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中医# ♚大珠小珠落玉盘♚…根尘不偶…讲座书摘
2020.02.25……………………………………………………
肝炎辨治

• 肝炎国家列为传染病,一般 急性期大部分患者都到传染病院去。中医医生,相对遇到急性肝炎的少,大都是慢性肝炎,恢复期的,针对「慢性肝炎」,跟大家交流。

• 《内经》“百病皆生于气”,“风者百病之长也”。讲风木之气,不舒畅,抑郁,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 外感、内伤杂病都会伴随,《四圣心源》上讲的“木气郁滞”,都会伴有这个情况。
• 那么在中医来讲,木气,脏腑里面属肝,肝属木;它与西医讲的肝炎,木气郁滞的情况,比较典型,应该说是治病的一个核心环节。
• 临床上治疗,以疏达木气,恢复木身的通畅周流,这应该是我们一个始终不能变的一个观点。
• 现在的肝炎,单从西医讲,大部分都足肝炎病毒感染了之后引起的。肝炎病毒,需要抗病毒治疗,就有一些局限性。
• 病毒,西医认为是属于微生物之类,低级的一个生命体,它是有生命的。病毒具有一个生命的活性,也就是说,它感染到人体之后,它会繁殖,会复制,它也会死亡。它也具有这些生命的体征。
• 从《四圣心源》理论来看,不光是生命,实际上世事,世界上的万物,它都是这种一气周流的状态,都具在升降出入,所以病毒呢,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为另外一种小生命:它也有自己的一气周流, 层次、快慢和人体是完全不一样的。像寄生,只能在活的细胞里繁殖,超越了这个环境,它就不能生长,不能活跃的复制。这说明病毒的一气周流,它的这个能量的来源,或者说这股生发之气的来源,是一个根。要有中焦土气运化,气血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维持一气周流。 病毒它的一气周流的来源在于我们人体的细胞,在于我们人体自身的一气周流。也就是说病毒是借用人体的正气,盗取,作为它白己的这个生长、繁殖的来源。小偷,偷东西,来混吃混喝。
• 病毒自感染到人体之后,繁殖,就相当于病毒小的一气周流就开始了,病毒侵入的这个途径,或者说聚集的位置不同,感染的部位不同,从西医的角度来讲…
1. 肝炎病毒就专门感染肝脏。
2. 感冒病毒感染呼吸系统。
3. 肠病毒专门感染肠道这一块,引起腹泻。
感染到不同的地方,会引起不同系统的一气周流。在急性期就会水肿啊,发炎啊。
• 西医的发炎,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一气周流的郁滞,堵在那个地方走不动。
• 病毒致病,咱们从中医角度来思考,可以理解成病毒小集团,盗取了人体的这个大的一气周流的周流之气,并因此堵住了人体周流之气的畅通,而引发的疾病。
• 西医讲,肝炎病毒本身并不会引起疾病,是因为感染病毒之后引起免疫反应造成的肝炎的症状,并不是病毒自身造成的。这和中医的角度分析是一致的。
• 抗病毒
1. 病毒进来了,要杀死,这个思路也不错,不能算错,在老百姓的心里,是非常顺理成章的治疗措施。
2. 病毒的武装比较先进,它有各种蛋白保护壳之类的,所以一般的药物奈何不了它。
3. 细菌感染,用点抗生素把细菌杀死了,效果很好。但是抗病毒的特效药很少。西医治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困境。
4. 能不能用别的办法。敌人,代表病毒,侵入,拿着枪炮打一顿,也许能消灭一 部分, 如果病毒它已经侵入了城市、乡村、村庄,它已经进来了,再用这种治疗措施,会“杀敌三干,自损八百”。
5. 比如流感病毒来了,呼吸道进行感染,中医,上焦的左路木气生发,右路金气敛降同时受到了阻滞,那么治疗的时候要想办法把那个气给通开。对流感,中药的效果非常好,实际上就是,病毒在局部盗取一气,我们没有直接去打击它,而是恢复人体一气的周流,病毒它要想在体内繁殖,必须要有来源。我们把一气恢复周流,你左路升不上去我给你升,右路降不下来我給你降,中焦就旋不动我给你运中焦,这个人体一气周流归于正常的时候,这个时候肺炎病毒它在人体之内就没有生长来源了,没有它自己这个一气周流的来源。敌人就会饿死,这也是一种策略呀。这种效果呢往往更好,这种效果非常理想。

