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夸Angelababy演技# 我觉得结婚后,章子怡变了。

她变得柔软了下来。

以前她连眼睛里都透着想赢的欲望,《卧虎藏龙》里她为了配得上玉娇龙这个角色,每天练十个小时,据说掉威亚的时候,竹林高处几十米往下,她都不害怕,完全能把自己豁得出去。
靠着这股对自己的狠劲,她一步步走到了国际的舞台上,做到了靠自己而“赢”。

而现在的章子怡,开始上综艺秀恩爱,不怕表达自己“小女人”的一面。
她也会夸赞别人的演技,提携后辈,表现自己对她们的的欣赏。
我觉得她的变化,来自于她见识过这个世界了,想要安稳下来,有一个家,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当有了羁绊时,就不在像以前那么坚硬,骨子里都透着温柔。

有的人不喜欢这样的章子怡。
我记得之前因为她接综艺,有一些粉丝脱粉,他们觉得不能接受柔软下来的章子怡。
因为在他们的影响里,章子怡应该是那个一直想赢又强大到能赢的人,而柔软看起来并不是强大的力量。他们不接受柔软的她。

其实在生活里,很多人都这么想。
比如在婚姻里,有的人会觉得示弱就是“输了”,当和伴侣争吵时他应该认错;还有人会觉得不能满足伴侣的要求,不能听伴侣的,一旦主动权给了他,自己就失去了自尊。
所以,她们在婚姻里会很强硬,非要伴侣服从自己,去管控他,牢牢地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可是,柔软有时比强硬还有力量。当你内心有足够能量的时候,你会去包容伴侣,会给他爱,会看到他身上好的一面,会花心思经营这份感情。
他从你身上感受到了爱,也会学着给你爱,你们的感情会越来越好。而如果他从你身上感受到对抗,觉得你总在和他争权利,论对错,你们的婚姻就会不断对抗,频繁吵架、冷战、互不妥协,最终感情破裂。

所以,我很欣赏柔软下来的章子怡。她让我们看到:女性真正自我的力量,并不只是要赢。
当自我足够强大时,输赢不再是评判的标准,自己生活的幸福才是最好的标准。其实,如果你在感情里总想赢,活得很强势,最终赢了吵架、输了感情,这个“赢”的代价太大了,划不来。

当年李安拍《卧虎藏龙》玉娇龙一角的首选是舒淇,结果张艺谋向李安推荐了章子怡。
章子怡至今还记得每天拍完戏,李安都会和周润发、杨紫琼拥抱道别,却对她完全漠视,章子怡非常有危机感,拍戏特别敬业认真。
直到电影杀青,章子怡才得到了李安的拥抱。
那时章子怡委屈的对李安说:“导演,这是你第一次抱我。”

