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长揭秘医保谈判:拆信封像奥斯卡颁奖

澎湃新闻记者 周頔 李潇潇

“7和4连在一起不吉利。”
“降价别跟挤牙膏似的。”
这些段子般的话来自2020年的医保谈判现场,网友们称之为“灵魂砍价”。
医保谈判因灵魂砍价、药品降幅而出圈,实际上,在谈判专家与企业代表坐在谈判桌之前,还有许多工作,其中就包括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医保基金测算专家组分别对拟谈判药品进行评价和测算,最终形成对每款药品的推荐价格,这是是谈判组专家与企业谈判桌上“针锋相对”的底牌与底气。

“谈判前,谈判组成员一起打开信封,就像奥斯卡颁奖一样,价格纸条已经在里面了,然后开始跟企业进行谈判。”

近日,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药物经济学测算专家组组长、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刘国恩在接受澎湃记者专访时透露,医保谈判专家首先尽可能把谈判价格的起点控制在推荐价格上浮15%以内,再进行后续的实质性谈判,直到达成在专家推荐价格之下的一个水平。

医保谈判专家打开推荐价格信封像奥斯卡颁奖
澎湃新闻: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评审中,药物经济学如何发挥评价作用?

刘国恩:对于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具体工作而言,药物经济学旨在根据成本效益的实证基础,提出关于评价药品的推荐价格。相比于临床经验,药物经济学提供更为客观性的评价基础。
主要考评申报药品与对照药品在临床效果、副作用和药物综合费用这三方面的差异。基于综合价值原则,从基本性、创新性、公平性、预算性、竞争性等五个属性进行考量。结合临床经验、药物学经验等,判断是否推荐该申报药品入选,如果入选,推荐价格应该是多少。

澎湃新闻:您提到谈判药品的推荐价格,这个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刘国恩:测算推荐价格的过程非常复杂,没法形成一种固定的算法和价格机制。
因为药品的种类繁多,大类就有中药和西药的区别,在这里面中成药、生物药、化学药差别巨大,不可能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对于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推荐价格,我们基于两大类因素进行考虑:一是基于药品研发、生产的成本,二是基于药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对于药品价格的考虑,我们需要与它同类的药品进行比较,特别是已经上市和在《国家医保目录》里面的药品。
比如,某一款药今年申报想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我们就把它与已经在《国家医保目录》里的同类药品进行对比。如果它的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或用药之后还能节约其他诊疗、住院费用或者辅助用药等,那么它的价格比原有药品的价格高应该说得过去。
如果疗效、副作用差不多,其他费用也没有特别的优势,即使跟目录内药品完全一样,想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就得比现有目录内药品的价格更有竞争优势,就像常言说的交“投名状”一样。

澎湃新闻:那么,最终谈判组掌握的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刘国恩:对于申报药品的价格测算,药物经济学测算组和医保基金测算组会相互独立地给出参考价格,最终由国家医保局基于两组价格对药品推荐价格进行综合确定。
比如一款药,药物经济学测算组给出的参考价格是70(元),医保基金测算组给出的价格是80(元),医保局会将两组价格进行综合考量,最后确定一个在70与80之间的价格,将这个价格密封在信封里交给谈判组。
谈判前,谈判组成员一起打开信封,就像奥斯卡颁奖一样,价格纸条已经在里面了,然后开始跟企业进行谈判。他们首先需要尽可能把谈判价格的起点控制在推荐价格上浮15%以内,再进行后续的实质性谈判,直到达成在专家推荐价格之下的一个水平。