晨读:改变命运的十六种方法

第一个:心相
“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切都要从正心开始,要正心,我们从小到大,做的每一件事情,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识心”。换句话说:物质的拥有与支配,只不过是想满足我们自己的心。

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心”上有“相”就叫做“想”。我们每天感觉心里在动的,都是“相”,不是我们的本心。我们只是错把活动着的“相”认为是自己。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相”与“体”。即能变的是“体”,所变化的是“相”。

我们每天通过眼、耳、鼻、舌、身体等接触外界,使心上产生了无数的分别、执着,这些分别、执着就是心“相”。得与失,有与无,成与败,好与坏,善与恶,福与祸,吉与凶,大与小,黑与白,长与短等等,都是我们心上的相。如佛教文化中《金刚经》讲的,我们不能执着于相。

第二个:因果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许许多多的迷惑。要吃要穿,等等的一大堆的烦恼,那是怎么来的呢?对此,南怀瑾先生说道:“要弄明白这些道理,必须知道这个宇宙的一个法则,“因果法则”。什么是因果。因就是种子(前因),果就是果实(后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因果;‘种瓜想得豆,种豆想得瓜’这违反了因果法则,得不出结果,所以不是因果,错用了因果。”

第三个:财富
财富是人类最需要追逐的理想。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此,国学大师南怀瑾用一个非常好的比喻说到:“那么我们来看看取得钱财的因果公式:舍(钱财,种子)+职业(助缘)→得(钱财,果实)所以‘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懂得了这个因果,我们才有机会得到钱财。”

第四个:命运
很多人相信命运是上天安排的,倘若也有可能。佛家的云谷禅师告诉了了凡先生,结果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同台吃饭,各自修行’,改造命运只能自己改,别人帮不上忙。父母只能教你吃饭、走路的方法;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老是想不劳而获,等别人来解求你的思想要不得。”“命运是自己造成的,怎样造的呢?是我们的‘心’造成的。”

南怀瑾:“按照因果法则,舍钱财—得钱财,舍智慧—得智慧,舍快乐—得快乐等等都在一个舍字,心里舍得越干净,你就越有福气。你从来不给别人设置障碍,别人也不给你设障碍,出门在外事事顺利,处处有朋友帮助,这就是福气。”

南怀瑾:“提示:舍快乐是让别人心里安乐,是给自己种身体健康的因。命运是“心”造的,改变命运亦要由“心”上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除此之外其它一切方法都改变不了命运。朋友,好自为之!”

第五个:健康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首要法则,要想得到健康,一切都要观照自己。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出了七个要点。

第一养:心情。清净心,我们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洁、干净、平静;

第二养:形态。不要自作病相。不要给人觉得你病歪歪,或者精神不振的样子;也不要装病好让别人同情照顾你。心清净、不想病就不会得病。穿着要整齐清洁,给人以健康的形相。

第三养:水分。每天起床喝两杯水,大约一杯150ml。要慢慢地喝,心不平静,着急就会喝得快;

第四养:食物。以清、淡、简单的营养食为标;

第五养:淋浴。调节好水温,特别是冬天,水温不要太热,太热会使皮肤干燥。

第六养:睡眠。每个星期至少有四天晚上11点要睡觉,子时不睡觉,肝胆两条经络得不到休息,补充睡眠十多个小时都不能够补回来,越睡还越累。我们的大便很臭,就是肝脏在超负荷工作的症状;第七养:锻炼。把“生命在于运动”改一改,变成“生命在于相对运动”,心要静,身要动。心不要乱想东西,身体不要久坐、久睡。

