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围观了一场年夜饭掀桌。

我的女邻居,某企业前人力资源总监,如今是全职妈妈。她一心扑在孩子上,尤其是孩子上学以后,她把企业里用人、管人、拉拢人那一套,用在了老师和同学家长身上,成天没事儿就扎在学校里,如鱼得水,直接混成了她娃学校的PTA主席。她的先生是某互联网大厂中层,春节期间还要加班,于是两口子原地过年,大年初一张罗了几个留在北京的朋友来家里过年。

本来有说有笑,结果有孩子的几位,聊着聊着就开始聊“鸡娃”、聊“内卷”。当然,大家只是想借酒撒撒娇、吐槽一下当爹当妈的不容易,没想到,邻居太太居然来劲了,慢悠悠开腔:我就不爱听你们说这些。当家长的,不鞭策孩子往上走,以后等他们长大被社会毒打了,你再跟孩子抱头痛哭?

说到这,她还故意冲着孩子吼了一嗓子:你别磨蹭了,抓紧吃!吃完回屋上网课!

有人看不过去,劝了句:大过年的,孩子也要休息的呀!

她老公也顺着搭腔:就是!平时不让休息天天学也就罢了,大年初一还押着学,完全没必要!

邻居太太听完别人劝,还不太好意思辩解,但一听到她老公附和,立刻炸毛:这是你家孩子还是别人家孩子?人家客气两句也就算了,你还当真啊?不管着点儿,让他随便玩、刷手机,等40岁的时候,跟你一样,就挣几个钢镚儿、还自我感觉良好?还是跟其他人一样,啥都不行,只会哔哔?!

她老公当场一拍桌子站起来,带着孩子回了房间。方才劝话的人连忙道歉。而我们其他人,坐也不是,走也不是,开口更不是——毕竟,混得不够好就别说话了,在别人听来那都是“哔哔”。

过了三天,邻居太太冷静了,一一致电道歉。说:不愿意说内卷,恰恰是因为自己卷得太厉害,自己都害怕。

她说,她和老公都是被教育改变了命运的人。小地方、普通人,完全靠成绩,考进了重点大学,又一路靠成绩,在校招中杀出重围,进入了好公司。人生前几十年,都是踏实的。但,自己现在没有工作,老公又到了传说中不进则退的年龄,心里总是慌的。这辈子重回职场几乎没戏了,不知不觉的,她便把宝押在孩子身上——“让大家看了笑话,但这就是大实话。”

是啊,如今,但凡提到“内卷”,每个人的语气和内心都是焦虑的。

聊工作时,一边“996是福报”,另一边“过了35岁就终身失业”。于是每个成年人都慌不择路地自救,购买各种知识付费课程(编程的、管理学的、成功学的、理财的……),当作赎罪券。

聊生活时,每个人都在“凡尔赛”和被人“凡尔赛”。而奇妙的是,互相竟然都能得出“我怎么过得这么差”的结论。

聊孩子时,内卷就更厉害了——从早教、中小学、学区房,一直到是否打算进行精英教育、孩子鸡得不行能否改成鸡自己从而兜着孩子一辈子……每一阶段,都能衍生出让人无比焦虑的话题走向,往往半场聊下来,大多数人,就觉得没法儿活了。

而成年人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焦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嫌弃普通——也许是从那句“出名要趁早”开始,也许是从第1001个神童养成故事开始,也许,是从某一次对自身状态的深深失望开始。

可是,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能功成名就。一个被灌输了“只有成功才有价值”的孩子,一旦被判定只能做个普通人,他的内心世界,将面临灭顶式的崩溃。

大人在内卷的恐惧中拼命挣扎,同时还要拉扯着孩子拼命奔跑。而孩子呢?只有在懵懂的焦虑中,一次次对自己失望,再一点点厌恶这个功利而不安的世界。

仿佛每个人都在赶趟,又总也赶不上趟。

邻居太太最后问我:想赢,错了么?不内卷,还能咋办?

诚然,想成功、想做人上人、想过顶尖的生活,并没有错。我也不会站着说话不腰疼地鼓动大家躺平,做条咸鱼。人这一生,还是要坚持工作、坚持创造,要追求一些、实现一些。

但内卷和自洽,这两种心态,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内卷把人分成两种:赢家和输家;自洽却在输赢之外,看到了人生还有一种温和的、多彩的地带,那就是平凡。

这些年,我见过太多“要把自己活成别人羡慕的样子”的人。有的人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哪怕多挣一块钱,也会优越感爆棚,觉得别人都是屌丝。但他们也会因为任何人、哪怕是完全不相关的人获得成功,而陷入抑郁;有的人努着劲儿想成为牛逼的人,可是一直成为不了,一着急,干脆装成一个牛逼的人。靠精心打造的人设和张嘴就来的大话,活在朋友圈;有的人,即使受不了内卷,逃离了北上广,结果去了任何地方,还要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比留在北上广的人过得好多了。他们并没有消停,一直活跃着,跟人比较着,展示自己如今又超脱又快乐。

