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南斗经》)#
  尔时,太上老君于永寿元年正月十五日上元之辰,再降于成都太昊玉女修丹之所,地神复涌玉局宝座,于是老君昇(同“升”)于座中。告天师曰:“此经乃九天八极之真文,三清三境之上道,乃元始天尊昔经历于七万亿劫,天地始终,人命生死,五运变迁,万汇兴衰。而天尊于今犹宴座景云之上,上清之境。修炼至真,敷扬妙道,悯念羣(同“群”)生,大慈不舍,吾昔得传付是经,今当授之于汝,汝宜选奉道之士,谨修持之人。”

       天阳地阴,一合而生,成日月两曜(yào)。两曜行度,五纬(wěi)周天,是谓七政,则七星九元北斗也。每以杓(同“勺”)随月建分,指节气二十四气、二十八宿,舍应下土七十二候(hòu)、三十六禽。舍中有斗宿(xiù)六星,是号“南斗六司”。与北斗七政分职,共理三才六合、八卦九宫,总辖中外百辟官品,乃紫微、太微两极都曹也。上系十二分次,天真灵神;下统十二分野,地祇(qí)主者。四渎(dú)五岳、九州八紘(hóng)、名山大川、城隍社庙,中及人民羣类万物,无不计其簿籍,掌握世人善恶矣。

        北斗位处坎(kǎn)宫,名同月曜。降神于人,名之为魄也;主司阴府,宰御水源,将济生聚,功莫大焉。南斗位处离宫,名同日曜。降神于人,名之为魂也;主司阳官,宰御火帝,将济动用,德莫大焉。洎(jì)有天地,迄(qì)至于今,二司两极,共同陶铸万品,生成万物。注拟天人之爵禄,增减士庶之秩序,延促年龄,去留灾福,莫不由与夺也。

        所以然者,乃知阳日阴月。南北二斗,魁斗魒(piāo)罡;受性水火,禀质阴阳;助天地而育物,体道德以垂光。是物而得丰也,非此孰而果能乎?人得而生也,非此而孰为乎?是故天尊殷勤悲悯,观尔寒林。一如赤子,开放救护;令保生灵,其救护法。使一切善男信女不以高卑,皆应至心,常当恭敬。若或时睹日曜月曜、南斗北斗,则郑重叩首,请乞护佑,愿赐恩福。上言呼称:“至圣至尊真宰真君。矜(jīn)垂哀悯,宽赦过咎”。斯即再拜,不得怀于轻慢。

        老君曰:“尔等信善男女,能依吾所授,奉教而行者,可以消灾度厄,增福延年;保合家之团圆,祝封疆之宁谧(mì)。或欲免息塚(zhǒng)讼,削死注生,皆当上章,投词设醮(jiào),修斋无不遂意。”
        尔时,老君为天师重说偈曰:
        南斗火官除毒害,北斗水神灭凶灾。
        一切所求皆称意,万般滞闷悉通开。
        能依经法冥心谢,必当随愿契灵台。
        凡在有情常顶礼,祸厄无因辄(zhé)敢来。

        老君曰:“神真之妙,凡世难言。目见日月星斗,耳闻风雷韶(sháo)雅,鼻嗅兰麝(shè)腥臊(sào),舌点甘辛酸苦,口宣语言声音。至于手执足行,自生及老,皆不可离于水火。今凡夫见者,若不见闻,其言如甚,聩(kuì)殊不知成性立生,皆是天地日月星斗与之。假于四大,正兹一气。生生之本,全系水火。水火比于道之真体,故不可暂离,可离而获存者,非人非物。”

         “吾今叮咛世之男女,说此要道。普令发心求请醮献,知有神真,信遵教示。更于四时八节,三元五腊,本命良辰,皆可上章拜表,投词献醮,请乞恩福,忏罪消灾,燃灯上香,虔心礼拜,自然获福无量。”
         南斗第一,天府司命上相镇国真君
         南斗第二,天相司录上相镇岳真君
         南斗第三,天梁延寿保命真君
         南斗第四,天同益算保生真君
         南斗第五,天枢度厄文昌炼魂真君
         南斗第六,天机上生监簿大理真君
         如是南斗六曜真君、六星童子、火铃将军,凡人转诵此经,切在至诚。虔心祷祝,无不应验。拜表上章,真圣自降,必然自获延年长生道性。

         老君曰:“此六司真君,神性急速,能倾心求请,无愿不从。神真感人心,凡事谐偶夫也。且夫万行之本,一身之原,在乎道气。保固形命,形之保在乎教法,教法之宝在乎科仪之细密。音声诚为感格,随心随形,发呼动步,灵感微妙。”

