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知见性经典摘录集——仁德上人
5561.有一句话你要明白是什么意思,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我什么都不要了,但我什么也不缺呀。
渠今不是我,我今不是渠,这些梦幻泡影都是我的佛性外显的水泡泡,但这些水泡泡不是真相。
5562、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都是我的佛性变现的幻相,但这一切的万事万物并不是我自己,都是假的。
5563、既然凡所有相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呢?这当下无形无相的灵知才是自我。
5564、在你心中什么都没有的时候,是空无一物的了了常知才是你自己的本来面目,所有的事相都是假的。
5565、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悟道而成佛呢?是看到天上的星星离我这么远,我怎么能看到呢?这看到的是谁呢?
5566、看见这一切事物的并不是眼睛,是你这无相无一物的灵知性,借助了眼睛而看到这一切事物。
5567、傲慢没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别人对于自己的肯定,喜欢接受别人对自己成绩的表扬,不喜欢别人对于自己的批评与教育。这种傲慢自大自以为是的我我我,只能做好自己会做的事情,只能取得自己能取得的成绩,很难再升华超越,很难再进步,因为他没有低下心。
5568、只有真正走过来的人,才会明白低下心是多么重要的,只有过来人才会真正的认可明白:心越下道越高,心越高道越下。傲慢自大自以为是,会经常犯下很多的缺点错误。
5569、傲慢自大自以为是的人,永远不会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只想把自己的缺点错误推给别人,为自己的缺点错误寻找理由,这种傲慢自大自以为是的人,很难有升华的空间。
5570、念佛人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信的重点是自心清净本来清净,只因多了一个我我我;发愿要尽快消除烦恼执着的我我我;既然发了菩提大愿,就要真实不虚地落实做到,让自己的心心念念与佛相应。
5571、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无论开悟不开悟,佛性是没有差别的,只有证到了平等的佛性,不但靠自己的心愿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可以上品往生,往生的品位会很高。如果自己还没有彻底放下,还有很多的执着,不但不能上品往生,就连往生的资格也没有把握。
5572、念佛人要明白:自己的佛性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只因自己的心中多了一个我我我,才要利用念佛这个方便方法,对治消除自己心中执着的我我我。一旦我我我空净了,当下明了这个念佛的即是佛。
5573、佛未出世,法尔如是;佛不出世,法尔如是;佛已出世,法尔如是,如如不动。
5574、释迦牟尼佛在座上默然拈花示众,大家莫名其妙,惟有迦叶尊者在下面破颜微笑,于是佛就对大众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5575、什么叫涅槃妙心呢?即是亲证湛空寂灭的心,这个涅槃妙心,凡夫是证不到的,只有此心入微,成为了无我无分别智,不着幻相的人才能证得涅槃妙心。
5576、什么是诸法的实相呢?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诸法本来空寂,没一点什么东西。
5577、释迦牟尼佛并没有说话,只是把花拈了一下,大迦叶尊者明白了什么呢?这就是以心传心,不用言语文字,只是一拈一笑,心心相印,心心相知,以心传心,所有的道理方式方法,都是多余的,只有当下的以心印心,心心相印,就拈花者常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见到花者不着花相回光认知,相互心知明了通达是怎么一回事,这个明了通达的心即名之为菩提心,明了者持之成理体理性理智,又叫空性不可得之理体,行之有效,什么效呢?就是不再着相,不再心中有我我我的执着,不会再动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
5578、只是一拈一笑,彼此之间心心相印,心心相知,此时此景,什么四谛、十二因缘,什么中观,什么唯识,什么时间空间,什么苦集灭道,什么三藏十二部经典,什么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三大阿僧祇劫的长远修行,什么去烦恼、伏烦恼,什么一层一层的修行次第,到此时全是多余,只有当下的以心印心,心心相知互相明了。
5579、在大迦叶尊者心领神会的一刹那之间,一下子明了通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事物都是幻生幻灭的幻相,唯有这当下灵知觉性空无所有,而又能了了常知,才是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它了了常知,空无所有,但能显万相,能会妙用万有,但不着万相万有,明了通达一切的身心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万有当体即空,没有一点实质的东西能够得到。众生着相有我硬要执着一切的幻相为实有,产生虚妄的自我意思,妄动了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把本来清净自在的灵知佛性,非要加上一个自以为是的我我我,由于自我的执着自以为是、为实有,就产生了自我的爱憎取舍之妄心,明了妄心的执着,才会有虚幻不实的生死轮回之假相,能够知幻离幻不着幻相即得自在解脱。
5580、见性的菩萨本来没有一个我我我,凡夫非要用自我执着没有我我我的空道理,把本来没有自我的真理,又变成了有我的道理;凡夫用有我的心,解释无我的实相,无论怎么解释也无法解释明白,因为无我的道理,怎么能用有我的妄心来解释呢?你能放下有我的执着心,不用你任何的解释,就能体验实证法尔如是,不可说不可说就是身心化空没有我我我的任何道理,更没有任何的执着。只要能够彻底放下我我我,即是天下本无事,都是我我我自己扰乱自己的清净心。

