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時,
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敌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久,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https://t.cn/RJqeOaY

吕有祥教授:
佛教辩证思维略析

佛教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内容。

佛教的无常观中阐发了万物人生生灭变化的普遍性、客观必然性和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

佛教的因缘说中表达了因果关系的诸种形态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普遍联系。

佛教的中道观触及到认识的相对性问题,

显示了真理的认识是在不断排除独断与偏见中前进的思想,

它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对于打破绝对主义、防止思想僵化,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的二谛论是对中道否定性思维方法的发展,

它将否定与肯定、破与立结合起来,

辨证地表达了认识过程中低一级认识和高一级认识之间的关系。

佛教的圆融无碍观涉及到矛盾的同一性问题,

体现了大而容之、

圆而通之的精神和境界。

1 .辩证
2 .无常
3 .因缘
4 .中道
5 .二谛
6 .圆融

在世界性几个大宗教中,

佛教可以说得上是非常具有哲学思辩的宗教,

在佛教的哲学思辩中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或者说辩证法思想,

它是人类认识的成果之一,

是佛教对人类认识的贡献。

那么,佛教中蕴涵着哪些辨证思维,具有什么特点呢?

对此,已有学者作过一些论述,但似言犹未尽,

本文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作一些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 、无常观

辩证法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

是用变化的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和问题。

当我们用这一观点考察古代中西哲学的时候,

赫拉克利特的 “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

“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

《老子》的
“ 物壮则老 ”,
“ 反者道之动 ”,

《周易》的 “ 生生之谓易 ” 的思想常被人们所称道,

而佛教中与之相同或相似的思想却往往被人们所漠视。

其实佛教关于发展变化的思想是十分丰富、全面而有深度的。

佛教对世界的第一个根本看法或第一个基本观点就是 “ 诸行无常 ”

或 “ 一切行无常 ”,

即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迁流无常的。

例如:
《杂阿含经》云:

当观知所有色,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 如是观受想行识,
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
若内若外、
若粗若细、
若好若丑、
若远若近,
彼一切皆无常。

《大智度论》云:
诸法无常,故无住时。

《大般涅槃经》云:
一切有为皆是无常。

当知心法必定无常。

“ 色 ” 即物质现象,“ 受想行识 ”

“ 心法 ” 即精神现象,

“ 法 ” 指一切现象。

在佛教看来,

不论物质现象还是精神现象、

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不论内部还是外部、

不论宏观还是微观、

不论近处还是远处,

一切都在变化之中,世界上没有常存不变之物,

无物不变、
无时不变、
无处不变,

变化普遍存在于一切时间和空间。

这种变化观可以说是相当全面的。

佛教不仅强调无常变化的普遍性,

而且提出无常变化有两种情形,

即 “ 念念灭 ” 之无常和

“ 相续坏 ” 之无常。

《大智度论》云:

“ 无常亦有两种 :

一者念念灭一切有为法不过一念住;

二者相续坏故,名为无常。”

“ 相续坏 ” 之无常,

指一个前后相续的较长过程的完结,

“ 如人命尽,若火烧草木,如煎水消尽,若初发心菩萨行,是相续断粗无常。”

相当于渐进过程的中断,

由于这种变化的过程较长而明显,

因而称为 “ 相续断粗无常 ”。

“ 念念灭 ” 之无常,指在一念的瞬间有迅速生灭变化,

佛教常用石火电光作比喻,

一切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

特别是人的思想意识活动更是如此。

佛教明确认识到生灭变化是万物人生的必然客观规律,

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或抗拒这个规律。

《佛说本生经》反覆强调这一道理,

如说:“ 生者在世,安可长存,有诸思想缘起之法,必当归尽,坏败永没。

法当崩败,法应当坏。

欲使不坏,终不可得。”

又说:“ 人生有终,物有成败,合则有散。

应当灭尽坏败,欲使不尔,安得如意。

应当终没。
归于无常。”

又说:“ 法起有灭,
物成有败,
人生有终,
兴盛必衰。”

《法句经》也有类似的说法,

经云:“ 譬如陶家延直作器;

一切要坏,人命亦然。

如河驰流,
往而不返,
人命如是,
逝者不还。

……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这和孔子 “ 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又何其相似乃尔。

佛教正是基于这种对世界万物及人生的辩证认识,

因而主张不必惧怕死亡,要从容地对待死亡。

《佛说本生经》中叙述了一个父亲因爱子夭亡而精神失常,

后被佛陀教以上述道理而解脱了精神痛苦的故事。

佛教不仅认为每一具体事物有生有灭、有盛有衰,

而且认为整个世界的变化是按

“ 成、住、坏、空 ” 四大阶段的过程,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

中国佛教徒还深刻指出事物外在常态与内在变化的连结,如僧肇说:

