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济[超话]#

虚空济 虚空先生

~老师 为什么管您叫小老头~

叫我什么的都有,弟子们管我叫小老头,还有人叫我先生、老师、师兄、长亮、大亮子、兄弟、叔叔还有人留言叫木头人,说我木讷不回留言。

一个朋友问叫你什么的都有,你有什么感触吗?我说说实话真的没有什么感触。

对我来说,那个东西好像没所谓,从我起的名字中就能看得出来了。

他说怎么讲,我说首先叫虚空济这个大家都知道,这个名字好像可以讲出来很多,又好像其实什么都没有说。

我给自己起名字叫虚空先生,虚空先生好像也什么都没说。

虚空是一种状态,说不清楚又可以说的清楚,先生,我只是用来区分性别。

虚空济也好,虚空先生也好,很多事情好像都是无形无相的样子。

既可以讲出来很多,但是你讲的哪个又不全对,这个时候就变得有意思啦。

朋友问公司怎么起名,我说看你自己心里所想,看你自己的那个止是什么?

你内心有什么你就会起出来什么样的名字。

他问了我这个公司的名字,咱们公司的名字叫“元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元智这俩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讲元,元:先往大了讲,元是元首元帅,它本身就代表着最大的那个,还代表最开始原始的状态。

同时呢,元又是最小的,最小的那个也称为元,某一个单元,最小的那个,最大的那个,最开始的那个都是元。

这个元倒底是什么意思呢?不好说,即是最开始的,又是最大的,又是最小。

可大可小可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智:最原始的智慧,最开始的智慧,什么都没有,没有智慧。

最大的智慧也可以是最小的智慧,所以叫元智。

咱们还起了一个工作室的名字叫元慧合起来,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他说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道理,我说有吗,好像讲完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但是你说什么都没有吗?又好像什么都有。

元最开始的状态又是一的状态又是无的状态,又可以到最大的状态,又可以回归到最小的状态。

就好像“先生”这两个字一样的,讲起来好像很有渊源,但是,你要什么都不讲的时候,看似好像又说不太清楚。

~ 老师,虚空济什么意思啊?~

虚空和济分开说,虚空:想一想虚空是什么,它是一种状态。

虚空,它是一种无形无相的状态。你说它无形无相,却可以遍法界尽虚空。

它又是很小,又是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一切的万事万物,甚至三千大千世界,皆在虚空之中。

它小到什么程度呢?好像我们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地方都含有虚空在内。

所以虚空,形容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一种空,一种无。

济:是有形的,这个名字其实是空有不二的意思,是空中妙有的意思。是有无相生的意思。

虚空就是无就是空,但是济却是有,怎样才能达到虚空的状态呢?一定要去做济世育人的事情。

济,同时也是救济帮助的意思。你得做了这样的行为,有了这个有,才能达到那个无。

同样反过来也是一样的,你只有达到那个境界和那个状态,才能去做济世育人的行为。

这个时候就是有无相生的状态,一边是无一边是有。

济,又是港湾的意思,又是救济的意思。是有无相生的状态,你说它有它是无的,你说它无它还有济的行为。

这是两种,一个是境界,一个是状态,另外的谐音是因为济南的济,我在山东济南,所以呢,另外一层就是济的意思。

虚空济这三个字又代表三家的文化,虚:在道家是常见的,《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无的状态。

空:佛法讲空性的智慧,讲空中妙有,讲空有不二。

虚:代表道家,空:代表佛家,济,大家都知道儒家讲济世育人的事情。这三个字代表儒释道的文化。

虚空是修行的状态,济是行为标准,这三个字可大可小,可有可无,又可有无相生。

未来我们要打造的要有有还要无,有的是行为,是明德亲民。

无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精神,它无形无相看不到,但是虽然看不到却可以化为有。

未来的虚空济不是在哪里,不是在济南,不是在某一个地方,它可能哪里都在。

因为它会变成一种无的,变成一种精神,变成一种思想,变成一种传承,这个时候是无的。

可是虽然是无的,它会以有行的行为表现出来。

有人说你这说的太大了,不大呀,我都空虚了,怎么还大呢,我如此的空虚,没那么大。

你想多了,我们没有那么大,其实我们很小,已经小到尘埃里了。

又有人说济世育人说的太大,不是那个意思。是济南的济,对不起你误会了。

你说我在济南,我用个济还不让吗?所以可大可小。

有些东西讲不清楚,讲那么清楚干嘛呢。

我叫虚空先生,有人说你配当老师吗?那我用先生当性别你还不让吗?

先生只是证明我是个男的,你不能剥夺我这点权利吧。那我不能叫虚空女士啊对不对?

