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四个字看出中医的退化,毉(道)殹(法)醫(术)医(器)
 2020-03-09

​​     

这个 毉字是中国,最早的毉字,指的是天人合一者,通天地鬼神的人,所以才借用巫字为专门把医人之工,称之为毉。巫是指天人合一,通天地鬼神的人,巫在古代基本都为良相,扶佐皇帝,不为人治病,只有皇帝不用之时,才不为良相,才为良医,为人治病,后把专门为人治病之人称之为良医了,所以毉字才加巫字为毉了,最早的毉应该为巫,所以毉从巫中而来,良相为医天,医国之大人,后来把专医人、医病、之工、称之为、上工、上毉,称为毉了,这才是毉之本意,与毉字的由来。这即是毉乃神圣之业,指的是天人合一,成神,成圣之人,所以才有圣人出,中医兴之说。才有上工守神,上医治未病之说。才有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不可为医、之说。这时的毉者,为神,为圣,为道,为天,这才是名复其实的中毉大夫,治病用道,叫医道,才有医道同源之说,心到即到,神补,守神,心到病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神补,神补为中毉的最高境界,但必须的要求毉者,为天人合一者,超凡入圣的人,毉者本身,即是修行圆满者,天人合一的,宇宙中最高频能量的人,为纯阳光体,能量以与大宇宙的能量合为一体,看肉身之体,人体是光体,用心看非是肉眼看(睁眼睛不眨眼睛的看)看一会肉眼即花了,进入了视而不见的盲的状态,人心即刻显相,此时之相即为心相,依法不依人即是此理,法由心生,法即是心,人相为假,心相为真,依心而看,别用肉眼去看,免得着相,。

       当时的社会叫人神共处的时代,所以才有黄帝与蚩尤大战之时,黄帝上天界搬兵,收复洪水,才有黄帝左臣仓颉造字,以文载道,让凡夫俗子迷途众生见文开悟,以文渡化众生,简称文化,用文字让人明心见性,简称文明,古人的圣贤教育,圣人的文字,是乘载圣人之道的,是圣人用文字载道,让后人修身正心,明天地人修身正心之超凡入圣之道,中毉大夫是天人合一的得道者,由中毉大夫亲自引领指导,凡夫俗子修身正心,超凡入圣,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宝库,可以修身正心超凡入圣,可是无人指导于引领如同宝库上锁,心门不开,有宝也为潜能,有也如同没有。只有开启宝库,才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圣贤教育之伟大。只有凡夫俗子小人,开发了潜能,修复了身体,达到了天人合一,成为了圣人,即是真人,本我,神,人才为真正的大人,大人才可以医天,医国,医人,医病,可以为良相可以为良医,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毉者,达不到天人合一,通天地鬼神之能,所以从道退到了法,毉字也去掉了巫字,成为了殹字,这时的假巫出现,叫黑巫,冒充白巫,装神弄鬼,用符,用咒,借外灵做法,布镇,求法求神,设香堂请神灵躯鬼,这时的黑巫完全,如今天的妓女一样,毁掉了白巫之名,今天人们只知黑巫,简称为巫师,而不知真正的巫是天神,天使,代表天地的,是渡化红尘的圣人。今天无知的医者,还以巫师为耻,认为古人愚昧迷信,毉从巫来是一种耻辱,认为才从封建迷信中走出来,认为今天的医者,远超古人,现在的科学技术,CT,B超,磁共振,远超古人,他那里知道古人的,望,可见天地,鬼神,人体经络走向,细胞,DNA,细菌,病毒,无所不知,闻,可听无声,与天地,鬼神万物对话,非是今天科技可比。可惜,学者只读死书,不明书中之道,所以很多的大师,国医,以第三次醫字为主,认为这个是正宗的醫字,毉字从通天地鬼神者,退化为知天地鬼神者,殹,到不信天地鬼神者,醫,认为有病必须的吃药,酒泡药会增加药效,所以什么神农百草经了,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了,什么宫庭秘方了,横行于世,这个级段进入到了下工守形的级段,讲术,不讲道与法了,什么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医术高明了,再退化就为今天的医了,为器,借助于器械为人治病,一切疾病皆为心相,水中月,镜中花,在影子之上又怎么可能解决真正的病因呢?今天的医者,实为学者,非是修身正心天人合一之人,称医也免强称之为下工下医,治病守形,让症状减轻和消失,达不到进入多维的空间,去化解心上之因缘。达到守神,治未病之道。身之主宰便是心,神乃生之制也。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中医文化,必须的从认识祖先开始,必须的弄明白,我们的祖先是谁?神?猴?龙?不为读书只为明道,现在人们为读书而读书,攀比谁读的多,近代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现在讲,初中,高中,大学,硕士生,博士生,教授,专家,院士,古人为明道,叫朝闻道夕死可己,现在讲读书为考取功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失去了初心,文字也失去了圣人之道。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凡夫俗子小人也,圣人,正心,正念,大人,大夫君子也。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一个小人,又怎么可能理解上古圣人所留文中之道呢?毉,親,愛,毉者怎么可以不天人合一,通天地鬼神,不知人体,不知病因,如何毉病。親人不见面,親也不亲成了生人。愛者无心还是否是愛,愛情无心,才有今天经不起考验的爱情,今天是中国传统文化热,今年因为疫情又即将兴起全球的中医热,在此我即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文化即将崛起,担心的是凡夫俗子的弘扬,会把圣人之道,变为凡夫之教,中国中医亡则中国传统文化亡,文化亡则中国亡。

