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纵有珍馐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
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
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
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菩提达摩大师血脉论

所谓:
世间文章少学,
宝经大论多修;
世间尘心难耐,
何必欢喜沉沦。

《佛说八大人觉经》——无常无我觉(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是无我观。

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阴是盖覆,遮盖起来的意思。因为有五阴,我们的真性被它遮蔽了,才会有种种的痛苦产生。《心经》说到“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五阴的同义异名,只是旧译为五阴,后来玄奘大师的新译,翻成五蕴,蕴是积聚,集合在一起的意思,五蕴就是集合了五样东西,使我们感受生死。至于五阴和五蕴的分别,前者是从因上来讲的,后者是从果上来讲的。

一、色︰变坏、质碍的意思。我们所见到的物质,都是属于色法,凡是物质,都是占有空间,有阻碍的,也都会变坏的。比如说这一张桌子,它是色法,阻挡了我们的去路,使我们不能走过去,称为质碍。大凡是色法,都是无常、迁变不停、会坏的。

色,包括了地水火风四大,不论是外面的山河大地,或者是我们的色身,都是色法。

二、受︰是领受、感受的意思。好像我们身体的五根——眼、耳、鼻、舌、身,和外界的五尘——色、声、香、味、触这些境界相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领受(情绪作用),佛法有所谓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当我们面对外面的境界时,使我们感到欢喜的,就是种乐受,比如说,人家赞叹我们,我们觉得很爱听,飘飘然的,这就是乐受了。但是有种境界,我们感觉得很痛苦,好像人家诽谤我们,或者对我们冷嘲热讽,给我们非常难堪、痛苦,这是苦受。外面往来的车声,我们既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的感受,就是不苦不乐受。

三、想︰联想、想像的意思。唯识学称想是以取像为体。首先,我们看看想字的结构,从相从心,当我们接触到外境的时候,取着它所映入在心里的印象,起了分别、想念的心理作用,这就是想。

四、行︰行动、造作的意思。我们的内心,接触到外在的环境,由领受而想像,生起善恶的念头,而开始行动、造作,于是有了善或恶的行为表现出来了。

五、识︰认识,是一种了别的作用,好像我们的眼晴所看到的红黄蓝白黑五色;耳朵听到的五音、梵音、噪音;鼻子闻到香的、臭的;舌头可以辨别酸甜苦辣的滋味;身体对所接触到的外境,而起冷暖、涩滑、硬软……种种的感受,都是识的了别作用。

一个人的生命体,是由两大元素组合而成的,一个是精神的(心法),一个是物质的(色法)。四大(地水火风)是色法,属于物质方面的,是五阴的色;受、想、行、识,属于精神方面的,识是主体,受、想、行,是附属,在唯识学上,识称为心王,是主人;受、想、行是心所,为心王所有的,是随从。

为什么说”五阴无我”呢?我们的身体,并不是单独的整体,不管是四大也好,五阴也好,都是由种种条件聚集在一起,才有这个暂时的假我存在,各种条件散失了,我也就不存在了。

讲到“我”有三种定义︰

(1)一义︰完整性,有个体的。但我们的色身,是由四大、五阴所合成的,并不是一个。

(2)常义︰永久的、恒常的、永远不变的,比如说我现在是这个样子,将来也是这个样子,永远都不会改变,才叫做常。事实上,不论是外在的环境,或者内在的身心,每一个时间,刹那刹那都在变化当中,所以不能称为常。

(3)主宰义︰我能不能主宰自己的一切呢?从表面看起来,我们好像很有权力,能够支配一切、处理生活各方面的事情。但是在紧要的关头,我们却作不了主。比如说,我希望永远年轻,办得到吗?还不是逐步趋向衰老,做不了主的。我们不要生病,可是四大不调时,病魔仍然无情地来侵袭我们。我们希望长生不老、不要死掉,但事实上是一天天走向坟墓,可见我们自己作不了主,这个“我”不是真实的。

依“我”的三个定义来说,我既不是一,也没办法常和主宰,所以我们平时所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是不能成立的。

