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佛》观察|恭敬能生高贵福 —— 2021年的新春祝福

编者按语:

2015年春节,南华寺悦空法师给华严书局同仁发来六句新春祝福,内容是:恭敬能生高贵福,布施必有财富福,良言善语吉人福,和气笑容时时福,诚心助人天赐福。众善奉行五福临门!

今借这个祝福,分六个方面做延伸讨论,并以讨论发言,是为华严同仁2021年的祝福。

恭敬能生高贵福

——2021年的祝福 (一)

高贵福:从世间法论,就是官大、财富多,有大势力;从出世间法论,就是成圣成贤乃至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是最高之高贵福,是究竟之高贵福。

世间高贵福属于有漏福,有享用尽的时候。出世间高贵福属于无漏福,享用不尽。所以我们要修无漏福。修了有漏福要回向无漏——回向众生,回向极乐世界。在这方面,印祖在《文钞》中有诸多开示,最后再同大家一起讨论。

注释:有漏与无漏,“有漏”为“无漏”的对称。漏是流失、漏泄的意思,为烦恼之异名。众生由于烦恼所产生的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生死轮回,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的境界,则称为无漏。

烦恼能令人落入于三恶道,而离烦恼垢染之清净法为无漏,如涅槃、菩提,与一切能断除三界烦恼之法,均属无漏。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高贵福呢?——恭敬!恭敬就能生高贵福。

恭敬:汉语解释为对人谦恭有礼貌,一般解释为对长辈、师长、宾客谦恭有礼貌。

恭敬能生高贵福。这里就是从世俗角度讲的。古语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谦卑低下恭敬他人不够深切,就不能得到其真传。求道的人不能至诚恭敬,就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印祖说:不是说一定非要深下于人,人家才能尽心教导。而是因为自己不能生起恭敬心,纵人家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象相障,也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顶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润也。人谦虚恭敬的美德就像一块海绵,能够吸收四面八方的能量、营养,结缘十方善缘。而傲慢心就如同高山之顶,滴水不存。所以,人生在世,不论你生在哪里,是什么身份,做什么工作,是穷是富,都一定要学会恭敬。恭敬能生高贵福。

恭敬与低调是一对表兄弟。一般真正低调的人,都会有恭敬心。而真正懂得了恭敬的人,他一定是一个低调的人。(这里指的是真正懂得了低调与恭敬的人,而不是假装的)。

为什么?因为恭敬从理上讲——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宇宙之大浩瀚无穷。一个人他穷其一生的积累又能知道多少呢?所以这个宇宙的真相,只有诸佛菩萨能够悉知悉见。而我们所修净土念佛法门,唯佛与佛方能究竟。十地菩萨,法身大士,都不知道。所以,不论是亲兄弟也好,还是表兄弟也好,只要从理上去认识恭敬与低调,他才是一个真正学会了恭敬与低调的人。他日后发展均不可思议。用印祖的话说,就是“谦卑自牧【自我修养】,勿以聪明骄人,愈学问广博,愈觉不足,则后来成就,难可测量。”

▲ 印光祖师德相

从佛家角度讲,除对上述所提及外,对所有众生都恭敬。十大愿王第一愿就是礼敬诸佛。诸佛包括了所有众生。因为所有众生最后都是要成佛的。我们天天诵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理解的?

在《妙法莲华经》里,有位常不轻菩萨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有一位佛叫威音王如来,其寿命和正法住世时间都非常久远。在像法时期,很多比丘变得十分傲慢。这时有一位菩萨比丘,谦虚恭敬,每逢见到出家、在家修行人,不管其行为如何,都恭敬礼拜,并向他们说:“我非常尊敬你们,不敢有所轻视,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行菩萨道,将来都要成佛。”这位菩萨比丘不但读诵经典,而且身体力行礼拜恭敬,甚至远远地看到四众,都要走过去施礼赞叹。四众中有的心地不洁净,对此不屑一顾,而且还说三道四,甚至出口侮辱。这位比丘也不生在意,仍然一如既往,长年累月地如此修行。有时嗔怒的众人还用木棒打他,用瓦石投他,他在躲避时仍然高声说:“我不敢轻视你们,你们将来都要成佛。”这比丘就是常不轻菩萨。最后他得以成佛。他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