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法义连载-58
第十八章 称名一行 总超万行

(十一)念佛即是实相行
《无量寿经》有“明信佛智”和“疑惑佛智”,专修念佛就是明信佛智,杂行杂修就是疑惑佛智。佛的智慧是什么呢?佛的智慧就是:五逆谤法的极恶众生,造罪无边,大命将终,马上就要堕入地狱,这个时候,他一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佛光明,当下接引西方成佛——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菩萨没有这样的智慧,诸佛也没有这样的誓愿。念佛人对于这一点明信不疑,就是明信佛智。
既然是佛智,就是实相。念佛,就是实相行,这也是凡夫能做到的实相行。
《阿弥陀经》里讲:彼佛为什么叫阿弥陀呢?因为他“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光寿无量,就是“横遍十方,竖穷三际”,这就是法界之体,所谓实相就是如此。
阿弥陀佛以法界之体、圆满实相,成就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实相之行。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有一个问答:这个人造了这么多罪业,念佛念得这么少,只念一句、十句就能到西方成佛,佛教不是讲因果报应吗?“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哪头重就往哪头坠,如果说造这么重的罪业、轻轻念一两句佛号就到西方,这怎么是“重者先牵”呢?业因果报之理岂不是不可信了吗?
昙鸾大师辩才无碍,他说:轻重之义,不在于时间长短。他给我们打了个比喻:譬如千岁暗室,光若暂至,即便明朗;暗岂得言,在室千岁而不去耶!
一个黑暗的房间,里面的黑暗有一千年,但是,窗户打开之后,太阳光一照进来,刹那之间房间就变光明了。不能说黑暗在这里呆了一千年,太阳光进来也要慢慢地经过一千年;没有一千年,至少五百年黑暗才出去。
不是这样,刹那之间就明来暗去!我们虽然过去生生世世有无量无边的罪业,但是一旦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无量光明的名号,刹那之间就消除我们累劫的罪业。
昙鸾大师又说:彼造罪人,自依止妄想心,依烦恼虚妄果报众生生。
众生的罪业,是凡夫以虚妄之心、缘虚妄之境所产生的。为什么造罪?贪财,贪色,贪名,贪利。而财色名利本来就是虚妄的,众生又起虚妄心,妄上加妄。如果不遇到实相法,众生就只能堕落。
此十念者,依止无上信心,依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生。
念佛是实相法,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是圆满实相。临终之人虽然只念一句、十句,其功德是真实的。一实能破万虚,念佛虽然少,但是它的力量大,所以能够往生西方净土,这叫“一实”。虚实不能相比。
比如说水面上有崇山峻岭的倒影,虽然看起来有千重山、万重山,觉得很重,但是,如果拿一块小石头丢到水里,是不是当下千重山、万重山就都被石头打碎了?为什么呢?山看起来很大,但只是虚幻的影子;石头虽小,只有一颗,但它是实的。多虚不抵一实,一块小石头丢进去就打碎了。
我们心中有很多罪业,如同千重山、万重山,如果不念佛,没有实相法进来,我们只能轮回六道。我们念佛,一句佛号就像一颗小石头,“嘣”丢进去,当下千山打碎,当下罪业消除。所以,大家完全不必怀疑,一实能胜多虚,这叫实相法,我们念佛就是如实修行。
《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凡夫起心动念都是虚妄,如果悟不到真如佛性,我们还在虚妄里打滚,虚妄轮回,虚妄堕落。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了,一实能破万虚,很轻松。
昙鸾大师怎么说明如实修行、实相修行呢?
如实修行者,虽常修行,实无所修行也。
如实修行,虽然在恒常修行,实际上没有修行。
我们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仰靠阿弥陀佛,就叫如实修行。每天在念,一天念三万声、五万声,实际上我们没有修。为什么?因为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修成的,我们不过在自然而然地相续念佛。
如果觉得我在修行,我念了多少,我修了多少……那是妄执修行相。我们念一万声、三万声,从本质来讲,不是我们修的,还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我们自然地随顺弥陀誓愿,随忙随闲称念弥陀名号。所以,“虽常修行”,在那里念佛,看样子是在修行,从本质来讲,随顺了阿弥陀佛的誓愿,“阿弥陀佛即是其行”。就像我们坐船过海一样,虽然船在很快地向前运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动;虽然没有动,但是在快速地向前行进。
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如此,内心如如不动,也没有修行相,但是,这样就契合弥陀的誓愿,自然往生极乐净土。所以,不要纠结有妄想没妄想、有杂念没杂念,那都是虚妄,没有意义。
昙鸾大师又说: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
能破众生一切无明,
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因为阿弥陀佛名号是实相身,是为物身。六字名号本身就是实相;这个实相,是为众生成就的,是能够拯救众生的——“为物”,“物”就是众生,为了众生而成就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实相的功德布施给我们,为我们所有,这叫“为物身”。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即是实相。但是,这个实相不能自己开发,它不具备为物的功能,不能让我们自己往生、自己成佛。可是六字名号就不一样,六字名号自身是实相圆满的果觉,同时能够利益众生,能够引导我们回归净土,有化他的功能,有济度众生的功效。
这就跟我们所讲的佛性不一样了。我们的佛性虽然在,但是我们生生世世还在轮回。六字名号是阿弥陀佛的修德——圆满修证的一切果地功德,阿弥陀佛的修德感应我们,让我们也能显发本具佛性。就像磁铁一样:遇到磁铁,小铁钉也能带有磁性;如果没有磁铁来感应它,小铁钉就没有磁性。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就是大磁铁,我们凡夫的佛性就是小铁钉。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不能开悟。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我们来称念,当下就变得也有磁性了,当下佛性就可以显发。
昙鸾大师说:
此功德如实故,修行者亦得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决定得生彼土。

