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白话文(52)
译者:佚名

世尊!如果诸位菩萨和末世众生,想遨游如来大寂灭海,那么,什么是彻底断除轮回之根?在各种轮回中,有哪几种特性?修行成佛的菩提,有哪几种差别?返回尘世劳作,应当设立几种教化方便的法门,以度脱众生?惟愿从不舍弃众生的救世大悲大慈的世尊,把修行的一切菩萨和末世众生智慧之眼的障碍肃清,让智慧照耀的心净如明镜,圆满地觉悟到如来无上知见。弥勒菩萨说完后,将五体投地,对佛祖再行礼拜,来回往复三次,以表达他的虔诚之请。

本博注:即便从文化的角度,佛学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中国人,一生中从未读过一本佛经,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是你此世生命的重大缺失。可是,佛经原典确实很难读懂,作为一般人,做一般性的了解,能有机会读一两本白话佛经也是好的(最终法义应以原典为准),种下此缘,功德无量。

【第363颗钻石】

རྩོད་བཟློག་ལས།གལ་ཏེ་ངས་དམ་བཅས་འགའ་ཡོད།།དེས་ན་ང་ལ་སྐྱོན་འདི་ཡོད།།ང་ལ་དམ་བཅའ་མེད་པས་ན།།ང་ནི་སྐྱོན་མེད་ཁོ་ན་ཡིན།།ཅེས་གསུངས།

《回诤论》:
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
我无立宗故,唯我为无过。

一切万法无自性生

一、观因缘品

丁一、(观因缘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无热恼龙王请问经》云:“何者缘生则无生,不具彼生之自性,何依缘起则空性,若知空性不放逸。”《般若经》中也以:“色法无生”等详细阐释了无生之理。

戊二、(品关联):

前面顶礼句中已经将无生的了义之理,以理证进行了宣讲,以下各品均以此二关联进行详细阐述。

(品关联)分三:一、破四边生;二、别破他生;三、破缘之能立。

己一、(破四边生):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任何法都不是从自己而生,如果是自己产生的,则有无义生、无穷生的过失;也不是从他法而生,否则,即有火焰生黑暗等一切生一切的太过;也不是从自他二者中产生,因为有前两种过失的缘故;也不是无因生,否则有结果恒时存在或恒时无有,以及因缘之勤作无有意义的过失。

所以,自宗如此立宗:“能依的一切法,所依的一切环境,无论何时、何宗皆无生。”

清辨论师则认为:“一切万法,于何时、何地、何宗皆无有自性生,因于胜义中无有自生故”等等,以承许自续派的观点而立宗。

月称菩萨云:“一切万法,于何时、何地、何宗皆应无生,因无有自生等故。”并由无有自生等立宗,依次建立了无有四生的论点。

对此,佛护论师提出:若有生,则可用无义生之过患进行驳斥。

清辨论师又认为:“此宗的安立,有不具备能立及譬喻之过患。”

月称菩萨对此反驳道:“此宗之能立及譬喻,乃用对方自宗已承认之观点进行破斥,故无须能立及譬喻。”

并于《显句论》中引用教证对加上胜义简别的观点进行了破斥:“若为中观派,则不能以自之比量推测而立宗,以未承认他法之故。

圣天论师云:‘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回诤论》亦云:‘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我无立宗故,唯我为无过。’”

--《中论释》原文

因和缘都是空

一、观因缘品

    本品观察因缘。一般人都认为因缘聚合产生了果法,但这只是一种迷乱的执著,因为在真实的胜义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因缘。

《无热恼龙王请问经》云:“何者缘生则无生,不具彼生之自性,何依缘起则空性,若知空性不放逸。”

意思是说,任何一个法如果是依靠因缘而生那必定是无生,因为并不存在具有自性的生,所以任何依靠因缘聚合而现起的法必定是空性,而菩萨了知这一空性的道理后,他的行为就不会放逸。

《般若经》亦云:“色法无生……”即色法乃至一切法都是无生。(因和缘都是空)

   我们要知道,解释一个观点时理证和教证都是必需的。教证就是作为立论之依据的佛经论典中的词句;而理证则是有理有据的推理,比如因明和中观中的推断,它们并不是毫无依据的凭空想像,都有确凿充分的理由。

在本品中,龙猛菩萨凭自力以理证作抉择,并辅以教证,圆满地宣说了产生万法的因缘是空性的道理。  

戊一、(观因缘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己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总破四生;二、别破他生。

庚一、(总破四生):一切因缘产生的法都在胜义不存在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诸法不是自生,也不是从他法而生,不从自他共生,更不会从无因而生,由此可知诸法无生。
   
    名言中,依因缘而生的万事万物之假相是成立的,佛陀在经中也对这些法安立了具体的法相;但在胜义中,不管是轮回还是涅槃,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任何法都是无生的。

    “诸法不自生”,数论外道认为诸法自生,是自性变现了一切万法,但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如果是自己产生自己,则有无义生(无有意义)、无穷生的过失。