《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稀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 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于世, 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趋, 救护于一切, 为众生之父, 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 今得值世尊。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法錀,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錀, 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 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 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 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无因缘, 是相宜求之。
  过于百千劫, 未曾见是相,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錀。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 破诸烦恼者, 过百三十劫, 今乃得一见。
  诸饥渴众生, 以法雨充满, 昔所未曾睹、 无量智慧者,
  如优昙钵华, 今日乃值遇。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世尊大慈愍, 惟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法錀,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 转无上法錀, 击于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无量众生。 我等咸归请, 当演深远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 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 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法錀。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 救世之圣尊, 能于三界狱, 勉出诸众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类, 能开甘露门, 广度于一切。
  于昔无量劫, 空过无有佛, 世尊未出时, 十方常暗冥,
  三恶道增长, 阿修罗亦盛, 诸天众转减, 死多堕恶道。
  不从佛闻法, 常行不善事,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减少,
  罪业因缘故, 失乐及乐想, 住于邪见法, 不识善仪则,
  不蒙佛所化, 常堕于恶道。 佛为世间眼, 久远时乃出,
  哀愍诸众生, 故现于世间。 超出成正觉, 我等甚欣庆,
  及余一切众, 喜叹未曾有。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纳受。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白佛言:“惟愿世尊转于法錀,多所安隐,多所度脱。”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錀, 击甘露法鼓, 度苦恼众生, 开示涅槃道。
  惟愿受我请,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无量劫集法。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即时三转十二行法錀,若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及余世间所不能转,谓是苦,是苦集,是苦灭,是苦灭道。及广说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六百万亿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皆得深妙禅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脱。第二第三第四说法时,千万亿恒河沙那由他等众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而于诸漏、心得解脱。从是已后,诸声闻众、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而为沙弥,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百千万亿诸佛,净修梵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俱白佛言:“世尊,是诸无量千万亿大德声闻,皆已成就,世尊,亦当为我等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世尊,我等志愿如来知见,深心所念,佛自证知。”尔时转轮圣王所将众中、八万亿人,见十六王子出家,亦求出家。王即听许。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过二万劫已,乃于四众之中、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十六沙弥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皆共受持,讽诵通利。说是经时,十六菩萨沙弥皆悉信受,声闻众中、亦有信解,其余众生、千万亿种,皆生疑惑。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说此经已,即入静室,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各升法座,亦于八万四千劫、为四部众、广说分别妙法华经,一一皆度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示教、利喜,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已,从三昧起,往诣法座、安详而坐,普告大众:“是十六菩萨沙弥、甚为稀有,诸根通利,智慧明了,已曾供养无量千万亿数诸佛。于诸佛所,常修梵行,受持佛智,开示众生、令入其中。汝等皆当数数亲近而供养之。所以者何。若声闻、辟支佛、及诸菩萨,能信是十六菩萨所说经法、受持不毁者,是人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

  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莲华经,一一菩萨,所化六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众生,世世所生、与菩萨俱,从其闻法,悉皆信解,以此因缘,得值四百万亿诸佛世尊,于今不尽。”

南无本释迦牟尼佛[鲜花][鲜花][鲜花][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南无本释迦牟尼佛[鲜花][鲜花][鲜花][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南无本释迦牟尼佛[鲜花][鲜花][鲜花][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蜡烛]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全文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

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

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

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

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

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

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

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第五品 如理实见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

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

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

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

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

非法。’”

第七品 无得无说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

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

、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

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

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

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

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

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

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

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

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

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

是乐阿兰那行。

第十品 庄严净土分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

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

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

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

?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第十一品 无为福胜分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

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

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若尊

重弟子。”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

,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

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

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

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

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第十四品 离相寂灭分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

