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道教授:
禅宗四祖道信的禅学

一、道信禅学与之前的楞伽师们的关系

我们今天讨论道信禅师,

实际上是寻求并肯定早期楞伽师在中国禅宗发展史上的意义。

准确地讲,

也就是总结 “ 南天竺一乘宗 ” 的禅师们奠立中国禅学的意义。

大家知道,中国的禅学如果以南宗禅为主流,

那它的成立也就在六祖慧能以后。

而这个法统的建立并为世人承认,

主要依赖了荷泽神会晚年不遗余力的奔走呼吁。

神会得到朝廷征引在八世纪中期,

安禄山的叛乱给他以效忠国家的机会。

这就体现了禅宗和尚在天下百姓倒悬时能做的政治贡献。

由于神会禅师,南宗禅从此大行于南北中国。

不过,南宗禅的精神面貌,

与早期几代宗法楞伽经的禅师的风格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说,从四祖道信以前的诸师的主张看,它们已经包含了后来禅法中的要点。

但如果要寻求其间的前后一致性,毕竟还是要经过一番解释,才能建立这中间一脉相承的传统。

从达摩到弘忍的禅师们都以《楞伽经》

为本宗 “ 心要 ”。

至于楞伽经本身,它在哲学本源上突出的是如来自性清净藏。

以此为出发点和根据,该经也就主张离言说名相的妄想,要求修行者在自心上面下功夫。

他们心目中的 “ 自心 ” 也就是本然状态的诸佛之心

―― “ 佛心 ”。

用该经的话表述,“ 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所讲的

“ 南天竺一乘宗 ” 便是 “ 佛心宗 ”。

凡夫要如何发现或发明自己的本有清净心呢?

《楞伽经》中讲到了 “ 如来禅 ”,

认为它能引行者

“ 入如来圣地,行自学圣智,三种乐住 ”。

所谓三种乐住,也就是达到空、无相、无愿三种解脱境界。

在这部经中,如来禅最受倡导也最受鼓励。

在它下头,较其阶次低的还有三种:

分别叫做
“ 愚夫所行禅 ”、
“ 观察义禅 ”、
“ 攀缘如禅 ”。

三种禅定分别对治的是 “ 我执 ”、“ 法执 ”

和虽已克服我法二执而又生出的对

“ 我空 ” 与 “ 法空 ” 的执着。

这三种禅法的名称并不因为它们的具体操作方法而得名,

其命名完全出于对坐禅目标的关心。

对治的对象决定着这些禅法的名目。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在达摩以下的诸禅师们心目中,

禅法在内容上究竟包含了哪些东西似乎是有所共识的。

即说,在基本技术层面上,禅法内容所指无需商讨,大家心知肚明。

具体的坐禅法从古印度到东土,师弟之间代代相传,只是大同小异。

总结起来,也就是眼观鼻,鼻观心之类。

印度佛教的各宗派之间,如果禅法有什么不同,那多半也就局限在理论的层面上了,

也就是说,分歧发生在关于禅的见解上,

以及如何从佛教的理论上说明这种见解主张。

菩提达摩的禅学主张便是这样紧紧地与该派所宗的《楞伽经》联系在一起。

我们想,如果把禅分为基本的两个部骤,

一是使心安宁的所谓

“ 系心一处 ” 的 “ 止 ” 的功夫,

一是在定心状态下的思惟观察的心理活动,

这后者通常称为 “ 观 ”。

则大小乘的禅法差别并不在 “ 系心 ” 的技巧上,

而主要在思惟观察的内容上。

当然后来的禅宗,尤其是南宗禅法主要强调的是世界观或真实观的转换、思想立场的转换,

已经不是古印度传统意义上的 “ 禅 ”,所以只好另当别论。

小乘佛教的禅法讲 “ 止观还净 ”,

以身受心法为对象,

也就以把握无我无常为 “ 还净 ” 的目标了。

依据他们的具体修行对象,

也就有 “ 不净观 ”

( 观察尸体分解腐败 ) 、

“ 慈悲观 ”

( 以爱护众生消除仇恨为目的 )、

“ 因缘观 ”

( 以认清无常为目的 ) ;

当然他们中也有以佛的形象为观察思考对象的,

那就已经是一种念佛观了,

因为它已经不再费神去思考诸如存在意义之类的问题了。

早期的楞伽师们本着印度的传统,重视修苦行的解脱意义,

认为异常严厉的肉体上的自我折磨具有涤罪的功能。

楞伽师们强调修禅的实践应该有严峻的生活方式

( 戒行 )