▲《妙法莲华经》之“常不轻菩萨品”

印祖有一篇论文:《持经利益随心论》,他在论文中告知世人:“佛道原本就是唯一的真如,利益却随着众生之心而有胜劣的差异。”也就是说:佛所讲的所有的道理,都是究竟圆满的真理。而众生从中所获得的利益,却是随着每个人至诚恭敬心的高低不同,而有胜劣的差异。【真如,佛教术语。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常不变。真实与如常合起来,就叫做真如;又,真是真相,如是如此,真相如此,故名真如。真如无我,无我一切皆真如。真如是法界之本来面目,恒常不变不异,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楞严经》所谓的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乃是随众生的至诚恭敬心的胜劣而有大小、深浅的不同。(《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持经利益随心论)同时,他在与弟子的近千札书信中,也反复说明这个道理,亦屡屡告诫提醒:“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并反复叮咛:“凡遇知交,当谆谆以此意告之,乃莫大之法施也。”(《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印祖为什么谆谆以此意告之我等。因为印祖深知自己业障深重,于是出家为僧。为的就是企望消除罪业,以报佛恩,所以他在修学过程中不断寻求古德修持懿范【懿yì美好道德风范】,由此他知道了诚与恭敬,实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之极妙秘诀。

▲印光祖师墨宝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能学会并践行“恭敬”二字,成贤成圣都有余,何况一点世间的高贵福呢。

附录:

持经利益随心论

大觉世尊,所说一切大乘显密尊经,悉皆理本唯心,道符实相,历三世而不易,举十界以咸遵。归元复本,为诸佛之导师。拔苦与乐,作众生之慈父。若能竭诚尽敬,礼诵受持,则自他俱蒙胜益,幽显同沐恩光。犹如意珠,似无尽藏,取之不匮,用之无穷,随心现量,悉满所愿。楞严所谓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长寿得长寿,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夫大涅槃者,究竟果德。若论如来本心,契经全力,实属乎此。但以众生志愿狭劣,与夫致诚未极,不能直契。故随彼行心,满彼所愿。倘宿根深厚之士,则顿明自性,彻证唯心,破烦惑而直趣菩提,圆福慧而速成觉道。获契经之全益,畅如来之本怀矣。譬如一雨普润,卉木同荣。大根则拂云以蔽日,小根则长寸而增分。道本唯一真如,益随心而胜劣。然善根苟种,佛果终成。纵不能即获巨益,亦必以因兹度脱。闻涂毒鼓【一】,远近皆丧。食少金刚,决定不消【二】。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者,其斯之谓欤。

——(《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卷二·持经利益随心论)

【注释】

【一】闻涂毒鼓,远近皆丧:涂毒鼓是古代战争中一种涂有毒料的鼓(武器),使人闻其声即死之鼓。禅宗以此比喻师家令学人丧心或灭尽贪、瞋、痴之一言一句之机言。《景德传灯録》卷十六全豁禅师条:“吾教意犹如涂毒鼓,击一声,远近闻者皆丧。”《北本涅盘经》卷九、《佛光大辞典》。

【二】食少金刚,决定不消:见《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六:“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终竟不消。”金刚比喻不坏的意思。譬如一句阿弥陀佛圣号的音声一入耳根,便在阿赖耶识中成为一颗种子,永不消失。

▲华严书局出品《新编全本印光法师文钞注释本》

点击以上图片即可了解书籍具体介绍及购请方式

推荐阅读

⊙ 险路导师:印光祖师自述《文钞》

⊙ 印光法师与《印光法师文钞》

▲华严书局出品部分书籍简介(点击图片查看)

转发流布 功德无量



来源:华严古籍文献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

疑問品第三

(接上文)