“ 人则谓少壮同体,百年一质,徒知年往,不觉形随。

…… 梵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

这与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所说的

“ 今日之江河非昨日之江河 ”、

“ 质日代而形如一 ” 言异而义同。

它形象深刻地表达了事物每时每刻既是自身同时又是别的东西,

处于稳定性与变动性之中,

是自我与非我的同一,

是有与无的同一的辩证法思想。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佛教的无常观是有一定局限的,

或者说是不彻底的,那就是佛教的无常观只适用于世俗世界,

而彼岸世界则是永恒不变的,寂然不动的,

叫作 “ 常乐我静 ”。

《大般涅槃经》说:
“ 一切有为,
皆是无常;

虚空无为,
是故无常,
佛性无为,
是故为常。”

“ 有生之法,
名曰无常;

无生之法乃名常。

如来无生,
是故为常。”

与此相关联,佛教对于动静也有独特的见解。

以被称之为 “ 中国佛教哲学无上精品 ” 的《肇论》为例,

其中的〈物不迁论〉篇,虽然主旨在于论释静为实质、动为假象,

但它反对将动静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 岂释动以求静,
必求静于诸动,

…… 不释动以求静,故虽动而不离静,然则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

认为事物本身的动静从来是一体不二的,

静止寓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离开运动的静止,

如果把动静分离开来,动是动、静是静,动中无静、静中无动,则是一种惑见。

这种动静一体不二论,与辩证的动静观不能说没有相通之处。

二 、因缘说

“ 因缘 ” 或 “ 缘起 ” 说是佛教的又一重要理论,

它是用于解释事物生灭原因和 “ 无自性 ” 的理论根据,

它表达了因果联系和普遍联系的思想。

佛教认为世界万物不是某个造物主

( 如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 创造的,

也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孤立自生自灭的,

而是由 “ 因缘 ” 决定的。

《杂阿含经》卷2说:

“ 有因有缘集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集,
有因有缘灭世间,
有因有缘世间灭。”

世间万物的生 ( 集起 ) 灭和变化决定于因缘的有无和变化。

所谓 “ 因缘 ”,狭义而言,

事物生灭的内在的直接原因为 “ 因 ”

又称 “ 亲因 ”,

事物生灭的外在的辅助原因为 “ 缘 ”

又称 “ 助缘 ”;

广义而言,因与缘都是事物生灭的原因,

因而可以互通互用。

事物由因缘而生起,称为 “ 缘起 ”。

印、中佛教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因缘或缘起,

提出了二因、五因、六因、七因、十因、四缘、六缘、十二缘生、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等不同理论,

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万物和人生的缘起以及因果关系的不同类型。

如《大般涅槃经》讲二因、五因。

二因者,“ 一者生因,二者了因。

…… 如谷子等是名生因,地水粪等是名了因。”

五因者,
“ 一者生因,
二者和合因,
三者住因,
四者增长因,
五者远因 ”

《阿毗达磨俱舍论》讲六种因:

“ 一能作因,
二俱有因,
三同类因,
四相应因,
五遍行因,
六异熟因 ”。

它为人们多视角地探究事物的原因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而龙树归纳的 “ 四缘 ” 最具有普遍意义,

他把因缘概括为四大类:
“ 因缘、
次第缘、
缘缘、
增上缘,
四缘生诸法,
更无第五缘。”

“ 一切所有缘,皆摄在四缘,

以是四缘,万物得生。”

“ 因缘 ” 含义如上述;

“ 次第缘 ” 又称 “ 等无间缘 ”,

指意识活动前灭后生,相续不断,

前一意识活动的消亡必然引起后一意识活动的产生,

前者为后者之缘,二者相续无间;

“ 缘缘 ” 又称 “ 所缘缘 ”,

指意识所攀缘的对象;