名号是实相,是真实功德,信受、称名的人也得到真实功德。既然是得到真实功德了,那就决定可以往生真实功德境界的西方极乐世界。
以凡夫的身份,虽修种种妙法,因为我执的作用,皆成有漏有为法。诵《金刚经》,不能破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学《法华经》,也不能悟得诸法实相;学《华严经》,也不能证入法界观:这些对我们都不能叫如实修行,不是实相行。
可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不一样,我们这样叫实相行,这就是称名一行超越万行的一方面。
(十二)念佛是本愿行
念佛是本愿行。其他修行再怎样殊胜,不是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所选择,所以念佛超越余行。
念佛虽然简单,但这是弥陀本愿所选择的。既然是弥陀本愿所选择的,我们就蒙受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加持。其他修行,弥陀本愿没有选择,我们修得再努力、再恳切,不蒙受弥陀本愿加持,力量就不足。所以,称名一行超过万行,在于它是阿弥陀佛本愿所选。
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就是念佛,而且单提念佛,没有提到其他行法。所以,这是弥陀本愿选择之行。
龙树菩萨解释本愿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本愿称名,当下进入必定,得不退转。
善导大师解释说:
望佛本愿,
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我们念佛,随顺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所以超胜。
(十三)念佛是正定业
念佛是正定之业;余行往生不定,称为杂散之业。
正定之业胜过杂散之业。
为什么念佛称为正定之业呢?因为顺彼佛愿。
所谓正定之业,就是百分之百,没有任何不确定的因素,百分之百决定往生;余行往生不定,所以念佛超过余行。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十四)念佛万修万去
念佛万修万去。修行其他法门回向求生,就不能万修万去了,一千个里面难得一两个:念佛超胜就在这里。
善导大师说: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所以,专修念佛超过杂行杂修。
善导大师又有三首偈语:
其有得闻彼,弥陀佛名号,
欢喜至一念,皆当得生彼。
设满大千火,直过闻佛名,
闻名欢喜赞,皆当得生彼。
万年三宝灭,此经住百年,
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都是“皆当得生”,通通都往生!只要闻到阿弥陀佛名号,“欢喜至一念”,通通可以往生,不管何等根机。
法灭时代众生念佛尚且可以往生,何况现在呢?所以,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念佛法门真正是万修万去、万机不漏,任何时代、任何根机都不遗漏。
永明禅师也有著名的“四料简”,其中说道: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虽然参禅不开悟,但是如果念佛愿生净土,就“万修万人去”。只要能见阿弥陀佛,还愁不开悟吗?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虽然参禅大彻大悟,但是不念佛求生净土,大命将终的时候,阴境现前,刹那之间不能做主,就随着业力又去六道轮回了。
很明显,这是告诉我们:有禅,还要有净土;有禅,若没有净土,很危险;无禅,没有关系,只要有净土,还是保险——这不是很明显吗?
印光大师也说:
只要能深信,只要能发愿,只要能念佛,无论何人,都可以往生去的。故曰:万修万人去。

什么叫“万修万人去”?只要你能深信,只要你能发愿,只要你能念佛,都可以去往生。就怕你不相信——你不相信,是你不愿意相信,不是说相信有什么难,是你自己不愿意相信。
“只要能发愿”:发愿也不难,“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念之间就发起来了。你不发愿,那是你的问题。
“只要能念佛”:念佛也不难,张口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不信,不愿,不念佛,这样就不能往生。只要相信,只要发愿,只要念佛,通通往生,所以叫“万修万人去”。
印光大师又说:
净土法门,
乃千稳万当、万不漏一之特别法门。
这些法语,能让我们生深信,愿往生,愿念佛。