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譯文:
六祖說:“大眾!世界的人,自己的色身好比是一座城,眼耳鼻舌諸根好比城的門。在外就有五門,在內只有意門。心是一塊地,性是主宰王,性王就住在心地上。性若住心地上就是王在,心地離性就沒有王了。自性若在,身心具存,若離自性,身心具壞。佛向自性作,不要向身外求佛。自性迷,佛也是眾生,自性覺悟,眾生就是佛。心慈悲,自身就是觀世音菩薩;若能無相喜捨,自身就是大勢至菩薩;能淨化自心,自身就是釋迦文佛;有平等正直的心地,自身就是阿彌陀佛,有人法二執就是障礙修行的須彌山。有歪邪的心念,就是洶湧的海水。無明煩惱就是起波浪的水,心存毒害就是惡龍,心地虛偽、誑妄就如同鬼神,在塵勞中奔波不息等於魚鱉,貪嗔熾然就是自造地獄,愚癡不化的人與畜生沒兩樣。善知識!修十善,天堂就到;除掉人我二執,猶須彌山崩倒;去掉邪心,海水就枯竭;煩惱不生,波浪便消滅;忘掉毒害之心,魚龍便絕跡。這樣自心地上的覺性如來,就放出光明,外照六根門頭,於六塵中清淨無染,能破除六慾天的罪業,內照自心,可消貪嗔癡三毒,地獄罪業亦同時消滅。這樣內外光明透徹,就與西方淨土沒有不同了。若不這樣修行,怎麼能去西方極樂世界呢?”