这些年,我也见过许多“把自己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人。他们都有相似之处:全力做好一份工作,靠自己的收入独立生活,拒绝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也尽量不给别人添堵添乱。量入为出,选择自己能承受的,并认真喜欢自己的选择。有一些发自真心的小爱好,能投入其中,自得其乐。结交朋友的方式,不是看谁更成功、更受欢迎就接近谁,而是安静等待真正的同类。

渐渐的,我被后一类人感化,并越来越成为其中一位。

我想起美国作家约翰·威廉斯的小说《斯通纳》,细细碎碎地,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从求学到求职,从婚姻到职场,没有光芒乍现,没有逆袭奇迹。主人公斯通纳,从生到死,一直认真,一直努力,一直平凡。

他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亲友,无人知晓,无人在意。

很多人认为,这本书写了一个悲剧——斯通纳实在太可怜、也太没用了。他来自乡村,在大城市里格格不入。他的生活始终平庸、单调,对世俗世界的种种揶揄和踩踏,无力还击。他在自己学院派的理想主义里,孤独地活着,不愿意妥协,不愿意蝇营狗苟。

也正因如此,这恰恰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投射的故事,至简至真。

斯通纳是个名符其实的英雄,他的人生其实过得很好:他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感情,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意义重大。工作给了他某种特别的身份感,成就了他的自我。

斯通纳是凡人中的勇者,他在世俗的定义里,活得很失败,但他从未弄丢过自己,他始终知道他这一生要去的方向——即使,众人都奔跑在另一条路上。

须知,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如果你接受了这个事实,那么,最需要你认真计划的,就是如何让这平凡的一生,充满欢乐、勇气与爱。继而让以你为人生榜样的孩子,看到平凡生命的可爱之处。

生而平凡,至死平凡,不是值得焦虑的事。一生在疲惫的追逐中耗尽,才是最可怕的结局。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段话——

“当斯通纳在收拾屋子,当屋子逐渐变得有模有样时,他意识到,很多年来,自己并不知道,他有过一份憧憬,一直锁在内心某个地方的憧憬,就像一个见不得人的秘密,这个憧憬表面上是一个地方,其实就是他自己。

所以,当他在打造书房的时候,他打算定义的是他自己。当他为做书架打磨这些旧木板的时候,当他看着表面的粗糙消失,灰色的风雨侵蚀消失,露出基本的木质,最终露出花纹和质地的纯粹时,他逐渐打造成形的是他自己,他要置于某种有序状态的是他自己,他想创造某种可能性的是他自己。”

人一旦活到了一个阶段,常常会回望,不再执着于远眺。因为你更在意的,是你是否成为了“自己”——过去的自己让你反思,未来的自己已谈不上可期,只有对现在的自己满意,才能快乐、充实、幸福地活下去。

在生命的尽头,斯通纳冷静、理智地沉思起自己这辈子难以回避的种种失败。他曾梦想过某种正直和某种绝对的纯洁。他寻找过妥协,也学会了一些消极的消遣。他曾想象过智慧,在漫长岁月的尽头,他找到了无知,却也找到了无憾。

还有什么呢?他想,还有什么呢?还有什么是他期望的呢?

我想,他期望的,都已得到。未曾得到的,或许本来就不是他所期望的部分。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一个排行榜。更重要的是,没有在排行榜上的人,这一生也依然可以充满欢乐、找到自信、拥有意义。

不要盲从,不要恐惧,要清醒,更要勇敢。#人力资源研究[超话]# via 反裤衩阵地

青春正当时,不予负流年|经贸学子成果展(十)
19思政二班 韩乐

学会爱,追逐梦想

  这一周恰逢准备新年和度过新年,在闲暇之余继续阅读了卢思浩《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的第三部分关于梦想和第四部分关于爱,在卢思浩的故事中了解到他的观点。
  谈到梦想,卢思浩说:“总有些时候你不再相信了,可在心底你也会有所追寻,可你又还是豁出去去等待去努力。在每一个追寻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不可控,谁都不知道明天是天堂还是地狱,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现在努力,跑不过时间,就跑过昨天的自己。不惧怕黑暗,是因为心里有光。”我们总是在怀念一些美好的东西,长大了怀念小时候的快乐,工作了怀念上学时的青春。其实我们一直在马不停蹄地追赶些东西,但是往往大多数时间里我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寻找什么,很迷茫。所以,活在当下才是最好的。今天的我不辜负昨天的时光才最好。
  梦想,无论是大是小,无论是实现了还是在路上,都是极尽美好的。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潜意识在指挥身体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向着梦想前进。我们要始终相信奋斗的意义,因为那是梦想最本质的物质。
  在“爱”的方面,卢思浩谈到了“有话聊”,他认为“有话聊”是两个人在一起的基本标准。在爱情中,你需要的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两个人三观契合,有共同语言。去看看身边的例子,三观不一致的人终究还是没有走到一起。对于爱,山盟海誓不是重点,鸡毛蒜皮、生活琐事才是。我爱你,爱的是全部的你,你的容貌、你的性格、你的状态……无关其他,只是你。
  卢思浩在书中说:“先找到自己的频率,才能找到跟你频率相同的人。首先变成自己不讨厌的样子,再去遇到一个无需取悦的人。”在没找到世上灵魂与你相契合的那个人之前,请先好好爱自己,用知识去武装自己。在那个人还没来之前,把自己变成最好的样子,且独立且勇敢,且温柔且善良,等到美好的他(她)来时,可以用足够好的自己留住他(她)。一定要先好好爱自己,等那个人来时,再好好爱他(她)。无论何时,自己永远都是自己的依靠,一定不要把自己的一切寄在别人那里。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愿那些错过之人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再度重逢。
  祝大家新年快乐,也祝大家可以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勇敢地去爱与被爱!