摘自《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到现在为止,我依然因为我的还嘴让她挂了我的电话而感到恐惧和不安以及愧疚。最近好像总是不太开心,亲爱的小乖,实在很抱歉把这些负能量传递给你。
  •   9:00,自驾到汀洲小区集中采样点做核酸,后返回家中,未外出。  感染者2:  11月22日  7:59,从家中自驾前往万科魅力之城甘长顺粉店吃粉。
  • !!
  • 我觉得所有买车的人,在选择自己购买车的时候,思维几乎都是木桶原理,真正考虑的是它的优点我很喜欢,它的缺点我要包容。有很多人买车就想买全能的,恨不能还能水上漂,五
  • [飞机] 看到天上的飞机 应该也会有和我们一样归心似箭的同学们吧[good] 真的非常感动![奥特曼]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 我最好的大武乡 派车来接我们回家 是
  • 3、双11期间 淘宝直播共售出农货3549万件11月11日消息,正在进行的2022天猫双11全球狂欢季媒体交流会上,相关负责人透露,在今年双11期间,淘宝直播间
  • [握手][爱心]据日媒16日消息报道,日本欧力士ORIX集团和美国MGM米高梅集团组成的度假村国际联盟,已确定将在大阪 IR(梦洲赌场度假项目)整备上进行1兆日
  • 佛怎么会随随便便说:某一个菩萨有什么功德,有什么道业,有什么本领──佛不会随便讲的!他说:若人多瞋、若人多贪、若人多痴,你无论有贪心也好,有瞋心也好,有痴心也好
  • 给处女座的小告诫:你是那种一旦坠入爱河,对读书等其它事情也会燃起斗志的人,因此不妨找个谈恋爱很专心的工作服人吧。  第五名:巨蟹座  巨蟹座觉得大难就是人生的一
  • 《再见爱人》前妻齐溪给张婉婷现在的爱人带来伤害,即使宋宁峰选择一切自己吞下去,彼时别人不知情,但张婉婷,婆婆,宋宁峰完全知道内情。又用前妻的立场来做媳妇亲人该做
  • 她就如同那个最小的套娃一样,站在大佬的一旁,仰望着那个最高的位置,这些人给不了,那她就去找赵垒合作,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壮大自己的机会,也凭借这敢拼敢做的精神
  • 荷意甚厚。.....大半年窝居,也“高雅”一回,临摹柳公权九嶷山赋,脑子营养不良,缺氧,自娱自乐。
  • 오늘은 좋아하는 밀크티를 마실 거야. 오늘도 맥도날드에서 제일 좋아하는 매운 닭다리햄버거를 먹고 싶다.. 마음에 위로가 필요하니까... 고공
  • #哪个瞬间让你突然放弃了那个男人# “成年人都在掩饰、 在试探、在权衡利弊、 在看谁能被先引出底牌。 我笃定,今天我敢站在你而前, 明天我们就能喝同一杯酒” 永
  • 都灵危险指数使用介乎0至10之间的整数数值,当中“0”代表其撞击地球的机会微乎其微,又或是在撞击地球前会给其大气层摩擦燃烧殆尽;而“10”则代表该物体撞击地球的
  • ♦️要不是想到周末可以回家,我是真是完全不想加班了。想来,我怀孕期间也是挺辛苦的,该干的活一样没少干,要加的班还照样要加。
  • 且不说女孩的死跟加班脱不了干系,作为公司员工,哪怕她只是遭遇意外,公司也应该积极关怀,提供应有的帮助。且不说女孩的死跟加班脱不了干系,作为公司员工,哪怕她只是遭
  • ”此时的梁实秋已经71岁,遇见43岁的韩菁清,还能有天雷勾地火般的情感,写出如此甜腻的字。#遇见尊上[超话]#良辰74服姒妍出号,博主没时间玩它了,直接弃号很可
  • 170402日推更新:STARLIGHTの皆さま、こんにちは。だからこそ、自分(じぶん)を振(ふ)り返(かえ)るためにも、離(はな)れてみることが大切(たいせつ
  • 2006年,国立国际美术馆的全年入场人数达197万人,是日本的国立博物馆和美术馆中最多的。(编译 仲泰;来源 KomChadLuek) #日本印象# #日本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