         南斗北斗,陶魂炼魄,魂既受炼,乃转生人。依吾经法,谢除已往之愆(qiān),更补方来之福。洗涤众灾,拜迎百福。若有深信之者,修斋设醮,设像庄严,香花供奉,迎请众真,真圣欢喜踊跃大降,吉祥赐福无量。

        如是太上老君演此真经将毕,天师真人与诸大弟子长跪座前,再拜礼谢,信受奉行。

        《太上说南斗六司延寿度人妙经》竟

太乙救苦天尊护身妙经

尔时,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升七宝座。放大光明。普集万灵。与天教化。

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圣人。万万仙众。俱来诣座。听宣妙法。於是梵王称善。帝释欣歌。仙乐自响。随光而至。



是时太上老君。身离玉座。步蹑莲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师开化。受福天堂。施功无极。恩不可量。臣观三界之中。苦海之内。无量众生。横遭厄难。罪网牵缠。异类寻情。难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寻情。唯望至尊。观心慈愍。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汝离玉座。惊怖万天。救苦救生。不须汝言。可还座中。吾为宣说。



天尊曰。万物吾生。万灵吾化。遭苦遭厄。当须救之。不须汝威力。化身救度。

此,东方长乐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数。物随声应。或住天宫。或降人间。或居地狱。或摄群邪。或为仙童玉女。或为帝君圣人。或为天尊真人。或为金刚神王。或为魔王力士。或为天师道士。或为皇人老君。或为天医功曹。或为男子女子。或为文武官宰。或为都大元帅。或为教师禅师。或为风师雨师。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今告汝知。



老君重奏曰。此之威神。有无量变化。如何得至我师御前。 天尊告老君曰。汝可举声。唱太乙之名。使仙官齐咏。自然应化现身。於是老君众仙等。尊其教旨。齐声称咏太乙救苦天尊之名。

忽见。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蹑於莲花。稽首至天尊前。奏曰。臣乃太乙。为我师开化说法。臣集相聚形。听宣妙音。天中快乐一时。地下动经万劫。三界之中。群生受苦。高声呼唤。苦哉苦哉。旋绕天尊礼拜。俯伏乞下天关。



於是,众仙见童子奏对。泣泪滴衣。哽噎叹言。天上快乐。地下受灾。轮回报对。何时清闲。

天尊告太乙曰:汝行愿慈悲。众生受苦。依汝行愿。分身救之。童子喜笑。再拜而退。
众仙观见童子化一天尊。足蹑莲花。圆光照耀。手执柳枝净水。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
又见天尊化一帝君。蹑莲花。手执如意。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
又见帝君化一真人。足蹑莲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头狮子左右从随。乘空而去。
又见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锦衬衣。披发跣足。蹑於莲花。手执金剑。圆光照耀。九头狮子口吐火焰。绕於身形。乘空而去。



老君奏天尊曰。此圣威德。变化救生。从何而有。甚劫修行。惟愿应机。为众宣说。天尊曰:此圣在天呼为太乙福神。在世呼为大慈行者。在地狱呼为日耀帝君。在外道摄邪呼为狮子明王。在水府呼为洞渊帝君。

汝是吾之气。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阳之精。甚灵甚灵。汝可秘之。不可尽述。



是时,老君闻天尊言。闭目定神。弹指叩头。咒曰。

元元之祖气 。妙化九阳精 。威德布十方 。恍恍现其真 。

三九扬风出 。徘徊离始青。 恭敬生琼液 。奉之免渴饥 。

万灵当信礼 。八苦不能随 。积行持科戒 。提携证玉京。



尔时。天尊重告老君及诸仙曰。

若有众生。时遭疾疫病痛缠绵。可以焚香。念诵圣号。看转此经。疾患退散。克获安宁。
若有众生求官觅职。奸佞妄生。但当念诵圣号。看转此经。自然嫉妒不生。高迁禄秩。

若有众生泛涉江海。波浪所惊。鱼龙欲伤。可以存思念诵圣号。使得达岸。无有害伤。

若有众生。值雷霹雳。风雨惊怖。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神气亦清。魂魄不动。

若有众生。父母师资六亲不和。兄弟乖逆。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自感六亲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若有,帝王国主。朝生叛臣。兵火作乱。风雨不调。万民涂炭。怨地尤天。但当持斋念诵。看转此经。风雨便得顺时。叛臣败露。国泰民安。

若有众生。为邪精鬼贼妄来所伤。但存思念诵圣号。妖魅自止。鬼贼灭亡。

若有众生山林往来。被虫蛇禽兽奔夺所伤。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禽虫自退。不敢来害。