尤菲米娅
2020年2月16日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希伯来书 3:14 )
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坚持;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信仰。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功,但不要灰心,你不是没有果效,而是在扎根。我们要像一棵树,被砍了,还能再长;要像小草一样,虽让人践踏,还能勇敢地活下去。
我们若将起初确实的信心坚持到底,就在基督里有份了。【希伯来书3:14】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在古时,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文人墨客一日三餐皆离不开白酒,到了如今,白酒不仅仅是成为了饮酒作诗时候需要的东西,更多的是被摆放在酒桌上,成为了生意场上的一抹“调味
  • 坐公交车的时候,明明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但我非执意地要坐那固定的一班车我很怀念青春里那个为了一份简单的喜欢就不顾一切的自己,也很怀念那段让我成长,让我变勇敢的时光
  • ”所以发一幅释迦牟尼佛像,与同修善友一起每日在微博上供养(评论中有蜡烛、鲜花等)只要有供养心或供养的行为,便可积累非常大的功德。”所以,發一幅释迦牟尼佛像,與同
  • 在智能化日益同质化的背景下,如何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主要还在于是否更先进,当长安汽车将前沿的智能科技应用至UNI-K时,其实带来消费者的就是触摸未来的机会,而这一
  • #每日一善[超话]# #每日一善##阳光信用#以德化人,厚德而行,福自自至矣。至诚不二,精进努力,善果必现以德化人,厚德而行,福自至矣。
  • 这个同学看事业,事业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话题。可以详细叙述一下 北派钦天紫微斗数超话老师微博已转,想看看 1.工作适合什么方面 2.今年工作适合变动吗? ​​
  • #苏打绿[超话]#为什么被骗的我还是这么开心[泪][泪][泪]不过这样也说明他们是有原则的绿团说六万就六万所以大家还是要继续冲啊[鼓掌]教程超话有助手dfls在
  • “排队”对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被认可后的诚惶诚恐,会有限购的动作来抵制“代购和倒卖行为”。“排队”对于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被认可后的诚惶诚恐,会有限购的动作来抵制
  • 用我700多套的成交经验,为你的置业路保驾护航。】据说,临安楼盘云集,不摇号,不限购,不限贷,谁都可以买。
  • 4、出口早准备 实线禁变道高速公路距离出口2km、1km、500m处,设有出口预告标识,驾驶员应注意观察交通提示,选择正确的出口,在不影响其他车辆行驶的前提下,
  • 1️⃣大爆头,好多吃播在吃,看着好香,但是我牙特别差,想问问这个硬吗?(我饿又扛着的时候就爱看这些)一直在看吃播,看中了这些,想问问大家,看看有没有吃过的。
  • 自然的春,生机盎然,人的念头一起,心灯一亮,便是一丝春意,便是一缕阳生,念念相续,生生不息,此谓春生。白露这月,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看的久了,叫你分不清到底是月明
  • 有一句话是自古红颜多薄命,我想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红颜周围会有一些好色之徒,美人迟暮后又惨遭抛弃。 红颜周围还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算计姿色想做偷鸡摸狗之事的人,可能
  • 七言對聯300幅---勵志、修養、治學、感懷、箴贈、閑雅及晚晴001《勵志》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002《勵志》立定腳跟豎起脊,張開眼界放平心003《勵
  • #日向坂46[超话]# 日向坂46 小坂菜緒 新型コロナウィルス感染に関するご報告2022.07.27その他日向坂46メンバーの小坂菜緒が、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へ
  • 回北京俩月没碰炸鸡[微笑]真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德仔仅指芋泥卷 感觉泉州蛋糕水准太不行了(也可能是我被dp骗了 有了期待)每个我几乎都是拍完照吃两口就仓皇而逃 只有
  • 以奇葩方式离世的17位明星,有的被鸡蛋噎死,有的被收费杆子砸死如果您喜欢这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以各种各样的奇葩方式离世的明星并不少,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有
  • 不该说的不说,看透了不说,是聪明人的选择…关注微信号:QQ534953650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不该说的不说,看透了不说,是聪明人的选择…关注微信号:Q
  • 2、药物治疗也不是不行,但可能患者会面对一个艰难的过程。难治性癫痫的药物治疗是可以的,但是这期间可能会更换多种药物,因为有些药物可能一时效果好,等时间到了效果就
  • 这次星空系列共有四个色系,涵盖经典的六种款式,都是可以自由组合的,我自己就特别喜欢A字长袖和大兜裤搭配,上身就特别好看,三宅的版型只有上身才会知道它有多美,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