    “亦不从他生”,在果仁巴大师的《中论释》里讲承许他生观点的是外道和内道的有实宗,但他们的观点不合理,因为承许他生有火焰生黑暗等一切生一切的过失。

人们一般认为因和非因之间存在差别(“因”指某法的真因,“非因”指非某法的真因),但因果如果真正是自相的“他体”,从对果法同样起不到作用这一点来看,因和非因就不会有任何差别。

在佛护论师的注释中,即以此因——因与非因相同的根据相同之类推因来遮破他生。这个推理在慈诚罗珠堪布的讲义中有讲解,大家可以参阅。(入中论--一切产生一切的过失)

    “不共”,裸体外道许自他共生,即由自生与他生共同产生万法。但共生不仅不能避免上述过失,反而会同时具有这两种过失。(中观庄严论)

    “不无因”,顺世外道认为诸法无因而生。但无因生是最下劣的见解,有果法恒时存在或者恒时无有等诸多过失。(结果横时存在,横时无有的过失或因缘之勤作无有意义的过失)

      由此可知,一切诸法不是自生、不是他生、不是共生、不是无因生,而是无生。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里说:破四边生在《入中论》里讲得很广;离一多的观察方法在《中观庄严论释》里讲得很广。如果对《入中论》的观察方式还不熟,那么本颂的真正含义恐怕也难以掌握。《入中论》是趋入《中论》的阶梯,是从意义上解释《中论》的殊胜论典,大家也要好好学。

      由于对本颂的不同解释,在印度出现了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这在印度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历史典籍中都有详细记载。

龙猛菩萨的《中观根本慧论》和圣天菩萨的《中观四百论》被称为母中观,因为这两部论不属于自续派,也不属于应成派,而是二派的来源。

《中观四百论》主要讲中观的修行,所以两派对此论的辩论不是很大;而《中观根本慧论》主要讲见解,后代中观论师依据对本论的不同解释建立了各自的宗派。

应成派的代表人物有佛护论师、月称论师、寂天论师等;自续派的代表人物有清辩论师、静命论师、智藏论师等。

佛护论师虽然早于月称论师,但并没有像月称论师那样作广大的破立,所以并不是应成派的真正开创者。而月称论师在破清辩论师观点的同时,建立了圆满的中观应成派。

中观二派的差别

    那么,二派究竟有何差别呢?

    首先,佛护论师在解释这一颂的时候直接说:一切万法无自生、无他生……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法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有真实的产生。

     对此,清辩论师造《般若灯论释》予以辩驳:宣说一切法无生一定要加胜义简别,不加胜义简别就不合理。

意思是说,名言中的柱子等是存在的,如果一概说“柱子等无生”就有诽谤名言的过失。所以《般若灯论释》说:一切万法在胜义中无自生、无他生……
   
之后,月称论师在《显句论》中驳斥了清辩论师的观点,认为加胜义简别没有必要,因为说胜义中不生已间接说明在名言中可以有自性生,但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直接说“一切万法不存在”就够了,不必加胜义简别。

    佛护论师曾提出:若有生,则可用无义生之过患进行驳斥,意思是以“无义生之过患”来遮破自生。

对此,清辩论师认为:“此宗的安立有不具备能立及譬喻之过患。”自续派以三相推理成立无生,认为凡是推理必须具足能立及比喻。

比如“声是无常,所作故,如同柱子。”其中“声”是有法,“无常”是所立法,“所作”是能立的因,因所成立的是立宗,“柱子”是比喻。以“所作”的因推断有法的“声”是“无常”,再加上一个同品的比喻“柱子”,就圆满了一个推理。

其中能立是主要的根据,比喻是支分的根据,缺了这两项完整的推理就不成立。

   月称论师反驳道:“此宗之能立及譬喻,乃用对方自宗已承认之观点进行破斥,故无须能立及譬喻。”意思是:对方承许一切万法实有存在,其比喻、能立和立宗之间必定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要破斥对方的观点,只要指出其矛盾之处就可以了,故中观宗无须能立及比喻。

     我们应当知道,自续派着重建立相似胜义,其使用的理论是自续推理。所谓自续推理,其宗法、能立、比喻都是自他共同承许的,比如“柱子无常,所作故,如瓶。”

其中柱子、所作、瓶都是自他共许的法。和自续派不同的是,在应成派面前柱子根本不成立,只不过随顺他宗的承许而展开应成推理。

   月称论师于《显句论》中引用教证对加胜义简别的观点进行了破斥:“若为中观派,则不能以自之比量推测而立宗,以未承认他法之故。圣天论师云:‘有非有俱非,一非一双泯,随次应配属,智者达非真。’《回诤论》亦云:‘若我有少宗,则我有彼过,我无立宗故,唯我为无过。’”

   以上我们简单介绍了应成派和自续派分派的情况以及二派的主要区别。现在汉地和国外的有些人讲:“藏传佛教的中观应成派和自续派的说法不合理……”