儒家讲君子不器。就是你说大我没有那么大,我说的是很小的意思,就可以很小很小一直很小。

要说大可以一直很大一直很大,没有头,可以无限小,也可以无限大。

古代对梦的划分,如何解梦测梦,
《周公解梦》是靠人的梦来卜吉凶的一本于民间流传的解梦书籍,共有七类梦境的解述。
书中的周公就是周公旦,孔子梦的“吾不复梦见周公矣”在儒家经常会出现。 周公是一个在孔子梦中频频出现的人物
梦的理解梦的新说梦的类型梦魇合理性解梦原理解梦文化解梦故事童年的梦科学解释原版
周公介绍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
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后来,成王果然病好了。
梦的理解
梦,是窥探内心的一面隐秘之镜,是另一种虚幻却真实的人生体验。正如庄周梦蝶,我们常常会被奇异怪诞的梦境所震惊,并感到迷惑。它意味着什么?它在暗示些什么?梦是窃听自己潜意识和意识相互交流的机会,它为人们打开了通往自我整合的大门钥匙。梦是一种奇异现象,而做梦的经验,也是人所共有的。但在人类文化中,无论古今中外,对梦的了解,始终是一个谜。
在未开发的部落社会里,往往把梦看成是神的指示或魔鬼作祟,固不足为奇。即使在现代化的文明社会里,仍然有着对梦的诸多迷信。在我国的文化中,有关梦的故事更是不一而足。诸如:庄生梦蝶、黄粱一梦、梦笔生花、南柯一梦等,都是历来为人津津乐道的梦故事。惟中国与西方在对梦的观念上,似乎自古以来就有所不同。希腊哲人柏拉图曾说:“好人做梦,坏人做恶。”而中国的祖先却相信“至人无梦”。至人者,圣人也;意指圣人无妄念,所以不会做梦。以今天心理学上对梦的科学研究发现来看,古时中西对梦的看法,实在很多误解。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无分好人坏人,无分圣贤愚鲁,人人都会做梦,甚至,连动物也会做梦。因为,动物睡眠时眼球也会快速跳动(有机会你可以观察一下狗的睡眠)。不同之处,就是动物不能在醒来之后,像人那样“梦话连篇”而已。所谓梦在心理学上的一般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dreaming)。
梦的新说
科学关于梦的解释,当然科学的局限性很明显,科学只承认物质不承认生命(灵魂),所以科学的解释会很枯燥乏味的感觉,其实科学是很低端的认知,
脑在活动时分泌各种化学物质,促使健康器官正常活动或病变器官非正常活动。这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如心脏的自然起搏。人类做梦也是由分泌物所引起。这些分泌物为白天分泌过量不能及时宣泄或长久积聚,但还包括在睡时受外界刺激而分泌的,如夜间寒冷易于梦冰天雪地单衣行走。这些分泌物随血液在脑各部位传输,并与该部位的分泌物反应,生成新物质,刺激神经原细胞分泌化学物质,从而传导生物电(这些源分泌物均由脑分泌)。而这些分泌物往往不是即时生成的,而是原细胞上附着的。原因是脑此时已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刺激源,这个刺激源只能是已经存在的。这些分泌物会影响情绪。一般的记忆型分泌物,如知识,阅历,见闻,则在梦中产生背景、道具作用,不与“你”有关,只是影响你的思维,不影响情绪。而情绪分泌物则不同,它直接影响你的心理因素。这些是讲作用,机理则是一个刺激源刺激神经细胞,产生连锁反应,导致情绪分泌物产生,进而反刺激这些分泌源继续分泌,导致旧事重演。所以,刺激源虽少,但它只要有足够大影响力(你对该事件的重视程度)就会使你不断回忆下去。这些分泌物(刺激源)是由事件发生时分泌,反应、化合后附着或生成脑体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又分解出来的。做梦,是一种虚拟的实体模拟。分泌物的刺激,使你的脑将事件建模,而梦中的事件则由神经电刺激身体各器官,并产生一种类似真实发生的感觉,以为神经电的模拟刺激,确实达到了其“运动”强度。例如做梦奔跑,醒后确实气喘、心跳加速,腿肌困乏无力,但无酸痛感,因为腿部肌肉确实没有运动过,只是紧张收缩,不能分泌乳酸。有些人做梦会动,说梦话,甚至梦游,则是电刺激对于接受体相对过大,即他们对于这些刺激的应激性过大,产生类膝跳反射运动。在这个模拟之中,记忆类分泌物虽然只起“道具”作用,但十分重要。人的梦中会出现十分荒诞的事情发生,但我们却处之泰然,究其原因,我认为:1、是因为记忆类分泌物在反应时,合成新刺激源,这种刺激源只具有影象特征作用,而其原有分泌物的特性不发生变化,它只是合成或转化了感觉,即让人发生错觉。所以,当人梦见自己凌波微步,或有如黄飞鸿平地而起,就是对轻功的幻想与走路的真实感觉所合成。2、由于两种刺激源同时刺激的结果,即“拥抱”作用(排列组合),这时两种记忆类分泌物不反应,只是参与刺激,随后就代谢掉。接下来,解释几个现象:⑴人做梦往往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虽然有说法“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究其源头是因为:①白天分泌过量,部分附着于脑细胞作为刺激源;②白天发生的事件强度过大,伤及植物神经细胞,使植物神经细胞产生“记忆”,不断机械分泌,所以不停的模拟下去。人做梦就是脑的自我保卫,将情绪调节到平衡态。从而代谢掉过于占用“内存”的那部分刺激源。
梦的类型
《周礼·春官》中明确提出六大梦: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惧梦。明代陈士元集历代诸家梦说,将梦分成九种:气盛之梦、气虚之梦、邪寓之梦、体滞之梦、情溢之梦、直叶之梦、比象之梦、反极之梦、厉妖之梦,大大深化了对梦的研究。下面我们根据不同分类者对梦的认识,概述各类梦的基本含义,以便正确理解古代梦案中的释梦形态。
正梦
《周礼注》:“正梦者,无所感动,平安自梦也。”这是指没有内外因素刺激的情下,心无杂念、无忧无虑的自然之梦。惧梦 《周礼注》:“噩梦者,惊愕而梦也。”惧梦亦即恶(噩)梦,由惊吓而起,而且“惊为不自知故也。”(莫明的恐惧)。
喜梦
因喜好或欢愉而引起的梦。心中有喜即有喜梦,有些人甚至梦中发笑而笑醒。思梦一般认为这是由思念、追忆引起的梦。“夜夜之梦各异,有天有地有人有物,内思成之。”(《关尹子·二桂篇》)有人认为思梦不仅指思念而梦,而且指梦中有思有念。
寝梦
寝梦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指因觉醒时所说、所见、所为而引起的梦;其二是指昼梦(白日梦)。
反梦
又称反极之梦,具有“反象以征”的特征。陈土元说:“何为反极?有亲姻燕会则梦哭泣,有哭泣、口舌则梦歌舞,寒则梦暖,饥则梦饱……此反极之梦,其类可推也。”
直梦
直梦也叫直应之梦或直叶之梦(简称直叶)。
性梦
性梦为性情之梦,即由人的性格、性情而导致的不同的梦象结果。王符说:“人之情心,好恶不同,或以此吉,或以此凶。当各自察,常占所从,此谓性梦也。”
象梦
此类梦不直接表达梦意,而取某事某物的象征义。“比拟相肖,谓之象。”(王符《潜夫论》);具有象征意义的梦比如梦见蛇,可以取象为“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梦
人梦是指同样的梦由于做梦者的社会地位、性别、年龄等不同,其与象征意义也随之变化。
精梦
此乃“意精之梦”。“凝念注神谓之精”,“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此谓意精之梦。”此外还有与时令季节相应的时梦(“春梦发生,夏梦高明,秋冬熟藏”),由身体某个部位不适而产生的病梦(“阴病梦寒,阳病梦热,内病梦乱,外病梦发。”),导致鬼祟怪异的厉妖梦,机体做某种外界物质凝滞而引起的体滞梦。
#解梦#