第六个:五福
中国讲“五福临门”,人人都希望得五福。南怀瑾先生建议大家要多积福,也就是多培植福报。南怀瑾:“提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伤,无得也无失,没有荣辱,心中平静,叫做清福。如果你是正在接近这个转折点,一定要警惕自己,改造自己。“

第七个:为人
为人处世之道做的好,方可和谐自他关系。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四句话是一,不是四,有一样做不好,其它三样也做不到。”

第八个:守法
守法是每一个人的基础。南怀瑾先生:“不辱国主,不做国贼,不违国法,不漏国税。守法为了什么?是为了使我们心安啊!半夜敲门心不惊!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有意义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教派,不管它说得多么好听,只要用这个准则去度量,是善是恶一目了然啊!”

第九个:孝道
要懂孝道。南怀瑾:“孝敬父母即我们常说的“孝心”。孝心是让父母生活无忧,衣食无缺,常常与父母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第十个:尊师
南怀瑾“父母给了我们的身命,老师给了我们的慧命(智慧的生命)。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我们必须生起“尊敬心”去奉事师长。”

十一个:知识
古人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南怀瑾先生用了三个量来告诉人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我们现在学的知识是前人经验的积累。知识通常有三种类别: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圣教量。”

“现量是你眼睛能见到的物质,并能知道物质的质量、大小、颜色、形状等等;比量是你听见屋外有声音,能够通过以往的经验,分辨出是车声,人声,或者看见远处有烟,知道那里着火等等;圣教量是古代圣人或者科学者说的话,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没有理由要骗我们。如我现在写的这些知识,就是古圣先贤说的。只不过我是用些通俗的语言写出来罢了。”

十二个:关系
对于关系,南怀瑾先生分为四种,他说:“我们知道,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四种:1、 报恩的: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帮助的。2、 报仇的:人与人之间经常吵架、打架、说坏话、造谣、相互间谁也不服谁的。3、 讨债的:欠人情债,欠人钱财的。4、 还债的:经常出钱、出力帮助人的。”

十三个:家庭
南怀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好,社会也会好!家庭不和睦,离婚率就高,社会就会有很多难解的矛盾。这是自然之理,我们要明白。”

十四个:风水我们知道,道家对风水最为讲究,这是中国的老传统,也是养身哲学。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古人讲风水,是讲人的家居与环境的配合。水源在东边,你就不能将厕所建在东边,将垃圾倒在东边,这是讲卫生。建筑的地基建在实地,背靠山,是讲安全。门对开阔地或远水,是古人的养生哲学,调节心境!”

十五个:修行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修行,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都讲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

南怀瑾:“修行是什么?修正自己错误的言行,称为修行。自己有过错,一定要广而告之,让别人批评一下,让大家帮助你改正;自己做了好事,一定要忘记,不要逢人便说。有一些没有智慧的人,有过错隐藏在心里,做了好事逢人就说。他不知道,做的好事经别人一夸,就报销了。做的错事(恶因)却越积越多,没有人知道,一直积着,恶运不久将至!提示:积善因与积恶因,要自己选择清楚。”

十六个:心药
最后一个方法,南怀瑾先生用了无际大师的心要方来做结语,无际大师即是唐朝希迁和尚,拜在佛家的禅宗六祖之徒青原行思门下,时人尊曰石头和尚与马祖并称二师。

无际大师心药方: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治国 、学道 、修身 、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 ,何名十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南怀瑾

晨读:改变命运的十六种方法

第一个:心相
“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要治理好国家的人,要先整顿好自己的家;要整顿好家的人,要先进行自我修养;要进行自我修养的人,要先端正他的思想……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切都要从正心开始,要正心,我们从小到大,做的每一件事情,只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识心”。换句话说:物质的拥有与支配,只不过是想满足我们自己的心。