澎湃新闻: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中,药物经济学测算工作历时多长时间?具体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刘国恩:此次共有40位专家参与了《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药物经济学组评审工作,一位组长,两位副组长。组长、副组长负责统一评价标准、原则和协调工作,但不直接参与具体药品的评审;37位专家组成员直接进行药品的评审测算,平均每人负责四到六款药品的评价工作。
评审期间,所有专家都是集中在人民大会堂宾馆封闭评审。2020年11月28日晚上入住,第二天国家医保局召开了全体动员大会,11月30日专家们就开始看材料了,直到12月9日晚上我完成工作离开时,仍有专家还在继续工作。
我们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和责任书,对所作出的评价工作负责。工作纪律严格禁止相互交流评审内容,专家们只知道自己评审的是哪几款药,彼此并不知道谁在评审什么药,规避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澎湃新闻:您是第一次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调整评审,让您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刘国恩:《国家医保目录》的调整越来越重视药物经济学评价,更好发挥了药物经济学更具客观性的方法作用。我们从事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能够有幸参与到国家医保目录调整的重大工作当中,深感莫大的责任和光荣。

2020年11月29日,在动员大会上,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特别指出,《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需要基于客观证据的支撑,此项重任就落在了我们40位药物经济学者的肩上。这既是对参与评审的药物经济学专家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给与大家的高度信任。
动员大会上,我代表40位药物经济学专家做了发言,主要强调了大家务必坚守严肃、严格、严谨的“三严”作风,把保密、公正、不徇私舞弊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原则。对在座很多中年药物经济学者,记得我还特别忠告:犯不着为了任何形式的眼前利益毁掉自己的远大前程。

澎湃新闻:评审过程中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可以分享么?
刘国恩:我们会把申报药品与现有产品进行比较,通过研读企业提供的相关数据和报告,对申报药品形成一个初步认识。之后,分三组和企业进行一对一沟通,详细告知专家的初步意见并倾听企业反馈,给企业修正和补充数据内容的机会。
沟通主要围绕三个核心要点:第一,是否准确;第二,全不全面;第三,是否有错误。最后,评审专家再次开会对药品品种进行评审讨论,并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完善,形成最终关于评审药品的药物经济学推荐意见。
有一次,专家在评审一款中成药时发现,企业提供的资料中,没有写明所使用药材是天然的还是人工培育的。这二者的成本差别非常大,甚至可以形成两个截然相反的评价结果,于是我们就当场打电话给企业核实,不把问题留下来。
有的药企提出,他们的药品跟参照药品的疗效差不多,我们的评审专家就去找证据,然而在材料里面并没有找到能够证实或者证伪的数据。
这个“差不多”的结论是怎么来的?如果不能够证明这两个药品临床效果的比较结论,药物经济学专家就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对此,我们也和药企进行沟通,请他们自己查询,建立支持结论的证据链条。
当然,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有些药企难以找到充足证据。时间不等人,我们就只能依据现有材料进行必要的假设,其分析的结论自然容易出现意见分歧。
我的确也遇到过专家评审的结果出现了问题,而被企业指正的情况。
专家对有一款药的评审结论是与对照药品在患者生存率上没有差异。但在与企业沟通的过程中,企业提出了不同意见。企业表示,患者用了他们的药品,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相比对照药品有明显优势。
我当场虚心核实,请教企业所提出的意见有没有证据支持?药企有备而来,准备材料很充分,立即展示了他们所说情况的文献证据。我当时跟药企表示:非常抱歉,我们的专家在这个地方处理不当,你们提供的正确信息会如实反馈,一定让专家根据你们提供的材料证据,把不准确的地方修改过来。
我之所以记住这个案例,是因为我当时深感抱歉和不好意思,因为我们专家也许只是一个评价错误,但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当然这是极个别的案例,除此之外就没再遇到过在关键指标上出现问题的情况了。
药物经济学评价需要药企提供更多准确材料

澎湃新闻:在进行评价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压力或者难点?

刘国恩:令我最头大的事,无非就是在药企提供的材料当中,所能够让我们药物经济学专家进行客观、科学评价的素材不够。不少药企提供的素材和数据要么质量不好,要么数量不足,还有些数据没办法用。

澎湃新闻: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情况?

