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佛说诸经法华第一

(第一百二十七段)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当勤供养,受持法华者,其有欲疾得,一切种智慧,当受持是经,并供养持者。若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当知佛所使,愍念诸众生。诸有能受持,妙法华经者,舍于清净土,愍众故生此。当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于此恶世,广说无上法。应以天华香,及天宝衣服,天上妙宝聚,供养说法者。吾灭后恶世,能持是经者,当合掌礼敬,如供养世尊,上馔众甘美,及种种衣服,供养是佛子,冀得须臾闻。
若能于后世,受持是经者,我遣在人中,行于如来事。若于一劫中,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而于一劫中,合掌在去前,以无数偈赞。由是赞佛故,得无量功德,叹美受持者,其福复过彼。于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及与香味触,供养受持者,如是供养已,若得须臾闻,则应自欣庆,我今获大利。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而于此经中,法华最第一。】
佛说:如果有人想永不退转地安住于“佛道”,成就本来具足的如来智慧,就应当常常供养《法华经》、受持《法华经》。如果他想很快地得到如来的“一切种智”,就应当受持《法华经》并供养已“受持”《法华经》的人。
上面所说“佛道”、是成佛之道的简称;是从凡夫到成佛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依次是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佛道。这四道都已解脱生死烦恼,称为四圣道。想住于佛道就是想安住于这已解脱生死烦恼的四圣道中,这是学佛人梦寐以求的理想。
而“一切种智”指的是佛的三智之一、又名佛智。佛智非一切大小乘菩萨能得、唯佛所得。此智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正道、邪道;善法、恶法;是道非道、是法非法等一切道法。了知十二类众生生死因缘、诸根种性,并通达诸法本自空寂之寂灭相、分别一切贤圣所行之法。四圣三智中:“一切智”是阿罗汉、辟支佛智;“道智”是诸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
那么“受持”又是什么意思呢?“受持”之“受”、是接受;“持”是坚持、保持、持有;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逆境中,都决不动摇。如此长期坚持接受并持有《法华经》教义:名“受持”。
佛说:如果有能受持《法华经》的人,应当知道这个人就是如来所派遣的使者,为哀怜和度化众生,才生到这个世间来的。凡是能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都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他们舍离实报庄严的菩萨净土,为哀愍众生而生此世间。应当知道,他们是自愿来到这“恶世”的,他们来到这恶世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法华经》,让更多的人因听闻《法华经》而得以度脱生死轮回。
上面说的“恶世”全称“五浊恶世”、“五浊”意指减劫即“人类寿命次第减短之时代”中所起的五种滓浊。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佛教称为娑婆世界,此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示现、教化的国土,也就是我们所居住的世界。
“娑婆”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堪忍”,意思是说这个世界虽然众苦煎迫,但人们生活在其中,却不以为苦,并能忍受诸苦,因此称为堪忍。根据《阿弥陀经》说:“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五浊分别指的是:
1、劫浊:人寿本来是八万四千岁,随著人心越来越凶恶,道德越来越浅薄,因此每一百年就减少一岁,直减到三十岁时有饥馑之灾、减到二十岁时有疾疫之灾、减到十岁时有刀兵之灾,而世界众生无不受害,是为劫浊。
2、见浊:指正法、像法灭尽后,末法时代的众生,因知见不正,邪见增盛,不知修行善道,是为见浊。
3、烦恼浊:指众生追逐五欲六尘,引生“贪、嗔、痴、慢、疑”等烦恼而恼乱身心,是为烦恼浊。
4、众生浊:指众生因为知见不正,烦恼覆心,因此不知孝顺父母、不懂修善去恶、不畏恶业果报,以致福报渐衰、苦报渐增,是为众生浊。
5、命浊:众生因恶业增加,故而寿命渐减,从往古八万四千岁,到满百岁者都很少,是为命浊。
婆娑世界因为有此五浊而引发十恶、即:一、杀生;二、偷盗;三、邪淫;四、妄语;五、绮言;六、恶口;七、两舌;八、贪婪;九、嗔恚;十、愚痴。世界有此十恶、故称“恶世”。
佛说:受持宣扬《法华经》的人,不怕受苦,来此恶世,是为了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涅槃之乐,而广为宣讲无上《妙法莲华经》。天界人应以各色天界鲜花,及天上七宝做成的衣服,和美妙绝伦的众多宝藏,供养这个宣说《妙法莲华经》的人。
佛说:我灭度后的这个恶世,如果有能用至诚心受持《法华经》者,这个人应受到一切众生的合掌礼敬,众生应像供养佛一样地供养这个人,用上等的美味佳肴,及种种华丽的衣服,供养这个受持妙法的佛子,因为这个佛子希望众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听闻到《法华经》,得究竟涅槃法,所以他应当受到尊敬和供养。
佛说:如果有人在后来世,能受持《法华经》者,这个人是我所派遣的,他行的是如来教化众生的事。如果有人在一个劫的时间里,常怀不善之心,时常骂佛谤佛,这个人将获无量多的重罪;但如有在一念之间,诽谤或毁骂一个读诵受持《法华经》的人,这个人所犯的罪比骂佛骂了一个劫的罪还要重很多。
佛说:如果有人为了求无上佛道,在一个劫的时间里,常在佛前恭敬合掌,并用无数多的偈颂赞叹佛,由于他的恭敬赞叹,此人将获无量多的功德;但如果有人赞叹、赞美受持《法华经》者,其功德福报比赞佛的人还要大很多。
佛说:如果有人在八十亿劫中,以最贵重的宝物、最美妙的声乐、最好的香品、最好的美味,接触和供养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作如此长时间的供养后,能在“须臾”之间,亲自听闻到《法华经》,这个人应感到庆幸,因为能听闻到《法华经》是百千万劫难得一现的,这个人应庆贺自己得到了真实大利,此真实大利是因听闻到《法华经》,一念随喜,就表示自己一定能够成佛了,这是何等的稀罕、何等的殊胜!这里说的“须臾”指的是“一须臾”、经折算大约相当于现在的48分钟。
佛说:药王!我今天告诉你,我所说过的一切经典中,唯《法华经》是最高最上最为第一的一部大经,不可等闲视之。正因为有世尊的这句话,《法华经》也因此被后世尊为经中之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共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生态系统破坏导致了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并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学者将研究目光转移到中国古代哲学,试图找到与当代发展的共通点,来给予社会发展一些有益启示。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道家哲学强调的是自然,从根本上来说,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也是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它提倡的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与当今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点类似,小到个人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和睦,大到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难看出道家思想提倡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来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知足寡欲的价值观。