論議:師言:“大眾!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門。外有五門,內有意門。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無,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壞,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此節經文闡述心性之理,佛向內心性中求,外無佛可覓。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門頭,自有無為真人放光動地。八識田中(六識外增末那識、阿賴耶識)蘊藏自性真如,轉八識成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對八識迷就是眾生,悟就是佛。但世人將四大幻化之身為我,保此有漏不淨之身,猶如守城池,若能悟幻化空身就是法身,則投入彌陀性海。假身之中有真我。這就要依四念處而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在六根中,以身為總,餘為別,外五門可任由五塵出入,“內有意門”,可吸取前五塵落謝影子(色、聲、香、味、觸)入於意地之中,迷時放縱六根取六塵境,如門戶開放,任憑出入。悟時根不染塵,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入諸法實相,門門皆方便。生淨土易耳!八種識心如土地,可生鮮花,亦可長毒草。真如本性為君王,性王居八識心地之上,成一切識心之主,統一切身心,故稱“王居心地上”。悟後了知識即性,性即識。迷真性,法身真性雖存,難免隨業力流轉而去,前者謂涅槃,後者轉六道。“性去身心壞”。然真如本性,無生無滅,欲求佛道則應捨識用根,向自性中求,心淨土亦淨,萬不可向心外求佛求法。“自性迷即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可知佛與眾生無二無別,差別在覺迷不同,佛是覺悟的眾生,眾生是迷惑顛倒的佛,一旦破迷開悟就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十法界唯一真如自性,因迷覺而有眾生、佛之別,其差別太懸殊了!若迷昧自心本性,依見思惑,作有漏業,就是六凡苦惱眾生。若迷心輕,破了我執我見,尚存法執,還有塵沙惑,作無漏業,而成二乘人,自利而不利他,佛稱自了漢。而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次的法身大士,迷心很微薄,他們依無明惑,造作無漏業,而成大道心的聖者稱菩薩,他們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證。什麼是法身?法身,亦稱法性身、自性身,它無生滅,無變化,徧一切處。要言之:所證的真如本體與能照的真覺(無師智、自然智)究竟圓滿稱法身。若以法、報、化三身而論,則無生滅的自性身與自受用的報身二者合現,就是法身。古德云: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法身為“理智”圓融的顯現,有為法稱“智”,無為法稱“理”,即永遠離開、斷絕了煩惱障、所知障、具無邊的、不可說,不可說功德者就是法身。什麼是功德?六祖曰: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事相的修福上。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礙,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之相是功,心體離念是德;所作所為不離自性是功,應用見相離相不為相染是德;念念無間,保持心清淨,無分別、執著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識真理明自性,能覺悟宇宙人生真相,並在一切境緣上,任運自如,與性體相應,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就是功夫。六根與六塵起作用時,心清淨無染就是德行。此非一般人所能為。佛具三身,法身稱毗盧遮那、報身稱盧舍那、應化身稱釋迦牟尼亦稱釋迦文佛。自性迷就是眾生,自性覺就是佛。佛覺悟自心本性,徹法底源,究盡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如來。“慈悲即是觀音,喜捨名為勢至,能淨即釋迦,平直即彌陀。”聖凡不離當下一念心,一切眾生之性與佛同體,故無緣大慈與眾生樂,同體大悲拔眾生苦,即是等如觀世音菩薩。以法喜為悅,施眾生以法樂,都攝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捨離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等如大勢至菩薩善導群迷,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攝念佛人,同生極樂。若一念能仁寂默,復本淨心,即等如釋迦世尊之妙德。若一念清淨心、平等心,則同彌陀接引眾生成佛心。直心正念真如,彌陀彌陀直念去,原來彌陀念彌陀。你就是阿彌陀佛。由此可知成佛是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更不可以佛像當佛,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惟心造。“人我是須彌,邪心是海水,煩惱是波浪,毒害是惡龍,虛妄是鬼神,塵勞是魚鱉,貪嗔是地獄,愚癡是畜生。”此是明自性隨染緣,故有三惡道生。所謂苦樂由心造,炎涼自我修。若迷自性,心生人我眾生壽者相,心生人我執,法我執,則如須彌山似的障諸物,妙法不得入心,淪於六道,無有出期。若迷正見而起邪心,撥無因果,執斷執常,是溺苦海,能沒法身。一念煩惱心生,如波浪之相續,前際後際,不相逾越,難斷難滅。一念三毒之禍害,如惡龍之殘酷,必入惡道,無有出期。一念虛偽妄心,猶如鬼神出沒無常。一念塵勞,如魚鱉悠悠穿梭不歇,常擾心海。塵勞者,煩惱的異名。貪嗔癡慢疑邪,蓋覆真性,惱亂身心,不得清淨。一念貪嗔起,鬼道、地獄門即開,生吞活剝業識身。一念愚癡迷惑,不明事理,不信天地及六道輪迴,必受畜生之報。此節闡明善惡之報,全由心造。“善知識!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須彌倒。去邪心、海水竭。煩惱無,波浪滅。毒害除,魚龍絕。”此明若能以真照妄,自能返妄歸真。若能行身三、口四、意三,十善業,天堂樂果便至。如給孤獨長者發心,為佛以金鋪地、量地建精舍,在忉利天中,其宮立現(慾界二重天),摩耶夫人亦在此享天福,可見果報昭然。若除人我眾生壽者四相,則雖然障重如須彌,亦傾倒無遺。若去掉邪心,則身、口、意三業及分段、變易生死,猶如海水枯竭。見思、塵沙、無明煩惱若無,波浪寂滅,就不會往阿賴耶識裏搬業因了,第七末那識,是我法二執的根本。若煩惱障(三毒)、業障(五逆十惡)、報障(三惡道)三障毒害消除,如惡魚毒龍諸妄亦絕跡,即“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只要念念回光返照自心,不隨妄境流轉,四聖法界皆從一念心生。此節經文,示十法界惟心。我們應依祖師教言修無漏的功德,不執著有為的福報。一心念佛,老實念佛,隨緣作善,成就就在今生。“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淨,能破六慾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此節經文示惟心淨土,自性彌陀之義。眾生心地上本具如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之性。此性大無不包,細無不入,放廣大光明,內外徧照,覺者六根門頭不為六塵所羈。若復清淨本源,則能打破六慾諸天塵勞愛染,不被愛慾所纏縛。若自性真如返光內照,貪嗔癡三毒當即消除,地獄等三途罪,一時消滅。作法會超拔,怎抵自證菩提?罪由心造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而不為罪纏。如是內心不惑,靈明朗徹,心為淨土,自性彌陀,當下即是。內外淨潔,安樂妙常,何異西方極樂?若不稱性起修,全修在性,念佛不精純,不成片,信願不堅定,如何能生極樂?我曾看過一首偈:“最甚深,最甚深,法界人身便是心。迷者迷心為眾色,悟時剝境是真心,身界二塵無實相,分明達此號知音。”心外求佛,便落他境,絕無得時。惟心淨土,自性彌陀,所言不虛。

