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成了这种修行人,一边卖力修行,一边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报!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

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某些行为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
折损福报的行为有哪些?
一、抱怨
也许,有人不断修福,经常去印经,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的病不见轻,贫穷的依然贫穷,所求的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佛菩萨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
可是,自己积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中被折损了,自己还不知道,实在是大有人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的心?我们所说的话、我们所做的事,是否真正去观察到?
二、嫉妒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 还是很反感? 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 在为他们祝福? 还是忿忿不平? 或者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二、进食鸣不平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得不好呢? 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三、鄙视残疾人
在路边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认为他在假装残疾,在行骗; 或给他钱时,自己有一种看不起他可怜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四、幸灾乐祸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还是仁厚? 我们知道吗? 可是,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
那么怎样得到福报?
一、珍惜幸福
就像一个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里面倒水,水却一直在流掉。其实,惜福比造福更可贵。在惜福的时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俭。可是,在造福的时候,一味地希望能多—点,再多一点,这颗贪求的心,也许已经使白己更加地堕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所以,要想让自己幸福一些,就不要在点点滴滴处折损自己的福分。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 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 离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离婚,心想,也有人和我一样了,稍有安慰。或时常说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 或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很,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而反之,若要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
二、有仁爱之心
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
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量大福就大。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三、守护善心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指责与辱骂。
当你认为自己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先做自己的护法,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
四、尊重他人
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累的福报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https://t.cn/Rt5qRxf

一、我们做什么事,不要有所求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们人觉得自己在做好事,其实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因为种子不清净。你以贪心来做好事,这就叫种子不净;你以好胜心来做好事,这也是种子不净。

那要怎么办呢?就要行所无事。做什么事,都是我们的本份,不要向外驰求,不要有所求。我们每天所作所为,都应该行所无事,所谓“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见事醒事出世界, 见事迷事堕沉沦。”

人在世上,颠倒想不易除去。若能除去,则远离颠倒梦想,就能证得究竟涅槃,空也不空,色也不色,那就是本地风光,本有家乡。

可是我们人都背觉合尘,不识本地风光,只知颠颠倒倒,东奔西忙地求名求利,等到名成利就的时候,就呜呼哀哉,胡为尚向了。这不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是什么?

二、做布施的时候,不应该有这种思想

《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舍得一分钱,就得万分那么多的报。其实我们做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该有一个得万报的思想,不应该说:“我布施一文钱,将来我就富贵到极点,或者得到什么好处了。”不该有这种思想。

为什么不该有这种思想?你若存一个得报的心,那还是一种贪,说:“我布施了,现在我舍了,将来我得优厚的果报,得最多的利。”

我不是毁谤你,你这个莫如去放高利贷,这也就等于放高利贷一样。你要是布施一文,将来想要得万报:“你看我布施一文,就得万万文这么多的报。”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

那么我们布施应该要怎么样呢?这个布施就是我本来就应该布施,是我的本分、我的天职!不应该存一个获报的心,绝对没有一个所求在我这布施里边,这才叫净行!各位听经听到这一点,明白这一点这价值已经是不可思议的。

好像我常常这样讲,怎么说?我说:“我这个出家人,绝对不拜韦驮菩萨。”

各位或者想我这种思想一定是很不正常的:“为什么韦驮菩萨你都不拜?他是护法嘛!你不拜韦驮菩萨,那他不护你的法怎么办?”我告诉你们,我之所以这么穷,就因不希望他护我的法,而希望他护旁人的法,不要护我的法。

为什么?我要是一个真修行人,我不叫他护法,他也要护法我的,因为他应该尽他的责任。如果我不修行,单单给韦驮菩萨叩几个头,请他来护法我,他就护法我了。这样一来,我说他不够韦驮菩萨的资格。

为什么?他也贪污,也卖法啊!哦,人家向你叩几个头,你就护法;不叩几个头,你就不尽责任了,这岂不是贪污吗?