老子曾说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他认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纷而导致了人的欲望,而人在追求欲望的时候并不会因为这个欲望得到满足而停止下来,这样对某种事物的过度追逐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会给自己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道家强调知足寡欲的经济观,不要盲目的去追逐个人的欲望,而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知足,这样才会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一种出世的精神。老子和庄子都是代表道家出世的重要人物。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去改变社会的黑暗,就只有脱离社会,即用出世的方法来解决入世的问题,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问题。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特征
道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前提。在老子看来,道的含义可分为三层:一是宇宙生成的动力和本源是道,万事万物存在于道,这样人与自然都有了同一性。二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道,老子通过研究自然规律来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们应该效仿和遵循的规律也是道。“道”的法则来源于自然,所以世间万物应该遵循的法则也是道。道不仅仅是天人合一的逻辑前提,也是研究人与自然的逻辑前提。道家实现天人合一的具体做法是自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古代思想中独特的存在。关注中国古代哲学,可以发现儒家是积极入世的态度,认为“凡有四端于我者……充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事父母。”儒家学者认为人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道家认为,想要实现天人合一,那就得做到自然无为,顺应自然。

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 生态以道,实现可持续发展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说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指人道对天道的认同和顺应,道家则是在将“人”与“天”看作两种不同的境界的前提下追求天人合一。人类与世间万物是平等的关系,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自然在人类的发展下发展,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人的起源问题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世间万物都来源于道,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在这一点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有融会贯通的地方。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新的生态文明观主要有三点含义。人与自然是一种生态关系,自然界在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留下的客观存在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是作为整体的存在,人类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得维持这种共生关系,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和保护好生态关系和共生关系的大前提下,我们应该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不仅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还要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二)经济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并不认为道家思想是完全不支持工商业发展的,道家思想中有一种经济观是经济自由,即经济活动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曾经经历过单方面掠夺的时候,人类一味的从自然界中索取,大量的开发利用资源,却不曾注重保护自然。那样的生产关系已经随着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变化而被否定。而道家强调的经济活动遵循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则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GDP的核算方法,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因为经济发展而造成的损失,在我们看来,绿色GDP的核算方式是值得借鉴的。当然经济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变革生产方式也是必须的,只有人类的生产方式能够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那么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不仅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满足当代人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也满足了下一代的需求,实现了代际公平。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时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已经十分深刻,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大自然总会报复我们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三)社会以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就开始提倡以和为贵。儒家“一部《论语》治天下”,儒家学说在古代社会的正常运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儒家的参政意识与人治精神都十分强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或许太过飘渺,无法碰触,但是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道的本质与我们现代哲学中的研究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强调无为,即要求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遵循自然辩证法。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一方面是想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顺民意从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泰民安。