图片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这两句是解释五阴无我的。

生,以人来说,就是一个人出生,生到这世界来。灭,灭亡,就是死了。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当中,几十年的岁月,慢慢地在变化、变坏,时刻都不一样,叫生灭变异。生灭,是事相上的变易,是生、住、异、灭的意思。

“虚伪无主”,虚,就是虚妄,伪,就是假的。我们这个五阴组合的身体,不但是生灭,而且是虚妄不真的。无主,就是不能作主。我们不能主宰自己的生、老、病、死,可见这五阴之躯,完全是变化、无常的。

所以“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是讲无我观,从观察中了解到实在找不到一个真实的我。

#佛学大智慧##佛教##佛法看世间##修行#

【传灯法师:净土法语】

修行法门,乃如来对病之良药也。药随病广,数逾恒沙。求其至捷径,最简要者,莫胜于念佛求生净土法门。可谓速出生死之玄关,疾成觉道之秘诀也。盖凡修行,求出离生死,须仗三种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务自修,悟明心地,裂无明网,出爱欲河,成佛作祖,谓之自力。是为没量好汉,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诸大菩萨声闻缘觉,及诸大祖师,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远,根器谫劣。有虽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内照似脱,对境仍迷。纵使不迷,犹然坯器。菩萨有隔阴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随流。此自力之无功,出尘之不效。一错百错,实可寒心。是以诸佛菩萨,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门兴焉。此之法门,经论发明,其品亦伙。求其苦口叮咛,极言称叹。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极乐世界念佛一门为究竟。可谓言言阐唯心净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弥陀之妙法。悟此者,达生心与佛心平等,心土与佛土无差。修此者,获妙观与妙境相符,自力与他力兼济。况本有功德之力,无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旷劫积累者,藉之而顿发。故得娑婆报满,净土现前。莲华化生,不迷生阴。一入永入,更不退转。故曰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数甚多。比夫在娑婆而入道,历尘境之粗强。险难恶道,无处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说之匪难,行之为难。行之匪难,心要为难。此昔人之所诫,在我辈之当遵。若求其为吾真切教诫,莫要乎杨次公之两言,谓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夫念佛以一其心,恳切持名,专志不乱,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无他,为情爱之所牵也。夫轻爱以杜其妄,斩断情根,脱离爱网,此吾所当尽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尽。此无他,为念心之不能一也。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则临终为此爱之所牵,而不得生,矧多爱乎。即极乐有一念之不一,则临终为此念之所转,而不得生,矧多念乎。盖爱之所以为爱者,有轻焉,重焉,厚焉,薄焉,正报焉,依报焉。历举其目,则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贵,文章诗赋,道术技艺,衣服饮食,屋室田园,林泉花卉,珍宝玩物。种种妙好,不可枚尽。大而重于泰山,小而轻于鸿毛。有一物之不忘,爱也。有一念之不遗,爱也。有一爱之存于怀,则念不一。有一念之不归于一,则不得生。呜呼,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此两语,可谓刮翳眼之金铋,治膏肓之圣药。凡有志于求生极乐者,宜以此书之于屋壁,铭之于肌肤。时时庄诵,念念提撕。于娑婆之爱,日务求其轻。极乐之念,日务求其一。轻之又轻之,以渐阶乎无。一之又一之,以渐邻乎极。果能如此,则此人虽未脱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虽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临终正念现前,往生极乐必矣。或问,轻爱有道乎。曰,轻爱莫要乎一念。又问,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轻爱。或者莞尔谓曰,师言首鼠两端,似无主正。俾学者乎何从。曰,非两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盖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异缘之使然。散心异缘,又由逐境纷驰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则众生有一心。众生有一心,则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种种法生。法生故,种种心生。聚缘内摇,趣外奔逸。心境交驰,尘沙莫尽。爱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轻其爱。欲轻其爱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众境皆空,则万缘都寂。万缘都寂,则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则爱缘俱尽。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轻爱。欲轻其爱,莫若一念。盖爱之与念,势不两立。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余所谓杜境者,非屏除万有也。亦非闭目不观也。将即境以了其虚,会本以空其末也。正以万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现,本性现而万法空,万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强。