詞義:
⑴慈悲即是觀音:觀音世人稱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此菩薩觀其音聲,見眾生危難痛苦而前往救拔。眾生若心常存慈悲之念,就等於觀世音菩薩。
⑵喜捨名為勢至:此菩薩以大智慧,至一切處,平等施法度化眾生。若自心常存喜捨之念,就等於是大勢至菩薩所為。
⑶能淨即釋迦:釋迦譯能仁,以仁愛之心憫念眾生。牟尼譯寂默,即佛在因地修行時,以自己心中本具的智慧光明,回光返照,斷除煩惱,智慧圓滿。此即自利利他的智德與悲德,而成就佛道,無煩惱,心則淨,淨心即佛。
⑷平直即彌陀:“直心是道場”,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成就極樂淨土,平等攝受接引眾生。心平直即自性彌陀的顯現,則等於自身就是彌陀。此從性體而論。
⑸人我是須彌:世人造惡,皆因“我執”、“法執”作祟,惡業若有形體則勝過妙高山。所以有人我執,就等於有須彌山高的障道緣,不得成就。
⑹邪心似海水:歪邪的惡心猶如海水洶湧,欲罷不能,不得安寧。
⑺煩惱是波浪:此即觀心無常,煩惱猶如脫韁之馬、巨風之浪,無有停歇。
⑻毒害是惡龍:一個人存有毒害他人之心,此心就是猛獸毒龍,最終受害的是自己。
⑼虛妄是鬼神:人心若虛偽,則如鬼神虛妄之障,見不得陽光,只能在暗處作祟。
⑽塵勞是魚鱉:此物終日在水中穿梭不停,人為五慾在塵勞中奔波不息不止,好比此物相似。
⑾貪嗔是地獄:貪心生餓鬼道,嗔心是地獄的因,貪嗔盤踞於心,使人惶惶不安,猶如造了地獄的罪業。
⑿愚癡是畜生:不信因果,不信六道,愚癡不化,沒有智慧,在六塵中混生死,猶如畜生相似,整日吃喝玩樂混日子與畜生何異?
⒀六慾諸天:天有二十八重,慾界六重,色界十八重,無色界四重。慾界六重為: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六祖法寶壇經參學體會》——犟牛老居士撰(疑問品第三)04 https://t.cn/R2WJCrW