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心”上有“相”就叫做“想”。我们每天感觉心里在动的,都是“相”,不是我们的本心。我们只是错把活动着的“相”认为是自己。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相”与“体”。即能变的是“体”,所变化的是“相”。

我们每天通过眼、耳、鼻、舌、身体等接触外界,使心上产生了无数的分别、执着,这些分别、执着就是心“相”。得与失,有与无,成与败,好与坏,善与恶,福与祸,吉与凶,大与小,黑与白,长与短等等,都是我们心上的相。如佛教文化中《金刚经》讲的,我们不能执着于相。

第二个:因果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许许多多的迷惑。要吃要穿,等等的一大堆的烦恼,那是怎么来的呢?对此,南怀瑾先生说道:“要弄明白这些道理,必须知道这个宇宙的一个法则,“因果法则”。什么是因果。因就是种子(前因),果就是果实(后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因果;‘种瓜想得豆,种豆想得瓜’这违反了因果法则,得不出结果,所以不是因果,错用了因果。”

第三个:财富
财富是人类最需要追逐的理想。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此,国学大师南怀瑾用一个非常好的比喻说到:“那么我们来看看取得钱财的因果公式:舍(钱财,种子)+职业(助缘)→得(钱财,果实)所以‘舍得舍得’,有‘舍’才会有‘得’。懂得了这个因果,我们才有机会得到钱财。”

第四个:命运
很多人相信命运是上天安排的,倘若也有可能。佛家的云谷禅师告诉了了凡先生,结果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同台吃饭,各自修行’,改造命运只能自己改,别人帮不上忙。父母只能教你吃饭、走路的方法;饭要自己吃,路要自己走。老是想不劳而获,等别人来解求你的思想要不得。”“命运是自己造成的,怎样造的呢?是我们的‘心’造成的。”

南怀瑾:“按照因果法则,舍钱财—得钱财,舍智慧—得智慧,舍快乐—得快乐等等都在一个舍字,心里舍得越干净,你就越有福气。你从来不给别人设置障碍,别人也不给你设障碍,出门在外事事顺利,处处有朋友帮助,这就是福气。”

南怀瑾:“提示:舍快乐是让别人心里安乐,是给自己种身体健康的因。命运是“心”造的,改变命运亦要由“心”上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除此之外其它一切方法都改变不了命运。朋友,好自为之!”

第五个:健康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首要法则,要想得到健康,一切都要观照自己。所以南怀瑾先生说出了七个要点。

第一养:心情。清净心,我们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洁、干净、平静;

第二养:形态。不要自作病相。不要给人觉得你病歪歪,或者精神不振的样子;也不要装病好让别人同情照顾你。心清净、不想病就不会得病。穿着要整齐清洁,给人以健康的形相。

第三养:水分。每天起床喝两杯水,大约一杯150ml。要慢慢地喝,心不平静,着急就会喝得快;

第四养:食物。以清、淡、简单的营养食为标;

第五养:淋浴。调节好水温,特别是冬天,水温不要太热,太热会使皮肤干燥。

第六养:睡眠。每个星期至少有四天晚上11点要睡觉,子时不睡觉,肝胆两条经络得不到休息,补充睡眠十多个小时都不能够补回来,越睡还越累。我们的大便很臭,就是肝脏在超负荷工作的症状;第七养:锻炼。把“生命在于运动”改一改,变成“生命在于相对运动”,心要静,身要动。心不要乱想东西,身体不要久坐、久睡。

第六个:五福
中国讲“五福临门”,人人都希望得五福。南怀瑾先生建议大家要多积福,也就是多培植福报。南怀瑾:“提示:心中既无烦恼也无悲伤,无得也无失,没有荣辱,心中平静,叫做清福。如果你是正在接近这个转折点,一定要警惕自己,改造自己。“

第七个:为人
为人处世之道做的好,方可和谐自他关系。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四句话是一,不是四,有一样做不好,其它三样也做不到。”

第八个:守法
守法是每一个人的基础。南怀瑾先生:“不辱国主,不做国贼,不违国法,不漏国税。守法为了什么?是为了使我们心安啊!半夜敲门心不惊!整天提心吊胆地生活有意义吗?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教派,不管它说得多么好听,只要用这个准则去度量,是善是恶一目了然啊!”