若有女人。怀受胎孕。临产艰难。但当存思念诵圣号。自感真气佑护。无痛无伤。便生智慧之男。有相之女。六根具足。母子团圆。

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养性养命。但当存思念诵圣号。看转此经。便得功行圆满。白日升天。

若有众生,频遭百锁牢狱之中。呻吟难诉。但当存思念诵圣号。便得解脱。出离囹圄。

若有众生为七祖九先门人同学。夫妻男女。身殁之後。流滞寒庭。未得托生。但当存思念诵圣号。自然出离阴境。便得生天。

若有众生为冤家牵引。复连相缠。但当存思念诵圣号。冤家解释。後连断除。

於是。天尊告老君曰。此圣最尊最贵。最圣最灵。每月三九日。多降人间。常於净室中。焚香礼拜。柳枝净水。时花药苗。如法供养。自然寿满一百二十。五福常臻。八难远离。切忌灶下灰烬。石榴秽物。此为不洁。勿令触之。



天尊说经毕竟。大会之中。寻仙唱善。狮子能语。凤凰能言。鱼龙成人。枯朽还生。蠢动含情。福资皆遍。巍巍堂堂。皆得升仙。

於是,道君老君。无量众真。同声赞叹。今闻妙音。大获利益。奉辞而退。 https://t.cn/R2WxXZe

老子道德经 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⑾,不居其薄⑿;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因此实际上是有“德”;具备“下德”的人表现为外在的不离失“道”,因此实际是没有“德”的。“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心作为,“下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有心作为。上仁之人要有所作为却没有回应他,于是就扬着胳膊强引别人。所以,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义”,失去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而且是祸乱的开端。所谓“先知”,不过是“道”的虚华,由此愚昧开始产生。所以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浇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所以要舍弃浇薄虚华而采取朴实敦厚。
 
[注释]
1、上德不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
2、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
3、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
4、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以,心、故意。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而无心作为。
5、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
6、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意为强力牵引。
7、薄:不足、衰薄。
8、首:开始、开端。
9、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
10、华:虚华。
11、处其愿:立身敦厚、朴实。
12、薄:指礼之衰薄。
 
王弼《道德经注》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尽德?以无为用,以无为用则莫不载也。故物无焉则无物不经,有为则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虽广,以无为心;圣王虽大,以虚为主。故曰以复而视,则天地之心见;至日而思之,则先王之至睹也。故灭其私而无其身,则四海莫不瞻,远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则一体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无执无用,故能有德而无不为。不求而得,不为而成,故虽有德而无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为而成之,则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求而得之,必有失焉。为而成之,必有败焉。善名生,则有不善应焉。故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也。无以为者,无所偏为也。凡不能无为而为之者,皆下德也,仁义礼节是也。将明德之上下,辄举下德以对上德。至于无以为极下德下之量,上仁是也。足及於无以为而犹为之焉,为之而无以为,故有为为之患矣。本在无为,母在无名,弃本舍母而适其子,功虽大焉,叉有不济。名虽美焉,伪亦必生。不能不为而成,不兴而治,则乃为之,故有弘普博施仁爱之者,而爱之无所偏私。故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爱不能兼,则有抑抗正真而义理之者,忿枉佑直,助彼攻此,物事而有以心为矣。故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直不能笃,则有游饰修文礼敬之者,尚好修敬,校责往来,则不对之间忿怒生焉。故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夫大之极也,其唯道乎。自此已往,岂足尊哉。故虽德盛业大,富而有万物,犹各得其德,而未能自周也。故天不能为载,地不能为覆,人不能为赡万物。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不能舍无以为体,则失其为大矣,所谓失道而后德也。以无为用,德其母,故能己不劳焉,而物无不理。下此已往,则失用之母。不能无为而贵博施,不能博施而贵正直,不能正直而贵饰敬,所谓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也。夫礼也所始,首於忠信不笃,通简不阳。责备於表,机微争制。夫仁义发於内,为之犹伪,况务外饰而可久乎?故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前人而识也。
即下德之伦也,竭其聪明以为前识,役其智力以营庶事。虽德其情,奸巧弥密;虽丰其誉,愈丧笃实。劳而事昏,务而治秽,虽竭圣智而民愈害。舍己任物,则无为而泰。守夫素朴,则不顺典制。听彼所获,弃此所守,识道之华而愚之首。故苟得其为功之母,则万物作焉而不辞也,万事存焉而不劳也。用不以形,御不以名,故仁义可显,礼敬可彰也。夫载之以大道,镇之以无名,则物无所尚,志无所营,各任其贞,事用其诚,则仁德厚焉,行义正焉,礼敬清焉。弃其所载,舍其所生,用其成形,役其聪明,仁则诚焉,义其竞焉,礼其争焉。故仁德之厚,非用仁之所能也。行义之正,非用义之所成也。礼敬之清,非用礼之所济也。载之以道,统之以母,故显之而无所尚,彰之而无所竞。用夫无名,故名以笃焉。用夫无形,故形以成焉。守母以存其子,崇本以举其末,则形名俱有而邪不生,大美配天而华不作。故母不可远,本不可失。仁义,母之所生,非可以为母;形器,匠之所成,非可以为匠也。舍其母而用其子,弃其本而适其末,名则有所分,形则有所止。虽极其大,必有不周;虽盛其美,秘有患忧。功在为之,岂足处也。
 