刘国恩:我认为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第一,不同药企在发展阶段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在药物经济学研究的人才储备上普遍不足,导致了对药物经济学认知水平较低、能力不足。特别是一些老字号企业、偏远地区的地方企业,研发队伍能力相对较弱,对药物经济学的投入有限。受这些客观条件限制,药企提供的材料质量不高就是大概率事件,这是基础性原因。
第二,企业对药物经济学工具使用的主观重视程度不够。药物经济学评价进入《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情。此前没有明文政策要求,企业也就没有巨大的压力和动力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不愿意在此投入资源。这不是企业单方面的问题,也是相关政策对药物经济学使用程度决定的。
第三,企业进行申报时选择的对照药品,与临床专家建议的对照药品常有较大出入。药企在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时候,因为对照药品并非唯一,所以不确定性高,经常出现药企选择的对照药品和专家要求的对照药品不一致,但到了评审阶段,再通知药企变更对照药品已经来不及了。

澎湃新闻:相比较而言,国外企业在材料申报、药物经济学研究开展等领域会好一些么?

刘国恩:对于跨国药企,在基础研究、临床技术、人力资本、管理手段等方面的实力确实强一些。他们的认知、视野宽广,包括对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外企在提供数据方面,整体而言的质量更好。

澎湃新闻:对于提高药企提供药物经济学评价材料的质量,您有什么建议?

刘国恩:首先,专业人才配比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共性问题,当然不仅是在药物经济学领域,各个领域可能都有待提高。中国要进一步在人才培养、人才储备方面加快步伐。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萎靡不振,2020年的新冠危机再雪上加霜,目前来看,在全球人才市场招聘优秀专业人员应该是难得的好时机,这可能是当务之急。
其次,可以通过完善制度来提高企业对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视程度,让企业主动提高数据的质量。通过释放政策导向信号,可以使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对资源进行调整配置。只要继续加强药物经济学评价在《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政策当中的实际作用,企业定会作出良好的反应,配置更多优质资源,提高数据质量。
此外,对于药企与专家在对照药品选择上的不一致物体,可以通过评估工作制度完善来进一步弥补。比如,今后的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可以进一步常态化,成立由临床药学和医学专家组成的兼职专家组,一旦药品开始评审前的上市后再评价,无论进行循证医学还是药物经济学研究,可以同步向国家医保部门提出对照药选择的咨询,获得专家组意见和系统备案后,再推进相关研究,这样就可以从制度上避免上述对照药不一致的问题,大幅降低社会和政府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代价,提高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科学性、公平性、有效性。
我相信很多药企可以通过此次《国家医保目录》调整更加认清药物经济学评价的重要性,针对2021年度以及未来更远期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可以准备更全面、更充分的数据和材料。

澎湃新闻:在《国家医保目录》遴选中,市场价格机制如何发挥作用,医保部门又该如何选择?

刘国恩:有些专家认为,每一类药保留一、两个品种就好了,但这可能作茧自缚。因为某个企业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进来,如果《国家医保目录》只选择了极个别产品,一旦其他企业的生产线停产转型,市场独家垄断的风险就可能在所难免,到时医保和居民的需方条件就会被动不少。在市场中,可选择的范围越小,竞争度就越低,一旦市场缺少了供方之间的竞争,受损最大的自然是需方。
所以在《国家医保目录》的遴选中,应该尽可能保留每一类中的药品,临床使用仍然还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从经济学的博弈角度看,保留可选择的竞争性非常必要,除非独家新药,否则应尽可能留下挑选的余地,避免最后受到供方的垄断绑架。
总之,我们期待企业和医保部门都能进一步提高对药物经济学的认识,让药物经济学在遴选评价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提升。良好的政策措施,应该促进医保部门、研究人员和医药企业能够形成相容的合力,才可能不断优化国家《国家医保目录》,使得社会更好地配置资源,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医学生##药学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师驾到#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 [心] #每日一善#
生命中的贵人,不一定是最好的朋友,而是具有正能量阳光的人。他也许只给你一个全新的信息,一个善意的指引,可能改写了你人生的轨迹。天地虽大,不润无根之草;趋势再好,不遇无缘之人任何的机会都是从相信开始的,德行天下,才能厚德载物!每天进步一点点!越努力越幸运!