一方面是想告诫人民应当以无为的心态处事,不争不抢,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统治者爱民,人民和谐,社会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那么人民也会更好的生活。道家的无为,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借鉴意义。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的时候,应该广泛的听取民意民心,制定出百姓普遍接纳的政策,这样一来,百姓们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利于社会更加繁荣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古代哲学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并且其中的很多思想值得去深入研究,对现在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古代哲学的产物,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定的相通性,为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道教常识#

#道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世界性共识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生态系统破坏导致了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等都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并且影响了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学者将研究目光转移到中国古代哲学,试图找到与当代发展的共通点,来给予社会发展一些有益启示。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
道家哲学强调的是自然,从根本上来说,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也是探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它提倡的是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就与当今的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点类似,小到个人事业顺利,家庭幸福和睦,大到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难看出道家思想提倡通过认识自然规律来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知足寡欲的价值观。老子曾说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他认为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纷而导致了人的欲望,而人在追求欲望的时候并不会因为这个欲望得到满足而停止下来,这样对某种事物的过度追逐会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会给自己给社会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道家强调知足寡欲的经济观,不要盲目的去追逐个人的欲望,而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懂得知足,这样才会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了一种出世的精神。老子和庄子都是代表道家出世的重要人物。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办法去改变社会的黑暗,就只有脱离社会,即用出世的方法来解决入世的问题,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观察分析社会问题。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特征
道是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逻辑前提。在老子看来,道的含义可分为三层:一是宇宙生成的动力和本源是道,万事万物存在于道,这样人与自然都有了同一性。二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道,老子通过研究自然规律来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三是人们应该效仿和遵循的规律也是道。“道”的法则来源于自然,所以世间万物应该遵循的法则也是道。道不仅仅是天人合一的逻辑前提,也是研究人与自然的逻辑前提。道家实现天人合一的具体做法是自然无为。道家的无为,是古代思想中独特的存在。关注中国古代哲学,可以发现儒家是积极入世的态度,认为“凡有四端于我者……充之矣。苟能充之,足以……事父母。”儒家学者认为人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道家认为,想要实现天人合一,那就得做到自然无为,顺应自然。

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 生态以道,实现可持续发展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说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指人道对天道的认同和顺应,道家则是在将“人”与“天”看作两种不同的境界的前提下追求天人合一。人类与世间万物是平等的关系,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自然在人类的发展下发展,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在人的起源问题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与世间万物都来源于道,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人来源于自然,在这一点上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有融会贯通的地方。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的。所以我们应该遵循自然的客观规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新的生态文明观主要有三点含义。人与自然是一种生态关系,自然界在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留下的客观存在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尊重与保护这种生态关系也是尊重和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与自然是共同进化的,是作为整体的存在,人类想要长远的发展就得维持这种共生关系,正确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尊重和保护好生态关系和共生关系的大前提下,我们应该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不仅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还要兼顾代内和代际发展机会的平等。(二)经济以自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并不认为道家思想是完全不支持工商业发展的,道家思想中有一种经济观是经济自由,即经济活动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曾经经历过单方面掠夺的时候,人类一味的从自然界中索取,大量的开发利用资源,却不曾注重保护自然。那样的生产关系已经随着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变化而被否定。