作为辅助。

在此意义上,头陀行既是宗教原则在生活中的贯彻,

也是宗教修行实践

( 坐禅 ) 的前提性原则。

从达摩到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

一方面强调了禅的技术实践的层面,

另一面也开始重视了利用佛教经典中的义理来说明禅想的内容。

这样的一个传统甚至在弘忍弟子神秀、普寂那里都是坚持下来了的。

但在慧能以后,明显可以看出,

禅法中技术的层面越来越受到轻视,

结果禅的修行也就越来越规范在

“ 心理状态的以至意识层面的改变或转换 ”

这样一个框架内。

又由于过份地强调 “ 自心作佛 ”,

主张 “ 不思量、不思议 ”,

则在禅宗的末流中,

甚至连心理层面的感受体悟都可以不要,

而只凭意识层面的

—— 在佛教当中这已经属于分别虚妄的意识了,

这也是公认最易于作伪的精神层面了

—— 主观声称,自言自己当下了断,

“ 桶底脱了 ” 之类,已然成佛作祖了。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以为,

道信的禅之主张贯彻着达摩以来的朴实精神,

其禅学观念从根本上把握着达摩以来楞伽师们的精髓。

而这正是东山法门的正脉。

其实达摩禅师已经预见到了:

楞伽传统务实笃行的真精神可能很快就会随禅法的流行、随禅师们对理论发挥的关注而丧失。

据《续僧传 ? 慧可传》说,

当初达摩祖师以四卷《楞伽经》授慧可时说:

“ 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

但才过了五十年左右,慧可自己每每讲经之余也就在感慨了:

“ 此经四世之后,变成名相,一何可想!”

慧可本人是文学素养很不错的禅师,

本传说他 “ 外览坟索,内通藏典 ”,

无论中国文化、还是佛教传统,他都非常熟悉的。

他本人无游心文字的意思,

而是笃行实践,

坚持楞伽师的苦行作风。

传说中,他曾被贼人砍去一臂,几至于死,

但他 “ 初无一恨 ”,

仅仅 “ 以火烧斫处,血断帛裹,乞食如故,曾不告人 ”。

这样看来,他对达摩的 “ 报怨行 ” 的确是认真实行了的。

他在这里的感慨,的确揭示出早期楞伽师们的头陀行传统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的迅速蜕变。

三祖僧璨显然也是上承楞伽师们重践行轻讲说的传统的。

《楞伽师资记》上说他

“ 隐思空山,萧然净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

唯僧道信奉事璨十二年。

写器传灯,一一成就。

璨印道信了了见佛性。

语信曰:法华经云,唯此一事实,无二亦无三,故知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

法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语言文字徒劳施设也。”

这说明楞伽师们坚信:清净解脱是实践的结果,而不是理论追求可以企及的。

据此,我们肯定了道信的禅学上承了达摩以来的重实践修证的传统。

二、道信本人的禅学主张

道信

( 579 - 651 ),

俗姓司马。

《续高僧传》上说他郡望不详。

七岁出家,虽然其师戒行不纯,但他在陈谏无效之余,颇能够严格自持。

十三岁时他前往舒州

( 今安徽潜县 )

皖公山璨禅师处。

“ 经十年,师往罗浮,不许相逐,但于后住,必大弘益。”

也许这也就是指他后来得到官府的批准,正式出家,“ 附名于吉州寺 ”。

他在往南岳衡山去的路上经过江州,当地道俗留止庐山大林寺。

又经十年,他应蕲州道俗之请,渡江到了黄梅寺。

“ 具众造寺,依然山行,遂见双峰有好泉石,即住终志

…… 自入山来三十余载,诸州学道无远至。”

这是他一生行迹的轮廓。

据说,当初道信见僧璨时,一见面就对老师说:

“ 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璨曰:“ 谁缚汝?”

曰:“ 无人 ”。

璨曰;“ 何更求解脱乎?”

#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能祛除忧愁,还能使心与道合#
“坐忘”是精神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其源于《庄子·大宗师》:其说颜回经过一个阶段的修炼,感觉自己有所进益,便去见自己的老师仲尼谈自己的心得。仲尼问他,他说忘掉仁义,仲尼说可以,但还不够。过了数日,又有所收获,又见仲尼,其说忘掉礼乐,仲尼给了他同样的回答。又过了些日子,他又见仲尼,说“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随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浅注》)坐忘就是把肢体看作不存在,也就是不要忙于非为;把聪明才智抛弃,也就是不想非想之想,从而最终脱离形体的累赘,除掉心智的羁绊,和大道融为一体。这种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思想,应是一种自然的,而不是用心的。正如《庄子·天地》中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庄子浅注》)