2011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十四集)|净空老法师
「经者,梵语修多罗。 直译为线,义译为契经。 契者,一者契理,理者,实际理体也」,实际理体就是事实真相。 可见得佛经不是随便说的,不是从神明那里降下来的,而是释迦牟尼佛确实见到事实真相,依事实真相说出来,不增不减。 这些事实真相不是普通人都能见到的,禅宗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才真正见到事实真相,教下里面讲的大开圆解。 大开圆解有两种,一种是亲证,跟宗门没有两样,另外一种是经教的薰修。 古德常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从经教里面得到的,这是知识,这不是智慧,但是这个知识是从智慧这边来的,跟世间的知识不一样。 世间知识未必是事实真相,佛经上所说的是事实真相,真信、真能理解,但是没有证得,就差这一点,这也叫契理。 「契机」,机是众生的根机,也就是能够契合众生的善根福德,用现在的话,契合众生的程度,他可以理解。 程度浅的人,太深的道理他不懂,所以佛就不说,譬如宇宙万物的源起,就是宇宙怎么来的? 万法怎么来的? 这个理很深,事也很复杂,凡夫、小乘根性,释迦牟尼佛跟他们讲经说法通常都不提。 这对哪些人讲,对大乘菩萨讲,他们的心地清净,有定功、有智慧,给他们讲有好处,适合他们的程度。 他们听了之后,能信、能解,接着他真干,他能行、能证,这是大乘教。 所以佛教学我们知道,佛不是像现在办个学校,学生程度都很整齐,佛不是的,佛这个教学的讲堂叫大讲堂。 大讲堂是什么意思? 不是说人多,是各种程度都有,不整齐,这叫大讲堂。 哪怕这个讲堂只有二、三十个人,里面有菩萨、有声闻、有缘觉、有天人、有六道众生,非常不齐,不好教! 佛有善巧方便,所以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佛的讲堂都叫做大讲堂,各种根机统统包含着有,佛是一个都不漏。 同时「兼指时机」,时机是「时节因缘」,时候没有到不能讲。 我们看世尊一生的行谊,就很清楚看出来。 释迦牟尼佛开悟的时候,在菩提树下,在定中讲了一部《华严经》,那就是他自己亲证的境界,做一个详细的报告,说得非常清楚。 这部《华严经》,大经里面告诉我们,佛是二七日中讲的,也有经典说三七日中讲的,也可能是二七日中讲了,后头又一个七做补充,这都有可能。 但是最长也没有超过二十一天,讲了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 定中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无量劫跟一刹那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一刹那就是无量劫,无量劫就是一刹那。 《华严经》多大? 这个经讲完之后,大龙菩萨,这也是一位等觉菩萨,收到龙宫里收藏去了。 六百年之后,就是释迦牟尼佛灭度六百年之后,印度出现一位龙树菩萨,初地,跟大龙菩萨有缘分,承蒙大龙菩萨把他接引到龙宫,看到这部经典,叹为观止! 这个世间,人间天上没有人能够受持。 单单说分量就不得了,「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一四天下微尘品」,数字是用微尘来计算的,大千世界微尘偈,这还得了! 我们人生百年,能够念几部书? 所以一看到释迦牟尼佛这一份的报告,立刻就晓得阎浮提众生不能够接受。 再看它的节本,撷取的精华,分量还是太大。 最后看到小本,小本是什么? 像目录提要。 我们看《四库全书》,《全书》是大本,《四库荟要》是中本,《四库全书目录提要》是小本。 《全书》你看看,现在精装的一千五百册,《荟要》五百册,《提要》五册。 龙宫里面看到《华严经》的目录提要,总共有十万偈四十品,龙树菩萨觉得这个可以,阎浮提众生可以接受。 他聪明,把这个书读过之后,他就能记下来,过目不忘,回到人间来,从记忆当中把它写成这部《华严经》。 传到中国来的本子是残缺不齐的本子,因为经太大了,十万偈还是太大了。 三次传到中国,第一次在东晋时候,传来的经本只有三万六千偈,距离十万偈差得很远,几乎三分之一多一点,在中国翻成中文,《六十华严》。 第二次是唐朝时候,武则天做皇帝,实叉难陀到中国来带的有《华严经》,比上一次传来的增加了九千偈,也就是四万五千偈,还不到一半,全书十万偈,它只有四万五千偈,翻出来,叫《八十华严》,唐朝时候翻出来的。 贞元年间,唐德宗的时候,乌荼国王向朝廷进贡,给皇上送礼物叫进贡,礼物里头有一部《普贤行愿品》,就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完整的,没有欠缺,非常难得,翻译过来之后称《四十华严》,四十卷。 中国的本子不完全,近代弘一大师教我们学《华严》,八十卷的本子可以采取到五十九卷,就是「离世间品」,最后这一品就用四十卷《华严》,这样两个合起来,总共九十九卷,这是中文本《华严》最圆满的一部经典。 虽然还是有欠缺,但是《华严经》的意思能够看得出来了,尤其是最后一品经,完整的,非常稀有。 这是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看到的,《华严经》的目录提要。 