第九个:孝道
要懂孝道。南怀瑾:“孝敬父母即我们常说的“孝心”。孝心是让父母生活无忧,衣食无缺,常常与父母相互交流,相互沟通。”

第十个:尊师
南怀瑾“父母给了我们的身命,老师给了我们的慧命(智慧的生命)。在孝敬父母的同时,我们必须生起“尊敬心”去奉事师长。”

十一个:知识
古人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南怀瑾先生用了三个量来告诉人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亦文章。我们现在学的知识是前人经验的积累。知识通常有三种类别: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圣教量。”

“现量是你眼睛能见到的物质,并能知道物质的质量、大小、颜色、形状等等;比量是你听见屋外有声音,能够通过以往的经验,分辨出是车声,人声,或者看见远处有烟,知道那里着火等等;圣教量是古代圣人或者科学者说的话,因为我们相信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没有理由要骗我们。如我现在写的这些知识,就是古圣先贤说的。只不过我是用些通俗的语言写出来罢了。”

十二个:关系
对于关系,南怀瑾先生分为四种,他说:“我们知道,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四种:1、 报恩的: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帮助的。2、 报仇的:人与人之间经常吵架、打架、说坏话、造谣、相互间谁也不服谁的。3、 讨债的:欠人情债,欠人钱财的。4、 还债的:经常出钱、出力帮助人的。”

十三个:家庭
南怀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家庭一定幸福美满。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好,社会也会好!家庭不和睦,离婚率就高,社会就会有很多难解的矛盾。这是自然之理,我们要明白。”

十四个:风水我们知道,道家对风水最为讲究,这是中国的老传统,也是养身哲学。对此南怀瑾先生说:“古人讲风水,是讲人的家居与环境的配合。水源在东边,你就不能将厕所建在东边,将垃圾倒在东边,这是讲卫生。建筑的地基建在实地,背靠山,是讲安全。门对开阔地或远水,是古人的养生哲学,调节心境!”

十五个:修行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讲修行,不管是道家,还是佛家都讲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

南怀瑾:“修行是什么?修正自己错误的言行,称为修行。自己有过错,一定要广而告之,让别人批评一下,让大家帮助你改正;自己做了好事,一定要忘记,不要逢人便说。有一些没有智慧的人,有过错隐藏在心里,做了好事逢人就说。他不知道,做的好事经别人一夸,就报销了。做的错事(恶因)却越积越多,没有人知道,一直积着,恶运不久将至!提示:积善因与积恶因,要自己选择清楚。”

十六个:心药
最后一个方法,南怀瑾先生用了无际大师的心要方来做结语,无际大师即是唐朝希迁和尚,拜在佛家的禅宗六祖之徒青原行思门下,时人尊曰石头和尚与马祖并称二师。

无际大师心药方:大师谕世人曰、凡欲齐家、 治国 、学道 、修身 、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 ,何名十味;好肚肠一条,慈悲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你生活没意思的根本原因##微盘点#