看到梅一凡的那封疑似遗书的微博成了热转,还是忍不住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是主人公貌似是在日本留学的留学生,平时跟这个群体也有一些接触。二是看到评论里有很多人在胡乱共情,表示理解,甚至有些表达了想要效仿的意思。所以就想聊两句。(尽管肯定会被很多人认为我这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

她的那条微博条理清晰,表达的也很清楚,貌似真的是很通透,甚至我刚看完的第一感想也是想表达理解,觉得她终于解脱了。

可是,我必须说,以我粗浅的理解,她的叙述和感受,仍然是很典型的抑郁症,她自己在微博里把这种叫做“空心病”,但不管是什么,这仍然是大脑运作机制出了问题,使人感受不到很多情感。进而丧失了意义感,丧失了目标感,丧失了存在感,丧失了跟他人建立关系的一切欲望。

她在微博里说,曾经有医生跟她讲,可能所有药物对她都不管用,还听其他病友说过有的医生表达过“也许有人就不适合活着”这一类的话。(我个人觉得医生无论如何不应该说这样的话的,这是医生的失职。)

但据我的了解,现在医学上对抑郁症的研究也在进步,有一些新的药物,新的疗法在被不断开发出来。比如甚至有直接在大脑中加入电极进行刺激,并且被证明很有效的方法。

所以,自己试了一些药觉得没用或者医生说没用,都不一定是真的没用,还是应该继续尝试,继续求医,看不同的医生,尝试不同的药物,等待新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出现。

并且随时要意识到,人生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今天你的心境和心态不见得以后不会改变,而且很可能是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或契机而改变。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目的地不重要,过程才重要。感受生活的每一分钟很重要。缺失亲密关系,失去人生意义感等诱因跟抑郁症确实有很强的关联。尽量给自己找到人生意义感,哪怕是编一个,也要让自己相信。

又或者,你发现人生其实没有意义,那么,活着就是意义,感受生活的所有细节就是目的。

具有强感受力的人是幸福的,也是令人羡慕的。如果你是一个感受力很强的人,一定要尽量把它用来多感受美好的东西,而不是全部用来感受悲伤和消极(但适量的悲伤和消极并非坏事)。

我个人认为这也是可以被从小培养或者通过刻意训练达成的,至少可以通过主动刻意训练来弥补感受力的不足。我见过很多感受力超强但不热爱生活的人,也见过很多感受力并没那么强,但越来越热爱生活的人。千篇一律的人生可以每天都很无聊,也可以每天都有小确幸。

意义感可以被别人赋予,也可以自己制造。如果你还没有发展到抑郁症的阶段,一定要尽早为自己培养一些可以打发漫长而无聊的人生,逃避现实世界的爱好。只要确实能填补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好。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这篇是有感而发,想到哪写到哪,可能前后不是那么连贯,但绝无任何说教意味,也是我绝对的善意,如果您觉得我说的这些都是废话,不看即可,请不要耗时费力在评论里抬杠。希望大家能明白和理解我的意思。

同时也想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心理学跟生物学角度的专业人士来谈谈这个问题。否则那封被大V们热转的遗书,很可能酿成更多不必要的生命的损失。