而道家强调的经济活动遵循经济、社会、自然规律则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GDP的核算方法,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应该盲目的去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略因为经济发展而造成的损失,在我们看来,绿色GDP的核算方式是值得借鉴的。当然经济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变革生产方式也是必须的,只有人类的生产方式能够做到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那么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在可持续发展实践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不仅降低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还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在满足当代人使用需求的前提下,也满足了下一代的需求,实现了代际公平。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时给我们留下的教训已经十分深刻,我们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的代价来发展经济,大自然总会报复我们的。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更应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三)社会以无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就开始提倡以和为贵。儒家“一部《论语》治天下”,儒家学说在古代社会的正常运转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儒家的参政意识与人治精神都十分强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道或许太过飘渺,无法碰触,但是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道的本质与我们现代哲学中的研究的对立统一辩证关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强调无为,即要求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遵循自然辩证法。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古代一方面是想告诫统治者要以民为本,顺民意从民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泰民安。一方面是想告诫人民应当以无为的心态处事,不争不抢,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统治者爱民,人民和谐,社会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那么整个社会就能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那么人民也会更好的生活。道家的无为,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借鉴意义。政府在制定各项政策的时候,应该广泛的听取民意民心,制定出百姓普遍接纳的政策,这样一来,百姓们的幸福感和存在感有了极大的提升,有利于社会更加繁荣稳定的发展。

四、结语
古代哲学的思想内涵博大精深,并且其中的很多思想值得去深入研究,对现在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古代哲学的产物,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一定的相通性,为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龙虎山道教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传》是一部充满幽默与智慧的传记作品,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李白这位大诗人的生平事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浪漫、自由、执着的精神。”白束纯
  • 世界上最幸运的事莫过于:天上有一片祥云为你缭绕,世间有喜欢你的人,陪你看花开花落,有爱你的人,和你过不徐不疾的烟火,两颗彼此懂得的心,在灵魂深处共舞。总有某种情
  • 苏秦是个能人,哪怕是当时最强大的秦国,你秦王不重视我,我灭不了你,也要联合六国,来恶心你一恶心。苏秦是个忠诚的人,为了报答燕王的知遇之恩,他性命都不要了,舍生入
  • 在一起越久越觉得相遇并在一起真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能有那样的一个人耐心听你说各种你的想法还有工作生活的琐事,他会鼓励你温暖你呵护你给予他所拥有的去帮助你,也会在
  • 加油吧,努力面对这些破事儿3. 知らない方がイイ事だらけよ、人生なんて人生啊,净是些不知道为好的破事儿。要说得更深入一点的话,「幸福的定义」本身,根本就不存在9
  • 天梭机械情侣对表萨克森系列目前共有7款腕表,加薇 1364 57 5991 (去掉空格)我最先推荐的就是这款Saxonia Annual Calendar年历腕
  • 一些、本来昨天晚上就该写的,给忘了,因为是昨天晚上的事了、、我操我昨天跟黎香芋陈凯严子祯我们四个人一起、从出270班门吵到那个冷饮批发店、特别搞笑然后就、陈凯莫
  • 因为想帮美丽哥拍照,他不想拍,扭扭捏捏的,我就生气了,然后在动物园里暴走,不想理他,他一直跟在我旁边或者后面,我跑,他也跑,好好笑哈哈哈哈哈我感觉当时都没怎么看
  • 五·热点预判最近,绩差股、分红不及预期、财务造假、连续亏损等话题冲上热搜,说明,投资情绪已经开始转变,所以A股接下来的行情也将变天。通过对190多家文化传媒游戏
  • “郡主,都说碎金滩是风水宝地,遍地都长金子,是真的吗?”一个圆脸小宫女,一脸的好奇和惊讶,问出的话也让所有人都笑开了脸。”佳音从来不小气,就说道,“碎金滩可是我
  • (某些黄牛和粉群不是重点)上海的展铺天盖地 水平参差不齐 但,重点是铺天盖地 逛逛总没错的 (佛系逛展#gaf上海插画艺术节##一代人终将老去 但总有人正年轻#
  • 首先,这个区间必须是正增区间,所以,只能在2kπ到2kπ+1÷2π之间k从0开始,这是无数个区间,每一个区间里都有一个最接近sinn等于1的数n,即每一个k值对
  • …本次电台旋律有两首听到了现场版无比幸福#随手拍# 和五月说再见很喜欢这种光影灵动的画面整片的阳光经过参差错落的树叶的切割少了一份单刀直入的刺眼和强烈 多了一点
  • #职场老男人##老男人的周末时光# 中午微醺,下午上班迷迷瞪瞪的,换一下口味儿……肯尼亚中度烘焙,称20g豆子,自己动手“磨洋工”现磨咖啡,感觉一下每一粒咖啡豆
  • 刘德华与著名导演的对话,如同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窥见香港电影人那份坚韧不拔的信念与对艺术无尽的热爱。踏上#跟着刘德华去香港兜风#的旅程,不只是对一座城市风光的浏
  •   我以为他真心后悔,想和我复婚,哪怕我不接受,可是心里总有一些痛快,所以当我听到他和星彩公司合作,看到小猫落在游戏室的围巾时,那种像是被人耍了的感觉,又冒了
  • 孙红雷的确减少了在内娱的工作,而他也有意慢慢退出娱乐圈,所以现在很多资本都想趁他没有完全退圈前,和他达成合作,这样资本不仅能收获一笔资金,还能借孙红雷的影响力吹
  • 《顾晚絮陆淮之》今日热推小说‼全章节无弹窗阅读陆淮之1(顾晚絮陆淮之)[舔屏][生病]M_{Uf|O? 阅读顾晚絮请到公-仲-呺【岁月书摘】发送一个顾晚絮即可!
  • #丰丰的##2023的flag# Day19下午的时候感觉天气不错就决定去跑步了 虽然很累但还是坚持跑完了3公里 就是我们单位这个操场设计得奇奇怪怪 一圈330
  • #昆曲俞玖林[超话]##昆曲俞玖林# 很少看到有人提到淮泊的词,其实我也很喜欢锦缠道。 “早则要醉扬州寻杜牧,梦三生花月楼,怎知他长淮去休!”这句说的是柳梦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