——南怀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了;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读后感:秦可卿的“心性高明”都是旁述,这是曹雪芹的高明之处,秦可卿
  • 【蛋挞】#天辰营养# 蛋挞(dàn tà【第四声】)(Egg Tart),是一种以蛋浆做成馅料的西式馅饼;台湾称为蛋塔,"挞"是英文&quo
  • 我有多喜欢丰兰息就不说了,作为一个小说粉去追剧的,杨洋演技好到我对杨洋演的兰息喜爱早就超过我对原著纸片人的喜爱了。到了这种程度谁信杨洋演技有问题啊[二哈][二哈
  • #sf讲堂# Java 微服务实战系列课堂来啦[小黄人高兴] 12 月 13 号第十三讲:【Java 微服务实践 - Spring Cloud 系列(十三)Bi
  • [笑cry][笑cry][笑cry]楽観的な人にとって、生きている限りはいいことがあると思ってる!夜はだんだん長くなる,蛍に会いたい,銀河の上に,船に乗って、夢
  • 我把它装在纸盒里用单车驮到了镇上的一角,这样就记不得回路了吧——残忍的聪明。把我放在一个烂背篼,身上有纸条,写着1997年七月初三子时出生,好像还有50元钱)(
  • 我是沧海一粟一样的一条鱼,不是咸鱼,不过可能混得连咸鱼都不如,但大爷我高兴啊,人最重要的是开心经历了火车晚点小蓝锅终于回来了[抱抱]去接他的时候被看停车场老大爷
  • 欢迎加入我们,以爱接纳每一个孩子,关注社会情感发展以探索激励每一个孩子,保护内在动机以科学赋能每一个孩子,促进个性发展系方式:址:北京市朝阳区远洋万和公馆8号楼
  • ❤️说不定我们之间会发生一段奇妙的小故事呢抒情电音盘旋在耳机内,震波如轻轻的吞吐浪花,翻译过来的词意似乎是说著“如果你可以,亲爱的你立刻护住我,除此之外,什麼都
  • 前几天一直在深圳,突然有情况出行变得很不方便,每天都超级认真戴口罩和洗手!#儿童画素材# #马克笔儿童画# #少儿美术# #马克笔简笔画# #手抄报##
  • #木源于智慧[超话]# 【一场完美的旅行应该是这样的】1.了解目的地并确定行程;2.把自己打扮漂亮;3.带本好书路上读;4.品尝正宗的特色美食;5.学几句地道的
  • 虽然,你心中所担心的,是自己若是不挽留也不挽回,前任就会彻底离开,自此两人再无关系,这是自己最不愿意面对的。可是,当我们这么想问题时,就看不到夫妻感情破裂真正的
  • 斩仙者 第一章 倒霉透顶 赤仙大陆,玄武东域。 东域——这是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东域之地贯穿大陆十万余里,危峰兀立,势如苍龙昂首,气势非凡。 天云宗,坐
  • 船在漓江上匀速行驶,随着广播的讲解,一座座山呈现在大家眼前,甲板上真的非常热,但是也都挡不住大家欣赏美景的激动心情,全部都站在上面观看拍照;漓江周围群山环绕,形
  • 1688开店铺需要的费用,其实,主要就是诚信通费用,其次,就是店铺装修和运营费用,当然,这后面这两的费用,根据大家的预算和对于运营技术的掌握,有多少的区别,所以
  • #广州爆料#广州爆料#位于北京路动漫星城负一楼一家女装服装店(下图有店名)此黑店简直做的是霸王生意,在店购买的衣服,没付款前和销售员说好了不合适可以换(店里也没
  • 请首页吃零食[送花花](不发超话了,怕你们抽不到1⃣揪一个宝请吃绿蛋糕,包邮(p1)2⃣揪两个宝请吃奥利奥(春奥限定)最近超爱的小饼干[送花花][送花花](p2
  • #魏笑[超话]##星河璀璨的我们#那个勇敢、炽热、执着的女孩,陪伴了我们的假期,她永远都是我们心中闪闪发光的存在,我们永远爱她,如同爱你一样,今日迎来会员收官,
  •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1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努力努力再努力x 씽아 오늘 한국에서 노구문이 방송됐어. 너무너무 기쁘고 행복했어. 씽이 얼굴 나오고 이월홍이라는 이름이 나오는데 얼마나 기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