各位想一想,我要是修道的人,我不向他叩头,他也应该护我的法;我若不修行,就是向他叩头,他也不应该护我的法;所以我不向他叩头。这是我的思想、宗旨。

讲到这个地方,你们各位研究佛法的人,一定要真真明白佛法的真意,不要糊里糊涂地一天到晚拜佛,磕一些个糊涂头,这把菩萨笑得嘴都大了。为什么?他说:“唉!这么糊涂,这个人真不堪教化!

信佛了,说是没有贪心,还一天到晚向我叩头,又求发财,又求升官,又求什么事情一顺百顺,诸事平安。你说这种思想,这个……,你自己心里平安,还要求我干什么?

你自己心里若没有毛病,没有贪瞋痴了,那自然就一顺百顺,何必向我叩头?真是呀!可怜可怜!”你看这样子,本来菩萨都在那儿入定,你这一拜、一求他,把他求得也笑起来了,所以我说这把菩萨的嘴都给笑大了。

那这该怎样?我们向佛叩头的时候,不要有所求。有所求就向佛叩头,无所求的时候就不叩头了,是不是?在佛教里这种的思想,应该改善。

我所说的道理,各位不妨用你的智慧来想一想。

如果我说的不对,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我绝对接受你们告诉我:“你讲错了,这个地方不应该是这样。”如果你的理论比我这个正确的话,我绝对绝对接受你的思想。

所以谈到布施,不应该有一个获报心。古人有一副对联说得很好:

读书虽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为善不期获报,自然梦稳神清。

“读书虽未成名”,我读书虽然没有中状元,没有成就我这个名。这个名,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虽然没有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也读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所以“究竟人高品雅”,人格也清高,品性也雅、也好了。雅,就是很好的。为什么你人高品雅?因为你读过书,不会很粗气的。

“为善不期获报”,你做善事不要等着,这个“期”就是等着,做一点善事了,就站到那地方等着。等什么?等好的果报。

你不必等着那好的果报,也不管它有没有好的果报,可是怎么样?你“自然梦稳神清”,做梦也没有噩梦,因为你做过善事,心里都很慈祥的,没有暴力;没有暴力,就不会做凶梦了:“啊!我做梦,人家拿枪要打我。”

不会的,你自己不用枪去杀人,人也不会杀你的,你在心里上已经很平安了,所以梦稳,你自然做梦是做好梦,做平安的梦。神清,这个清就是明白、清醒。你的精神也非常的明白,精神一定很快乐的;很快乐就是很清醒的,你脑筋不会愚痴。

这样一说,所以我们布施应该认为,这个布施就是自己的责任。各位想一想,我所说的这个是一种理论,不是像有的人说:“你做布施啦!布施,你的功德无量。”我告诉你,无量就是没有,无量嘛!

所以不要听这个,你若听这个,我保证你永远不会明白佛法的。你不要尽说:“啊!这是个大居士!他做了很多好事。”很多,有多少?拿个秤称一称,喔!没有。那么要怎么样?这个做功德,不能说没有功德,有是有,但不要存一个有功德的心。要所谓: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