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意义感,祝大家开心。 https://t.cn/Rpzv9j5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ω•̥̥̥` )最近身体有些透支,一直应对各种检查,因为离家不近所以基本是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晚上七点回来的状态(有时候太累了或者加班到九点多,乡
  •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介意别人对我的看法,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正确的事。只有不需要别人的赞许时,人,才变得自由。
  • 有手机,随时随地都可以,长期招募线上音频主播,最低保障加鼓励奖励。招聘岗位:长期招募线上音频不露脸主播(兼职全职均可) 工作要求:1.性格活泼,互动能力强,喜欢
  • !总是有人踏入我的思绪领域 搞得我在我的世界里上蹿下跳 (像一只猹那样[裂开][裂开][裂开][裂开][裂开]〈羡慕 又不羡慕〉我羡慕热情洋溢的开端 我羡慕她们
  • #西九区# 真希望自己一个分成几个人来用,上午一睁眼,就是去医院接出院的我他爸的舅舅,虽然右上肺部取出来玻璃样结节,手术也很成功,后期还是要定期复查的,还有些证
  • 他家最有名的给大家重点推下:白苔香水(巨巨巨好闻,是我用过的香水里排名前三好闻的,温温暖暖干干净净的枕头香,每一次闻了都很安心很舒服很平静,有点TF白麂皮的味道
  • ✨亲子自然教育活动区域✨陶艺、数字油画✨儿童游乐设施✨有可爱小动物的萌宠家畜区✨游园小火车…还可以烧烤搭帐篷、放风筝,沙坑嬉戏、草莓、蔬菜采摘区!在试点示范引领
  • 今天去见夏夏啦 从上学期约到现在终于见面啦谈了许多 包括对考研的看法 大学里人际关系自己的状态未来的规划等等有些时候真的觉得还是高中朋友懂自己些 不用说
  • #0421光风霁月温客行#从今以后再无他……故事散场了结局很潦草开头也不是很美好从今以后,世间再无我的lgy绝口不提他的名字就当从未来过(他始终不肯提他喜欢过我
  • 如果微博这些主流渠道对影视视频网站的发布、观看展现有更方便的方式……当然,微博又为什么要开渠道给你呢?希望在官方渠道开设本剧mv专区,更多高质量内容也能给原片做
  • 男篮最终决战,已经斩获17个西北赛区冠军的太原理工大学队,自然是夺冠最大热门。其余的都是我后天添置的,可以直接留下给你因个人工作关系,原本租了一年的房子需要转
  • 台庆公司“未在《拆迁安置协议书》上签字,与瞿邦治之间不存在违法侵权行为”(引文自《重庆市地房局关于瞿邦治向渝中区法院诉台庆公司拆迁安置一案的情况说明》)。以捏造
  • 在这里可以表示防风斗篷,也包含预示天气——即人世走向——的权威。这里的描绘比较写实,基于诗人自己在意大利(出生地)的实际经验。
  • 相信每一个负债人都了解,每当到还款日时,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攒了那么点钱瞬间减少,心中的抽痛是别人无法理解的。而一个小小的过渡让我觉得还是很神奇的。
  • 今天端上来的茶汤是:人生到最后,都是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去追求内心世界的安静与淡泊。其实面对焦虑最好的方式是慢下来、静下来,要相信所有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以体验的
  • 在舞台以外的俊的反应和行动又很有趣,被那个反差所吸引到了。好可爱。
  • 世间万物,唯爱一字最难解释,唯喜欢一事最难控制,这是一种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也许没有原因,也许有但我也说不清楚,可你就这样走进了我的心里,明白了我全部的所想,
  • 我今天去主要是买室内香氛的买了他家三个室内香氛里“洁净感”最强的Istros,用来中和养兔子的房间的味道[拜拜]另外两个室内香氛 Cynthera是淡淡烟熏味;
  • 这时,第一位女孩支支吾吾地说道:“老板,都怪我吃得太快了,没记住数目,我实在是答不上来,我还以为你在考验我们的做事效率呢?这两天的NEXT比赛看下来给我的感觉就
  • “看了不下十遍”的5部仙侠剧:部部都是精品,你最喜欢哪一部?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片尾曲《传闻》也太好听了吧,尤其是霍尊的声线,让我沉醉,时常单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