但能够做到忘掉自我而与天道相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如在《庄子·天运》篇中说:“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庄子浅注》)敬孝与爱孝不同,一是流于形式,一是出自本心,有心表之别;亲人与外人不同,一是至亲至近,一是非亲非故,有远近之疏;自己与父母不同,一是涉世不深,一是阅历丰富,有念与非念之间;个我与天下不同,一是部分,一是整体,有大小之异。这可以说都是矛盾对立的,也可以说因为有了区别,也就难以达到忘的境界,这要求人们回归到第一念中,而不应产生第二念,否则就难以进驻入坐忘的状态或境界中去。道书中认为,设若要使身坐,心被物遣,如此打坐,是谓坐驰,何能了朝彻。内不见外,外不见内,内外双忘,虚灵自现。忘物忘情,至道可明。意动乎外,情牵乎中,意散神乱。若能定能止,自清自静。情无所住,物岂能动?情忘意静,意静心灰,心灰灰物,物灰似痴,似痴神活,神活道居。关于坐忘的这种思想,自东汉以来,道教修炼者对“坐忘”不断地进行阐释与发挥,对此阐述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当属唐朝司马承祯所著的《坐忘论》。司马承祯把坐忘视为养生的重要途径,并按修炼功夫的次第分为七个步骤,其依次为敬信、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敬信就是修道者要有虔诚的信仰,对修炼之事不生怀疑,只有坚定忠诚而不疑惑;断缘是断绝尘俗之缘,抛弃尘事之累;收心就是安心,不为外面的世界所诱惑而躁动不安,拴住心猿意马,以脱离尘俗之境;简事就是要求修道之人处事安闲,简单理事,不要被名缰利锁束缚自己,否则只知斗智斗勇,贪求名利,以至于无心修道;真观就是如智士的先见之明,同圣贤一般能够洞察祸福吉凶;泰定就是具有像泰山一样的安定,在修炼时,使心能够静定,即便泰山崩于后而心不惊,猛虎啸于前而心不慌;得道就是神与道合为一体,与道一样长久。这七个步骤是要求修炼者不为外念所扰,内心保持自然与安静。否则,人要是为尘世之事所劳累,为七情之欲所牵缠,想要获得宁静,除去烦邪乱想,达到坐忘的境界,是不可能的。其实,达到坐忘的境界起决定作用的是心。“心者一身之主,百神之帅。静则生慧,动则成昏。”若能“收心离境,住无所有。因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

在坐忘方面,道教养生家特别强调发挥精神的作用,并运用自己的意识行为去控制、调节情绪、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外部环境,保持清净安宁的心境,不受一切事或人的干扰,这不但能达到修炼的目的,还使人的整个机体功能的正常或超常发挥,使心境宁静,淡泊少欲。坐忘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外在行为、思想意识、精神活动有目的、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调节和锻炼的方法。坐忘需忘却当忘之忘才对健康有益。晋时郭象说:“若乃失乎忘生之主,而营生于至当之外,事不任力,动不称情,则虽垂天之翼不能无穷,决起之飞不能无困矣!”(《南华真经注疏》)坐忘需要收心。收心在于“一出便收来,既归须放下”。坐忘在于先存后忘,至于真忘。天尊言:“道者,以诚而入,以默而守,以柔为用。用诚似愚,用默似讷,用柔似拙。夫如是,则可与忘形,可与忘我,可与忘忘。入道者知止,守道者知谨,用道者知微。能知微则慧光生,能知谨则圣智全,能知止则泰安定。泰安定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是名真忘。惟其忘而不忘,忘无可忘。无可忘者,即是至道。道在天地,天地不知。有情无情,惟一无二。”(《吕洞宾全集》)人能止,而后能去妄存诚;知谨而后能渊默自守,知微而后能妙用不忒。在《坐忘铭》中说:一个人能“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公堂。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自长。触则形弊、神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厚土;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昌。转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造化不知规准,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在《列子·周穆王》中说:“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而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阖室毒之。谒史而ト之,弗占;谒巫而祷之,弗禁;谒医而攻之,弗已。鲁有儒生自媒能治之,华子之妻子以居产之半请其方。儒生曰:‘此固非卦兆之所占,非祈请之所祷,非药石之所攻。吾试化其心,变其虑,庶几其瘳乎!’于是试露之,而求衣;饥之,而求食;幽之,而求明。儒生欣然告其子曰:‘疾可已也。然吾之方密,传世不以告人。试屏左右,独与居室七曰。’从之。莫知其所施为也,而积年之疾一朝都除。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华子曰:‘曩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万绪起矣。吾恐将来之存亡、得失、哀乐、好恶之乱吾心如此也,须臾之忘,可复得乎?’子贡闻而怪之,以告孔子。孔子曰:‘此非汝所及乎!’顾谓颜回纪之。本来人们很容易忘掉该忘记的,然而人们“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庄子德充符》)。要想忘其所不忘之事也并非容易的,但只要方法得当,还是容易忘记的。在《坐忘论》中说:“以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住无所有,不着一物,自入虚无,心乃合道。故经云:至道之中,寂无所有,神用无方,心体亦然。源其心体,以道为本。但为心神被染,蒙蔽渐深,流浪日久,遂与道隔。今若能净除心垢,开释神本,名曰修道。无复流浪,与道冥合,安在道中,名归根。守根不离,名曰静定。静定日久,病消命复。复而又续自得知常。知则无所不明,常则永无变灭。出离生死,实由于此。是故法道安心,贵无所着。”然而,人心多着于外物而不自住。不能自住就如同一个身体为外物所牵引,而非由自己所主宰一样。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体或精神都不由自主,反而为外物所引。若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人不别。若唯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言心无染者,于言甚美,于行甚非,真学之流。有时,一个人本来无需坐忘而事当已忘,这是因为事讫则止,实莫多思,多思则以知害恬。若烦邪乱想,随觉则除。若闻毁誉之名、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若心受之即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闻见,如不闻见,则是非美恶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日虚心心不逐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故经云:人能虚心无为,非欲于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所著,外行亦无所为。非静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至。实则顺中为常,权可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云不著终非真觉。何邪?心法如眼也。纤毫入眼,眼则不安;小事开心,心必动乱。既有动病,难入定门。