楞严所谓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体物虚。体物虚,则情自绝。情自绝,则爱不生,而惟心现,念一成。故圆觉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去一留,不容转侧。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学道之士,于此宜尽心焉。又问曰,轻爱与一念,同乎异乎。对曰,能轻娑婆之爱,未必能一极乐之念。能一净土之念,必能轻于娑婆之爱。此约无志有志间说也。若去无志而独言有志,则爱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爱而不一。两者功夫,初无间然。又问曰,轻爱既闻命矣。一念为之奈何。对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愿。夫不疑谓之信。苟有疑焉,则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极乐者,要以敦信为之始。必须遍读大乘,广学祖教。凡是发明净土之书,皆须一一参求。悟极乐原是我唯心之净土,不是他土。了弥陀原是我本性之弥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周遍具,以为欣净之本。一悟真空圆离圆脱,以为舍秽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视。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犹有目而无足。行而不信,犹有足而无目。是故信解既备,应当念佛修行。犹如目足兼备,然后能到凉池。故次信而说行也。行门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复二。一称名,二观想。称名如小本弥陀经,七日持名,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称佛名,系心在缘。声声相续,心心不乱。设心缘外境,摄之令还。此须生决定心,断后际念。拨弃世事,放下缘心,使此念心渐渐增长。从渐至久,自少至多。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毕竟要成一心不乱而后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则极乐之净因成就,而垂终之正念必然。身无病苦,不受恶缠。预知时至,身心欢喜。吉祥而逝,坐脱立亡。亲见弥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无他法。但于事一心中,念念了达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际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无去无来,不生不灭。现前一念之心,便是未来净土之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生而生,生而无生。于无可念中,炽然而念。于无生中,炽然求生。是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二观想者。具如观无量寿佛经。境有十六,观佛最要。当观阿弥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黄金色像。立七宝华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状。身有三十二种大人相,相有八十种随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则以心系佛,以佛系心。初观足下安平犹如奁底,次观具千辐轮相。如是次第,逆缘至于顶中肉髻。复从肉髻,顺缘至于足底。了了分明,无分散意。理一心者。经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如来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汝等应当系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此义具明微妙三观,具如观经疏,妙宗钞中说。然此二种正行,要当相须而进。凡于行住睡卧时,则一心称名。凡于趺坐蒲团时,则心心作观。行倦则趺坐以观佛。坐出则经行以称名。苟于四威仪中,修之不间,往生西方必矣。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间之行。如孝顺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杀,具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回向西方,无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万行,种种功德,读诵大乘,修诸忏法。亦须以回向心而修之,无非净土助行。更有一种微妙助行,当于历缘对境,处处用心。如见眷属,当作西方法眷之想,以净土法门而开导之。令其轻爱以一其念,永作将来无生眷属。若生恩爱想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情爱。何当得生净土,远离此苦。若生嗔恚时,当念净土眷属无有触恼。何当往生净土,得离此苦。若受苦时,当念净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若受乐时,当念净土之乐,其乐无央。凡是所历缘境,皆以此意而推广之。则于一切时处,无非净土之助行也。第三愿者。夫净土般若舟航,要以信为点头探水,行为篙橹风帆,愿为船柁拨正。无点头探水,则不知通塞浅深。无篙橹风帆,则不能至其所止。无船柁拨正,则无约束要制。故次行以明愿也。第所发之愿,有通,有别,有广,有狭,有遍,有局。通如长途修忏课诵,古德所立回向发愿之文。别则各随自己之意所立。广如四弘,上求下化。狭如自修自度,决志往生。局如课诵有时,随众同发。遍则时时发愿,处处标心。要须体合四弘,不得师心自立。大率所发之愿,宜别不宜通。通恐随人语转,而自无绳准。别则自己标心,克志进取。若能随通文而生决志,此则虽通而别。若于别文而久生滥漫,此则别亦成通。又宜广而不宜狭。广则所发之心大,而所克之果胜。狭则所发之心小,而所获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则标心有限,数数间断于期心。遍则念念要心,刻刻圆成于乐土。如此三法,可谓生净土之弘纲,觐弥陀之宝筏。一切净土法门,举不外乎是矣。