“ 增上缘 ” 指加速事物生灭的条件。

这四缘可以简要地解释为
内因、
外因、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加速原因,

是对事物发生原因的高度概括。

中国佛教华严宗把全部世界看作一个大缘起,

世界万物如因陀罗网,珠珠相映,相互摄入,互为缘起。

依此理论,世界中每一物既是被产生者,是他物之果,

又是产生他物之因,每一物与他物联系着,

是因果链条中的一环。

应该说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见解。

好家伙,我直呼好家伙,看个增补武林旧事,突然一口元白糖给我齁着了,元九的那什么情怯跃然纸上,真叫一个…娇羞呢(。)忍不住脑补了非常原耽的画面——玲珑返杭时正逢刺史宴客,宾客有好事者知道她从越州来,撺掇让她唱微之新赋,乐天欣然应允。于是玲珑从诗筒里掏出几笺,唱起了“安得故人生羽翼,飞来相伴醉如泥”之类云云,宾客们边听边开始脚趾抠地,抠掉了陈年老淤泥,抠出了半个西湖……老白听了两曲,也觉得有点不大对劲,叫过玲珑来,玲珑这才有点促狭地拿出另一张,上面赫然写着“休遣玲珑唱我词,我诗多是寄君诗”。嘛,大声唱情诗,相当于公开处刑。
顺便,网上那些关于元白斗诗争玲珑的段子都是谁编的,充满了某种恶臭,是真的恶心[拜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从数据方面体现的就是挺差的,但具体到场上表现,波特防守的积极性还不错,尤其是有球防守方面,压迫,跟防,干扰,都做出来了,主要的毛病都集中在挡拆防守这块,整个
  • 传说楚怀王巡游至此,疲惫睡梦中遇一神女愿意把自己的枕头、被席和怀王共享,临走前还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这是个很深情动人的故事,神女浪漫忠贞,但是舒婷不这样
  • 景色的相片实在太多了,不发了,发一些我的靓照今天有点体力透支,明天继续出发色达[嘿哈] #汉阳湖景区# 我想在汉阳古镇许你一场相逢,走在古老的青石砖上,路过
  •   2017年9月15日,海南航空成功开通北京-布拉格-贝尔格莱德航线,这是海南航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所构架的又一座空中桥梁,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
  • 养老机构、民政精神卫生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要落实好探视人员总量控制、探视时间管理、探视路线管理等举措,并安排专人负责预约工作、入院信息核查及检测工作,不得因探视而
  • 以前还不太懂谈恋爱到底有什么好处,觉得自己有朋友有闺蜜就够了,后来有了猪猪,才知道,男朋友是我的情绪垃圾桶,是我的避风港,是我最后的底气,只有猪猪懂我想要什么,
  • 复杂说:为什么买了组和壁纸一样色系的装饰物[苦涩][苦涩][苦涩]只是因为我喜欢森系嘛[苦涩]为什么不选展板类的[苦涩]为什么[晕]#刘浩存 我没有抄袭#我觉得
  • 恭喜我的大孙子Little orange很惊险的卡着第25名拿到幼猫组RW[鼓掌]#杭州爆料# 【蛇又双叒叕出没了!喜欢看凯凯在舞台上散发魅力的样子呢kkk(。
  • 业余做股票,做得不太好,问我如何选股,考虑到对方是极聪明之人,多说不宜,于是简答如下:不管你用啥办法选出一个股票,买前先问自己一个问题,假设你付出的是自己所有的
  • 稍早之前,他做湘油泵603319、300222 科大智能,有惊无险,成功而退,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挺欣赏他的那句:欲成此功,必先自宫,别人宫器,俺自宫心
  • ”这是外面有人了……女:“好冷。”男:“那就抱抱!
  • 然而世事千帆而过,路的尽头终会是温柔和月光。然而世事千帆而过,路的尽头终会是温柔和月光。
  • (OS:队队告诉大家小秘密[嘘],发布优质内容可以推荐到首页哦,让更多人看到!【阿基米德—“汪苏泷”专属社区正式开通啦】很荣幸[害羞]队队受@阿基米德FM 邀请
  • 此次合作带来了多款时尚单品,如手绘图案的短袖T恤和刺绣短袖衬衫结合当下流行元素,用独创性的绘画风格和充满艺术气息的温暖笔触画笔,巧妙地呈现了自然界动物和植物的视
  • 它们的主人也没有任何的过分话语,无助时想在网上求助一下,表达下自己的难过就堪当如此吗?珍惜这段时光吧#书非死不可#8其实8月底就完结了犯懒拖延了几天也就无心再写
  • 【平安文化 | 黄河东路派出所:开启“巡逻+”模式 全力打造社会治安新高地】为营造良好的辖区治安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黄河东路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做实做优“巡逻+
  • 岁月如长河 时而湍急 时而平顺 你我皆是渡河之人 此岸 荆棘丛生 满目疮痍 彼岸 春光无限 胜似天堂 遍历世事沧桑 体悟人情冷暖 方能上岸 是持戒
  • 当家宅的某个区域,同时存在“九紫星”和“五黄星”时,这两颗星的组合就构成了“紫黄煞”的力量。两颗星在一起,还会像化合物反应一样,变化产生出一种新的能量来,这类能
  • 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道释、人物、山水、界画,《石渠宝笈》著录其曾作《仿清明上河图》卷,文瀚于群工角艺之时,胸具别裁,画成缩本,乾隆喜而题诗并注:“此卷较择端原本尺
  • [太阳]临时加急订单21个合唱演出发饰完成对于每个单我都是认真的然后我家小妞昨晚看到我在工作她说,妈妈,我帮你做点事情吧。[偷笑]尽管知道你是好奇想玩,但是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