不怕事上无好事,

只怕小人装大人,

圣人之道得道讲,

修身正心方知道。

       大学之道,即大人之道,圣人之道,要明明德,德为道之心,道为德之形,只有得道明白德之人,才可以宣传弘扬道德,你是圣人吗?你天人合一了吗?你明心见性了吗?没有,先修身正心吧,未成圣时,圣渡我,超凡入圣再明德,大学之道即是,凡夫俗子入圣之道,人心不死?道心怎活?放下知识,智慧即在,一念无我,我即是道,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本然就在,修什么?戒什么?找什么?本来无一物,如来即是。                            
草根中医​​​​​​​

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

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所谓「 不与声闻而相违背 」,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一般人都知道文殊法门「 弹偏斥小 」,

却忽略了文殊法门所弹斥的,乃是小乘的不发心,不是弹斥小乘的修行。

在修行上,三乘同观性空,岂可轻率否定。
  
通达法性者,自然就明白「 法无定法 」的妙用。

「 法无定法 」是般若智慧的精义之所在。

此一精义,在文殊法门中更是发挥无遗。

值得注意的是,「 法无定法 」如果被滥用,

那么,「 法无定法 」可能就变成无法无天了。

因此,所谓「 善用方便 」,

必须以「 深观法性 」的智慧为基础,

否则方便的结果反而是不方便了。

《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

所谓
「 无方便慧缚,
有方便慧解,
无慧方便缚,
有慧方便解。」
  
文殊法门的方便善巧很多。

如实而论,在本文上下文中,很多法门都可以说是方便门。

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广引细谈。
  
9 . 入一切诸佛法门。
  
在《维摩诘经》(菩萨行品)中,

特别谈到了一个法门,
叫做「 入一切诸佛法门 」。

阿难尊者在维摩诘居士向香积佛请饭之后,不禁大为赞叹。

佛陀便为他说了一番开示。
  
阿难白佛言:
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佛言:
如是如是,阿难!

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

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

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

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

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

有以饭食而作佛事,

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

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

有以佛身而作佛事,

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炎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

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

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

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
  
这一段话有两个重点。

第一层,施作佛事,方便多多。

香积佛可以用香饭来转化人心,

阿弥陀佛可以用五尘说法来接引众生,

这是何等丰富的启示!

因为施作佛事的方便不同,

因此菩萨对于十方佛土的净与不净,应当一视同仁。
  
第二层,八万四千烦恼,表面上看来,是八万四千魔,芸芸众生为之疲劳不已,

但从文殊法门看来,这却实是诸佛施作佛事的另一种方便。

为什么?

因为众生有所贪,你贪福报,你贪功德,

很好很好,我来教你布施法门吧,布施可以修福呀!

佛不我欺,布施修久了,贪心慢慢也就化掉了。

《大般若经》所谓
「 如是烦恼于大菩提虽为障碍,

而于能引菩提资粮有能助力。

是故菩萨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不永灭除。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贪瞋痴等烦恼,对凡夫而言,

虽然是苦恼的根源,却未尝不可因势利导,

把它转化为引生菩提的资粮。

你不用担心,贪福报、贪功德不也是「 贪 」吗?