————明天台山幽溪沙门传灯述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每年春季给茑萝更换一次盆土,将植株从原先的花盆中脱出,然后多余的土壤和须根清理掉,栽种在新的盆土当中,新的土壤可用园土、炉渣混合,也可以用腐叶土、塘泥等等,能让
  • 肖战郭靖 肖战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肖战盛阳 肖战骄阳伴我期待肖战时影 肖战玉骨遥肖战肖春生 肖战梦中的那片海肖战顾魏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肖战斗罗大陆 肖战唐
  • ” 这一刻,我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不安,而此时我请的护工出去买水果了,段京淮每天下班后才能来看我。”她脸上不再苍白,反而透出一种神采飞扬,“你看这次他多紧张,立马替
  • 然而就在几个月前,永续新材料的 “纳米纤维素”还“徘徊”在天津大学研发团队的实验室里。“目前我们实现了天开园‘一核两翼’快速发展,希望通过未来3—5年,成为国际
  • ​​​​​​​​开始悄悄努力吧,做最好的自己,等值得的人,趁你现在还有时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你一直想做的那件事,成为你一直想成为的那种人,过着你一直想要
  • 《秦南絮傅晏之》(秦南絮傅晏之)(最新章节无弹窗)小说全文阅读笔趣阁(Ier}!: ‼书名:《秦南絮傅晏之》 ‼主角:秦南絮傅晏之 -----↓↓↓公仲呺【子心
  • To:K 见字如面 今天是我们没有任何联系的第二个月了我又想起了上一次这样还是在去年那时候好像也是这段时间我们好像没有一起过过年哎 我也在想怎么每次都是快要
  • 长大和不长大是在做交易,你一定会用什么东西换什么,很多人会说想要泼天的富贵,但或许这泼天的富贵,就要用你原来能看到小狗云的眼睛去交换。”“一帮人去追寻宝藏,追到
  • 肖战的这段文字采访看下来他是非常言之有物的一个人,而且想做一个好演员的心非常强烈。会为了剧增肌减重,会为了演员这个职业减少上综艺,对自己的要求一切都按职业演员来
  • 哈哈沉舟每个人都很有特点(特别盛老师在走疯批美人路线么,这精神状态真棒,小红上快被扒烂了哈哈棒棒哒多疯多快落[awsl]),很多歌都很好,活该大火哈哈还能等到专
  • 今日分享 《礼记.大学》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想要有更大的成就,首先需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处理好对家人的态度。 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
  • 第二悟,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天天有,不听自然无。第二悟,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 今夕何夕,我只能远远地守望,凭借一双敏感多情的手,倚一支古韵,守望这永恒的旋律,守望这几世的美梦……(本文作者张愉宸,庆幸十年前邂逅时,保存了这几篇文字)是你们
  • 给我一种看热血番的感觉还行,比如最近看的小排球,追漫中。以前看那些极限运动,开玩笑外国人少,其实也一样啊,精彩不在于长短,如果够精彩我也愿意我的人生短啊【?
  • 当天,大家聚在一起时,有人发现他们当中有三个舅舅,四代同堂,特别巧,于是,王璐在舅公家门口拍摄了一个“三个舅舅”给“三个外甥”发“连环”红包的视频,引来不少网友
  • [line]20240214 IMP.(原IMPACTors)铃木大河ハッピーバレンタインがちゃんこと、鈴木大河です!とっておきの…モノクロクールシリーズじつは
  • #大熊猫福宝##宇宙大明星福宝##福宝##福宝和爷爷##大熊猫爱宝##爱宝##爱宝诞下双胞胎##大熊猫睿宝辉宝##睿宝辉宝##熊猫的生活日常##熊猫##遇见美好
  • 不要吝啬你的笑容,不要隐藏你的善良,记住卡耐基这一段话,你将尽享完美丰富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任何能够奉献出来的好的东西和善的行为,我们都应该现在去做,
  • 而第二个泪点,则是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站在门口,为了照顾其他朋友观感,我们暂不剧透发生了什么。所以这篇,我们先来简单总结下赵丽颖饰演的郝秀萍,在里面的人物跟演技部
  • ” 勺子递在钟琳月唇边,她张口咽了下去,看着吴妈:“对不起,吴妈,让你担心了。” 勺子递在钟琳月唇边,她张口咽了下去,看着吴妈:“对不起,吴妈,让你担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