第五个主题是“咏物言志”。现在老是说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等等,那都是题材,我这里说的是主题。山水田园诗里既有人生苦短也有伤春悲秋,也有怀才不遇也有羁旅情愁,也有咏物言志。不要只根据表面分类。

咏物不一定是静物,山水、田园、风景都是物。咏物言志,状景抒情,我们熟悉的很多山水、田园、风景诗,实际上都是言志的诗。

咏物的诗,只要是咏一类事物的,咏静物的,比如咏梅、雪、松、石、笔、壶、瀑布、山峰、动物、植物、艺术品等等的,这是一般意义上大家认为的咏物诗,那么基本上都是言志的。

什么志?儒士之志。那是什么志?基础是做人的志,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志,所以文人爱咏梅兰竹菊四君子等等之类,都是说做人的品格。比如我们熟悉的王冕咏的墨梅、于谦咏的石灰等等。遇到这种诗,不要简简单单说做人的品格,而是要联系儒家思想,联系儒士的特点去说。儒士的特点是什么?记住三句话,就可以知道儒士是一群什么人。

第一句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话: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当然这后面还有话。但就这一句,已经足够吓人。想一想我们自己吧,还在想着怎么赚钱,想着自己的个人价值,给儒士提鞋都不配。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第二句出自《孟子》,是孟子说的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当然这前面还有话。但这一句,也已经足够吓人。儒士是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济世安民的,这一点一定要知道。所有的儒士,不管他表面上怎样豁达,这个志向都是忘不了的,因为这是誓言,是使命。