没关系,「 若得菩提,一切顿断!」

这一层奥妙,值得善加体会。
  
《维摩诘经》〈佛道品〉也有一段经文,

与上文善用烦恼而施作佛事的理念可以相互辉映。
  
若菩萨行五无间而无恼恚,

至于地狱无诸罪垢,

至于畜生无有无明憍慢等过,

至于饿鬼而具足功德,行色无色界道不以为胜,

示行贪欲离诸染着,

示行瞋恚于诸众生无有恚阂,

示行愚痴而以智慧调伏其心,

示行悭贪而舍内外所有不惜身命,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

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示行瞋恚而常慈忍,

示行懈怠而勤修功德,

示行乱意而常念定,

示行愚痴而通达世间出世间慧,

示行谄伪而善方便随诸经义,

示行憍慢而于众生犹如桥梁,

示行诸烦恼而心常清净,

示入于魔而顺佛智慧不随他教,

示入声闻而为众生说未闻法,

示入辟支佛而成就大悲教化众生,

示入贫穷而有宝手功德无尽,

示入刑残而具诸相好以自庄严,

示入下贱而生佛种姓中,具诸功德,

示入羸劣丑陋而得那罗延身,一切众生之所乐见,

示入老病而永断病根超越死畏,

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

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淤泥,现于讷钝而成就辩才总持无失,

示入邪济而以正济度诸众生,现遍入诸道而断其因缘,现于涅槃而不断生死。

文殊师利!菩萨能如是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
  
这一段话说明了菩萨道的广大弹性。

但不管弹性有多大,一切作为的业报,都必须由你自己承担。

此所以经中说
「 示行毁禁而安住净戒,乃至小罪犹怀大惧」。

为什么?

戒律是死的,生命情境却是活的。

在常态下,当然要严守净戒,

但遇到非常状况,这个时候,开缘的判断,就非常重要。

因此,有些作为,看来好象是犯戒,其实不然。
  
不但如此,在佛教的修行上,

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 罪恶感 」。

罪恶感会干扰禅定的生起,

罪恶感会摧毁善念的增长,

罪恶感会导致自暴自弃,最糟糕的是,

罪恶感会障碍智慧的开显。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罪恶感愈重,修行愈不容易得力。

此所以佛教只许「 忏悔 」,

不许「 后悔 」。

「 忏悔 」与
「 后悔 」不同。

「 忏悔 」是断悔,是利用改过迁善来断除心中的悔恨之根。

「 后悔 」则是让自己的心灵在悔恨中不断地「 重复 」而已。

《维摩诘经》〈弟子品〉也触及这个问题。
  
忆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为耻,不敢问佛,

来问我言:
唯优波离!我等犯律诚以为耻,不敢问佛,愿解疑悔,得免斯咎。

我即为其如法解说。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
唯优波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所以者何?

彼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佛所说,心垢故众生垢,心净故众生净,心亦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

如其心然,
罪垢亦然,
诸法亦然,
不出于如。

如优波离,以心相得解脱时,宁有垢不?

我言:
不也。

维摩诘言:
一切众生心相无垢,亦复如是。

唯优波离!妄想是垢,无妄想是净;

颠倒是垢,无颠倒是净;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净。

优波离!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

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诸法皆妄见,如梦如炎如水中月如镜中像,以妄想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 犯律行以为耻 」,这是罪恶感。

这个罪恶感的延续,只是增长这两个比丘对戒律与僧团的逃避倾向罢了。

经中所谓「 不敢问佛 」,正是一个讯号。

文殊法门的过失管理,是从「 深观法性 」上,深观罪性不可得,

否则「 戒垢 」就可能被内化为「 心垢 」,这根本不是佛法。

此所以维摩诘居士直接了当地告诉优波离尊者说:

「 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
  
10 . 不动相法门。
  
《诸法无行经》在佛陀与文殊师利菩萨的对话中,出现了一段有关「 不动相 」的说明。
  
世尊!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文殊师利!云何是事名不动相?
  
世尊!一切诸佛皆入贪欲平等法中故,远离诤讼通达贪欲性故,

世尊!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是故一切诸佛,皆成就贪欲,名不动相。  

拿贪欲做例子,很多人一听到贪欲,心理上就会起排斥。

但《诸法无行经》经中说,

一切诸佛因为已经深入了一切法的平等性,

在贪欲法上,已经通达了贪欲的法性,也就是空无自性,

所以一切诸佛对于贪欲法,

已经安住在「 不动相 」之中。

所谓「 贪欲即是菩提。

何以故?