苏辙《老子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聖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者也。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言故也。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
自德以降而至於禮,聖人之所以齊民者,極矣。故為之而不應,則至於攘臂而強之;強之而又不應,於是刑罰興而甲兵起,則徒作而無衍矣。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1,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忠信而無禮,則忠信不見,禮立而忠信之美發越於外。君臣父子之間,夫婦朋友之際,其外桌然,而其中無餘矣。故順之則治,違之則亂,治亂之相去,其間不能以髮,故日亂之首也。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聖人玄覽萬物,是非得失,畢陳於前,如鑑之照形,無所不見,而孰為前後?世人視止於目,聽止於耳,思止於心,冥行於萬物之間,役智以求識,而偶有見焉,雖自以為明,而不知至愚之自是始也。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世之鄙夫,樂其有得於下而忘其上,故喜薄而遺厚,采華而棄實,非大丈夫,孰能去彼取此?
河上公【名家注解】
上德,谓太古无名号之君,德大无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其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养人性命,其德不见,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于天地,和气流行,民德以全也。下德,谓号谥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见,其功可称也。以有名号及其身,故无德也。
谓法道安静,无所施为也。言无以名号为也。言为教令,施政事也。言以为己取名号也。
上仁谓行仁之君,其仁无上,故言上仁也。为之者,为人恩也。功成事立,无以执为。为义以断割也。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
谓上礼之君,其礼无上,故言上礼。为之者,言为礼制度,序威仪也。言礼华盛实衰,饰伪烦多,动则离道,不可应也。言礼烦多不可应,上下忿争,故攘臂相仍引。
言道衰而德化生也。言德衰而仁爱见也。言仁衰而分义明也。言义衰则施礼聘、行玉帛也。言礼废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礼者贱质而贵文,故正直日以少,邪乱日以生。
不知而言知为前识,此人失道之实,得道之华。言
前识之人,愚暗之倡始也。大丈夫谓得道之君也。处其
厚者,谓处身于敦朴。不处身违道,为世烦乱也。处忠
信,不尚华言也。去彼华薄,取此厚实。
[引语]
这一章是《德经》的开头。有人认为,上篇以“道”开始,所以叫做《道经》;下篇以“德”字开始,所以叫《德经》。本章在《道德经》里比较难于理解。老子认为,“道”的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反之,则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离,但又有区别。因为“德”有上下之分,“上德”完全合乎“道”的精神。“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人们把“道”运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的功能,就是“德”。
 
