纽曼黑洞更接近于实际的黑洞。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10、检讨工作时,先说自己的责任,11、别人给你看照片,不要左右滑动。女孩子没事千万别纠结你喜欢的人喜不喜欢你,你尽管悄悄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过程里的委
  • 哈哈哈,熬夜伤身,今晚只是特殊,保证以后不熬夜,晚安2021.11.15,我最亲爱的奶奶离开了我们……觉得她整个人都从我的生命中消失了,从内心最深处抗拒或者回避
  • 有过一个四川朋友叫吴指南,到过洞庭,但指南病死了,他大为痛哭。在湖北期间,他认识了大诗人孟浩然,比李白大11岁。
  • 当然还有一口一口小祺叫着把我领进门的学姐,想要培养我结果我志不在此的学长……甚至想起来高中班赛送了对面一个2+1,两个空位不中,篮板也不是很行的犯罪表现;初中那
  • 在某些情况(评述性、综述性、驳斥性)下,疑问句可以用作标题,因为它可以具有探索性语气,能够引起读者注意。在学龄前儿童口吃治疗上,Luper Mulder(196
  • 完成夜间洁面后,陈年喷一层少女精华,再将面部凹陷、有皱纹的位置,再次涂抹并按摩至吸收,我眼下的细纹比较多,所以每次都会重点涂抹眼周位置,坚持用一周,细纹hin明
  • 现实生活里没有那么契合的对家,比如站在身边的人完全无法同频,字面意义上会呼吸的痛,大概就是这样吧。快乐作为一个动词理解,是需要用上一点力气的,而与伤感、悲惨交融
  • 最近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事情我的微博被一些高中校友看到了,我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会看到我的一些废话,一些负能量,可能也给那个女孩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在微博上也认识了很多
  • #王俊凯的阳澄湖[超话]##从开始到未来,只为王俊凯##王俊凯2022敢拼一定寅# 【互评】我的偶像光芒万丈,我不能满身戾气比什么 不用比 你就是什么都不做站在
  • 二、旅游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市委(盟委)、市政府(盟行署)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具有历史性、标志性的重要会议,为鄂尔多斯旅游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 哪个是持续增值得输出确实很有意思#卿卿日常#我已经好几年不看古装剧了,今天偶尔在抖音上刷到一些片段,觉得甜就去看了一下,没想到一口气看完了14集,我现在只想说上
  • 以夏花的姿态,收集人生中所有的感动,不惊扰岁月,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就是想要的人生岁月,就是最好的现实生活…#推文[超话]# 《神官不敢当》作者:怪物物文案:天
  • 8小时的车程虽然漫长,但我们时而听听苏拉的介绍,时而观察苏拉身体的舞蹈,时而看看重山峻岭间逶迤奔流的金沙江,时而感受山道的高险奇峻,让漫长的旅程充满刺激、充满乐
  • 那些忙碌的双手、不停的脚步、坚定的眼神、默默守护的背影,都能够让人感觉到温暖,感觉到疫情防控中的温度。  男属猪和女属龙  其实男属猪和女属龙都是很聪明的人,在
  • 21、没人喜欢被批评的感觉,即使他做错了,也会为了所谓的面子,给自己找各种借口,证明合理性。24、如果你真的以为,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那只能说明自己太单纯,
  • 宣传的“崩坏流推理”给大家做足了心理建设,抱着“我倒是要看看这解答到底有多崩(li)坏(pu)”的心情打完, 才发现被骗了:《头颅》的所谓崩坏流推理,是在脑洞大
  • p7,麻辣烫,没搞主食全是菜,科技丸子还蛮好吃,偶尔吃吃,紫薯年糕我再打call一万次,油条也必须有,麻辣烫得加麻酱蒜才够味p8,比赛吃的饭,挺油的但是味道可以
  • 总有些诗词,不经意读来,却能触动心灵! 1.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虞美人·听雨》 2.我当二十不得意
  •   “渡马镇桥坪村冲道组历史以来老百姓都是靠望天水来饮用,今年得益于水务局的帮助,给我们打了深水井,修建了一个大蓄水池,现在每家每户都能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实现
  • 有那些不经常见面的朋友也总是怀着念念不忘的心情,也有那些天天嘻嘻哈哈见面的朋友,他们总是带给我很多快乐,今年最幸运的是遇到了,这个超级无敌帅的男朋友,对我照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