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各位若明白这两句话了,今天晚间这堂经就没有白听。 https://t.cn/RJqeWuH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你只管善良,福报正在路上;你为人坦荡,运气自会出现;你坚持付出,收获迟早会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世间一切,皆有因果。善良不是表面的演绎,而是内心的在意。给人方便,自己也会露出笑容;付出之时,自己也会感觉温暖。善良是一盏明灯,你不知道它在什么时候照亮别人的路,也照亮了自己的前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想见你》即将于2023年上映,电影在保留了剧集原班人马的同时,还邀请了一位内地实力演员,故事发生在中国台北、上海两地。《想见你》即将于2023年上映,电影在保
  • 时长回到2012年元旦,乔帮主资产是13万,这个时候跟多年前投入的资金类似,换句话说投入的资金不赚不赔,这个情况下乔帮主已觉得主升浪的局限性,因此转型开始做起了
  • 夜间低血糖太可怕了 小康睡着了 我拿他手机在玩 突然开始浑身发热 我把被子掀开之后开始疯狂出汗 全是是汗 开始晕和恶心还有饿 我以为是熬夜的原因 但是躺了十分
  • ”可是你刚才还逗了我好几次,他的手臂把我搂得更紧了“因为是你,玩笑也好,整蛊也好,随你怎么理解,但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之间永远不会有谎言。”(口气是撒娇的感觉哦
  • 《文化学刊》省级 月刊 知网 第一批学术目录期刊,带影响因子主办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主管单位:辽宁社会科学院国内刊号:CN 21-1545/C国际刊号:ISS
  • 未觉悟前,佛和我们一样,后来依止菩提道而修成正觉,同样只要我们净除业障,身、语、意便会逐步变得清净。未觉悟前,佛和我们一样,后来依止菩提道而修成正觉,同样只要我
  • 揚羽你不考慮把歸碟的聲音裝得夫人一點嗎,那智没出場要安排你負責搞笑啊[允悲] 下週是另一位揚羽,看定妝會更接近原著本身,請給我不一樣的藍色貴族[可怜]那就关注我
  • 这场旷日持久、还未结束的仗,接下来该怎么打,扣问着每一个善良的大同人的心。这场旷日持久、还未结束的仗,接下来该怎么打,扣问着每一个善良的大同人的心。
  • 不得不说,相比刘恺威方的一直沉默,李晓峰很明显是要勇敢得多了。或许改变后的你也能成为模板哦##宝儿姐的变美课堂#刘恺威这个恋情瓜终于要瓜熟蒂落了,在被拍到现
  • 28个小细节,让你成为更靠谱的人! 1.每天早上起来,刷完牙后,喝一杯温水。但是首先,你得起床。 2.去别人家做客不要空手去,哪怕楼下买一点水果。虽然大家关
  • 整个孕期夜晚情绪不稳定会焦虑各种没有到来的人际关系,会担心日渐窘迫的经济状况,会看到日渐浮出水面的各种矛盾,当初的大饼开始一步步崩盘,一次次给自我进行心理建树,
  • !!
  • 福派 拜尔 力博得 usmile 飞利浦 飞科 奥克斯 千山 罗曼 舒克舒客的 softie 铂瑞 素士 电动牙刷28~~~~~在我最艰难的日子你守候着我,那么
  • 一切都按照计划行事, 再次驾车一小时,赶往枫泾镇正是吃午饭的时间,找一家地道的土菜馆“巷子里”楼上楼下客满为患,家常菜很有特色,昂刺鱼,白切鸡,草鸡蛋~甚是好吃
  • 人们通常在感觉到委屈的时候就说睡了我不止一次长篇大论 去告诉你我们之间的问题也不止一次告诉你不要总是忽略我的情绪 可是你从来没有当回事 慢慢开始不理我 等我自己
  • 庞连双他们研制的刀体在车间推广使用后,既提高了车加工的生产效率,又使刀具成本大大降低,并成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庞连双已成长为一名出类拔萃的技
  • 而,刘恋,刘恋是谁,我并不认识,初舞台《在你的婚礼上多喝了两杯》感觉挺有趣的,层次很丰富,怼前任怼的很爽,适当的牙尖嘴利会让人有种莫名的爽感,虽然我没有前任。从
  • 怎么办呢,那就夸夸任嘉伦吧,我很喜欢任嘉伦,锦衣前也听说过他,但在天涯酸菜楼里没人夸他,锦衣我们科很多人很多人喜欢,我并没有实时追而是快结局了才看的,看完才知道
  • 去年情人节那天,女生和一个给她发了520元红包的男生在一起了,她说她并不讨厌那个男生,也想和他拥有一段长久的恋爱关系。去年情人节那天,女生和一个给她发了520元
  • 倪妮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所以获奖连连,佳片不断,而她似乎并不在意这些,只要有适合自己的角色,就义不容辞地去演,开心是最重要的啦!照片中的倪妮,特意用剧本遮住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