[评析]
《道德经》一方面是谈“道”,一方面是论“德”。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二十一章曾写道:“孔德之客,唯道是从”;二十八章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五十一章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常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从政治角度去分析和理解所谓“上德”,我们认为它不同于儒家所讲的“德政”。老子批评儒家“德政”不顾客观实际情况,仅凭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推行,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而老子的“上德”则是“无以为”、“无为”,它不脱离客观的自然规律,施政者没有功利的意图,不单凭主观意愿办事,这样做的结果当然是无为而无不为,即把“道”的精神充分体现在人间,所以又是“有德”。但是“下德”是“有以为”的“无为”,但却抱着功利的目的,任着主观意志办事。在本章里,老子把政治分成了两个类型、五个层次。两个类型即“无为”和“有为”。“道”和“德”属于“无为”的类型;仁、义、礼属“有为”的类型。五个层次是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层次中,德和仁是最高标准,但“德”只是指“上德”,不是“下德”。失道而后德,这是在无为的类型内部说的,失道则沦为下德,那就与上仁相差无几了。失德而后仁,这是指离开了“无为”的类型才有了仁。仁已经是“有为”、“为之”了,所以“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就是在“有为”范围内所显示出来的不同层次。在本章里,老子用了“大丈夫”一词,是全书唯一使用的名词,过去有人将此解释为“智慧很高的人”,原意大约相同于此,但其中也包含有豪爽、果敢、刚毅的内容。老子感受到人际关系愈来愈难以相处,所以在十分激动的情绪下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并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本章使用了一些具体的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着在固定的形式中,即按忠信行事,不执行浇薄的礼。所以老子对政治的最低要求是摒去“薄”和“华”,恢复“厚”和“实”。 https://t.cn/RJq0nK3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color:黑色白色 Size:SMLXL(宽松版型下单请报身高体重)以下是根据你的要求生成的内容:《揭秘有钱人的第一桶金:从平凡到非凡的财富之路》在追逐财富
  • 我的小谷:2周岁生日快乐每到这个月份,就常盯着孕妇看想着呀,那时候你还在肚子里妈妈作为一个孕妇是什么心情和期待盼着与自己的小孩见面一晃眼,两年过去了这个可爱,俏
  • 又去看了看黑粉的帖子,果然最近好起来黑粉又来干活了,仔细看了看别的黑粉的微博,果然日子过得也不咋好,要不也是一直在网上喷这个喷那个的,要不就是年纪真的不大没有明
  • 道金斯】让我们回到那只雌性掘土蜂的故事,它是很独立的,除了在同一区域,还有很多其他的雌蜂也在独自地干着同样的事情,不过其中一些会直接占用其他蜂挖好的洞穴,而不是
  • #何かオモ です!↑をつけて投稿してください✨#菊池風磨 #長谷川忍#有村架純 #森日菜美#本岛纯政[超话]#仮面ライダーガッチャード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 两枚表款不仅采用了真力时旗下最为先进的制表工艺,还在其基础上装饰了当下非常流行的“宇宙星空”概念性设计,“高复杂机芯”与“高颜值外观”齐头并进,这可让各位玩家们
  • [蜡烛] 现在,我已经开始了我的矫正之旅。[加油]每次调整牙套,我都能感受到牙齿在慢慢移动,这种变化真的让我超级兴奋!
  • one 最近的我有点糟糕 负面情绪特别多 又不知道该怎么倾诉 我好想你 又怕你觉得我矫情或者敏感 我是一个拧巴的人 我好想你 有时候我也会恨 恨你为什么去当兵
  • 那打板是市场风险最高的玩法了,我是不推荐这么做的,没点技术和心态,等我们等够进去,往往就是几个一字板后了,这时一旦开板,就是大跌。那遇见这种涨停的类型,我们就要
  • 对于许多过去从未购买过特定品牌产品的人来说,官网和公众号都属于特意去搜索才能获取信息的渠道,而土味营销则能依靠反差感,更快地吸引到潜在消费者LOEWE最近几个季
  • \n-无二品质,\n?面料:定制羊皮?油边工艺\n?内里:定制羊皮\n?垫脚:羊皮注塑成型\n?大底:原版开模轻泡双色底\n?包装:原版全套包装\n?码数:35
  • 同い年だけどまだまだ遠くて大尊敬する先輩AKB48をこれから更に盛り上げていくためにもっと追いついていかないとと改めて気が引き締まりました。そしてこれからもよろ
  • 会议指出各部门要以启动实施 “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为契机,加强线索移送、信息共享、办案互助、理念互通等方面的协作配合,形成保护自然保护区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强
  • 2、复刻万国柏涛菲诺精仿品质价格是1200到2000元,比较像,高端货,外观方面已经比较像了,表壳也是用的精钢材质了。而价位在1,001-5,000元的手表也有
  • 11.又是一年春,爱与被爱,喜欢和合适,我都没有答案。15.后来发现 在每一个低谷期 都是那个支离破碎的自己一直在孤独前行,所以清醒的决定,以后无论发生什么,都
  • 但是偶尔一次没问题,真的很好吃,曲奇酥的要死配上8分甜的纯粹小豆黄油。普通的味道没任何特殊的,我之前貌似吃过他们家的黑胡麻,所以才买的别的口味。
  • 在本次事件中,相关部门介入后,经过调查核实,确认了八爪鱼公司的不当行为,并督促其为消费者办理了退款,有效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事件的成功解决,展示了我国消
  • 刚刚(图片是按照时间发现顺序排的P1是去上课在电梯里拍的 主要想给大家看看我书包上的巴斯光年P2到门口了 老师还没到 就蹲着等了会P3下课去买了想吃好久的手作面
  • 首先,微博[浪]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给予了用户广泛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最后,微博[浪]还为用户提供了极高的互动性。
  • 村里有个教书先生赶过来,看到这一幕后拦住那群村民,他说:你们就算哄着那汉奸,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带日本人过来,修铁路过后日本人肯定要做其它的工程,总有一天你们都得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