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

功德。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

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

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

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

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

‘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

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须菩萨,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

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第十五品 持经功德分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

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

持、读诵、为人解说。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

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

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

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英国也开启了人类史上的第一轮创造财富革命――【比特币是避难资金而非避险资金】你有义务保护自己的财产。我们常常把黄金想象是地缘政治不稳定下的避险资金。
  • 九点左右二线卡板,老王来了,把我和琴琴带去四楼。老板子了,三千多的工单我们都干过,还怕1300的工单吗,我们做了550左右,白班做一天哦#今日贴纸打卡#
  • 3、好心境是自己创造的我们常常无法去改变别人的看法,能改变的恰恰只有我们自己。6、不要追逐世俗的荣誉终生寻找所谓别人认可的东西,会永远痛失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 你跨越万水千山 只一眼便似万年梦里繁花也搁浅相逢不记前缘 再聚凭何怀缅东风也叹路途远命运缠丝线 情不愿消散恩怨皆亏欠世间踏遍 难抵人生初相见纵使与你擦肩 不忍扰
  • ©️ seunghyub_0_0 univ_fly nflying1201资源: 翻译:rene【N.Flying正规一专】【正规一专不运回】【十一站联合打/榜
  • 不知道到时候尬聊啥[喵喵]我自带了瓶椰子水喝后天咱就去费城了!但也不是很激动[奥特曼]心平静如水,除非黑五商场里大减价,那我还是会很激动[奥特曼]不说了咱又要去
  • 【直播:狮子座流星雨将迎来极大期、号称“流星雨之王”】据报道,一年一度的狮子座流星雨已经于11月6日开始,并将持续到11月30日。根据相关预测,今晚地球将经过坦
  • 平台是开源性创造,通过制定“标准” 和“协议”将代码进行不同程度的封装和模块化,无中生有的新数据源源不断输入,如同给元宇宙持续添加新能源,克服了耗散结构的失效趋
  • 这个概念也是属于高端装备的范畴,相关标的老宋之前讲的不多,也就说过汇川技术、雷赛智能外加一个在星球提示的海天精工。因为看好它的长期价值,老宋在月初虽然对它做了减
  • 我说你这都知道啊,六六说因为我聪明呗,我说你是不是随妈妈了,六六说不是,我是睡觉睡聪明了。老四➡️老五,熟人下手型,我是没想到老五性格这么好的,连帕尼都可以直接
  • 白夜骂我那么多,一来我的确是不爱吵架骂人;二来我也不喜欢骂亲密关系里的人,只想好好珍惜呵护,即便他不爱我了,也不想骂(一起住过我的确也知道他的隐秘和弱处)就推远
  • ⭐ 大阪市中心⭐ 徒步上学 修曼 j国际 ⭐ 周围吃的玩的不用介绍了吧 日本桥啊⭐ 长堀桥车站 心斋桥车站徒步五分钟⭐ 27平米公寓 宠物 ⭐ 留学生OK未
  • [抱拳]愿以人格担保「特种部队: 蛇眼起源」是你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同时算上院线和线上(注意我精确地用词)能看到的最好看的电影。这一款经典系列的UGG,人格担保
  • [太阳]✅✅——如果你觉得你家的纸尿裤: 会起坨,可以试试☁向大大纸尿裤会断层,可以试试☁ 向大大纸尿裤有点厚,可以试试☁ 向大大纸尿裤有点捂,可以试试☁ 向大
  • 人与万物皆源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以药物气性之偏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药性与疾病丝丝入扣,此是中医用药治病的根本大法,为中医药理之金科玉律。又人身之元气,由肾水之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广行济困之举谓之善,慈善是仁德与善行
  • 一般来说,游戏发行商搞游戏的免费试玩,通常是在游戏发售很久之后才会启动,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新玩家入手。某不知名博主的评价是:真好#游戏资讯# #Steam#
  • #申留真[超话]# “挨打的感觉”“可能会看起来很平静”“万一没达到大家预期怎么办”“反正很开心,想做就做了”我告诉你 只要是“很开心 想干就干”的心态去做就可
  • #王一博[超话]# 内娱唯一婴儿顶流王一博单凭自己集齐全年龄段妈粉奶膘实绩18宫格不够放妈粉盛世纪录保持者能以婴儿猪脸血洗女友粉‍♀️能以QQ肠频发童言童语狂圈
  • 目前DNA适体的主要筛选方法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