他们认为是藏传佛教把中观分成了两派。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懂中观教义,更不懂佛教历史,只是想当然地随便乱说。

其实,应成派与自续派的分派及辩论在印度一直存在,这在印度的历史典籍以及布敦大师的《印度佛教史》中都有清晰的记载,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澄清宝珠论》中对此也作了说明。

--《中论讲记》

慈诚罗珠堪布: 没有信仰的人不想解脱可以理解,而很多学佛的人也没有想到要修行、要解脱。他们自以为婚姻、家庭和和美美,工作、收入称心如意,身体暂时没有问题,故而不觉得人生有痛苦,一切都十分满意,为什么要去解脱?解脱大可不必!这都是视野狭窄、缺乏远见的表现。因为对轮回的了解非常肤浅皮毛,只看到眼前,却没有考虑幸福背后的无常。

这种人的想法,就像不愿意给汽车买保险。认为汽车现在好好的,没有发生交通事故,可明天、后天会不会出问题,下一个月会不会出问题,你能保证吗?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現代只能稱為是佛法表相的時代,因此不可能承辦非常圓滿的出世間法,如果有人聲稱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都可以同時進行,其實他們已經成為修持世間法的人了。一 般人會分成
  • 不管是“十里桃花”还是“牧童遥指杏花村”抑或是金色油菜花海洋……都能在这里找到,趁着周末带上家人,一起去享受春光,醉身花海。不管是“十里桃花”还是“牧童遥指杏花
  • 黑暗的夜景里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我们在黑暗里等一个人永远不来的人,我们就是等着,不说话,不告诉她。寒冬里只有我一个人,我等着心里的那个人,我期待着她出现在我的面
  • 橘子味的汽水在噗嗤,夏天的风穿过你那心zang的位置,也吹过了我的眼睛你是落日弥漫的橘,天边透亮的星煎雪落雨,心上是你,欢喜躲在眉目里你是我一世的春暖花开,面朝
  • 了不起的广州工厂替我蹲到了一卷意大利小牛皮(头层皮)是Burberry的原厂皮,每一张皮上都有专属编号和皮厂钢印,我请工厂帮我拍些照片(我发在微博上了)就收到些
  • !!
  • [害羞]国庆马上到啦,今天给大家送上苹果五花肉+空炸杏鲍菇,水果蔬菜还有肉肉,一次性给你配齐,我的小盘子里装的也是宇宙哦~[玉兔捣药]制作步骤:1.称量准备好所
  • 有个孕妇的男人从不帮忙做家务,每天下班回家后就直接吃饭,增饭的时候也是让孕妇去的,饭后自个儿津津有味地看着电影,一边还催促着孕妇快去洗碗。孕妇只能对着肚里的孩子
  • 就是这么遗憾啊,从S3时候的VN,到现在的vn,你越来越强,真希望你能拿一次总冠军的奖杯 ,给我们的青春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最有希望的一年,就差那最后一步,可惜
  • 最后,寿命和现实决定谁先离开谁先走看的太透彻太清楚,就越觉得失意越发的冷意寒人。如果与前领导只是一些小纠纷,前领导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人,员工可以诚恳的向前领导
  • 庄子用比喻来阐述他的道,那么解读的人就会在某一个领域进行阐发、发挥,比如研究哲学的,就提出“沉潜飞动”带来的人生道理;修内丹的,就看到了炼精化气乃至炼神还虚,以
  • ​从亚冠冠军,到亚冠小组垫底,从和拜仁交手,到被日韩狂虐,亚冠的目标也成了“进一个球”十年间广州足球的变化,属于返老还童,从一个逐渐成熟的成年人,演化成一个不食
  • 低头脚底路面也会发现风格各异的图片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地方。#回忆录#1.上周四是个好日子,阳光明媚,因为浅草寺一直是个缘很好的寺庙怀揣美好梦想又去溜达了一圈。
  • 近日,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大连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在用化学键理论阐明本征导电材料不能经受大量真折叠原理的基础上,应用超材料设计思想和仿生设计思路,使用
  • !!
  • 世界上最长的唐卡巨作就位于青海藏文化博物馆,整幅画卷长618米,宽2.5米,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参观哦,关于唐卡的知识,你学会了吗~[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
  • #假如爱有天意[超话]#记得第一次看是在初中的一个假期,依稀记得是盘DVD碟片(好像是去表哥家玩玩,薅回来)当时可能年纪还小,无法领悟片中爱情为何物,只觉得整个
  • 我重点就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说明,一是捐赠渠道是什么。每天分配发放后,我们都会对捐赠情况上网进行公示。
  • 我还跟我姐妹说你车咋没电,她疯狂跟我说她昨晚充电了。就刚刚我拿了我姐妹的车钥匙,我下去找车。
  • #零食周边小说互换[超话]#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笔想找个看言情的姐妹互相寄小说小说打开第一页写语录这些(我的字只能说不好看也不难看吧,但我的排版这些应该算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