所以坐忘的根本,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不得定。又如良田,荆棘未诛,虽下种子,嘉苗不成。爱见思虑,是心荆棘。若不除翦,定慧不生。或身居富贵,或学备经史,言则慈俭,行乃贪残。辩足以饰非,势足以威物,得则名己,过必尤人。此病最深,虽学无益。所以然者,为自是故。然此心由来依境,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制,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无问昼夜,行立坐卧,及应事之时,常须作意安之。若心得定,但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定分,则堪自乐。《王重阳内修真诀》中说:“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心忘念虑,即超欲界。心忘缘境,即超色界。心不著空,即超无色界离此三界,神居仙圣之乡,性在清虚之境矣。”

元阳子五假论
 夫修身养命、学道求仙志人,若修行未有功行,但存一念,必以成就。功行未满,但住浮世或有邪魔、魍魉百魅、鬼怪精灵,见入於假,尽乃奔走,不敢奔来,作其患难。但依吾祝咒,焚香斋戒,静心默念,每假祝咒,各持四十九日。但有灾厄险难临身,速於默念一遍,以手捉一物而投避。或作游神,或分形化体,隐入木火之内,钻潜身入金中解,假水中下存溺。其有灾厄临险,当时投避除。以是天机,只合口口相传。余恐在世志学之人,必有悟忘,遂乃录写,传留於世。勿以泄漏,传薄器之辈、败道之徒。遇人不得隐匿,先又殃及九祖。不择人传,毁漏天机,沉埋九族,永为下鬼,不能受生。
  金假第一
  西方庚辛,白虎之神。九曜之尊太白,守位紫微灵星。惟命之主,体髓坚牢,七魄莫离,三呼即至,七召归体。刀剑分身,接骨续筋。后以化体,除其苦厄。听吾祝咒,应命而行。咒曰: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内应六腑,化为肺神。见於无上,游於丹田。固护我命,用之神仙。急急如律令勑。
  其祝咒,庚辛日酉时,焚香起念,不得开口,以舌柱上胶,想念之可以,持四十九日。如有灾厄,不畎时日行,住坐默想念一遍,以手执刀,任乃分身,并无赤血,虽有白膏,而出凝结不流,过后却返,自然接续归还。
  木假第二
  东方青龙,属於甲乙。应春之令,岁星之兵。能生其气,芳药光荣。内应肝神,丞相之位。吾若有难,三呼即现。分化身形,远游诸处。要归本位,见物而至。咒曰:东方甲乙,青龙之室。金木相形,返为骨肉。真金镇定,莫离左右。分身隐匿,思之返至。急急如律令。
  其祝咒,取庚辛日卯时,焚香默念,不令人闻,思之为上,可持四十九日。如有灾厄,不以时侯晨,速以默念,不俱行住坐外,默念一遍,逢木将身隐於其中,自免灾祸,分身而去。却要归时,思於旧木,便还归去,返至本处。
  水假第三
  北方壬癸,亥子之位。玄武为君,能生万润。光泽荣溢,内应於肾。列女之容,性命根宗。血为水号,变炼精气。本属是阳,阴中有火,济於浮世。吾若有灾,三呼应现。七召随身,入水不溺。土木扶持,魂魄各居。三彭自伏,入於九域。咒曰:星辰之真,玄武随身。勾陈左助,青龙辅弼。白虎扶持,腾蛇跨下。随吾躯形,思之还返。急急如律令勑。
  其祝咒,取庚辛日子时,焚香起念,不得开口,只以默念一遍,可持四十九日。如有灾厄,不以行住坐卧,默念一遍,将身入水,免其灾厄,不以多少日数水下安居。却要返归,想,於肾气,自以出水,免其灾厄。
  火假第四