于是我们就知道,这个《华严经》,现在梵文本没有了,只有中文本,梵文本的失传了,每一句都是一个标题,那文章就不知道有多少,每一句是个标题。 可是佛法它有个好处,好处是叫你开悟,你能悟入,意思就会现前,自然现前。 不悟你看不出来,悟了之后字字句句无量义,跟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就能偈相应。 你开悟之后,你看到现在中文本的《华严经》,字字句句无量义。 为什么? 它称性,里面讲的是自性的源起。 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是遍法界虚空界,是自性变现出来的。 https://t.cn/RJqepsh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又或者是在学校演奏会后台和你匆忙略过肩头便再无交集,只留下我一个人回温空气带来你的气息”“无论你几岁 大概不变的是你是我一直宛如水星一样我触摸不到的梦.十六岁的
  • 2、科技类,芯片半导体产业链今天也有所修复,有不少人讲芯片半导体上周也跌的比较恨,但他并不是主跌品种,只是被市场情绪带下来的,接下来继续走修复还是大概率事件,细
  • [圆月]环境:店比较小,走的文艺小清新风吧[干杯]酒水:深hou 第一口还挺清爽双倍ipa风味,结果喝到后味后感太涩了。 ‍♀️穿过大草坪来到唐村里,这个村子现
  • 在夏威夷的最后一天,终于一大早去爬了Diamond Head,是我这次爬的第二个死火山口啦。爬到山顶的时候就看到海平面上有一条乌云往山顶翻滚。
  • 一定要听好,她会叫"XX块的麻辣烫"微辣,对号拿餐就好。除了有美食,当然也少不了狗粮,摄影师孙莉也是幸福满满,这是娱乐圈的模范夫妻吧。
  • 铁牛说:荷花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第二批鸡苗的贷款批下来了,荷花一听高兴得在草地上跳起舞来……李铁牛掏出口琴吹奏青年圆舞曲,蓝色的天空像大海一样……年轻的朋友哇心连
  • 虽然姜子牙已72岁,可宋异人也想给他找一个从未嫁人的女人,你别说,宋异人夫妇二人费劲心思,还真找到了一个老姑娘。虽然姜子牙已72岁,可宋异人也想给他找一个从未嫁
  • 【旗舰店】凯锐思泰迪专用狗粮4斤【¥40元】【8斤只要62.5元】 【评论中可以领红包哦】 【微博发的商品都在我的小店中,直接去小店找吧】 凯锐的性价比比较高
  • 你‬当你不再‮手畏‬畏脚,当你鼓‮勇起‬气,下‮决定‬心忠于‮己自‬,每一天‮将都‬是最好‮状的‬态。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助帮‬。
  • 去年8月,卢女士在二手平台购买一个全新海外代购的包,经专柜鉴定为正品,由于价格比较优惠,卢女士发现是条“财路”便与卖家交流做代理,在收到海淘的名牌包后,再在平台
  • 这么一想,好像平静了很多,今晚肯定可以做个好梦了......2022.1.4今天突然又见到了十六个月前最后一次见面的朋友 其实以为不会再见面了 觉得好奇妙[哆啦
  • 核心观点是目标选对了,做那些更少更好的事,是最重要的高效能。ok首先虽然说我很不想骂人但是谁忍了到啊草 不是吧不是吧不会真的有人没有版权意识吧[可怜]不会真的有
  • 近日记录1⃣️偶遇一只态度摆烂的鸭鸭2⃣️回家路上与月亮对视了3⃣️一起等一个浪漫的红灯4⃣️去吃鳝鱼面被对面的银杏树吸引5⃣️木木送的12月礼物6⃣️世上最嗲
  • 频繁记录,因为值得这一年,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追星这件事情,也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表明我们都还在,从2020.12.20开始,有了红海,有了出圈的“狗子,有红
  • 一般在拉升前都要进行一次震仓,尽量甩掉短线跟风盘,以减少拉升股票时因短线散户抛盘而形成的阻力。庄家的做法首先是试盘,感到盘面上浮动筹码过多时就开始打压股票,连续
  • “盲盒”的第二个意想不到是菜品,口味和创新令人目不暇接——其实郑州目前的餐饮人均集中在80-150的档次,超过300的屈指可数。与服务员聊了会儿,看了看店里的正
  • 【9.卡乐比盐味虾条】是小时候虾条的味道,但是更好吃,也没那么咸,松松脆脆,很大一包,适合在追剧的时候吃。 #年货种草机##不可辜负的美食##吃货在这里#早起不
  • 如有需要退票的请在2月16日前在所买地退票。2018年初一依旧为戏迷朋友们准备了荀派大戏《玉堂春》但因本人突发胆结石、手术!
  • (喂)攻略的顺序:理一郎→寅之助→终夜→鹰斗→円和央(☁️)理一郎,表官配,俺的竹马,包括自己的线都在被迫害的小可怜,为了我而变强的可靠存在,缺点是不太能打。作
  • #郑号锡璀璨星辰##郑号锡魅力主舞# 【和小锡的回忆专车◆160109】饭拍高清 仁川机场出境 (Cr. Logo,禁二改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 号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