第三句出自《礼记》,也是孔子说的: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儒士追求的是大道,自孔子出,道统与政统分开,儒士就代表了一群只相信真理,可以面对任何势力挺胸抬头做人的人。不仅不事天子诸侯,也不事怪力乱神。

掌握了这些,就可以读那些咏物诗了。王安石的《梅》: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傲霜雪而独立,这个品格我们是都知道的。为什么有“香”呢?“香”就是好的、有益的、造福于人的,并不是孤僻、自大、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的意思,因此“雪”与“梅花”对立,梅花因此而可以喻君子、儒士。

王安石以此自励,要做梅花那样的人,所以是言志的。其志不仅仅在坚强,更在于造福于人,而且还是不求名利,是为“暗香”,这样才是君子。这首诗的入声字用的很棒,每一个都用到位了,特别突出了梅花倔强的感觉。尤其是“雪”字一顿,与后面的悠长形成了情绪的对比。灰韵也选的好,压抑而开阔,与“暗香”吻合。

我们经常说的状景诗基本上也属于广义的咏物诗。歌咏景色而言儒士之志,这种诗也很多。比如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竹里馆》、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等等。

但是这种状景诗,更多的是抒发儒士济世安民情怀的另一方面——任性自然。任性自然与入世行道并不是矛盾的,实际上是一回事。道法自然,入世行道的目的,本来就是使天下为公,使天地自然各安其位,所以自己先得任性自然,赞美自然。自己既已任性自然,就应该让天地万物都任性自然,不然自己的这份任性自然还是自私自利啊。这就是儒家的逻辑。

状景诗的主题多是任性自然,这个传统是由魏晋时期确立起来的。阮籍、谢灵运、陶潜、谢朓等都做出了贡献。其后唐宋时期的山水田园诗,多循此道。而任性自然,又归于儒士人格的追求。这种人格的追求,又与其济世安民的使命有关。把这些看穿,就读懂了。

先说赞美自然的,比如杜甫的《绝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这是干嘛呢?描述了一个画面,是搞科学研究吗?不是。那是干什么呢?感受生命的可爱。这样一说,很多人就会跟朱自清的《春》之类的文章联系起来,说赞美春天,赞美生命等等。这么说也不是不对,但是没有说完。儒家的基本世界观是万物一体,同生共荣。物我一体,所以格物可以致知,由此可以修身养性,最终达到可以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中庸》: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朱熹注:
天下至诚,谓圣人之德之实,天下莫能加也。尽其性者德无不实,故无人欲之私,而天命之在我者,察之由之,巨细精粗,无毫发之不尽也。人物之性,亦我之性,但以所赋形气不同而有异耳。能尽之者,谓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也。赞,犹助也。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此自诚而明者之事也。

要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历代文人欣赏自然的态度。参赞天地之化育。杜甫面对春景,他可以有很多的描述角度、描述方法,为什么呈现出来的是这样的画面?说是描述的是“丽”,但整个画面所提示的都是安详。

太阳是“迟”的,好像不动了;花草是“香”的,好像四面笼罩;燕子虽然飞得很快,但是嘴里的泥是软软的;沙滩是暖的,鸳鸯是睡着的。而“江山”两字,提示他观照的不是这样几个小角落,而是整个的天地。

你要说作者喜欢的是春天,那就是简单的儿童心理了,其实作者在欣赏的是万物遵循天道时的安详。“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官方:翻译团功勋baby @寸头三井寿 正式退役
  • 抖音起诉百度旗下伙拍视频侵权 索赔100万
  • 女生吉尼斯 | 获奖名单公布,一大波女神来袭 !
  • 爱情公寓5还没播,曾小贤最强情敌要带胡一菲在北京开演唱会啦!!!
  • 驻马店教育局回应老师怀孕要家长代班:正调查,若属实将处理
  • 社保基金赚一万亿,主要来自于直接股权投资!
  • 新一代地铁亮相添加更多黑科技
  • 孕妇呷哺呷哺火锅里吃出老鼠?担心孩子,可以给2万元打胎?
  • 马云退休当老师,是真的吗?快来看看吧
  • 李玉刚周立波,是什么情况?
  • 王珞丹红毯被求婚;郭雪芙英文出糗被群嘲;杨丞琳踩滑意外摔伤;姚晨老公被出轨;关晓彤回应发胖
  • 聂远走红毯打苍蝇!聂远:只能上手!
  • 日本代表赴台脚踹慰安妇铜像 网友怒:必须下跪道歉!
  • 马云新名片头衔已换成"老师"
  • 超级好消息!唐艺昕高调晒无名指戒指,疑似结婚
  • 【开心一刻】当别人说金钱买不到快乐时,你向他们展示你刚买的快乐
  • 都市女子健身图鉴
  • 滴滴消失的第一夜
  • 今日重磅:在单位“混日子”的人大脑往往会早衰
  • 张雨绮:“胸怀”有多大,生活就有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