知贪欲实性,说名菩提。」

这句话是总关键。

菩提菩提,不是别的,只不过是通达了贪欲的真实性。

明白处叫做菩提,不明白处叫做贪欲。

已明白者称之为佛,不明白者称之为凡夫。

就是这么简单。
  
文殊法门在整个佛教的传承上,

基本上是以「 阿閦佛 」为中心,

「 阿閦佛 」意为不动佛,

在五方佛的信仰体系中,属于东方之佛。

《维摩诘经》也特别提到,

维摩诘居士来自「 阿閦佛 」的佛土。

这个「不动相」法门,在文殊法门的修持上,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结语
  
文殊法门极为深广奥妙,上文所述,

只不过是笔者个人把这几年来研读

《维摩诘经》与
《诸法无行经》的心得,
稍作整理而已。

限于时间与篇幅,有些细微的地方,不及详论。

再如《文殊.般若经》详述一行三昧的修持法要,

深入阐明「 即心即佛 」的念佛观,

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容当另文述之。
  
整体而论,文殊法门处处不离圆顿要义。

但圆顿要义不是空谈高论,其切入处乃在当下这一念心。

圆顿要义的实现,也离不开日用寻常之间的渐进渐入。
  
本文写作之际,笔者心中忽现一偈,

爰题之为「 文殊法门摄颂 」,录之如下。
  
如实深观法界性,
当下烦恼即菩提;
  
触处皆是不二门,
圆成方便妙吉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王俊凯[超话]#✨#迪奥品牌大使王俊凯#✨#王俊凯电影749局#✨#王俊凯我们的乐队#✨#王俊凯代言香飘飘# ​ɪғ sᴏᴍᴇᴏɴᴇ ʟᴏᴠᴇs ​ᴀ ғʟᴏ
  • 2019年快要过完了,身上也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不后悔,有点遗憾,除了比原来透彻,找不到一点更好的东西了。 有些事无论你多尽力,一样杯水车薪;有些人不管你多珍惜,
  • 因为她知道父亲给她的一切,不是因为他爱女儿,而是他要培养出一个完美配得上自己的女儿。比起法律的制裁,更让她恐惧的是,警察会打给父母的电话,她自己心里很清楚,如果
  • 为什么你要把别人装神弄鬼的一套塞进自己的脑子里,搞得恶梦不断?过去是个乖孩子,老天没赐给你一个不幸的童年。
  • 」每个人的生命里 都可能会有没有被好好爱 或者挚爱突然离开的经历 因而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 而不敢靠近自己觉得美好的人和生活哪怕当自己真的置身于这样的美好里时也会
  • 心境简单了,就有心思经营你的生活;当你生活简单了,就有时间享受美好的人生。老天是非常公平的,不会把所以的幸福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知足是福,因为知足的人会活得很快
  • #城镇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如何测算# 导读:城镇居民人均日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是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也是《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 昨天由丁晟执导的动作警匪电影《#特警队# 》在京举办了以“中国特警守护你”为主题的首映发布会。影片中高空索降、深海潜伏、飞檐走壁等视效奇观的呈现令他自信表示“达
  • 此次明确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是贷款利率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改革完善LPR形成机制过程中,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也需从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 怕是靠您家种大葱养活一个人都费劲吧!又可以看真人了,开心哦!
  • #徐可[超话]#[给你小心心]#徐可的可乐罐# 你是六月里的光七月里的蝉鸣八月里的细雨,一切都是那么令人舒心的美好。 --阿婧 躺了一夜人生中第一次的卧铺,
  • 徐静蕾宣布冻卵三年后,携程公司宣布,将拓宽公司生育基金的内容与使用范围,为企业中高层女性管理者提供最高可达200万元的费用,以及不超过7天的带薪年假,以让她们享
  • 在400平方米的空间里,不仅有3万册的藏书,还设有文创、艺廊、手工制作、茶艺、会客厅等特色功能区,满足所有年龄段的读者需求。来游玩的市民们都纷纷表示,“寺外桃源
  • ✅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些​道‎理‎,但​问题就​出​在这‎些‎父​母​处‎理​矛‎
  • 不知道未来单身家族得占多少概率,在车上看着一个个陌生的脸,有人疲惫有人常态看不出来情绪,更有很多人和我一样,戴着耳机享受音乐,还有几个学生,兴奋的聊着。好久没有
  • 我们是否都有过,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思念,也曾有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相惜,初见的点滴,若飞雪飘絮般落在心底,是寒风冰霜里的阵阵暖意。那些铭心的过往,不过是在一场大雪
  • 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要逼迫自己学会及时止损。 不管是谁,决定放弃一段感情之前,都一定在寒风中站了很久,也一定积攒了无数的失望。
  • 忽悠:我智力很高的忽悠:你们不要老是三个叠词的,是是是,好好好。你知道我对你不仅仅是喜欢。
  •   使用该产品的时候,第一个星期好像一点感觉都没有,打电话问纪旺西的客服,客服告诉我,因为产品是纯天然的,不含任何ji素成分,所以见效慢一点,而且激素脸消退的快
  • 下午偶尔发个信息说想我了,有时候还发个定位给我告诉我你在楼下玩呢,还动不动发微信嘱咐我工作认真点,你才5岁啊![允悲],发生活,发自拍,还评论,微信的头像每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