  南方朱雀,位属丙丁。荧惑惑曜,火神炎盛。烧除三彭,六神永护。魂魄澄净,六根坚牢内属心主。吾若有难,三呼即至,不离左右。丙丁是火,壬癸是杀。吾入於假,魂神不朽。我身是水,我命是土。土水相刑,火不侵体。咒曰:南方丙丁,赤龙俱停。阴神避位,阳官不迎。思之返至,用之日成。急急如律令勑。
  其祝咒,取庚辛日午时,焚香起念,不令人闻,思之为上,可持四十九日。如有灾厄,不拘时辰,速入静室中安外,默念祝咒一遍,手握竹木而外,百魅千妖,悉皆而走。便以闭息绝气,假作身死。家人不晓,将谓殂身。任将停於没,以衣盖覆,以衣盖覆,分作游神,任令葬。其神魂魄,神主默然,而全不动摇。其体随焰而返,归崁虽盛,不能烧之。火消姻玲,觅之无踪。
  土假第五
  中央戊己,万神之位。三魂养土,土能生物。物化变气,三魂随形。七魄逐体,吾全身命。念土之修,养土能生。物化变形,四象归土。得土而生,三呼即至,七召归躯,除其灾厄。听吾祝咒,随形化体。咒日:中央戊己,内藏元气。黄色立坚,运之可理。丹阳莫辞,朱阴共义。生我得达,四肢黄益,勿令大起。急急如律令勑。
  其祝咒,取庚辛日辰时,焚香起念,不得人闻,可持四十九日。如有灾厄,不拘时辰,行住坐外,只用默念一遍,可以捉一物,隐地入墙,人可不见。其所捉物,代为形影,起而去,免避轮回。换过难了,却返归还。
  右五假篇,是神仙隐世之法,留传於世,不可泄漏,秘密之真修。如有后学志士,默念修养,坚心持念,无令触犯。今闻其法终不成,审而持念,念不得乱泄天机。长白山真人元阳子隐身法,传与有道心人,依此行用,无不验矣。
  元阳子五假论竟
#道教常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RNG2-0完胜WE,卡萨透视挂实锤,天秀锁血逃生,小明牛头MVP!
  • 张嘉倪被追经过:幸福要靠自己争取!
  • 富勒姆主帅拉涅利下课
  • DOTA2三V五:DOTA2:自走棋服务器再次崩溃 三十万玩家怒喷V社
  • 97版天龙八部重聚 乔帮主显老态 神仙姐姐颜值依旧在线
  • 法拉第11起新诉讼:屋漏偏逢连夜雨 法拉第未来遭遇11起新诉讼
  • 90后人均负债12.7万,你的财务健康么?
  • 胜利取消演唱会-曝YG销毁大量文件:胜利取消海外演唱会,YG被曝凌晨销毁大量文件,10多个箱子2辆车
  • 装250个APP还贷 借1500元变55万元,“坑”越填越大
  • 上海人最爱的大白兔竟然出冰淇淋了?美国已抢疯!
  • 四川自隆高速事故:四川自隆高速公路发生事故致4死1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 成都出太阳了,太久没看到太阳,因此上热搜
  • 黄圣依为儿子庆生:黄圣依晒合影为儿子庆生 安迪比兔耳手势呆萌可爱
  • 诈骗3200万带全家:男子诈骗3200万,带着全家老小从广东跑到建德,第二天刚出门就被抓
  • 王子变画风!阿纬结婚了!棒棒堂十年再合体,你还认得出他们吗?
  • 工信部曝违规app:工信部曝光695款违规App 近九成涉强制捆绑推广
  • 北海道5.8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重罚30万!柏佳骏被申花下放预备队 德比中因肘 击染红
  • NBA疯狂四加时:NBA疯狂四加时 NBA赛季最惨烈战上演!注定载入史册!
  • ​黄金瞳豆瓣评分5.4?德普起诉前妻?棒棒糖合体?赵本山被女粉丝熊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